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6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民间私募基金“收益保底”约定初探
被引量:
5
1
作者
苏浩
李雪
《时代法学》
2004年第4期65-72,共8页
中国民间私募基金中的“收益保底”约定愈发引起各方面的关注。这种约定在法律上是有效的 ,在经济学上也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理论根据。民间私募基金中的“收益保底”有着现实的市场基础 ,具有合理性。它涉及更多的是成熟理性的特定人之间...
中国民间私募基金中的“收益保底”约定愈发引起各方面的关注。这种约定在法律上是有效的 ,在经济学上也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理论根据。民间私募基金中的“收益保底”有着现实的市场基础 ,具有合理性。它涉及更多的是成熟理性的特定人之间的利益 ,而不是广大社会公众的利益。在这个意义上 ,政府、法律对于它的监管应当适当松一些。这是促进私募基金发展的基本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募基金
收益
保底
法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私募股权投资中股东承诺投资保底收益的效力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锋
姚磊
《人民司法》
2014年第10期12-14,共3页
上市公司的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在协议书中向原告承诺保底收益,原告基于此向法院要求两被告补偿其股权投资损失,因协议书是原告与两被告之间真实的意思表示,且协议书中约定的赔偿主体是上市公司的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而非上市公司本身,...
上市公司的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在协议书中向原告承诺保底收益,原告基于此向法院要求两被告补偿其股权投资损失,因协议书是原告与两被告之间真实的意思表示,且协议书中约定的赔偿主体是上市公司的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而非上市公司本身,此种补偿并不损害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其他股东及其债权人的利益,应予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募股权投资
保底收益
股东
承诺
非上市公司
实际控制人
效力
股权投资损失
原文传递
我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收益保底”探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海丽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年第10S期2-3,12,共3页
文章认为,我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中的"收益保底"条款愈发引起各方面的关注。这种条款在经济学上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理论根据,具有合理性。但是由于"收益保底"条款的固有的缺陷,使得"收益分成"成为"收...
文章认为,我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中的"收益保底"条款愈发引起各方面的关注。这种条款在经济学上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理论根据,具有合理性。但是由于"收益保底"条款的固有的缺陷,使得"收益分成"成为"收益保底"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收益
保底
收益
分成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地经营权入股问题研究
4
作者
刘欣
《经济师》
2025年第3期32-33,共2页
文章围绕土地经营权入股制度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分析国家政策、学界观点介绍了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可行性和实践模式。其次,探讨了土地经营权入股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价值评估困难、保底分红难以实现以及退股利益保障机制不完善。最后针对...
文章围绕土地经营权入股制度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分析国家政策、学界观点介绍了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可行性和实践模式。其次,探讨了土地经营权入股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价值评估困难、保底分红难以实现以及退股利益保障机制不完善。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完善建议:一是借助土地年租金、土地年均收益及入股期限计算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的期待利益,进而估算土地经营权价值。二是保底收益和按股分红的利润分配方式让保底分红难以实现,宜采用“优先股+保底协议”的利润分配方式;三是落实风险保障金、引入完备的保险机制,保障农户土地经营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营权入股
保底收益
优先股
保底
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私募基金“收益保底”承诺风险暗藏
5
作者
程大中
《上海工商》
2002年第2期58-59,共2页
目前在我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保底”承诺已引起有关方面人士的密切关注,并成为私募基金立法讨论的焦点,据了解,在目前的私募基金中,盛行的年终承诺收益率均很高,有的达到10-30%。因此,这种带有“收益保底”承诺的私募基...
