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星链信标信号的多普勒定位方法与实验 被引量:1
1
作者 袁祎平 易建新 +1 位作者 万显荣 郝才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35-2545,共11页
未来十年全球将陆续发射数以万计的近地轨道卫星,组成巨型星座,这将为定位导航应用提供大量不同频段、带宽和制式的机会信号。为了便于利用卫星机会信号,设计一种轻量级模块化的通用型接收设备,率先观测到星链卫星下行信号频道间间隔中... 未来十年全球将陆续发射数以万计的近地轨道卫星,组成巨型星座,这将为定位导航应用提供大量不同频段、带宽和制式的机会信号。为了便于利用卫星机会信号,设计一种轻量级模块化的通用型接收设备,率先观测到星链卫星下行信号频道间间隔中心处的信标信号(11.95 GHz/12.45 GHz)。基于该信标信号提出多普勒提取和定位方法,并开展外场实验,接收获得6颗星链卫星的信号,利用其实现接收站定位。接收机的三维定位误差为28.9 m,水平定位误差为11.8 m,验证了星链信标信号用于多普勒定位的实际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 星链 信标信号 多普勒提取 多普勒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标信号频谱在接收机跟踪性能分析上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兵 周启荣 周阳辉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5-69,共5页
接收机锁定卫星信标后,经过二次或三次变频将C频段信标转变为70 MHz中频,然后通过解调单元从中频中提取误差信号。通过分析比较信标信号、L频段频率、70 MHz中频信号频谱使跟踪系统的性能指标层次化,从信标频谱中提取有用信息,全面判断... 接收机锁定卫星信标后,经过二次或三次变频将C频段信标转变为70 MHz中频,然后通过解调单元从中频中提取误差信号。通过分析比较信标信号、L频段频率、70 MHz中频信号频谱使跟踪系统的性能指标层次化,从信标频谱中提取有用信息,全面判断数字接收机跟踪性能,对单脉冲跟踪体制下的接收机故障排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标信号 跟踪性能 接收机 单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宽频带水声定位信标信号发射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国龙 王小宁 《舰船电子工程》 2017年第2期130-134,共5页
为了克服水声定位系统中信标信号与水声设备工作频段重叠,提高水声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与信标信号的检测速度,论文设计完成了一种基于FPGA的宽频带水声定位信标信号发射系统。系统在单片机控制下以FPGA嵌入式系统为运算核心配合D/A电路... 为了克服水声定位系统中信标信号与水声设备工作频段重叠,提高水声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与信标信号的检测速度,论文设计完成了一种基于FPGA的宽频带水声定位信标信号发射系统。系统在单片机控制下以FPGA嵌入式系统为运算核心配合D/A电路等模块发射特定水声定位信标信号。将该系统加装于某型水下目标模拟器中与某型水声定位基阵在南海某海域进行海上试验,试验表明该信标信号发射系统功能完整,达到了预先设计目标,信标信号接收基阵能对接收的定位信标进行准确、实时的检测识别,通过试验表明采用该系统后具有较高时延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标信号 FPGA 水声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信标信号对卫星通信安全传输的影响
4
作者 刘虹 闫晓东 《中国宽带》 2022年第6期142-144,共3页
做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的安全播出,传播更加高效的广播电视节目,使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可以接收到更加优质的广播电视节目,是每一位广电值班人员的责任,本文从值班过程中发现的一个数据——信标数据的变化,浅析了信标信号对卫星通信安全... 做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的安全播出,传播更加高效的广播电视节目,使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可以接收到更加优质的广播电视节目,是每一位广电值班人员的责任,本文从值班过程中发现的一个数据——信标数据的变化,浅析了信标信号对卫星通信安全传输的影响以及信标信号的意义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播出 信标信号 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old宽带编码在水声定位信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国贵 朱元林 《舰船电子工程》 2021年第4期67-69,84,共4页
论文主要分析了长基线水声定位系统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合作信标信号;分析了Gold编码信号的产生原理及相关性,并通过理论仿真分析了不同体制Gold编码信号的信号检测概率及测时精度,同时在隐蔽性方面与CW信号进行了对比;通过海上试验... 论文主要分析了长基线水声定位系统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合作信标信号;分析了Gold编码信号的产生原理及相关性,并通过理论仿真分析了不同体制Gold编码信号的信号检测概率及测时精度,同时在隐蔽性方面与CW信号进行了对比;通过海上试验,验证了Gold编码信号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定位 长基线 信标信号 Gold编码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衰对卫星信号传播的影响及解决办法 被引量:4
6
作者 韩光 《广播与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6-98,共3页
本文介绍了对流层对卫星通信链路的影响,就其中最常见和最显著的雨衰作了详细的分析。并就怎样减小雨衰影响,从三个方面(即上行站,卫星转发器及下行站)采取有效补偿措施做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 雨衰 转发器 信标信号 UPC 电平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UWPT的正弦信号滤波算法
7
