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若干关键问题综述 被引量:75
1
作者 李仁发 谢勇 +1 位作者 李蕊 李浪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49-1161,共13页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集成了计算系统与物理系统,并通过嵌入式计算机与网络实现了两者之间的协作和融合,将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CPS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利用现有基础理论和技术设计CPS时面临...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集成了计算系统与物理系统,并通过嵌入式计算机与网络实现了两者之间的协作和融合,将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CPS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利用现有基础理论和技术设计CPS时面临着众多问题.介绍了CPS的概念、特点和体系结构,分析了与嵌入式系统、网络的关联,从计算系统、网络系统和控制系统3个方面概括了CPS设计面临的主要挑战,并着重探讨了当前一些可用于CPS设计的理论和技术以及CPS研究的最新进展,指出CPS当前的发展应以解决系统抽象层次设计、系统建模、体系结构设计、数据传输和管理、子系统集成方面的问题作为其下一步发展主要的研究方向,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办法,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 综述 CPS体系结构 嵌入式系统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动态行为模型构建方法 被引量:28
2
作者 周兴社 杨亚磊 杨刚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11-1423,共13页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特有的计算、通信、控制的联合动态性,计算与物理的多尺度融合性,系统环境及状态的时空交互性以及系统动态行为的非确定性,不但使面向CPS的模型驱动设计与验证方法在CPS系统设计中更为重要...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特有的计算、通信、控制的联合动态性,计算与物理的多尺度融合性,系统环境及状态的时空交互性以及系统动态行为的非确定性,不但使面向CPS的模型驱动设计与验证方法在CPS系统设计中更为重要,而且也向其提出了新的技术挑战.论文在结合典型实例分析CPS系统特征及其模型构建具体挑战的基础上,研究并总结了CPS动态行为建模的主要方法:一体化建模方法从CPS系统层面描述计算过程与物理过程的交互与融合;时空交互建模方法关注CPS系统行为与时间及空间关系的语义表示;功能和实现兼容建模方法侧重刻画CPS系统的逻辑设计和物理实现的映射与支撑;而集成建模方法则重点解决多异构模型的交互方式与语义的一致表达.论文基于多异构实体的CPS系统建模框架,提出了一种CPS系统结构与动态行为的协同建模方法,并用CPS-ADL对其进行了实现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动态行为建模 一体化模型 集成建模 协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体系结构 被引量:36
3
作者 谭朋柳 舒坚 吴振华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312-316,共5页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是当今最前沿的交叉研究领域之一,它被普遍认为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史上的下一次革命,将会改变人与现实物理世界之间的交互方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CPS是一种分布式且深度嵌入式的实时系...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是当今最前沿的交叉研究领域之一,它被普遍认为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史上的下一次革命,将会改变人与现实物理世界之间的交互方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CPS是一种分布式且深度嵌入式的实时系统,实时性是CPS的一个极重要特征和性能要求.研究了CPS体系结构,提出了一种CPS系统模型,并且从实时任务调度和实时网络两个方面,提出了解决系统实时性保证问题的初步方案,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体系结构 实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未来网络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探讨 被引量:8
4
作者 姚建刚 文武 +2 位作者 康童 张小峰 金永顺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90-1397,共8页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已成为相互依存、深度融合的超大规模二元复合网络系统。研究其信息网络框架、体系结构和大数据及碎片化知识的属性,对未来智能电网理论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互联网、物联网...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已成为相互依存、深度融合的超大规模二元复合网络系统。研究其信息网络框架、体系结构和大数据及碎片化知识的属性,对未来智能电网理论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知识等引领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知识大爆炸时代的特征,重点探讨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未来将呈现新能源并网、电子信息装置比率提升、多能源和多网络融合的发展趋势,从发、输、变、调配用等环节提出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知识的应用展望,助力于未来智能电网信息化决策与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智能电网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视图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体系结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何明 梁文辉 +2 位作者 陈国华 陈秋丽 连向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12期25-32,共8页
美国将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列为八个重要信息技术领域之首,CPS亦成为国内当前研究热点。通过对国内外CPS研究现状分析,针对系统、功能和技术三个视图角度,提出了三种新型基于视图的CPS体系结构,说明了三种视... 美国将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列为八个重要信息技术领域之首,CPS亦成为国内当前研究热点。通过对国内外CPS研究现状分析,针对系统、功能和技术三个视图角度,提出了三种新型基于视图的CPS体系结构,说明了三种视图间的关系,利用微电网CPS实例论证了基于不同视图的CPS体系结构分析方法的优点。同时,对于CPS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 体系结构 多视图 微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煤矿应用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模型
