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镇化、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及中国的实证 被引量:59
1
作者 刘华军 张权 杨骞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5-105,共11页
本文利用中国1995—2011年的分省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建模及估计技术,设置三种空间权重矩阵,构建多样化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运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实证测度了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空间关联模式下,中国... 本文利用中国1995—2011年的分省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建模及估计技术,设置三种空间权重矩阵,构建多样化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运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实证测度了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空间关联模式下,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在控制了资本、财政支出、国有化程度等变量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区域内溢出为正,但在统计上不显著。城镇化的区域间溢出效应在不同的空间关联模式下不同,其中:在经济空间的关联模式下为正,在邻接、地理距离空间关联模式下为负。但在不同的空间关联模式下,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总体上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
原文传递
城镇化、空间溢出与省域城乡收入差距——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偏微分方法及中国的实证 被引量:13
2
作者 徐家鹏 夏显力 张琛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1-49,共9页
本文利用中国1998-2013年的分省面板数据,运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实证分析了三种空间关联模式下城镇化对省域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溢出效应。结论显示:中国省域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同时存在东部低值集群... 本文利用中国1998-2013年的分省面板数据,运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实证分析了三种空间关联模式下城镇化对省域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溢出效应。结论显示:中国省域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同时存在东部低值集群与西部高值集群;城镇化对省域内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产业结构对省域内城乡收入差距的溢出效应及总溢出效应显著为正;交通条件对省域内城乡收入差距的溢出效应显著为负;资本密集度对省域内城乡收入差距的溢出效应显著为正,在地理距离权重下对区域间的溢出效应显著为负,总效应显著为负。结论的政策含义是:西部省、市、区应是我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点区域;各省、市、区应重视城乡之间和省、市、区间的空间地理联系,通过完善交通设施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要素流动和经济联系;推进城乡人力资本投资的均等化;加大农村居民认知与就业能力的培训;并从实际出发,在提升产业资本劳动比时保障区域内合理的经济结构类型和空间网络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城乡收入差距 偏微分方法
原文传递
金融深化、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基于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效应分解方法及中国的实证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华军 杨骞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6-95,共10页
利用中国2000~2011年分省面板数据,采用LeSageandPace(2009)提出的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衡量了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的区域内溢出、区域间溢出及总体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的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 利用中国2000~2011年分省面板数据,采用LeSageandPace(2009)提出的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衡量了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的区域内溢出、区域间溢出及总体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的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均存在正向的区域内溢出效应、区域问溢出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但在邻接和经济空间权重下其显著性并不高,且在地理距离权重下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的区域内溢出效应远大于区域间溢出效应。控制变量中。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为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深化 空间溢出效应 区域经济增长 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SAR中ANN用于研究变量选择方法的回顾和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杨蕾 王鹏 +1 位作者 王虹 蒋益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0-66,共7页
在定量构效关系(QSAR)建模中,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预测能力较好,但并不能提供化合物结构变量对活性影响的更多信息,因而被认为是个黑箱模型.以35种硝基化合物对黑呆头鱼96 h的生物毒性为例,首次回顾和比较6种用于研究网络输入变量对... 在定量构效关系(QSAR)建模中,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预测能力较好,但并不能提供化合物结构变量对活性影响的更多信息,因而被认为是个黑箱模型.以35种硝基化合物对黑呆头鱼96 h的生物毒性为例,首次回顾和比较6种用于研究网络输入变量对输出相对贡献大小的方法.结果表明:ANN中引入变量选择的方法,大大增强了QSAR模型的解释能力,其中偏微分方法能得出最为全面准确的结果,其次为轮廓图方法.扰动法和权重法对输入参数能实现较好的分类,但过于简化且方法不稳定;而传统的逐步回归法结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构效关系 人工神经网络 硝基芳烃 偏微分方法 权重法 扰动法 轮廓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面板回归偏微分效应分解方法的实证 被引量:6
5
作者 闫超栋 马静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7-75,共9页
本文基于2000-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设置三种空间权重矩阵,运用Lesage and Pace(2009)提出的空间回归偏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信息化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区域经... 本文基于2000-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设置三种空间权重矩阵,运用Lesage and Pace(2009)提出的空间回归偏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信息化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区域经济活动受其他与之相近空间特征地区的影响;三种空间权重下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区域内溢出效应显著为正,溢出效应在0.18-0.25之间,但区域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但影响小于信息化的效应水平;人力资本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应有发挥,潜能需要进一步释放;政府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间接效应抵消了负向直接效应,因而总效应表现为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空间溢出 区域经济增长 空间回归偏微分方法
原文传递
水土匹配、空间效应及区域农业经济增长——基于中国2003-2013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37
6
作者 许长新 林剑婷 宋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3-158,共6页
