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识产权侵权信用惩戒制度的问题审视与完善对策
1
作者 王影航 黄勤勤 +1 位作者 李炳超 李金惠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7期230-238,共9页
将信用惩戒措施纳入知识产权侵权治理体系并逐步实现法治化,系中国全面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推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在中国全面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推动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大背景下,梳理有关制度的发展沿革并分析其发展... 将信用惩戒措施纳入知识产权侵权治理体系并逐步实现法治化,系中国全面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推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在中国全面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推动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大背景下,梳理有关制度的发展沿革并分析其发展态势,对在把握其正确的发展方向下寻找对应之策大有裨益。基于有关文件的内容相关性与效力层级,梳理出中国知识产权侵权主体信用惩戒制度发展历程的3个阶段,认为中国针对知识产权侵权主体的信用惩戒制度仍缺乏系统性的整合与严格的法律论证。从法治的视角上看,知识产权侵权主体信用惩戒制度的构造必须遵循依法惩戒、协同共治、过惩得当与权益保护等基本原则。然而,中国现行相关规定难以落地实施,存在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惩戒对象与标准不明、惩戒监督与救济不足等诸多问题。鉴于此,有关部门应当遵循依法惩戒等法治原则,从健全相关法律规范体系、构造惩戒“对象-标准-手段”的合理规则和完善知识产权信用惩戒监管与救济机制等方面优化中国知识产权侵权主体信用惩戒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侵权 信用惩戒 比例原则 法律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处罚豁免和信用惩戒制度在行政监管中的作用——基于2起种子行政处罚案件的分析研究
2
作者 吕景海 张晶晶 +2 位作者 耿家昌 朱海燕 王东琛 《中国种业》 2024年第7期51-55,共5页
生产经营“未审先推”和“白包无标签种子”是农作物种子经营中常见的两种违法行为,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规定的两种较为严重的违法行为,违法后果重、处罚数额高,违法者被处罚后难以接受,易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但这两种违法行... 生产经营“未审先推”和“白包无标签种子”是农作物种子经营中常见的两种违法行为,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规定的两种较为严重的违法行为,违法后果重、处罚数额高,违法者被处罚后难以接受,易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但这两种违法行为在现实的农作物种子经营过程中存有市场需求,并且难以发现、难以管理,不利于现代种业良序健康发展。通过介绍两例相关案例,分析生产经营“未审先推”和“白包无标签种子”违法行为存在的根源、处罚依据、产生的后果及社会影响,研究制定备案和质量承诺、处罚豁免和信用惩戒制度,以达到纾解其矛盾,促进我国现代种业健康良序发展,保障农业生产和用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审先推 白包无标签种子 备案和质量承诺 行政处罚豁免 信用惩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惩戒在网络空间治理中的适用价值
3
作者 宋乐然 《网络空间安全》 2024年第1期50-55,共6页
[目的/意义]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背景下,信用惩戒成为一项新型社会治理手段.当前,网络空间治理存在的诸多难题,使得传统的司法手段难以破解.信用惩戒引入网络空间治理,在理论、政策和实践方面均具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过程]以"... [目的/意义]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背景下,信用惩戒成为一项新型社会治理手段.当前,网络空间治理存在的诸多难题,使得传统的司法手段难以破解.信用惩戒引入网络空间治理,在理论、政策和实践方面均具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过程]以"必要性-风险-路径构建"论述为逻辑,以网络治理的困境为切入点,对信用惩戒在网络空间中适用问题进行论证.[结果/结论]信用惩戒在网络空间内的适用不违背"一事不再罚"的要求,适用时应当注意遵循禁止不当连结原则和比例原则,将其纳入法治的轨道运行.从适用的完善路径来看,应根据现有政策的指引,发挥惩戒主体间联动和公私合作机制,注重信用惩戒行使的程序正当性,并注重与现有规范的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治理 社会信用体系 信用惩戒 网络空间安全 信用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信用惩戒的禁止不当联结 被引量:27
4
