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77篇文章
< 1 2 2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FTIR温室气体检测系统研究
1
作者 李浩 马旭 +1 位作者 邢少松 徐智宏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57-63,共7页
近些年,社会的急速发展使得能源利用率大幅度增加,二氧化碳(CO_(2))等气体的排放引发了温室效应,环境污染防治问题也成为了人们重点关注的方面,实现对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的高效检测成为了当务之急。文中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 近些年,社会的急速发展使得能源利用率大幅度增加,二氧化碳(CO_(2))等气体的排放引发了温室效应,环境污染防治问题也成为了人们重点关注的方面,实现对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的高效检测成为了当务之急。文中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技术实现对主要温室气体(CO_(2),CH_(4),N_(2)O)的浓度检测,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 squares, PLS)的浓度反演方法,对所测气体的吸收光谱进行定量分析,建立仿真模型的预测浓度与实际浓度的拟合关系。实验得到两者线性相关系数接近1,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同时,以CO_(2)为样气,对系统的性能指标进行多次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良好,满足实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 最小乘法 浓度反演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和变量筛选-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的铁皮石斛产地无损溯源
2
作者 柳薇 邱熙文 +3 位作者 蒋立文 范伟 李跑 郑郁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6-252,共7页
基于近红外(NIR)光谱技术与变量筛选-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方法,建立了一种铁皮石斛产地的无损溯源方法。利用光栅型便携式NIR光谱仪采集了3个积分时间(25、45、65 ms)下3个产地共900份铁皮石斛枫斗的光谱。采用光谱预处理方法消... 基于近红外(NIR)光谱技术与变量筛选-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方法,建立了一种铁皮石斛产地的无损溯源方法。利用光栅型便携式NIR光谱仪采集了3个积分时间(25、45、65 ms)下3个产地共900份铁皮石斛枫斗的光谱。采用光谱预处理方法消除光谱中的干扰;以主成分分析(PCA)、PLS-DA方法建立了铁皮石斛产地的鉴别模型;通过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CARS)、蒙特卡罗-无信息变量消除法(MCUVE)及连续投影算法(SPA)筛选获得特征变量进一步提升PLS-DA模型鉴别准确性;此外,首次探究了积分时间对铁皮石斛产地溯源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原始光谱还是优化预处理后的光谱,PCA方法均无法实现铁皮石斛产地的准确鉴别;45 ms和65 ms积分时间的PLS-DA模型可以实现石斛产地的100%鉴别分析;CARS和MC-UVE模型显著优于SPA模型,可在获得较少变量数的前提下实现石斛产地的100%鉴别分析。以上结果表明,基于便携式NIR光谱技术与变量筛选-PLS-DA方法可实现对铁皮石斛产地的准确鉴别,为中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铁皮石斛 产地溯源 变量筛选方法 最小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探析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多成分多药效关系
3
作者 聂斌 杜建强 +4 位作者 余日跃 陈银芳 杜玉文 李海针 杨琴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60-64,共5页
目的/意义分析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实验数据,证实多成分多药效关系。方法/过程运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别探析配伍药味、煎煮液的药物成分、血液的药物成分与药效指标的关系。结果/结论配伍药味与药效指标之间、煎煮液的药物成分与... 目的/意义分析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实验数据,证实多成分多药效关系。方法/过程运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别探析配伍药味、煎煮液的药物成分、血液的药物成分与药效指标的关系。结果/结论配伍药味与药效指标之间、煎煮液的药物成分与药效指标之间、血液的药物成分与药效指标之间均存在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作用关系。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呈现多成分多药效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成分 药效指标 正交最小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最小二乘法和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发酵黄芪茎叶中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
4
作者 张燕 贾阳 +4 位作者 杜涓 刘娜 王园 齐景伟 安晓萍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0-75,共6页
