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6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重构级别辨识的主配协同鲁棒供电恢复方法
1
作者 潘凯岩 刘宏达 刘延乐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5,共11页
传统配电网供电恢复策略大多先进行孤岛划分、后进行动态重构,缺少对二者的共同考虑,而全局重构又存在经济性差、操作难度大等问题。为此,提出基于重构级别辨识的主配协同鲁棒供电恢复方法。首先,根据配电系统的故障情况,按照局部自治... 传统配电网供电恢复策略大多先进行孤岛划分、后进行动态重构,缺少对二者的共同考虑,而全局重构又存在经济性差、操作难度大等问题。为此,提出基于重构级别辨识的主配协同鲁棒供电恢复方法。首先,根据配电系统的故障情况,按照局部自治、低级别优先重构的原则,快速确定主(变电站层级)、配(配电线路层级)多级重构需求。然后,对不同级别的区域进行孤岛划分与重构。接着,针对描述分布式光伏出力不确定性的凸包多面体集合存在放缩过程中保守性大的问题,采用超平面方法切割凸包集合并建立改进凸包集合模型。进一步,构建了配电网鲁棒供电恢复模型,并采用列与约束生成算法对鲁棒供电恢复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改进的78节点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基于重构级别辨识的主配协同鲁棒供电恢复方法可以降低保守性,提高供电恢复结果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主网 重构 凸包多面体 供电恢复 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冷负荷启动时变特性的弹性配电网供电恢复
2
作者 蔡胜 徐振钦 +2 位作者 谢云云 丁波 仉梦林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51,共13页
极端灾害事件引发配电网停电后,利用分布式电源构建孤岛微电网恢复重要负荷供电,能有效提升配电网弹性。现有研究在制定配电网供电恢复策略时大都采用恒定负载模型,未考虑冷负荷启动时负载峰值引起的三相电流不平衡,无法保证孤岛微电网... 极端灾害事件引发配电网停电后,利用分布式电源构建孤岛微电网恢复重要负荷供电,能有效提升配电网弹性。现有研究在制定配电网供电恢复策略时大都采用恒定负载模型,未考虑冷负荷启动时负载峰值引起的三相电流不平衡,无法保证孤岛微电网的安全运行。该文提出一种计及冷负荷启动时变特性的弹性配电网供电恢复方法。首先,考虑冷负荷启动特性与停电时间之间的关系,建立与时间相关的冷负荷启动模型,并通过采样法生成负荷功率需求曲线;其次,以加权负荷恢复量最大为目标,考虑微电网功率平衡、电流不平衡度等约束,建立协同区域划分、恢复路径和负荷投运时序的配电网供电恢复模型;再次,对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将其转换为混合整数规划问题进行求解;最后,采用IEEE 37节点配电系统,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配电网 供电恢复 微电网 电流不平衡度 冷负荷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压调节设备和微电网的主动配电网最优供电恢复方法
3
作者 刘铠滢 豆朋 +2 位作者 吴添权 余克光 王杰鑫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1-401,共11页
一方面,为提高主动配电网供电恢复过程中的孤岛运行模式的供电可靠性,另一方面,为充分协调调压设备和网络重构以提高电能质量,本文综合考虑调压设备、微电网、网络重构等作用,建立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 一方面,为提高主动配电网供电恢复过程中的孤岛运行模式的供电可靠性,另一方面,为充分协调调压设备和网络重构以提高电能质量,本文综合考虑调压设备、微电网、网络重构等作用,建立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MILP)模型的主动配电网供电恢复模型。该模型以开关操作的动作成本、电压调节设备的调节成本、失负荷成本组成的总成本为目标,以线性化潮流约束、DG模型、ZIP负荷模型、电压调节设备模型等为约束条件,建立了主动配电网供电恢复优化的MILP模型。在53节点配电系统的仿真结果验证了电压调节设备控制和微电网对配电网供电恢复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分布式电源 电压调节设备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 供电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储能型智能软开关联合网络重构的配电网供电恢复策略
4
作者 喻希 杨杉 +1 位作者 兰征 高芷蓉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35-42,共8页
