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8篇文章
< 1 2 1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叠加导频OTFS系统低峰均比信道估计 被引量:3
1
作者 何继爱 刘涛 +1 位作者 王乐 王婵飞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8,共8页
针对现有信道估计方案导致正交时频空间(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OTFS)调制系统峰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高或频谱效率(Spectral Efficiency,SE)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叠加导频的低PAPR、高SE信道估计方法... 针对现有信道估计方案导致正交时频空间(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OTFS)调制系统峰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高或频谱效率(Spectral Efficiency,SE)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叠加导频的低PAPR、高SE信道估计方法。发送端利用时域正交性和离散傅里叶域相位的随机性,在时延多普勒域中嵌入与数据相叠加的5导频符号的导频图案实现低PAPR,提高SE。接收端以数据符号与噪声之和的能量均值为基准,实现导频信号检测,同时根据每个导频的不同位置信息恢复出存在相位旋转的数据信号。基于能量准则,利用多个独立的接收信号进行联合信道估计,以降低数据符号的干扰,并采用消息传递算法进行数据恢复。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单叠加导频信道估计的PAPR低,同时较嵌入式导频信道估计的SE提高约1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时频空间(OTFS)调制 信道估计 时延多普勒域 多叠加导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规模太赫兹系统深度学习信道估计算法
2
作者 于舒娟 赵阳 +3 位作者 魏玉尧 张昀 高贵 赵生妹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4-156,共13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THz超大规模MIMO系统混合场信道估计性能,基于不动点网络(FPN)引入了一种基于跨通道信息交互的Transformer注意力机制模块与快速傅里叶变换卷积网络(FCN),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恢复网络的信道估计算法FPN-OTFN,将信道估计... 为了进一步提升THz超大规模MIMO系统混合场信道估计性能,基于不动点网络(FPN)引入了一种基于跨通道信息交互的Transformer注意力机制模块与快速傅里叶变换卷积网络(FCN),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恢复网络的信道估计算法FPN-OTFN,将信道估计问题建模为图像恢复问题。在导频处采用最小二乘算法获得初始信道信息,并将其作为所提FPN-OTFN算法的输入,通过训练学习低精度信道图像和高精度图像间的映射关系,恢复出真实的信道状态信息。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不仅继承了FPN框架的高效性、自适应性,同时对THz信道拥有较高的估计精度和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估计 THz超大规模MIMO系统 深度学习 图像恢复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噪声干扰下免调度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的联合多用户检测和信道估计方法
3
作者 李有明 陈江涛 +2 位作者 吴永宏 徐伯禺 蔡万源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130,共9页
针对免调度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脉冲噪声干扰背景,提出一种基于时序多重稀疏贝叶斯学习和最小二乘的联合多用户检测、信道估计和脉冲噪声估计方法。首先利用多根天线接收下用户零星通信和突发脉冲噪声的联合稀疏性,将... 针对免调度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脉冲噪声干扰背景,提出一种基于时序多重稀疏贝叶斯学习和最小二乘的联合多用户检测、信道估计和脉冲噪声估计方法。首先利用多根天线接收下用户零星通信和突发脉冲噪声的联合稀疏性,将多用户检测、信道估计和脉冲噪声估计问题建模成多测量向量的压缩感知问题,然后通过时序多重稀疏贝叶斯学习算法获取活跃用户和突发脉冲噪声的支撑集,最后使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出信道和脉冲噪声。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现有的方法,所提方法在多用户检测、信道估计和脉冲噪声估计性能上均具有显著的优势。这一结论也通过误符号率进一步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调度 非正交多址接入 多用户检测 信道估计 脉冲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矩阵Toeplitz特性的5G终端基带信道估计算法设计
4
