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黄体生成素受体在雌性山羊背根神经节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董伟 黄双 +2 位作者 徐永平 田媛媛 刘文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75-1181,共7页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雌性山羊颈-4、胸-6、腰-2节段背根神经节(DRG)中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的表达水平及分布特征,研究DRG中是否有促黄体生成素(LH)作用的靶细胞以及LHR在DRG中的分布特点。结果显示:在颈-4、胸-6DRG中,LHR免疫反...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雌性山羊颈-4、胸-6、腰-2节段背根神经节(DRG)中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的表达水平及分布特征,研究DRG中是否有促黄体生成素(LH)作用的靶细胞以及LHR在DRG中的分布特点。结果显示:在颈-4、胸-6DRG中,LHR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主要分布在中小型神经元胞体中,LHR为强阳性或中等阳性;而大型神经元胞体不着色,LHR为阴性反应。在腰-2DRG中,LHR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在中小型神经元胞体中的分布特征与在颈-4、胸-6DRG中的分布特征相似;但LHR在大型神经元胞体上为弱阳性反应。图像分析结果显示:颈-4、胸-6、腰-2DRG内神经元胞体上LHR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节内其它阳性结构(P<0.01)。另外,在颈-4、胸-6、腰-2DRG三节段之间,节内阳性神经元胞体上LHR的相对表达量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研究表明,雌性山羊DRG中存在LHR,且中小型神经元胞体是LH发挥作用的主要靶细胞,揭示LH可能会通过作用于躯体-内脏感觉DRG内中小型神经元胞体上的LHR来参与调节动物机体各器官的温度觉、痛觉和触觉的传递以及与伤害性刺激等有关的感觉神经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黄体生成素受体 黄体生成素 背根神经节 雌性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苗勒管激素Ⅱ型受体、促卵泡激素受体、促黄体生成素受体与卵巢储备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赵珂 王艳 陶颖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年第2期324-32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卵巢储备女性卵泡液及颗粒细胞中抗苗勒管激素Ⅱ型受体(AMHRⅡ)、促卵泡激素受体(FSHR)、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30日—2019年5月30日在天津爱维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女性110例,根... 目的:探讨不同卵巢储备女性卵泡液及颗粒细胞中抗苗勒管激素Ⅱ型受体(AMHRⅡ)、促卵泡激素受体(FSHR)、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30日—2019年5月30日在天津爱维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女性110例,根据患者卵巢功能分为卵巢功能正常组43例、卵巢功能减退(DOS)组37例、卵巢早衰(POF)组30例。获取各组卵泡液及颗粒细胞,qRT-PCR法检测AMHRⅡ、FSHR、LHR m 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POF组年龄、体质指数、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高于正常组和DOS组,窦卵泡个数、获卵个数、AMH、雌二醇(E2)、孕酮(P)低于正常组和DOS组(P<0.05)。AMHRⅡ、FSHR、LHR相对表达量POF组最低、DOS组次之、功能正常组最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正常组FSHR与LHR、AMHRⅡ表达量呈正相关,LHR与AMHRⅡ表达量呈正相关(均P<0.05);DOS组FSHR与LHR、AMHRⅡ表达量呈正相关,POFFSHR与AMHRⅡ表达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不同卵巢储备女性AMHRⅡ、FSHR、LHR表达量存在差异,提示其可能参与了卵巢储备异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 促黄体生成素受体 卵泡激素受体 抗苗勒管激素Ⅱ型受体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黄体生成素受体在雌性山羊颈动脉体的分布 被引量:1
3
作者 乔文惠 杜宜楠 +2 位作者 金秀芳 辛先萌 徐永平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2-25,共4页
检测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在雌性山羊颈动脉体(CB)中存在及其分布特点,为促黄体生成素(LH)是否对CB起调节作用提供形态学基础。取雌性山羊的CB进行LHR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LHR免疫阳性物质在颈动脉体中分布广泛... 检测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在雌性山羊颈动脉体(CB)中存在及其分布特点,为促黄体生成素(LH)是否对CB起调节作用提供形态学基础。取雌性山羊的CB进行LHR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LHR免疫阳性物质在颈动脉体中分布广泛;镜下可见,在CB的小球结构内,Ⅰ型、Ⅱ型细胞的细胞膜LHR免疫阳性物质呈棕黄色,为强阳性,在其细胞质和细胞核中LHR免疫阳性物质呈黄色,为中等阳性;CB的间质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LHR免疫阳性物质呈棕黄色,为强阳性;此外间质还可见许多点状或线状的非细胞阳性结构,呈淡黄色,为弱阳性。对实质细胞群和间质组织平均光密度的分析结果表明,CB的实质细胞是LH作用的主要靶细胞之一,提示LH可能通过CB实质细胞上的LHR来介导生物学效应,影响CB的实质细胞对血液内化学刺激的感知,间接的影响动物机体心血管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 促黄体生成素受体 雌性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化瘀方对不孕大鼠促排卵及卵巢促黄体生成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永宏 熊瑛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6-658,共3页
