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5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落酸代谢及信号转导对胡萝卜CO_(2)加富的响应分析
1
作者 宋红霞 高崇真 +2 位作者 朱伟龙 路强 宋甜月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5-284,I0008,I0009,共12页
胡萝卜作为世界十大蔬菜之一,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实现了周年供应。增施CO_(2)可提高胡萝卜产量和类胡萝卜素积累,而脱落酸(ABA)是调控植物生长和响应外界刺激的重要激素。为了探究胡萝卜ABA代谢和信号转导响应CO_(2)加富的分子机制,本... 胡萝卜作为世界十大蔬菜之一,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实现了周年供应。增施CO_(2)可提高胡萝卜产量和类胡萝卜素积累,而脱落酸(ABA)是调控植物生长和响应外界刺激的重要激素。为了探究胡萝卜ABA代谢和信号转导响应CO_(2)加富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分析CO_(2)加富与对照条件下ABA含量和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NCED)含量的变化;利用RNA-Seq分析CO_(2)加富条件下脱落酸代谢和信号转导过程中参与的关键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发现,增施CO_(2)抑制了ABA的合成,降低了酶含量;转录组分析共获得482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16个直接响应ABA代谢或与ABA信号转导相关,7个与ABA代谢相关,9个参与ABA信号通路,初步揭示了ABA信号和CO_(2)感知之间的分子关联,ABA不仅高度响应CO_(2)浓度变化,而且参与信号转导过程,调控生长发育。本研究结果为CO_(2)加富条件下ABA积累机制和调控ABA信号转导机制探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 脱落酸 CO_(2)加富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盘退变中的力学信号转导蛋白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夕林 吴思 +3 位作者 张超 朱立国 符碧峰 王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9-589,共11页
背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椎间盘退变与异常压力负荷密切相关,而力学信号转导蛋白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目的:探讨力学信号转导蛋白在异常机械力刺激诱导椎间盘退变的力化学信号换能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机制,总结目前靶向力学信号延缓椎间... 背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椎间盘退变与异常压力负荷密切相关,而力学信号转导蛋白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目的:探讨力学信号转导蛋白在异常机械力刺激诱导椎间盘退变的力化学信号换能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机制,总结目前靶向力学信号延缓椎间盘退变的治疗策略。方法:以“椎间盘,髓核,纤维环,软骨终板,细胞,力,信号转导,蛋白,生物力学”为中文检索词,以“intervertebral disc,nucleus pulposus,annulus fibrosus,cartilaginous endplate,cell,mechanical stimulation,signal transduction,protein,biomechanics”为英文检索词,检索PubMed、CNKI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最终纳入88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椎间盘细胞能通过多种力学信号转导蛋白感知外界机械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细胞内生物学反应,这些转导蛋白主要包括细胞外基质中的胶原蛋白、细胞膜表面受体(如整合素及离子通道)、细胞骨架结构蛋白等。力学信号转导蛋白调控力化学信号换能的过程主要包括多个通路的激活,如PI3K/AKT信号通路、核因子κB信号通路、Ca^(2+)/Calpain2/Caspase3通路等。力学信号转导蛋白在椎间盘细胞机械信号换能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些蛋白表达异常或由此导致的细胞外基质环境改变会破坏椎间盘细胞的力学平衡,引发椎间盘退变。深入研究椎间盘细胞力学信号转导蛋白的表达及调控机制,寻找关键的病理环节和治疗靶点,对开发椎间盘退变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靶向力学信号延缓椎间盘退变的策略主要包括对转导蛋白的调控、对细胞外基质的改良等,然而这方面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力学信号转导蛋白调控椎间盘退变有望实现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信号转导 蛋白质 椎间盘退变 靶向力学信号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1通过si-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促进小鼠心肌梗死后血管生成并抑制心脏重构
3
作者 霍嘉琪 袁明杰 +1 位作者 田厚泽 幸世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44-51,共8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21对心肌梗死(MI)小鼠毛细血管生成和心脏重构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60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MI组、MI+IL-21组,每组20只。建立MI模型,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舒张末期内径(LVEDD)...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21对心肌梗死(MI)小鼠毛细血管生成和心脏重构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60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MI组、MI+IL-21组,每组20只。建立MI模型,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计算左室短轴缩短率(FS),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溶液(TTC)染色测定梗死面积和壁厚,ELISA检测血清炎症相关因子水平,TUNEL、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率、血管密度。