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法立法的理念与制度设计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俊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6-98,共13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依法立法"与"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相提并论,是"依法立法"新理念在立法活动中的体现,反映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对立法活动的新需求、新要求。"依法立法"作为新理念,具有...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依法立法"与"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相提并论,是"依法立法"新理念在立法活动中的体现,反映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对立法活动的新需求、新要求。"依法立法"作为新理念,具有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全面依法治国方略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新时代,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有着各自的制度需求和发展走向。推进依法立法,需要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立法的相关制度、需完善立法主体权限和程序的制度设计、需以人民为中心完善法律的立改废释制度、需统筹立法引领与立法监督的制度设计。在此基础上,新时代推进地方依法立法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即提供中央立法"顶层设计"上的制度供给,以及发挥地方立法积极性并提供有效制度供给,同时,要加强对地方立法备案审查的监督以及加强对地方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之制度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 依法立法 科学立法 备案 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大庆建设进程中的依法立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店标 《大庆社会科学》 2018年第3期59-63,共5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针对立法工作提出了"依法立法"的原则,这一原则更加符合和贴近法治的要求,能够确保法律的正当性和权威性、强化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的实效和预防、遏制立法乱象的发生。法治大庆建设需要科学把握依法立法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针对立法工作提出了"依法立法"的原则,这一原则更加符合和贴近法治的要求,能够确保法律的正当性和权威性、强化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的实效和预防、遏制立法乱象的发生。法治大庆建设需要科学把握依法立法的内涵,即依法立法要求遵循法定权限和程序、确保内容合法、维护法制统一、落实立法责任。在法治大庆建设进程中,认真落实依法立法原则需要认真贯彻《宪法》和《立法法》、系统学习和领会上位法、加大立法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建构立法程序机制和落实责任追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大庆 立法 依法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法立法与法治黑龙江建设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店标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8年第6期21-25,共5页
2018年是黑龙江省"法治建设年",也是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和推进法治黑龙江建设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法治黑龙江"建设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积极行动,需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法学教育... 2018年是黑龙江省"法治建设年",也是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和推进法治黑龙江建设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法治黑龙江"建设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积极行动,需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法学教育、法学研究、法制宣传等多个方面进行推动,以形成法治建设合力,切实增强法治黑龙江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黑龙江省法治建设再上新台阶。由此,本刊特组织笔谈,从法治精神培育、提升司法公信力、依法立法和行政裁量权规范等方面为法治黑龙江建设进言献策,以期推进法治黑龙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立法 依法治国 黑龙江 法律制度体系 立法工作 立法质量 立法原则 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法立法·依法治法──《立法法》述评 被引量:1
4
作者 湛中乐 杨君佐 《科技与法律》 2000年第2期105-112,共8页
《立法法》是一部重要的宪法性法律,其颁布实施对进一步促进和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阐明了《立法法》颁布的重要意义,概括性地介绍了《立法法》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并建设性地提出了完善该法的意... 《立法法》是一部重要的宪法性法律,其颁布实施对进一步促进和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阐明了《立法法》颁布的重要意义,概括性地介绍了《立法法》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并建设性地提出了完善该法的意见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法》 依法立法 法治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宪法性法律 颁布 重要意义 基本特点 概括性 建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法立法的范畴、价值及推进方式 被引量:1
5
作者 林蕾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42-50,共9页
依法立法是党的十九大报告针对立法工作提出的新论断和新要求。依法立法就是指立法活动应当在宪法和《立法法》指引下,依照法定权限,遵循法定程序,保障法律整体内容的协调性,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依法立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 依法立法是党的十九大报告针对立法工作提出的新论断和新要求。依法立法就是指立法活动应当在宪法和《立法法》指引下,依照法定权限,遵循法定程序,保障法律整体内容的协调性,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依法立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逻辑前提、提高立法质量的重要途径、维护法制统一的必然要求和重大改革法治化的重要保障。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推进依法立法需要树立现代立法理念、坚持党领导立法、坚持人大主导立法、健全立法制度保障和加强立法人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 依法立法 范畴 价值 推进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8
6
作者 任才峰 《人大研究》 2019年第1期17-32,共16页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立法工作坚持以宪法为依据,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立法路子,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突出成就。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立法工作坚持以宪法为依据,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立法路子,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突出成就。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建立、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逐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视角总结出的立法工作应当长期坚持的有益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与实践 科学立法 民主立法 依法立法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共产党执政规律 社会主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法立法是依法治国的首要环节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剑锋 《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48-51,共4页