目的:探讨补肾化瘀方对肾虚血瘀型不孕促进卵泡发育及排卵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雄激素致大鼠不孕模型,通过阴道图片筛选各组大鼠,采用光镜、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对补肾化瘀方治疗前后的雄激素致不孕大鼠的卵巢的形态学及其... 目的:探讨补肾化瘀方对肾虚血瘀型不孕促进卵泡发育及排卵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雄激素致大鼠不孕模型,通过阴道图片筛选各组大鼠,采用光镜、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对补肾化瘀方治疗前后的雄激素致不孕大鼠的卵巢的形态学及其卵巢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mRNA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中药组、西药组与模型组在卵巢重量及各级卵泡数目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在各级卵泡数目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LHRmRNA的表达无论在表达面积和表达强度上都不及正常组、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中药组与正常组在表达面积和表达强度上比较无差异。结论:补肾化瘀方可以显著增加大鼠卵巢重量及各级卵泡总数;且通过影响大鼠卵巢局部LHRmRNA的表达,促进卵泡发育,从而达到促排卵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化瘀方 不孕症 促黄体生成素受体mRNA 形态学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黄体生成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仲媛媛 徐香玉 +1 位作者 潘卫东 苏敏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黄体生成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uteinizing hormone/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receptor,LH/hCGR)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获得的卵巢组织芯片(含癌上皮性卵巢癌... 目的:探讨黄体生成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uteinizing hormone/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receptor,LH/hCGR)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获得的卵巢组织芯片(含癌上皮性卵巢癌石蜡标本139例,交界性卵巢肿瘤石蜡标本43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石蜡标本12例,正常卵巢石蜡标本48例)中LH/hCGR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卵巢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LH/hCGR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卵巢或良性病变卵巢组织(均P<0.05);LH/hCGR的表达与卵巢癌的国际妇产科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FIGO)分期和转移相关(P<0.05); Kaplan-Meier分析显示低表达LH/hCGR的卵巢癌患者总体生存率明显降低(P<0.05); 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LH/hCGR低表达是卵巢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LH/hCGR的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有望成为评估卵巢癌转移及预后的生物学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人绒毛膜性腺激素 黄体生成素/人绒毛膜性腺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化法检测促黄体素受体在多浪羊和卡拉库尔羊卵巢上的分布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惠娥 汪澜 盛伟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6-129,共4页
为从形态学角度理解内分泌调节过程,揭示促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LH)对雌性哺乳动物卵巢调节作用机制,试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研究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uteotropic hormone receptors,LHR)在多浪羊和卡拉库尔羊卵巢组织中... 为从形态学角度理解内分泌调节过程,揭示促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LH)对雌性哺乳动物卵巢调节作用机制,试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研究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uteotropic hormone receptors,LHR)在多浪羊和卡拉库尔羊卵巢组织中的分布与表达,分别选取相邻的5张连续切片,光镜观察、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多浪羊与卡拉库尔羊的LHR阳性物质主要见于膜细胞、卵母细胞、颗粒细胞和血管周围间质,尤其在膜细胞和卵泡颗粒细胞的胞质中分布最多。原始卵泡卵母细胞中便有LHR受体阳性物质分布,在各级卵泡中LHR阳性细胞数量和染色强度随卵泡发育呈正向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浪羊 卡拉库尔羊 黄体生成素 促黄体生成素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钱鱼促性腺激素受体基因克隆及其在性腺发育不同时期mRNA表达水平的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逛 王武 +4 位作者 段征宇 桂朗 苏冒亮 牟幸江 张俊彬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93-1005,共13页
