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PRS/GSM网络中的无线信道分配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马天翼 蒋玲鸽 周天翔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5-168,176,共5页
随着GPRS/GSM移动接入网的广泛应用,有效的信道分配算法在保证网络服务质量中的重要性开始凸现。该文描述了GPRS/GSM移动接入网的信道分配过程,对固定信道分配算法和动态信道分配算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采用自行开发的GPRS/GSM网络仿真... 随着GPRS/GSM移动接入网的广泛应用,有效的信道分配算法在保证网络服务质量中的重要性开始凸现。该文描述了GPRS/GSM移动接入网的信道分配过程,对固定信道分配算法和动态信道分配算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采用自行开发的GPRS/GSM网络仿真软件模拟语音业务与分组数据业务动态共享信道资源的过程,从而比较了不同的信道分配算法对接入网服务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动态信道分配方案在增加系统运算量的同时可以很好地支持网络通信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信道分配算法 第三代移动通信 GPRS GSM 移动接入网 网络服务质量 固定信道分配算法 动态信道分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演化博弈的抗涟漪效应信道分配算法 被引量:2
2
作者 代绍庆 李明明 乐光学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0-128,共9页
为抑制涟漪效应并提升网络吞吐率,提出联合演化博弈和改进果蝇优化算法的分布式抗涟漪效应信道分配算法。分析涟漪效应的发生机理,构建终端节点群集的演化稳定均衡博弈模型,评估稳定均衡状态下的涟漪效应,实现单冲突域内信道的最优分配... 为抑制涟漪效应并提升网络吞吐率,提出联合演化博弈和改进果蝇优化算法的分布式抗涟漪效应信道分配算法。分析涟漪效应的发生机理,构建终端节点群集的演化稳定均衡博弈模型,评估稳定均衡状态下的涟漪效应,实现单冲突域内信道的最优分配。实验结果表明,当稳定演化均衡下的信道干扰阈值为0.6时,该算法能够有效规避涟漪效应,并使平均涟漪效应发生率从28%下降至8%,与C-HYA算法、EP-OCA算法、RBA算法、CDACA算法相比,具有更稳定的网络吞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MESH网络 信道分配算法 涟漪效应 演化博弈 稳定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2.11无线网状网中基于时频信道的准动态信道分配算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争平 郭更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65-1469,共5页
该文首次在多天线多信道802.11无线网状网中提出了时频信道的概念。时频信道是通过在时间和频率两个维度划分无线资源取得的。这种划分方法增加了信道数量,使信道划分更加精细,为提高系统的信道利用率做了准备。在时频信道的基础上,提... 该文首次在多天线多信道802.11无线网状网中提出了时频信道的概念。时频信道是通过在时间和频率两个维度划分无线资源取得的。这种划分方法增加了信道数量,使信道划分更加精细,为提高系统的信道利用率做了准备。在时频信道的基础上,提出了准动态信道分配算法。该算法可以和现有的固定信道分配算法结合,实现准动态信道分配,根据链路上负载变化,取得最大的吞吐量。该算法先根据固定信道分配算法为各链路分配相同数量的时频信道,剩余部分当作公共信道。在通信过程中,各链路首先使用分配给自己的信道和空闲的公共信道。如果分配给一个链路的信道不够,且别的链路上的信道有空闲,该链路还可以暂时使用这些空闲信道。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网状网 时频信道 信道分配算法 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相似流的无线Mesh网络信道分配算法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争平 郭更生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56-560,共5页
根据业务流的自相似性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信道分配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流的自相似性,估计网络中的节点的业务量。然后,根据业务量多少确定占用信道的优先级。业务量大的节点可以优先占用信道。这样,解决了'热点'信道资源紧张的... 根据业务流的自相似性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信道分配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流的自相似性,估计网络中的节点的业务量。然后,根据业务量多少确定占用信道的优先级。业务量大的节点可以优先占用信道。这样,解决了'热点'信道资源紧张的问题。同时,算法对'非热点'的吞吐量影响很小。理论分析证明,这种算法可以有效提高网络吞吐量。仿真结果表明,运用这种算法,网络的吞吐量比最小干扰固定信道分配算法和最小干扰混合信道分配算法可分别提高70%和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MESH网络 自相似 信道分配算法 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距离相关的信道分配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玉梅 伍浩文 赵怡韵 《应用科技》 CAS 2012年第3期36-40,共5页
