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误诊1例及文献复习
1
作者 曾连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5年第2期57-59,共3页
本文介绍了1例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误诊患者的诊治经过,同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并学习该病症检验结果的特点、潜在发生机制、在出现假性血小板减少情况时其他常用的替代检验方法,以及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的要点,旨在提升医护人员对E... 本文介绍了1例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误诊患者的诊治经过,同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并学习该病症检验结果的特点、潜在发生机制、在出现假性血小板减少情况时其他常用的替代检验方法,以及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的要点,旨在提升医护人员对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认知水平,避免误诊的再次发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进而提高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TA 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抗凝剂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的研究 被引量:39
2
作者 巫小莉 周小棉 +3 位作者 邓穗德 李结秋 邓伟雄 罗文沈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578-580,共3页
目的:寻找能够抑制因EDTA抗凝剂引起的血小板凝集的理想方法,以准确计数此类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方法:(1)观察不同抗凝剂及时间对患者和对照组血小板计数的影响;(2)分别在2mg/mLEDTA-K2抗凝血中加入磷酸吡哆醛、Tris、庆大霉素、氨茶... 目的:寻找能够抑制因EDTA抗凝剂引起的血小板凝集的理想方法,以准确计数此类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方法:(1)观察不同抗凝剂及时间对患者和对照组血小板计数的影响;(2)分别在2mg/mLEDTA-K2抗凝血中加入磷酸吡哆醛、Tris、庆大霉素、氨茶碱、丁胺卡那霉素等,抽血后放置不同时间段作血小板计数,同时观察血片上有无血小板聚集现象。结果:(1)对照组的EDTA-K2、草酸-氟化钠抗凝血在4h内血小板计数结果稳定、准确,观察血片无血小板聚集现象,其他抗凝剂则成下降趋势或不稳定。而患者4h内血小板计数则成倍下降,观察血片上有血小板聚集现象。(2)在2mg/mLEDTA-K2抗凝血内加入5mg/mL丁胺卡那霉素,能使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在4h内准确、稳定、可靠,观察血片上无血小板聚集现象。结论:在2mg/mLEDTA-K2抗凝血内加入5mg/mL丁胺卡那霉素,可使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计数 抗凝剂依赖 EDTA 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阿米卡星对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聚集的解离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赵丽艳 刘昕鸣 +3 位作者 庞孟煜 高艺航 李俊峰 于庭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8-182,共5页
目的:探讨硫酸阿米卡星对乙二胺四乙酸(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患者血标本中血小板聚集的解离作用,为这类标本血小板的准确计数提供有效方法。方法:在1例少见的EDTA-PTCP患者EDTA-K2抗凝管中预先加入或不加硫酸阿米卡... 目的:探讨硫酸阿米卡星对乙二胺四乙酸(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患者血标本中血小板聚集的解离作用,为这类标本血小板的准确计数提供有效方法。方法:在1例少见的EDTA-PTCP患者EDTA-K2抗凝管中预先加入或不加硫酸阿米卡星后采集静脉血,分别于采血后不同时间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数和其他血细胞参数;留取EDTA-K2抗凝血后不同时间加入阿米卡星,观察其对血小板聚集的解离作用,并检查血涂片中血小板形态改变。结果:未加阿米卡星的EDTA-PTCP标本,随采血后标本放置时间(0.5~4.0h)的延长,血小板数从117×109L-1逐渐降至41×109L-1。在EDTA-K2抗凝管中预先加入阿米卡星的血标本,血小板计数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且标本室温放置4.0h内血小板计数值相对稳定。采集的血标本放置30min以内加入阿米卡星,血小板计数(186×109L-1~191×109L-1)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血涂片镜检可见聚集的血小板明显解离,而超过30min后加入硫酸阿米卡星,随标本放置时间(40min~4h)的延长,血小板计数从放置40min时的168×109L-1逐渐降至放置4h时的42×109L-1,镜检血涂片中血小板逐渐明显聚集。结论:留取血标本前或留取标本后30min内加入一定量硫酸阿米卡星,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EDTA-PTCP患者血小板计数是准确的,且其他血细胞参数的测定未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阿米卡星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解离作用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的检测 被引量:14
4
作者 邝妙欢 刘晓华 +1 位作者 钟义富 刘宇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1224-1225,1228,共3页
目的为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探索1种可靠的检测血小板的方法,为实验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6例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全血样本同时用枸橼酸钠和EDTA-K2抗凝,在10min,1h,2h分别检测血小板数量(PLT),并制血液涂片,并用手工... 目的为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探索1种可靠的检测血小板的方法,为实验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6例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全血样本同时用枸橼酸钠和EDTA-K2抗凝,在10min,1h,2h分别检测血小板数量(PLT),并制血液涂片,并用手工法计算PLT,观察样本在不同抗凝剂不同时间中的PLT和血液涂片中的血小板聚集情况。结果用枸橼酸钠抗凝的样本在10min内观察血片有20例(76.9%)血小板没有聚集,用仪器检测PLT的平均值是139×109/L,与用手工法检测的平均值146×109/L比较相差4.8%,根据CLIA′88的标准,差异是可接受的。结论对于存在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的样本,可用枸橼酸钠抗凝样本后在10min内用仪器检测血小板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血小板聚集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血液分析仪警示信息筛查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被引量:17
5
作者 马春芳 王剑超 陈雪静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1-181,187,共2页
