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7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人机辅助MEC中的依赖性任务卸载
1
作者 李贵勇 廖福建 田旭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5年第2期264-271,共8页
在任务计算密集型和延迟敏感型的场景下,无人机辅助的移动边缘计算由于其高机动性和放置成本低的特点而被广泛研究.然而,无人机的能耗限制导致其无法长时间工作并且卸载任务内的不同模块往往存在着依赖关系.针对这种情况,以有向无环图(d... 在任务计算密集型和延迟敏感型的场景下,无人机辅助的移动边缘计算由于其高机动性和放置成本低的特点而被广泛研究.然而,无人机的能耗限制导致其无法长时间工作并且卸载任务内的不同模块往往存在着依赖关系.针对这种情况,以有向无环图(direct acyclic graph,DAG)为基础对任务内部模块的依赖关系进行建模,综合考虑系统时延和能耗的影响,以最小化系统成本为优化目标得到最优的卸载策略.为了解决这一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亚群、高斯变异和反向学习的二进制灰狼优化算法(binary grey wolf optim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subpopulation,Gaussian mutation,and reverse learning,BGWOSGR).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计算出的系统成本比其他4种对比方法分别降低了约19%、27%、16%、13%,并且收敛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无人机 任务卸载 依赖性任务 二进制灰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典型盐碱湿地碳排放的水深临界阈值及其温度依赖性
2
作者 李姝臻 刘强 +2 位作者 甘罗扬 武海涛 王波 《湖泊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9-170,I0015-I0017,共15页
作为全球重要的碳库,湿地在缓解气候变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湿地的碳排放(尤其是甲烷(CH_(4))排放)存在高度变异性和不确定性,极大地削弱了湿地碳库功能的发挥。为了探究不同水深梯度下东北盐碱湿地碳排放通量... 作为全球重要的碳库,湿地在缓解气候变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湿地的碳排放(尤其是甲烷(CH_(4))排放)存在高度变异性和不确定性,极大地削弱了湿地碳库功能的发挥。为了探究不同水深梯度下东北盐碱湿地碳排放通量的特征,本研究以莫莫格湿地为主要研究区,选取5种代表性植被(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扁秆藨草(Bolboschoenus planiculmis)、三江藨草(Schoenoplectus nipponicus)、香蒲(Typha orientalis C.Presl)和碱蓬(Suaeda glauca)),布设Marsh Organ中型实验生态系统模拟不同水深生境,揭示CH_(4)和二氧化碳(CO_(2))排放通量变化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莫莫格湿地-10~50 cm水深范围内5种代表性植被生长季CH_(4)排放通量范围为0.07~86.74 mg/(m^(2)·h),平均值为8.89 mg/(m^(2)·h),其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水深、气温和表层10 cm土壤含水量;在研究水深范围内,代表性植被生长季CO_(2)排放通量范围为10.59~1891.08 mg/(m^(2)·h),平均值为450.12 mg/(m^(2)·h),其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水深、气温和表层10 cm土壤含水量。不同植被对碳排放的贡献量有所差异,具体来说,芦苇和香蒲的CH_(4)排放通量最高,而藨草的CO_(2)排放通量最高。碳排放随水深变化呈现分段规律,CH_(4)排放随水深变化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CO_(2)则呈现相反规律,随水深变化先减小后增加,其水深临界阈值均出现在22 cm处。在不同水深范围内,CO_(2)排放对于水深的敏感性均大于CH_(4),且当水深大于22 cm时,CH_(4)和CO_(2)均呈现出更高的水深敏感性。碳排放在不同水深范围对温度的敏感程度不同,当水深小于22 cm时,CH_(4)和CO_(2)均呈现出更高的温度敏感性,然而当水深大于22 cm时,二者对温度均不敏感。结果表明升温背景下,东北典型盐碱湿地水陆过渡区关键生态系统在不同水深范围内呈现出不对称的响应模式,频繁的水位波动会极大地改变湿地碳排放格局,从而影响到湿地碳功能的稳定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水深 温度依赖性 莫莫格湿地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苜蓿进口依赖性分析及中西苜蓿贸易展望
3
作者 龙雪芬 孙雨萌 +2 位作者 张浩 赵曦然 杨春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8-148,共11页
