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4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比值对快进展型中枢性性早熟的预测价值研究
1
作者 袁淑娴 林一凡 +3 位作者 赵艺璇 魏怡 鲁帅 卫海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2-357,共6页
背景 中枢性性早熟(CPP)是儿童内分泌常见疾病,近年来呈逐年增加趋势,依据青春期发育进程可分为快进展型中枢性性早熟(RP-CPP)和缓慢进展型中枢性性早熟(SP-CPP)。RP-CPP具有极大危害,其与SPCPP在早期临床鉴别中存在困难,主要依靠随访... 背景 中枢性性早熟(CPP)是儿童内分泌常见疾病,近年来呈逐年增加趋势,依据青春期发育进程可分为快进展型中枢性性早熟(RP-CPP)和缓慢进展型中枢性性早熟(SP-CPP)。RP-CPP具有极大危害,其与SPCPP在早期临床鉴别中存在困难,主要依靠随访中青春期发育进程及骨龄进展情况进行判断,目前缺乏有效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来预测RP-CPP。目的 探讨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比值对RP-CP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4~10岁CPP女童(n=380),依据青春期发育进程等指标分为RP-CPP组(n=130)及SP-CPP组(n=250),对两组间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进行RP-CPP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LH/FSH比值对RP-CPP预测价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RP-CPP组女童的身高、体质量、BM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骨龄与实际年龄差值、双侧卵巢体积、LH基础值、雌二醇水平、LH基础值/FSH基础值、LH峰值/FSH峰值均高于SP-CPP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H基础值(OR=0.882,95%CI=0.686~0.986,P=0.035)及LH峰值/FSH峰值(OR=0.492,95%CI=0.336~0.723,P<0.001)是CPP患者进展为RP-CPP的影响因素。LH基础值/FSH基础值、LH峰值/FSH峰值均与身高、IGF-1、LH基础值、雌二醇水平、LH峰值、卵巢容积及骨龄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LH基础值/FSH基础值、LH峰值/FSH峰值较其他指标对RP-CPP的预测价值更高,LH基础值/FSH基础值为0.63时,约登指数最大为0.258[灵敏度为43.1%,特异度为82.7%,ROC曲线下面积(AUC)=0.644],LH峰值/FSH峰值为1.39时,约登指数最大为0.276(灵敏度为74.6%,特异度53.0%,AUC=0.655),二者联合的预测模型优于单一指标预测模型(AUC=0.668)。对未进行临床干预患儿随访6个月后的基础促性腺激素水平进行分析,随访6个月后RP-CPP组的身高增长、ΔLH、ΔFSH、骨龄增长及卵巢容积增长均多于SP-CPP组(P<0.05)。结论 LH基础值/FSH基础值及LH峰值/FSH峰值是RP-CPP的早期预测指标,当LH/FSH基础值≥0.63或LH峰值/FSH峰值≥1.39时,需考虑RP-CPP的可能性,并且二者联合的预测价值优于单一指标,可作为临床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的辅助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性早熟 卵泡激素 黄体生成 青春期发育 女童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填精方对阴虚火旺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勇 李彩杰 郑录欣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2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填精方对阴虚火旺型围绝经期综合征(PMS)患者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血清雌二醇(E;)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57例PMS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29例... 目的探讨补肾填精方对阴虚火旺型围绝经期综合征(PMS)患者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血清雌二醇(E;)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57例PMS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其中治疗组给予补肾填精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坤泰胶囊治疗。1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受试者一般情况;中医证候积分;Kupperman评分;性激素水平、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Kupperman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FSH及LH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HDL水平较治疗前均上升,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上升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TC、TG、LDL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补肾填精方能良好改善血清内性激素及血脂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填精方 阴虚火旺 围绝经期综合征 卵泡激素 黄体生成 雌二醇 中医证候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对热应激肉鸡血清卵泡刺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含量的影响
3
作者 冯康梅 黄红 +7 位作者 赵雨晴 丁玉明 马莹莹 陈琪 刘思楠 王喜峰 刘德义 熊永洁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5期20-23,共4页