试验测定发酵前、后黄芪茎叶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并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结合化学计量学法快速预测发酵黄芪茎叶黄酮含量,为定量检测发酵黄芪茎叶黄酮含量提供理论依据以及为黄芪茎叶深加工利用提供技术支持。试验采用硝酸铝-亚硝... 试验测定发酵前、后黄芪茎叶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并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结合化学计量学法快速预测发酵黄芪茎叶黄酮含量,为定量检测发酵黄芪茎叶黄酮含量提供理论依据以及为黄芪茎叶深加工利用提供技术支持。试验采用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测定发酵黄芪茎叶黄酮的含量,测定黄酮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利用偏最小二乘方法构建发酵黄芪茎叶黄酮的快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发酵黄芪茎叶黄酮抗氧化能力强于发酵前,构建快速预测模型采用了二阶导数(SD)+正态变量变换(SNV)+去趋势算法(Detred)的方法对全谱图进行预处理的效果较好,优化后的模型决定系数(R^(2))、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校准标准差(SEC)分别为0.92、0.24、0.24,其相对分析误差(PRD)为3.46,外部验证R2为0.88。研究表明,构建的NIR模型校正和交互验证决定系数均较大,PRD均大于2,说明模型预测性能较好,建立的模型有助于检测发酵黄芪茎叶黄酮含量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黄芪茎叶 黄酮 抗氧化性 近红外光谱技术 最小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红外光谱对中药材的鉴别
5
作者 张静文 张庆松 《前卫》 2024年第4期0050-0052,共3页
本文以2021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E题为背景,以几种药材为研究对象,结合红外光谱数据及数学建模的相关知识,利用SPSS软件所给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分析.通过聚类分析,本文将几种中药材分为三大类、六小类,并确定了每一类中药材... 本文以2021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E题为背景,以几种药材为研究对象,结合红外光谱数据及数学建模的相关知识,利用SPSS软件所给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分析.通过聚类分析,本文将几种中药材分为三大类、六小类,并确定了每一类中药材的编号.本文对E题所给数据进行处理,按照药材的产地进行分类汇总,对同一产地的药材数据进行均值处理.笔者将均值处理后各个产地药材的数据和所要鉴别产地的药材数据绘出红外光谱图,然后两两进行对比,找出吻合度最高的药材产地.由于增加了近红外光谱数据,大量的数据用分类汇总的方法无法快速处理,因此笔者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将数据归一化处理,从而提出有效数据,鉴别出所给药材产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乘法 红外光谱 中药材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偏最小二乘法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定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李宏达 王耀霆 +1 位作者 胡琪昊 王超明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6期25-29,共5页
介绍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技术、主元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 alysis,PCA)法和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法的基本原理。对Pb元素特征谱线附近的36个维度进行主成分信息提取... 介绍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技术、主元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 alysis,PCA)法和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法的基本原理。对Pb元素特征谱线附近的36个维度进行主成分信息提取,对36维波长数据压缩到2维后,采用每个样品的20个脉冲的主元分数进行偏最小二乘拟合,对数据进行平均处理后,拟合结果质量较高,拟合系数平方的值从0.49810提高到0.97000;残差平方和从0.72529下降到1.36366*10^(-4)。PCA法可以有效的缩减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样本数据空间,对于数据维度较大的数据处理能显著提升效率,再结合PLS法拟合压缩后的主元,实验结论得出PLS适合用于LIBS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Pb元素 主元分析 最小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运输方式对物流成本的影响——基于偏最小二乘法回归
7
作者 舒服华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8-104,共7页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适合于多因变量与多自变量的回归,并且能够解决自变量数据间存在的共线性问题。由于货物交通运输方式涉及的相关因素数据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采用传统的最小二乘法回归可能失真,因此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货物交通运输...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适合于多因变量与多自变量的回归,并且能够解决自变量数据间存在的共线性问题。由于货物交通运输方式涉及的相关因素数据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采用传统的最小二乘法回归可能失真,因此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货物交通运输方式对社会物流费用占GDP比重这一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回归的参数客观准确,真实可靠,解释性强,结论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成本 运输方式 共线性 最小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最小二乘法降维在微阵列数据判别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钱国华 荀鹏程 +1 位作者 陈峰 于浩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微阵列数据的判别分析方法。