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是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农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要素。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合理匹配能够促进区域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从而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同时也存在水资源与土地资源... 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是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农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要素。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合理匹配能够促进区域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从而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同时也存在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农业水土资源自然禀赋与实际利用情况,首先利用中国2003-2013年的分省数据,选取单位耕地面积的广义农业水资源量测度方法和当量系数描述了我国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的现实,发现我国农业水资源与土地资源在空间上匹配程度不高,农业生产受到水土资源约束较强,农业水土资源的形成区域与消耗区域在空间上不相匹配;然后,在邻接权重矩阵下采用Moran’s I指数验证我国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性,结果显示我国各省农业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关系,呈现出高度的集聚性和非均质性。为避免估计结果有偏,本文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建模及估计方法,加入农业生产人、财、物等控制变量,测度水土匹配度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水土匹配度对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区域内和区域间的溢出效应都显著为正,总体上水土匹配度对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正向的溢出效应,即水土匹配度对本地区农业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同时,由于相邻区域的水土资源自然禀赋条件类似,而且农业生产中存在"示范效应"和"模仿效应",水土匹配度对相邻地区农业经济增长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采取相关措施优化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关系,对促进我国区域农业经济增长,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匹配 农业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回归偏微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经济绩效的溢出效应及其分解 被引量:35
7
作者 郝国彩 徐银良 +1 位作者 张晓萌 陈明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5-83,共9页
生态文明视域下提升绿色经济绩效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选择。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3—2013年数据,使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对绿色经济绩效进行了测度,并进行了分区域比较;依据经济空间权重构建多种空间计量... 生态文明视域下提升绿色经济绩效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选择。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3—2013年数据,使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对绿色经济绩效进行了测度,并进行了分区域比较;依据经济空间权重构建多种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绩效的空间溢出效应;运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对绿色经济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其溢出效应进行了检验与分解。研究结论表明: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绩效的空间分布并不均衡,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和空间集聚特征。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绿色经济绩效越高,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地区绿色经济绩效越低,而且具有高者愈高、低者愈低的演变趋势。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绩效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区域内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U"型关系,即"环境库兹涅茨假说"并不存在。资源禀赋对区域内绿色经济绩效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示范效应有助于增强绿色经济绩效的区域间正向溢出。技术进步对区域内绿色经济绩效提升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但对区域间绿色经济绩效提升却起到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内、区域间绿色经济绩效提升都具有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即区域内、区域间均存在"污染天堂假说"。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充分发挥地区间、城市间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努力提升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对绿色经济绩效的正向影响作用,有助于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绩效的协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绿色经济绩效 溢出效应 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金融风险的时空演化及驱动机制——基于经济四部门视角 被引量:23
8
作者 沈丽 张影 +1 位作者 李文君 刘媛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8,共18页
文章基于我国2005-2016年的分省数据,采用SMR和基尼系数法刻画了区域金融风险的时空演化趋势,并通过构建多样化空间关联模式,运用空间偏微分方法,从经济四部门视角验证了区域金融风险时空演化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从我国区域金融风险... 文章基于我国2005-2016年的分省数据,采用SMR和基尼系数法刻画了区域金融风险的时空演化趋势,并通过构建多样化空间关联模式,运用空间偏微分方法,从经济四部门视角验证了区域金融风险时空演化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从我国区域金融风险的时空演化来看,在时间维度上,大部分省份仍存在较高的金融风险,在空间维度上,样本考察期内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金融风险地区内差异较大,中部较小,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金融风险的地区间差异最大,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最小;区域内政府、企业和家庭部门是导致区域金融风险时空演化的主要原因,且区域间的风险外溢效应加大了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冲击作用。因此,国家防控金融风险要切中要害,从区域金融风险的源头抓起,充分考虑地区之间的空间关联,防止区域内外驱动机制对区域金融风险的放大作用,避免决策偏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金融风险 时空演化 驱动机制 空间偏微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金融风险的空间传染路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沈丽 张影 李文君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2-73,共12页
本文从经济四部门入手,基于区域内外两个角度对区域金融风险部门间的空间传染路径进行理论分析,并在合理测度中国区域金融风险的基础上,运用空间偏微分方法验证了上述路径。研究表明,中国存在企业部门—金融部门、政府部门—金融部门和... 本文从经济四部门入手,基于区域内外两个角度对区域金融风险部门间的空间传染路径进行理论分析,并在合理测度中国区域金融风险的基础上,运用空间偏微分方法验证了上述路径。研究表明,中国存在企业部门—金融部门、政府部门—金融部门和家户部门—金融部门的区域金融风险传染路径,且由于家户贷款属于个人行为,金融机构向企业融资是市场行为,通过融资平台向地方政府融资存在行政干预,从而政府、企业和家户部门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但从影响程度看,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是区域金融风险的主要传染源。此外,由于存在区域间政府竞争、技术知识溢出及资本、劳动力流动等区域间作用渠道,上述传染效应会被进一步放大。最后,从区域内和区域外两个方面对中国防控区域金融风险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金融风险 空间传染 经济四部门 空间偏微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武勇杰 张梅青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6-120,共5页