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为阴性对照组、IL-21组、si-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组、si-STAT+IL-21组,于缺氧血清饥饿(HSS)环境下培养24 h模拟缺血,通过MTT、TUNEL、血管形成实验评估细胞活力、凋亡、血管形成能力。qRT-PCR检测心肌组织IL-21、Ⅰ型胶原α1(COL1α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胱天蛋白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IL-21、STAT3、p-STAT3、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P38、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AKT)、p-AKT蛋白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MI组梗死面积、LVESD、LVEDD、血清IL-1β、心肌组织COL1α1、MMP-9 mRNA、细胞凋亡率、Caspase-3 mRNA、p-STAT3、p-AKT、p-P38蛋白表达水平增加(均P<0.05),LVEF、FS、血清IL-21、IL-10、心肌组织IL-21 mRNA与蛋白、Bcl-2 mRNA降低(均P<0.05);与MI组比较,MI+IL-21组梗死面积、LVESD、LVEDD、血清IL-1β、心肌组织COL1α1、MMP-9 mRNA、细胞凋亡率、Caspase-3 mRNA减小(均P<0.05),LVEF、FS、血清IL-21、IL-10、心肌组织IL-21 mRNA与蛋白、Bcl-2 mRNA、p-STAT3、p-AKT、p-P38蛋白、血管密度升高(均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IL-21组细胞存活率、成管长度增加(均P<0.05),细胞凋亡率下降(P<0.05),si-STAT3组细胞存活率、成管长度减小(均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结论:IL-21可刺激血管生成,减少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改善MI后心脏重塑,可能与激活STAT3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白细胞介素-21 血管生成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 心脏重构 炎症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信号转导通路对骨折愈合影响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镜任 刘刚 +3 位作者 朱受权 温海成 李泓成 王希琳 《中国医药》 2025年第3期471-475,共5页
骨折通常会导致血管断裂和软组织损伤,患处缺血、缺氧以及氧化应激反应。氧化应激过程中,活性氧作为第二信使参与激活信号转导通路。在活性氧的参与下,线粒体氧化应激异常、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 骨折通常会导致血管断裂和软组织损伤,患处缺血、缺氧以及氧化应激反应。氧化应激过程中,活性氧作为第二信使参与激活信号转导通路。在活性氧的参与下,线粒体氧化应激异常、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信号通路、核因子κB信号通路以及沉默交配型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叉头框转录因子O信号通路均可以调控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增殖与凋亡,进而影响骨折愈合的进程。近年来,线粒体功能研究兴起,氧化应激相关信号通路与骨折愈合的相关研究不断取得进展。深入研究线粒体氧化应激以及相关信号转导的靶点与机制可进一步理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成骨细胞活性和破骨细胞凋亡,为临床骨折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愈合 氧化应激 信号转导通路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调控音猬因子信号途径对脑出血引发神经损伤的影响
5
作者 刘蔚然 王辉 +3 位作者 董晓柳 张秀清 宋丽华 高铭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探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调控音猬因子(Shh)信号途径对脑出血(ICH)引起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大鼠神经元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ICH模型组,通过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检测两组细胞中STAT3和Shh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 目的探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调控音猬因子(Shh)信号途径对脑出血(ICH)引起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大鼠神经元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ICH模型组,通过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检测两组细胞中STAT3和Shh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MTT分析两组细胞的增殖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CH模型组、ICH+PBS组与ICH+Stattic组,通过HE染色评估各组小鼠脑损伤情况。使用干扰RNA技术敲降ICH模型组PC12细胞,分组为对照组、ICH模型组、ICH+shRNA阴性对照组、ICH+sh-STAT3组,并为证实STAT3对Shh的调控作用,同时敲降STAT3和Shh,设置ICH+sh-STAT3+sh-Shh组。此外,通过转染过表达载体增加ICH模型组PC12细胞中Shh的表达,分组为对照组、ICH模型组、ICH+空白载体对照组、ICH+Shh过表达组。采用MT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以上各组增殖曲线和凋亡变化。结果在ICH模型组PC12细胞和ICH模型组小鼠脑组织中STAT3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增加(P<0.05),而Shh表达减少(P<0.05)。敲降STAT3减轻了ICH小鼠的脑损伤。敲降STAT3后,ICH模型中Shh信号相关蛋白(Shh,SMO和Gli-1)表达增加(P<0.05),ICH模型组PC12细胞的增殖增加(P<0.05),细胞凋亡率减少(P<0.05)。过表达Shh后促进ICH模型中PC12细胞的增殖(P<0.05),并且减少了细胞凋亡(P<0.05)。结论STAT3调控Shh信号途径影响ICH细胞模型中PC12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Shh信号途径 神经损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肝组织与外周血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结构域分子3、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表达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张静妮 张莹 岳虹 《陕西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404-407,423,共5页