近年来,我国苜蓿草进口规模屡创新高,饲草短期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保障我国食物安全,助力畜牧业转型升级,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持续推动苜蓿产业发展,本研究从生产现状、产业政策、贸易情况三个方面系统梳理西... 近年来,我国苜蓿草进口规模屡创新高,饲草短期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保障我国食物安全,助力畜牧业转型升级,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持续推动苜蓿产业发展,本研究从生产现状、产业政策、贸易情况三个方面系统梳理西班牙苜蓿产业发展现状,结合我国苜蓿进口的主要特征,构建进口依赖性风险指标分析我国对西班牙苜蓿进口依赖程度,在此基础上结合贸易剩余空间测算方法,分析西班牙苜蓿在我国苜蓿贸易市场的剩余空间,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发现:西班牙苜蓿草生产出现一定波动,对外出口规模稳步增长;我国自西班牙进口的苜蓿草数量呈波动增长,进口价格稳定且与美国苜蓿价差逐渐拉大;我国对西班牙苜蓿基本不存在进口依赖性风险,贸易剩余空间大。建议鼓励中西苜蓿贸易稳定发展,实现双方互利共赢;加强对西班牙苜蓿市场跟踪,主动掌握苜蓿定价权;建立苜蓿应急保障机制,构建多元化苜蓿进口来源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班牙 苜蓿 贸易特征 进口依赖性风险 剩余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豆进口风险分散及进口来源结构优化——基于替代性与依赖性视角
4
作者 刘凯 王欢 穆月英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2,共8页
为分散我国大豆进口风险,促进大豆进口多元化水平,以大豆进口风险理论分析为基础,对进口风险进行分类评价,运用非线性规划方法对大豆进口风险分散和进口来源结构优化进行模拟分析。实证分析表明:中国与RCEP成员国、南美洲国家间的大豆... 为分散我国大豆进口风险,促进大豆进口多元化水平,以大豆进口风险理论分析为基础,对进口风险进行分类评价,运用非线性规划方法对大豆进口风险分散和进口来源结构优化进行模拟分析。实证分析表明:中国与RCEP成员国、南美洲国家间的大豆替代弹性较高,分别为2.13和1.84,由于RCEP成员国大豆产能不足,且RCEP成员国与南美洲国家的大豆替代弹性(2.29)较高,中国可从南美洲国家如阿根廷、乌拉圭等国进口大豆以减少替代风险;对于依赖性风险而言,中国对阿根廷、加拿大和俄罗斯大豆的依赖性风险值小于1,这3国属于进口风险低的机遇型国家,中国对美国和巴西大豆的依赖性风险值大于1,这2国为风险型国家,中国大豆依赖性风险主要来源于美国和巴西;中国大豆进口来源仍需优化,在满足进口风险最小化的前提下中国依然有增加进口的空间,可减少巴西大豆的进口,增加其他国家大豆的进口。今后我国可从提高国内大豆产量、积极开展进口合作、鼓励企业转移农业投资国度等方面减少大豆的进口依赖风险,保障我国大豆供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进口 替代性 依赖性 风险分散 进口来源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签依赖性的多功能活性肽预测模型
5
作者 任建雪 韩笑 +2 位作者 程昊 石晋雪 王会青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2,共11页
多功能活性肽是一种源于蛋白质的化合物,能够作用于多个靶标并传递多种生理效应,对多种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现有多功能活性肽预测模型在特征表示阶段未能充分考虑到氨基酸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使得模型的特征表示能力降低;现有方法采... 多功能活性肽是一种源于蛋白质的化合物,能够作用于多个靶标并传递多种生理效应,对多种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现有多功能活性肽预测模型在特征表示阶段未能充分考虑到氨基酸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使得模型的特征表示能力降低;现有方法采用将多标签分类问题转换为多个二分类预测问题的策略,导致模型在预测阶段无法考虑活性肽多个功能之间的依赖性,使得模型对多功能活性肽的预测准确度下降。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标签依赖性的多功能活性肽预测模型TCLD,通过Transformer编码器提取活性肽序列中氨基酸之间的关联性,利用ZLPR损失函数来捕获多个功能之间对应的标签依赖性,用于提高多功能活性肽预测模型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TCLD的预测性能优于现有的多功能活性肽预测方法,有助于研究人员快速筛选出具有潜在治疗价值的多功能活性肽候选物,从而加速新型药物的研发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活性肽 TRANSFORMER 多尺度卷积网络 混合池化 标签依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对清醒小鼠大脑活动剂量依赖性影响的MRI特征研究
6
作者 刘正来 张京硕 +1 位作者 郑育娟 敖利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5年第2期191-193,共3页
目的 评估艾司氯胺酮对清醒小鼠大脑活动剂量依赖性影响。方法 小鼠分别给药1.0、3.3或10mg/kg艾司氯胺酮,并在给药后10分钟成像记录MRI小鼠脑图谱。从图谱中提取134个不同脑区域的特定位置信息,包括血氧水平依赖性(BOLD)阳性和阴性信... 目的 评估艾司氯胺酮对清醒小鼠大脑活动剂量依赖性影响。方法 小鼠分别给药1.0、3.3或10mg/kg艾司氯胺酮,并在给药后10分钟成像记录MRI小鼠脑图谱。从图谱中提取134个不同脑区域的特定位置信息,包括血氧水平依赖性(BOLD)阳性和阴性信号区域。结果 许多区域如皮质、海马体和丘脑表现出剂量依赖性的BOLD阳性信号减少。在比较三种剂量时,最常见的特征是U形,其中3.3剂量的信号变化最小。在1.0mg/kg时,前脑区和海马区的阳性BOLD显著增加。BOLD预期的剂量依赖性增加没有实现;相反,最低剂量1.0 mg/kg对大脑活动的影响最大。前额叶皮层和海马体被显著激活,证实了先前在人类和动物中的成像研究。结论 1.0 mg/kg的艾司氯胺酮敏感性可以通过完全清醒小鼠对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受体亲和力比艾司氯胺酮更强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小鼠 血氧水平依赖性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依赖性铁死亡在相关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杨林 杨扬 《中国现代医生》 2025年第2期125-128,共4页
