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睾丸促黄体生成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及其mRNA的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窦京涛 姚合斌 +3 位作者 吕朝晖 马芳玲 黄兆坚 潘长玉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44-246,共3页
关键词 实验性糖尿病 睾丸 黄体生成素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 MRNA 动物模型 性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对卵巢颗粒细胞黄体生成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武秀峰 郑淑蓉 +1 位作者 李红真 李辉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 :研究胰岛素 ( INS)对猪卵巢颗粒细胞黄体生成素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L H/ CG)受体表达的影响 ,探讨高胰岛素血症可能在多囊卵巢综合征 ( PCOS)卵泡发育停滞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RT-PCR)及其蛋白免疫印迹 ( W... 目的 :研究胰岛素 ( INS)对猪卵巢颗粒细胞黄体生成素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L H/ CG)受体表达的影响 ,探讨高胰岛素血症可能在多囊卵巢综合征 ( PCOS)卵泡发育停滞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RT-PCR)及其蛋白免疫印迹 ( Westernblot)法分别对加药处理的 4组猪卵巢颗粒细胞检测 LH/ CG受体的 m 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 :RT-PCR结果表明卵泡刺激素 ( FSH) +INS组 ( 0 .2 47± 0 .0 44)与 FSH组( 0 .1 61± 0 .0 2 3 )相比 L H/ CG受体 m RNA表达明显增强 ( P<0 .0 5) ;FSH+L H+INS组( 0 .2 40± 0 .0 3 0 )与 FSH+L H组 ( 0 .1 2 1± 0 .0 1 3 )相比 ,L H/ CG受体 m RNA表达明显增强 ( P <0 .0 1 )。 Western blot结果表明 FSH +INS组 ( 570 2 .3± 81 5.9)、与 FSH组( 3 81 3 .0± 3 48.5)相比 L H/ CG受体蛋白表达明显增强 ( P<0 .0 5) ;FSH+L H+INS组( 5898.8± 93 3 .8)与 FSH+L H组 ( 2 42 1 .0± 3 41 .5)相比 L H/ CG受体蛋白表达明显增强 ( P<0 .0 1 )。结论 :INS可以协同 FSH及 L H增强卵巢颗粒细胞 L H/ CG受体的表达 ,推测高胰岛素可能通过增强 L H+CG受体表达使 PCOS患者发育至窦状卵泡阶段的卵泡颗粒细胞过早黄素化 ,导致卵泡发育停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黄体生成素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 颗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体生成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才田 戴晓华 崔毓桂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 2007年第3期169-171,共3页
黄体生成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LH/hCG)受体是G蛋白耦联受体家族成员,在卵巢中介导黄体生成激素对细胞的作用。就该受体组织结构、受体介导信号机制,特别是受体表达调控和受体mRNA结合蛋白的研究作简要综述。
关键词 黄体生成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 G蛋白耦联受体受体 mRNA结合蛋白 视紫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早衰与促性腺激素受体基因突变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赖春田 施晓波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503-505,共3页
关键词 卵巢早衰 促性腺激素受体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麦芽假单胞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酶联测定法的研究
5
作者 李蓉晖 魏建 陈曼玲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68-570,共3页
为建立嗜麦芽假单胞菌 h CG受体酶联测定法 ,先将 L-赖氨酸加入酶标板中温育 ,再加入戊二醛以产生多聚赖氨酸 ,通过多聚赖氨酸将完整细菌吸附于酶标板上 ,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酶联受体测定法的研究。结果显示 :该方法可使细菌稳固、均匀地... 为建立嗜麦芽假单胞菌 h CG受体酶联测定法 ,先将 L-赖氨酸加入酶标板中温育 ,再加入戊二醛以产生多聚赖氨酸 ,通过多聚赖氨酸将完整细菌吸附于酶标板上 ,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酶联受体测定法的研究。结果显示 :该方法可使细菌稳固、均匀地吸附于酶标板上。竞争性抑制曲线显示未标记的 h CG能与细菌上的 h CG受体发生竞争性结合 ,并呈现良好的定量关系。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和稳定性好 ,可用于 h CG受体初步的结构分析及配体的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测定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 嗜麦芽假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促性腺激素受体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佘冬莲 陈文娟 +3 位作者 王艳杰 周毅 刘琼 李建中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5年第1期39-43,共5页