目前在我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保底”承诺已引起有关方面人士的密切关注,并成为私募基金立法讨论的焦点,据了解,在目前的私募基金中,盛行的年终承诺收益率均很高,有的达到10-30%。因此,这种带有“收益保底”承诺的私募基金严重违反了有关法律规定,近乎非法集资。有专业人士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资产管理即使有书面合同文本,委托人与受托人的利益也难以得到法律保护。从国际经验看,私募基金的保本、保底的做法很少见,且受到极为严格的法律管制。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我国私募基金“收益保底”承诺的做法如此盛行?私募基金立法对此应作何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投资基金
私募基金
收益
保底
规范管理
投资风险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私募基金“收益保底”承诺的经济学分析
6
作者
鲁茉莉
程大中
《世界经济情况》
2002年第19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私募基金
“
收益
保底
”承诺
经济学分析
中国
证券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保底万能险 买前细思量
7
作者
宗春霞
《科学投资》
2005年第9期58-60,共3页
近来,各大保险公司推出的万能险品种,由于每月结息的折合年收益率稳定在3-4%.因此受到投资者的追捧。虽然如此,投资前仍需详细了解保险条款.防止盲目投资,防止意外损失。
关键词
万能险品种
投资需求
销售需求
保底收益
利率
收益
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银监会通知要求严禁信托投资公司在信托业务中承诺保底
8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69-69,共1页
中国银监会12月6日下发《严禁信托投资公司信托业务承诺保底的通知》。该通知针对部分信托投资公司在办理信托业务时存在向委托人承诺保底的做法,重申信托投资公司办理信托业务,应当严格执行分账管理的原则,必须用管理信托财产所产...
中国银监会12月6日下发《严禁信托投资公司信托业务承诺保底的通知》。该通知针对部分信托投资公司在办理信托业务时存在向委托人承诺保底的做法,重申信托投资公司办理信托业务,应当严格执行分账管理的原则,必须用管理信托财产所产生的实际信托收益进行分配,严禁信托投资公司挪用其他信托财产垫付信托财产的损失或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银监会
信托投资公司
信托业务
保底收益
分账管理
金融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定增保底抽屉协议又惹祸
9
作者
熊锦秋
《董事会》
2021年第3期12-13,共2页
假若抽屉协议认定无效,这将有效遏制定增潜规则滥行,引导定增市场重回健康发展轨道3月10日,泛海控股发布公告称,其孙公司民生投资与"科力远集团"于2017年就认购科力远非公开发行股票签订协议(科力远集团为科力远控股股东),因...
假若抽屉协议认定无效,这将有效遏制定增潜规则滥行,引导定增市场重回健康发展轨道3月10日,泛海控股发布公告称,其孙公司民生投资与"科力远集团"于2017年就认购科力远非公开发行股票签订协议(科力远集团为科力远控股股东),因科力远集团未按约定支付合同款项,民生投资于2021年2月向北京第二中院提起诉讼,要求科力远集团支付本金、利息、违约金共计约9731万元。这可能又是一起定增保底收益翻车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起诉讼
潜规则
控股股东
违约金
科力远
保底收益
有效遏制
抽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16万亿投资细节披露 险资下一步去哪儿
10
作者
谢玮
《中国经济周刊》
2024年第7期94-97,共4页
近两年,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万能险等分红型保险产品成了“网红产品”,因其提供保本保底收益而备受投资者青睐。不过,分红险的投资回报并不固定,它与险企的投资经营状况直接挂钩。面对长端利率中枢下移叠加资本市场低位震荡,持有十...
近两年,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万能险等分红型保险产品成了“网红产品”,因其提供保本保底收益而备受投资者青睐。不过,分红险的投资回报并不固定,它与险企的投资经营状况直接挂钩。面对长端利率中枢下移叠加资本市场低位震荡,持有十万亿级资产的险企,投资表现究竟如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能险
分红险
低位震荡
投资回报
险资
险企
保底收益
经营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私募基金存在的六大问题及规范化建议
被引量:
9
11
作者
何孝星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35-40,共6页
中国私募基金最大的设计缺陷是保底收益率 ,正是这一点 ,给私募基金的运作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中国私募基金的运作与证券市场的制度缺陷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 ,有可能成为引导证券市场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导火索。因此 ,现阶...
