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模式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徐梅 张锋 朱海燕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04年第3期8-11,7,共5页
基于“互联网态度调查表 (IAS)” ,采用两组大学生被试 ,分别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 ,探讨了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的模式 ,编制了“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量表”(IUMS CS)。结果发现 :(1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由“信息获... 基于“互联网态度调查表 (IAS)” ,采用两组大学生被试 ,分别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 ,探讨了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的模式 ,编制了“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量表”(IUMS CS)。结果发现 :(1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由“信息获取性动机”和“人际情感性动机”构成。基于IAS形成的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量表具有较理想的项目区分度、内部一致性信度、构想效度和效标效度。 (2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与上网次数的关系不密切 ,但与上网时间有一定关联。 (3 )“人际情感性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互联网使用动机量表” 信息获取性动机人际情感性动机 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格特征与网络使用动机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万晓霞 黄丽春 +2 位作者 徐思师 吴帆 李求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年第7期867-869,共3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使用动机与其人格特征、自我和谐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量表(IUMSCS)、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462大学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信息获取性动机三年级学生显著高于二年级学生...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使用动机与其人格特征、自我和谐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量表(IUMSCS)、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462大学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信息获取性动机三年级学生显著高于二年级学生(t=4.688,P<0.001);信息获取性动机与人格中稳定性、内向与外向因素等正相关,与紧张性、自我灵活性等负相关;人际情感动机与恃强性、兴奋性等正相关(P<0.040~0.001)。回归分析表明:紧张性、内向与外向及自我灵活性、自律性可以解释信息获取性动机10.1%的变异(t=-3.00,-3.14,2.77;P<0.002~0.007);人际情感性动机的6.6%变异可以用恃强性、适应与焦虑等来解释(t=4.48,3.16,-2.27;P<0.001~0.024)。结论高紧张性、自我灵活性抑制信息获取性动机,内向与外向、自律性高分者利于信息获取性动机的强化;高恃强性、高适应与焦虑以及新环境不适应者可促使人际情感动机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获取动机 人际情感性动机 人格特征 自我和谐 大学生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户信息获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孟银涛 钟永恒 《图书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74-79,共6页
文章在回顾信息源及其两大影响因素——信息源质量与信息源可得性的相关研究即成本收益比率理论、齐夫最小努力原则、自我决定论等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概念模型,并依据对中国科学院50名硕士研究生的调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验证二者对于信... 文章在回顾信息源及其两大影响因素——信息源质量与信息源可得性的相关研究即成本收益比率理论、齐夫最小努力原则、自我决定论等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概念模型,并依据对中国科学院50名硕士研究生的调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验证二者对于信息源使用意向的影响,通过引入自我动机为调节变量,验证出在自我动机的调节下,信息源质量对于信息源使用意向正向影响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获取 信息源质量 信息源可得 自我动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