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物多样性(轮作)下砖红壤溶解性有机质含量及光谱特征
1
作者 陈心怡 刘钰钦 +1 位作者 陈淼 王文峰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58,共10页
本研究依托海南儋州热带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长期定位试验,设置玉米连作(单作物)、辣椒+玉米轮作(双作物)、辣椒+玉米/绿肥套种(三作物)和辣椒/玉米套种+豆角/绿肥套种(四作物)4种处理,利用紫外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 本研究依托海南儋州热带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长期定位试验,设置玉米连作(单作物)、辣椒+玉米轮作(双作物)、辣椒+玉米/绿肥套种(三作物)和辣椒/玉米套种+豆角/绿肥套种(四作物)4种处理,利用紫外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法考察作物多样性(轮作)对研究区砖红壤溶解性有机质(DOM)含量及光谱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相比于单作物连作,增加作物多样性的轮作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持水率增加,但DOM含量降低。不同处理土壤DOM由可见光区类富里酸(E_(x)/E_(m)=355 nm/432 nm,C1)、类腐植酸(E_(x)/E_(m)=425 nm/471 nm,C2)和类蛋白(E_(x)/E_(m)=325 nm/336 nm,C3)3种荧光组分组成,组分C1对DOM荧光组分贡献最高(47%~76%)。相比于单作物连作,增加作物多样性的轮作处理土壤DOM的C1组分相对丰度增加,而C2和C3相对丰度降低。光谱特征参数结果显示,单作物连作处理土壤DOM的芳香度(UV_(254)、SUVA_(254))、腐殖化程度(HIX)及分子量(E2/E3、光谱斜率比SR)高于作物多样性轮作处理土壤。豆科作物的引入降低了三作物和四作物轮作处理土壤DOM的自生源特征。HIX与C1组分呈显著正相关(R^(2)=0.96,P<0.05),表明土壤腐殖化程度主要由类富里酸物质贡献。研究结果可为热带地区土壤农业种植模式的构建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多样性 轮作 砖红壤 溶解性有机质 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作物多样性研究
2
作者 曾峰 安红梅 唐永金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77-2380,共4页
为探索中国各地农作物多样性特点及其变化情况,利用多样性指数,比较分析了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1981年、1995年和2008年农作物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①全国农作物多样性在20世纪90年代高于20世纪80年代,但近20年的变化较小;粮食作物多样... 为探索中国各地农作物多样性特点及其变化情况,利用多样性指数,比较分析了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1981年、1995年和2008年农作物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①全国农作物多样性在20世纪90年代高于20世纪80年代,但近20年的变化较小;粮食作物多样性30年来相对稳定,经济作物多样性逐渐降低。②云南、贵州、山西、内蒙古、重庆、四川、甘肃、宁夏等省市自治区的农作物多样性和粮食作物多样性较大,江西、广东、海南、湖南、福建、吉林、青海、西藏等省自治区的农作物多样性和粮食作物多样性较小。③山西、内蒙古、陕西、吉林、黑龙江、河南等省自治区的经济作物多样性较大,青海、西藏、北京、天津、上海、福建、山东、广东等省市自治区的经济作物多样性较小。④近30年来,不同省的作物多样性有不同的变化,西南地区和部分西北省的作物多样性在增大,山东、吉林等省在减少。各省应根据当地地形、地貌、土壤、气候和农业生产条件,确定适宜的作物多样性大小,既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条件,又可保持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多样性 粮食作物多样性 经济作物多样性 多样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作物多样性控制病害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胡新 许艳丽 李春杰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11年第1期118-122,共5页
利用作物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上的应用包括多系混合、品种混合和物种混合,其中应用最多的是品种混合策略。很多研究者利用品种的间种、混种和套种,有效地提高了作物群体对病害的抗生水平,达到自然抵抗病害的目的。归纳了品种多样性种植... 利用作物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上的应用包括多系混合、品种混合和物种混合,其中应用最多的是品种混合策略。很多研究者利用品种的间种、混种和套种,有效地提高了作物群体对病害的抗生水平,达到自然抵抗病害的目的。归纳了品种多样性种植控制病害效果和控制病害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并讨论了其优越性、应用特点和当前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多样性 品种混合 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与作物多样性:基于中国北方偏远地区农户作物种植研究(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崔永伟 杜聪慧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1-108,共8页