中国私募基金最大的设计缺陷是保底收益率 ,正是这一点 ,给私募基金的运作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中国私募基金的运作与证券市场的制度缺陷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 ,有可能成为引导证券市场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导火索。因此 ,现阶段应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对私募基金的监管 ,对现有的私募基金进行清理、整顿和规范 ,防止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从而促进私募基金的规范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募基金
保底收益
率
中国
证券市场
内幕交易
系统性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外资产管理业务的比较与启示
被引量:
6
12
作者
吴琴伟
冯玉明
《证券市场导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6-61,共6页
国外的机构投资者在选择资产管理人时,更加注重资产管理人的风险控制能力和其所推荐产品的风险是否与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而国内的机构投资者选择资产管理人时往往只关注产品的收益。
关键词
资产管理业务
中国
外国
机构投资者
证券投资公司
保底收益
金融机构
基金管理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强化对私募基金的市场化监管
被引量:
2
13
作者
殷洁
《商场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Z期171-173,共3页
放松政府管制,强化市场化监管,是对私募基金有效监管的必然选择。应当完善私募基金的内部治理结构;实行私募基金资金托管制度;规范运用投资组合;规范私募基金组织形式、章程和协议;适度控制私募基金对财务杠杆的运用;完善私募基金评级体...
放松政府管制,强化市场化监管,是对私募基金有效监管的必然选择。应当完善私募基金的内部治理结构;实行私募基金资金托管制度;规范运用投资组合;规范私募基金组织形式、章程和协议;适度控制私募基金对财务杠杆的运用;完善私募基金评级体系;加强私募基金行业的自律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募基金
市场化监管
政府管制
投资组合
保底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我加强——金融市场的铁律
14
作者
姜子叶
《江苏经济》
2003年第8期43-43,共1页
年初,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金融:走向理性繁荣”论坛上,《非理性繁荣》作者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席勒的到来,掀起了中国人研究国外热门课题——行为金融学的热潮。这一研究领域将心理学方法应用于金融市场,更贴切地描...
年初,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金融:走向理性繁荣”论坛上,《非理性繁荣》作者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席勒的到来,掀起了中国人研究国外热门课题——行为金融学的热潮。这一研究领域将心理学方法应用于金融市场,更贴切地描述了现实中人的预期在金融市场中的重要作用,比传统金融学更具说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市场
中国
行为金融学
上市公司
牛市
券商
金融资产
保底收益
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私募基金法律监管的几个问题探析
被引量:
2
15
作者
李泽文
吴昊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1期101-102,109,共3页
私募基金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猛,在资本投资领域举足轻重。其在促进经济发展、丰富投资手段的同时,也存在着可能给金融系统制造系统性风险和损害投资者利益等痼疾。为使私募基金健康、有序运行和发展客观上需要强化法律监管。对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猛,在资本投资领域举足轻重。其在促进经济发展、丰富投资手段的同时,也存在着可能给金融系统制造系统性风险和损害投资者利益等痼疾。为使私募基金健康、有序运行和发展客观上需要强化法律监管。对私募基金的法律监管繁复而艰难,需要解决众多疑难问题,其中应注意解决好私募基金法律化命题、运行中的保底收益及投资者的资金来源问题。认为应该用更为科学、规范的私募基金法制化取代私募基金合法化命题,对基金合约中的保底协定应予以禁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募基金
法律监管
法制化
保底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个具有保底投资收益的投资连接寿险定价模型
被引量:
2
16
作者
杨舸
田澎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1-54,91,共5页
针对某些投资连接寿险产品既存在最低死亡赔付又存在最低投资回报的情形,提出了一个具有保底投资收益的投资连接寿险产品(即具有双重担保收益)的定价模型,并给出了数值算例.研究结果表明,这类产品在定价时可以看作由一个具有保底收益的...
针对某些投资连接寿险产品既存在最低死亡赔付又存在最低投资回报的情形,提出了一个具有保底投资收益的投资连接寿险产品(即具有双重担保收益)的定价模型,并给出了数值算例.研究结果表明,这类产品在定价时可以看作由一个具有保底收益的投资基金与一个基于死亡赔付的欧式熊市价差期权组合(EBSOP)构成,该期权组合的价值通常不容忽视;当最低死亡赔付额小于保底投资收益时,欧式熊市价差期权组合为虚值,保单可视为一个可提前执行的有保底收益的投资基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连接寿险
定价模型
保底
投资
收益
组合期权
原文传递
浅析万能保险的利与弊
17
作者
徐建明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77-78,共2页
万能保险由国外引入,由于其在交费、资金配置等方面有着很大的灵活性,可以根据投保人自己的需要进行相应调整,以获取更大的利益,故在目前的市场销售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又由于其初始成本较高、对年纪大的人投保不利、营销员的素...