目的:探究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肝组织与外周血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结构域分子3(Tim-3)、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表达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83例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组,选取体检健康者86例为对照组。采用免... 目的:探究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肝组织与外周血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结构域分子3(Tim-3)、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表达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83例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组,选取体检健康者86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肝组织及外周血Tim-3、SOCS3表达。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自身免疫相关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6、IL-21以及趋化因子C-C Motif趋化因子配体2(CCL2)、C-X-C Motif趋化因子配体9(CXCL9)、趋化因子C-C-基元受体6(CCR6)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Tim-3、SOCS3表达与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im-3、SOCS3表达水平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价值。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自身免疫性肝炎组Tim-3、SOCS3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自身免疫性肝炎组炎症因子(IL-2、IL-6、IL-21)、趋化因子(CCL2、CXCL9、CCR6)以及Tim-3和SOCS3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im-3、SOCS3与炎症因子IL-2、IL-6、IL-21及趋化因子CCL2、CXCL9、CCR6呈正相关(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im-3、SOCS3联合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价值优于各自单独检测(均P<0.05)。结论:Tim-3、SOCS3在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肝组织及外周血中均呈高表达,两者联合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结构域分子3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 炎症因子 趋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通过JAK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抑制慢性心衰大鼠心肌自噬的机制研究
7
作者 韩萌 李玉洁 +3 位作者 杨国宁 胡辉 林正捷 陈原林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通过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慢性心力心衰(CHF)大鼠心肌自噬的机制研究。方法:选取6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b1低、中、高剂量组,建立大鼠CHF模型,排除死亡...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通过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慢性心力心衰(CHF)大鼠心肌自噬的机制研究。方法:选取6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b1低、中、高剂量组,建立大鼠CHF模型,排除死亡大鼠后,每组12只。对照组、模型组以10 ml/kg蒸馏水灌胃,其余三组分别以30、50、70 mg/kg人参皂苷Rb1灌胃,1次/d,连续给药8周。以超声仪器测各组大鼠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以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TUNEL法分别测各组大鼠观察心肌组织结构及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JAK/STAT通路及自噬效应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LC3-Ⅱ)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心功能、血流动力学下降,人参皂苷Rb1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心功能、血流动力学提升(均P<0.05)。模型组心肌组织结构不完整,细胞肿胀变形,界限模糊,间隙增大,可见脱落的细胞核,并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人参皂苷Rb1低、中、高剂量组心肌结构、细胞界限和大小及排列形态逐渐改善,好于模型组。对照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b1低、中、高剂量组凋亡率依次为(3.12±1.01)%、(34.04±8.76)%、(28.06±7.24)%、(18.05±5.13)%、(15.17±4.52)%(均P<0.05)。