自噬是发生在细胞和组织再生中的重要过程,其在多种肿瘤细胞中的作用机制并不相同。铁死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研究发现自噬与铁死亡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铁死亡的发生依赖于自噬的诱导。过度自噬刺激肿瘤细胞发生铁死亡的过程称作... 自噬是发生在细胞和组织再生中的重要过程,其在多种肿瘤细胞中的作用机制并不相同。铁死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研究发现自噬与铁死亡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铁死亡的发生依赖于自噬的诱导。过度自噬刺激肿瘤细胞发生铁死亡的过程称作自噬依赖性铁死亡。本文综述自噬依赖性铁死亡在乳腺癌、胰腺癌、肝癌等肿瘤中的作用机制,旨在为肿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依赖性铁死亡 肿瘤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升阳散火法论治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8
作者 吴凡 吴豆豆 +2 位作者 董晓宛 刘家邑 白彦萍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5-46,共2页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facial corticosteroid addiction dermatitis,FCAD)是一种因长期在面部使用含糖皮质激素制剂而引发的皮肤病。其特征包括反复出现的皮肤潮红、丘疹、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脱屑,以及痤疮样和酒渣鼻样皮疹。...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facial corticosteroid addiction dermatitis,FCAD)是一种因长期在面部使用含糖皮质激素制剂而引发的皮肤病。其特征包括反复出现的皮肤潮红、丘疹、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脱屑,以及痤疮样和酒渣鼻样皮疹。患者还可能感到皮肤灼热、疼痛、瘙痒、干燥和紧绷[1]。许多面部皮肤疾病如湿疹、脂溢性皮炎、痤疮等,若外用糖皮质激素使用不当,便会形成初期用药症状好转,停用之后又出现炎性皮损,需反复使用糖皮质激素以控制症状,且症状逐渐加重,形成了激素依赖性皮炎。本病以外用药治疗为主,根据严重程度可采取糖皮质激素递减疗法、糖皮质激素替代疗法(如钙调神经酶抑制剂)等[2]。因本病易反复发作,药物长期使用会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临床治疗十分棘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依赖性皮炎 皮肤潮红 外用药治疗 萎缩变薄 糖皮质激素 毛细血管扩张 酒渣鼻 面部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9水平与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病情进展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田雪勤 王嘉浩 +3 位作者 季林铃 赵格格 蒋婧 王英歌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6-12,共7页
目的 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脑梗死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分析血浆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9(CDK9)水平在LAA型脑梗死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3月1日—2023年11月20日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 目的 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脑梗死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分析血浆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9(CDK9)水平在LAA型脑梗死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3月1日—2023年11月20日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标准,选择急性LAA型脑梗死患者98例为LAA组,急性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SAO)患者33例为SAO组;同时,纳入健康体检中心的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按照LAA型脑梗死患者病情是否进展分为进展型脑梗死(PCI)组(39例)及非进展型脑梗死(NPCI)组(59例)。98例LAA型脑梗死患者在3个月随访过程中失访6例,根据随访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59例)组和预后不良(mRS评分>2分,33例)组。收集研究对象入院后第2天空腹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型半胱氨酸(Hcy)]。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行评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不同分组人群血浆CDK9水平;探讨急性LAA型脑梗死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CDK9对急性LAA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LAA组HDL-C水平更低,CDK9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A组较SAO组糖尿病病史占比更高,梗死体积更大,入院时NIHSS评分更高,CDK9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史以及血浆CDK9水平是LAA型脑梗死的影响因素。