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体化程序化护理用于偏头痛性眩晕患者效果评价
1
作者 肖莲华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S01期338-340,共3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程序化护理用于偏头痛性眩晕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偏头痛性眩晕患者60例,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程序化护理。结果观察组... 目的探讨个体化程序化护理用于偏头痛性眩晕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偏头痛性眩晕患者60例,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程序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89.05±3.1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1±4.08)分(P<0.05)。结论个体化程序化护理用于偏头痛性眩晕患者,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性眩晕 个体化程序化护理 护理效果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承冯惠莲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治疗前庭性偏头痛性眩晕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费焱燚 冯惠莲 +1 位作者 张秀君 田元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4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冯惠莲第一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治疗前庭性偏头痛性眩晕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5月收治的前庭性偏头痛性眩晕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分成研究组(30例,中医辨证治疗)与对照组(30例,盐... 目的探讨冯惠莲第一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治疗前庭性偏头痛性眩晕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5月收治的前庭性偏头痛性眩晕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分成研究组(30例,中医辨证治疗)与对照组(30例,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头痛眩晕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医辨证治疗前庭性偏头痛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满意,可切实改善病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偏头痛性眩晕 中医辨证治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性眩晕对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清神经血管活性肽、血管内皮活性物质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朱树信 何鸿卓 唐宁衎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14-217,共4页
目的探究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性眩晕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偏头痛性眩晕患者104例并应用纸牌分组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2例,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于治疗前及治疗3... 目的探究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性眩晕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偏头痛性眩晕患者104例并应用纸牌分组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2例,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于治疗前及治疗30 d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每月无头痛天数)、血清活性肽[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酶(CGRP)、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B)]、血管内皮活性物质[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5-羟色胺(5-HT)]、脑血流动力学[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水平变化。结果治疗30 d后,观察组患者每月无头痛天数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血清活性肽、血管内皮活性物质、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恶心,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嗜睡,其余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氟桂利嗪能够调节偏头痛性眩晕患者脑部血流动力学,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临床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氟桂利嗪 偏头痛性眩晕 内皮活物质 脑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头痛性眩晕与基底型偏头痛(附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马维娅 单希征 +3 位作者 孙勍 李娜 戴静 彭新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4-307,共4页
目的分析9例偏头痛伴眩晕/头晕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头痛与眩晕/头晕的关系,以利正确诊治。方法作者医院收治的偏头痛伴眩晕/头晕患者9例,对所有患者均详细收集病史,并进行神经系统查体以及前庭功能、听力检查和头颅CT/MRI... 目的分析9例偏头痛伴眩晕/头晕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头痛与眩晕/头晕的关系,以利正确诊治。方法作者医院收治的偏头痛伴眩晕/头晕患者9例,对所有患者均详细收集病史,并进行神经系统查体以及前庭功能、听力检查和头颅CT/MRI等实验室检查,以除外中枢性和耳源性眩晕。结果 9例偏头痛伴眩晕/头晕患者中,基底型偏头痛2例,无先兆偏头痛3例,偏头痛性眩晕(migrainous vertigo,MV)6例(其中2例为无先兆偏头痛发作数年后和50岁后转变为MV)。本组6例MV患者中,眩晕/头晕在头痛发作前数秒钟~1h内发生3例,在头痛发作后发生1例,与头痛同时发生1例,另1例偏头痛患者其头痛与眩晕从未同时发作过,为偏头痛等位征。结论 MV是不同于基底型偏头痛的头痛伴眩晕综合征,二者易与梅尼埃病、良性复发性位置性眩晕、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等周围性和中枢性眩晕混淆或并存,临床应注意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眩晕/头晕 基底型头痛 偏头痛性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桂利嗪在偏头痛性眩晕预防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瑛 庄建华 +2 位作者 赵忠新 靳哲 李艳成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810-812,共3页
目的观察及评价氟桂利嗪在偏头痛性眩晕(MV)预防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9月—2011年5月眩晕门诊确诊的MV患者25例,予以氟桂利嗪5 mg,每晚口服1次。每月观察1次疗效并进行评价,共观察及评价3个月。结果经随访观察,予以氟桂利嗪... 目的观察及评价氟桂利嗪在偏头痛性眩晕(MV)预防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9月—2011年5月眩晕门诊确诊的MV患者25例,予以氟桂利嗪5 mg,每晚口服1次。每月观察1次疗效并进行评价,共观察及评价3个月。结果经随访观察,予以氟桂利嗪干预后第1、2、3月总体有效率分别为84%、88%、88%,且不良反应轻,耐受性良好。结论氟桂利嗪在预防治疗MV中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桂利嗪 偏头痛性眩晕 预防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尼埃病与偏头痛性眩晕的听-前庭功能比较 被引量:7
6