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肌组织JAK1、STAT3、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升高,人参皂苷Rb1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心肌组织JAK1、STAT3、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依次降低(均P<0.05)。结论:人参皂苷Rb1可保护CHF大鼠心功能,调节心肌细胞自噬,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人参皂苷RB1 JAK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 心肌细胞 心功能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黏膜组织微小RNA-155和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霞 贾慧宇 +1 位作者 宋维轩 赵汉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4-340,共7页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结肠黏膜组织微小RNA-155(miR-155)、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UC患者130例。按照改良Mayo评分系统...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结肠黏膜组织微小RNA-155(miR-155)、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UC患者130例。按照改良Mayo评分系统将患者分为活动期组(n=85)和缓解期组(n=45);根据改良Truelove和Witts分型标准将UC活动期患者分为轻度组(n=35)、中度组(n=30)和重度组(n=20)。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行结肠镜检查或结肠单发息肉切除术后复查结肠镜结果正常并排除其他疾病者共9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UC患者病变显著的结肠段黏膜组织和对照组距肛门20 cm处正常结肠黏膜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组织中miR-155、SOCS1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组织中SOCS1蛋白表达情况,分析UC患者结肠黏膜组织miR-155、SOCS1 mRNA和改良Mayo评分的相关性,评价miR-155、SOCS1 mRNA表达水平对UC活动期患者发生重度病情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和缓解期组比较,活动期组结肠黏膜组织miR-155表达水平显著升高,SOCS1 mRNA表达水平、SOCS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P均<0.001)。轻、中、重度组UC活动期患者结肠黏膜组织miR-155表达水平和改良Mayo评分依次升高,SOCS1 mRNA表达水平依次降低(P均<0.001)。UC患者结肠黏膜组织miR-155与改良Mayo评分呈正相关,SOCS1 mRNA与改良Mayo评分呈负相关(P均<0.001)。miR-155高表达(OR=2.762,95%CI=1.284~5.944,P=0.009)、SOCS1 mRNA低表达(OR=2.617,95%CI=1.302~5.258,P=0.007)、改良Mayo评分≥12分(OR=3.232,95%CI=1.450~7.204,P=0.004)是影响UC活动期患者发生重度病情的危险因素。miR-155和SOCS1 mRNA联合预测UC活动期患者发生重度病情的曲线下面积为0.920。结论miR-155、SOCS1 mRNA的表达水平与UC活动期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两者联合对UC活动期患者发生重度病情的预测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微小RNA-155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 疾病严重程度 重度病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阴、活血化痰解毒中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浩 谈晓东 +4 位作者 徐斌 朱红俊 苏伟 李七一 陆曙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4期2626-2629,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化痰解毒中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炎症指标、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中药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标准化治疗,中药组在西医标准化治疗基础上加用益...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化痰解毒中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炎症指标、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中药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标准化治疗,中药组在西医标准化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痰解毒中药。两组均治疗2周。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积分、中医主症积分、血瘀证积分、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SOCS3;之后每3个月门诊或电话随访1次,观察两组生存质量、终点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心绞痛积分、中医主症积分、血瘀证积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心绞痛积分、中医主症积分、血瘀证积分治疗前后差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hs-CRP降低,SOCS3水平升高,且中药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67%与66.67%,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痰解毒中药可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临床症状,降低hs-CRP,升高SOCS3水平,其机制可能与调控SOCS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益气养阴、活血化痰解毒中药 炎症指标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阻断JAK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信号通路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和迁移并诱导其凋亡的作用研究