作者 冯雪林 石晶林 +1 位作者 戴曼 刘林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共11页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网络对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性的移动通信处理需求不断增加,对终端基带信道估计算法的高性能和低复杂度设计、矩阵处理动态范围提出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网络对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性的移动通信处理需求不断增加,对终端基带信道估计算法的高性能和低复杂度设计、矩阵处理动态范围提出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相关矩阵托普利兹(Toeplitz)特性的信道估计算法。依据信道的相干带宽特性计算信道相关矩阵并保留必要的较低矩阵阶数;基于相关矩阵的Toeplitz特性设计低复杂度的递归求逆算法,并针对加权矩阵乘法的元素重复性将矩阵乘法化简为矩阵点乘,简化加权矩阵运算;同时引入跟踪信噪比变化的缩放补偿因子对计算过程和结果分别进行缩放和补偿。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显示,本文所提算法可在达到优异的信道估计性能条件下,有效降低运算复杂度,并极大降低算法矩阵处理的动态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终端基带 信道估计 均方根 托普利兹 动态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反射面辅助的环境反向散射通信系统信道估计算法研究
5
作者 徐勇军 邱友静 张海波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3,共9页
环境反向散射通信(AmBC)是一种新型的低功耗通信技术,它能利用周围环境中的射频(RF)信号源实现无源信息传输,但由于其存在双重衰落、障碍物阻挡等问题,导致反射链路信号强度弱。为此,该文将智能反射面(IRS)引入到AmBC系统中用以增强反... 环境反向散射通信(AmBC)是一种新型的低功耗通信技术,它能利用周围环境中的射频(RF)信号源实现无源信息传输,但由于其存在双重衰落、障碍物阻挡等问题,导致反射链路信号强度弱。为此,该文将智能反射面(IRS)引入到AmBC系统中用以增强反射链路增益。然而,IRS与标签均为无源器件使得信道估计极具挑战性。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IRS辅助的AmBC系统信道估计方案。首先,将信道分解为多个子信道,其中,反射链路的每个子信道对应一个IRS反射单元。然后,将最小二乘(LS)法作为估计准则,以最小化均方误差(MSE)为目标,探索了IRS反射模式与信道估计的联合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该信道估计方案具有良好的估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反向散射通信 智能反射面 信道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知辅助和原子选择门限机制下的MIMO-OTFS系统信道估计
6
作者 彭艺 陈志翔 杨青青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5-163,共9页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正交时频空间(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MIMO-OTFS)系统由最大时延、多普勒扩展、天线数量增加带来信道估计计算开销大、准确率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感知辅助和原子选择...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正交时频空间(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MIMO-OTFS)系统由最大时延、多普勒扩展、天线数量增加带来信道估计计算开销大、准确率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感知辅助和原子选择门限的广义正交匹配追踪(sensing aided generalized 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 algorithm based on atomic threshold,SA-TGOMP)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首先将雷达探测的用户和周围环境信息转化为OTFS信道的初始索引集,然后引入以固定值选取相关性原子进行迭代的策略和原子选择门限进行支撑集更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有效提高信道估计精度的同时减少导频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正交时频空间(MIMO-OTFS) 压缩感知 感知辅助 信道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MIMO LEO卫星通信系统上行链路的信道估计
7
作者 雷芳 侯康宁 莫刘燕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4-429,共6页
本文利用非地面网络抽头延迟线(NTN-TDL)模型建立低轨(LEO)卫星通信系统并引入了大规模MIMO技术,信道模型由确定性视距路径(LoS)和空间相关的随机非视距路径(NLoS)组成,使其信道服从空间相关的莱斯衰落.通过推导出该模型的最小均方误差(... 本文利用非地面网络抽头延迟线(NTN-TDL)模型建立低轨(LEO)卫星通信系统并引入了大规模MIMO技术,信道模型由确定性视距路径(LoS)和空间相关的随机非视距路径(NLoS)组成,使其信道服从空间相关的莱斯衰落.通过推导出该模型的最小均方误差(MMSE)、线性最小均方误差(LMMSE)和最小二乘(LS)信道估计的统计特性及其估计值,并使用这些估计值进行最大比合并(MRC)和预编码来补偿衰落的影响,计算出具有严格封闭形式的上行频谱效率表达式并评估了系统性能.仿真结果显示在具有空间相关的莱斯衰落环境下的低轨卫星系统比瑞利衰落环境下的低轨卫星系统的频谱效率更高并且使用MMSE估计器时的频谱效率最高,随着天线数量的增加系统性能的差距也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 大规模MIMO 信道估计 频谱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地通信中基于压缩感知的OTFS信道估计
8
作者 邵凯 聂芝荣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22,共9页
