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西经济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 被引量:6
1
作者 陈燕武 楼燕妮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44-51,共8页
应用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来研究2004-2008年海西经济区20个地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运用空间产业结构因素和空间竞争力因素将海西经济区20个地市的经济增长状况进行分类。考虑了空间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表明,海西经济区各地市... 应用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来研究2004-2008年海西经济区20个地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运用空间产业结构因素和空间竞争力因素将海西经济区20个地市的经济增长状况进行分类。考虑了空间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表明,海西经济区各地市产业结构因素比竞争力因素更能推动各地市的经济增长。进而从三大产业角度对海西经济区20个地市的经济增长水平进行分类。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西经济区 产业结构 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离份额空间结构模型的京津冀产业协调布局研究——以工业为例
2
作者 人民银行廊坊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曹建强 孙月 《河北金融》 2016年第3期10-20,共11页
本文重点对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中的产业协调布局展开研究,旨在理清各地区产业发展的优势所在,为京津冀区域内部进行产业资源的整合、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提出理论依据和参考。本文首先分析了京津冀三个地区在产业结构方面的发展现状,... 本文重点对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中的产业协调布局展开研究,旨在理清各地区产业发展的优势所在,为京津冀区域内部进行产业资源的整合、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提出理论依据和参考。本文首先分析了京津冀三个地区在产业结构方面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区域内部错位发展的可行性,提出了京津冀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思路和路径。继而基于对传统偏离份额模型进行拓展了的空间结构模型,以工业行业为研究对象,对基于优势行业选择的京津冀区域工业布局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优势行业 偏离-份额空间结构模型 产业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市产业结构与产业竞争力评价——基于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拓展模型 被引量:3
3
作者 丁浩 闫楷若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29-35,共7页
通过运用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拓展模型对比分析东营市2005—2014年10年间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和产业竞争力的强弱,可以看出:较邻近区域而言,东营市第一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但产业竞争力较低;第二产业结构单一,且处于竞争劣势地位;第三产业发展... 通过运用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拓展模型对比分析东营市2005—2014年10年间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和产业竞争力的强弱,可以看出:较邻近区域而言,东营市第一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但产业竞争力较低;第二产业结构单一,且处于竞争劣势地位;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能较好地利用邻近区域的积极影响。东营市应重视推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发展生态农业,打造第一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接续、替代产业,保证第二产业持续发展;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保持第三产业协调稳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市 产业结构 产业竞争力 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拓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动态偏离-份额模型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以西南地区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谢洪军 曾志强 +1 位作者 牟家莹 杨思锐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9年第2期48-55,共8页
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经济增长、人们生活水平提升有着重要影响。通过空间动态偏离-份额模型对西南地区五省市区三次产业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2006—2015年,西南地区除重庆三次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具有较强竞争力外,其余四省区的三次产... 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经济增长、人们生活水平提升有着重要影响。通过空间动态偏离-份额模型对西南地区五省市区三次产业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2006—2015年,西南地区除重庆三次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具有较强竞争力外,其余四省区的三次产业结构均有不合理之处,产业竞争力也较弱。建议:对于第一产业,应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对于第二产业,应减少依赖高消耗、低效率的发展行业,加大发展科技创新行业;对于第三产业,应大力发展金融、信息等高端服务业,提升产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产业结构与竞争力 空间动态偏离-份额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离-份额分析法空间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37
5
作者 吴继英 赵喜仓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3-79,共7页