10
作者 崔晓佳 谭程 +4 位作者 杨百霞 倪峰 杭达明 沈健 钱霞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103-1108,共6页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对人食管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JAK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体外培养人食管癌OE19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做干预)和实验组(15、30、60、90和120...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对人食管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JAK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体外培养人食管癌OE19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做干预)和实验组(15、30、60、90和120μmol/L白藜芦醇干预24 h)进行预实验,根据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预实验结果,筛选有显著作用且细胞活力高于50%的30、60、90μmol/L白藜芦醇进行后续的实验,后续实验又分为对照组(不做干预)、30、60、90μmol/L白藜芦醇组(30、60和90μmol/L白藜芦醇)和30μmol/L白藜芦醇+抑制剂组(30μmol/L白藜芦醇+10μmol/L JAK2/STAT3通路抑制剂AG490),干预24 h。用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Hoechst 33258染色、Transwell、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及蛋白质印迹法对细胞增殖率、凋亡情况、迁移数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胱天蛋白酶-3(caspase-3)和JAK2/STAT3相关因子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浓度实验组的细胞活力与对照组相比逐渐降低,其中30、60、90和120μmol/L白藜芦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20μmol/L白藜芦醇组细胞活力低于50%,所以本研究选择30、60和90μmol/L白藜芦醇继续后续实验;60μmol/L白藜芦醇组细胞增殖率(41.49±5.06)%、迁移细胞数(36.67±2.52)个显著低于对照组(53.34±1.99)%、(58.00±2.00)个,凋亡细胞数(7.67±1.53)个显著高于对照组(2.50±0.71)个,且cyclin D1、p-JAK2和p-STAT3表达量也低于对照组,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30、90μmol/L白藜芦醇组以上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同样如此。与30μmol/L白藜芦醇组相比,30μmol/L白藜芦醇+抑制剂组以上各指标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通过抑制JAK2/STAT3通路抑制人食管癌OE19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诱导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白藜芦醇 JAK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信号通路 增殖 凋亡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通过调控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激活子3信号通路促进脊髓损伤后小鼠运动功能恢复
11
作者 覃建锋 宋海旺 +3 位作者 孙宝飞 吉杨丹 龙思方 杨丹 《解剖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60-267,共8页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脊髓损伤后小鼠白细胞介素6(IL-6)/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方法选取SPF级小鼠72只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脊髓损伤组(SCI)和NMES组。利用BMS评分、斜坡实验与电生理(EMG)评...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脊髓损伤后小鼠白细胞介素6(IL-6)/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方法选取SPF级小鼠72只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脊髓损伤组(SCI)和NMES组。利用BMS评分、斜坡实验与电生理(EMG)评估小鼠脊髓损伤后肢体运动恢复情况。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小鼠脊髓组织中相关炎症因子、IL-6/STAT3信号通路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脊髓形态结构。结果NMES组BMS评分和小鼠斜坡实验均高于SCI组(P<0.05);NMES组小鼠运动诱发电位(MEP)最大振幅高于SCI组(P<0.05);NMES组脊髓组织TNF-α、IL-12A与GFAP表达量均低于SCI组(P<0.05),TGF-β、IL-10与BDNF表达量均高于SCI组(P<0.05);与SCI组相比,NMES组小鼠脊髓空洞较少,脊髓形态修复较好;与SCI组相比,NMES组IL-6/STAT3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均低于SCI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通过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从而促进脊髓损伤后小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炎症反应 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激活子3信号通路 神经肌肉电刺激 免疫印迹法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缺陷型高免疫球蛋白E综合征治疗进展
12