万能保险由国外引入,由于其在交费、资金配置等方面有着很大的灵活性,可以根据投保人自己的需要进行相应调整,以获取更大的利益,故在目前的市场销售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又由于其初始成本较高、对年纪大的人投保不利、营销员的素质难以达到要求等原因必然会抑制市场需求。因此,保险公司不应急于推出万能保险,应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即使要推广销售也应考虑区域经济、风险防范等因素,并且要有清晰的市场定位,只有这样才不会误入歧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能保险
保底收益
初始费用
营销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防控地方隐性债务风险研究
18
作者
张国明
靳伟凤
+1 位作者
赵秋梅
马欢
《山西财税》
2021年第8期49-51,共3页
隐性债务是指地方政府在法定限额之外直接或者承诺以财政资金偿还以及违法提供担保等方式举借的债务,主要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等替政府举借,由政府提供担保或财政资金支付偿还的债务,包括政府在设立政府投资基金、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隐性债务是指地方政府在法定限额之外直接或者承诺以财政资金偿还以及违法提供担保等方式举借的债务,主要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等替政府举借,由政府提供担保或财政资金支付偿还的债务,包括政府在设立政府投资基金、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购买服务等过程中,通过约定回购投资本金、承诺保底收益等形成的政府中长期支出事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债务
国有企事业单位
政府购买服务
财政资金支付
提供担保
政府投资基金
保底收益
资金偿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危险的金融电商化
19
作者
孟群舒
《沪港经济》
2013年第12期16-16,共1页
打开电商网站页面,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极具冲击力的画面.淘宝搞出了“抢钱行动”,百度搞出了“发财节”,仿佛金融是没有风险的,来的都是空麻袋背米,有赚无赔.点开淘宝保险一款万能险页面,屏幕上是“高收益逆天,仅限3天!”“经典爆款,限...
打开电商网站页面,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极具冲击力的画面.淘宝搞出了“抢钱行动”,百度搞出了“发财节”,仿佛金融是没有风险的,来的都是空麻袋背米,有赚无赔.点开淘宝保险一款万能险页面,屏幕上是“高收益逆天,仅限3天!”“经典爆款,限量10亿”“7%预期年化收益,有保底”等宣传语,营造出非抢不可的气势.只有网民往下拉到五六个屏幕之后,才有一行小字:结算利率并不代表未来投资收益.事实上,这个“不代表未来收益”的收益,恰恰被当成产品的最大卖点,这不能不说是讽刺.万能险的保底收益通常只有1.7%~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
危险
高
收益
投资
收益
未来
收益
保底收益
万能险
冲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间私募基金“收益保底”约定初探
被引量:
5
1
作者
苏浩
李雪
机构
北京大学法学院
出处
《时代法学》
2004年第4期65-72,共8页
文摘
中国民间私募基金中的“收益保底”约定愈发引起各方面的关注。这种约定在法律上是有效的 ,在经济学上也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理论根据。民间私募基金中的“收益保底”有着现实的市场基础 ,具有合理性。它涉及更多的是成熟理性的特定人之间的利益 ,而不是广大社会公众的利益。在这个意义上 ,政府、法律对于它的监管应当适当松一些。这是促进私募基金发展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私募基金
收益
保底
法律分析
Keywords
Minimum-Proceeds-Guarantee Clause
Private Placement Fund
分类号
D9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私募股权投资中股东承诺投资保底收益的效力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锋
姚磊
机构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
出处
《人民司法》
2014年第10期12-14,共3页
文摘
上市公司的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在协议书中向原告承诺保底收益,原告基于此向法院要求两被告补偿其股权投资损失,因协议书是原告与两被告之间真实的意思表示,且协议书中约定的赔偿主体是上市公司的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而非上市公司本身,此种补偿并不损害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其他股东及其债权人的利益,应予支持。
关键词
私募股权投资
保底收益
股东
承诺
非上市公司
实际控制人
效力
股权投资损失
分类号
D920.5 [政治法律—法学]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我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收益保底”探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海丽
机构
山东大学
出处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年第10S期2-3,12,共3页
文摘