针对低轨卫星星地通信高动态信道特点,采用正交时频空(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 OTFS)调制方式,提出一种低导频开销、高精度的两阶段信道估计方法,实现对时延、多普勒频移和信道增益3个参数的精细估计。所提TP-CSIE(Two Phase ... 针对低轨卫星星地通信高动态信道特点,采用正交时频空(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 OTFS)调制方式,提出一种低导频开销、高精度的两阶段信道估计方法,实现对时延、多普勒频移和信道增益3个参数的精细估计。所提TP-CSIE(Two Phase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Estimation)方案采用时域训练序列为导频结构,解决时延-多普勒(Delay-Doppler, DD)域嵌入式导频方案在高动态星地链路下导频开销过大的问题。由于DD域信道的固有稀疏性,OTFS信道估计问题被转化为稀疏信号的恢复问题。在算法第一阶段,选用稀疏信号恢复算法进行信道参数的初始估计,利用重叠相加法获得部分先验信息以提高压缩采样匹配追踪(Compressive Sampling Matching Pursuit, CoSAMP)算法的准确性。在算法第二阶段,设计增强型旋转不变子空间算法实现信道参数的准确估计。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案相比,所提算法归一化均方误差性能约有7 dB性能的提升,误码率性能约有10 dB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 星地通信 正交时频空(OTFS) 信道估计 压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PD的RIS辅助毫米波OFDM系统信道估计算法
9
作者 任进 李一博 +1 位作者 周培豫 李玉宇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5,共7页
在无线通信领域,系统性能的优劣通常与无线信道的特性密切相关。精确掌握信道和信号参数对于提升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至关重要,因此信道估计成为该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由于无线信道的不可预测性以及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涉及多个维度(... 在无线通信领域,系统性能的优劣通常与无线信道的特性密切相关。精确掌握信道和信号参数对于提升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至关重要,因此信道估计成为该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由于无线信道的不可预测性以及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涉及多个维度(如空间、时间、频率等),使得信道估计方法的设计变得异常复杂。近期研究表明,通过将这些多维度信号转换为张量并进行分析,可以显著降低信道估计的技术难度。探讨了信道估计算法的改进方法,特别是引入中心化处理作为数据预处理的一部分。中心化处理通过调整数据的均值来减少低频噪声,从而提高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这不仅提升了信道估计的准确性,还降低了算法实现的复杂度,加快了模型的训练速度并提高了收敛效率。此外,还采用了因子分解的方法对张量进行分解,进一步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并提高了估计精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不仅具有更高的准确度,而且在低SNR环境下表现出更优越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辅助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信道估计 张量 因子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S辅助毫米波多用户系统的级联信道估计
10
作者 李贵勇 于晓娜 高馨雨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5,共7页
在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毫米波多用户系统中,针对传统信道估计方案因不完全稀疏性导致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用户公共稀疏结构的3阶段联合估计方案。该方案将基于完全稀疏结构的公共参数作为... 在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毫米波多用户系统中,针对传统信道估计方案因不完全稀疏性导致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用户公共稀疏结构的3阶段联合估计方案。该方案将基于完全稀疏结构的公共参数作为先验信息,通过对用户联合估计实现性能提升。第1阶段利用用户对级联信道特定结构的共享性,估计公共参数信息。第2阶段提出一种改进的正交匹配追踪算法(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估计用户独有的参数信息作为联合估计的初始值,还引入对支撑集原子的二次筛选,确保用于估计的支撑集最优。第3阶段基于先验信息和初始值对用户级联信道进行联合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较现有结构化稀疏方案可以显著减少冗余导频消耗,并且在相同导频开销下,估计精度最大提高3~4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IRS) 级联信道估计 正交匹配追踪算法 公共稀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GAN的智能超表面辅助系统的信道估计研究
11
作者 康晓非 王甜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71,共8页