方法首先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高维数据降维,然后再用Fisher’s线性判别。文中同时介绍了偏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算法,讨论了成分数选择等问题,并以实际微阵列数据展示了其效果。结果偏最小二乘... 目的探讨微阵列数据的判别分析方法。方法首先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高维数据降维,然后再用Fisher’s线性判别。文中同时介绍了偏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算法,讨论了成分数选择等问题,并以实际微阵列数据展示了其效果。结果偏最小二乘法降维不但实现了数据的可视化,而且取得了较好的后期判别效果。结论偏最小二乘法是一种新的实用的降维方法,可用于微阵列数据判别分析的前期降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乘法 微阵列数据 降维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氢核磁共振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建立鹿龟酒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冉坚 张琦 +4 位作者 刘淼 雷羽 王霞 蔺恒 黄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9-72,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氢核磁共振(1H-NMR)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的鹿龟酒质量控制新方法。方法:基于1H-NMR技术测定样品的全成分信息,并转化成数据矩阵,利用SIMCA-P软件进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 S-DA)。结果:鹿龟酒与不同的缺味样...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氢核磁共振(1H-NMR)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的鹿龟酒质量控制新方法。方法:基于1H-NMR技术测定样品的全成分信息,并转化成数据矩阵,利用SIMCA-P软件进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 S-DA)。结果:鹿龟酒与不同的缺味样品及仿制品在所得的散点图中能得到明显区分。结论:氢核磁共振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是一种操作简便,能够更全面体现其质量情况的鹿龟酒质量控制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龟酒 1H-NMR 最小乘法-判别分析(PLS-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最小二乘法在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分类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磊 苏越 +2 位作者 张琴 刘平 苏式兵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8年第11期1122-1128,共7页
目的:探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squares,PLS)在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分类模型建立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拟定中医四诊等生物信息采集基本要求,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集278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症状、体征、舌象、脉象及临... 目的:探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squares,PLS)在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分类模型建立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拟定中医四诊等生物信息采集基本要求,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集278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症状、体征、舌象、脉象及临床实验室指标等生物信息;采用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各证候相关指标,设证候类型为因变量矩阵,相关临床信息为自变量矩阵,所有变量均经列最大化处理后导入PLS程序中进行计算,采用留一法(Leave-One-Out,LOO)完成建模和样本的预测。结果:逐步回归建立的5个证候类型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R2均在0.7以上;在此基础上,基于PLS建立的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判识模型对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湿热内蕴和瘀热蕴结等主证候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73.02%、68.71%、92.45%、84.17%和68.71%。结论:PLS法能提高中医临床生物信息的利用度,在中医复杂证候建模的研究中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肝硬化 证候 数学 模型 最小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核磁共振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对油菜蜜中果葡糖浆掺假的判别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陈雷 刘红兵 罗立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5-282,共8页