文章认为,我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中的"收益保底"条款愈发引起各方面的关注。这种条款在经济学上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理论根据,具有合理性。但是由于"收益保底"条款的固有的缺陷,使得"收益分成"成为"收益保底"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收益
保底
收益
分成
中国
分类号
F276.6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地经营权入股问题研究
4
作者
刘欣
机构
黑龙江大学
出处
《经济师》
2025年第3期32-33,共2页
文摘
文章围绕土地经营权入股制度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分析国家政策、学界观点介绍了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可行性和实践模式。其次,探讨了土地经营权入股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价值评估困难、保底分红难以实现以及退股利益保障机制不完善。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完善建议:一是借助土地年租金、土地年均收益及入股期限计算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的期待利益,进而估算土地经营权价值。二是保底收益和按股分红的利润分配方式让保底分红难以实现,宜采用“优先股+保底协议”的利润分配方式;三是落实风险保障金、引入完备的保险机制,保障农户土地经营权。
关键词
土地经营权入股
保底收益
优先股
保底
协议
分类号
F301.3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私募基金“收益保底”承诺风险暗藏
5
作者
程大中
出处
《上海工商》
2002年第2期58-59,共2页
文摘
目前在我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保底”承诺已引起有关方面人士的密切关注,并成为私募基金立法讨论的焦点,据了解,在目前的私募基金中,盛行的年终承诺收益率均很高,有的达到10-30%。因此,这种带有“收益保底”承诺的私募基金严重违反了有关法律规定,近乎非法集资。有专业人士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资产管理即使有书面合同文本,委托人与受托人的利益也难以得到法律保护。从国际经验看,私募基金的保本、保底的做法很少见,且受到极为严格的法律管制。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我国私募基金“收益保底”承诺的做法如此盛行?私募基金立法对此应作何考虑?
关键词
证券投资基金
私募基金
收益
保底
规范管理
投资风险
中国
分类号
F832.48 [经济管理—金融学]
F832.5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私募基金“收益保底”承诺的经济学分析
6
作者
鲁茉莉
程大中
出处
《世界经济情况》
2002年第19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私募基金
“
收益
保底
”承诺
经济学分析
中国
证券市场
分类号
F832.5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保底万能险 买前细思量
7
作者
宗春霞
机构
《科学投资》记者
出处
《科学投资》
2005年第9期58-60,共3页
文摘
近来,各大保险公司推出的万能险品种,由于每月结息的折合年收益率稳定在3-4%.因此受到投资者的追捧。虽然如此,投资前仍需详细了解保险条款.防止盲目投资,防止意外损失。
关键词
万能险品种
投资需求
销售需求
保底收益
利率
收益
方式
分类号
F840.6 [经济管理—保险]
F830.59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银监会通知要求严禁信托投资公司在信托业务中承诺保底
8
出处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69-69,共1页
文摘
中国银监会12月6日下发《严禁信托投资公司信托业务承诺保底的通知》。该通知针对部分信托投资公司在办理信托业务时存在向委托人承诺保底的做法,重申信托投资公司办理信托业务,应当严格执行分账管理的原则,必须用管理信托财产所产生的实际信托收益进行分配,严禁信托投资公司挪用其他信托财产垫付信托财产的损失或收益;
关键词
中国银监会
信托投资公司
信托业务
保底收益
分账管理
金融风险
分类号
F832.39 [经济管理—金融学]
F832.49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定增保底抽屉协议又惹祸
9
作者
熊锦秋
机构
不详
出处
《董事会》
2021年第3期12-13,共2页
文摘
假若抽屉协议认定无效,这将有效遏制定增潜规则滥行,引导定增市场重回健康发展轨道3月10日,泛海控股发布公告称,其孙公司民生投资与"科力远集团"于2017年就认购科力远非公开发行股票签订协议(科力远集团为科力远控股股东),因科力远集团未按约定支付合同款项,民生投资于2021年2月向北京第二中院提起诉讼,要求科力远集团支付本金、利息、违约金共计约9731万元。这可能又是一起定增保底收益翻车案。
关键词
提起诉讼
潜规则
控股股东
违约金
科力远
保底收益
有效遏制
抽屉
分类号
D92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16万亿投资细节披露 险资下一步去哪儿
10
作者
谢玮
机构
《中国经济周刊》
出处
《中国经济周刊》
2024年第7期94-97,共4页
文摘
近两年,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万能险等分红型保险产品成了“网红产品”,因其提供保本保底收益而备受投资者青睐。不过,分红险的投资回报并不固定,它与险企的投资经营状况直接挂钩。面对长端利率中枢下移叠加资本市场低位震荡,持有十万亿级资产的险企,投资表现究竟如何?
