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油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基于信息份额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群勇 张晓峒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6X期77-79,共3页
近些年来石油价格的上涨对中国和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期货市场上可以通过套期保值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价格风险,可以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对石油价格进行预测。本文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原油期货市场对原油... 近些年来石油价格的上涨对中国和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期货市场上可以通过套期保值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价格风险,可以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对石油价格进行预测。本文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原油期货市场对原油价格的发现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期货市场 价格发现 信息份额模型 石油价格 国际石油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份额模型的我国PTA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俊邑 桑凌 《中国物价》 2021年第10期75-78,共4页
本文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信息份额模型和动态条件相关系数多维GARCH模型等方法,分析研究了2015年1月30日至2021年1月29日我国PTA期货及现货价格日数据,对PTA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PTA期现货价格的联动性及长期均衡关系... 本文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信息份额模型和动态条件相关系数多维GARCH模型等方法,分析研究了2015年1月30日至2021年1月29日我国PTA期货及现货价格日数据,对PTA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PTA期现货价格的联动性及长期均衡关系,和PTA期货国际化对其价格发现功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及论证。研究结果表明,PTA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及一定的同步传导关系,PTA期货价格单向引导PTA现货价格并具备相对信息优势,在价格发现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我国PTA期货市场具备价格发现能力并在PTA期货国际化后得到进一步加强。本研究从价格发现功能角度,为评价PTA期货市场的发展成效、PTA期货国际化的影响提供了客观依据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A现货 PTA期货 价格发现 信息份额模型 期货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信息份额模型的原油市场定价能力动态演变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罗长青 刘澜 +1 位作者 朱慧明 张敏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共12页
原油市场定价能力对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建设以及要素市场运行机制的健全有着重要意义。为判断上海原油期货的推出对原油市场定价能力产生的影响,本文基于多尺度分析方法构建了时变信息份额模型,实证检验了2001年12月—2020年11月我国原油... 原油市场定价能力对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建设以及要素市场运行机制的健全有着重要意义。为判断上海原油期货的推出对原油市场定价能力产生的影响,本文基于多尺度分析方法构建了时变信息份额模型,实证检验了2001年12月—2020年11月我国原油市场定价能力的动态演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原油期货的价格在原油市场占主导地位,各市场定价的能力在样本期相对稳定,但也受到重大事件的影响;(2)上海原油期货在上市后获得了28.84%定价份额,已显现出一定的定价能力,但其在整体尺度以及高频和中频时间尺度上的定价能力均有较大提升空间;(3)在不同时间尺度下,原油市场定价能力的演变具有一定的异质性,在高频尺度上,上海原油期货推出后,获得31.54%的定价权,但并未弥补大庆现货市场定价能力下降的缺口;在中频尺度上,上海原油期货定价能力相对较低;而在低频尺度上,上海原油期货推出后,其定价份额占45.58%,对原油定价产生了显著影响。为提高上海原油期货的定价能力,市场运行机制的改善应着眼于高频与中频时间尺度上定价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市场 多尺度分析 信息份额模型 经验模态分解 定价能力
原文传递
基于VECM-PT-IS模型的我国三大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魏建国 李小雪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3期354-360,共7页
为比较沪深300、上证50与中证500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能力强弱程度,选取了高频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首先,运用协整分析与因果检验方法,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比较三个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动态调整关系;其次,运用公共因子模型中的... 为比较沪深300、上证50与中证500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能力强弱程度,选取了高频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首先,运用协整分析与因果检验方法,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比较三个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动态调整关系;其次,运用公共因子模型中的永久短暂模型和信息份额模型计算三大指数期货市场对新信息的融入比例;最后运用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各自短期内的动态反应过程和长期中的价格波动贡献度。