作者 张道宫 樊兆民 +1 位作者 于刚 王海波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2期160-164,共5页
目的探讨梅尼埃病与偏头痛性眩晕的听功能及前庭功能状态的不同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为二者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08年9月山东省立医院眩晕门诊52例梅尼埃病患者与36例偏头痛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 目的探讨梅尼埃病与偏头痛性眩晕的听功能及前庭功能状态的不同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为二者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08年9月山东省立医院眩晕门诊52例梅尼埃病患者与36例偏头痛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在急性期或亚急性期行纯音测听、视频眼震电图、冷热试验、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检查,部分梅尼埃病及全部偏头痛性眩晕患者行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检查,对二者的听力与前庭功能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梅尼埃病患者共52例,男24例,女28例,年龄14~70岁,平均45.8岁。纯音测听异常52例,均为单侧感音神经性聋。视频眼震电图检查示中枢性异常眼动10例。冷热试验异常37例,均为单侧半规管反应低下。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检查异常31例。行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检查共32例,5例异常。偏头痛性眩晕患者共36例,男8例,女28例,年龄16~62岁,平均43.6岁。纯音测听异常9例,均为单侧轻至中度感音神经性聋。视频眼震电图检查示中枢性异常眼动17例。冷热试验异常8例,均为单侧半规管反应低下。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检查异常18例,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检查异常22例。经统计学分析,二者纯音测听、中枢性眼动检查、冷热试验及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的检查结果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与梅尼埃病相比,偏头痛性眩晕患者纯音测听及冷热试验异常较少见,中枢性眼动检查及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异常率较高。在结合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的基础上,以上检查可为二者的鉴别提供辅助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偏头痛性眩晕 听功能 前庭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头痛性眩晕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谢溯江 贾宏博 +1 位作者 武留信 张素珍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326-329,共4页
通过过去几十年的一系列病例研究,提出了一类在病因上与偏头痛有关的眩晕综合征,这类综合征的同义词包括良性复发性眩晕(benign recurrent vertigo)、偏头痛相关性前庭病(migraine—related vestibulopathy)、偏头痛伴随的头昏(m... 通过过去几十年的一系列病例研究,提出了一类在病因上与偏头痛有关的眩晕综合征,这类综合征的同义词包括良性复发性眩晕(benign recurrent vertigo)、偏头痛相关性前庭病(migraine—related vestibulopathy)、偏头痛伴随的头昏(migraine—associated dizziness)、前庭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以及偏头痛相关性眩晕(migraine—related vertigo)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性眩晕 眩晕综合征 复发 病例研究 同义词 前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震视图对水平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偏头痛性眩晕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楠 刘清源 +1 位作者 张旭东 陈小瑞 《武警医学》 CAS 2014年第11期1124-1126,共3页
目的探讨眼震视图对水平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与偏头痛性眩晕(migrainous vertigo,MV)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水平管BPPV患者与27例MV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急性期或亚急性期... 目的探讨眼震视图对水平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与偏头痛性眩晕(migrainous vertigo,MV)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水平管BPPV患者与27例MV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急性期或亚急性期通过眼震视图行中枢性眼动、冷热试验、变位试验检查,头颅颈部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对二者的前庭功能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MV组和水平管BPPV组变位试验中多个体位的眼震在潜伏期、持续时间和慢向速度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MV组中枢性异常眼动如扫视眼震(25.9%vs 0)、凝视眼震(37.0%vs 3.8%)、视动眼震(40.7%vs 3.8%)、平稳跟踪试验(18.5%vs 0)异常发生率及温度试验结果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水平管B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的基础上,眼震视图对水平管BPPV和MV急性发作期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管良阵发位置眩晕 偏头痛性眩晕 眼震视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头痛性眩晕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洪宇 卢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4-397,共4页
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原发性头痛,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胃肠道以及自主神经的多种症状为特征,是一种复杂的神经性疾病。偏头痛的患病率为13%~16%12],27%~33%的患者有发作性眩晕。大量文献报道了与偏头痛相关的耳神经科症... 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原发性头痛,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胃肠道以及自主神经的多种症状为特征,是一种复杂的神经性疾病。偏头痛的患病率为13%~16%12],27%~33%的患者有发作性眩晕。大量文献报道了与偏头痛相关的耳神经科症状,都以眩晕为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青少年良性阵发性眩晕和成人复发性眩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性眩晕 临床表现 原发头痛 神经疾病 发作眩晕 阵发眩晕 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舒胶囊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琦 于明 +3 位作者 张晓林 朱颖 秦大强 蔡志荣 《中医药导报》 2016年第3期69-70,共2页