NPCI组与PCI组糖尿病病史占比、HbA1c、随机GLU和CDK9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糖尿病病史以及血浆CDK9水平是急性LAA型脑梗死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因素。CDK9预测急性LAA型脑梗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54 5(95%CI:0.794 1~0.914 8),当CDK9水平为602.1 ng/L时,约登指数最大(0.604),相应的敏感度为0.849,特异度为0.755。预后不良组NIHSS评分、梗死体积以及血浆CDK9水平大于或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RS评分与CDK9水平呈正相关(r=0.485,P<0.01)。结论 急性LAA型脑梗死患者血浆CDK9水平显著升高,CDK9是急性LAA型脑梗死的影响因素。血浆CDK9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情进展和预后不良呈正相关,对LAA型脑梗死的进展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 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9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进展性脑卒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棱柱体中调和方程对基底扰动的连续依赖性
10
作者 陈雪姣 李丹丹 +1 位作者 石金诚 曾鹏 《数学物理学报(A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9,共9页
该文研究定义在基底受到扰动的半无限圆柱体内的调和方程对基本几何结构和衰减行为的连续依赖关系.假设在柱体的侧面上调和方程满足齐次边界条件,利用微分不等式技术,推导出了一个关于几何基底的扰动和解的差异的微分不等式.该微分不等... 该文研究定义在基底受到扰动的半无限圆柱体内的调和方程对基本几何结构和衰减行为的连续依赖关系.假设在柱体的侧面上调和方程满足齐次边界条件,利用微分不等式技术,推导出了一个关于几何基底的扰动和解的差异的微分不等式.该微分不等式可以直接推导出解对扰动参数和基底上已知数据的连续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和方程 扰动 连续依赖性 微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乳腺癌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选择性抑制剂瑞波西利
11
作者 李艳 崔英杰 +4 位作者 刘娟娟 赵辉 王真真 周易 张晶 《中国新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4-369,共6页
瑞波西利是一种选择性的、口服生物可利用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yclin-dependent kinases 4/6,CDK4/6)小分子抑制剂,于2023年1月19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2023年2月18日在我国正式上市,用于治疗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 瑞波西利是一种选择性的、口服生物可利用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yclin-dependent kinases 4/6,CDK4/6)小分子抑制剂,于2023年1月19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2023年2月18日在我国正式上市,用于治疗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阴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并作为目前国内首个且唯一被批准用于绝经前、围绝经期乳腺癌患者初始治疗的CDK4/6抑制剂。本文对该药物的作用机制、药动学、药效学、临床研究、安全性评价等进行综述,以期为新药研发及瑞波西利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波西利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小分子抑制剂 乳腺癌
原文传递
ALAS1作为微小RNA介导沉默的血红素非依赖性抑制因子的新作用
12
作者 赵林(编译)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32-32,共1页
微小RNA(miRNAs)和小干扰RNA(siRNAs)是由21至22个核苷酸组成的RNA,它们引导AGO类效应子至靶点实现抑制。研究人员发现,作为血红素生物合成起始酶的5-氨基乙酰丙酸合酶1(ALAS1),是miRNA积累的一般阻遏物。尽管已知血红素是细胞核miRNA... 微小RNA(miRNAs)和小干扰RNA(siRNAs)是由21至22个核苷酸组成的RNA,它们引导AGO类效应子至靶点实现抑制。研究人员发现,作为血红素生物合成起始酶的5-氨基乙酰丙酸合酶1(ALAS1),是miRNA积累的一般阻遏物。尽管已知血红素是细胞核miRNA加工机制的正辅助因子,但ALAS1(而非其他血红素生物合成酶)在富含血红素的条件下限制了AGO复合物的组装和活性。这就涉及到ALAS1的细胞质作用,而以前认为ALAS1在线粒体外是无活性的。此外,小鼠肝细胞中ALAS活性的条件性缺失会增加miRNA的数量并增强siRNA介导的敲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肝细胞 依赖性 小干扰RNA 辅助因子 抑制因子 核苷酸组成 血红素 阻遏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gM和抗核抗体与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关系的初步分析