作者 黄艳 张志勇 赵晓东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48-51,共4页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高免疫球蛋白E综合征(autosomal dominant hyper-IgE syndrome,AD-HIES)是一种由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STAT3)突变引起的以反复严重皮肤及肺部感染、湿疹及血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高免疫球蛋白E综合征(autosomal dominant hyper-IgE syndrome,AD-HIES)是一种由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STAT3)突变引起的以反复严重皮肤及肺部感染、湿疹及血清IgE升高为特征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每年发病率约为1/1000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STAT3 HIE 血清IGE 肺部感染 缺陷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啡预处理对心力衰竭大鼠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13
作者 朱雪莲 韩曦 +3 位作者 温禹 耿志海 郭红 辛险峰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3期2201-2208,共8页
目的 探讨吗啡预处理对心力衰竭大鼠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取30只体重200~220 g的SD健康SPF级实验大鼠,适应环境1周后,用盐酸阿霉素(ADR)腹腔注射造模心力衰竭(除对照组给生理盐水外,其余按1.5 ml/kg注射,1次/周,共6周,8 ... 目的 探讨吗啡预处理对心力衰竭大鼠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取30只体重200~220 g的SD健康SPF级实验大鼠,适应环境1周后,用盐酸阿霉素(ADR)腹腔注射造模心力衰竭(除对照组给生理盐水外,其余按1.5 ml/kg注射,1次/周,共6周,8 d后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30%表示模型建立成功)。40只大鼠中,20只造模,10只为正常对照,第8周将造模成功的2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吗啡预处理组,每组各10只,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不干预,吗啡预处理组灌注吗啡0.050 mg/kg,输注5 min,停5 min,重复3次。实验完成后,处死大鼠并进行腹腔静脉采血,随后通过离心分离上清液,用ELISA方法测定血浆中的BNP、ET-1和IL-6含量;同时,使用生理记录仪测量左心室的收缩末压(LVSP)、舒张末压(LVEDP),以及其内压的最大上升(+dp/dtmax)和下降(-dp/dtmax)速度;取大鼠心肌组织进行Western blot检测p38MAPK、p-p38MAPK蛋白表达;用RT-PCR检测p38MAPK mRNA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和吗啡预处理组的左心室收缩压(LVSP)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则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内压的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在这两个组中均低于对照组,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则高于对照组。吗啡预处理组的这些指标介于模型组和对照组之间,所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吗啡预处理组血清BNP、ET-1和IL-6含量均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吗啡预处理组上述指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与吗啡预处理组大鼠心肌组织中p38MAPK、p-p38MAPK的表达显著升高,吗啡预处理组表达介于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NA表达实验表明,模型组与吗啡处理组的心肌p38MAPK mRNA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结果显示,吗啡预处理对部分心功能指标有显著改善,同时能降低血清中相关因子的浓度,并调节心肌组织中的关键蛋白和mRNA表达。这些发现表明,吗啡可能通过影响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来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心力衰竭大鼠 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与骨骼肌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唐量 熊正英 张英起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4-590,共7页
关键词 细胞外 骨骼肌细胞 信号转导机制 细胞信号转导 运动 刺激 信息分子 信号途径 细胞内信号转导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光 王猛 +1 位作者 贾骐瑄 张云杰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31-135,共5页
缺血再灌注(I/R)是指组织因各种原因引起缺血,一段时间后恢复血供,引起组织细胞再次损伤的临床症状。肠道是I/R损伤发生的常见器官,其发生具有突然性及多样性,临床难以精准预测及有效预防,因此目前研究多集中于再灌注期的症状缓解及组... 缺血再灌注(I/R)是指组织因各种原因引起缺血,一段时间后恢复血供,引起组织细胞再次损伤的临床症状。肠道是I/R损伤发生的常见器官,其发生具有突然性及多样性,临床难以精准预测及有效预防,因此目前研究多集中于再灌注期的症状缓解及组织保护策略上。多种信号通路参与肠I/R损伤的过程,本研究综述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在肠I/R损伤过程中的作用,以期为肠I/R相关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细胞自噬 巨噬细胞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信号转导通道研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方德健 梁伟国 沈雁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0-143,共4页