为应对自然灾害、网路攻击等极端事件导致的停电事故,并降低电网的失负荷率与经济损失,提出了一种极端事件下储能型智能软开关(energy storage integrated soft open point,E-SOP)联合网络重构的主动配电网供电恢复策略。首先,介绍了E-... 为应对自然灾害、网路攻击等极端事件导致的停电事故,并降低电网的失负荷率与经济损失,提出了一种极端事件下储能型智能软开关(energy storage integrated soft open point,E-SOP)联合网络重构的主动配电网供电恢复策略。首先,介绍了E-SOP接入配网的拓扑结构示意图,并建立其在故障恢复下的数学模型。其次,考虑三级负荷的重要程度和网络损耗,以配网各节点损失程度和网络损失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E-SOP和网络重构联合进行供电恢复的运行模型,实现极端事件下主动配电网的快速恢复。最后,以改进的IEEE33节点配电网为例分别研究了E-SOP安装容量、位置、数量等参数对电网恢复能力的影响,并对其供电恢复策略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可减少配电网故障下的失负荷率,进一步提升供电恢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事件 储能型智能软开关 供电恢复策略 网络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光伏出力时变性的配电网短时供电恢复策略 被引量:3
5
作者 侯祖锋 丘冠新 +3 位作者 曹安瑛 赵瑞锋 李波 陈建钿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0-96,共7页
随着配电网的建设和发展,以光伏为代表的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渗透率逐渐提高,能为配电网的供电恢复提供短时支撑。然而,分布式电源出力的随机性给供电恢复的可靠性带来了新的挑战,可能造成已恢复区域出现二次甩负... 随着配电网的建设和发展,以光伏为代表的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渗透率逐渐提高,能为配电网的供电恢复提供短时支撑。然而,分布式电源出力的随机性给供电恢复的可靠性带来了新的挑战,可能造成已恢复区域出现二次甩负荷现象。基于此,文章以光伏为例,利用时变性衡量随机性,提出了一种考虑分布式电源出力时变性的配电网短时供电恢复策略。建立考虑SOP的配电网供电恢复模型;以该供电恢复模型为基础,基于光伏出力预测的配电网供电恢复策略的原理,以改进的IEEE-33节点模型为例,验证所提策略能降低光伏出力时变性对供电恢复可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提高故障后恢复方案的调用速度,对提高配电网供电恢复的可靠性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光伏发电 时变性 智能软开关 供电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5G基站储能参与配电网供电恢复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晓卫 康乾坤 +2 位作者 梁振锋 郭亮 张帆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538-3555,共18页
5G的快速发展使得5G基站储能容量大幅增加,如何充分发挥时常处于休眠状态的基站储能资源,使其参与配电网供电恢复,降低配电网失电量问题亟待研究。该文通过协调基站储能参与配电网供电恢复,以发挥其储能价值。首先,建立风光联合出力场景... 5G的快速发展使得5G基站储能容量大幅增加,如何充分发挥时常处于休眠状态的基站储能资源,使其参与配电网供电恢复,降低配电网失电量问题亟待研究。该文通过协调基站储能参与配电网供电恢复,以发挥其储能价值。首先,建立风光联合出力场景集,通过赤池信息准则和平方欧式距离确定各时段最优Copula函数,进而对其进行抽样聚类,获得风光典型出力场景集;然后,建立基站备用储能模型,通过正弦函数叠加建立不同区域的通信量模型,利用泰尔熵和修正基尼系数建立综合脆弱度模型确定各基站储能备用时间及备用储能模型,进而获得不同基站储能的可调度容量;最后,以失负荷量损失最小为目标,建立考虑基站储能参与及风光出力波动的含可调参数的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以改进的IEEE 33节点模型为例进行仿真验证,分别对比了定基站备用时间与该文所提方法确定备用时间、鲁棒优化与确定性优化等方案下系统失负荷量的变化情况。仿真结果表明,5G基站储能可降低失负荷量损失成本,提高风光消纳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基站 备用储能 供电恢复 修正基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转供与重构协同的多端柔性互联配电网供电恢复策略 被引量:5
7
作者 徐玉韬 冯起辉 +2 位作者 谈竹奎 张超 袁旭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96-2709,共14页