研究发现:三个股指期货与现货之间均具有双向引导关系;中证500和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较强;上证50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相对其他两个市场而言较弱,并针对此差异给出相应的解释,提出了完善价格发现功能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指期货 价格发现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永久短暂模型 信息份额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研究——基于VECM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邓坤 陈曦 唐兴国 《金融纵横》 2014年第1期60-66,共7页
价格发现功能是期货市场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能够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产品的均衡价格信息。文章在VECM模型的基础上运用修正后的长短期模型和信息份额模型对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研究,并通... 价格发现功能是期货市场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能够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产品的均衡价格信息。文章在VECM模型的基础上运用修正后的长短期模型和信息份额模型对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研究,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研究两者之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大致相当,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没有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期货 价格发现功能 VECM模型 修正的长短期模型 信息份额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碳酸锂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罗良清 黄婷 杨君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0-38,共9页
自碳酸锂期货上市以来,其价格发现功能对引导碳酸锂现货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中国碳酸锂期货市场价格为研究对象,选取2023年7月21日—2024年8月21日中国碳酸锂期货和现货市场的交易数据,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探究碳酸锂期货和... 自碳酸锂期货上市以来,其价格发现功能对引导碳酸锂现货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中国碳酸锂期货市场价格为研究对象,选取2023年7月21日—2024年8月21日中国碳酸锂期货和现货市场的交易数据,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探究碳酸锂期货和现货市场价格之间的动态调整关系,并结合共同因子份额模型、信息份额模型和信息领先份额模型等三个模型,测算碳酸锂期货市场的价格贡献度。结果表明,中国碳酸锂期货市场价格是现货市场价格的格兰杰原因,碳酸锂期货市场对新信息的反应更为迅速,在价格发现中起着主导作用,并已经成为碳酸锂现货价格的有效参考依据,有助于促进碳酸锂价格的稳定和锂电企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锂期货 价格发现 共同因子份额模型 信息份额模型 信息领先份额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视角下的生猪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变动情况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大朋 程金花 +2 位作者 谢政璇 凌颖慧 还红华 《中国证券期货》 2024年第2期18-24,共7页
生猪期货市场价格发现有效发挥对于产业链上信息传递以及风险规避具有重要作用。为探究生猪期货价格发现的动态变化情况,基于2021年1月—2023年5月我国生猪期现货价格数据,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时变脉冲响应、信息份额模型等对不同阶... 生猪期货市场价格发现有效发挥对于产业链上信息传递以及风险规避具有重要作用。为探究生猪期货价格发现的动态变化情况,基于2021年1月—2023年5月我国生猪期现货价格数据,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时变脉冲响应、信息份额模型等对不同阶段生猪期现货价格发现作用关系和冲击情况进行测算分析。结果表明:生猪期货单向价格发现作用显著,不同阶段下生猪期现货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且具有差异性;生猪期现货之间动态冲击特征明显且作用方向相反;生猪期货在价格发现贡献度中占据主导地位。据此,建议疏通生猪期现货市场价格传导机制,充分发挥信息传递作用;关注价格变动对市场情绪的影响,注重政策对生猪市场的“逆周期”调控;进一步完善生猪期货市场规章制度,促进生猪产业规范化生产以及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期货 价格发现 时变脉冲响应 信息份额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境内外人民币远期市场间联动与定价权归属:实证检验与政策启示 被引量:49
8
作者 严敏 巴曙松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2-84,共13页