作者 杨文革 路伟涛 +1 位作者 洪家财 胡凯 《飞行器测控学报》 CSCD 2013年第5期378-382,共5页
针对航天测控DOR(差分单向测距)信标信号等侧音信号的滤波问题,借鉴扩频系统窄带干扰抑制领域中的SUWPT(频移非抽取小波包变换),提出了一种逆向算法。该算法通过最佳频移将信号移至各子带中间,然后选择能量较大的子带进行分解,通过记录... 针对航天测控DOR(差分单向测距)信标信号等侧音信号的滤波问题,借鉴扩频系统窄带干扰抑制领域中的SUWPT(频移非抽取小波包变换),提出了一种逆向算法。该算法通过最佳频移将信号移至各子带中间,然后选择能量较大的子带进行分解,通过记录的位置信息选择不同的重构滤波器,从而达到最佳滤波效果;最后将该滤波算法应用于航天测控侧音信号的差分相位提取过程。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比小波变换滤波、小波包滤波具有更好的滤波性能;滤波后差分相位提取精度相对滤波前提高3~4倍,有利于提高系统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测控 差分单向测距(DOR)信标信号 频移非抽取小波包变换(SUWPT) 信噪比改善 差分相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ython在卫星信标机维护工作中的应用
8
作者 李宇明 《通信与信息技术》 2023年第S01期44-46,94,共4页
介绍一种利用Python语言分析及可视化卫星信标机信标数据的方法。卫星信标机是卫星地球站天线伺服控制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在天线对星及动态跟踪中起重要作用,卫星信标机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天线伺服控制系统调整控制天线指向角功能的实现,... 介绍一种利用Python语言分析及可视化卫星信标机信标数据的方法。卫星信标机是卫星地球站天线伺服控制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在天线对星及动态跟踪中起重要作用,卫星信标机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天线伺服控制系统调整控制天线指向角功能的实现,决定天线是否可以准确对准目标卫星。信标电平值数据是监测和维护卫星信标机的重要依据,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分析。利用Python语言对卫星信标机输出的大数据量的信标电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信标电平数据的统计指标,以判断卫星信标机运行稳定性情况。实践表明,该方法可以帮助相关工作人员监测卫星信标机的工作状态,以及辅助判断天线是否准确对准目标卫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信标 信标信号 PYTHON 卫星地球站 pyechar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导航的无线充电小车设计
9
作者 林婉怡 穆瑞珍 +1 位作者 李浩杰 李俊杰 《电工技术》 2023年第4期22-24,共3页
基于光导航的无线充电小车以TC264D芯片为主控芯片,MT9V034灰度摄像头为信标灯检测传感器,编码器作为速度检测传感器,通过大津法及连通域算法获取信标灯的位置信息,并根据位置信息优化策略,利用控制算法调节驱动电机的转速进行闭环控制... 基于光导航的无线充电小车以TC264D芯片为主控芯片,MT9V034灰度摄像头为信标灯检测传感器,编码器作为速度检测传感器,通过大津法及连通域算法获取信标灯的位置信息,并根据位置信息优化策略,利用控制算法调节驱动电机的转速进行闭环控制,实现小车自主识别信标灯并进行追踪。另外小车采用LCC拓扑结构进行无线充电来获取电能,为小车提供动力。试验结果表明,该小车完成了自动充电和实时追踪信标灯,系统方案可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标信号 LCC充电 连通域追踪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计算机组件输出功能故障分析及改进
10
作者 师维 白梦娆 《物联网技术》 2023年第10期142-145,共4页
针对某型产品上使用的计算机组件出现“时标信号”超差故障的现象,对模块工作机理及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对模块故障点—三极管进行性能及应用分析,发现该模块设计的抗压范围在系统工作中属于薄弱点,外部变化易使模块内三极管因大电流而... 针对某型产品上使用的计算机组件出现“时标信号”超差故障的现象,对模块工作机理及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对模块故障点—三极管进行性能及应用分析,发现该模块设计的抗压范围在系统工作中属于薄弱点,外部变化易使模块内三极管因大电流而损伤。通过更换受损件,验证了故障原因。本文提出了在组件输出端增加保护电阻的方法,可以使组件总体抗压范围有效提高,保证组件内部元器件的安全,防止此现象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组件 信标信号 故障分析 保护电阻 超差 三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HOD FOR ALONG-TRACK DUAL-ANTENNA AIRBORNE RADAR'S GMTI WHEN THE ATENNA ERROR CHANGES PULSE TO PULSE
11
作者 NingWei LiaoGuisheng 《Journal of Electronics(China)》 2005年第3期248-254,共7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joint method of Doppler Beam Sharpen (DBS) imaging and Signal Subspace Processing (SSP) to achieve Ground Moving Target Indication(GMTI) for along- track dual-antenna airborne radar. When the err... This paper presents a joint method of Doppler Beam Sharpen (DBS) imaging and Signal Subspace Processing (SSP) to achieve Ground Moving Target Indication(GMTI) for along- track dual-antenna airborne radar. When the error of the two antennas (also refers to channels) changes pulse to pulse, the method SSP is used to precisely calibrate the two antennas’ DBS images, then to detect the ground moving targets in the difference image of the two calibrated images. The method DBS-SSP is proved to offe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n the actually measured data and simulated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borne radar Channel error Moving Target Indication (MTI) Signal Subspace Processing (S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近卫星业余无线电(1) 我国业余卫星的发展概况