柔性互联装置(FID)实现配电网不同馈线之间的柔性互联,可实现故障后配电网的快速恢复供电。该文以含直流网络的四端柔性互联配电网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FID和网络重构的多端柔性互联配电网两阶段供电恢复策略。首先,在分析FID运行模式工... 柔性互联装置(FID)实现配电网不同馈线之间的柔性互联,可实现故障后配电网的快速恢复供电。该文以含直流网络的四端柔性互联配电网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FID和网络重构的多端柔性互联配电网两阶段供电恢复策略。首先,在分析FID运行模式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故障快速转供的FID平滑控制结构和考虑开关同期并网控制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策略,支撑故障后第一阶段FID的快速供电恢复;然后,通过建立和求解考虑联络开关和FID容量限制的全局优化模型得出FID与网络重构相结合的第二阶段供电恢复策略,更大限度地恢复失电负荷;最后,利用PSCAD/MTDC仿真软件搭建了一个58节点四端含直流网络的柔性配电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述供电恢复策略不仅能实现部分负荷的不停电转供,还能够通过网络重构大幅提高负荷恢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互联配电网 供电恢复 网络重构 虚拟同步发电机 开关同期并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高比例分布式电源配电网分布式供电恢复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孙宁言 陈羽 +1 位作者 徐丙垠 孙世贤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1-170,共10页
针对高比例分布式电源(DG)接入配电网,现有供电恢复方法未充分考虑DG故障穿越特性。文中提出了基于分布式控制的配电网多阶段供电恢复方法,以充分利用DG的电网支撑能力。分析了DG故障穿越特性及其电网支撑能力,并基于高比例DG接入后配... 针对高比例分布式电源(DG)接入配电网,现有供电恢复方法未充分考虑DG故障穿越特性。文中提出了基于分布式控制的配电网多阶段供电恢复方法,以充分利用DG的电网支撑能力。分析了DG故障穿越特性及其电网支撑能力,并基于高比例DG接入后配电网不同运行方式,提出了负荷容量估算方法和DG分类处理策略。建立了分布式控制的供电恢复模型,并基于联络线路容量裕度指标提出多联络路径选择策略。最后,提出了适应高比例DG接入配电网的多阶段供电恢复方案。所提方法可以更好地发挥DG支撑作用,提高快速供电恢复能力。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配电网 低电压穿越 分布式控制 供电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闭式潮流优化分布的主动配电网供电恢复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毛志鹏 孙建军 +4 位作者 黄志强 查晓明 黄萌 郭佳雪 沈煜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9-115,共7页
主动配电网具有灵活的调节能力和快速可靠的运行能力,但柔性多状态开关(SOP)、分布式电源等多种设备的存在,使供电恢复模型复杂,需要研究故障后供电恢复快速决策方法。提出了一种考虑闭式潮流优化分布的主动配电网负荷恢复方案快速决策... 主动配电网具有灵活的调节能力和快速可靠的运行能力,但柔性多状态开关(SOP)、分布式电源等多种设备的存在,使供电恢复模型复杂,需要研究故障后供电恢复快速决策方法。提出了一种考虑闭式潮流优化分布的主动配电网负荷恢复方案快速决策方法。模拟故障切除后配电网所有联络开关闭式运行状态,基于二阶锥规划求解最优潮流,退出电压低、传输功率小的线路,形成利于供电恢复的配电网含SOP良性网络拓扑。建立基于负荷的功率因数与分级负荷权重的负荷恢复模型,制定负荷供电恢复方案,保证失电负荷严格按优先级获得最大的恢复水平。通过IEEE33、IEEE69节点配电系统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兼顾计算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电恢复 主动配电网 柔性多状态开关 二阶锥规划 配电网络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2G潜力模糊评估与移动储能协调调度的灾后供电恢复策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俊琳 朱振山 温步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9-97,共9页