就对公共权力的制约而言 ,依法治国的全部要求包含依法立法、依法行政、依法司法三个方面 ,其中 ,依法立法是依法治国的首要环节。它的主要涵义是立法的精神和原则、立法的主体资格、立法的权限范围、立法的程序规范都必须得之于法律 ,... 就对公共权力的制约而言 ,依法治国的全部要求包含依法立法、依法行政、依法司法三个方面 ,其中 ,依法立法是依法治国的首要环节。它的主要涵义是立法的精神和原则、立法的主体资格、立法的权限范围、立法的程序规范都必须得之于法律 ,以及对立法的合法性可以予以司法审查 ;而在所有的法律中 ,人民的利益是最高的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立法 依法治国 立法主体资格 立法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法立法:新时代的更高要求 被引量:4
8
作者 黄洪旺 《人民政坛》 2018年第3期6-7,共6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报告将“依法立法”与“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相并列,这是立法原则上的一大变化,表明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立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十九大,是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报告将“依法立法”与“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相并列,这是立法原则上的一大变化,表明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立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召开的一次历史性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立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立法 民主立法 立法原则 立法工作 历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案)》解读 被引量:1
9
《人民政坛》 2023年第3期9-11,共3页
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这是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又一个标志性成果。立法法,被称为“管法的法”。这部在法律规范体系中起支架性作用的重要法律,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这是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又一个标志性成果。立法法,被称为“管法的法”。这部在法律规范体系中起支架性作用的重要法律,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必将更好地发挥立法引领保障作用,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使法律规范体系更加科学完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立法 民主立法 立法 法律规范体系 全面依法治国 依法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立法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科学立法 民主立法 依法立法 以数字经济立法促进新经济法治建设
10
作者 《人民法治》 2022年第22期10-17,共8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作为新经济重要支撑的数字经济领域的立法,属于二十大报告中...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作为新经济重要支撑的数字经济领域的立法,属于二十大报告中关于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的题中之义。本文立足数字经济发展现状、法律制度供给现状、立法需求,探讨数字经济立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为新经济法治建设提供实践分析和理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立法 民主立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经济法治建设 立法需求 依法立法 法律制度供给 可行性和必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法立法的实践
11
作者 肖杰 《人民政坛》 2018年第3期12-13,共2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依法立法与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并列为立法原则,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立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善治契机。立法权是治理体系中权力配置和利益分配的基础,高质量的立法是国家...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依法立法与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并列为立法原则,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立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善治契机。立法权是治理体系中权力配置和利益分配的基础,高质量的立法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只有良法才能善治,不能简单地说有法可依,其实更重要的是有良法可依,因此“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三大原则的确立,对开展地方立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立法 实践 科学立法 民主立法 治理体系 国家治理 立法原则 立法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地方立法“依法立法原则”探究
12
作者 李建喆 《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22年第9期149-151,共3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科学”“民主”两大原则的基础上,确认了“依法”第三大原则。这表明新时代对立法工作提出了更严格、更规范的要求,是依法治国向前推进的重要体现,探析我国地方立法“依法原则”也自然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多个角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科学”“民主”两大原则的基础上,确认了“依法”第三大原则。这表明新时代对立法工作提出了更严格、更规范的要求,是依法治国向前推进的重要体现,探析我国地方立法“依法原则”也自然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多个角度和层面,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地方“依法立法”原则进行初步探析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立法 依法立法原则 法治 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践行五“要” 保障依法立法
13
作者 郑清贤 《人民政坛》 2018年第3期14-16,共3页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有法可依”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国家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基本都已有相应的法律可供遵循,新形势下我国立法工作正面临“从有到好”新的历史课题。针对未来一段时间的立法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有法可依”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国家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基本都已有相应的法律可供遵循,新形势下我国立法工作正面临“从有到好”新的历史课题。针对未来一段时间的立法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立法 经济社会生活 立法工作 法制建设 有法可依 历史课题 科学立法 民主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首次法治论坛聚焦“科学民主依法立法”