为了解金钱鱼促性腺激素受体基因(GtHRs)在金钱鱼性腺发育中的作用,采用反转录PCR(Rt-PCR)与cDNA末端快速克隆(RACE)首次克隆了金钱鱼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和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的cDNA序列全长。FSHR的cDNA全长2538 bp,编码702个氨基... 为了解金钱鱼促性腺激素受体基因(GtHRs)在金钱鱼性腺发育中的作用,采用反转录PCR(Rt-PCR)与cDNA末端快速克隆(RACE)首次克隆了金钱鱼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和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的cDNA序列全长。FSHR的cDNA全长2538 bp,编码702个氨基酸,LHR的cDNA全长3315 bp,编码722个氨基酸,它们都含有属于糖蛋白激素受体(GHR)家族的典型跨膜螺旋结构区域(TM helix)。同源性分析显示金钱鱼GtHRs与欧洲鲈的相似性最高,且GtHRs在进化中具有一定的保守性。性腺不同时期表达分析表明,在卵巢Ⅰ期时,FSHR高水平表达,Ⅱ、Ⅲ、Ⅳ期时在较低水平表达。在精巢中,FSHR的表达水平在Ⅰ、Ⅱ、Ⅲ期逐渐升高并在Ⅲ期达到最高,Ⅳ期开始下降。LHR在金钱鱼卵巢和精巢的Ⅰ、Ⅱ、Ⅲ期低水平表达,在Ⅳ期表达水平达到最高。研究表明,FSHR在金钱鱼性腺发育早期扮演重要作用,LHR与卵子和精子的成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钱鱼 卵泡刺激素受体 促黄体生成素受体 序列分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I对卵泡内膜细胞增殖及其LH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武秀峰 李红真 +1 位作者 范正红 郑淑蓉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4-87,106,I003,共6页
目的 :通过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I)对猪卵巢卵泡内膜细胞增殖及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受体 )表达的影响 ,提出 IGF- I可能在卵泡发育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免疫组化、Westernblot及 MTT法进行研究。结果 :1 .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 目的 :通过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I)对猪卵巢卵泡内膜细胞增殖及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受体 )表达的影响 ,提出 IGF- I可能在卵泡发育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免疫组化、Westernblot及 MTT法进行研究。结果 :1 .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示 LH+IGF- I组及 IGF- I组与 LH组相比 ,LH受体表达明显增强 ,有统计学差异 ,分别为 P<0 .0 1 ,P<0 .0 5 ;而 LH+IGF- I组与 IGF- I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Western blot结果发现 LH、IGF- I及 LH+IGF- I三组之间 LH受体蛋白强度的比较与细胞免疫组化结果相一致 ,此外还发现 LH受体蛋白为三个不同分子量的蛋白 ,它们分别为 6 0 k Da,5 0 k Da,3 5 k Da。 2 .IGF- I使卵泡内膜细胞增殖 ,LH的促增殖作用不明显 ,IGF- I及LH+IGF- I组与 LH组相比差异显著 ,P<0 .0 1 ;LH+IGF- I组与 IGF- I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本实验发现 IGF- I及它与 LH协同作用 ,可以增强卵泡内膜细胞 LH受体的表达 ,同时又可以促进卵泡内膜细胞增殖 ,为进一步阐明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 促黄体生成素受体 卵泡内膜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受体在雌性山羊肠系膜后神经节中的分布 被引量:1
9
作者 董伟 范洁 +2 位作者 徐永平 金秀芳 郭瑜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促黄体生成素(LH)是否可以通过影响雌性山羊肠系膜后神经节(CMG)参与动物机体生殖活动的调节。【方法】取5只未怀孕健康成年雌性山羊肠系膜后神经节,于多聚甲醛中固定,经石蜡包埋并制作厚度7μm的连续石蜡切片后,采用免疫... 【目的】探讨促黄体生成素(LH)是否可以通过影响雌性山羊肠系膜后神经节(CMG)参与动物机体生殖活动的调节。【方法】取5只未怀孕健康成年雌性山羊肠系膜后神经节,于多聚甲醛中固定,经石蜡包埋并制作厚度7μm的连续石蜡切片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方法观察雌性山羊CMG中LH受体(LHR)的分布特点,并计算LHR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在CMG中,神经元细胞均为LHR免疫阳性反应,多数细胞呈中等阳性,少数细胞呈强阳性,LHR免疫阳性产物主要分布在神经元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膜上,但细胞核为阴性反应。神经纤维和卫星细胞中的LHR免疫阳性产物为弱阳性表达。神经元细胞上LHR的相对表达量(7.057±0.797)极显著高于其他非神经元细胞(1.497±0.690)(P<0.01)。【结论】CMG中神经元细胞是LH发挥作用的主要靶细胞,提示CMG神经元细胞中存在的LHR可能是协调LH对生殖器官的内分泌调节和自主神经对生殖器官的神经调节的中转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黄体生成素受体 肠系膜后神经节 免疫组织化学SP法 雌性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卵巢储备女性性激素受体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英姿 陈琳 +1 位作者 温晶 陈巍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年第2期379-38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卵巢储备女性卵泡液及颗粒细胞中抗苗勒管激素Ⅱ型受体(AMHRⅡ)、促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30日-2019年5月30日在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女... 