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同共用与技术规律
被引量:4
- 1
-
-
作者
蒋富民
-
机构
江苏省徐州市航道管理处
-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5年第5期288-292,共5页
-
文摘
通过举例讨论改变传统的应用技术而建立虚拟关系的对转拖带双转子电动机呈现的变化。对转拖带双转子电动机改变了只有一个原动组件和只保留一个机构自由度的机械设计原理,将电机中能量转换过程相互对应产生的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共同提供给工作系统应用,机械原理相关内容分析可知,对转拖带双转子电动机若开发推广到相适应的实际生产中应用,不仅可以减少相应工作系统的设备配置,减小设施占用空间。
-
关键词
双转拖带双转子电动机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机构自南度
虚拟技术关系
能量分配
-
Keywords
acting force and reacting force two-axis contrarotating towing spinner motor produce fictitious relations technique rule variety
-
分类号
TM343.1
[电气工程—电机]
-
-
题名也谈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2
-
-
作者
潘克旺
-
出处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33-34,共2页
-
文摘
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否属于同种性质的力,《辽宁师范大学学报》上载文对此提出了疑问,并建议“在力学教科书中不要笼统地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属于同一种类型或同一性质的力’,因为这种提法,既没有普遍性又缺乏理论根据”,笔者对此有异议.对于力的分类,按其基本性质,照近代物理的观点,将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分为4种基本相互作用.即:强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万有引力相互作用.这4种相互作用均由不同的粒子(场量子)作为传递的媒介进行相互作用.
-
关键词
互作用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分子斥力
弹性力
引力相互作用
电磁相互作用
集体表现
分子力
钢球
同种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学习中常见的错误
- 3
-
-
作者
谢福银
-
出处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88-89,共2页
-
-
关键词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摩擦力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平衡力
支持力
加速度
物体
作用效果
钢球
大小相等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也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
- 4
-
-
作者
姚道如
-
机构
安徽工业经济学校
-
出处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01年第6期21-28,共2页
-
-
关键词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摩擦力
中间物
定滑轮
方向相反
滑块
作用形式
大小相等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作用力做功与反作用力做功之和的物理意义
- 5
-
-
作者
王美娟
-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85年第S1期69-71,共3页
-
文摘
一、一般情况下作用力做功与反作用力做功之和不为零 作用在质点上的力和该质点的位移的点积,就是力对该质点做的功,。若两个质点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满足牛顿第三定律,但是,由于在相互作用的某一时间内,两个质点的位移一般不是相等的,所以,一般情况下,质点m<sub>2</sub>对质点m<sub>1</sub>的作用力对质点m<sub>1</sub>所做的功与质点m<sub>1</sub>对质点m<sub>2</sub>的反作用力,对质点m<sub>2</sub>所做的功的大小并不相等,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的和不等于零,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作如下证明:
-
关键词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物理意义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木块
保守力
炮身
惯性参照系
动能转化
炮弹
位置矢量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的六种情况
- 6
-
-
作者
杨胜全
-
机构
重庆黔江新华中学
-
出处
《科教文汇》
2013年第18期137-137,140,共2页
-
文摘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情况的分析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由于等大而反向,故而不少同学就想当然地产生了它们做功一定也是一正一负且代数和为零的错误看法。还经常出现根据作用力的做功情况判断反作用力的做功情况的错误做法,下面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做功特点就这个问题举例分析如下。
-
关键词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做功
情况判断
-
Keywords
action and reaction
acting
situation judgment
-
分类号
G632.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用DIS探究一对相互作用力关系实验的改进
- 7
-
-
作者
朱亚
-
机构
江苏省清江中学
-
出处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22年第12期22-23,共2页
-
文摘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在介绍用DIS探究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时,选择与之配套软件中的"教材专用软件".依据计算机屏幕显示的结果,得到在任何时刻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结论,但其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存在问题.当用DIS探究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关系时,选择配套软件中的"教材通用软件"实验效果会更好.同时,设计了两个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向相反的实验.
-
关键词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方向相反
大小相等
教材软件
传感器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对连接体间作用力问题的讨论
- 8
-
-
作者
周洪颖
-
机构
安徽省轻工业学校
-
出处
《技术物理教学》
1995年第1期18-18,共1页
-
文摘
对连接体间作用力问题的讨论周洪颖(安徽省轻工业学校合肥230051)在教学中,发现有的教师把连接体(如图1和图2)中绳子分别对两物体的拉力T1和T2说成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不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指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发生的相互...
-
关键词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连接体
受力分析
牛顿第三定律
摩擦力
滑轮
大小相等
牛顿第二定律
转动定律
相互作用
-
分类号
G718.3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作用力的功与反作用力的功
- 9
-
-
作者
李环生
-
机构
江苏泰县姜堰中学
-
出处
《物理教师》
1994年第Z1期5-5,共1页
-
文摘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若作用力做正功,则其反作用力是否一定做负功?若作用力做负功,则其反作用力是否也可能做负功?若作用力做正功,测其反作用力是否可能也做正功?若作用力做功。
-
关键词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
绝对值
木块
负功
正功
方向相反
水平力
大小相等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小实验在物理数学中的作用
- 10
-
-
作者
白洁
-
出处
《天津教育》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5-46,共2页
-
文摘
小实验在物理数学中的作用白洁物理实验主要有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两种正规的实验门类,但我认为小实验在教学中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实验是指那些不必借助专门的器材设备、采用信手拈来的日常物件就可以完成的实验。因为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以及便于人人动手...