针对智能超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辅助的毫米波通信中系统复杂和难以获取准确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Chan-SRWGAN网络算法的信道估计方案。该方案采用混合有源/无源... 针对智能超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辅助的毫米波通信中系统复杂和难以获取准确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Chan-SRWGAN网络算法的信道估计方案。该方案采用混合有源/无源RIS架构,首先利用最小二乘(least square,LS)算法获取有源元件处信道估计值,再通过插值得到信道初步估计,最后利用Chan-SRWGAN深度学习网络将其重构为信道精确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的归一化均方误差(normalized mean squared error,NMSE)性能优于LS、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同步OMP(simultaneous OMP,SOMP)、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超分辨率卷积神经网络(super-resolut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RCNN)信道估计算法,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超表面(RIS) 信道估计 深度学习 Wasserstein生成对抗网络(WGAN) 超分辨率卷积神经网络(SRC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水声信道估计技术
12
作者 李军 张志晨 +3 位作者 王荣 何波 郑文静 李明明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25年第1期45-52,共8页
在水声通信中,传统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系统需要大量导频数量和循环前缀以维持系统性能,严重浪费有限的频域资源。因此,利用深度学习辅助OFDM恢复失真的传输数据。具体地讲,利用改进的残... 在水声通信中,传统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系统需要大量导频数量和循环前缀以维持系统性能,严重浪费有限的频域资源。因此,利用深度学习辅助OFDM恢复失真的传输数据。具体地讲,利用改进的残差块提取和双向记忆接收信号。将自归一化网络(Self-Normalizing Network, SNN)与注意力机制结合,有效分配信道权重,以便系统更有效地利用信道资源,最小化信号失真。使用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 DNN)实现接收信号的分类,以准确地恢复接收信号。提出的ICANet(Improved Residual Network,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and Attention Mechanism Self-Normalizing Network)模型可应用于由Bellhop软件生成的水声环境。仿真结果证明,与传统技术中的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 LS)以及现有的深度学习模型相比,所提出的模型在循环前缀受限的情况下可达到更低的误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估计 深度学习 OFDM Bellh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前缀与DFT的信道估计改进算法
13
作者 许向阳 李恩 +1 位作者 王晓君 李自超 《信息化研究》 2025年第1期12-17,共6页
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信道估计中,以阈值为基础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去噪算法中阈值的选取非常关键,阈值过大会滤除有用信号,过小则无法滤除噪声。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二次阈值的DFT去噪算法,即利用循环前缀(CP)外... 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信道估计中,以阈值为基础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去噪算法中阈值的选取非常关键,阈值过大会滤除有用信号,过小则无法滤除噪声。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二次阈值的DFT去噪算法,即利用循环前缀(CP)外噪声样本来设置第一次阈值以滤除CP内噪声样点,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CP内外信号样本设置第二次阈值门限,以尽量减小第一次阈值设置过大或过小对信号造成的干扰。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DFT阈值门限算法相比,本文算法估计性能更好,在信噪比≥15 dB时,系统误码率降低了50%。在系统误码率为10^(-1)或更低时,本文算法至少有3 dB的性能提升,且能获取较为准确的信道信息,进一步减小了系统均方误差和误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信道估计 循环前缀 离散傅里叶变换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OTFS-ISAC系统的智能信道估计现状、挑战与展望
14
作者 廖勇 常星宇 苏畅 《移动通信》 2025年第1期91-100,共10页
OTFS和ISAC技术均是6G移动通信的关键候选技术,OTFS和ISAC的融合系统OTFS-ISAC是当前移动通信研究的前沿。信道估计是接收机的关键处理,对系统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成为重要的通信系统信号处理手段。为此,对OTFS-I... OTFS和ISAC技术均是6G移动通信的关键候选技术,OTFS和ISAC的融合系统OTFS-ISAC是当前移动通信研究的前沿。信道估计是接收机的关键处理,对系统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成为重要的通信系统信号处理手段。为此,对OTFS-ISAC系统的智能信道估计进行了综述。首先描述OTFS-ISAC的系统模型,包括调制、解调以及雷达和通信模型;其次,详细阐述了三种智能信道估计方法:基于贝叶斯学习的稀疏估计、基于具有自适应阈值的深度卷积残差网络的信道估计和基于迭代深度学习网络的信道估计,这些方法利用了人工智能技术为信道估计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然后,探讨了OTFS-ISAC系统中信道估计面临的技术挑战,包括信道特性的复杂性、参数估计的不一致性与复杂性、资源分配和开销问题以及技术融合与兼容性问题;最后,展望了技术创新与突破、标准化与规范化、应用场景的拓展以及跨领域合作与融合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TFS ISAC 信道估计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贝叶斯学习 6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逐尺度卷积的OFDM信道估计算法
