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后经典叙事学:读者的复活——以修辞叙事学为视点 |
王振军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6
|
|
2
|
文学叙事和语言交流——试论西方的修辞叙事学理论和思想范式 |
肖锦龙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1
|
|
3
|
巴赫金与修辞叙事学——从布思对巴赫金的序言说开去 |
段枫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4
|
试论修辞叙事学的修辞效果 |
王委艳
|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5
|
《洛丽塔》的修辞叙事学分析 |
栾栋
杨超颖
|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14 |
0 |
|
6
|
修辞叙事学视角下的舞剧叙事 |
刘璐
|
《戏剧之家》
|
2023 |
0 |
|
7
|
试论修辞叙事学的修辞策略 |
王委艳
李福刚
|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7 |
0 |
|
8
|
论迈克尔·卡恩斯的《修辞叙事学》与叙事学的修辞转向 |
罗怀宇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
2022 |
3
|
|
9
|
修辞叙事学视域下的记叙文写作教学评价研究 |
陈琪
|
《戏剧之家》
|
2019 |
0 |
|
10
|
绽放于永夜的恶之华——经典叙事学和修辞叙事学视野下的《白夜行》浅析 |
吴延安
|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
2020 |
0 |
|
11
|
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的修辞叙事学解读 |
王思懿
|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
2018 |
0 |
|
12
|
《海蒂》修辞叙事学探析 |
杨梓
|
《新纪实》
|
2021 |
0 |
|
13
|
进程、判断与观众之维:再构电影修辞叙事学 |
郭钟安
|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4
|
阅读效果还是心理表征?--修辞叙事学与认知叙事学的分歧与联系 |
唐伟胜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7
|
|
15
|
多向度的叙事交流:当代西方修辞叙事学研究述论 |
邱小轻
唐伟胜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16
|
后经典视域下的文化修辞叙事学:以爱伦·坡的《丽姬娅》为例 |
李宛霖
|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17
|
论话本小说的修辞叙事学意义——以《神偷寄兴一枝梅侠盗惯行三昧戏》为例 |
王委艳
|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8
|
修辞叙事学视角下的舞剧创作探析 |
刘璐
颜铁军
曹正钰
|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9
|
修辞叙事学的理论视点 |
米歇尔·卡恩斯
王委艳
|
《文化与诗学》
CSSCI
|
2010 |
1
|
|
20
|
关于修辞性叙事学的辩论:挑战、修正、捍卫及互补 |
申丹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