6
作者 何雄伟 袁学松 《电子设计工程》 2018年第24期116-120,共5页
针对煤矿系统信息化和自动化的需求,给出了一种面向煤矿应用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模型。该模型首先根据煤矿环境参量构建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模型,然后分析了该模型的信息感知技术、计算处理技术与协同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最后采用基于信息... 针对煤矿系统信息化和自动化的需求,给出了一种面向煤矿应用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模型。该模型首先根据煤矿环境参量构建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模型,然后分析了该模型的信息感知技术、计算处理技术与协同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最后采用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风电瓦斯锁闭系统模型进行实例分析和建模验证。由实例分析和建模验证结果可知,所给模型是有效的,实现环境监测、自动预警、智能控制及人员定位等功能。所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可用于煤矿系统的生产实践中,有利于煤矿系统的信息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信息感知 计算处理 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的高校智能教室管理系统
7
作者 李炀 《信息通信》 2013年第10期86-87,共2页
根据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多媒体教室管理的现状和需求,设计开发了信息—物理融合教室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多媒体教室内所有设备的远程开关、监控及无人化等智能管理。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多模块 远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物理–社会融合的智慧能源调度机器人及其知识自动化:框架、技术与挑战 被引量:58
8
作者 程乐峰 余涛 +2 位作者 张孝顺 殷林飞 瞿凯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40,共16页
着眼于能源5.0前瞻性基础理论,重点研究基于信息-物理-社会融合系统(eyber-physical.socialsystems,CPSS)的智慧能源调度机器人(robotofenergycontrol,RoboEC)群体及其知识自动化的关键理论方法。包括:构建面向下一代能源电... 着眼于能源5.0前瞻性基础理论,重点研究基于信息-物理-社会融合系统(eyber-physical.socialsystems,CPSS)的智慧能源调度机器人(robotofenergycontrol,RoboEC)群体及其知识自动化的关键理论方法。包括:构建面向下一代能源电力系统的平行CPSS理想框架及工程可行性框架体系;提出基于数据驱动及自校正引导方法的新型高精度镜像计算实验方法,实现镜像系统对真实物理系统的趋优引导;研究面向未来能源电力系统集中/分散调度模式下的知识自动化流程和平行机器学习方法,实现RoboEC群体的知识自我探索和群体智慧水平的自动提升;探讨平行系统与真实系统的交互协调收敛数学机理及实现CPSS大闭环的系统化设计方法,获得能源、信息、社会三者的深度融合方法和系统化工程设计方法。在后续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基于平行CPSS架构的RoboEC研究平台,并提出可最终尝试将RoboEC投入到小规模实际工程进行运行测试。最后,分析了其面临的挑战,为中国在“能源4.0”到“能源5.0”的技术发展之路上先行一步提供借鉴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社会融合系统 能源互联网 人工智能 智能控制 智慧能源 知识自动化 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信息模糊推理的智能电网攻击检测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扬 方圆 +1 位作者 孙鸿 刘烃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619-1625,共7页
提出了1种基于模糊推理的物理与信息系统异常融合方法,以检测智能电网的攻击事件。根据电力系统的物理约束,检测电力系统量测量中的异常数据,并计算物理系统异常度;对信息网络的通信数据进行监测,发现异常通信报文,计算信息系统异常度;... 提出了1种基于模糊推理的物理与信息系统异常融合方法,以检测智能电网的攻击事件。根据电力系统的物理约束,检测电力系统量测量中的异常数据,并计算物理系统异常度;对信息网络的通信数据进行监测,发现异常通信报文,计算信息系统异常度;根据智能电网中电力系统和信息网络的对应关系将物理和信息异常度进行关联匹配,采用模糊推理方法,融合计算系统的物理-信息异常度,检测攻击事件。仿真实验中对IEEE 14、39和118节点系统模拟不同强度的错误数据注入攻击,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电力系统和信息系统异常检测结果进行模糊推理,可以保证在较低漏报率条件下有效降低误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物理-信息融合系统 模糊推理 攻击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故障处理过程信息系统连通性和准确性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17
10
作者 陈碧云 陆智 李滨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42-750,共9页
随着电网智能化的发展,配电网已逐渐由传统的物理系统发展为信息-物理融合配电系统,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大幅提高配电网运行效率和可靠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运行风险。该文根据配电网中分布式智能终端与主站协调控制的特点,深入分析... 随着电网智能化的发展,配电网已逐渐由传统的物理系统发展为信息-物理融合配电系统,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大幅提高配电网运行效率和可靠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运行风险。该文根据配电网中分布式智能终端与主站协调控制的特点,深入分析配电网故障处理过程中信息系统异常事件对物理系统的影响后果,构建了计及信息元件损坏以及传输延时、传输错误等信息故障形式的信息-物理融合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模型。最后,以IEEE-RBTS Bus 6配电网的主馈线F4为例,展示了基于所提模型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过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配电系统 配电自动化 传输延时 传输错误 可靠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物理-社会系统融合和群体机器学习的弱中心化微元网:理论研究与关键科学问题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余涛 程乐峰 张孝顺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41-1569,共29页