为最大化认知Ad Hoc网络并行传输的信道数目,提出一种新的信道分配算法.由于认知Ad Hoc网络中信道的衰落特性不同,该算法首先估算节点间距离,根据估算到的距离选择合适的信道进行数据传输,节点以干扰距离与传输距离的关系为依据更新信... 为最大化认知Ad Hoc网络并行传输的信道数目,提出一种新的信道分配算法.由于认知Ad Hoc网络中信道的衰落特性不同,该算法首先估算节点间距离,根据估算到的距离选择合适的信道进行数据传输,节点以干扰距离与传输距离的关系为依据更新信道的使用状态,从而提高信道的空间复用;另外,在公共信道上只进行广播和信道预定信息的传输,有效地避免了控制信道瓶颈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信道分配算法能够有效增加信道的空间复用,提高网络的吞吐量.相同的策略下,当负载较高时,该算法的吞吐量比DDMAC算法提高1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AdHoc网络 信道分配算法 干扰距离 传输距离 瓶颈效应 网络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初始化AP的自适应信道分配算法 被引量:4
6
作者 陈珊珊 郭宇春 张有根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4年第11期5-8,12,共5页
在高密度AP部署的网络环境中,由于ISM频带只有1、6和11三个正交信道,因此AP的工作信道不可避免的存在重叠,其重叠信道干扰对吞吐量有较大的影响。文中从基于AP上线时为其分配信道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集中式自适应信道分配算法DNAF(Den... 在高密度AP部署的网络环境中,由于ISM频带只有1、6和11三个正交信道,因此AP的工作信道不可避免的存在重叠,其重叠信道干扰对吞吐量有较大的影响。文中从基于AP上线时为其分配信道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集中式自适应信道分配算法DNAF(Densest Nearest Assignment First)。在大量AP刚上线时,通过周期性广播扩展信标帧,建立动态的网络拓扑结构图,并通过AC为其进行优化信道分配。通过对信道分配算法的大量实验及仿真,结果表明,在高密度且AP邻居分布不均匀的网络环境下,与启发式算法NOFA-1及随机信道分配算法相比,该算法能有效地减小邻居间干扰,从而达到提高网络吞吐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干扰 DNAF 扩展信标帧 NOFA-1 随机信道分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蓝牙技术的动态信道分配算法研究
7
作者 马士明 《滨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91-94,共4页
基于蓝牙网络协议,从几种常见的动态信道分配算法中筛选出两种不同的动态信道分配算法,通过Matlab仿真软件对其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蓝牙 动态信道分配算法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通信系统中MAC层信道分配算法研究
8
作者 曾显华 陈建州 刘立祥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9-102,共4页
基于GEO移动无线分组业务GMPRS(GEO-Mobile Packet Radio Service)协议,实现网络端MAC层信道管理功能并提出一种混合信道分配算法HCA。不同于传统的GEO信道分配算法,HCA根据同信道小区的信道占用情况与干扰小区的信道利用率,计算信道分... 基于GEO移动无线分组业务GMPRS(GEO-Mobile Packet Radio Service)协议,实现网络端MAC层信道管理功能并提出一种混合信道分配算法HCA。不同于传统的GEO信道分配算法,HCA根据同信道小区的信道占用情况与干扰小区的信道利用率,计算信道分配代价,以提高GMPRS频谱利用率。采用QualNet对MAC层信令流程进行仿真,并验证算法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信道资源一定的情况下,HCA能够降低阻塞率,提高GEO系统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PRS协议 介质访问控制 信道分配算法 QualNet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LED可见光语音通信网络的信道分配算法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杜淳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20,共3页
采用SIC算法对室内LED可见光语音通信网络的信道分配进行研究。通过对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白光音频调频信号传输系统原理的分析,设计了语音通信收发机电路。电路信号接收效果较好,利用SIC检测算法进行通信网络信道功率分配,与采用线性... 采用SIC算法对室内LED可见光语音通信网络的信道分配进行研究。通过对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白光音频调频信号传输系统原理的分析,设计了语音通信收发机电路。电路信号接收效果较好,利用SIC检测算法进行通信网络信道功率分配,与采用线性工作范围为2.25~5 V,工作电流范围为0.1~1 A的商用照明LED进行性能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FCA算法相比,SIC算法的阻塞率要高于FCA算法,且算法引入了更小的系统干扰量,在服务区内使用户通信质量得到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 语音通信 信道分配算法 可见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贪心算法的无线mesh时空域多信道分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熊小峰 尹飞 +1 位作者 乐光学 刘建生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8-102,共5页