文章构建中国2000—2015年间30个省份多样化的空间面板数据,采用极大似然估计、空间杜宾模型及偏微分方法,实证测度了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铁路在地理距离作用下对经济增长正向显著,在其他作用下不显著... 文章构建中国2000—2015年间30个省份多样化的空间面板数据,采用极大似然估计、空间杜宾模型及偏微分方法,实证测度了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铁路在地理距离作用下对经济增长正向显著,在其他作用下不显著;公路在经济、产业和技术距离作用下高度显著,而在地理距离作用下不显著。综合距离作用分析表明,公路对经济增长存在积极的溢出效应,在统计上正向显著;而铁路则存在较弱的影响,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空间溢出 经济增长 空间杜宾模型 偏微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良贷款、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 被引量:10
11
作者 沈丽 刘媛 李文君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41,共16页
利用2008-2016年的分省数据,构建多样化空间关联模式,运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实证测度不良贷款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基于区域间金融关联、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传染效应会放大不良贷款对宏观经济的冲击,并且在不同的... 利用2008-2016年的分省数据,构建多样化空间关联模式,运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实证测度不良贷款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基于区域间金融关联、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传染效应会放大不良贷款对宏观经济的冲击,并且在不同的区域空间关联模式下,银行不良贷款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均为负。结果表明,空间关联在不良贷款对经济增长的传导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政府政策的实施应充分考虑地区之间的空间关联,防止决策偏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贷款 区域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 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产业集聚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2000-2013年中国省际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崔蓉 刘华军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5年第5期26-34,共9页
建立基于生产函数的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模型,采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考察2000-2013年中国30个省份旅游产业集聚的区域内溢出、区域间溢出以及总体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旅游产业集聚呈现出显著的时空差异特征。东部沿海经... 建立基于生产函数的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模型,采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考察2000-2013年中国30个省份旅游产业集聚的区域内溢出、区域间溢出以及总体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旅游产业集聚呈现出显著的时空差异特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旅游产业集聚随时间呈下降趋势,而中西部省份旅游产业集聚呈上升趋势。(2)旅游产业集聚对区域内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约是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的3.5倍和7倍。(3)产业集聚、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对旅游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区域内和总体空间溢出效应,但产业集聚具有负向区域间空间溢出效应,而劳动对地理或经济邻近省份的旅游经济增长起到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这表明资本驱动的旅游产业集聚是推动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旅游产业集聚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 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具有扩散的捕食与被捕食动力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窦家维 张万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0,共5页
对一类描述具有扩散的捕食与被捕食生态系统的偏微分方程组进行了研究 .该系统考虑了种群对于时间及空间的依赖性 ,当不考虑空间影响时 ,方程简化为一类具有功能性反应的Lotka_Volterra模型 .应用反应 扩散方程的单调方法和不变区域理... 对一类描述具有扩散的捕食与被捕食生态系统的偏微分方程组进行了研究 .该系统考虑了种群对于时间及空间的依赖性 ,当不考虑空间影响时 ,方程简化为一类具有功能性反应的Lotka_Volterra模型 .应用反应 扩散方程的单调方法和不变区域理论 ,证明了解是一致有界的 ,且所有解最终进入相空间中的一个固定区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与被捕食系统 扩散 一致有界 平衡解 稳定性 种群动力学 偏微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集聚对“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空间溢出视角 被引量:3
14
作者 沈丽 邵淑灿 刘媛 《山东工会论坛》 2018年第3期56-63,69,共9页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沿线地区的经济、金融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采用2000-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基于Moran指数对省际"一带一路"区域经济的空间相关特征进行了检验,进而应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对金融集聚...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沿线地区的经济、金融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采用2000-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基于Moran指数对省际"一带一路"区域经济的空间相关特征进行了检验,进而应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对金融集聚的三种溢出效应进行分解并进行客观准确的衡量。研究发现:省际"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差异性;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对经济发展存在正向的区域内溢出效应和总溢出效应,但金融规模的区域间溢出效应为负,还发现相比较于直接溢出,金融效率区域间溢出具有更大的效果;政府支出、外商直接投资和劳均资本等控制变量均具有正向总体溢出,其中,劳均资本的溢出效应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金融集聚 溢出效应 空间回归偏微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财政分权对绿色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懿 刘传哲 +1 位作者 刘娜娜 张彤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7-44,共8页