目的:观察天舒胶囊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偏头痛性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天舒胶囊,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治疗3个月,治疗期间不得服用其他镇静止晕剂。最终剔除脱落的患者,判定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天舒胶囊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偏头痛性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天舒胶囊,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治疗3个月,治疗期间不得服用其他镇静止晕剂。最终剔除脱落的患者,判定治疗效果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眩晕发作总次数、总眩晕日及眩晕严重程度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天舒胶囊治疗后患者各项眩晕指标下降更加明显,与同期服用氟桂利嗪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天舒胶囊较氟桂利嗪能更有效地减少偏头痛眩晕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副作用小且无锥体外系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性眩晕 天舒胶囊 氟桂利嗪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性眩晕61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涛 晋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第20期64-65,共2页
目的对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因偏头痛性眩晕前来我院门诊就诊的122例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氟桂利嗪治... 目的对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因偏头痛性眩晕前来我院门诊就诊的122例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倍他司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为98.36%,对照组的显效率为77.05%,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3.33%,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7.02%,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较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两组患者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有3例,不良反应率为4.91%,患者经及时的处理或停药后,不良反应现象均得到好转,对照组患者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3.2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桂利嗪 偏头痛性眩晕(MV)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非伴头痛型偏头痛性眩晕进行预防性治疗且观察其诱发电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向明 陆学胜 《河北医学》 CAS 2014年第12期1950-1952,共3页
目的:对非伴头痛型偏头痛性眩晕的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将48例非伴头痛型偏头痛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氟桂利嗪进行预防性治疗,对照组施以倍他司汀进行治疗。两组均以8周为一个疗程。且在治疗... 目的:对非伴头痛型偏头痛性眩晕的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将48例非伴头痛型偏头痛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氟桂利嗪进行预防性治疗,对照组施以倍他司汀进行治疗。两组均以8周为一个疗程。且在治疗前后对明确的偏头痛性眩晕患者进行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结果:8周治疗后,治疗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X2=27.1888,P<0.01),且患者的眩晕程度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P<0.001),而对治疗前视觉诱发电位有异常的明确偏头痛性眩晕患者,在治疗后均得到了缓解。结论:对于非伴头痛型偏头痛性眩晕的患者采用氟桂利嗪进行预防性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性眩晕 氟桂利嗪 预防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前庭性偏头痛性眩晕的听-前庭功能比较 被引量:15
13
作者 于新军 王武庆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9-623,共5页
目的比较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与前庭性偏头痛(VM)性眩晕患者的听-前庭功能差异。方法收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眩晕中心门诊收治的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30例及前庭性偏头痛性眩晕患... 目的比较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与前庭性偏头痛(VM)性眩晕患者的听-前庭功能差异。方法收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眩晕中心门诊收治的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30例及前庭性偏头痛性眩晕患者3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听-前庭功能检查,检查项目包括纯音测试、眼震检查、冷热试验及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VEMP)等。结果 30例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纯音测听异常率为23.3%(7/30),7例纯音异常患者均属单侧轻度或中度感音神经性聋;中枢性眼动异常率为26.7%(8/30),均为扫视试验异常;冷热试验异常率为83.3%(25/30),均为单侧前庭反应减弱;VEMP异常率为13.3%(4/30),其中7例显示患侧低振幅,2例显示患侧P13波潜伏期延长;接受ABR检查的患者共12例,异常率为58.3%(7/12),均显示为单侧异常。33例MV患者纯音测听异常率为24.2%(8/33),均属单侧感音神经性聋;眼震检查中枢性眼动异常率为48.5%(16/33),冷热试验异常率为21.2%(7/33),VEMP异常率为51.5%(17/33),接受ABR检查的患者共15例,异常率为26.7%(4/15)。经统计分析,二者的冷热试验异常率(t=13.62,P=0.000)、中枢性眼动异常率(t=9.65,P=0.000)、VEMP异常率(t=5.76,P=0.000)均显著高于前庭性偏头痛性眩晕。结论与前庭性偏头痛性眩晕相比,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显示出更高的冷热试验异常率和较低的中枢性眼动异常率,可以为二者的诊断与鉴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半规管良阵发位置眩晕 前庭偏头痛性眩晕 听-前庭功能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辩证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综合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4
作者 刘永平 《临床医学工程》 2013年第4期462-463,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治疗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综合疗效。方法选取近年来于我院治疗的偏头痛性眩晕症患者1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辩证施治;对两组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治疗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综合疗效。方法选取近年来于我院治疗的偏头痛性眩晕症患者1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辩证施治;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生理功能在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外,两组患者各维度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各维度治疗后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护理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辩证施治对偏头痛性眩晕症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辩证治疗 偏头痛性眩晕 综合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六味汤治疗偏头痛性眩晕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亮 王新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11期49-50,54,共3页