作为一个开放系统,细胞具有极其复杂的生命活动,而这些生命活动又受细胞本身严密的调控机制所调节。为了与细胞外的环境和其他细胞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生物体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进化发展当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信号转导网络。促分裂素... 作为一个开放系统,细胞具有极其复杂的生命活动,而这些生命活动又受细胞本身严密的调控机制所调节。为了与细胞外的环境和其他细胞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生物体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进化发展当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信号转导网络。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 kinases,MAPK)链是自然界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信号转导系统之一,它在细胞的生存、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命活动周期的调控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真核细胞的MAPK信号转导通路可分为4个亚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 信号转导通道 MAPK信号转导通路 KINASES 生命活动 信号转导网络 活化蛋白激酶 信号转导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Ms家族蛋白在结直肠癌发病相关信号转导通路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尚峰进 李锡勇 +2 位作者 张浩然 韩鹏飞 连长红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13-216,共4页
结直肠癌(CRC)是人类第三大高发恶性肿瘤,也是常见的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之一,2020年全球CRC新发病例193.16万,死亡病例93.52万,分别位于所有恶性肿瘤的第3位和第2位。CRC的发病机制主要归因于维持上皮完整性稳态的相关信号转导通路失调。... 结直肠癌(CRC)是人类第三大高发恶性肿瘤,也是常见的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之一,2020年全球CRC新发病例193.16万,死亡病例93.52万,分别位于所有恶性肿瘤的第3位和第2位。CRC的发病机制主要归因于维持上皮完整性稳态的相关信号转导通路失调。目前研究表明CRC组织中许多TRIMs家族蛋白的高表达与病人的低生存率密切相关,并认为参与了CRC的发病机制。大多数TRIMs家族成员可通过直接干扰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EMT)以及炎症反应,进而影响CRC的发生和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特定的肿瘤类型和微环境下,部分TRIMs家族成员被发现具有转录因子活性和RNA稳定的复杂生物学活性。该文通过文献回顾,研究和总结TRIMs家族蛋白在CRC发生发展过程中通过信号转导通路的靶向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TRIMS 细胞凋亡 上皮间质转化 信号转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3-3蛋白与植物细胞信号转导 被引量:13
18
作者 肖强 郑海雷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417-422,共6页
14-3-3蛋白通过直接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对植物代谢关键酶、质膜H+-ATP酶等发挥广泛调节作用。越来越多证据显示14-3-3蛋白通过与转录因子和其他信号分子结合参与调控植物细胞信号转导。对植物细胞中14-3-3蛋白调控信号转导途径,尤其... 14-3-3蛋白通过直接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对植物代谢关键酶、质膜H+-ATP酶等发挥广泛调节作用。越来越多证据显示14-3-3蛋白通过与转录因子和其他信号分子结合参与调控植物细胞信号转导。对植物细胞中14-3-3蛋白调控信号转导途径,尤其是植物细胞对胁迫响应的调控机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3-3蛋白 信号转导 磷酸化 胁迫 植物 细胞信号转导 植物代谢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信号转导途径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xin、β-catenin在Wnt信号转导途径中的调节机制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星明 官成浓 《医学研究杂志》 2009年第7期8-11,共4页
关键词 WNT信号转导途径 catenin 调节作 AXIN WNT信号转导通路 蛋白质组成 信号转导异常 异常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椹成熟相关脱落酸合成和信号转导关键基因的筛选与鉴定
20
作者 张敏慧 杨军 +6 位作者 邹建 刘江 王倩 邓玉萍 王茜 陈静 黄盖群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9-303,共15页
脱落酸(ABA)是调控果实成熟的重要植物激素,在跃变型和非跃变型果实成熟中均发挥关键的调控作用。基于桑椹转录组数据筛选ABA合成和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结合基因表达和桑椹成熟相关生理指标鉴定重要基因,并分析基因功能。结果从筛选到的3... 脱落酸(ABA)是调控果实成熟的重要植物激素,在跃变型和非跃变型果实成熟中均发挥关键的调控作用。基于桑椹转录组数据筛选ABA合成和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结合基因表达和桑椹成熟相关生理指标鉴定重要基因,并分析基因功能。结果从筛选到的38个基因中,鉴定到9个在果实成熟中与ABA生物合成和信号转导相关的重要基因,其中4个基因LOC21404497(NCED)、LOC21384903(PP2C)、LOC21396283(SnRK2)、LOC21410137(ABF)在桑椹成熟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T4期)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并且这4个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桑椹硬度、酸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具有高度相关性,表明这4个基因可能是桑椹成熟相关的ABA合成和信号转导的关键基因,在桑椹成熟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上述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究桑椹成熟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 果实成熟 脱落酸(ABA) 信号转导 基因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