关键词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白细胞散点图 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3例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分析与应对措施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昕鸣 赵丽艳 +2 位作者 庞孟煜 肖霞 高艺航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9-160,共2页
血小板计数是血液常规检查项目之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因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优点而广泛被临床应用。但由于方法学的局限性,检测的干扰因素很多,常会出现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结果,从而导致误诊、误治,这就给临床工作带来... 血小板计数是血液常规检查项目之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因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优点而广泛被临床应用。但由于方法学的局限性,检测的干扰因素很多,常会出现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结果,从而导致误诊、误治,这就给临床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困扰,也给患者增加了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临床分析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常规检查项目 血小板计数 临床应用 临床工作 经济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误诊1例 被引量:5
7
作者 曹科 林晓文 +1 位作者 罗小娟 马东礼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1536-1536,共1页
由于对血细胞形态影响最小,EDTA自1993年已被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认定为血细胞分析的首选抗凝剂,并得到广泛使用,但其偶尔可导致血小板聚集,引起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PTCP),致使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时血小板假性减... 由于对血细胞形态影响最小,EDTA自1993年已被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认定为血细胞分析的首选抗凝剂,并得到广泛使用,但其偶尔可导致血小板聚集,引起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PTCP),致使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时血小板假性减少,若不及时发现,常导致临床误诊误治。现发现1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误诊误治 血细胞分析仪 血小板假性减少 血细胞形态 血小板聚集 抗凝剂 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K_2在血液分析仪血小板检测中的应用及阿米卡星对EDTA-K_2相关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纠正作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梁枫 孙奋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9-392,共4页
目的确认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_2)是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血小板检测的首选抗凝剂,研究EDTA-K_2抗凝剂致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寻找纠正EDTA-K_2相关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的方法。方法纳入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健康志愿者25... 目的确认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_2)是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血小板检测的首选抗凝剂,研究EDTA-K_2抗凝剂致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寻找纠正EDTA-K_2相关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的方法。方法纳入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健康志愿者25例,采集的血标本分别用EDTA-K_2、枸橼酸钠和肝素钠抗凝剂进行抗凝。纳入同期我院确诊的EDTA-PTCP患者10例,采集的血标本分别用EDTA-K_2、EDTA-K_2+阿米卡星抗凝。健康志愿者和EDTA-PTCP患者的血标本均同时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血小板手工计数。结果健康志愿者EDTA-K_2抗凝血标本的血小板计数和手工血小板计数在30min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枸橼酸钠、肝素钠抗凝血标本的血小板计数和手工血小板计数在5、15、30、60min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EDTA-PTCP患者的EDTAK_2抗凝血标本在0、30、60、90min时的血小板计数均低于手工血小板计数(P<0.01)。在EDTA-K_2抗凝血标本中加入阿米卡星后,血小板计数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90min时与手工血小板计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DTA-K_2的抗凝效果优于枸橼酸钠、肝素钠抗凝剂,是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血小板检测的首选抗凝剂。EDTAPTCP患者的血标本在使用EDTA-K_2作为抗凝剂时,可以用阿米卡星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依地酸 柠檬酸纳 肝素钠 阿米卡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孙启鑫 朱志刚 +1 位作者 钟伟洁 巫小莉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52-1052,共1页
关键词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全身乏力 2009年 胃内容物 意识不清 二便失禁 状发生 肢体偏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织红细胞检测通道检测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的准确性 被引量:16
10
作者 周振忠 汪永强 +1 位作者 袁平宗 张丹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8期2677-2679,共3页