无线mesh网络多接口多信道分配算法中,信道分配与接口数目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依赖、"涟漪效应",导致链路无效以及承载网络拓扑的主要业务节点存在时序关系,本文在基于多信道空间和时间联合信道分配算法的基础之上,考虑前... 无线mesh网络多接口多信道分配算法中,信道分配与接口数目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依赖、"涟漪效应",导致链路无效以及承载网络拓扑的主要业务节点存在时序关系,本文在基于多信道空间和时间联合信道分配算法的基础之上,考虑前一个子时序已分配信道对下一个子时序信道分配的影响,提出了基于贪心算法的无线mesh时空域多信道分配算法。根据贪心算法原理,尽量不改变已分配信道,减少信道切换时间,将剩余的未分配信道分配给要分配的接口,使信道能并行工作以提高整个网络的吞吐量。通过实验仿真,对比了能够抑制"涟漪效应"和链路无效的静态多接口多信道分配算法、空间与时间相结合的多接口多信道分配算法。结果表明,整个mesh网络的吞吐量有明显提高,且随着网络中业务节点变化的减小而增大,随着可利用信道数目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MESH 贪心算法 时空域信道分配 时序图 信道分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通信中基于神经网络的信道分配方案及算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达仲 徐京皓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82-186,共5页
针对小区制蜂窝系统在信道共用情况下,提出一种利用神经网络实现信道分配(FCA)的方案算法及其优化.该算法与图形着色法(GCA)相比,大大提高了收敛速度;对比传统的Hopfield网络,更易克服网络的振荡行为.
关键词 移动通信系统 神经网络 信道分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OMA增强的D2D系统联合资源分配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叔欢 袁伟娜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4-281,共8页
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术与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技术相结合在实现高效频谱利用率和大规模接入上有着突出的优势。针对现有的NOMA-D2D系统存在的信道分配模式单一和D2D组内功率分配难... 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术与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技术相结合在实现高效频谱利用率和大规模接入上有着突出的优势。针对现有的NOMA-D2D系统存在的信道分配模式单一和D2D组内功率分配难以获得最优解的问题,构建了以D2D组和速率为优化目标的联合资源分配算法的方案:首先,在子信道分配上,将问题转换为双边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对一场景下的D2D组信道分配算法;然后运用基于逐次凸逼近的凸差分(Difference of two Convex functions,DC)编程方法求出接近最优的功率分配值。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多对一场景下信道匹配算法在和速率上明显优于一对一场景下的信道匹配算法,提出的功率分配算法相比起对偶迭代算法更接近最优功率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交多址 设备到设备通信 信道分配算法 功率分配算法 和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网格网的信道分配策略分析
13
作者 罗文茂 崔应留 《电信快报(网络与通信)》 2010年第11期18-21,共4页
WMN(无线网格网)是一种新型的大容量、高速率的分布式无线网络,非常具有发展前途。针对分布式网络的特点,WMN网络的信道分配策略与传统的网络有很大区别,算法复杂度高是其显著特点,这就需要在算法成本和网络性能之间进行折中。文章针对... WMN(无线网格网)是一种新型的大容量、高速率的分布式无线网络,非常具有发展前途。针对分布式网络的特点,WMN网络的信道分配策略与传统的网络有很大区别,算法复杂度高是其显著特点,这就需要在算法成本和网络性能之间进行折中。文章针对WMN的固定信道分配、动态信道分配、混合信道分配的几种典型多信道分配策略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性能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MN(无线网格网) 信道分配 MesTic MeshChop BFS—CA(宽度优先搜索信道分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式无线Mesh网络路由与信道分配联合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维维 何家峰 +2 位作者 高国旺 任丽莉 申铉京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8-273,共6页
在混合无线Mesh网络中,路由协议需要区别节点类型并要考虑通信模式。因此,提出了一种混合式无线Mesh网络路由与信道分配联合优化方法,所使用的分布式贪婪生成树路由是一种新型的地理位置路由算法,该算法能找到更短的路由并与生成树结合... 在混合无线Mesh网络中,路由协议需要区别节点类型并要考虑通信模式。因此,提出了一种混合式无线Mesh网络路由与信道分配联合优化方法,所使用的分布式贪婪生成树路由是一种新型的地理位置路由算法,该算法能找到更短的路由并与生成树结合实现节能。由于节点随时间不断发生变化而无法实现实时更新,本文采用信道分配算法直接代替总线数据采集,并通过构建具有不完全信息的博弈模型进行估计,其中竞争排名根据当前节点的信道分配算法和竞争节点的联合累积分布来估计。本文研究结果可提高混合无线Mesh网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对Mesh网络的普及和应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路由算法 信道分配算法 混合无线Mesh网络 博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道分配与负载均衡相结合的多信道路由协议