以2009—2018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在度量中国式财政分权的基础上,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中国式财政分权对绿色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我国财政分权对绿色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总体效应,本地区财政分权对绿色... 以2009—2018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在度量中国式财政分权的基础上,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中国式财政分权对绿色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我国财政分权对绿色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总体效应,本地区财政分权对绿色经济发展存在正向空间直接效应,相邻地区财政分权对本地区绿色经济发展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为此,提出财政分权促进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偏微分方法 分区域回归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波动率模型下的欧式期权定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姜迪 王玉文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38-41,共4页
研究随机波动率模型下欧式期权的定价,运动Δ对冲建立偏微分方程方法以及在ρ=0时利用鞅方法最终给出随机波动率模型下欧式期权定价公式.
关键词 随机波动率 欧式期权定价 偏微分方法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省际碳排放量空间溢出效应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桂元 吴齐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87-90,共4页
文章选取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引入行业集中度概念,基于多种权重矩阵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并运用偏微分效应分解方法测算产业结构、人口规模、技术产值、技术进步等因素对碳排放总量的区域内溢出、区域间溢出及空间总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碳排... 文章选取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引入行业集中度概念,基于多种权重矩阵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并运用偏微分效应分解方法测算产业结构、人口规模、技术产值、技术进步等因素对碳排放总量的区域内溢出、区域间溢出及空间总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碳排放总量呈现轻度集聚态势并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空间杜宾模型拟合最优;不同因素对于碳排放总量的各种溢出效应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集中度 空间计量模型 偏微分效应分解方法 低碳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书灵 袁汝华 《河南科学》 2016年第3期409-416,共8页
利用2004—2013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SLM,SEM和SDM空间计量模型,并采用空间计量偏微分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进行了度量.结果显示:1我国各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 利用2004—2013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SLM,SEM和SDM空间计量模型,并采用空间计量偏微分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进行了度量.结果显示:1我国各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2各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无论对当地还是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即本省区的高技术产业发展能够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同时也对经济增长存在正外部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区域经济 空间溢出 空间计量模型 偏微分效应分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溢出效应与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轻工业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祝福云 闫鑫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4-102,共9页
为揭示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以轻工业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轻工业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计算出省际轻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再运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衡量了各影响因素对轻工... 为揭示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以轻工业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轻工业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计算出省际轻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再运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衡量了各影响因素对轻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总空间溢出效应、区域间溢出效应和区域内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轻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联动性。在影响因素中,信息化、外商直接投资和基础设施对轻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金融扶持、城镇化、对外需求和对内需求对轻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轻工业 金融扶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method for integration of a Birkhoffian system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毅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1年第2期188-191,共4页
The idea of the gradient method for integrating the dynamical equations of a nonconservative system presented by Vujanovic is transplanted to a Birkhoffian system, which is a new method for the integration of Birkhoff... The idea of the gradient method for integrating the dynamical equations of a nonconservative system presented by Vujanovic is transplanted to a Birkhoffian system, which is a new method for the integration of Birkhoff's equations. First,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s of motion of the Birkhoffian system are written out. Secondly, 2n Birkhoff's variables ar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and assume that a part of the variables is the functions of the remaining part of the variables and time. Thereby, the basic quasi-linea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re established. If a complete solution of the basic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is sought out, the solution of the problem is given by a set of algebraic equations. Since one can choose n arbitrary Birkhoff's variables as the functions of n remains of variables and time in a specific problem, the method has flexibility. The major difficulty of this method lies in finding a complete solution of the basic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Once one finds the complete solution, the motion of the systems can be obtained without doing further integration. Finally, two examples are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rkhoffian system integration method basic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