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部肿瘤放疗用颈胸模固定添加体表标记线对摆位误差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振飞 于松茂 +2 位作者 刘邦 朱长生 杨敬贤 《当代医学》 2020年第7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放疗用颈胸模固定添加体表标记线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科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治疗的胸部肿瘤患者98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颈胸模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固定的基础上给予体表标记线。所...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放疗用颈胸模固定添加体表标记线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科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治疗的胸部肿瘤患者98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颈胸模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固定的基础上给予体表标记线。所有患者均使用Varian TrueBeam医用直线加速器给予容积调强放射治疗(VMAT),用机载的Cone-Beam CT(CBCT)进行图像验证,验证患者摆位误差,每例患者进行CBCT 7次,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3次,与定位CT进行比较,记录相应的摆位误差。对比研究每例患者X(左右方向)、Y(进出方向)、Z(升降方向)、Rtn(旋转方向)摆位误差。结果观察组放疗期间X(左右方向)、Rtn(旋转方向)的摆位误差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Y(进出方向)、Z(升降方向)的摆位误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放疗期间的摆位校正率对比为0%,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2.2%(P<0.05)。结论胸部肿瘤放疗用颈胸模固定添加体表标记线能抑制X(左右方向)和Rtn(旋转方向)上的摆位误差,降低摆位校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肿瘤 容积调强放射治疗 颈胸模固定 体表标记线 摆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体表监测系统与传统体表标记线在乳腺癌术后放疗颈胸膜固定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2
作者 俞泽炎 《医疗装备》 2021年第4期19-20,共2页
目的比较光学体表监测系统(OSMS)与传统体表标记线在乳腺癌术后放疗颈胸膜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于三明市第二医院行乳腺癌术后放疗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试验组(46例)。... 目的比较光学体表监测系统(OSMS)与传统体表标记线在乳腺癌术后放疗颈胸膜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于三明市第二医院行乳腺癌术后放疗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试验组(46例)。对照组行传统体表标记线颈胸膜固定摆位,试验组行OSMS颈胸膜固定摆位,比较两组的配准误差,统计误差分布频值,分析临床靶区-计划靶区(CTV-PTV)外扩程度。结果两组左右(X轴)、上下(Y轴)、旋转(Rotation)及滚动(Roll)方向的配准误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前后(Z轴)、前倾(Pitch)方向的配准误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X轴、Y轴、Rotation、Pitch及Roll方向的误差分布频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Z轴方向的误差分布频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Z轴的外扩距离显著小于对照组。结论将OSMS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放疗颈胸膜固定中,明显提升了Z轴、Pitch方向的摆位精度,且Z轴方向的外扩距离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体表监测系统 传统体表标记线 乳腺癌 颈胸膜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彩超介导下体表画线标记法在软组织异物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杨柳 陈彩 姚武 《广西医学》 CAS 2010年第7期887-888,共2页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在体表软组织异物的定位准确性。方法对40例软组织异物患者,术前行高频彩超探查确定异物位置、大小并行体表画线标记定位,然后行异物取出术。结果高频彩超均能清晰显示异物所在部位、大小;其介导下体表画线标记定位异...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在体表软组织异物的定位准确性。方法对40例软组织异物患者,术前行高频彩超探查确定异物位置、大小并行体表画线标记定位,然后行异物取出术。结果高频彩超均能清晰显示异物所在部位、大小;其介导下体表画线标记定位异物取出一次手术成功37例,一次定位准确率达92.5%,失败3例,经2次超声定位后取出异物,二次定位准确率达100%。结论高频彩超介导下体表画线标记法定位具有较高准确性,定位技术操作方法简单、灵活,为取异物术提供准确、安全路径,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彩色超声显像仪 软组织异物 体表线标记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表引导自动摆位在盆腔肿瘤放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4
作者 崔健淳 陆维 李乾永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66-971,共6页
背景与目的:放疗作为对抗盆腔肿瘤的重要手段,如何增进放疗准确性且提高疗效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本研究旨在比较分析体表引导放射治疗(surface guided radiation therapy,SGRT)自动摆位与传统体表标记摆位在患者临床放疗时摆位误差大... 背景与目的:放疗作为对抗盆腔肿瘤的重要手段,如何增进放疗准确性且提高疗效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本研究旨在比较分析体表引导放射治疗(surface guided radiation therapy,SGRT)自动摆位与传统体表标记摆位在患者临床放疗时摆位误差大小方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3年4月—2024年4月接受放射治疗且行简易体位固定方法的盆腔肿瘤患者。按照两种摆位技术准则进行摆位后采集锥形束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影像,与初始定位参考CT图像进行六维方向的比对后校正治疗。记录六维方向的校正误差值,使用SPSS 27.0对两组患者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均值、标准差及数值在不同区间分布的个案数与概率,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六维方向的相关程度进行分析。结果:共5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观察组患者(25例)采用自动摆位标记,对照组患者采用(25例)体表标记。两组相比较仅在头脚与俯仰角方向出现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各方向误差小于3 mm及小于1°的个案数(概率)分别为108(86.4%)、93(74.4%)、108(86.4%)及96(76.8%)、111(88.8%)、107(85.6%),对照组为113(90.4%)、107(85.6%)、118(94.4%)和71(56.8%)、95(76.0%)、110(88.0%)。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观察组中左右与俯仰角、横滚角及偏转角方向呈负相关,其余方向均呈正相关,其中头脚与俯仰角、左右与横滚角、俯仰角与横滚角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正相关关系(r=0.270、r=0.301、r=0.247)。结论:应用SGRT自动摆位可以达到常规体表标记线摆位的效果,在旋转方向调整具有优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替代体表标记线摆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肿瘤 体表引导放射治疗 体表标记线摆位 摆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肥胖盆腹部肿瘤患者在放疗中摆位误差的研究
5
作者 刘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4期17-18,共2页
采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验证系统,研究两个不同体表标记线对肥胖盆腹部肿瘤患者在放疗中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28例需放疗的肥胖盆腹部肿瘤患者分为两组:热塑体膜联合胸部体表标记线,热塑体膜联合肚脐体表标记线。采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 采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验证系统,研究两个不同体表标记线对肥胖盆腹部肿瘤患者在放疗中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28例需放疗的肥胖盆腹部肿瘤患者分为两组:热塑体膜联合胸部体表标记线,热塑体膜联合肚脐体表标记线。采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对所有的患者行锥形束CT(CBCT)扫描,记录两组在Lat和Lng以及Vrt方向上的摆位误差数据。结果:对照组Lat、Lng和Vrt方向上的误差值分别为(0.14±0.24)cm、(0.36±0.25)cm、(0.15±0.12)cm。观察组Lat、Lng和Vrt方向上的误差值分别为(0.15±0.16)cm、(0.2±0.13)cm、(0.14±0.14)cm。两组在Lng方向上的误差值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热塑体膜联合肚脐标记线可以减少肥胖盆腹部肿瘤患者在放疗中的摆位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型 盆腹部肿瘤 放射治疗 体表标记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