利用RT-PCR技术从草鱼性腺中克隆出两种促性腺激素受体基因(FSHR和LHR),采用N-J法构建了系统进化树。通过RT-PCR及Real-time PCR技术对FSHR和LHR在成体草鱼不同组织中的时空表达进行分析,发现FSHR和LHR在草鱼卵巢、精巢中表达明显,表达... 利用RT-PCR技术从草鱼性腺中克隆出两种促性腺激素受体基因(FSHR和LHR),采用N-J法构建了系统进化树。通过RT-PCR及Real-time PCR技术对FSHR和LHR在成体草鱼不同组织中的时空表达进行分析,发现FSHR和LHR在草鱼卵巢、精巢中表达明显,表达量随着卵母细胞的发育逐渐增高,以上结果为进一步探讨GTHR在鱼类生殖周期中的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促性腺激素受体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体生成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仲媛媛 徐香玉 +1 位作者 潘卫东 苏敏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黄体生成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uteinizing hormone/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receptor,LH/hCGR)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获得的卵巢组织芯片(含癌上皮性卵巢癌... 目的:探讨黄体生成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uteinizing hormone/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receptor,LH/hCGR)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获得的卵巢组织芯片(含癌上皮性卵巢癌石蜡标本139例,交界性卵巢肿瘤石蜡标本43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石蜡标本12例,正常卵巢石蜡标本48例)中LH/hCGR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卵巢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LH/hCGR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卵巢或良性病变卵巢组织(均P<0.05);LH/hCGR的表达与卵巢癌的国际妇产科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FIGO)分期和转移相关(P<0.05); Kaplan-Meier分析显示低表达LH/hCGR的卵巢癌患者总体生存率明显降低(P<0.05); 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LH/hCGR低表达是卵巢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LH/hCGR的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有望成为评估卵巢癌转移及预后的生物学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人绒毛膜性腺激素 黄体生成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体生成素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的结构和功能
8
作者 李宇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33-36,共4页
本文介绍黄体生成素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关键词 结构 功能 黄体生成素 绒毛膜 促性腺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定位多囊卵巢促性腺激素受体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葛杏林 侯锁柱 沈鸿敏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3期129-130,共2页
本文对2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及12例正常育龄妇女取卵巢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卵巢中促性腺激素受体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①正常卵巢LH、FSH受体主要分布在颗粒细胞及卵泡膜;②PCOS的LH、FS... 本文对2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及12例正常育龄妇女取卵巢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卵巢中促性腺激素受体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①正常卵巢LH、FSH受体主要分布在颗粒细胞及卵泡膜;②PCOS的LH、FSH受体主要分布在增生的卵泡膜;增生的间质细胞只含少量;颗粒细胞层退化、变薄,FSH、LH受体较少;③正常卵巢及PCOS的白膜均不含FSH、LH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免疫组织化学 促性腺激素受体
全文增补中
NGF对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促性腺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立文 马永和 +2 位作者 李万宏 王春强 周虚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95-798,共4页
本研究以牛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NGF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K252α对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膜促性腺激素受体FSHR和LHRmRNA表达的影响。添加30、60、100μg/L NGF可以显著增加FSHR mRNA的表达,添加30和60μg/L... 本研究以牛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NGF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K252α对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膜促性腺激素受体FSHR和LHRmRNA表达的影响。添加30、60、100μg/L NGF可以显著增加FSHR mRNA的表达,添加30和60μg/L的NGF同样增加LHR mRNA的表达。添加抑制剂K252α后,LHR和FSHR的表达量均比对照组显著下降。该结果说明NGF可以通过其受体调节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促性腺激素受体FSHR和LHR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 神经营养因子 促性腺激素受体
原文传递
赤点石斑鱼促性腺激素及其受体基因的克隆和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原 洪万树 +2 位作者 陈仕玺 王琼 张其永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7-45,共9页
鱼类脑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GtHs)与分布在性腺中的促性腺激素受体(GtHRs)所形成的信号通路,在性腺发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解GtH/GtHR信号通路在雌性先熟雌雄同体鱼类性腺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克隆了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 鱼类脑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GtHs)与分布在性腺中的促性腺激素受体(GtHRs)所形成的信号通路,在性腺发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解GtH/GtHR信号通路在雌性先熟雌雄同体鱼类性腺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克隆了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GtHsβ亚基(FSHβ和LHβ)及其受体GtHRs(Fshr和Lhcgr)基因的序列,并分析了它们在性腺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FSHβ和LHβ具有糖蛋白激素家族成员保守的结构特征;Fshr和Lhcgr具有糖蛋白激素受体亚家族保守的结构特征;FSHβ和LHβ基因仅在脑垂体表达,而Fshr和Lhcgr基因仅在性腺表达;在性逆转早期(ET)阶段FSHβ表达量处于低水平,但在性逆转后期(LT)阶段和雄性阶段表达量升高;LHβ的表达模式与FSHβ相似,但从ET阶段到LT阶段,与FSHβ相比其表达量的升高幅度较低;性腺中Fshr和Lhcgr在雌性和ET阶段表达量都很低,LT阶段明显上升,雄性阶段达到最高水平,但Fshr表达量远远高于Lhcgr.