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供暖自动控制系统中的PID参数整定与优化
1
作者 周彦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2期190-193,共4页
本研究通过对供暖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强调了该系统中PID控制器参数的整定问题。研究采用的方法包括数学建模,滤波技术以及最优化技术。模型的建立基于供暖系统的动态行为和传热过程,以此为依据设计出了适应于系统特性的... 本研究通过对供暖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强调了该系统中PID控制器参数的整定问题。研究采用的方法包括数学建模,滤波技术以及最优化技术。模型的建立基于供暖系统的动态行为和传热过程,以此为依据设计出了适应于系统特性的PID控制器。然后,通过应用滤波技术,进一步研究了处理系统误差的问题,优化出更加准确的参数,大幅度提高了控制器性能。最后,结合最优化技术进行PID参数的优化,成功的提高了控制器的稳定性和精度。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优化的PID参数可以显著降低供暖系统的能耗,提高供暖效率,同时控制器稳定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明显提高了室内的温度控制精度。因此,关于供暖自动控制系统中的PID参数整定与优化的研究在节能减排,提高供暖效率,提升供暖舒适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暖自动控制系统 PID参数整定 供暖效率 控制稳定性 能耗降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家窑煤矿供暖系统自动化技术改造研究
2
作者 卢永涛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2年第5期318-319,324,共3页
芦家窑煤矿原供暖使用2台SZL4.2-0.7/95/70-A暖水锅炉(一用一备),1台DZL4-1.27-A蒸汽锅炉,该设备已经使用10多年,存在人员劳动强度大、环保监测数据误差偏大、安全性不高、供暖效率低等问题,且10 t以下燃煤锅炉各项指标不符合当前国家... 芦家窑煤矿原供暖使用2台SZL4.2-0.7/95/70-A暖水锅炉(一用一备),1台DZL4-1.27-A蒸汽锅炉,该设备已经使用10多年,存在人员劳动强度大、环保监测数据误差偏大、安全性不高、供暖效率低等问题,且10 t以下燃煤锅炉各项指标不符合当前国家环保要求,因此选用了新型SZL14-1.0/115/70-AⅡ型热水锅炉替代原供暖设施。通过系统改造,实现了对有害物质的在线监测监控,烟气排放能达到山西省最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 1929—2019)燃煤锅炉标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达到80%。大大提高了环保质量、供暖效率和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性,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和企业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监测 自动化 供暖效率 排放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供暖系统垂直失调的原因分析及优化措施
3
作者 杨发炜 王正 钟彦明 《四川水泥》 2025年第3期133-135,共3页
为解决建筑供暖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垂直失调问题,对其成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热负荷计算偏差、散热器配置不当、热媒流量分配失衡、间歇供暖模式的影响以及水平失调的连锁反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措施,如合理分区供暖、加装调... 为解决建筑供暖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垂直失调问题,对其成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热负荷计算偏差、散热器配置不当、热媒流量分配失衡、间歇供暖模式的影响以及水平失调的连锁反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措施,如合理分区供暖、加装调节阀门、动态调节热媒流量、精确计算热负荷及合理选型散热器,以及加强供暖系统的优化与维护。研究成果能够为提高建筑供暖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浪费、提升用户舒适度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暖系统 垂直失调 热量分配 供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锅炉水处理的必要性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静 《内蒙古环境科学》 2008年第1期28-29,共2页
锅炉给水不进行处理,必然导致锅炉的结垢和腐蚀。锅炉结垢使锅炉供暖效率降低,严重时可能会造成熔孔或爆管。
关键词 锅炉结垢 供暖效率 水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用建筑采暖通风的节能措施
5
作者 王大勇 丁延平 《中华建设》 2019年第7期118-119,共2页