目的:探讨不同卵巢储备女性卵泡液及颗粒细胞中抗苗勒管激素Ⅱ型受体(AMHRⅡ)、促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30日-2019年5月30日在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女性110例,根据患者卵巢功能分为卵巢功能正常组(43例)、卵巢功能减退(DOS)组(37例)、卵巢早衰(POF)组(30例)。获取各组卵泡液及颗粒细胞,采用qRT-PCR法检测AMHRⅡ、FSHR、LHR m 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POF组年龄、体质指数、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高于功能正常组和DOS组,窦卵泡个数、获卵个数、AMH、雌二醇(E;)、孕酮(P)低于卵巢功能正常组和DOS组(P<0.05)。AMHRⅡ、FSHR、LHR相对表达量POF组最低,DOS组次之,功能正常组最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在功能正常组,FSHR与LHR、AMHRⅡ表达量呈正相关,LHR与AMHRⅡ表达量呈正相关(均P<0.05);在DOS组,FSHR与LHR、AMHRⅡ表达量呈正相关(P<0.05);在POF组,FSHR与AMHRⅡ表达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不同卵巢储备女性AMHRⅡ、FSHR、LHR表达量存在差异,提示其可能与卵巢储备异常的发生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 促黄体生成素受体 卵泡刺激素受体 抗苗勒管激素Ⅱ型受体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卵巢储备患者促性腺激素受体表达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何艺磊 黄宁 +2 位作者 胥晓飞 李蓉 乔杰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21-830,共10页
目的探讨不同卵巢储备女性颗粒细胞促卵泡激素受体(FSHR)、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获卵情况的关系,以及与其他促排卵治疗过程中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850例患者卵泡液及颗粒细胞。纳入患者分为卵巢功能正常组(n=419... 目的探讨不同卵巢储备女性颗粒细胞促卵泡激素受体(FSHR)、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获卵情况的关系,以及与其他促排卵治疗过程中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850例患者卵泡液及颗粒细胞。纳入患者分为卵巢功能正常组(n=419)、预期低反应组(n=255)、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组(n=176)。采用反转录-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测定FSHR、LHR、抗苗勒管激素(AMH)及AMHⅡ型受体(AMHRⅡ) mRNA的表达,分析以上指标在不同卵巢储备患者中表达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 (1) 3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窦卵泡数(AFC)、基础激素水平、用药情况、FSHR mRNA及获卵数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PCOS组促排卵后卵巢高反应患者FSHR mRNA表达量低于正常反应患者(P<0.05)。(3)对卵巢功能正常组患者FSHR mRNA主要与AMHmRNA(r=0.404,P<0.001)、LHR mRNA(r=0.388,P<0.001)呈正相关,预期低反应组患者FSHR mRNA主要与LHR(r=0.415,P<0.001)呈正相关,PCOS患者FSHR mRNA主要与AMHRⅡmRNA(r=0.311,P<0.001)呈正相关。结论不同卵巢储备患者促性腺激素(Gn)受体表达量存在差异,且Gn受体与AMHmRNA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可能与卵巢储备异常发病机制相关,临床Gn用药可参考Gn受体表达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 卵泡激素受体(FSHR) 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 抗苗勒管激素(AMH) 卵巢反应性
原文传递
不同时机针刺对卵巢早衰模型大鼠中枢及外周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滢如 董峰 +2 位作者 李春华 陈虹 肖涛 《上海针灸杂志》 2020年第2期220-225,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针刺对卵巢早衰模型大鼠中枢及外周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50只清洁级性成熟未交配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预针刺组(10只)、针刺组(10只)、佐剂组(5只)、空白组(5只)。模型组、针刺组及预针刺组连续15 d腹腔...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针刺对卵巢早衰模型大鼠中枢及外周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50只清洁级性成熟未交配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预针刺组(10只)、针刺组(10只)、佐剂组(5只)、空白组(5只)。模型组、针刺组及预针刺组连续15 d腹腔注射去氧乙烯基环己烯(4-vinylcyclohexene diepoxide,VCD)160 mg/kg建立卵巢早衰动物模型;佐剂组连续15 d注射同等剂量佐剂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预针刺组在开始造模时即开始针刺,造模成功后继续治疗4周;针刺组于造模成功后开始针刺治疗,连续治疗4周;空白组不干预。