目的观察柴胡六味汤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偏头痛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和柴胡六味汤治疗。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头... 目的观察柴胡六味汤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偏头痛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和柴胡六味汤治疗。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头痛指数评分变化。结果 (1)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头痛指数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六味汤治疗偏头痛性眩晕可明显改善头痛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性眩晕 柴胡六味汤 生活质量 头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性眩晕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石敏 张淑青 《中国乡村医药》 2015年第18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性眩晕(MV)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12例MV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服用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服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性眩晕(MV)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12例MV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服用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服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偏头痛、眩晕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DHI评分中躯体症状、心理情绪、社会功能及量表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养血清脑颗粒有助于缓解MV患者头痛及眩晕症状,提高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清脑颗粒 偏头痛性眩晕 氟桂利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7
作者 魏书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9期165-166,共2页
目的分析并研究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偏头痛性眩晕患者104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银杏达... 目的分析并研究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偏头痛性眩晕患者104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马来酸桂哌齐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以后,两组患者的头痛情况和头痛频率均有所缓解,但观察组患者的缓解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偏头痛性眩晕患者,为患者采用马来酸桂哌齐特进行治疗,能够更好地缓解患者的头痛情况,减少患者的头痛频率,促进患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桂哌齐特 偏头痛性眩晕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头痛性眩晕3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师娟 张红莲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1期164-165,共2页
目的探讨偏头痛性眩晕的病因,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头痛门诊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35例偏头痛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30例偏头痛不伴眩晕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 目的探讨偏头痛性眩晕的病因,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头痛门诊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35例偏头痛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30例偏头痛不伴眩晕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头痛的特点,进行自发性眼震检查、视眼动系统检查、眼震电图检查。结果研究组出现异常自发性眼震的有8例(22.9%),而对照组出现自发性眼1例(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扫视延迟、视跟踪试验、视动试验的异常率均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震电图检查结果显示研究组异常率达到57.1%,而对照组异常率为6.7%。两组互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头痛性眩晕有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根据者前庭功能状态的测定诊断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性眩晕 临床特征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辩证治疗偏头痛性眩晕60例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正学 《甘肃科技》 2017年第19期135-136,共2页
分析中医辩证治疗偏头痛性眩晕60例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甘肃省华亭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3例偏头痛性眩晕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6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分析中医辩证治疗偏头痛性眩晕60例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甘肃省华亭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3例偏头痛性眩晕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6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头痛指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95%(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与对照组30.16%相比明显较低(P<0.05)。中医辩证治疗偏头痛性眩晕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辩证治疗 偏头痛性眩晕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拜阿司匹林在偏头痛性眩晕预防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汪莉薇 上官翰京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18期64-64,66,共2页
目的:探讨拜阿司匹林在偏头痛性眩晕(MV)预防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收治MV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拜阿司匹林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治疗。结果:观察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拜... 目的:探讨拜阿司匹林在偏头痛性眩晕(MV)预防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收治MV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拜阿司匹林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治疗。结果:观察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拜阿司匹林预防治疗MV疗效明显,可加速改善眩晕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阿司匹林 偏头痛性眩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