当前,建筑的节能目标主要是通过建筑自身降低能耗需求和采暖通风(空调)系统提高效率来实现的,其中,建筑物承担60%,采暖系统承担40%o从现实情况来看,当前我国节能建筑面积取得一定成效,达到数亿平米,然而,在采暖通风系统中消耗的矿物资... 当前,建筑的节能目标主要是通过建筑自身降低能耗需求和采暖通风(空调)系统提高效率来实现的,其中,建筑物承担60%,采暖系统承担40%o从现实情况来看,当前我国节能建筑面积取得一定成效,达到数亿平米,然而,在采暖通风系统中消耗的矿物资源却并未下降,能耗持续走高。仅就我国北方地区的供热而言,据相关数据统计,平均每蒸吨热量只能供暖6000m的建筑,远远低于10000m的理论值,这反映出当前我国民用建筑的供暖效率较低,40%的热量属于无效供暖。为了扭转这一现状,更好地推动我国民用建筑采暖通风系统的节能工作,应基于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和方法,将民用建筑采暖通风系统的节能工作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用建筑 采暖通风系统 采暖系统 数据统计 矿物资源 节能措施 节能目标 供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淮河南北供暖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双双 延军平 +1 位作者 武亚群 汪成博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66-1877,共12页
基于秦岭—淮河南北及其周边196个气象站点观测资料,构建实际和动态供暖指数,对中国南北过渡带供暖格局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冬季北极涛动(AO)异常与供暖效率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①固定供暖策略下,1960-2016年秦岭—淮河南北实际供暖... 基于秦岭—淮河南北及其周边196个气象站点观测资料,构建实际和动态供暖指数,对中国南北过渡带供暖格局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冬季北极涛动(AO)异常与供暖效率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①固定供暖策略下,1960-2016年秦岭—淮河南北实际供暖能耗偏高,呈现'南多北少,西低东高'的变化特征,且低纬度地区供暖需求下降信号早于高纬度;②对比区域变暖前后,秦岭—淮河南北冬季供暖能耗1960-1990年和1990-2016年两阶段空间特征,发现'整体南高北低,北部东高西低'的格局并未发生变化,供暖南北波动界线依然维持在秦岭山脉—淮河平原中部;③AO强弱波动与区域冬季供暖能耗具有明显的时空响应关系,是影响中国南北过渡带供暖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当AO负相位时,除四川盆地和巫山山区之外,秦岭—淮河南北其他区域实际供暖能耗明显下降,特别是淮河平原和长江下游的过渡地带响应尤为明显,未来应该有针对性制定气候适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供暖效率 时空分析 北极涛动 秦岭—淮河地区
原文传递
烟气余热回收型冷凝式燃气暖浴两用炉热效率 被引量:1
7
作者 辛立刚 刘贵川 +1 位作者 陈程 王家欣 《煤气与热力》 2017年第6期26-31,共6页
介绍国内燃气采暖炉和冷凝式燃气暖浴两用炉(以下简称冷凝炉)的使用情况,依据现行标准搭建实验测试系统进行烟气余热回收型冷凝炉的热效率测试,共进行了9台国产样本和7台韩日样本在5种工况下的热效率测试;分析影响热效率的相关因素及变... 介绍国内燃气采暖炉和冷凝式燃气暖浴两用炉(以下简称冷凝炉)的使用情况,依据现行标准搭建实验测试系统进行烟气余热回收型冷凝炉的热效率测试,共进行了9台国产样本和7台韩日样本在5种工况下的热效率测试;分析影响热效率的相关因素及变化趋势,对比耐久性实验前后供暖热效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直流变频风机设计更加有利于提高冷凝炉的热效率及烟气排放性能;在确定产品能效等级时,应根据冷凝炉特性,按GB 20665—2015确定冷凝炉的高热效率和低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凝式燃气暖浴两用炉 烟气温度 供暖效率 供生活热水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采暖热水炉测试装置热损失测试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辛立刚 吕昕宇 +4 位作者 潘翠景 刘文博 刘贵川 陈程 公育红 《煤气与热力》 2019年第4期37-42,44,共7页
通过对燃气采暖热水炉测试装置热损失进行理论计算、实验测试与数据分析,发现对于同一测试装置,测试装置单位时间热损失Φ_0和循环水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温差ΔT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根据循环水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温差ΔT,按照由实验数据拟... 通过对燃气采暖热水炉测试装置热损失进行理论计算、实验测试与数据分析,发现对于同一测试装置,测试装置单位时间热损失Φ_0和循环水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温差ΔT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根据循环水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温差ΔT,按照由实验数据拟合的关系式直接计算测试装置单位时间热损失(拟合值)Φ_0,然后根据供暖热效率的测试时间,计算得到测试装置热损失(拟合值) Q_0,然后计算供暖热效率。用Q_0计算得到的供暖热效率与用测试装置热损失(实测值)得到的供暖热效率的偏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0. 1%。这样,可以简化测试流程,缩短测试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采暖热水炉 测试装置热损失 循环水温度 环境温度 供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