目的 探讨网织红细胞检测通道即荧光染色法(PL T-O法)检测乙二胺四乙酸(ED T 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 T A-P T C P)患者血小板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诊治的38例EDTA-PTCP患者作为试验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 目的 探讨网织红细胞检测通道即荧光染色法(PL T-O法)检测乙二胺四乙酸(ED T 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 T A-P T C P)患者血小板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诊治的38例EDTA-PTCP患者作为试验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共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标本均经过ED T A-K2抗凝,应用电阻抗法(PL T-I法)及PL T-O法进行血小板计数;同时采集两组研究对象末梢血并用草酸铵进行抗凝,应用手工草酸铵法(PL T-M法)计数血小板.以PL T-M法为标准检测方法,并以涂片观察血小板形态为辅助方法,分析PL T-O和PL T-M两种方法检测血小板的一致性.结果 在试验组中,PL T-I、PL T-O、PLT-M法检测血小板计数结果分别为(25.34±9.54)×109/L、(190.74±56.12)×109/L、(199.08±54.32)×109/L,PLT-O与PLT-M法具有更高的相关性(r=0.996);对照组中,PLT-M、PLT-I、PLT-O法检测结果分别为(204.14±56.51)×109/L、(205.43±56.67)×109/L、(204.21±58.59)×109/L,3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T-O法在EDTA-PTCP患者血小板检测中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干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织红细胞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例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检测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郭利利 顾平 张葵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2年第3期212-214,共3页
目的探讨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P)形成的原因及其血小板计数方法。方法选取EDP患者10例,采集2份样本,1份EDTA-K2抗凝,1份枸橼酸钠抗凝。EDTA抗凝血分别于0、15、30、60、120min上机检测。枸橼酸钠抗凝血在15min内检测。同时手... 目的探讨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P)形成的原因及其血小板计数方法。方法选取EDP患者10例,采集2份样本,1份EDTA-K2抗凝,1份枸橼酸钠抗凝。EDTA抗凝血分别于0、15、30、60、120min上机检测。枸橼酸钠抗凝血在15min内检测。同时手工计数血小板。结果 EDTA抗凝血0min检测的血小板结果与手工计数及枸橼酸钠抗凝法的结果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5~120min的血小板计数与手工计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枸橼酸钠抗凝血计数与手工计数的结果亦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EDP的动态分析支持EDTA依赖的血小板聚集是抗原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确认EDP患者用EDTA抗凝采血后应立即检测,也可用枸橼酸钠抗凝检测或手工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检测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7
12
作者 马力 张静 +1 位作者 韩志梅 曲东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4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乙二胺四乙酸(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几种检测方法的可靠性。方法对10例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病例采用XE-2100血液分析仪,观察不同条件(不加抗凝剂、EDTA、枸橼酸钠、肝素锂)在不同时间段测定血小板的变化。结果 5 ... 目的探讨乙二胺四乙酸(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几种检测方法的可靠性。方法对10例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病例采用XE-2100血液分析仪,观察不同条件(不加抗凝剂、EDTA、枸橼酸钠、肝素锂)在不同时间段测定血小板的变化。结果 5 min即刻检测,各种抗凝剂血小板数值均正常。30 min后EDTA抗凝标本血小板数值明显下降。部分枸橼酸钠、肝素锂标本血小板数值也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对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可采取仪器旁即刻检测方法,而枸橼酸钠、肝素锂检测方法不可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胺四乙酸 血小板计数 血细胞分析 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自发性凝集致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冉启川 李鸿滨 邓宗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1317-1319,共3页
目的探讨阿米卡星对体外血小板自发性凝集的抑制和解除作用。方法对1例体外血小板自发性凝集患者的血液,采用不同抗凝剂抗凝、EDTA-K2抗凝管内加入阿米卡星抗凝和用患者血浆对正常健康人血小板凝集的影响实验分析。结果发现该患者血小... 目的探讨阿米卡星对体外血小板自发性凝集的抑制和解除作用。方法对1例体外血小板自发性凝集患者的血液,采用不同抗凝剂抗凝、EDTA-K2抗凝管内加入阿米卡星抗凝和用患者血浆对正常健康人血小板凝集的影响实验分析。结果发现该患者血小板经多种抗凝剂抗凝无效,而加入阿米卡星后可以解除血小板的自发性凝集。结论采用在抗凝采血管中加入阿米卡星,可以预防和解除EDTA诱导的血小板凝集,获得准确的血小板计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抗凝剂 阿米卡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及检测方法分析 被引量:23
14
作者 张建萍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782-2784,共3页
目的通过对本院1例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病例的报道及检测方法的分析,提醒临床和检验科医生对此病症的警惕与重视。方法采用仪器法、末梢血手工计数法进行血小板计数的比对。结果手工计数法142×109/L,仪器法EDTA抗凝血10 mi... 目的通过对本院1例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病例的报道及检测方法的分析,提醒临床和检验科医生对此病症的警惕与重视。方法采用仪器法、末梢血手工计数法进行血小板计数的比对。结果手工计数法142×109/L,仪器法EDTA抗凝血10 min后已明显降至正常值以下,2 h时计数已降至9×109/L,枸橼酸钠抗凝血则无明显下降。结论 2种抗凝血于采血后即刻检测,仪器法结果与手工法一致。EDTA抗凝血随着时间延长PLT计数下降明显,而枸橼酸钠抗凝血则基本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肝炎患者发生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3
15
作者 江必武 刘浩 +1 位作者 王顺 易雪 《血栓与止血学》 2010年第3期133-134,共2页
关键词 慢性肝炎 乙二胺四乙酸 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简易纠正方案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军 黄秀霞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2期177-178,181,共3页