治疗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 release hormone,GnRH)、垂体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 stimulatin hormone,FSH)、垂体促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LH),卵巢中促卵泡生成素受体(follicle stimulatin hormone receptor,FSHr)、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uteotropic hormone receptor,LHr)、雌激素受体(estradiol receptor,Er)、雌二醇(estradiol,E2),血清中GnRH、FSH、LH和E2水平。结果VCD腹腔注射可以造成大鼠卵巢早衰的动物模型,成功率为83.3%。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GnRH含量升高(P<0.05),垂体FSH和LH含量均升高(P<0.05);血清中GnRH、FSH、LH含量均升高(P<0.05),E2含量降低(P<0.05);卵巢组织中FSHr、LHr含量均升高(P<0.05),Er和E2含量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预针刺组和针刺组大鼠下丘脑GnRH含量降低(P<0.05),垂体FSH含量降低(P<0.05);预针刺组和针刺组大鼠血清中GnRH、FSH含量均降低(P<0.05);预针刺组和针刺组大鼠卵巢组织中FSHr、LHr含量均降低(P<0.05),E2含量升高(P<0.05)。预针刺组和针刺组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对POF模型大鼠中枢及外周激素水平均可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不同时机针刺组间比较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卵巢早衰模型 大鼠 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卵泡生成素 黄体生成素 促黄体生成素受体 雌激素受体 雌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R在雌性山羊颈前神经节中的分布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伟 徐永平 +3 位作者 孙曼 黄双 尧丽 李旭召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22,共4页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在雌性山羊颈前神经节(SCG)中的分布特点及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雌性山羊SCG中,LHR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主要分布在神经元胞体的胞膜和胞质中,为LHR强阳性或中等阳性。部分神经元胞体可见其...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在雌性山羊颈前神经节(SCG)中的分布特点及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雌性山羊SCG中,LHR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主要分布在神经元胞体的胞膜和胞质中,为LHR强阳性或中等阳性。部分神经元胞体可见其突起,为LHR中等阳性。图像分析表明,LHR在神经元和非神经元中的表达量呈极显著差异(P<0.01)。研究表明,SCG具备接受LH作用的条件,提示LH可能会影响SCG交感节后神经元胞体对其支配的头面部腺体、血管以及眼睛、咽喉等器官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生成素 促黄体生成素受体 颈前神经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CGR基因突变致Leydig细胞发育不全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遗传分析
14
作者 丁蕾蕾 田秦杰 邓姗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523-1529,共7页
社会性别为女性,以原发性闭经伴性征异常的46,XY性发育异常(DSD)患者,可涉及多种病因,包括单纯性性腺发育不全、雄激素生物合成途径中不同酶的缺陷或雄激素作用缺陷(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等。本文报道了1例“四不像”46,XY DSD病例,结合... 社会性别为女性,以原发性闭经伴性征异常的46,XY性发育异常(DSD)患者,可涉及多种病因,包括单纯性性腺发育不全、雄激素生物合成途径中不同酶的缺陷或雄激素作用缺陷(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等。本文报道了1例“四不像”46,XY DSD病例,结合临床推理和基因检测,最终将其归类为特异诊断——睾丸间质细胞(Leydig细胞)发育不全,是由黄体生成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HCGR)基因突变,导致Leydig细胞发育不全而不能分泌足够雄激素的罕见病变。在了解其发病机制的基础上,就不难理解其类女性外观而无子宫,雄激素低而黄体生成素和抗苗勒管激素明显升高的特点。在与常见DSD疾病模板比对并发现“不同点”的基础上,基因检测有助于我们找到特异的病变基因,进而明确诊断,拓展疾病谱和提升鉴别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6 XY性发育异常 Leydig细胞发育不全 黄体生成素/绒毛膜性腺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兰褐蛋鸡卵巢与输卵管FSHR及LHR基因定量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何晶 耿仁德 +5 位作者 计红 马莉 张虹亮 孔凡志 程晓旭 杨焕民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27-31,45,共6页