以研发分布式可再生电源高渗透率环境下的智能调度系统为最终目标,系统地开展基于信息-物理-社会融合系统(CPSS)和群体机器学习的微元网调度与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针对"弱中心化"的微元网所具备的自组织演化特性、高度独立性... 以研发分布式可再生电源高渗透率环境下的智能调度系统为最终目标,系统地开展基于信息-物理-社会融合系统(CPSS)和群体机器学习的微元网调度与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针对"弱中心化"的微元网所具备的自组织演化特性、高度独立性、高效协同性和自主学习性等技术特征和工程需要,采用复杂网络理论、群体机器学习、演化博弈论及基于CPSS的平行系统等先进理论工具,重点攻关如下科学问题:如何依赖信息有限、可控性弱、容量微小、广泛分布的大量群体单元来实现一类复杂系统的整体最优调度与控制决策.基于此,分别研究了基于CPSS的微元网自组织耦合网络建模方法、微元网自组织演化稳定性分析及其稳定控制系统、独立网元的高度自治式群体智能决策方法及微元网间多元协同演化博弈和群体智能决策理论,力争在复杂网络博弈论与群体机器学习交叉点上寻求创新性突破,实现复杂系统环境下群体知识涌现和群体智能决策水平的大幅提升.基于此,最后探讨了微元网CPSS软件平台的研制及工程应用实践,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和面临的技术挑战分别进行了展望和分析,以期能在未来智能电网示范中进行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元网 信息-物理-社会融合系统 分散协调控制 复杂网络 演化博弈论 群体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
原文传递
ICPS multi-target constrained comprehensive security control based on DoS attacks energy grading detection and compensation
12
作者 HAN Yinlong HAN Xiaowu 《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 CAS CSCD 2024年第4期518-531,共14页
Aiming at the industry cyber-physical system(ICPS)where Denial-of-Service(DoS)attacks and actuator failure coexist,the integrated security control problem of ICPS under multi-objective constraints was studied.First,fr... Aiming at the industry cyber-physical system(ICPS)where Denial-of-Service(DoS)attacks and actuator failure coexist,the integrated security control problem of ICPS under multi-objective constraints was studied.Firs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fender,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ial impact of the system under DoS attacks of different energies,the DoS attacks energy grading detection standard was formulated,and the ICPS comprehensive security control framework was constructed.Secondly,a security transmission strategy based on event triggering was designed.Under the DoS attack energy classification detection mechanism,for large-energy attacks,the method based on time series analysis was considered to predict and compensate for lost data.Therefore,on the basis of passive and elastic response to small energy attacks,the active defense capability against DoS attacks was increased.Then by introducing the conecomplement linearization algorithm,the calculation methods of the state and fault estimation observer and the integrated safety controller were deduced,the goal of DoS attack active and passive hybrid intrusion tolerance and actuator failure active fault tolerance were realized.Finally,a simulation example of a four-capacity water tank system was given to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obtained conclu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ustry cyber-physical system(ICPS) Denial-of-Service(DoS)attacks energy grading detection security event triggering mechanism time series analysis methods cone complementary linear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S在航天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杨孟飞 王磊 +1 位作者 顾斌 赵雷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12年第5期8-13,33,共7页
航天器控制系统是一种典型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应用CPS技术将是提高航天器控制系统设计正确性和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探讨CPS系统特征和CPS技术研究的进展以及分析航天器控制系统的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在航天器控制系统中应... 