作者 沈岿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1,共21页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摆脱“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指导方针的影响,为社会信用惩戒建立合理的边界,减少和防止信用联合惩戒的肆意、过度与滥用。在各项规范社会信用惩戒制度构建的原则之中,禁止不当联结原则有着更为直接的、更具针对性的...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摆脱“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指导方针的影响,为社会信用惩戒建立合理的边界,减少和防止信用联合惩戒的肆意、过度与滥用。在各项规范社会信用惩戒制度构建的原则之中,禁止不当联结原则有着更为直接的、更具针对性的作用。禁止不当联结原则适用于社会信用惩戒,应当超越现有的“个案论证路径”和“抽象框架路径”,结合实践中各类社会信用规范关于“失信”的设定模式以及失信与惩戒措施的联结方式,提炼出层次更多、内容更为丰富的规范意涵,从而对未来中央层面和地方层面的社会信用统一立法、对部门或领域的社会信用立法或其他规则制定、对既有社会信用规范文本的清理以及对司法审查或备案审查社会信用惩戒联结的正当性,提供立法论和解释论上的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用 失信 信用惩戒 禁止不当联结 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惩戒制度对行政法治秩序的结构性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林彦 《交大法学》 CSSCI 2020年第4期86-96,共11页
传统管制手段不断式微、民间自发生长的信用维系体系尚未形成、网络诈骗及“执行难”等管理难题的存在,以及公民信息收集的便捷化等,促成了信用惩戒制度的产生。与以市场逻辑和社会自治为基础的征信制度不同,信用惩戒本质上是一种政府... 传统管制手段不断式微、民间自发生长的信用维系体系尚未形成、网络诈骗及“执行难”等管理难题的存在,以及公民信息收集的便捷化等,促成了信用惩戒制度的产生。与以市场逻辑和社会自治为基础的征信制度不同,信用惩戒本质上是一种政府管理制度,而非市场机制,具有明显的国家干预色彩。信用惩戒制度已经对我国行政法治秩序,尤其对违反行政法上义务行为的控制方式、相对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方式、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方式等均产生了结构性的深刻影响,分别产生了混同、替代和屏蔽的效果。这些变化也使依法行政原则的坚守以及行政相对人权益的保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惩戒制度 结构性影响 混同 替代 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缔约资格排除类信用惩戒的法治化路径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国栋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5-114,共10页
当前主流观点认为行政协议缔约资格排除类社会信用惩戒属于行政处罚,具有合法性问题,因此需要纳入行政处罚体系来实现其合法化。这一观点值得商榷。基于财产权的分析可发现,缔约资格排除并未侵犯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其涉及的是公民以行政... 当前主流观点认为行政协议缔约资格排除类社会信用惩戒属于行政处罚,具有合法性问题,因此需要纳入行政处罚体系来实现其合法化。这一观点值得商榷。基于财产权的分析可发现,缔约资格排除并未侵犯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其涉及的是公民以行政协议方式获得公共资源的新型财产权。基于新型财产权框架,以地方性法规、规章及其它规范性文件来规定缔约资格排除的措施具有合法性,且该行为的实质是认定市场主体因缺乏信用要件而无法成就通过行政协议获得公共资源的权利。从确保公共资源物有所值的角度出发,缔约资格排除措施属于基于信用评价而规避交易风险的信用应对措施而非法律惩戒,具备充分的实质合法性。基于禁止不当连接原则下的缔约资格排除行为应当符合物有所值原则。对社会信用制度合法性的理解与法治化建构,应当秉持类型化方法,从厘清各类型信用规制措施的目的及其所依据的行政权、所影响的公民权利的类型出发进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缔约资格排除 社会信用惩戒 合法化 新财产权 类型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领域信用惩戒:域外经验与立法完善 被引量:9
7
作者 柯林霞 张毅 《电子知识产权》 CSSCI 2020年第8期31-44,共14页
信用惩戒制度是近年的研究热点,但对知识产权领域信用惩戒的研究才刚起步,西方国家信用惩戒主要应用于信贷、就业、商业交易、获得资格或其他利好事项上,一般是从两个路径对知识产权领域失信行为进行规范,一是法律路径;二是道德、舆论... 信用惩戒制度是近年的研究热点,但对知识产权领域信用惩戒的研究才刚起步,西方国家信用惩戒主要应用于信贷、就业、商业交易、获得资格或其他利好事项上,一般是从两个路径对知识产权领域失信行为进行规范,一是法律路径;二是道德、舆论、市场、宗教等社会性路径,也即非法律路径。这和我国主要以行政和司法这两股力量为主导自上而下推动知识产权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的路径迥然不同,我国在充分吸取域外经验的基础上,有必要取长补短,从社会信用法和知识产权法这两重框架内进行立法上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信用惩戒 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信用惩戒行为的司法审查及其展开 被引量:2
8
作者 喻少如 邓稀文 《时代法学》 2022年第3期1-12,共12页