15
作者 栾渊鑫 叶竹君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5期583-588,共6页
为了降低邻居节点间的信道冲突,最大化并行传输的信道数目,从而提高移动Ad hoc网络的性能,提出了一种信道分配和路由选择相结合的多信道路由协议LBMMR.LBMMR协议在MAC层和路由层间进行实时的信道状态的信息交互,节点根据信道状态列表,... 为了降低邻居节点间的信道冲突,最大化并行传输的信道数目,从而提高移动Ad hoc网络的性能,提出了一种信道分配和路由选择相结合的多信道路由协议LBMMR.LBMMR协议在MAC层和路由层间进行实时的信道状态的信息交互,节点根据信道状态列表,在每一跳中始终选择信道干扰指数最小的信道,从而减少与邻居节点的信道干扰和冲突.在路由选择方面,以信道已用带宽和节点接口队列长度作为负载均衡的判据,在全路径范围内找到一条负载均衡且干扰最小的路径.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多信道路由协议相比,LBMMR在网络吞吐量、端到端时延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 HOC网络 信道分配算法 路由算法 信道多接口 负载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LAN/WPAN自身干扰解决算法
16
作者 闫晓东 朱丽平 +1 位作者 徐惠民 徐雅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4-177,共4页
提出分布式动态信道分配算法(DDCAA),该方法能在高密度WLAN/WPAN环境下大大提高每个用户的吞吐量,尤其在变化的不均匀的通信量条件下,解决由于有限的信道所带来的自身干扰问题.仿真表明:给定任意的通信负载分布及原始信道分配,算法会快... 提出分布式动态信道分配算法(DDCAA),该方法能在高密度WLAN/WPAN环境下大大提高每个用户的吞吐量,尤其在变化的不均匀的通信量条件下,解决由于有限的信道所带来的自身干扰问题.仿真表明:给定任意的通信负载分布及原始信道分配,算法会快速收敛到平衡状态,整个网络的吞吐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该算法能够根据信道的使用状态自适应的改变算法启动门限,并且只通过AP自身完成动态信道分配算法,真正解决了高密度WLAN/WPAN环境下的自身干扰问题,简单有效并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动态信道分配算法 自身干扰 吞吐量 信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信道多接口智能路由协议研究
17
作者 刘玉梅 叶竹君 栾渊鑫 《应用科技》 CAS 2014年第3期10-14,共5页
多信道多接口可以降低信道共用的干扰并且提高多跳无线Ad Hoc网络的吞吐量。提出一种信道分配与路由选择相结合的多信道多接口智能路由协议DMMR,DMMR综合考虑了链路生存时间、跳数以及节点距离。用LP标准,使路由选择标准在链路生存时间... 多信道多接口可以降低信道共用的干扰并且提高多跳无线Ad Hoc网络的吞吐量。提出一种信道分配与路由选择相结合的多信道多接口智能路由协议DMMR,DMMR综合考虑了链路生存时间、跳数以及节点距离。用LP标准,使路由选择标准在链路生存时间和最短路径之间取得均衡,这样选择的信道在移动环境中更加具有可靠性;用基于距离的信道选择算法选择信道,该信道选择算法首先估算节点间距离,根据估算到的距离选择合适的信道进行数据传输,从而提高信道的空间复用。和已经存在的路由协议相比,仿真结果表明在移动多跳Ad Hoc网络中该协议能够降低平均端到端延迟并且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和包到达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 HOC网络 信道分配算法 路由算法 信道多接口 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TDMA系统的混合网络模型
18
作者 陈曦 崔维嘉 +1 位作者 于宏毅 胡捍英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9-100,121,共3页
本文在TDMA蜂窝系统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节点之间直接进行通信的自组织通信模式,提出了一种基于TDMA蜂窝系统的混合网络模型:Hybrid-TDMA,重点介绍了这种网络模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资源分配算法、路由选择算法等。仿真结果表明... 本文在TDMA蜂窝系统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节点之间直接进行通信的自组织通信模式,提出了一种基于TDMA蜂窝系统的混合网络模型:Hybrid-TDMA,重点介绍了这种网络模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资源分配算法、路由选择算法等。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网络模型可以有效的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提高系统的吞吐和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无线网络 TDMA 自组织方式 空间复用 信道分配算法 路由选择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w complexity joint source-channel decoding for transmission of wavelet compressed images
19
作者 殷玮玮 梅中辉 吴乐南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6年第2期148-152,共5页