目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标本通过肝素锂、枸橼酸钠及改良方案进行纠正,对血小板测定结果进行评估,建立一个简单、实用、且不延长结果报告时间(TAT)的方法。方法征集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志愿者120例,同时... 目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标本通过肝素锂、枸橼酸钠及改良方案进行纠正,对血小板测定结果进行评估,建立一个简单、实用、且不延长结果报告时间(TAT)的方法。方法征集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志愿者120例,同时收集肝素锂、枸橼酸钠、EDTA-K3抗凝标本各一份,其中EDTAK3标本采用改良方法处理后再检测,三组检测结果与参考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评估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肝素锂、枸橼酸钠、改良方案的纠正率分别为80.5%、39.2%、100.0%;与参考方法比较,P值分别0.129、0.013、0.051。TAT分别为(2.03±0.29)、(1.8±0.35)、(0.47±0.19)h。结论肝素锂组的结果与参考方法测定结果相关性最好,可比性最好。其次是改良组和枸橼酸钠组。改良方案对TAT影响最小、不用进行患者的二次采血,并且结果与枸橼酸钠相似,因此该改良方案可以用于临床上对PTCP标本的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肝素锂 枸橼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2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伟丽 朱宁 丁健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21期1913-1915,共3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合并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原因,提高临床医生和检验科医生对EDTA-PTCP的认识。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多肌炎合并EDTA-PTCP患者和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EDTA-PTCP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可能的...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合并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原因,提高临床医生和检验科医生对EDTA-PTCP的认识。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多肌炎合并EDTA-PTCP患者和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EDTA-PTCP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可能的病因,并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 2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合并EDTA-PTCP诊断明确,临床发生率不高,但容易误诊、漏诊。结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病因上除了最常见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外,应考虑到假性血小板减少可能,注意观察血常规中白细胞的散点图、血小板的直方图、行血涂片镜检,可以减少临床误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文献复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16
18
作者 郑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9-490,共2页
测定医院门诊就诊者及正常体检者12000例全血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探讨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PTCP)的相关临床因素。
关键词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痔出血并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一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闵春明 郝志楠 尹德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616-1616,共1页
乙二胺四乙酸盐(ethylenediaminetelraacetic acid,EDTA)是被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ICSH)认定对血细胞影响较小的血液抗凝剂,作为较理想的血常规抗凝剂被临床广泛使用,但EDTA可以导致个别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发生聚集,引起EDTA依赖... 乙二胺四乙酸盐(ethylenediaminetelraacetic acid,EDTA)是被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ICSH)认定对血细胞影响较小的血液抗凝剂,作为较理想的血常规抗凝剂被临床广泛使用,但EDTA可以导致个别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发生聚集,引起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dependent pseudothrombocytopenia,EDTA-PTCP),并且与抗凝时间有关,即抗凝时间越长,血小板聚集现象越严重,血小板数量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检测方法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爱莲 马小宏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21期3170-3172,共3页
目的探讨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几种检测方法的可靠性。方法对5例EDTA-PTCP患者和20位健康体检者同时用经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枸橼酸钠和肝素锂三种抗凝管及末梢血稀释的方式采集标本,分别用血液分析... 目的探讨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几种检测方法的可靠性。方法对5例EDTA-PTCP患者和20位健康体检者同时用经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枸橼酸钠和肝素锂三种抗凝管及末梢血稀释的方式采集标本,分别用血液分析仪在三种抗凝管采集标本后5 min、30 min、60 min测定血小板计数,采集末梢血用显微镜手工计数血小板,对所有标本涂片染色观察血小板形态。结果 5例EDTA-PTCP患者EDTA-K2采血管采血后30 min和60 min血小板计数(PLT)比5 min时测定结果显著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TA-PTCP患者EDTA-K2采血后30 min和60 min抗凝血涂片染色均见明显的血小板聚集现象,而健康体检者EDTA-K2抗凝血涂片及未抗凝血直接涂片染色见血小板散在分布。在采血30 min后测定,EDTA-K2采血管PLT明显低于枸橼酸钠、肝素锂及手工计数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健康体检者在采血后5 min、30 min、60 min时EDTA-K2采血管PLT与枸橼酸钠、肝素锂、手工计数的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疑似EDTA-PTCP患者可以用EDTA-K2采血管重新采血立即测定,或不使用抗凝剂直接抽血立即测定,也可以使用枸橼酸钠或肝素锂抗凝管初步确认,同时涂片染色并手工计数得到正确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胺四乙酸 枸橼酸钠 肝素锂 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