关键词
万能险
分红险
低位震荡
投资回报
险资
险企
保底收益
经营状况
分类号
F83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私募基金存在的六大问题及规范化建议
被引量:
9
11
作者
何孝星
机构
厦门大学财政金融系
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35-40,共6页
文摘
中国私募基金最大的设计缺陷是保底收益率 ,正是这一点 ,给私募基金的运作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中国私募基金的运作与证券市场的制度缺陷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 ,有可能成为引导证券市场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导火索。因此 ,现阶段应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对私募基金的监管 ,对现有的私募基金进行清理、整顿和规范 ,防止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从而促进私募基金的规范化发展。
关键词
私募基金
保底收益
率
中国
证券市场
内幕交易
系统性风险
Keywords
private-raising fund,minimum yield
supervision
分类号
F832.5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外资产管理业务的比较与启示
被引量:
6
12
作者
吴琴伟
冯玉明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
东方证券研究所
出处
《证券市场导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6-61,共6页
文摘
国外的机构投资者在选择资产管理人时,更加注重资产管理人的风险控制能力和其所推荐产品的风险是否与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而国内的机构投资者选择资产管理人时往往只关注产品的收益。
关键词
资产管理业务
中国
外国
机构投资者
证券投资公司
保底收益
金融机构
基金管理公司
分类号
F832.39 [经济管理—金融学]
F832.5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强化对私募基金的市场化监管
被引量:
2
13
作者
殷洁
机构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出处
《商场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Z期171-173,共3页
文摘
放松政府管制,强化市场化监管,是对私募基金有效监管的必然选择。应当完善私募基金的内部治理结构;实行私募基金资金托管制度;规范运用投资组合;规范私募基金组织形式、章程和协议;适度控制私募基金对财务杠杆的运用;完善私募基金评级体系;加强私募基金行业的自律管理。
关键词
私募基金
市场化监管
政府管制
投资组合
保底收益
分类号
F832.51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我加强——金融市场的铁律
14
作者
姜子叶
机构
东南大学
出处
《江苏经济》
2003年第8期43-43,共1页
文摘
年初,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金融:走向理性繁荣”论坛上,《非理性繁荣》作者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席勒的到来,掀起了中国人研究国外热门课题——行为金融学的热潮。这一研究领域将心理学方法应用于金融市场,更贴切地描述了现实中人的预期在金融市场中的重要作用,比传统金融学更具说服力。
关键词
金融市场
中国
行为金融学
上市公司
牛市
券商
金融资产
保底收益
率
分类号
F832.5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私募基金法律监管的几个问题探析
被引量:
2
15
作者
李泽文
吴昊
机构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
安徽财经大学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1期101-102,109,共3页
文摘
私募基金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猛,在资本投资领域举足轻重。其在促进经济发展、丰富投资手段的同时,也存在着可能给金融系统制造系统性风险和损害投资者利益等痼疾。为使私募基金健康、有序运行和发展客观上需要强化法律监管。对私募基金的法律监管繁复而艰难,需要解决众多疑难问题,其中应注意解决好私募基金法律化命题、运行中的保底收益及投资者的资金来源问题。认为应该用更为科学、规范的私募基金法制化取代私募基金合法化命题,对基金合约中的保底协定应予以禁止。
关键词
私募基金
法律监管
法制化
保底收益
分类号
F830.9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个具有保底投资收益的投资连接寿险定价模型
被引量:
2
16
作者
杨舸
田澎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
出处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1-54,91,共5页
文摘
针对某些投资连接寿险产品既存在最低死亡赔付又存在最低投资回报的情形,提出了一个具有保底投资收益的投资连接寿险产品(即具有双重担保收益)的定价模型,并给出了数值算例.研究结果表明,这类产品在定价时可以看作由一个具有保底收益的投资基金与一个基于死亡赔付的欧式熊市价差期权组合(EBSOP)构成,该期权组合的价值通常不容忽视;当最低死亡赔付额小于保底投资收益时,欧式熊市价差期权组合为虚值,保单可视为一个可提前执行的有保底收益的投资基金.