该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热应激肉鸡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2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科宝肉鸡120只,随机分为正常饲养组(CON组)、热应激组(HS组)、热应激+枯草芽孢杆菌组300 mg/kg(HS+BS组)3组,... 该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热应激肉鸡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2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科宝肉鸡120只,随机分为正常饲养组(CON组)、热应激组(HS组)、热应激+枯草芽孢杆菌组300 mg/kg(HS+BS组)3组,试验期21 d。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HS组的血清FSH和LH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而卵巢组织中热休克蛋白(HSP70)含量显著升高;与HS组相比,HS+BS组的血清FSH和LH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卵巢组织中的HSP70含量显著低于CON组(P<0.05),表明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有效提高热应激肉鸡的血清FSH和LH含量,并降低HSP70的表达水平,有助于缓解热应激诱导的肉鸡生殖激素分泌失调,提高热应激时肉鸡的繁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热应激 卵泡刺激素 黄体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雌二醇、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在中枢性性早熟女童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4
作者 杨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250-253,共4页
探究在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诊断中,应用血清雌二醇、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本次研究开展时间的起始点确定为2022年1月,将截止点确定为2024年10月,将此时段内,在我院接受诊治的中枢性性早熟女童100例纳入观察组。将... 探究在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诊断中,应用血清雌二醇、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本次研究开展时间的起始点确定为2022年1月,将截止点确定为2024年10月,将此时段内,在我院接受诊治的中枢性性早熟女童100例纳入观察组。将此时段内,在我院实施体检的健康发育女童100例纳入对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女童的血清雌二醇、促卵泡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指标的检测结果,并利用ROC曲线图对这些指标诊断中枢性性早熟的临床价值展开分析。结果 对照组女童的血清雌二醇、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指标数据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血清雌二醇、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就明显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 在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诊断中,血清雌二醇、促卵泡激素与黄体生成素联合检测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临床医师对病情的判断和后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雌二醇 卵泡激素 黄体生成 中枢性性早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下颌下腺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的分布及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的共定位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付建芳 黄威权 +1 位作者 王世鄂 初晨宇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52-655,共4页
目的 研究卵泡刺激素 (FSH)和黄体生成素 (LH)在大鼠下颌下腺中的定位、分布及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GnRHR)共定位的关系。 方法 采用邻片免疫组织化学共定位方法。 结果 大鼠颌下腺浆液性腺泡上皮细胞、分泌管、排泄管及颗... 目的 研究卵泡刺激素 (FSH)和黄体生成素 (LH)在大鼠下颌下腺中的定位、分布及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GnRHR)共定位的关系。 方法 采用邻片免疫组织化学共定位方法。 结果 大鼠颌下腺浆液性腺泡上皮细胞、分泌管、排泄管及颗粒曲管上皮细胞均呈FSH和LH免疫反应阳性 ,阳性颗粒分布在细胞质内 ,细胞核阴性。邻片共定位结果显示颌下腺GnRHR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同样呈FSH免疫反应阳性 ,大部分的GnRHR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呈LH免疫反应阳性 ,小部分呈免疫反应阴性。两种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均分布在细胞质内 ,细胞核阴性。 结论 大鼠下颌下腺浆液性腺泡上皮细胞、分泌管、排泄管和颗粒曲管上皮细胞可能以自分泌或旁分泌的GnRH调节自身合成与分泌FSH和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刺激素 黄体生成 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下颌下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对团头鲂血清中促性腺激素和17β-雌二醇含量变动的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姜仁良 黄世蕉 +1 位作者 赵维信 周洪琪 《水产学报》 CAS 1986年第2期185-193,共9页
本文报道了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血清中17β-雌二醇放射免疫的测定方法,将所建立的测定方法用于鱼类血清测定,并对方法的准确性(回收率92.8±8.16%)、特异性(抗血清与雌酮、雌三醇的交叉反应分别为<3.20%、<2.9... 本文报道了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血清中17β-雌二醇放射免疫的测定方法,将所建立的测定方法用于鱼类血清测定,并对方法的准确性(回收率92.8±8.16%)、特异性(抗血清与雌酮、雌三醇的交叉反应分别为<3.20%、<2.99%)和灵敏度(2.36—2.50pg)作了检验。标准曲线的r=-0.998,s=0.023-0.051,检测范围为10—400pg/管。 团头鲂催产后血清中促性腺激素(GTH)含量增高,为产卵前的17倍左右,而未产卵个体的GTH含量则为产卵个体产卵前的3—5倍。与草鱼和鲢鱼一样,当血清中GTH达到一定浓度时,才能实现产卵。 随着团头鲂卵巢的发育,血清中17β-雌二醇(17β-E_2)含量和成熟系数同步逐渐上升,至第Ⅳ期卵巢发育成熟阶段,血清中17β-E_2含量形成一个高峰,达到2004.11±1136.31pg/ml,可作为卵母细胞卵黄迅速积累的指标。过后,血清中的17β-E_2含量略有下降,催产前为1392.71±399.09和1219.29±420.51pg/ml,产卵后,血清中17β-E_2含量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到346.71±129.51和324.28±228.00pg/ml。 雄鱼则与雌鱼相反,17β-E_2含量随精巢发育而逐渐下降,并一直维持在一个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团头鲂 血清 性腺激素 17Β-雌二醇 含量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性大鼠离体垂体前叶内在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节律性现象 被引量:8