目前用户侧电动汽车(EV)等新型应急资源尚未形成系统化调配机制。对此,提出一种考虑EV与电网互动(V2G)潜力模糊评估与移动式储能协调调度的灾后供电恢复策略。在固定式可调配能源有限的前提下,将V2G加入配电网孤岛主动划分与移动式储能... 目前用户侧电动汽车(EV)等新型应急资源尚未形成系统化调配机制。对此,提出一种考虑EV与电网互动(V2G)潜力模糊评估与移动式储能协调调度的灾后供电恢复策略。在固定式可调配能源有限的前提下,将V2G加入配电网孤岛主动划分与移动式储能对电能的时空转移协调调度过程中,建立孤岛间的能量连接,保证供电连续性与稳定性。考虑主客观影响因素,运用模糊模型评估EV响应潜力,引导EV集群参与供电恢复,提高可调度容量利用率。结合配电网运行约束,建立以停电损失与恢复资源调度成本最小化、电动汽车聚合商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灾后恢复模型,兼顾电网侧、电动汽车聚合商、用户的利益,降低灾后停电损失。设立评估指标,在仿真算例中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与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供电恢复 移动储能 电动汽车 V2G 模糊推理 配电网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路网-电网耦合的移动式储能软开关与多资源协同供电恢复策略
11
作者 康童 朱吉然 +5 位作者 宁昕 李天麟 朱亮 王鑫 游金梁 涂春鸣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12-4020,I0016-I0019,I0015,共14页
受限于车身空间容量限制和单一的工作模式,既有柴发型和储能型等移动式应急装备(mobile equipment for emergency,MEE)存在续航能力差、工能单一、闲置率高等弊端。如何改造既有装备,发掘或拓展其功能模式以提高其参与供电恢复的效果是... 受限于车身空间容量限制和单一的工作模式,既有柴发型和储能型等移动式应急装备(mobile equipment for emergency,MEE)存在续航能力差、工能单一、闲置率高等弊端。如何改造既有装备,发掘或拓展其功能模式以提高其参与供电恢复的效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突破传统应急装备仅能单端入网的思维,结合多端柔性互联装置与MEE的优势,提出了一种移动式储能软开关(energystored vehicle with soft open point,ESV-SOP),并详细阐述了其装备架构及工作原理,讨论了其在多种工况下的运行工作模式。同时,基于其独特的工作特性及多端口入网方式,进一步设计了面向ESV-SOP与多资源协同供电的恢复策略。首先,建立ESV-SOP多种工作模式柔性切换的数学模型及其约束。考虑灾后路网承载力变化对ESV-SOP调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适用动态路网-配电网耦合结构的ESV-SOP移动路径表征方法。接着,在计及配电网网络重构、ESV-SOP调度、多类资源运行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投资成本、失电经济损失、新能源消纳率等目标,设计了所提策略求解流程。最后,基于IEEE 33和IEEE 69节点系统分别验证所提ESV-SOP及其供电恢复策略的有效性与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供电恢复 移动式装备 软开关 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流融合的柔性互联配电网数据驱动鲁棒供电恢复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志淳 杨帆 +2 位作者 雷杨 闵怀东 胡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08-3520,I0014-I0017,共17页
传统配电网通过柔性互联实现了“业务流-能量流-信息流-控制流”多流融合,随之而来的是如何更好地解决分布式光伏出力不确定性对供电恢复业务流的影响,为此,提出了基于多流融合的柔性互联配电网数据驱动鲁棒供电恢复方法。首先,在柔性... 传统配电网通过柔性互联实现了“业务流-能量流-信息流-控制流”多流融合,随之而来的是如何更好地解决分布式光伏出力不确定性对供电恢复业务流的影响,为此,提出了基于多流融合的柔性互联配电网数据驱动鲁棒供电恢复方法。首先,在柔性互联配电网多流融合框架下建立多时段供电恢复模型,主要包括供电恢复业务流目标和能量流-信息流-控制流融合约束条件;然后,针对描述分布式光伏出力不确定性的凸包多面体集合存在放缩过程中保守性大的问题,建立了数据驱动的超平面多面体集合模型;进一步,将所建立的不确定集合应用到供电恢复模型中,构建了柔性互联配电网鲁棒供电恢复模型,并采用列与约束生成算法对鲁棒供电恢复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改进IEEE 33节点系统和实际示范工程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多流融合的柔性互联配电网数据驱动鲁棒供电恢复方法可以降低保守性,提高供电恢复结果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互联配电网 多流融合 超平面多面体集合 供电恢复 两阶段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主网和孤岛的两阶段配电网供电恢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学信 李谅 +2 位作者 傅坚 韩熠 李振坤 《上海电力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8-65,共8页
