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俄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文化障碍与解决策略 |
靳知
|
《中国民族博览》
|
2024 |
0 |
|
2
|
新时期俄语文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
朱涛
|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
2012 |
1
|
|
3
|
文学教学艺苑里的奇葩——论俄语文学名著原版电影与文学教学的整合 |
韩静池
刘建荣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4
|
对旧文学史观和建构模式的反思──谈“二十世纪俄语文学史”的新构架 |
陈建华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5
|
漫谈俄语文学作品中的双关语 |
史铁强
|
《外语学刊》
|
1984 |
3
|
|
6
|
浅谈俄语文学篇章中的隐型文化——以瓦·帕·阿克肖诺夫《带星星的火车票》为例 |
李朝霞
|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10 |
0 |
|
7
|
试析俄语文学语篇中的外语嵌入成分 |
马亮
高佳华
|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
2020 |
0 |
|
8
|
俄语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学分析与研究 |
刘潇娴
|
《河北画报》
|
2022 |
0 |
|
9
|
留住记忆——回眸2016年度俄语文学 |
孔霞蔚
|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
|
2017 |
2
|
|
10
|
二十世纪俄语文学:侨民文学风景 |
周启超
|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2
|
|
11
|
批判 回归 异样 现代 异域——50到90年代俄语文学的另一面 |
张冰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2
|
世界文学视域下的俄语文学谱系 |
刘涛
|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3
|
建设国家俄语语言文学资料中心的战略思考 |
刘伟
|
《图书馆建设》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14
|
《牢狱之国旅行记》与以色列俄语文学的历史记忆话语 |
李暖
|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5
|
20世纪俄语文学:世纪之交的风韵 |
周启超
|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16
|
也谈“20世纪俄语文学”的新架构 |
陈建华
|
《俄罗斯文艺》
CSSCI
|
1994 |
1
|
|
17
|
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的“TOP-DOWN”发展模式及本体性和主体性问题——首都师范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历史、现实和未来 |
隋然
|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18
|
浅析俄语专业文学课的教学过程优化——以果戈理的《外套》为例 |
汪隽
|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
2016 |
0 |
|
19
|
从拓荒者到“苏联最后一代”:以色列俄语文学的身份建构与文化突围 |
李暖
|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
|
2023 |
0 |
|
20
|
我国高校培养出首批俄语文学博士 |
林精华
|
《俄罗斯文艺》
CSSCI
|
199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