航天器控制系统是一种典型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应用CPS技术将是提高航天器控制系统设计正确性和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探讨CPS系统特征和CPS技术研究的进展以及分析航天器控制系统的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在航天器控制系统中应用CPS技术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CPS技术的系统设计的新思路和技术途径,并研究了在航天器控制系统中应用CPS技术需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航天器控制系统 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CPS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帆 刘彦 +3 位作者 李仁发 段梦琴 谢国琪 黄晶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61-972,共12页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由物理事件与计算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前者专注于处理连续的物理过程,与时间的流逝存在密切联系;后者则只能处理基于0-1机制的离散问题,两者存在本质上的差别.传统的建模方法一般需事先估计系统将要经历的状态及每...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由物理事件与计算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前者专注于处理连续的物理过程,与时间的流逝存在密切联系;后者则只能处理基于0-1机制的离散问题,两者存在本质上的差别.传统的建模方法一般需事先估计系统将要经历的状态及每一个状态转换所需的时间,这在复杂的CPS(Cyber-Physical System)环境中难以预测,也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计算系统与物理事件之间的交互.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新的建模方法 DCDM:面向CPS的真实环境经传感器、网络等测试得出一些原始的离散数据,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GMDH)从数据出发建立系统的连续模型,为了缩小离散数据与连续模型之间的误差,采用反馈控制的方式不断调整两者之间的差距,直至其减小到一定的范围之内.DCDM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建模方式,提出了一种从离散数据出发建立系统模型的思想,通过反馈控制实现物理事件与计算系统之间的深度融合.DCDM具有以下4种优势:(1)建模对象容易获得且更加客观,能真实反映系统本身;(2)通过数学方法直接实现参数的筛选,去除冗余属性,减小弱影响因子对系统模型的影响;(3)相较于其他数据拟合的方法,DCDM具有更加简单的复杂度,能节约大量的计算时间;(4)在离散数据与连续模型之间的误差方面,相较于其他的算法有着明显的改进.实验结果表明,在真实数据集中,DCDM的执行速度快于当前最新的数据建模方法,且数据集越大优势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GMDH 连续系统 离散系统 反馈控制 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CPS的自适应统计模型检测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杜德慧 昝慧 +1 位作者 姜凯强 程贝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28-1143,共16页
随着计算机与物理环境的交互日益密切,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简称CPS)在健康医疗、航空电子、智能建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CPS的正确性、可靠性分析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统计模型检测(statistical model chec... 随着计算机与物理环境的交互日益密切,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简称CPS)在健康医疗、航空电子、智能建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CPS的正确性、可靠性分析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统计模型检测(statistical model checking,简称SMC)技术能够对CPS进行有效验证,并为系统的性能提供定量评估.然而,随着系统规模的日益扩大,如何提高统计模型检测技术验证CPS的效率,是目前所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针对此问题,首先对现有SMC技术进行实验分析,总结各种SMC技术的受限适用范围和性能缺陷,并针对贝叶斯区间估计算法(Bayesian interval estimate,简称BIE)在实际概率接近0.5时需要大量路径才能完成验证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抽象和学习的统计模型检测方法 AL-SMC.该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前缀树约减等技术对仿真路径进行学习和抽象,以减少样本空间;然后,提出了一个面向CPS的自适应SMC算法框架,可根据不同的概率区间自动选择AL-SMC算法或者BIE算法,有效应对不同情况下的验证问题;最后,结合经典案例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SMC算法框架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有效提高CPS统计模型检测的效率,为CPS的分析验证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统计模型检测 抽象 学习 自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CPS的控制应用程序协同验证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雨 董云卫 +1 位作者 冯文龙 黄梦醒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44-1166,共23页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是一种新型嵌入式系统计算模式.它集成了控制计算过程和受控对象,二者相互影响并有机结合.随着信息技术在现实世界中更加广泛、深入的应用,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在具有信息-物理紧密耦合特点的嵌入式系统中,嵌入式控制...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是一种新型嵌入式系统计算模式.它集成了控制计算过程和受控对象,二者相互影响并有机结合.随着信息技术在现实世界中更加广泛、深入的应用,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在具有信息-物理紧密耦合特点的嵌入式系统中,嵌入式控制软件的功能比重急剧上升,作用更加突出.作为安全攸关的系统,需要引入形式化验证方法来保证嵌入式控制应用软件的安全性.基于自动机理论建立统一的系统验证模型,并针对系统的可达性、安全性(safety)和活性(liveness)等属性要求,提出了对该模型进行形式化验证的算法:基于有界模型检验方法,基于可达性将对系统模型的相关属性验证问题转换为可满足性判定问题.将活性转换为Büchi自动机,并基于四值语义进行判断.在求解过程中,通过偏序规约等手段化简了问题求解的规模,提高了可验证系统的规模.另外,结合协同仿真技术,灵活配置验证的场景,提高验证的可用性.实验结果表明,结合仿真,形式化协同验证方法可以有效地对系统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嵌入式控制应用程序 自动机理论 协同验证 有界模型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互联网接入设备关键技术探讨 被引量:30
17
作者 谈竹奎 程乐峰 +5 位作者 史守圆 王文睿 徐伟枫 华锦修 蓝超凡 余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40-152,共13页