随着可再生分布式电源(DG)在配电网中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如何充分利用DG与主网联合对非故障失电区域恢复供电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对孤岛与主网联合恢复供电的配合性以及风光荷的波动性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综合考虑了风光荷的波动性问题... 随着可再生分布式电源(DG)在配电网中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如何充分利用DG与主网联合对非故障失电区域恢复供电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对孤岛与主网联合恢复供电的配合性以及风光荷的波动性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综合考虑了风光荷的波动性问题,建立了广度与深度优先搜索相结合的动态孤岛划分策略;然后,为实现孤岛与主网联合恢复供电的最优性,建立了具有配合性的两阶段规划模型,一阶段以主网通过重构恢复重要负荷最大化为目标,二阶段以主网和DG孤岛联合恢复重要负荷最大化为目标,两者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能够实现联合恢复供电的整体寻优;最后,利用改进IEEE 33节点系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 孤岛划分 供电恢复 两阶段规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分布式电源电压支撑的新型配电网精准负荷双层供电恢复策略
14
作者 沈煜 杨志淳 +3 位作者 闵怀东 杨帆 雷杨 胡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98-406,共9页
针对有源配电网故障后借助含分布式电源(DG)微网的恢复控制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微网电压支撑的配电网精准负荷双层供电恢复策略。首先,为充分量化故障时段内重构后孤岛运行风险,从电压稳定和功率平衡的角度定义重构后孤岛运行风险指标,最... 针对有源配电网故障后借助含分布式电源(DG)微网的恢复控制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微网电压支撑的配电网精准负荷双层供电恢复策略。首先,为充分量化故障时段内重构后孤岛运行风险,从电压稳定和功率平衡的角度定义重构后孤岛运行风险指标,最大程度的利用故障时段内微网DG资源建立重构模型;然后,针对供电恢复重构模型求解难度高的问题,使用灰狼优化算法(GWO)与二阶锥松弛技术分别求解双层重构模型,其中,为解决GWO算法以优质解引导种群进化导致效率受限制的问题,采用粒子群算法(PSO)思想来改善GWO算法的个体位置更新过程,通过融合每个灰狼个体的历史信息以构筑更高效的种群进化方法。最后,采用修正的IEEE33节点系统,在2种不同类型故障下均能够提供供电恢复方案,验证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配电网 孤岛 配电网重构 供电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物理并发故障下的配电网供电恢复方法
15
作者 叶学顺 李昭 +3 位作者 刘科研 贾东梨 康田园 周俊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24年第9期18-25,共8页
针对配电网中信息通信系统与物理系统并发故障场景下的供电恢复问题,文章分析了对配电自动化主站处理故障定位、隔离与供电恢复过程的影响,提出了配电网信息物理并发故障关联耦合建模方法,构建了基于两阶段双层优化的配电网信息物理并... 针对配电网中信息通信系统与物理系统并发故障场景下的供电恢复问题,文章分析了对配电自动化主站处理故障定位、隔离与供电恢复过程的影响,提出了配电网信息物理并发故障关联耦合建模方法,构建了基于两阶段双层优化的配电网信息物理并发故障供电恢复模型,第一阶段通过通信网络动态路由,实现通信链路的损失最小,第二阶段以失电负荷最小、开关操作次数最少等为目标,进行配电网网络重构。两阶段双层优化模型采用KKT条件转换为单层优化模型后,采用Cplex进行求解,得出满足信息物理耦合约束的可行解,从而实现了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并发故障的有序恢复。通过DCPS-160节点算例进行了验证,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信息物理系统 并发故障 供电恢复 信息物理耦合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嵌入式直流的柔性互联配电网供电恢复技术探析
16
作者 张韶华 刘二鹏 李辉 《电力设备管理》 2024年第8期8-10,共3页