本文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DCC-MGARCH模型、信息份额模型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基于交易相对比较活跃的远期合约日度数据,对2006年11月1日至2010年1月20日期间,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市场、境内远期汇率市场和境外NDF市场之间的联... 本文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DCC-MGARCH模型、信息份额模型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基于交易相对比较活跃的远期合约日度数据,对2006年11月1日至2010年1月20日期间,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市场、境内远期汇率市场和境外NDF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以及价格发现机理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研究发现:虽然即期市场存在对境外NDF市场的信息波动,但是由于境内市场的发展滞后以及一定程度的制度约束,境外NDF市场的价格引导力量强于即期市场和境内远期市场,处于市场价格信息的中心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远期市场 价格发现 汇率定价权 DCC-MGARCH 模型 信息份额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宗交易的价格发现功能——来自沪深股市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6
9
作者 陈磊 李平 +1 位作者 廖静池 许香存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4-48,55,共6页
大宗交易市场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大量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大宗交易是否能满足投资者的需求、是否具有较强的价格发现功能,是市场微观结构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使用我国沪深A股的大宗交易价格和普通场内交易收盘价日数据,采... 大宗交易市场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大量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大宗交易是否能满足投资者的需求、是否具有较强的价格发现功能,是市场微观结构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使用我国沪深A股的大宗交易价格和普通场内交易收盘价日数据,采用永久短暂模型和信息份额模型考察了大宗交易的价格发现功能。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沪深A股市场大宗交易的价格发现功能弱,而普通场内交易的价格发现功能强;这与大宗交易机制本身有关,大宗交易的交易成本高、流动性差、信息不对称程度严重,打击了投资者参与大宗交易的积极性,阻碍了大宗交易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另外,还与"大小非减持"的现实背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宗交易 价格发现 永久短暂模型 信息份额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汇率价格发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黎 朱小梅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8-84,124,共7页
金融危机使得人民币国际化受到了极大影响。金融危机前后人民币境内即期市场与人民币离岸市场对新信息的不同反应速度和新信息融入不同市场价格中的比例,说明外部冲击对人民币汇率价格发现能力有显著影响。为进一步研究人民币国际化面... 金融危机使得人民币国际化受到了极大影响。金融危机前后人民币境内即期市场与人民币离岸市场对新信息的不同反应速度和新信息融入不同市场价格中的比例,说明外部冲击对人民币汇率价格发现能力有显著影响。为进一步研究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国际外部风险,需要对人民币汇率价格发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因此采用Hasbrouck提出的信息份额模型(I-S模型)分阶段对危机前后人民币即期汇率和人民币NDF汇率数据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危机这一外部冲击引发了人民币汇率价格的发现能力的微妙变化,金融危机前境外人民币NDF市场处于市场价格信息的中心地位,金融危机后人民币即期市场对汇率价格的引导力量逐步加强。这就要求在今后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充分掌握市场影响动向,加强对人民币汇率的有效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信息份额模型 价格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补分离”政策对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艳军 张金凤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2,共12页
自2014年以来实行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对农产品期货市场影响重大,基于此,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信息份额模型等方法,以大豆、棉花和玉米为样本,从流动性和价格发现两个视角切入,探讨'价补分离'政策对期货... 自2014年以来实行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对农产品期货市场影响重大,基于此,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信息份额模型等方法,以大豆、棉花和玉米为样本,从流动性和价格发现两个视角切入,探讨'价补分离'政策对期货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政策的实施提高了农产品期货市场流动性及价格发现功能,价格市场化程度与期货市场效率成正比。因此,我国应坚持农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注重利用期货市场在政策效果反馈中的作用,为制定及完善农产品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补分离”政策 信息份额模型 农产品期货 流动性 价格发现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远期市场价格发现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江涛 谭清 《经济数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8-104,共7页