13
作者 张瑜 闫美娜 +3 位作者 尹佳 李墨 沈冬 陈蓓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6期761-764,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和抗核抗体(ANA)与乙二胺四乙酸(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PTCP)的关系。方法收集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苏州市立医院北区49例EDTA-PTCP血清标本和52例无血小板假性聚集的体检健康者血清标本,检测... 目的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和抗核抗体(ANA)与乙二胺四乙酸(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PTCP)的关系。方法收集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苏州市立医院北区49例EDTA-PTCP血清标本和52例无血小板假性聚集的体检健康者血清标本,检测并比较血清ANA、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类风湿因子(RF)、补体C3、补体C4、IgM、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κ链、λ链等免疫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指标与EDTA-PTCP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上述指标对EDTA-PTCP的诊断效能。结果EDTA-PTCP组和对照组ANA、补体C3、补体C4、IgM、κ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NA、IgM为EDTA-PTCP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ANA、IgM诊断EDTA-PTC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4和0.689,灵敏度分别为79.6%和61.2%,特异度分别为75.0%和73.1%,ANA对EDTA-PTCP的诊断效能高于IgM。结论血清IgM和ANA水平与EDTA-PTCP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 免疫球蛋白M 抗核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2A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复发的关系
14
作者 郭晓翔 朱海松 +1 位作者 张超 刘起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49-154,共6页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2A(CDKN2A)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入...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2A(CDKN2A)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入组后均接受综合规范化治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膀胱癌组织中FGFR3、CDKN2A蛋白表达情况,统计临床病理特征,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膀胱癌组织中FGFR3、CDKN2A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对115例患者进行为期1 a随访,观察复发情况,依据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41)和良好组(n=74),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膀胱癌组织中FGFR3、CDKN2A蛋白表达情况与膀胱癌复发的关系。结果膀胱癌组织中FGFR3、CDKN2A蛋白表达与病理类型无关(P>0.05);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有关(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膀胱癌病理特征中病理类型与膀胱癌组织中FGFR3、CDKN2A蛋白表达情况无显著相关性(r=0.206、-0.285,P>0.05);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与膀胱癌组织中FGFR3蛋白表达情况呈正相关(r=0.533、0.537、0.561、0.612、0.625,P<0.05),与CDKN2A蛋白表达情况呈负相关(r=-0.591、-0.529、-0.542、-0.617、-0.625,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GFR3高表达、CDKN2A低表达、浸润深度T 4、淋巴结转移N 2、远处转移M 1、TNM分期Ⅳ期、分化程度低分化是影响膀胱癌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3.758、2.751、3.370、3.688、3.294、3.823、3.281,P<0.05)。结论膀胱癌组织中FGFR3、CDKN2A表达异常,且与临床病理特征呈显著相关性。