7
作者 谢衷明 毛全福 +2 位作者 徐美红 顾佩德 谢衷洁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49-656,共8页
众所周知,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以脉冲形式驱使垂体前叶释放促黄体生成激素(LH),但垂体前叶本身释放LH的形式却遭忽略。直到MarcoGambacciani(1987)[1]和谢(1987)[2]才发现人和大鼠离体垂体的LH释放呈节律性。... 众所周知,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以脉冲形式驱使垂体前叶释放促黄体生成激素(LH),但垂体前叶本身释放LH的形式却遭忽略。直到MarcoGambacciani(1987)[1]和谢(1987)[2]才发现人和大鼠离体垂体的LH释放呈节律性。本文目的在于进一步证实是否确实存在LH释放的内在节律。取出SD雌性大鼠垂体后,经Tc-199培液灌流,在整个120min的实验过程中,每5min收集一次0.5ml的灌流液,由放射免疫测定出的LH值经消除趋势后,再用时间序列的潜周期分析法、极大熵MaximumEntropy方法检验和检测出LH中的周期性节律。实验结果为:(1)不同生殖激素条件下LH释放的内在节律不同。动情前期组的释放频率(F,min/cycle)与振幅(A,ng/ml)最高,其次为去卵巢组;最低的是哺乳期组。(2)多肽激素或甾体激素能改变LH释放的内在节律性。(3)Verapamil和EGTA能使动情前期组的内在节律变慢。本工作表明垂体前叶LH释放的内在节律随生殖内分泌条件而异,并受外源性激素的影响,推测这种节律可能有Ca2+的参与。垂体前叶LHn释放的内在节律的真正生理意义还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前叶 释放内在节律性 黄体生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式皮下注射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治疗男性促性腺激素缺乏症(附14例报道) 被引量:12
8
作者 狄福松 崔毓桂 +2 位作者 贾悦 王晓东 张桂元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观察脉冲式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 (LHRH)皮下注射对男性促性腺激素缺乏症的治疗效果。 方法 给予知情同意的男性促性腺激素缺乏症 14例患者LHRH脉冲式腹壁皮下注射 ,每 90min 1个脉冲 (每个脉冲 10 μg) ,治疗 3~≥ 12个月。 ... 目的 观察脉冲式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 (LHRH)皮下注射对男性促性腺激素缺乏症的治疗效果。 方法 给予知情同意的男性促性腺激素缺乏症 14例患者LHRH脉冲式腹壁皮下注射 ,每 90min 1个脉冲 (每个脉冲 10 μg) ,治疗 3~≥ 12个月。 结果 除 2例无效外 ,余 12例 (86% )有效 ,表现为青春期发育加速 ,体力增强 ,睾丸明显增大 ,阴茎增长 ,阴毛和腋毛生长。 5例有遗精现象 ,2例精液常规中有精子生成 ,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性激素水平改善。 结论 脉冲式LHRH皮下注射是符合生理的替代治疗 ,是对男性特发性促性腺激素缺乏症可取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特发性性腺激素缺乏症 性腺激素 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 脉冲式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激素国际标准品协作标定 被引量:6
9
作者 徐立根 沈洪征 +1 位作者 钱德明 刘群丽 《中国药事》 CAS 2003年第4期248-249,共2页
关键词 尿卵泡激素 黄体生成激素 国际标准品 WHO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吸烟下调大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其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4
10
作者 尹崇高 李若葆 李洪利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14-718,共5页
目的研究被动吸烟对Wistar大鼠卵巢结构、激素受体及血清中激素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32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只)。实验组大鼠吸烟3个月,对照组不予吸烟,3个月后处死大鼠。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卵巢结构的改变,免疫组织化... 目的研究被动吸烟对Wistar大鼠卵巢结构、激素受体及血清中激素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32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只)。实验组大鼠吸烟3个月,对照组不予吸烟,3个月后处死大鼠。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卵巢结构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激素受体的改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激素的改变情况。结果实验组大鼠卵巢髓质血管收缩、减少,间质疏松。卵巢颗粒细胞内线粒体水样变、空泡样变,线粒体嵴断裂、模糊;粗面内质网脱颗粒样变。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水平比对照组显著降低,其浓度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P<0.05)。实验组大鼠卵巢组织中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黄体生成素受体(LHR)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被动吸烟可使大鼠血清中FSH、LH及GnRH水平明显降低,大鼠卵巢中FSHR及LHR的表达减少,提示被动吸烟可破坏卵巢的结构及功能,引起生殖内分泌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吸烟 卵巢 卵泡刺激素 黄体生成 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睾丸促黄体生成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及其mRNA的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窦京涛 姚合斌 +3 位作者 吕朝晖 马芳玲 黄兆坚 潘长玉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44-246,共3页