为了研究鸡卵巢、输卵管子宫部、输卵管漏斗部FSHR及LHR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实验从海兰褐蛋鸡的子宫部、卵巢、漏斗部中提取总RNA,利用RT-PCR技术获得FSHR、LHR目的基因,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卵巢组织FSHR m RNA... 为了研究鸡卵巢、输卵管子宫部、输卵管漏斗部FSHR及LHR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实验从海兰褐蛋鸡的子宫部、卵巢、漏斗部中提取总RNA,利用RT-PCR技术获得FSHR、LHR目的基因,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卵巢组织FSHR m 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子宫部与漏斗部组织(P<0.01),子宫部与漏斗部组织FSHR m RNA表达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子宫部组织LHR m RNA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但卵巢、漏斗部组织LHR m RNA表达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通过研究鸡卵巢、输卵管子宫部、输卵管漏斗部FSHR及LHR基因表达水平差异,研究为今后研究禽类生殖生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卵泡激素受体 促黄体生成素受体 基因表达量 荧光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R在不同繁殖期牦牛睾丸组织的表达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亚超 马云云 +3 位作者 陶金忠 袁莉刚 李琪 梁晶晶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14,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繁殖季节牦牛睾丸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在牦牛睾丸的定位与表达变化,为牦牛繁殖季节性调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用特殊染色结合生物显微技术观察不同繁殖期成年牦牛睾丸组织学特征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LHR在牦牛... 【目的】探讨不同繁殖季节牦牛睾丸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在牦牛睾丸的定位与表达变化,为牦牛繁殖季节性调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用特殊染色结合生物显微技术观察不同繁殖期成年牦牛睾丸组织学特征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LHR在牦牛睾丸组织的分布和定位.【结果】光镜观察表明,不同繁殖期成年牦牛睾丸组织结构差异不明显,生精上皮及间质PAS阳性表达明显,AB主要在生精小管基膜阳性表达,PAS及AB均为繁殖期表达强于繁殖间期.免疫组化结果显示,LHR在繁殖期牦牛睾丸leydig细胞及生精上皮均为弱阳性分布,而在繁殖间期仅强表达于leydig细胞.【结论】高原地区牦牛睾丸组织繁殖间期以酸性粘多糖为主,繁殖活动增强主要与中性粘蛋白关系密切,LHR参与了不同繁殖期牦牛睾丸功能变化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促黄体生成素受体 睾丸 免疫组织化学 繁殖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CGR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关联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焕 吴效科 马红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54-1360,共7页
黄体生成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HCGR)主要表达于女性卵巢膜细胞和颗粒细胞中,是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生发展及临床表现有密切关联的基因。LHCGR参与卵泡发育、排卵和黄体形成,其基因多态性与PCOS患者排卵障碍、雄激素分泌增多... 黄体生成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HCGR)主要表达于女性卵巢膜细胞和颗粒细胞中,是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生发展及临床表现有密切关联的基因。LHCGR参与卵泡发育、排卵和黄体形成,其基因多态性与PCOS患者排卵障碍、雄激素分泌增多、促性腺激素比值异常、胰岛素抵抗、卵巢过度刺激及体质量指数(BMI)等有关联。LHCGR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主要包括LHCGR基因上rs13405728、rs2293275、rs7371084、rs4953616、rs4539842和rs61996318位点,在预测PCOS发病风险、诊断疾病类型和评估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成功率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现就LHCGR基因多态性与PCOS发病风险、种族差异和临床表型特征等关联性方面进行综述,探讨LHCGR不同SNPs与PCOS临床表现的关联性及其应用价值,辅助临床对PCOS发病风险的评估,从而为制定个体化的精准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生成素/绒毛膜性腺激素受体 多囊卵巢综合征 基因多态性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CGR、FSHR、YAP1DNA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宁冰雪 李霞 +1 位作者 王青丽 巩晓芸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1226-1230,共5页
目的研究黄体生成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HCGR)、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Yes相关蛋白1(YAP1)DNA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PCOS患者59例为PCOS... 目的研究黄体生成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HCGR)、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Yes相关蛋白1(YAP1)DNA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PCOS患者59例为PCOS组,以同期健康体检者59例为对照组。