行政信用惩戒行为属于具体行政行为,但一直以来,该行为没有被司法审查重点关注。鉴于已有救济方式的明显不足,为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监督行政权力之合理运行,探讨行政信用惩戒行为在司法审查中的可诉性问题是十分必... 行政信用惩戒行为属于具体行政行为,但一直以来,该行为没有被司法审查重点关注。鉴于已有救济方式的明显不足,为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监督行政权力之合理运行,探讨行政信用惩戒行为在司法审查中的可诉性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判定行政信用惩戒行为是否具有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可能,需要满足两个要件,一是行政信用惩戒行为的独立性,二是行为对相对人权利义务产生了实质影响。行政信用惩戒行为是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相交的集合体,探究行政信用惩戒行为的司法审查问题,符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需要,也是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客观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信用惩戒 司法审查 行政诉讼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商标恶意抢注的信用惩戒 被引量:1
9
作者 杜颖 杜粒鼐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 2023年第2期63-68,共6页
在惩戒商标恶意抢注的手段上,司法具有一定被动性,行政处罚具有一定滞后性,信用惩戒在惩戒效果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知识产权信用惩戒于2008年被提出,但在商标领域发展较晚,且呈现惩戒措施单一的特点。针对该现状,需要在国家层面完... 在惩戒商标恶意抢注的手段上,司法具有一定被动性,行政处罚具有一定滞后性,信用惩戒在惩戒效果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知识产权信用惩戒于2008年被提出,但在商标领域发展较晚,且呈现惩戒措施单一的特点。针对该现状,需要在国家层面完善信用体系基础,对商标恶意抢注行为实施联合惩戒,兼采守信激励互助,在商标领域形成“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损”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注册 恶意抢注 信用惩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比例原则在信用惩戒中的适用
10
作者 邢鸿飞 余亚玲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103-109,共7页
信用惩戒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被广泛采用。信用惩戒中的比例原则,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基本人权、制止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协调公共利益和个体权益的价值取向,要求实施信用惩戒措施为必须、实施信用惩戒措施应适当、实施信用... 信用惩戒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被广泛采用。信用惩戒中的比例原则,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基本人权、制止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协调公共利益和个体权益的价值取向,要求实施信用惩戒措施为必须、实施信用惩戒措施应适当、实施信用惩戒要维护利益均衡。然而信用惩戒中比例原则仍存在重要性认识不足、法律依据不明、可操作性不强等困惑。应从完善立法构造、利用指导性案例扩大比例原则的积极影响、完善救济和监督机制等方面对比例原则在信用惩戒中的适用进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原则 信用惩戒 适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私法信用惩戒的法理及其启示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国栋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2-35,共14页
社会信用惩戒的法治化以界定信用惩戒的本质为前提,而界定信用惩戒的本质则需要研究、了解私法信用惩戒的法理。私法信用惩戒是市场主体在非公共管理领域尤其是市场领域发起的信用惩戒,它是当下社会信用惩戒的鼻祖与起源,也是当下社会... 社会信用惩戒的法治化以界定信用惩戒的本质为前提,而界定信用惩戒的本质则需要研究、了解私法信用惩戒的法理。私法信用惩戒是市场主体在非公共管理领域尤其是市场领域发起的信用惩戒,它是当下社会信用惩戒的鼻祖与起源,也是当下社会信用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私法信用惩戒的基本形式是不予失信者交易机会或是提高失信者的交易成本。其基本构造为规避交易风险的动机、判断交易风险的信用信息与市场化组织机制。私法信用惩戒并非法律惩戒机制,不以打击违背诚信之举为规范性目的,属于社会性制裁。其法理启示我们,市场交易领域信用机制的核心是信用信息机制而不是信用惩戒机制的建构;我国当下社会信用惩戒机制应回归私法信用惩戒的逻辑即资源配置风险之规避逻辑来建构,从而解决其合法性问题并真正实现治理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法 信用惩戒 交易风险规避 法理 信用信息机制 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法视域下的信用惩戒若干基本理论问题——兼论我国《行政处罚法》增设“信用惩戒条款”的可行性 被引量:12