在中国北方偏远地区农民种植着多类小杂粮作物,当地有着丰富的作物遗传资源,利用农户调查数据,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农户多作物种植以及贫富农户作物种植的差异发现,贫困农户更倾向于多样性。建议政府和科研部门如果能够加大基础设施... 在中国北方偏远地区农民种植着多类小杂粮作物,当地有着丰富的作物遗传资源,利用农户调查数据,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农户多作物种植以及贫富农户作物种植的差异发现,贫困农户更倾向于多样性。建议政府和科研部门如果能够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小作物的科研投入和技术推广力度,改变小杂粮被忽视的境况,既有利于这些地区的减贫工作,使当地贫困人口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又有利于保护当地的作物遗传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多样性 贫困 中国北方偏远地区 农户农业生产 作物遗传资源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作物多样性 发掘有用新基因——试论我国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当前的任务 被引量:6
5
作者 董玉琛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CSCD 2000年第1期2-6,共5页
我国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在收集、保存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研究利用不够,且更严重的是有些种质潜在着得而复失的危险,当前的任务应是确保库(圃)种质安全,加强对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充分有效地利用种质资源。为... 我国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在收集、保存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研究利用不够,且更严重的是有些种质潜在着得而复失的危险,当前的任务应是确保库(圃)种质安全,加强对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充分有效地利用种质资源。为此要完善工作体系,加强供种服务。现提出如下建议:首先要发挥各作物负责单位(中期库)的枢纽作用;调整中期库并建立种质资源生态实验站;清查各类种质库、圃保存种质的现状,及时进行繁种更新;瞄准育种目标,积极广泛收集新种质;研究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如遗传多样性的地理分布、物种的遗传结构、物种或品种(系)间的遗传距离、指纹图谱、核心种质以及基因型的鉴定和基因定位等,积极向育种和其他利用者提供附有遗传信息的有用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基因 作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作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现状 被引量:2
6
作者 梁晓慧 王超 《中国种业》 2009年第3期20-22,共3页
论述了农作物多样性的内涵、农作物多样性的功能及我国农作物多样性的现状,并深入分析了影响农作物多样性的因素和目前我国农作物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农作物多样性的建议。
关键词 作物多样性 保护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多样性对B型烟粉虱的活动及其生殖力的影响
7
作者 杨捷 《温州农业科技》 2007年第2期46-46,共1页
间作与单作这两种方式,哪一种会对害虫的种群规模产生影响,是与作物多样性有关的重要问题。有人提出,杂食昆虫面对多种不同的寄主植物,较难确定其取食和产卵的寄主种类。在实验室条件下(以有选择和没有选择作比较)研究了杂食害虫... 间作与单作这两种方式,哪一种会对害虫的种群规模产生影响,是与作物多样性有关的重要问题。有人提出,杂食昆虫面对多种不同的寄主植物,较难确定其取食和产卵的寄主种类。在实验室条件下(以有选择和没有选择作比较)研究了杂食害虫B型烟粉虱雌虫的活力和生殖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烟粉虱 作物多样性 生殖力 实验室条件 种群规模 寄主植物 寄主种类 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作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现状
8
作者 梁晓慧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3期88-89,51,共3页
农作物多样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物资源,如何加强对这一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论述了农作物多样性的内涵、农作物多样性的功能及我国农作物多样性的现状,并深入分析了影响农作物多样性的因素和目前我国农作物保... 农作物多样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物资源,如何加强对这一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论述了农作物多样性的内涵、农作物多样性的功能及我国农作物多样性的现状,并深入分析了影响农作物多样性的因素和目前我国农作物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农作物多样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多样性 保护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使用强度及作物多样性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的门槛效应 被引量:3