传统的偏离-份额分析模型没有考虑区域之间的空间交互作用,为此国外出现了空间拓展模型的探索、论证与应用,然而目前国内仍主要停留在对传统模型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如何构建空间权重矩阵来表示区域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并介绍了国外较成熟... 传统的偏离-份额分析模型没有考虑区域之间的空间交互作用,为此国外出现了空间拓展模型的探索、论证与应用,然而目前国内仍主要停留在对传统模型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如何构建空间权重矩阵来表示区域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并介绍了国外较成熟的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并以江苏为例应用偏离-份额分析传统模型和空间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第二、三产业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经济总量及各产业的增长中,竞争力因素比产业结构因素贡献更大;但相对周边邻近省份江苏各产业并没有表现出竞争优势;邻近省份对江苏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大的正面影响,其中浙江影响最大,但江苏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这种影响,因此带来了一定的理论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离-份额分析 传统模型 空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偏离-份额模型的淮海经济区服务业结构演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史淑凡 仇方道 张新林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4期12-17,共6页
以淮海经济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偏离-份额模型研究2005-2019年淮海经济区服务业的演变趋势与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内,该区服务业整体实际增速高于份额增速,服务业发展水平高于平均水平的区域范围快速扩大,传统服务业发展普遍趋于滞后... 以淮海经济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偏离-份额模型研究2005-2019年淮海经济区服务业的演变趋势与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内,该区服务业整体实际增速高于份额增速,服务业发展水平高于平均水平的区域范围快速扩大,传统服务业发展普遍趋于滞后,新兴服务业发展较好.空间结构分量上,传统服务业由优势转为劣势;新兴服务业中金融业结构优势稳定,房地产业和其他服务业结构优势不足.空间竞争分量上,传统服务业竞争优势下降,而新兴服务业竞争优势不断增强.两类服务业的结构与竞争优劣势区域演变差异在扩大,传统服务业综合优势区及单一优势区数量少于新兴服务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 产业结构 空间偏离-份额模型 淮海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及湖北产业竞争力分析 被引量:34
7
作者 李丽萍 左相国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7-122,共6页
传统动态偏离-份额分析只简单分析国家对研究区域发展的影响,认为研究区域和该国内的其他区域是孤立的。动态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在传统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区域与邻近区域之间存在空间相互作用的思想,同时考虑... 传统动态偏离-份额分析只简单分析国家对研究区域发展的影响,认为研究区域和该国内的其他区域是孤立的。动态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在传统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区域与邻近区域之间存在空间相互作用的思想,同时考虑国家、邻近区域对研究区域的综合作用。对动态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进行介绍,将其应用到湖北2001~2008年各产业经济增长分析中,对比偏离-份额分析传统模型和空间模型结果中的竞争偏离分量,进而提出提高湖北产业竞争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偏离-份额分析 空间模型 传统模型 产业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偏离-份额模型的广东省农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贝贝 肖海峰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41-46,共6页
利用动态偏离-份额模型对2003-2012年广东省农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进行研究,发现除农林牧渔服务业外,广东省农业及其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部门的发展主要依靠全国农业发展带动;广东省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种植业和牧业结构... 利用动态偏离-份额模型对2003-2012年广东省农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进行研究,发现除农林牧渔服务业外,广东省农业及其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部门的发展主要依靠全国农业发展带动;广东省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种植业和牧业结构尚需调整;广东省农业及其部门发展均缺乏竞争力,并且除农林牧渔服务业以外,竞争弱势是制约各部门发展的首因。所以,在调整农业结构的进程中,提升农业竞争力将卓有成效地促进广东省农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农业 结构 竞争力 动态偏离-份额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基于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模型 被引量:4
9
作者 何红光 李光勤 谢雅珠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03-111,共9页