关键词 实验性糖尿病 睾丸 黄体生成 绒毛膜性腺激素受体 MRNA 动物模型 性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控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不同步”分泌的几种机制 被引量:8
12
作者 孙斐 俞瑾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7-73,共7页
关键词 卵泡激素 黄体生成 分泌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长方案中黄体生成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3
作者 黄睿 李婷婷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736-738,共3页
不同剂型和剂量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垂体的抑制程度不同,因而不同剂型和剂量的GnRH-a长方案中血清黄体生成素(LH)水平也有所不同,从而导致各种方案的临床特征不同。目前研究表明,与短效GnRH-a长方案相比,长效GnRH-a长... 不同剂型和剂量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垂体的抑制程度不同,因而不同剂型和剂量的GnRH-a长方案中血清黄体生成素(LH)水平也有所不同,从而导致各种方案的临床特征不同。目前研究表明,与短效GnRH-a长方案相比,长效GnRH-a长方案中,促性腺激素(Gn)的使用时间和剂量明显增多,但是二者的临床结局,包括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等均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长方案 黄体生成 垂体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促排方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黄体生成素受体和卵泡刺激素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炳婕 冯艳红 +8 位作者 张兰 夏慧芳 赵丽华 宫亚萍 田园 曹细萍 潘珂 孙丽娜 王景龙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807-809,850,共4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阐述补肾促排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药理学作用机制。方法提取与鉴定大鼠卵巢颗粒细胞,提取补肾促排方水溶液。实验分为补肾促排方低、中、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相应处理分离与鉴定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24 h后提取m...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阐述补肾促排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药理学作用机制。方法提取与鉴定大鼠卵巢颗粒细胞,提取补肾促排方水溶液。实验分为补肾促排方低、中、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相应处理分离与鉴定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24 h后提取mRNA,48 h后提取蛋白。通过RT-PCR和Wester-blot法分别检测各组黄体生成素受体(LHR)和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补肾促排方水溶液能够显著上调大鼠卵巢颗粒细胞LHR和FSH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均<0.05),且呈现显著的浓度梯度依赖效应。结论补肾促排方通过上调卵巢颗粒细胞LHR和FSHR的表达,促进卵泡的发育与排出,从而起到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排方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巢颗粒细胞 黄体生成素受体 卵泡刺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拮抗剂及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新制剂对前列腺癌的疗效 被引量:3
15
作者 戴军 沈周俊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26-1128,共3页
由于我国许多前列腺癌(PC)患者在就诊时已发生了转移,或是对原发局限病变行根治性治疗后发生复发和转移,错过了临床最佳的手术时机,因此内分泌治疗已成为PC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目前,雄激素抑制的方法包括手术去势(睾丸切除术... 由于我国许多前列腺癌(PC)患者在就诊时已发生了转移,或是对原发局限病变行根治性治疗后发生复发和转移,错过了临床最佳的手术时机,因此内分泌治疗已成为PC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目前,雄激素抑制的方法包括手术去势(睾丸切除术)和药物去势,后者包括使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素激动剂类似物(LHRH—a)、抗雄激素药物、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拮抗剂及LHRH新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 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前列腺癌 拮抗剂 制剂 抗雄激素药物 疗效 手术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抗苗勒管激素、黄体生成激素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促排卵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8
16
作者 于艳丽 刘秀荣 姚淑红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10-13,1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PCOS不孕患者60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病例组促排卵治疗前和对照组健康体检时采用电化学发... 目的探讨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PCOS不孕患者60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病例组促排卵治疗前和对照组健康体检时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AMH水平,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LH水平,分析血清AMH、LH水平与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疗效的关系。结果病例组体重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卵泡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卵巢体积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病例组血清AMH、L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病例组中有排卵者血清AMH、LH水平明显低于无排卵者(P <0.05)。病例组中,妊娠成功者血清AMH、LH水平明显低于妊娠失败者(P <0.05)。结论血清AMH、LH水平与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疗效具有紧密关系,可作为促排卵疗效的主要评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抗苗勒管激素 黄体生成激素 排卵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α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 被引量:1