9
作者 聂弯 杨滨键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9期157-165,共9页
基于2003—2013年我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构建以农药使用强度和作物多样性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分析农药使用强度及作物多样性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农药使用强度不但能增加农作物病虫害发... 基于2003—2013年我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构建以农药使用强度和作物多样性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分析农药使用强度及作物多样性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农药使用强度不但能增加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而且具有明显的作物多样性门槛效应:当作物多样性低于门槛值时,农药使用强度每增加1个单位,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将增加0.8048个单位;当作物多样性高于门槛值时,农药使用强度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的影响将降至低门槛值时的0.66倍。作物多样性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具有明显的农药使用强度门槛效应,而且是双门槛:当农药使用强度低于低门槛时,作物多样性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会有比较显著的抑制作用;当农药使用强度在高低门槛之间时,作物多样性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的影响仍然为负但不显著;当农药使用强度高于高门槛时,作物多样性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的抑制作用比农药使用强度小于第一门槛值时更强烈。对此提出控制农药使用强度、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病虫害 作物多样性 门槛效应 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多样性栽培的增产优势及技术简介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廷科 李国章 《云南农业科技》 2005年第4期42-43,共2页
利用不同品种、不同科的作物进行合理间栽(种),有利于发挥作物各自的生长优势,充分利用光、热、水和土地等资源,形成优势互补的田间群体,提高产出率,控制病虫害发生、蔓延,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民增收。
关键词 作物多样性 技术简介 栽培 病虫害发生 农药施用量 生长优势 优势互补 生产成本 农民增收 产出率 田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关键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云南科技管理》 2022年第5期81-81,共1页
植物病虫害防治领域的重大难题之一是品种单一化大面积种植导致病虫害流行,化学农药用量大幅度增加,对生态环境和粮食生产构成潜在危机。世界各国专家学者从育种角度提出了“多系品种”“聚合抗性育种”等解决途径,但因成本高、技术难... 植物病虫害防治领域的重大难题之一是品种单一化大面积种植导致病虫害流行,化学农药用量大幅度增加,对生态环境和粮食生产构成潜在危机。世界各国专家学者从育种角度提出了“多系品种”“聚合抗性育种”等解决途径,但因成本高、技术难度大等原因,限制了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云南省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联合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和华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通过10余年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理 抗性育种 多系品种 作物多样性 农药用量 重点实验室 控制病虫害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报告称世界粮食作物多样性面临威胁
12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7-77,共1页
据中国军网2010年10月27日援引新华社罗马2010年10月26日电,联合国粮农组织当天发表了《世界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状况》第二份报告,指出粮食作物多样性正面临气候变化等威胁,需加大保护力度,以保证人类未来的粮食安全。
关键词 联合国粮农组织 作物多样性 粮食安全 世界 资源状况 植物遗传 气候变化 人类未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农作物多样性基金会启动全球野生种子搜寻
13
《中国食品》 2011年第1期45-45,共1页
一个收集全世界主粮作物(包括玉米.水稻、小麦和马铃薯)的野生亲缘物种的种子的国际项目已经收到了第一笔资助。