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运用信息份额模型对市场间共同价格发现的贡献大小进行定量分析.借助Engle-Granger的协整检验方法对人民币外汇市场,即境外人民币NDF汇率、境内人民币远期汇率以及人民币即期汇率市场三个市场两两之间的动态... 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运用信息份额模型对市场间共同价格发现的贡献大小进行定量分析.借助Engle-Granger的协整检验方法对人民币外汇市场,即境外人民币NDF汇率、境内人民币远期汇率以及人民币即期汇率市场三个市场两两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在价格发现的领域,满足协整关系的两汇率市场间确实存在着一个共同变化的趋势即共因子(common factor),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价格发现机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发现 协整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信息份额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玉米期货市场功能效率比较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晨 张锐 王宝森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6-66,共11页
价格发现与套期保值是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能够反映期货市场的运行效率。通过对比中美贸易摩擦前后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分析中美玉米期货市场效率间的差距,探究我国玉米期货市场运行效率低的原因。利用格兰杰(Granger)因... 价格发现与套期保值是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能够反映期货市场的运行效率。通过对比中美贸易摩擦前后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分析中美玉米期货市场效率间的差距,探究我国玉米期货市场运行效率低的原因。利用格兰杰(Granger)因果分析、协整检验、分位信息份额模型、套期保值比率及绩效分析方法,定量对中美两国2013—2019年玉米期货及现货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玉米期货市场存在较强的价格发现功能,但套期保值绩效不佳。使用前沿分位信息份额模型和滚动格兰杰因果法分析中美两国期现货市场动态关系的区别,发现中国仅存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单向引导,而美国在中美贸易摩擦前表现为玉米期现货市场具有相近的引导能力,套期保值效率较高,中美贸易摩擦增强了其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的引导能力,降低了期货市场运行效率。从期现货市场双向引导关系视角来看,中国玉米期货市场效率低的原因主要是现货市场的信息不完全、发展不完善,期现货市场缺少长期稳定的双向引导关系抑制了期货市场功能发挥。中国应全面加强期货市场建设,提升期货市场定价效率,推动农产品期货市场快速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期货 分位信息份额模型 价格发现 套期保值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螺纹钢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石宝峰 李爱文 王静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2-171,共10页
螺纹钢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研究对我国钢铁行业提高竞争力,争取钢铁成品和铁矿石定价权,引导螺纹钢期货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中引入剔除残差相关性的最小二乘算法,构建了用于测度期现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 螺纹钢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研究对我国钢铁行业提高竞争力,争取钢铁成品和铁矿石定价权,引导螺纹钢期货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中引入剔除残差相关性的最小二乘算法,构建了用于测度期现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永久短暂PT和信息份额IS共同因子模型,弥补了现有VEC模型由于求得的期现货残差序列相关性较大,导致PT和IS模型测算的信息贡献度存在较大差异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利用2011年1月至2014年11月中国螺纹钢期现货市场933个日交易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纹钢期货 价格发现 永久短暂PT模型 信息份额I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改前后A股和H股价格发现的动态演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录琦 《科学决策》 2009年第7期14-23,89,共11页
本文选取A股、H股同时上市的公司股票价格数据为样本,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信息份额模型,实证检验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A股、H股价格发现的动态演化过程。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股改后H股更多地引导A股;信息份额模型显示,股改前,A股市场... 本文选取A股、H股同时上市的公司股票价格数据为样本,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信息份额模型,实证检验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A股、H股价格发现的动态演化过程。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股改后H股更多地引导A股;信息份额模型显示,股改前,A股市场在股票价格的形成中占有一定的优势,股改后,H股市场在股票价格的形成中的优势逐渐明显。实证结果表明,股改后A股市场与成熟资本市场正逐步接轨,A股市场与H股市场的关联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发现 领先-滞后关系 信息份额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猪价格发现形成机制研究——基于区域间价格关系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永福 马国英 +1 位作者 吴蓓蓓 钱小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3279-3288,共10页