采取聚合酶链反应及焦磷酸测序法测定两组LHCGR、FSHR、YAP1DNA多态性,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及上述基因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PCOS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COS组LH、T指标升高,FSH指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rs13405728位点基因型TT、TC、CC频率分别为69.49%、28.81%、1.69%;rs1394205位点基因型AA、AG、GG频率分别为59.32%、22.03%、18.64%;rs11225161基因型AA、AG、GG频率分别为18.64%、59.32%、22.03%;对照组rs13405728位点基因型TT、TC、CC频率分别为50.85%、27.12%、22.03%;rs1394205位点基因型AA、AG、GG频率分别为55.93%、20.34%、23.73%;rs11225161基因型AA、AG、GG频率分别为44.07%、47.46%、8.47%。两组rs13405728位点基因型频率、rs11225161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rs13405728位点基因型、rs11225161位点基因型多态性均与PCOS发生有关(P<0.05)。结论LHCGR、YAP1DNA是PCOS的易感基因,其中rs13405728位点T/C多态、rs11225161位点A/G多态与PCOS易感性存在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生成素/人绒毛膜性腺激素受体 卵泡刺激素受体 Yes相关蛋白1 多囊卵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CGR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导致小阴茎1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宇帆 赵亚玲 +3 位作者 王曦 聂敏 伍学焱 茅江峰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2年第10期1492-1496,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1例促黄体生成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HCGR)基因失活突变导致小阴茎的致病基因和临床特点,增加对此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12岁小阴茎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检验、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抽取患者及其父母外周静脉血,提取... 目的通过分析1例促黄体生成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HCGR)基因失活突变导致小阴茎的致病基因和临床特点,增加对此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12岁小阴茎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检验、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抽取患者及其父母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对可疑基因进行性发育障碍Panel检测。使用Mutation Taster、PANTHER等分析软件预测突变位点的致病性。同时对LHCGR失活突变的文献进行复习。结果1)患儿以小阴茎为主要临床表现。2)患儿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睾酮水平降低。3)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患儿LHCGR存在复合杂合突变(c.233+1G>A和c.547G>A),突变分别来自表型正常的母亲和父亲。突变均为首次报道。4)睾酮治疗效果好,用药后阴茎增大。结论LHCGR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导致小阴茎表现,文献罕有报道。本病例扩大了对LHCGR突变致病临床表型和突变谱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阴茎 黄体生成素/绒毛膜性腺激素受体(LHCGR) 剪切位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CGR基因新突变(c.458T>C)致46,XY性发育障碍1例的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志勇 张家勋 +4 位作者 刘洋 耿茜 谢建生 李晓军 吴维青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05-1111,共7页
目的:分析1例46,XY性发育障碍(46,XY DS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致病基础,结合文献复习探讨黄体生成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HCGR)基因错义突变与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患者致病基因变异,应用Sanger测序验证检出的... 目的:分析1例46,XY性发育障碍(46,XY DS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致病基础,结合文献复习探讨黄体生成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HCGR)基因错义突变与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患者致病基因变异,应用Sanger测序验证检出的基因突变,借助minigene技术研究突变对剪接功能的影响,使用ANNOVAR变异注释软件分析突变的致病性;通过文献及数据库复习,总结LHCGR基因错义突变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LHCGR基因发生c.458T>C(p.Leu153Pro)纯合突变,位于第5外显子最后一个碱基,为新的突变,其母亲为此突变的杂合子;体外minigene实验显示此突变不影响基因剪接功能,ANNOVAR软件分析结果提示该突变为致病性变异,结合其他研究结果,推测该为失活性突变,可能影响其与配体的结合,从而导致LHCGR受体蛋白调节男性性腺发育功能受损,引起睾丸间质细胞发育不全(LCH)I型;汇总文献及数据库,导致LCH表现的LHCGR基因错义突变仅19种,呈现散在分布。结论:本研究丰富了LHCGR基因变异数据库,为LCH基因型及表型相关性研究及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发育障碍 睾丸间质细胞发育不全 黄体生成素/绒毛膜性腺激素受体基因 minigene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