14
作者 崔永焘 《江淮法治》 2018年第22期52-52,共1页
近日,青海省人大常委会举办以“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为主题的法治论坛。论坛紧紧围绕中央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宪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立法机制,提高立法质量,进行了广泛深入研讨。
关键词 依法治国 依法立法 青海省 科学民主 论坛 省人大常委会 第一次会议 科学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政府规章制定工作 推进科学立法 民主立法 依法立法
15
作者 林维新 《活力》 2018年第7期9-10,共2页
2008年7月20日,省政府第3号令公布了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立法工作程序规定》(以下简称原 《规定》), 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原《规定》对省人民政府拟定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省政府规章的程序进行了规范,实施... 2008年7月20日,省政府第3号令公布了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立法工作程序规定》(以下简称原 《规定》), 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原《规定》对省人民政府拟定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省政府规章的程序进行了规范,实施以来,对规范省政府的立法工作程序、 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立法 政府规章 民主立法 科学立法 地方性法规草案 2008年 政府立法工作 省人大常委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人大主导作用 推进科学民主依法立法
16
作者 曾庆辉 《法治与社会》 2020年第4期34-35,共2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立法体制,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新修改...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立法体制,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新修改的《立法法》明确将"人大加强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发挥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写入法律条文。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高度重视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立6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体制和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立法工作 立法规划 立法计划 加强和改进 统一审议 科学立法 民主立法 人大及其常委会 人大主导 依法立法 科学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依法立法原则的地方挑战与应对——对新赋权设区的市2015—2019年899部生效法规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卫学芝 汪全胜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6-122,共7页
自2015年修订的《立法法》赋予设区的市以限定范围的立法权以来,到2019年新赋权设区的市共制定地方性法规899部。这些法规存在超越权限、缺乏必要与依据、与上位法相抵触等违反依法立法原则的现象。究其根源,主要有《立法法》本身的问... 自2015年修订的《立法法》赋予设区的市以限定范围的立法权以来,到2019年新赋权设区的市共制定地方性法规899部。这些法规存在超越权限、缺乏必要与依据、与上位法相抵触等违反依法立法原则的现象。究其根源,主要有《立法法》本身的问题、新赋权设区的市的认识偏差和备案审查机关不作为等。应深入挖掘国家《立法法》赋予全国和省级人大常委会的权力资源,创新立法准入规则、立法解释规则和立法监督规则,坚持稳中求进立法总基调、坚持立法底线思维、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强化依法立法原则在设区的市有效落实,确保地方立法始终走在正确轨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立法 立法 人大制度 立法规则
原文传递
坚持依法立法,最根本的是坚持依宪立法
18
作者 莫纪宏 《民主与法制》 2023年第1期1-1,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一一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一文中,全面和系统地阐述了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五个方面的要求,其中一项重要要求就是“坚持依法立法,最根本的是坚持依宪立法”。习近平总书... 习近平总书记在《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一一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一文中,全面和系统地阐述了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五个方面的要求,其中一项重要要求就是“坚持依法立法,最根本的是坚持依宪立法”。习近平总书记上述重要论断,为“科学立法”以及开创我国立法工作新格局指明了继续前进和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实践 现行宪法 科学立法 依法立法 继续前进 五个方面 新格局 发展的方向
原文传递
依法立法原则的法理阐释——基于法教义学的立场 被引量:23
19
作者 赵一单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50,共13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科学立法与民主立法的基础之上,增加了“依法立法”作为一项新的立法基本原则。学界对该项原则的现有认知仍局限在立法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的层面,将其限缩成了“依《立法法》立法”。依法立法的价值内涵体现了...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科学立法与民主立法的基础之上,增加了“依法立法”作为一项新的立法基本原则。学界对该项原则的现有认知仍局限在立法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的层面,将其限缩成了“依《立法法》立法”。依法立法的价值内涵体现了其与法教义学之间的密切关联。法教义学虽然强调现行实在法的约束作用,但并未主张受后者的完全拘束,具有“生产性”特征的法教义学能够积极地革新立法。立法虽然具有“法律政治”的活动属性,但不应成为一个完全不受规范约束的政治决断过程。在依法立法原则的新价值内涵之下,法教义学可以通过拘束恣意的价值判断、衔接立法方法与司法裁判阶段的教义学方法等方式实现对立法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立法 法教义学 价值判断 立法方法
原文传递
论依法立法原则的实现 被引量:5
20
作者 孙波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0-205,共6页
中共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依法立法原则,这一原则对于完善法制、推进法治、引领改革必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贯彻依法立法原则时,既存在着对所依之"法"与党的政策和方针等之间关系的理解困惑,也存在着实现该原则的诸多难... 中共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依法立法原则,这一原则对于完善法制、推进法治、引领改革必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贯彻依法立法原则时,既存在着对所依之"法"与党的政策和方针等之间关系的理解困惑,也存在着实现该原则的诸多难题,如越权立法和抄袭立法等违法现象,对既有法律修改和废止的忽略,立法人员法治思维能力和法治方法的薄弱等。应当正确认识法与党的政策和方针本质上的一致性关系,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作用,并在立法中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为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设定严格的权限边界;加快新法制定的同时,重视法的修改和废止;提高立法人员的入职门槛,加强培训,为实现依法立法原则创造主体条件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立法 法治 党的领导 法治思维 立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