研究结果提示,GtH/GtHR通路参与了赤点石斑鱼的性腺发育过程,其中FSH信号通路在这过程中可能发挥更主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点石斑鱼 性腺激素基因 促性腺激素受体基因 克隆 表达 性腺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下颌下腺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的分布及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的共定位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付建芳 黄威权 +1 位作者 王世鄂 初晨宇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52-655,共4页
目的 研究卵泡刺激素 (FSH)和黄体生成素 (LH)在大鼠下颌下腺中的定位、分布及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GnRHR)共定位的关系。 方法 采用邻片免疫组织化学共定位方法。 结果 大鼠颌下腺浆液性腺泡上皮细胞、分泌管、排泄管及颗... 目的 研究卵泡刺激素 (FSH)和黄体生成素 (LH)在大鼠下颌下腺中的定位、分布及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GnRHR)共定位的关系。 方法 采用邻片免疫组织化学共定位方法。 结果 大鼠颌下腺浆液性腺泡上皮细胞、分泌管、排泄管及颗粒曲管上皮细胞均呈FSH和LH免疫反应阳性 ,阳性颗粒分布在细胞质内 ,细胞核阴性。邻片共定位结果显示颌下腺GnRHR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同样呈FSH免疫反应阳性 ,大部分的GnRHR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呈LH免疫反应阳性 ,小部分呈免疫反应阴性。两种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均分布在细胞质内 ,细胞核阴性。 结论 大鼠下颌下腺浆液性腺泡上皮细胞、分泌管、排泄管和颗粒曲管上皮细胞可能以自分泌或旁分泌的GnRH调节自身合成与分泌FSH和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刺激素 黄体生成素 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下颌下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在垂体外正常组织和癌组织的分布 被引量:20
13
作者 赵刚 龚守良 +1 位作者 岳瑛 朱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5-447,共3页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 LHRH)受体在垂体外正常组织和癌组织的分布及两者性质的比较。
关键词 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癌组织 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外组织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的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10
14
作者 肖杰文 李学伟 朱砺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5-178,共4页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属于类视紫红质G-蛋白结合受体(GPCRs)家族的成员。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与GnRHR结合后,一系列细胞内信号通路被激活从而调节和表达各种生物学功能。本文对GnRHR的基因结构、分子结构、信号调节及...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属于类视紫红质G-蛋白结合受体(GPCRs)家族的成员。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与GnRHR结合后,一系列细胞内信号通路被激活从而调节和表达各种生物学功能。本文对GnRHR的基因结构、分子结构、信号调节及生物学功能等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跨膜单环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基因及其受体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忠慧 储明星 陈国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6年第3期35-39,共5页
作者简要介绍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基因及其受体基因的位置、结构、表达、调控机理,并初步探讨了这两个基因与繁殖性能的关系。
关键词 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基因 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基因 表达 调控机理 繁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滨 柳学周 +1 位作者 徐永江 史宝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8-287,共10页
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是2000年由日本学者首次从鹌鹑脑中分离出的一种新型下丘脑神经肽,通过其受体介导参与机体的生长、生殖以及摄食等生理过程。迄今,只在金鱼、斑马鱼、星点东方鲀、罗非鱼以及斜带石斑鱼等几种鱼中鉴定出促性腺激素抑... 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是2000年由日本学者首次从鹌鹑脑中分离出的一种新型下丘脑神经肽,通过其受体介导参与机体的生长、生殖以及摄食等生理过程。迄今,只在金鱼、斑马鱼、星点东方鲀、罗非鱼以及斜带石斑鱼等几种鱼中鉴定出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目前,鱼类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的生理学功能研究相对较少,且存在争议。鱼类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及其受体的表达调控以及其他生理学功能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简要总结鱼类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并对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的生理学功能进行概括讨论,旨在加深对鱼类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的认识和了解,为进一步研究做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性腺激素抑制激素 性腺激素抑制激素受体 生长 生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恐惧应激对大鼠小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祝 蒋超 +3 位作者 徐会茹 王晨阳 侯林 姚兵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0期1037-1040,I0004,共5页