【目的】揭示生猪价格波动的形成机制。【方法】运用持续-短暂(P-T)模型和信息份额(IS)模型测算生猪主产区间生猪价格的共因子、持续-短暂因素的分解及其在生猪市场所占市场份额。【结果】四川、湖南和河南生猪价格对长期生猪价格形成... 【目的】揭示生猪价格波动的形成机制。【方法】运用持续-短暂(P-T)模型和信息份额(IS)模型测算生猪主产区间生猪价格的共因子、持续-短暂因素的分解及其在生猪市场所占市场份额。【结果】四川、湖南和河南生猪价格对长期生猪价格形成有显著作用;四川和湖南生猪价格的上升对共因子有负向作用,而河南生猪价格的上升则对共因子有正向作用;各主要生产地区生猪价格的持续性因素比重总体呈上升态势,四川和河南生猪价格形成中短暂性因素比重相对较高;四川和河南生猪价格所占市场信息份额相对较高。【结论】确保湖南、四川生猪价格稳定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尽可能减少河南生猪价格剧烈波动的影响,从而降低生猪价格共因子的变动幅度;关注疫情和下游需求(猪肉需求)等因子引起的四川和河南生猪价格中短暂性因素部分的变动态势,尽可能减少具有扰乱作用的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价格 持续-短暂(P-T)模型 信息份额(I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境内外人民币汇率动态信息份额研究:兼论人民币定价权归属 被引量:6
17
作者 钱燕 程贵 王子军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4-85,共12页
本文基于分位数回归信息份额模型,使用2011年6月27日-2018年2月28日在岸和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对境内外人民币汇率的动态信息溢出效应进行研究,以识别人民币定价权归属。研究发现,在岸和离岸市场信息份额溢出具有动态性。全样本情况下,... 本文基于分位数回归信息份额模型,使用2011年6月27日-2018年2月28日在岸和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对境内外人民币汇率的动态信息溢出效应进行研究,以识别人民币定价权归属。研究发现,在岸和离岸市场信息份额溢出具有动态性。全样本情况下,离岸市场约在3/5分位数对上表现出对在岸市场的信息溢出,离岸市场并不拥有绝对的定价权。"8·11"汇改前,在岸市场在1/3分位数对上表现出对离岸市场的引导;汇改后,离岸市场表现出绝对的价格引导关系,在岸市场定价权削弱,但央行的汇率干预措施提升了在岸市场的汇率定价权。政策制定者应密切关注定价权的动态变化,通过市场建设、预期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措施,牢牢把握人民币汇率定价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岸市场 在岸市场 人民币汇率 分位数回归 信息份额模型
原文传递
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艳 李雪 《当代经济》 2018年第7期38-39,共2页
价格发现功能是期货市场的重要功能之一,本文选取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现2015年4月16日至2017年5月10日的1分钟高频数据,运用MIS模型分析了我国第二批上市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研究表明,在2015年股灾的影响下两种股指期货均具有价格... 价格发现功能是期货市场的重要功能之一,本文选取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现2015年4月16日至2017年5月10日的1分钟高频数据,运用MIS模型分析了我国第二批上市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研究表明,在2015年股灾的影响下两种股指期货均具有价格发现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指期货 价格发现 贡献度 修正信息份额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资者情绪对股指期现货市场关系影响研究
19
作者 刘晨 王演如 《中国证券期货》 2020年第4期4-16,共13页
国内尚缺乏有关投资者情绪对期现货市场间相关性及价格发现关系的研究,基于情绪因素对股指期货市场效率展开分析,已经成为推动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DCCGARCH、分位数回归和分位信息份额模型(Quantile-IS)定量分析投资者情... 国内尚缺乏有关投资者情绪对期现货市场间相关性及价格发现关系的研究,基于情绪因素对股指期货市场效率展开分析,已经成为推动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DCCGARCH、分位数回归和分位信息份额模型(Quantile-IS)定量分析投资者情绪对我国股指期现货市场间动态相关性和价格发现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股指期货市场整体上存在一定的价格发现功能,投资者情绪能够降低期现货市场信息传递效率。分位信息份额模型和动态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在市场平稳状态下投资者情绪能够抑制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但在市场极端行情下具有增强市场价格发现效率的作用。研究结论解读了投资者情绪对我国期现货市场关系影响取决于市场行情走向,也从投资者情绪视角为监管思路调整提供实证依据,以全面增强股指期货市场整体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指期货 投资者情绪 价格发现 分位信息份额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研究 被引量:33
20
作者 刘向丽 张雨萌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1-77,共7页
本文采用沪深300股指期货和股指现货1分钟高频数据,在VECM模型的基础上,分别用因子份额模型(Component Share)和修正信息份额模型(Modified Information Share)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在开放半年内具有较强的价格发现功能。... 本文采用沪深300股指期货和股指现货1分钟高频数据,在VECM模型的基础上,分别用因子份额模型(Component Share)和修正信息份额模型(Modified Information Share)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在开放半年内具有较强的价格发现功能。各模型下的指标分别为CS=60%,MIS=90.62%,均大于国外股指期货的对应指标。此外,将本文实证结论与国外相关结论、沪深300仿真期货的相关结论进行比较,发现我国股指期货在推出初期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异常显著的特点,并指出这种特点也可能与国内外不同的市场环境、不同的交易机制及不同的投资者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发现 因子份额模型 修正信息份额模型 VECM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