利用氢核磁共振(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谱图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OPLS)法对油菜蜂蜜和果葡糖浆掺假蜂蜜进行判别分析。采集了303个油菜蜜样品和180个按照不同比例配制的果葡糖浆掺假... 利用氢核磁共振(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谱图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OPLS)法对油菜蜂蜜和果葡糖浆掺假蜂蜜进行判别分析。采集了303个油菜蜜样品和180个按照不同比例配制的果葡糖浆掺假蜂蜜样品的1H NMR谱图,并对油菜蜜主要糖类成分和部分低含量化合物进行了信号归属。采用OPLS对训练集数据进行分析,建立蜂蜜果葡糖浆掺假判别模型。通过排列实验法对模型进行可靠性检验。结果显示,油菜蜜和果葡糖浆掺假蜂蜜样品在OPLS得分图中能明显区分。训练集和测试集样品的总体判别正确率分别为98.40%和98.24%。因此,1H NMR与OPLS相结合可以实现油菜蜜中果葡糖浆掺假的快速鉴别。该方法是基于对蜂蜜成分的整体分析,避免了仅仅分析个别成分指标的检验方法中存在的缺陷,为蜂蜜质量监控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 核磁共振 正交最小乘法 掺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的补骨脂炮制前、后组成二神丸提取物的指纹图谱研究和指标成分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熊瑞 郑凯旋 +3 位作者 李艺丹 张婷婷 李文兵 胡昌江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563-2568,共6页
目的:通过对已建立的二神丸提取物指纹图谱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并结合含量测定,为补骨脂炮制前、后组成二神丸提取物的鉴别和有效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已建立的二神丸提取物指纹图谱建立PLS-DA模... 目的:通过对已建立的二神丸提取物指纹图谱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并结合含量测定,为补骨脂炮制前、后组成二神丸提取物的鉴别和有效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已建立的二神丸提取物指纹图谱建立PLS-DA模型,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定和定量测定。结果:建立的PLS-DA模型可靠,预测能力良好。统计结果显示补骨脂炮制前、后分别组成二神丸的石油醚提取物可明显区分,并揭示了对此区分贡献最大的16个潜在标志性色谱峰,结合标准物质定性鉴定了6个色谱峰,其中4个为贡献最大的潜在标志性指标成分。同时测定了该6个指标成分在10批炮制前和10批炮制后提取物的含量,其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甲基丁香酚和甲基异丁香酚炮制后含量升高,去氢二异丁香酚和补骨脂酚炮制后含量降低。结论:该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控制炮制前、后二神丸提取物的内在质量,更全面地反映了二神丸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信息及炮制前后的差异性,为提取物质量评价和控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乘法判别分析 补骨脂 神丸 炮制 指纹图谱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分类模型对肿瘤基因表达数据行多分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金志超 陆健 +3 位作者 吴骋 高青斌 孙亚林 贺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0-454,458,共6页
目的比较两种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分类模型对肿瘤基因表达数据行多分类分析的效果,比较不同差异基因选取方法对分类结果的影响。方法利用NCI60等4个肿瘤基因表达数据库,通过4种不同方法选取差异表达基因,在此基础上,用两种基于偏最小二... 目的比较两种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分类模型对肿瘤基因表达数据行多分类分析的效果,比较不同差异基因选取方法对分类结果的影响。方法利用NCI60等4个肿瘤基因表达数据库,通过4种不同方法选取差异表达基因,在此基础上,用两种基于偏最小二乘的方法行多分类分析。一是偏最小二乘线性判别,首先运用偏最小二乘法行降维,再利用降维得到的成分作为输入变量作线性判别分析;二是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直接进行分类。分类效果采用留一法和10倍交叉验证法进行评价。结果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的分类效果略优于偏最小二乘降维后的线性判别。以变量重要性指标选取差异表达基因时分类效果较好,其次是SAM法。结论在对肿瘤基因表达数据行多分类分析时,偏最小二乘法既是一种高效的降维方法,也是一种实用的分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基因表达数据 最小乘法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亚健康状态的判别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中平 苏越 +2 位作者 沈红艺 张晓天 范琳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探讨亚健康状态的判识模型。方法:采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建模、预测,对亚健康状态进行判别,统计判别的准确率;在逐步回归变量筛选后再次进行预测,观察判别准确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基于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的亚健康判... 目的: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探讨亚健康状态的判识模型。方法:采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建模、预测,对亚健康状态进行判别,统计判别的准确率;在逐步回归变量筛选后再次进行预测,观察判别准确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基于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的亚健康判识模型对亚健康状态的预测准确率为89.47%,经变量筛选后,预测准确率提高至92.10%。结论:偏最小二乘法在亚健康状态的模型判别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亚健康建模的研究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基于变量筛选后预测准确率的变化,从量表优化的角度来看,偏最小二乘法也可以为变量的精简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健康 症状 数学模型 最小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中医临床肝炎肝硬化主、次证候分类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华 王磊 +2 位作者 苏越 张琴 刘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5期541-544,548,共5页