To utilize residual redundancy to reduce the error induced by fading channels and decrease the complexity of the field model to describe the probability structure for residual redundancy, a simplified statistical mode... To utilize residual redundancy to reduce the error induced by fading channels and decrease the complexity of the field model to describe the probability structure for residual redundancy, a simplified statistical model for residual redundancy and a low complexity joint source-channel decoding(JSCD) algorithm are proposed. The complicated residual redundancy in wavelet compressed images is decomposed into several independent 1-D probability check equations composed of Markov chains and it is regarded as a natural channel code with a structure similar to the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 A parallel sum-product (SP) and iterative JSCD algorithm is propose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JSCD algorithm can make full use of residual redundancy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to correct errors and improve the peak signal noise ratio (PSNR) of the reconstructed image and reduce the complexity and delay of JSCD. The performance of JSCD is more robust than the traditional separated encoding system with arithmetic coding in the same data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int source-channel decoding sum-product algorithm generalized distribution law wavelet compressed im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Based Parallel Algorithm of Channel Allocation for Cognitive Networks 被引量:1
20
作者 Ming Zhong Hailin Zhang Bei Ma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6年第6期100-109,共10页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channel allocation for cognitive networks, which is difficult to obtain the optimal allocation distribution. We first study interferences between nodes in cognitive networks and establish the...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channel allocation for cognitive networks, which is difficult to obtain the optimal allocation distribution. We first study interferences between nodes in cognitive networks and establish the channel allocation model with interference constraints. Then we focus on the use of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to solve the optimal allocation distribution. We further consider that the search time can be reduced by means of parallel computing, and then a parallel algorithm based APO is proposed. In contrast with the existing algorithms, we decompose the allocation vector into a number of sub-vectors and search for optimal allocation distribution of sub-vector in parallel. In order to speed up converged rate and improve converged value, some typical operations of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are modified by two novel operators. Finally,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drastically outperform other optimal solutions in term of the network uti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Ns channel allocation parallel computing APO P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