以中国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模型,采用经济权重矩阵的方法,利用2008-2012年的数据测算六大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结果表明,利用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模型分析中国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情况是合理的;... 以中国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模型,采用经济权重矩阵的方法,利用2008-2012年的数据测算六大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结果表明,利用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模型分析中国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情况是合理的;中国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具有动态变化,存在空间相互影响;广东省是中国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最具有竞争力的地区,江苏、山东和河北次之,沿海三大直辖市表现平平,其他地区相对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模型 高新技术产业 竞争力 中国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服务业就业优势效应的区域差异性分析——基于空间偏离-份额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5
10
作者 向书坚 温婷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23-229,共7页
对中国现代服务业就业优势效应的区域差异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现代服务业就业优势效应的区域差异较大,其中东部沿海地区优势效应最强,中部地区优势效应最弱。另外,不同现代服务行业的就业优势区域差异性状况各异:一是与全行... 对中国现代服务业就业优势效应的区域差异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现代服务业就业优势效应的区域差异较大,其中东部沿海地区优势效应最强,中部地区优势效应最弱。另外,不同现代服务行业的就业优势区域差异性状况各异:一是与全行业的平均就业水平相比,各行业的就业优势状况不同;二是各行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发展表现出不同的就业外部效应;三是各行业的就业空间竞争优势区域不同,且按竞争优势来源可将现代服务行业分为两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就业优势 区域差异性 空间偏离-份额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医药制造业竞争力的动态偏离-份额模型研究——基于传统模型和空间模型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褚淑贞 刘敏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24-29,共6页
动态偏离-份额传统模型只简单分析国家对研究区域发展的影响,认为研究区域和该国内的其他区域是孤立的。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模型引入了区域与邻近区域之间存在空间相互作用,同时考虑国家、邻近区域对研究区域的综合作用。本文构建了江苏... 动态偏离-份额传统模型只简单分析国家对研究区域发展的影响,认为研究区域和该国内的其他区域是孤立的。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模型引入了区域与邻近区域之间存在空间相互作用,同时考虑国家、邻近区域对研究区域的综合作用。本文构建了江苏省医药制造业动态偏离-份额模型,将其应用到江苏省2004~2009年医药制造业经济增长分析中,对比传统模型和空间模型结果中的竞争偏离分量,进而提出提高江苏省医药制造业竞争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偏离-份额 传统模型 空间模型 医药制造业 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离-份额模型的农业产业结构及区位优势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田鸿雁 宋学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7期4294-4296,共3页
利用偏离-份额模型,考察2006~2009年河北省11个地级市农业产业结构、区位优势及其对GDP增长的影响,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河北省各地市的农业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具有一定程度的分化,区位优势偏离分量变动幅度较大;在产业结构内部,种... 利用偏离-份额模型,考察2006~2009年河北省11个地级市农业产业结构、区位优势及其对GDP增长的影响,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河北省各地市的农业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具有一定程度的分化,区位优势偏离分量变动幅度较大;在产业结构内部,种植业处于上升趋势,畜牧业呈现下降势头。最后提出了河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 区位优势 偏离-份额模型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城市群产业竞争力的空间偏离-份额模型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艳玲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2-166,共5页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研究中原城市群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偏离-份额空间模型应用到中原城市群2006—2011年各产业经济增长分析中。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整体的结构效益与产业竞争力优于全省水平,相对于邻...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研究中原城市群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偏离-份额空间模型应用到中原城市群2006—2011年各产业经济增长分析中。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整体的结构效益与产业竞争力优于全省水平,相对于邻近区域,具有较强的空间竞争力,而空间结构分量为负;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无论与河南省相比,还是与邻近区域相比,其第一、二、三产业都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对比中原城市群9个省辖市在偏离-份额传统模型和空间模型结果中的竞争偏离分量,进而提出提高中原城市群产业竞争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离-份额空间模型 产业竞争力 中原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产业结构偏离-份额Esteban模型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飞鹏 《生产力研究》 2015年第2期76-79,104,共5页