关键词
投资连接寿险
定价模型
保底
投资
收益
组合期权
Keywords
equity-linked life insurance
pricing model
guaranteed return
option packages
分类号
F840.62 [经济管理—保险]
原文传递
题名
浅析万能保险的利与弊
17
作者
徐建明
机构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分公司
出处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77-78,共2页
文摘
万能保险由国外引入,由于其在交费、资金配置等方面有着很大的灵活性,可以根据投保人自己的需要进行相应调整,以获取更大的利益,故在目前的市场销售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又由于其初始成本较高、对年纪大的人投保不利、营销员的素质难以达到要求等原因必然会抑制市场需求。因此,保险公司不应急于推出万能保险,应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即使要推广销售也应考虑区域经济、风险防范等因素,并且要有清晰的市场定位,只有这样才不会误入歧途。
关键词
万能保险
保底收益
初始费用
营销员
分类号
F842.4 [经济管理—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防控地方隐性债务风险研究
18
作者
张国明
靳伟凤
赵秋梅
马欢
机构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
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
出处
《山西财税》
2021年第8期49-51,共3页
文摘
隐性债务是指地方政府在法定限额之外直接或者承诺以财政资金偿还以及违法提供担保等方式举借的债务,主要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等替政府举借,由政府提供担保或财政资金支付偿还的债务,包括政府在设立政府投资基金、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购买服务等过程中,通过约定回购投资本金、承诺保底收益等形成的政府中长期支出事项等。
关键词
隐性债务
国有企事业单位
政府购买服务
财政资金支付
提供担保
政府投资基金
保底收益
资金偿还
分类号
F83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危险的金融电商化
19
作者
孟群舒
出处
《沪港经济》
2013年第12期16-16,共1页
文摘
打开电商网站页面,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极具冲击力的画面.淘宝搞出了“抢钱行动”,百度搞出了“发财节”,仿佛金融是没有风险的,来的都是空麻袋背米,有赚无赔.点开淘宝保险一款万能险页面,屏幕上是“高收益逆天,仅限3天!”“经典爆款,限量10亿”“7%预期年化收益,有保底”等宣传语,营造出非抢不可的气势.只有网民往下拉到五六个屏幕之后,才有一行小字:结算利率并不代表未来投资收益.事实上,这个“不代表未来收益”的收益,恰恰被当成产品的最大卖点,这不能不说是讽刺.万能险的保底收益通常只有1.7%~2.5%.
关键词
金融
危险
高
收益
投资
收益
未来
收益
保底收益
万能险
冲击力
分类号
F832.1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民间私募基金“收益保底”约定初探
苏浩
李雪
《时代法学》
200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私募股权投资中股东承诺投资保底收益的效力
刘锋
姚磊
《人民司法》
2014
3
原文传递
3
我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收益保底”探析
李海丽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土地经营权入股问题研究
刘欣
《经济师》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私募基金“收益保底”承诺风险暗藏
程大中
《上海工商》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私募基金“收益保底”承诺的经济学分析
鲁茉莉
程大中
《世界经济情况》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保底万能险 买前细思量
宗春霞
《科学投资》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银监会通知要求严禁信托投资公司在信托业务中承诺保底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定增保底抽屉协议又惹祸
熊锦秋
《董事会》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超16万亿投资细节披露 险资下一步去哪儿
谢玮
《中国经济周刊》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我国私募基金存在的六大问题及规范化建议
何孝星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中外资产管理业务的比较与启示
吴琴伟
冯玉明
《证券市场导报》
北大核心
200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强化对私募基金的市场化监管
殷洁
《商场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自我加强——金融市场的铁律
姜子叶
《江苏经济》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私募基金法律监管的几个问题探析
李泽文
吴昊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一个具有保底投资收益的投资连接寿险定价模型
杨舸
田澎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
原文传递
17
浅析万能保险的利与弊
徐建明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防控地方隐性债务风险研究
张国明
靳伟凤
赵秋梅
马欢
《山西财税》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危险的金融电商化
孟群舒
《沪港经济》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