FGFR3高表达、CDKN2A低表达是影响膀胱癌复发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可早期监测,以掌握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2A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片类药物依赖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倩 刘萍 《齐鲁药事》 2006年第9期548-550,共3页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依赖性机制 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身体依赖性 精神依赖性 药物依赖性 依赖性药物 适应性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ERS数据库的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血液毒性真实世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董俊丽 宋海斌 +1 位作者 张韶辉 郭珩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2,共6页
目的 基于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分析3种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上市后的不良事件(AEs)信号,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FAERS数据库2015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一季度共29个季度AEs... 目的 基于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分析3种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上市后的不良事件(AEs)信号,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FAERS数据库2015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一季度共29个季度AEs,利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R)对CDK4/6抑制剂AEs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CDK4/6抑制剂相关性血液毒性报告共有7 872份,各抑制剂血液毒性AEs占总AEs比例依次为哌柏西利(80.31%)>瑞博西利(15.36%)>阿贝西利(4.33%)。血液毒性常见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贫血。哌柏西利(2 982/6 322,47.17%)和瑞博西利(613/1 209,50.70%)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报告占比较阿贝西利(117/341,34.31%)更高,血液毒性主要发生在药物开始使用后60 d内(1 630,61.86%),哌柏西利中位时间最长,且用药90 d后仍有32.9%的患者存在血液毒性,不同CDK4/6抑制剂血液毒性临床表现及发生强度存在差异。结论 哌柏西利、阿贝西利、瑞博西利均会导致明显的血液毒性,其中阿贝西利致血液毒性报告最少,但要警惕阿贝西利致贫血后导致死亡的风险。用药后的2个月内密切监测全血细胞计数,关注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等水平,警惕CDK4/6抑制剂相关血液AE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 血液毒性 药品不良反应 真实世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生物mRNA应激状态下的帽-非依赖性翻译
17
作者 刘子昂 金焰 吴楠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在真核生物中,mRNA翻译过程包括起始、延伸和终止。其中,翻译的起始阶段最为重要且复杂,它决定了mRNA能否被有效翻译成蛋白质。根据翻译起始机制的不同,真核生物mRNA翻译可以分为传统的帽-依赖性翻译和替代机制帽-非依赖性翻译。当外部... 在真核生物中,mRNA翻译过程包括起始、延伸和终止。其中,翻译的起始阶段最为重要且复杂,它决定了mRNA能否被有效翻译成蛋白质。根据翻译起始机制的不同,真核生物mRNA翻译可以分为传统的帽-依赖性翻译和替代机制帽-非依赖性翻译。当外部环境的刺激或细胞自身的改变使细胞处于应激状态时,传统的帽-依赖性翻译被抑制或下调,替代机制帽-非依赖性翻译得以启动,以保证翻译的顺利进行。真核生物在应激状态下为了维持蛋白质合成的需求,采用多种翻译起始机制来实现帽-非依赖性翻译。其中较常见的是IRES(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m6A修饰和CITE(cap-independent translation enhancer)所启动的翻译。这些机制允许核糖体在mRNA的特殊区域内部进行启动,而不依赖于传统的m7G帽结构。通过这些机制,真核生物可以在应激状态下仍然进行蛋白质合成,以满足细胞的需要。本文在总结传统帽-依赖性翻译研究进展基础上,着重介绍IRES、m6A和CITE所启动的帽-非依赖性翻译,为更好地探索细胞应激状态下的翻译机制提供参考,为未来的翻译研究和应用提供更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生物mRNA 帽-非依赖性翻译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N6-甲基腺苷 帽-非依赖性翻译增强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枇杷叶三萜酸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激素依赖性皮炎豚鼠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及免疫失衡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姚莹 张杰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 观察枇杷叶三萜酸(TAL)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激素依赖性皮炎(HDD)豚鼠模型皮肤屏障功能修复及免疫失衡的影响。