关键词 作物多样性 种子 野生 基金会 搜寻 马铃薯 水稻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多样性混载的推进措施
14
作者 杨树荣 《云南农业》 2008年第4期37-37,共1页
作物多样性混栽是近几年提出的一项前沿技术,其理论基础是多样性生物对病虫害相生相克,对生存生长条件相互利用相互补充的原理,减少用肥数量和次数,最终达到农作物低投入、
关键词 作物多样性 混栽 相生相克 生长条件 病虫害 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项目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5
作者 陈怡希 《云南农业》 2018年第3期95-95,共1页
2018年1月20日从省科技厅获悉,“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关键技术及应用”目前在全国累计应用面积0.2亿hm^2(3亿亩)余,减少农药用量53.9%以上,促进农业增产234.4亿kg,增收278.1亿元.云南省每年应用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种植面积达26... 2018年1月20日从省科技厅获悉,“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关键技术及应用”目前在全国累计应用面积0.2亿hm^2(3亿亩)余,减少农药用量53.9%以上,促进农业增产234.4亿kg,增收278.1亿元.云南省每年应用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种植面积达266.67万hm^2(4000万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作物多样性 病虫害 控制 种植面积 科技厅 应用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多样性种植控病增产技术规程
16
《致富天地》 2014年第8期42-42,共1页
编者的话:为了降低农作物病害危害,提高作物产量,近年来,云南农业大学教授李成云领衔云南农业大学"国家973计划"课题组,通过对作物种类、品种合理搭配、时间上错峰种植、空间上条带轮作等多种方式的试验研究,编制出12项作物多样性种... 编者的话:为了降低农作物病害危害,提高作物产量,近年来,云南农业大学教授李成云领衔云南农业大学"国家973计划"课题组,通过对作物种类、品种合理搭配、时间上错峰种植、空间上条带轮作等多种方式的试验研究,编制出12项作物多样性种植控病增产技术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多样性 作物多样性 技术规程 种植 云南农业大学 水稻 作物病害 973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地区作物授粉依赖度和作物多样性的时空演变研究
17
作者 韩梦甜 张念秋 +3 位作者 郭春蕊 陈旭 单瑞峰 孙小银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99-104,共6页
基于2000—2020年华东地区农作物播种面积数据,构建作物授粉依赖度和作物多样性指标,结合GIS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揭示了华东地区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该地区农作物对昆虫授粉的依赖程度与作物多样性的时空演变特... 基于2000—2020年华东地区农作物播种面积数据,构建作物授粉依赖度和作物多样性指标,结合GIS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揭示了华东地区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该地区农作物对昆虫授粉的依赖程度与作物多样性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华东地区的农业结构以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在研究期内变化最为显著,减少了约45.90%;(2)从时间变化来看,作物授粉依赖度和作物多样性均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不同省份间差异明显;(3)在空间分布上,作物授粉依赖度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作物多样性则演变为“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4)华东地区作物授粉依赖度与作物多样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各省指标间的相关程度有所差异.该研究为理解区域农作物授粉需求及农业种植结构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授粉依赖度 作物多样性 时空演变 华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多样性对大豆蚜的控蚜效应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新民 刘春来 +9 位作者 刘兴龙 王克勤 王爽 夏吉星 刘宇 杨帆 邵天玉 丁俊杰 时新瑞 徐伟钧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06-411,共6页