目的:观察恐惧应激状态下SD大鼠小肠黏膜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受体的分布和表达变化。方法:建立SD大鼠恐惧应激模型,分别取急性应激组(2~12 h)、慢性应激组(1 d^4周)和相应对照组的小肠。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GnRH受体在... 目的:观察恐惧应激状态下SD大鼠小肠黏膜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受体的分布和表达变化。方法:建立SD大鼠恐惧应激模型,分别取急性应激组(2~12 h)、慢性应激组(1 d^4周)和相应对照组的小肠。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GnRH受体在各实验组大鼠小肠中的分布和表达变化。结果:免疫组化显示:急性应激组、慢性应激组和相应对照组的小肠黏膜层均呈GnRH受体免疫反应阳性,无明显差异。阳性反应物质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质,细胞核呈阴性。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在急性应激状态下,GnRH受体表达有增多的趋势,但与相应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应激组与其相应对照组相比,GnRH受体表达明显增加(P<0.05)。整个慢性应激过程中,GnRH受体表达增多持续1~4 d。1~3周时,GnRH受体表达降低,3~4周时又有所回升,并接近慢性应激相应对照组。结论:随着恐惧应激时间的延长,GnRH受体在小肠中表达增加。提示GnRH在恐惧应激中,对消化功能的影响具有潜在的生理调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惧 应激 小肠 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泡刺激素在大鼠胰腺中的定位及其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共存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初晨宇 吕葆真 +3 位作者 黄威权 孙岚 王世鄂 付建芳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19,25,共3页
目的 :研究卵泡刺激素在大鼠胰腺中的分布及其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的共存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邻片双标记方法。结果 :大鼠胰腺外分泌部腺泡内的部分腺细胞和胰岛中的部分内分泌细胞呈现FSH免疫阳性反应 ,阳性产物分... 目的 :研究卵泡刺激素在大鼠胰腺中的分布及其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的共存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邻片双标记方法。结果 :大鼠胰腺外分泌部腺泡内的部分腺细胞和胰岛中的部分内分泌细胞呈现FSH免疫阳性反应 ,阳性产物分布于胞质 ,胞核阴性。卵泡刺激素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在大鼠胰岛细胞中有重叠分布。结论 :大鼠胰腺外分泌部的腺泡细胞和胰岛的细胞能表达卵泡刺激素。卵泡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共存于大鼠胰岛细胞中。表达卵泡刺激素的胰岛细胞可能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刺激素 大鼠 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胰岛细胞 胰腺外分泌 共存关系 表达 腺泡 腺细胞 内分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在雌性山羊颈胸神经节中的分布 被引量:4
19
作者 董伟 李强 +3 位作者 徐永平 金秀芳 陈文东 郭晓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探讨颈胸神经节是否具备接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作用的条件。方法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GnRH受体在雌性山羊颈胸神经节中的分布特点。结果在颈胸神经节中,神经元胞体均为GnRH受体免疫反应阳性,其细胞膜以及膜下胞质... 目的探讨颈胸神经节是否具备接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作用的条件。方法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GnRH受体在雌性山羊颈胸神经节中的分布特点。结果在颈胸神经节中,神经元胞体均为GnRH受体免疫反应阳性,其细胞膜以及膜下胞质中的颗粒状物质呈棕黄色,GnRH受体为强阳性表达,而胞核呈阴性表达。部分神经元可见其突起,呈黄色,GnRH受体为中等阳性表达。卫星细胞也呈黄色,GnRH受体为中等阳性表达。图像分析表明,呈阳性反应的神经元胞体与节内其他阳性成分相比,其GnRH受体相对表达量差异性极显著(P<0.01)。结论在雌性山羊颈胸神经节中,神经元胞体是GnRH发挥作用的主要靶细胞,颈胸神经节具备接受GnRH作用的条件。提示GnRH有可能通过作用于颈胸神经节交感节后神经元上的GnRH受体来影响心肺器官的功能活动,即颈胸神经节可能是心肺功能活动中协调GnRH内分泌调节和该神经节自主神经调节两途径之间的中继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颈胸神经节 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其受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贾培媛 王玉霞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79-183,209,共6页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是由下丘脑神经元分泌的一种十肽类激素,其生理功能是调节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刺激黄体生成素及卵泡刺激素的分泌以调节性激素的水平。GnRH对垂体外的多种外周组织的生理功能也有调节作用。近年研究...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是由下丘脑神经元分泌的一种十肽类激素,其生理功能是调节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刺激黄体生成素及卵泡刺激素的分泌以调节性激素的水平。GnRH对垂体外的多种外周组织的生理功能也有调节作用。近年研究发现,乳腺、卵巢、子宫内膜、前列腺、胰腺、肺、肝脏发生的肿瘤细胞上均有GnRH受体分布,GnRH类似物可抑制这些肿瘤细胞生长。GnRH及其类似物的抗肿瘤效应是通过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水平来实现的。本文对GnRH及其受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抗肿瘤药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