目的:运用偏最小二乘法探讨临床肝炎后肝硬化中医主证候及其兼夹证候的分类特征。方法:规范采集明确诊断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舌象、脉象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表征及生物学信息;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squares,... 目的:运用偏最小二乘法探讨临床肝炎后肝硬化中医主证候及其兼夹证候的分类特征。方法:规范采集明确诊断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舌象、脉象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表征及生物学信息;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squares,PLS)对278例临床资料完整的样本进行证候分类建模(设证候类型为因变量矩阵、相关临床信息为自变量矩阵,采用Leave-One-Out法完成建模),并以之对临床样本进行中医证候分类和预测。结果:278例肝炎后肝硬化临床样本中,有证可辨者共计261例(93.9%)。主证候以瘀热蕴结证(108例)和湿热内蕴证(79例)最多,占71.6%;兼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复合证候者215例,占82.38%。其中,主证候为肝郁脾虚证的45例中,兼夹1个次证的29例,包括湿热内蕴证18例,瘀热蕴结证11例。兼夹2个次证的15例,均为瘀热蕴结和湿热内蕴证;主证候为湿热内蕴证的79例中,兼夹1个次证的53例,以兼肝郁脾虚证者为最多(47例,88.7%),其次为瘀热蕴结证。兼夹2个次证的有9例,均为瘀热蕴结和肝郁脾虚证;在主证候为湿热内蕴与肝郁脾虚证的124例病例中,表现为两者复合证候的有76例(62.3%);29例肝肾阴虚主证候中,均兼夹1个次证,均为瘀热蕴结证;同样,108例主证候为瘀热蕴结者中,兼夹1个次证的78例,68例为兼肝肾阴虚证(87.2%)。结论: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候复杂,以复合证候为主,且证候相兼出现有一定的规律性。在肝郁脾虚、肝肾阴虚、湿热内蕴及瘀热蕴结4个主证候中,湿热内蕴和肝郁脾虚以及肝肾阴虚和瘀热蕴结组合是最常见的兼夹证候组合,反映了肝炎后肝硬化临床证候多虚实夹杂的特点,也表明中医证候分类具有一定的临床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后肝硬化 中医证候 兼夹证 最小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改良偏最小二乘法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预测葵花籽皮营养成分含量
16
作者 李欣荣 李飞 +10 位作者 翁秀秀 刘保仓 邓晓裕 王新基 史艳丽 郭涛 王力 李钰 李开栋 李建栋 田多湖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335-7345,共11页
本研究旨在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结合不同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葵花籽皮营养成分含量的预测模型。采集101份葵花籽皮样品,测定水分、粗蛋白质(CP)、有机物(O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粗灰分(A... 本研究旨在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结合不同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葵花籽皮营养成分含量的预测模型。采集101份葵花籽皮样品,测定水分、粗蛋白质(CP)、有机物(O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粗灰分(Ash)、钾(K)、钙(Ca)、磷(P)、镁(Mg)、铁(Fe)、锰(Mn)、锌(Zn)和铜(Cu)含量。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剔除异常值后,利用KS算法将剩余样品分为定标集和验证集,利用NIRS技术结合改良偏最小二乘法(MPLS)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分别建立葵花籽皮营养成分含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葵花籽皮中水分、NDF、ADF、Ash、Mg、Fe和Mn含量的预测决定系数(RSQ)为0.88~0.99,验证相对分析误差(RPD)为2.82~8.36,利用MPLS和BPNN模型定标结果较好,且预测准确性较好,能够用于实际测量。2)葵花籽皮中K和Zn含量的MPLS模型的PRD分别为2.75和2.44,而BPNN模型的PRD分别为1.76和1.69,K和Zn含量可利用MPLS模型进行实际预测。3)葵花籽皮中CP、Ca和P含量的BPNN模型的RSQ分别为0.9、0.89和0.83,而MPLS模型的RSQ分别为0.75、0.62和0.71,CP、Ca和P含量可通过BPNN模型进行实际预测。4)葵花籽皮中ADL和Cu含量的MPLS和BPNN模型的RSQ为0.30~0.68,RPD为1.03~1.79,预测结果不可用于实际预测。综上所述,利用NIRS技术结合MPLS和BPNN建立的预测模型能够准确预测葵花籽皮中水分、CP、NDF、ADF、Ash、K、Ca、P、Mg、Fe、Mn和Zn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皮 近红外光谱技术 改良最小乘法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预测生物柴油中甲醇的含量
17
作者 张卓昆 闫春华 +5 位作者 岳承恩 安端阳 刘向前 王梦迪 张天龙 李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6-611,共6页