12
作者 梁尧 《征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7-38,共12页
行政主体以履行行政管理职责和提供公共服务为目的,依托负面信用信息给予相对人以惩处的一类行政行为,可用"信用惩戒"来指称。完整的信用惩戒呈现阶段性法律构造,包括失信信息归集、评价、列入、公布、惩处、约束等阶段,平衡... 行政主体以履行行政管理职责和提供公共服务为目的,依托负面信用信息给予相对人以惩处的一类行政行为,可用"信用惩戒"来指称。完整的信用惩戒呈现阶段性法律构造,包括失信信息归集、评价、列入、公布、惩处、约束等阶段,平衡论可为其提供理论支撑。运用行政过程论分析法律性质后发现,信用惩戒具有制裁性,必须明确其制度依据。该目的只有通过制定统一的社会信用基本法才可实现,而将信用惩戒写入我国《行政处罚法》则非可取之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 信用惩戒 基本理论 黑名单 《行政处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惩戒实践的行政法治逻辑:反思与完善 被引量:10
13
作者 梁尧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CSSCI 2021年第1期69-79,共11页
信用惩戒面临着失信信息归集标准不一、评价功能异化、公布条件不明以及制裁措施适用失范等方面的问题,这与其旨在克服传统监管手段的缺陷、信用体系建设的急躁冒进和信用惩戒立法的效力层级偏低、内容粗疏不无关系,所以对其进行法治化... 信用惩戒面临着失信信息归集标准不一、评价功能异化、公布条件不明以及制裁措施适用失范等方面的问题,这与其旨在克服传统监管手段的缺陷、信用体系建设的急躁冒进和信用惩戒立法的效力层级偏低、内容粗疏不无关系,所以对其进行法治化改造势在必行。首先,要明确其法律依据;其次,应予归集的失信信息须限定为运用现有制裁手段仍不足以实现制裁目的的违法和犯罪行为信息。行政权不宜突破该界限逾越到可由道德调整的领域;失信信息的评价,亦不得侵袭市场的信用决定权。根据信用惩戒的运行机理,只有经过听证、调查和咨询程序认定相对人行为侵犯到一定范围内公共利益的,该信息才可被公布,而包括失信信息公布在内的整个惩戒阶段,则应受关联性原则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用体系 信用惩戒 黑名单 公共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信用惩戒与腐败治理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瑞华 魏昌东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3-85,共13页
中国特色的信用惩戒制度是社会治理的优化机制之一,可作为腐败治理的崭新机制引入治理体系之中。信用惩戒制度基于“金融诚信—商业诚信—社会诚信”的生成机理,具有信用评级、市场监管、塑造诚信观等基本功能。其作为国家治理新需求下... 中国特色的信用惩戒制度是社会治理的优化机制之一,可作为腐败治理的崭新机制引入治理体系之中。信用惩戒制度基于“金融诚信—商业诚信—社会诚信”的生成机理,具有信用评级、市场监管、塑造诚信观等基本功能。其作为国家治理新需求下的新型治理模式、综合治理范式,旨在促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可有效弥补制度性失灵带来的治理效能不彰。这为突破腐败治理瓶颈、更新腐败治理机制带来新的方法。文章认为可将信用惩戒嵌入“预惩协同”、动态开放的反腐积极治理主义之中。具体而言,信用惩戒腐败的机制建设由三部分构成:推动信用惩戒腐败的数字化运行,提升惩治的公开性,保障权力的透明化;将信用惩治腐败限制在市场经济领域,确认惩戒的主体是具有管理市场经济职权的公职人员;在企业合规建设中嵌入信用惩戒机制,以企业为核心构建反腐败合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惩戒 腐败治理 企业合规 一般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惩戒的特性及对地方立法的启示 被引量:33
15
作者 李振宁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第2期86-91,共6页
运用信用惩戒机制约束和限制失信主体,已经越来越多地规定在法律、法规和部门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各省市也在进行信用信息或社会信用方面的立法工作。明确信用惩戒的特性有助于地方立法者把握立法规律科学立法。信用惩戒机制基于信用信息... 运用信用惩戒机制约束和限制失信主体,已经越来越多地规定在法律、法规和部门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各省市也在进行信用信息或社会信用方面的立法工作。明确信用惩戒的特性有助于地方立法者把握立法规律科学立法。信用惩戒机制基于信用信息来发挥作用,对在先的失信信息进行评价,联合惩戒扩大了行为人就失信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的范围。信用惩戒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等有较大影响,地方立法不能超出立法权限,规定的惩戒措施应与失信行为有密切的关联,以信息归集为导向不做价值判断,设计好差别化的披露期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用 信用惩戒 特征 地方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信用惩戒措施在网络犯罪治理领域的适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严磊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57-71,共15页