【目的】研究大豆蚜发生为害及大豆与多种作物间邻作种植对大豆蚜的控制作用,为大豆蚜的可持续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系统调查的方法,研究大豆蚜和天敌田间种群动态;通过田间罩笼、人工接蚜和释放天敌的方法,研究捕食... 【目的】研究大豆蚜发生为害及大豆与多种作物间邻作种植对大豆蚜的控制作用,为大豆蚜的可持续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系统调查的方法,研究大豆蚜和天敌田间种群动态;通过田间罩笼、人工接蚜和释放天敌的方法,研究捕食性天敌对大豆蚜种群的控制作用;在佳木斯地区进行大豆与早熟马铃薯间作,牡丹江地区进行黄瓜.大豆.玉米、甜葫芦-大豆-玉米、烟草-大豆.香瓜、甜菜-大豆.玉米等多作物带状穿插种植模式,以单作大豆田为对照,对不同种植模式的大豆田大豆蚜与天敌进行调查,研究作物多样性对大豆蚜的控制作用。【结果】2009年6月中下旬大豆蚜开始侵入大豆田,3—5周后田间有蚜株率达到100%,大豆蚜种群发生高峰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9月上旬在田间逐渐消失。草蛉、瓢虫和寄生蜂等为蚜虫天敌优势种;按大豆蚜与天敌数量之比700:1,释放异色瓢虫和叶色草蛉成虫7d后,蚜虫种群减退率分别为54.78%和78.79%;大豆与早熟马铃薯间作,在大豆蚜种群迅速增长期早熟马铃薯收获(7月20日)后第5天,豆田蚜虫天敌总数是收获前的2.6倍,与同期单作大豆田相比,间作田大豆蚜种群数量降低了51.3%。大豆与甜葫芦、香瓜、烟草和玉米等作物进行多样性间作种植,在大豆蚜田间发生高峰期,单作豆田益害比为1:65.2,多样性种植区的大豆田益害比为1:26~1:42,与单作大豆田相比,间作田大豆蚜种群数量降低40.7%~83.5%。【结论】2009年大豆蚜的种群高峰期为8月3日,田问的天敌优势种类为草蛉、瓢虫和寄生蜂。早熟马铃薯与大豆间作,在大豆蚜种群迅速增长期间收获早熟马铃薯,大量蚜虫天敌转移至间作的大豆田,从而形成对大豆蚜的控制。大豆与其它经济作物间邻作,大豆田天敌昆虫与蚜虫的益害比明显提高,表明利用农田作物多样性能充分发挥自然天敌的生物控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蚜 天敌 种群动态 作物多样性 控蚜作用
原文传递
新疆北部棉区作物景观多样性对棉铃虫种群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吕昭智 潘卫林 +2 位作者 张鑫 李贤超 张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7925-7931,共7页
如何从景观尺度上实现对害虫的科学管理已经成为昆虫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集技术,从2007—2009年在新疆北部棉区16—17个农场近240km2作物范围内,监测和评估棉田周边作物景观对棉铃虫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景观多... 如何从景观尺度上实现对害虫的科学管理已经成为昆虫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集技术,从2007—2009年在新疆北部棉区16—17个农场近240km2作物范围内,监测和评估棉田周边作物景观对棉铃虫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景观多样化显著地影响棉铃虫种群数量,复杂作物系统中(棉花比例<50%作物面积)棉铃虫成虫数量明显大于简单作物系统(棉花比例≥50%作物面积;棉铃虫种群数量与景观多样性指数(Simpson's Reciprocal Index)呈正相关;同时棉铃虫成虫与加工番茄、玉米和小麦的比例成正相关,但与棉花比例呈负相关。研究结果为转基因棉花抗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农田景观多样性指标可作为修正棉区棉铃虫预测模型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景观 作物多样性 棉铃虫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多样性变化及其对农业产出的影响——基于期望出产和非期望产出的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曾琳琳 李晓云 王砚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75-1385,共11页
运用中国30个省份1990~2016年的面板数据,从作物多样性视角,采用CDI和d等作物多样性指数,考察了农业种植结构对农业产值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作物多样性与农业产值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当前中国非优... 运用中国30个省份1990~2016年的面板数据,从作物多样性视角,采用CDI和d等作物多样性指数,考察了农业种植结构对农业产值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作物多样性与农业产值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当前中国非优势作物(比较优势较弱)多样性偏高,对农业产值产生抑制作用,非优势作物多样性每增加1个单位,农业产值将减少1.5%;对农业面源污染产生正向作用,非优势作物多样性每增加1个单位,农业面源污染将增加1.3%。而区域优势作物多样性的增加对农业面源污染有较大的抑制效应,优势作物多样性每增加1个单位,农业面源污染将减少1.5%;作物多样性对种植业产值和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指数的提高有负面影响;在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背景下,减少作物多样性种植有利于农业产值的提高;当自然灾害较严重时,作物多样性的增加有利于农业产值的增长。因此各区域要立足于本省的资源禀赋条件,减少比较优势较弱的农作物品种和种植面积,增加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种植,培育农业品牌,以提高农业收入和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农民防灾减灾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绿色的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多样性 种植业产出 农业面源污染 综合指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