-
关键词
物理数学
小实验
物理教学
非惯性参照系
伽里略
运动状态
物理实验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动手能力
科学知识
-
分类号
G424.3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力”的教学
- 11
-
-
作者
张希英
-
出处
《甘肃教育》
北大核心
1996年第Z2期84-84,共1页
-
文摘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力”的教学临洮二中张希英高中物理必修本第一册,在牛顿第三定律一节的最后部分,专题讨论了“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二力平衡”。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尽管教材讲得很清楚,但学生还是常常出错。这是为什么呢?其原因一是讲解中缺乏全面细致的分...
-
关键词
平衡力
互作用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物体
牛顿第三定律
二力平衡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匀速直线运动
教学实践
重力的分力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劲与力的含义简述
- 12
-
-
作者
李庆荣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华武术》
2024年第10期51-51,共1页
-
文摘
《中华武术》2024年第6期刊登有王荣泽有关“劲”的说法:“力与劲本质上都是力,熟能生巧,劲是久久用力后产生的巧,巧力即为劲,左手右手做同一件事,右手用的是劲,左手用的是力。”这与经典力学不符,更与《十三势行功心解》不符,有可能把人引入歧途。劲与力的内涵是拳术家必须熟知的道理。但今人多说劲亦是力,不求甚解,拳者不能等闲视之。经典力学定义:两个以上物体相互作用(碰撞、牵拉、挤压、吸引)才会产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关键词
经典力学
引入歧途
十三势行功心解
熟能生巧
《中华武术》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不求甚解
-
分类号
G85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
-
题名渗透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 13
-
-
作者
刘希林
-
机构
山东大学体教部
-
出处
《山东体育科技》
1995年第3期75-75,共1页
-
文摘
渗透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刘希林(山东大学体教部)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对其他学科尤其是边缘学科研究成果的借签。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是现代科学研究的特点和必须。就这一点来说,无论哪一个学科都是隔行不隔理。现代体育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涉及到自然科...
-
关键词
高校体育
渗透教学法
体育教师
中长跑教学
体育课教学
区别对待
教学中
理解能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大学学生
-
分类号
G807.0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基于核心素养的“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
被引量:2
- 14
-
-
作者
王丹凤
-
机构
浙江省义乌中学
-
出处
《物理通报》
2019年第7期75-78,84,共5页
-
文摘
以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任务分解、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力求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素养目标落实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并就思维引导、实验、教学活动方式提出了建议.
-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关于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述
- 15
-
-
作者
张雨风
-
机构
杭州大学物理系
-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S1期81-83,共3页
-
文摘
在现行的普物力学教材中,有关于在某些情况下牛顿第三定律“失效”,“不成立”,“不能推广到相对论中”的论述.本文通过分析指出,只要坚持:“只有一对接触力才构成真正的作用和反作用”的近距作用观点.那么所谓牛顿第三定律“失效”和“不能推广到相对论中”的问题是不存在的.
-
关键词
牛顿第三定律
电磁场
带电粒子
动量变化率
作用和反作用
近距作用
孤立系统
互作用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运动带
-
分类号
O3
[理学—力学]
-
-
题名老年人伤口哆开的原因及护理
- 16
-
-
作者
弓海涛
李生荣
-
机构
山西省人民医院
-
出处
《山西医药杂志》
CAS
1996年第2期159-159,共1页
-
文摘
老年人伤口哆开的原因及护理山西省人民医院(030012)弓海涛文水县人民医院李生荣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发展,外科老年人的发病率有不断增高的趋势。由于老年人的组织器官不同程度的萎缩,术后并发症明显升高,严密的观察,精心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根本措施,本文...
-
关键词
老年人
围手术期
呼吸道疾病
老年患者
腹带包扎
日吸烟量
呼吸道症状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术后并发症
胆总管结石
-
分类号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如何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
- 17
-
-
作者
徐建中
-
机构
南京化工学校
-
出处
《技术物理教学》
1995年第3期27-29,共3页
-
文摘
如何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徐建中(南京化工学校210048)编者按:为了办好“学生园地”栏目,本期我们约请南京市中专物理教研会负责组稿,最后由南京化工学校沈凌云副教授审定。受力分析是力学的重要内容,正确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是学好力学的关键.学生在学习牛顿运...
-
关键词
受力分析
施力物体
动摩擦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输送带
静摩擦
相对运动趋势
平衡条件
支持力
力作用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要正确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对教材中一段话的讨论
- 18
-
-
作者
李洪
-
机构
合肥化学工业学校
-
出处
《技术物理教学》
1996年第3期18-19,共2页
-
文摘
“陕西省中专物理教材编写组”修订的《物理》教材第三版上册第58页。
-
关键词
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正确应用
教材中
教材编写
中专物理
《物理》教材
气垫导轨
受力分析
滑块
-
分类号
G634.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数学课堂教学浅析
- 19
-
-
作者
武秀英
-
机构
通辽市技工学校
-
出处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年第1期118-119,共2页
-
文摘
数学课堂教学浅析武秀英(通辽市技工学校)学过罗辑代数者皆知,对应是研究集合的有力工具。代数学里有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点都与实数集合里某一对有序实数相对应,物理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互相对应的两种力。教学则是对应的双方,且是一多对应和多一对应关系。教是指教...
-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正六边形
教学效益
对应关系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平面直角坐标系
罗辑代数
通辽市
相似比
思想解放
-
分类号
G424.2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教育的真谛是正确的引导──老憨的回忆
被引量:1
- 20
-
-
作者
彭嘉仁
-
出处
《教育艺术》
1999年第9期4-4,共1页
-
-
关键词
存在教育
教育生涯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教育的意义
教育需要
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理论
基础教育工作
传统教育思想
愚蠢的行为
-
分类号
I277.8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