网络诚信制度是社会信用体系与网络犯罪治理的重要连接点。将信用惩戒措施适用于网络犯罪治理领域在政策上符合有效治理网络空间、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在理论上符合实现良法善治、追求积极的一... 网络诚信制度是社会信用体系与网络犯罪治理的重要连接点。将信用惩戒措施适用于网络犯罪治理领域在政策上符合有效治理网络空间、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在理论上符合实现良法善治、追求积极的一般预防效果的需要;在事实上则可以契合网络空间的合约性特征,同时满足转变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的需要。将信用惩戒措施适用于网络犯罪治理领域可以发挥有效治理网络黑灰产业、合理规范网络空间行为、正确评估网络主体信用的功能。将信用惩戒措施适用于网络犯罪治理领域既可以将其视作单纯的行政处罚措施,也可将其视作非刑罚处罚措施,两种路径各有利弊,应当根据社会信用体系以及网络诚信制度的完善情况予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犯罪 信用惩戒措施 社会信用体系 网络诚信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性信用惩戒制度建构 被引量:9
17
作者 付小彦 《行政与法》 2020年第6期69-80,共12页
行政性信用惩戒具有增加失信成本、弥补信息不对称、提高行政管理效益、加强公私合作治理的制度价值,其既不属于行政处罚,也不属于行政强制,而是一种独立的行政措施。行政性信用惩戒制度建构应当在遵循兼顾依法行政与人权保障、严格规... 行政性信用惩戒具有增加失信成本、弥补信息不对称、提高行政管理效益、加强公私合作治理的制度价值,其既不属于行政处罚,也不属于行政强制,而是一种独立的行政措施。行政性信用惩戒制度建构应当在遵循兼顾依法行政与人权保障、严格规范行政裁量权、合理确定失信行为与信用惩戒措施之间的关联性、强化公私合作原则的基础上,依法规范其设定权,确立正当程序规则,完善私益保护机制,注重行政性信用惩戒与其他行政管理手段之间的制度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性信用惩戒 行政处罚 依法行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制度的完善——基于德韩两国比较借鉴 被引量:4
18
作者 林婷莉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2期51-55,66,共6页
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制度实质是民事执行威慑机制的一项创新。法律权利的实然性要求、信用的无形资产特征和执行理念的社会调适是其构建的理论依据。在与德韩两国的信用惩戒制度比较下,我国在制度规定和对被执行人权利保护上还存在不足... 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制度实质是民事执行威慑机制的一项创新。法律权利的实然性要求、信用的无形资产特征和执行理念的社会调适是其构建的理论依据。在与德韩两国的信用惩戒制度比较下,我国在制度规定和对被执行人权利保护上还存在不足,是以提出确立保障当事人权利平衡的理念、制定统一明确的规程、增加被执行人保护目的的约束性规定、规范救济和监督渠道为完善该制度提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执行 诚实信用 失信被执行人 信用惩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老服务市场信用惩戒制度症结及其纾解 被引量:1
19
作者 贺译葶 《征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28,共9页
目前,养老服务市场信用惩戒制度形态以政府规范性文件为主,制度内容兼顾宏观政策指引与具体规则设计,但专门性规范文本与针对性条款的铺排并不成熟。因而存在惩戒对象模糊、惩戒标准各行其是、解除惩戒条件设置不适当及程序规则不完整... 目前,养老服务市场信用惩戒制度形态以政府规范性文件为主,制度内容兼顾宏观政策指引与具体规则设计,但专门性规范文本与针对性条款的铺排并不成熟。因而存在惩戒对象模糊、惩戒标准各行其是、解除惩戒条件设置不适当及程序规则不完整等缺陷。养老服务市场信用惩戒制度的优化建构应基于信用惩戒的功能定位及其相关制度设置之特定场景来合理布局。除合理构设养老服务市场失信对象认定依据、优化养老服务市场失信惩戒措施的设置及周全信用惩戒的解除规则外,还需注意衔接养老服务市场信用惩戒与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间的适用规定,以剔除制度脱节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服务市场 失信行为 信用惩戒 联合惩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惩戒与修复机制法治化建设探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龙 钟晓玲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77-83,共7页
信用惩戒、信用修复是承担法治化、制度化建设社会信用功能的重要制度。法治信用社会建设维度,明确信用惩戒、信用修复的制度属性,理清两项制度各自的内涵价值功能边界及运行机理。结合法治信用社会建设的目标要求,创新应用系统思维原理... 信用惩戒、信用修复是承担法治化、制度化建设社会信用功能的重要制度。法治信用社会建设维度,明确信用惩戒、信用修复的制度属性,理清两项制度各自的内涵价值功能边界及运行机理。结合法治信用社会建设的目标要求,创新应用系统思维原理,提出信用惩戒、信用修复制度法治化、系统性建设和协同化运行,并最终为探索有效释放法治信用社会建设功能的方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体系 信用惩戒 信用修复 制度协同 法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