方法 选取40只无特定病原(SPF)级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rh-EGF组、TAL组和联合组,每组各8只。除... 目的 观察枇杷叶三萜酸(TAL)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激素依赖性皮炎(HDD)豚鼠模型皮肤屏障功能修复及免疫失衡的影响。方法 选取40只无特定病原(SPF)级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rh-EGF组、TAL组和联合组,每组各8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涂抹0.05%卤米松乳膏,连续45 d,构建HDD模型。构建成功后,rh-EGF组涂抹rh-EGF凝胶,TAL组涂抹TAL溶液,联合组涂抹TAL和rh-EGF凝胶,对照组和模型组涂抹生理盐水,共15 d。记录各组临床症状并打分;检测经皮水分丢失(TEWL)、角质层含水量(WCSC)和皮脂量(SC);HE染色观察各组豚鼠皮肤组织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总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症状明显、皮肤组织损坏严重,TEWL增加,WCSC和SC减少;免疫因子Ig E和IL-4水平升高、IFN-γ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rh-EGF组、TAL组和联合组用药后临床症状减轻、皮肤组织损伤不明显;TEWL减少,WCSC和SC增加,免疫因子IgE和IL-4水平降低、IFN-γ水平升高(P<0.05)。且联合组与rh-EGF组和TAL组比较,作用效果更加明显(P<0.05)。TAL组和联合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L联合rh-EGF可有效缓解HDD豚鼠的临床症状,改善皮肤细胞损伤,修复皮肤屏障功能,提升免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依赖性皮炎 枇杷叶三萜酸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皮肤屏障功能 免疫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SOCS1、CKLF1的表达及祛风清热凉血方的疗效
19
作者 成娟 陈宏 +1 位作者 刘德华 冯爽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531-534,共4页
目的:探讨SOCS1、CKLF1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FCDD)患者与正常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部分相关实验室指标和病情评分的相关性;探讨祛风清热凉血方在FCDD中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50例F... 目的:探讨SOCS1、CKLF1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FCDD)患者与正常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部分相关实验室指标和病情评分的相关性;探讨祛风清热凉血方在FCDD中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50例FCDD组与40例正常对照组空腹PBMC中SOCS1、CKLF1 mRNA的表达量进行测定分析;并对FCDD组予祛风清热凉血方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SOCS1、CKLF1 mRNA水平。结果:PCDD组PBMC中SOCS1、CKLF1 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MC中SOCS1、CKLF1 mRNA表达量与FCDD病情评分呈正相关(P<0.05);FCDD热毒炽盛证患者外周血中SOCS1、CKLF1 mRNA表达量经祛风凉血方治疗2 w时较治疗前、治疗4 w时较治疗2 w时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SOCS1,CKLF1可能参与了FCDD的发病过程;祛风清热凉血方对FCDD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 激素依赖性皮炎 SOCS1 CKLF1 祛风清热凉血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张敏 牛犇 +1 位作者 王财月 刘建荣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9期711-714,共4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作为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之一,其发病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慢性炎症、肥胖以及高雄激素血症等密切相关,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作为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之一,其发病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慢性炎症、肥胖以及高雄激素血症等密切相关,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olypeptide,GIP)作为一种参与血糖调控的胃肠激素,与影响PCOS发病的因素密切相关,其与受体结合后,通过参与糖脂代谢、性激素代谢以及影响机体炎症反应而改善IR,为探索PCOS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探讨了GIP与PCOS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 多囊卵巢综合征 肥胖 胰岛素抵抗 慢性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