12
作者 刘明星 孙志明 杨娟 《无线电》 2021年第6期52-55,共4页
业余卫星的起源源于人类对太空的无限向往,在阿瑟·克拉克提出人造地球卫星设想的12年后,苏联全球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斯普特尼克)-1”成功发射,开启了人类的航天时代(见图1)。世界各地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接收到来自“Sput... 业余卫星的起源源于人类对太空的无限向往,在阿瑟·克拉克提出人造地球卫星设想的12年后,苏联全球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斯普特尼克)-1”成功发射,开启了人类的航天时代(见图1)。世界各地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接收到来自“Sputnik-1”卫星发出的20.005MHz/40.002MHz的信标信号,成为卫星业余无线电历史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余无线电 航天时代 人造地球卫星 信标信号
原文传递
Female mate choice based on pheromone content may inhibit reproductive isolation between distinct populations of Iberian wall lizards 被引量:1
13
作者 Marianne GABIROT Pilar LOPEZ Jose MARTIN 《Current Zoology》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2期210-220,共11页
The Iberian wall lizard Podarcis hispanica forms part of a species complex with several morphologically and geneti- cally distinct types and populations, which may or may not be reproductively isolated. We analyzed wh... The Iberian wall lizard Podarcis hispanica forms part of a species complex with several morphologically and geneti- cally distinct types and populations, which may or may not be reproductively isolated. We analyzed whether female mate choice based on males' chemical signals may contribute to a current pre-mating reproductive isolation between two distinct populations of P. hispanica from central Spain. We experimentally examined whether females choose to establish territories on areas scent-marked by males of their own population, versus areas marked by males of the other pop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fe- males did not prefer scent-marks of males from their own population. In contrast, females seemed to attend mostly to among-individual variation in males' pheromones that did not differ between populations. Finally, to test for strong premating re- productive isolation, we staged intersexual encounters between males and females. The population of origin of males and females did not affect the probability nor the duration of copulations. We suggest that the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each population might be selecting for different morphologies and different chemical signals of males that maximize efficiency of communication in each environment. However, females in both populations based mate choice on a similar condition-dependent signal of males. Thus, male signals and female mate choice criteria could be precluding premating reproductive isolation between these phenotypically "distinct" populations [Current Zoology 59 (2): 210-220, 2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darcis hispanica Chemical communication Mate preferences Mate recognition Species recognition CONFLIC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