17
作者 邵晨 秦卫军 +4 位作者 杨波 刘荣福 王禾 陈宝琦 邵国兴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92-192,共1页
关键词 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 治疗 中晚期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对卵巢颗粒细胞黄体生成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武秀峰 郑淑蓉 +1 位作者 李红真 李辉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 :研究胰岛素 ( INS)对猪卵巢颗粒细胞黄体生成素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L H/ CG)受体表达的影响 ,探讨高胰岛素血症可能在多囊卵巢综合征 ( PCOS)卵泡发育停滞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RT-PCR)及其蛋白免疫印迹 ( W... 目的 :研究胰岛素 ( INS)对猪卵巢颗粒细胞黄体生成素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L H/ CG)受体表达的影响 ,探讨高胰岛素血症可能在多囊卵巢综合征 ( PCOS)卵泡发育停滞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RT-PCR)及其蛋白免疫印迹 ( Westernblot)法分别对加药处理的 4组猪卵巢颗粒细胞检测 LH/ CG受体的 m 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 :RT-PCR结果表明卵泡刺激素 ( FSH) +INS组 ( 0 .2 47± 0 .0 44)与 FSH组( 0 .1 61± 0 .0 2 3 )相比 L H/ CG受体 m RNA表达明显增强 ( P<0 .0 5) ;FSH+L H+INS组( 0 .2 40± 0 .0 3 0 )与 FSH+L H组 ( 0 .1 2 1± 0 .0 1 3 )相比 ,L H/ CG受体 m RNA表达明显增强 ( P <0 .0 1 )。 Western blot结果表明 FSH +INS组 ( 570 2 .3± 81 5.9)、与 FSH组( 3 81 3 .0± 3 48.5)相比 L H/ CG受体蛋白表达明显增强 ( P<0 .0 5) ;FSH+L H+INS组( 5898.8± 93 3 .8)与 FSH+L H组 ( 2 42 1 .0± 3 41 .5)相比 L H/ CG受体蛋白表达明显增强 ( P<0 .0 1 )。结论 :INS可以协同 FSH及 L H增强卵巢颗粒细胞 L H/ CG受体的表达 ,推测高胰岛素可能通过增强 L H+CG受体表达使 PCOS患者发育至窦状卵泡阶段的卵泡颗粒细胞过早黄素化 ,导致卵泡发育停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黄体生成 绒毛膜性腺激素受体 颗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替代周期内源性促黄体生成素峰对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谭颖 全松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011-201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激素替代周期内源性促黄体生成素(LH)峰现象及对冷冻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激素替代疗法-冷冻胚胎移植(HRT-FET)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既往有排卵的201个周期根据移植前黄体酮日LH是否≥10 IU/L分为A1...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激素替代周期内源性促黄体生成素(LH)峰现象及对冷冻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激素替代疗法-冷冻胚胎移植(HRT-FET)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既往有排卵的201个周期根据移植前黄体酮日LH是否≥10 IU/L分为A1组(LH≥10 IU/L,n=137)和A2组(LH<10 IU/L,n=64);对黄体酮日LH≥10 IU/L的191个周期根据既往是否有排卵分为B1组(有排卵,n=137)和B2组(排卵障碍,n=54),分别比较A1和A2组、B1和B2组的年龄、黄体酮日内膜厚度、胚胎种植率、周期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结果既往排卵正常的患者行激素替代治疗后LH升高的概率为68.2%,A1与A2组、B1与B2组内膜厚度、种植率、妊娠率、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RT-FET周期中,内源性LH峰现象较普遍,主要与雌激素对下丘脑的正反馈相关,对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黄体生成素峰 冻融胚胎移植 激素替代 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和拮抗剂垂体降调节作用仅针对促黄体生成素吗?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洁 夏婷婷 刘倍余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A01期6-8,共3页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概述 GnRH是一种由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的、以脉冲形式分泌进入垂体的神经十肽,其作用是刺激垂体腺细胞合成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影响性腺的激素与配子生成。目前已经证实人类存在两...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概述 GnRH是一种由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的、以脉冲形式分泌进入垂体的神经十肽,其作用是刺激垂体腺细胞合成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影响性腺的激素与配子生成。目前已经证实人类存在两种GnRH亚型:GnRH—Ⅰ和Gn—RH-Ⅱ,其基因分别定位于8号染色体p21-p11.2N20号染色体p13,分子量分别为5.1kb和2.1k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和拮抗剂 降调节 黄体生成 卵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