15
作者 黄振国 钱蓉蓉 +2 位作者 任文平 朱雨佳 陈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3,共7页
针对快衰落信道环境下的无线通信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信道估计算法估计难度大、复杂度高等问题,提出一种轻量级的逐尺度卷积信道估计网络(scale-wise convolution channel estimation network,SCCENet)。对输入的信道状态信息矩阵下采样... 针对快衰落信道环境下的无线通信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信道估计算法估计难度大、复杂度高等问题,提出一种轻量级的逐尺度卷积信道估计网络(scale-wise convolution channel estimation network,SCCENet)。对输入的信道状态信息矩阵下采样,构建多尺度特征金字塔,通过构建的逐尺度卷积部分以网络权重共享的方式对信道状态信息矩阵构成的多尺度特征金字塔进行不同尺度的特征融合,在不增加网络参数情况下增大感受野。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估计性能优于最小二乘算法,能以较低的估计复杂度取得相较于其它深度学习信道估计算法更低的估计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估计 OFDM系统 快衰落 深度学习 尺度卷积 无线通信 轻量级网络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差神经网络辅助的快时变多径信道估计方法
16
作者 韩雪晴 熊俊 +2 位作者 刘潇然 孔凌劲 赵海涛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9,共11页
在快时变多径信道环境中,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一直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传统的过采样复指数基扩展模型(Oversampling Complex Exponential Basis expansionmodels,OCE-B... 在快时变多径信道环境中,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一直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传统的过采样复指数基扩展模型(Oversampling Complex Exponential Basis expansionmodels,OCE-BEM)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多普勒频移带来的子载波间干扰(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 ICI),但其抗噪声能力较弱,并且存在固有的模型误差,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复杂通信场景中的应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残差神经网络辅助的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将数据拟合问题转换为图像去噪问题,将信道冲激响应的估计值视为原始图像,真实值视为去噪后的图像,通过构建两者之间的数据映射关系来减小估计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本文所提信道估计方法用一个残差神经网络去除OCE-BEM最小二乘估计结果中引入的噪声误差,充分发挥神经网络的数据拟合作用,通过构建信道估计值与真实值的映射关系来减小BEM的固有建模误差。同时,所提信道估计方法将输入输出数据的虚部和实部进行了结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信道的幅度和相位信息。在网络结构的设计上,本文选用的残差结构能够增强网络特征提取能力,同时防止训练过程中梯度消失和梯度爆炸现象的出现,进而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信噪比和多普勒条件下,与传统的BEM估计方法相比,本文所提信道估计方法表现出了更优异的估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信道估计 基扩展模型 残差网络 快时变多径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数据丢失的极大规模天线阵列近场信道估计方法
17
作者 王韵唐 袁行方 +3 位作者 时艺轩 汤宇欣 苗红霞 彭木根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8,共9页
6G技术采用更高的频段和更大规模的天线阵列以提升通信速率、分辨率、系统容量等指标。这些技术的应用扩大了辐射近场范围,极大规模天线阵列中的天线元件激增,空域采集数据量的增加使得信道估计的复杂度提高;极大规模阵列更易出现数据... 6G技术采用更高的频段和更大规模的天线阵列以提升通信速率、分辨率、系统容量等指标。这些技术的应用扩大了辐射近场范围,极大规模天线阵列中的天线元件激增,空域采集数据量的增加使得信道估计的复杂度提高;极大规模阵列更易出现数据丢失的问题。因此,数据不完整情况下的低复杂度信道估计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针对此问题,论证了近场信道在分数傅里叶变换域的稀疏性,基于压缩采样匹配追踪(Compressed Sampling Matching Pursuit,CoSaMP)算法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信道估计方法。分析了所提算法性能,给出了克拉美罗界(Cramér-Rao Bound,CRB)。借助大量仿真实验分析了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丢失率、稀疏度对算法性能的影响,与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等算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相较于已有研究,所提方法考虑了数据丢失的因素,对于推动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大规模天线阵列 数据丢失 信道估计 分数傅里叶变换 压缩采样匹配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用户大规模MIMO系统的信道估计研究