本文通过具体的直流配电网故障案例,探讨了故障检测与定位的技术难点,并提出了有效的故障隔离与供电恢复策略。在实际应用中,通过采用含嵌入式直流的柔性互联技术成功解决了故障后的快速恢复供电问题,并对技术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具... 本文通过具体的直流配电网故障案例,探讨了故障检测与定位的技术难点,并提出了有效的故障隔离与供电恢复策略。在实际应用中,通过采用含嵌入式直流的柔性互联技术成功解决了故障后的快速恢复供电问题,并对技术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显著提高配电网的故障处理能力和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 直流 柔性互联 配电网 供电恢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计算的配电网供电恢复智能决策方法研究
17
作者 陈宝华 《电气技术与经济》 2024年第9期8-10,共3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配电网供电恢复智能决策方法。该方法利用深度强化学习技术,通过构建双深度Q网络(Double DQN)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在训练过程中,智能体与模拟的配电网环境进行交互,不断更新DQN网络中的参数。训练完成后,...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配电网供电恢复智能决策方法。该方法利用深度强化学习技术,通过构建双深度Q网络(Double DQN)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在训练过程中,智能体与模拟的配电网环境进行交互,不断更新DQN网络中的参数。训练完成后,智能体根据当前状态选择最优的动作,并发送给边缘计算节点进行实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而稳定地学习,提高供电恢复的效率和稳定性,降低恢复时间和供电中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电恢复 智能决策 边缘计算 深度强化学习 双深度Q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光伏接入的智能配电网分层供电恢复技术探析
18
作者 刘伟东 徐昕艺 熊琪 《电力设备管理》 2024年第23期92-94,共3页
本文探讨了含光伏接入的智能配电网分层供电恢复技术,针对分层递阶控制架构下的供电恢复策略进行了研究。构建包含配电网层、分区层、连通层和馈线层的多层次控制架构,以支持光伏分布式电源的高效调度。分析广域调控、自适应重构、微网... 本文探讨了含光伏接入的智能配电网分层供电恢复技术,针对分层递阶控制架构下的供电恢复策略进行了研究。构建包含配电网层、分区层、连通层和馈线层的多层次控制架构,以支持光伏分布式电源的高效调度。分析广域调控、自适应重构、微网自治及末端负荷精准恢复等分层策略,实现了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负荷平衡与快速恢复。通过仿真验证,评估了系统在正常、故障和极端环境下的恢复性能,结果表明该分层供电恢复策略能够显著提升电网的抗扰动能力和关键负荷的稳定供电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配电网 光伏接入 分层供电恢复 分层递阶控制 故障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主动负荷控制的智能配电网供电恢复技术探析
19
作者 张晓瑜 《电力设备管理》 2024年第23期201-203,共3页
本文探讨了在智能配电网中应用主动负荷控制技术,进行供电恢复的策略与实现方法。通过建立结合PQ控制和主动负荷控制的仿真模型,深入分析了负荷分类、优先级设定及供电恢复过程中负荷动态调节的实现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结合遗传算法和... 本文探讨了在智能配电网中应用主动负荷控制技术,进行供电恢复的策略与实现方法。通过建立结合PQ控制和主动负荷控制的仿真模型,深入分析了负荷分类、优先级设定及供电恢复过程中负荷动态调节的实现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结合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的优化策略,有效提升了电网的自愈能力和运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负荷控制 智能配电网 供电恢复 能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视角下的精准负荷控制供电恢复策略探讨
20
作者 李晨阳 《电力设备管理》 2024年第20期20-22,共3页
本文提出一种供电恢复策略,采用双层规划方法以解决供电恢复方案的制定问题。在上层规划中,使用遗传算法求解具有辐射式网络结构的问题,以获得最佳的供电恢复方案;而下层规划则利用二阶锥松弛技术,对非凸的支路潮流方程进行凸松弛,从而... 本文提出一种供电恢复策略,采用双层规划方法以解决供电恢复方案的制定问题。在上层规划中,使用遗传算法求解具有辐射式网络结构的问题,以获得最佳的供电恢复方案;而下层规划则利用二阶锥松弛技术,对非凸的支路潮流方程进行凸松弛,从而优化计算用电负荷的位置和数量。经验证,能够有效地恢复故障后的电力系统,并且能够对支路操作数量和恢复时间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精准负荷控制 供电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