作为能源系统与信息系统信息-物理深度融合的庞大网络,能源互联网“开放共享”的特征对用户侧能源的接入、控制和传输提出了挑战。针对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用户侧综合能源管理问题,首先提出了能源互联网接入设备的概念,指明了其区别于能源... 作为能源系统与信息系统信息-物理深度融合的庞大网络,能源互联网“开放共享”的特征对用户侧能源的接入、控制和传输提出了挑战。针对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用户侧综合能源管理问题,首先提出了能源互联网接入设备的概念,指明了其区别于能源路由器的特征,并从规划调度、运行管理和能源服务 3 个维度详细介绍了能源互联网接入设备的应用领域。然后,重点介绍了设备特征识别、需求响应、区块链、大数据、综合能源管理和电力市场等 6 项关键技术,并深入阐述了能源互联网接入设备与这些关键技术的紧密联系。最后,简要介绍了能源互联网接入设备的实施方案和未来挑战,以期为未来能源互联网下用户设备高效便捷入网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能源互联网接入设备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综合能源管理 用户侧 需求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S处理器中时间指令扩展研究及实现
18
作者 高振华 杨帆 +1 位作者 陈闻杰 柴志雷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30-1733,共4页
物理进程具有内在的并发及实时特性,因此发展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需要计算进程能表达这类特性。而传统的计算模式为了方便用户逻辑描述,随着抽象程度的提高逐步丢弃了对时间特性的精确描述。在嵌入式Java处理器JPOR-32基础上面向CP... 物理进程具有内在的并发及实时特性,因此发展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需要计算进程能表达这类特性。而传统的计算模式为了方便用户逻辑描述,随着抽象程度的提高逐步丢弃了对时间特性的精确描述。在嵌入式Java处理器JPOR-32基础上面向CPS应用增加了时钟寄存器和时钟计数器,并根据程序员对时间特性的需求,结合异常机制扩展了四条时间指令,使得用户可根据不同需求对时间进行精确控制。最后通过采用时间指令后图像处理程序在该CPS处理器上的运行结果验证了该时间控制机制的可行性、正确性及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嵌入式系统 JAVA处理器 异常 时间指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物联网研究综述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弭宝瞳 梁循 张树森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48-1475,共28页
物联网的理论、技术和应用已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拓展物联网的研究,需要来自各个领域的创新.近年来,基于社交网络与物联网相融合的研究,逐渐形成了物联网领域内一个新的研究主题——社交物联网.社交物联网从物联网的不同层面来应用社... 物联网的理论、技术和应用已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拓展物联网的研究,需要来自各个领域的创新.近年来,基于社交网络与物联网相融合的研究,逐渐形成了物联网领域内一个新的研究主题——社交物联网.社交物联网从物联网的不同层面来应用社交网络的研究成果,进而解决物联网研究中的具体问题,为物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当前,社交物联网的概念并不统一,研究内容也较为分散.该文通过对社交物联网的系统性梳理,进一步总结归纳了社交物联网的主要研究内容.首先该文给出了社交物联网的一般性定义,并探讨了社交物联网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方法,然后分析了社交物联网的模型,并讨论了社交物联网的实现方法,接下来介绍了社交物联网的应用,最后展望了社交物联网的研究重点.该文总结了社交物联网的理论体系,为物联网的理论、技术和应用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 物联网 社交物联网 信息-物理-社会融合系统 交叉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mporal consistency maintenance on multiprocessor platforms with instance skipping
20
作者 BAI Tian LI Zhi-jie FAN B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3364-3374,共11页
Maintaining temporal consistency of real-time data is important for cyber-physical systems.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focus on uniprocessor systems.In this paper,the problem of temporal consistency maintenance on mu... Maintaining temporal consistency of real-time data is important for cyber-physical systems.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focus on uniprocessor systems.In this paper,the problem of temporal consistency maintenance on multiprocessor platforms with instance skipping was formulated based on the(m,k)-constrained model.A partitioned scheduling method SC-AD was pro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SC-AD uses a derived sufficient schedulability condition to calculate the initial value of m for each sensor transaction.It then partitions the transactions among the processors in a balanced way.To further reduce the average relative invalid time of real-time data,SC-AD judiciously increases the values of m for transactions assigned to each processor.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SC-AD outperforms the baseline methods in terms of the average relative invalid time and the average valid ratio under different system workloa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ber-physical systems sensor transactions multiprocessor scheduling temporal consisten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