产业结构调整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文章选取了2006—2013年期间湖北省和武汉市的相关数据,运用偏离-份额Est eban模型分析武汉市三次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呈现出的特点。研究发现:武汉市第一产业缺乏比较优势和结构优势。武... 产业结构调整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文章选取了2006—2013年期间湖北省和武汉市的相关数据,运用偏离-份额Est eban模型分析武汉市三次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呈现出的特点。研究发现:武汉市第一产业缺乏比较优势和结构优势。武汉市第二产业已成为武汉市的主导产业,但是专业化的程度还不够高。武汉市第三产业的结构还不够合理,但是该产业已经出现了成为武汉市未来主导产业的趋势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 产业结构 偏离-份额Est eba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服务业的结构和竞争力分析——基于偏离-份额Esteban模型
15
作者 翁梅 《科技广场》 2015年第10期210-213,共4页
本文运用偏离-份额Esteban模型对盐城服务业的结构和竞争力进行分析,发现盐城服务业的发展略快于江苏沿海的平均水平,虽然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竞争力不强,对服务业发展的贡献不大,且盐城服务业内部结构也不合理。对此本文给出了进一步... 本文运用偏离-份额Esteban模型对盐城服务业的结构和竞争力进行分析,发现盐城服务业的发展略快于江苏沿海的平均水平,虽然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竞争力不强,对服务业发展的贡献不大,且盐城服务业内部结构也不合理。对此本文给出了进一步提升盐城服务业整体实力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 偏离-份额Esteban模型 结构 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问题论述——基于份额-偏离模型的研究
16
作者 杨芹芹 《改革与开放》 2014年第13期25-26,37,共3页
本文利用偏离-份额模型对武汉市产业结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实证分析。找出了武汉市产业结构中存在的弊端,指明了发展改进的方向,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偏离-份额模型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优势、空间差异与区域产业定位——基于偏离-份额模型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霞 王志增 朱启航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7年第2期17-26,共10页
运用偏离-份额模型从区域和行业两个维度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省区的比较优势产业及各个产业的比较优势地区进行双向识别。研究结果表明:丝路经济带沿线省区工业优势产业集中在资源开采和农(副)产品加工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基础薄弱;各... 运用偏离-份额模型从区域和行业两个维度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省区的比较优势产业及各个产业的比较优势地区进行双向识别。研究结果表明:丝路经济带沿线省区工业优势产业集中在资源开采和农(副)产品加工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基础薄弱;各省区工业优势产业具有一定的趋同性且发展极不均衡。为此,各地应明确优劣势,精准产业定位,实现错位发展;积极培育四川作为西南、陕西作为西北的两个增长极,发挥其带动作用;合理化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工业结构,改变其资源密集型单一产业结构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比较优势 产业定位 偏离-份额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高端制造业产业结构与竞争力评价——基于动态偏离-份额Esteban模型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洪军 曾志强 吴优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22-228,239,共8页
运用动态偏离-份额Esteban模型对重庆市2007—2016年高端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且具有一定的产业竞争力,是重庆市高端制造业发... 运用动态偏离-份额Esteban模型对重庆市2007—2016年高端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且具有一定的产业竞争力,是重庆市高端制造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剩余三大产业只有通信与计算机设备制造业有一定的竞争力,其他产业都展现出结构不合理和缺乏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偏离-份额Esteban模型 高端制造业 产业结构 产业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离-份额模型的四平市与辽源市产业结构比较研究
19
作者 张萍 徐龙 李秀霞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4期92-96,共5页
本文以四平市和辽源市为研究区域,以2003年~2010年数据为基础,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模型,测算了四平市和辽源市产业结构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与四平市相比,辽源市产业结构相对稳定;第二,四平市产业结构竞争... 本文以四平市和辽源市为研究区域,以2003年~2010年数据为基础,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模型,测算了四平市和辽源市产业结构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与四平市相比,辽源市产业结构相对稳定;第二,四平市产业结构竞争力比辽源市产业结构竞争力强;第三,两市的产业结构都以第二产业为主导,而第一、第三产业极弱;第四,辽源市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四平市经济增长速度.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效益 偏离-份额分析模型 四平市 辽源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离-份额模型的贸易行业结构及区位优势研究——以沧州市为例
20
作者 王雅楠 张雪 王利娜 《统计与管理》 2023年第1期16-21,共6页
利用偏离-份额模型,分析2016-2021年沧州市19个县(市、区)贸易行业结构、区位优势及其对GDP增长的影响,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沧州市的贸易行业结构偏离分量具有一定程度的分化,区位优势偏离分量变动幅度较大;在行业结构内部,零售业... 利用偏离-份额模型,分析2016-2021年沧州市19个县(市、区)贸易行业结构、区位优势及其对GDP增长的影响,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沧州市的贸易行业结构偏离分量具有一定程度的分化,区位优势偏离分量变动幅度较大;在行业结构内部,零售业处于上升趋势,住宿业呈现下降迹象。最后提出沧州市贸易行业结构调整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行业结构 偏离-份额模型 沧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