18
作者 杨延 安澄全 +1 位作者 杨茜 李俊江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4-493,共10页
获取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的信道状态信息十分关键。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模式下,传统的多用户信道估计问题是将多用户MIMO系统分解成多个单用户MIMO系统,利用单用户的... 获取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的信道状态信息十分关键。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模式下,传统的多用户信道估计问题是将多用户MIMO系统分解成多个单用户MIMO系统,利用单用户的信道特性进行估计重构,但随着基站端天线数量和用户数的增加,不仅导频开销和重构算法的误差逐渐增大,计算复杂度也随之上升,导致系统整体性能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多测向量(Multiple Measurement Vector,MMV)模型的多用户联合信道估计方案:利用多用户大规模MIMO系统中,地理相邻用户角度域信道之间的共同稀疏性和独立稀疏性结构,首先设计了适用于MMV模型的信道稀疏度估计策略,通过排列稀疏分量的贡献率来获取信道稀疏度,提高了稀疏先验信息未知或不准确条件下重构算法的性能。其次,提出了一种分段残差动态反馈联合匹配追踪(Segmented Residual Dynamic Feedback joint Matching Pursuit,SRDFMP)算法,通过区分不同属性的支撑集并分段估计,有效降低了导频开销;将所有用户的共同支撑集共享,避免部分重复的迭代步骤;针对不同支撑设置两种索引长度更新准则,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同时本文算法也考虑了错误原子的纠正问题。最后,构建了标准的空间信道模型(Spatial Channel Model,SCM)来验证所提算法的性能。最后,构建了标准的空间信道模型(Spatial Channel Model,SCM)来验证所提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算法,本文所提算法具有更小的导频开销和优良的信道估计性能,且在多用户条件下联合恢复的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信道估计 压缩感知 多测向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的XL-MIMO混合场稀疏信道估计
19
作者 刘勇 张静 杨春夏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9,共8页
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Extremely Large-scal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XL-MIMO)系统的信道通常以瑞利距离为边界分为近场信道和远场信道,混合场信道模型用路径数比例因子将球面波前的近场信道模型和平面波前的远场信道模型叠加... 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Extremely Large-scal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XL-MIMO)系统的信道通常以瑞利距离为边界分为近场信道和远场信道,混合场信道模型用路径数比例因子将球面波前的近场信道模型和平面波前的远场信道模型叠加,致使信道参数维数剧增,信道估计的导频开销极大,且由于离格能量泄露难以获取精确信道参数向量的稀疏度。针对这类通信系统的信道估计问题,为降低导频开销并提高计算效率,分析远场的角度域稀疏信道表示模型和近场的极化域稀疏信道表示模型,在稀疏信号恢复框架下将估计问题转化为L1范数优化问题,提出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ADMM)的混合场稀疏信道估计算法,并提出一种改进的ADMM算法,将拉格朗日乘子更新用两步对称的方式迭代计算,使得算法的收敛速度更快,计算效率更高。这两种算法可摆脱常规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算法对信道稀疏度的依赖,相比于OMP算法在估计精度方面有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混合场通信 信道估计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DM系统中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信道估计方法
20
作者 康佳 黄紫涵 +2 位作者 王学良 王栋城 陈瑞 《物联网技术》 2025年第6期70-75,共6页
传统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精度提高需要插入更多导频,而基于数据驱动的估计方法需要学习大量的参数导致训练时间过长,提出一种基于超分辨率生成对抗网络的信道估计方法,将衰落信道的时间频率响应映射到图像二维空间,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 传统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精度提高需要插入更多导频,而基于数据驱动的估计方法需要学习大量的参数导致训练时间过长,提出一种基于超分辨率生成对抗网络的信道估计方法,将衰落信道的时间频率响应映射到图像二维空间,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下使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导频信息,再基于超分辨率生成对抗网络构造内插器,将传统的插值过程转化为超分辨率重建,利用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方法解决信道估计问题。OFDM系统中的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与传统的插值算法和典型的超分辨率深度学习方法相比,估计精度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对抗网络 超分辨率 信道估计 无线通信 正交频分复用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