生物柴油中甲醇的定量分析对其品质监控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与实用价值,因此进行了题示研究。制作44个含不同体积分数甲醇的生物柴油样品,采集了相应的近红外光谱。采用Savitzky-Golay平滑滤波(SG)和标准正态变换(SNV)相结合的方法对原始... 生物柴油中甲醇的定量分析对其品质监控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与实用价值,因此进行了题示研究。制作44个含不同体积分数甲醇的生物柴油样品,采集了相应的近红外光谱。采用Savitzky-Golay平滑滤波(SG)和标准正态变换(SNV)相结合的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并采用协同区间偏最小二乘法(SIPLS)提取特征变量,确定在6270~6640 cm^(−1)和10900~11240 cm^(−1)波段内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模。结果显示,所建SG-SNV-SIPLS-PLS模型的留一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 cv为0.9994,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0488,预测集决定系数R_(p)^(2)为0.9996,均方根误差RMSEP为0.0563,变量数为207,优于PLS模型以及单变量线性回归模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甲醇 定量预测 近红外光谱法 最小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鉴别地理标志产品镇江香醋
18
作者 吴世玉 古丽君 +3 位作者 林长虹 林振华 韩诗帆 吴锐腾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3期11-17,共7页
目的建立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Py-GC-MS)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鉴别地理标志产品镇江香醋的方法。方法利用Py-GC/MS采集106个食醋样本的总离子流图,挑选21个... 目的建立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Py-GC-MS)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鉴别地理标志产品镇江香醋的方法。方法利用Py-GC/MS采集106个食醋样本的总离子流图,挑选21个共有峰,并通过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质谱数据库(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Mass Spectral Database,NIST MS)对其进行定性分析。21个共有峰的峰面积组成样品的基本矢量数据,经标准化处理后,通过“去N法”筛选模型特征变量,并利用经典的PLS算法构建地理标志产品镇江香醋鉴别模型。结果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建模集食醋样品(71个)的正确识别率为94.4%,验证集食醋样品(106个样品)的正确识别率为96.2%,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结论本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可靠的地理标志产品镇江香醋鉴别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江香醋 热裂解 气相色谱-质谱法 最小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偏最小二乘法的热轧板凸度预测
19
作者 张文雪 刘一平 《上海金属》 CAS 2024年第4期89-94,共6页
以某2160 mm热连轧生产线为研究对象,结合生产数据和数据驱动算法,提出并建立基于核偏最小二乘法和偏最小二乘法的热轧板凸度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结果表明:偏最小二乘法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误差为-25~30μm,88.74... 以某2160 mm热连轧生产线为研究对象,结合生产数据和数据驱动算法,提出并建立基于核偏最小二乘法和偏最小二乘法的热轧板凸度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结果表明:偏最小二乘法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误差为-25~30μm,88.74%的板凸度预测值绝对误差小于10μm;核偏最小二乘法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误差为-25~25μm,91.57%的板凸度预测值绝对误差小于10μm。因此,优化后的核偏最小二乘法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板凸度 数据驱动算法 最小乘法 最小乘法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动态偏最小二乘法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珂 杨鹏宇 +1 位作者 石怀涛 郭瑾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7-178,共12页
目的 针对滚动轴承早期故障的特征信号微弱,在实际运转中由于数据具有时序相关性,使得滚动轴承早期阶段的故障特征提取难度增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分解理论的改进动态偏最小二乘法(DeepDPLS)的滚动轴承早期故障检测方法。方法 首... 目的 针对滚动轴承早期故障的特征信号微弱,在实际运转中由于数据具有时序相关性,使得滚动轴承早期阶段的故障特征提取难度增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分解理论的改进动态偏最小二乘法(DeepDPLS)的滚动轴承早期故障检测方法。方法 首先选择时滞参数使原始数据矩阵形成动态增广矩阵,确定深度分解的阶数;再应用深度分解理论得到分解生成的各个子空间;最后用偏最小二乘法(PLS)计算各个子空间的统计量和控制限,通过将每一个子空间的统计量与其对应的控制限进行比较来判别系统是否发生故障。结果 提出的DeepDPLS与PLS及其相关方法相比,极大地提高了滚动轴承的早期故障检测率;与DeepPLS相比,在一阶分解时故障检测率可达到100%,建立的模型更加精确,能更早地检测出滚动轴承的早期故障。结论 笔者提出的基于DeepDPLS的检测方法对于滚动轴承的早期故障检测是可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早期故障检测 最小乘法 多阶分解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