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12篇文章
< 1 2 1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大麦中蛋白质、淀粉和赖氨酸含量 被引量:24
1
作者 闵顺耕 覃方丽 +1 位作者 李宁 于飞键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43-845,共3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大麦中蛋白质、淀粉、赖氨酸的含量 ,并用光谱影响值法(leverage)对异常值进行判断和处理。蛋白质、淀粉和赖氨酸含量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的测定系数R2 分别为0 .985、0 .973和 0 .978;检验集的化学值与... 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大麦中蛋白质、淀粉、赖氨酸的含量 ,并用光谱影响值法(leverage)对异常值进行判断和处理。蛋白质、淀粉和赖氨酸含量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的测定系数R2 分别为0 .985、0 .973和 0 .978;检验集的化学值与模型预测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 0 .985 3、0 .96 4 4和 0 .9172 ,分析模型的预测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 4 .0 %、2 .4 %和 5 .4 % ,该结果可替代经典分析方法 ,满足农产品快速分析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 测定 大麦 蛋白质 淀粉 赖氨酸 含量 偏最小二乘法 异常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快速分析大麦秸秆营养成分
2
作者 孙倩 聂欢 +4 位作者 唐莉 郭学义 吕刚 郭涛 李飞 《粮油与饲料科技》 2024年第4期202-206,共5页
为实现大麦秸秆营养成分的快速定量检测,应用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NIR)技术建立一种预测大麦秸秆中干物质(dry matter,DM)、粗灰分(Ash)、粗蛋白(crude protein,CP)、粗脂肪(ether extract,EE)、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 为实现大麦秸秆营养成分的快速定量检测,应用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NIR)技术建立一种预测大麦秸秆中干物质(dry matter,DM)、粗灰分(Ash)、粗蛋白(crude protein,CP)、粗脂肪(ether extract,EE)、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re,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和酸性洗涤木质素(acid detergent lignin,ADL)的高效、快速、准确的方法。共收集192份大麦秸秆样品,随机分成定标集(n=162)和验证集(n=30)。结果表明,大麦秸秆的DM、Ash、CP、NDF和ADF的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ross validation,RMSECV)分别为0.146、0.354、0.179、0.957、1.060,预测集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846、0.9444、0.9528、0.9407、0.9211,相对分析误差(relative percent deviation,RPD)分别为2.95、4.24、4.60、4.11、3.56,说明这五个模型预测效果较佳,可用于实际检测。大麦秸秆的EE模型和ADL模型的R^(2)分别为0.622 2、0.620 3,且RPD均在3以下,后期仍需要添加代表性样品,以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技术 大麦秸秆 营养成分 傅里变换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扫描条件对数学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40
3
作者 赵丽丽 赵龙莲 +2 位作者 李军会 张录达 严衍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1-44,共4页
以小麦粉状样品为例 ,研究了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在不同分辨率 ,不同的激光频率下扫描样品对近红外光谱用于分析小麦样品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 4 ,8,16cm- 1 的分辨率扫描样品或当激光频率改变幅度在 1cm- 1 以内时对小麦... 以小麦粉状样品为例 ,研究了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在不同分辨率 ,不同的激光频率下扫描样品对近红外光谱用于分析小麦样品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 4 ,8,16cm- 1 的分辨率扫描样品或当激光频率改变幅度在 1cm- 1 以内时对小麦蛋白模型的影响不显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预测精度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 扫描条件 红外光分析技术 农产品红外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普洱茶聚类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邵春甫 李长文 +5 位作者 贾黎晖 彭思龙 谢琼 魏纪平 刘顺航 侯健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6-90,共5页
目前在普洱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一环,以质量检验人员的经验为基础的感官品评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其主观性强、准确性和重现性较差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针对这一难题,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适当的谱图预处理方法和聚类分析算法,... 目前在普洱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一环,以质量检验人员的经验为基础的感官品评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其主观性强、准确性和重现性较差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针对这一难题,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适当的谱图预处理方法和聚类分析算法,实现了对多种普洱茶样品聚类与定性分析,模型判别准确率能达到90%以上,稳定性与重现性极高。该方法被证明在普洱茶的品质分析与质量控制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和乐观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算法 支持向量机 线性判别分析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检测种子水分和生活力的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康月琼 郝风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0-12,16,共4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测定玉米、水稻种子的水分和生活力 ,并用光谱影响值法 (L everage)对异常值进行判断和处理。建立玉米、水稻种子水分、生活力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 ,快速地预测玉米、水稻种子的水分、生活力 ,满足农作物种... 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测定玉米、水稻种子的水分和生活力 ,并用光谱影响值法 (L everage)对异常值进行判断和处理。建立玉米、水稻种子水分、生活力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 ,快速地预测玉米、水稻种子的水分、生活力 ,满足农作物种子质量快速检测、贮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种子检验 种子水分 种子生活力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 影响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中氨基酸的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快速定量测定 被引量:3
6
作者 于颖 宋金明 +1 位作者 俞立东 孙萱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共7页
本文通过乘法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ing correction MSC)、一阶求导(1st Derivative,Db1)和Norris平滑等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数学模型,用交叉验证法确定了最优化建模参数,构建了牡蛎中氨基酸的快速定量测定方法。结... 本文通过乘法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ing correction MSC)、一阶求导(1st Derivative,Db1)和Norris平滑等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数学模型,用交叉验证法确定了最优化建模参数,构建了牡蛎中氨基酸的快速定量测定方法。结果表明,牡蛎近红外光谱与氨基酸含量化学计量学拟合,线性相关系数为0.9860,交叉验证后线性相关系数为0.9794,对牡蛎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与传统的氨基酸分析仪的测试结果相比,相对误差小于2.5%,方法的精密度(RSD)小于1.0%,本文建立的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定量分析牡蛎中氨基酸具有快速、准确、操作简便等特点,测定重复性优于氨基酸分析仪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定量测定 牡蛎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录达 李军会 +3 位作者 赵龙莲 赵丽丽 覃方丽 严衍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38-940,共3页
为了实现农产品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库信息资源的共享 ,使光谱库的信息资源达到充分利用 ,首先研究了仪器间光谱信息的准确表达 ,即仪器到仪器光谱信息间的映射 ;并以映射光谱研究了用于不同仪器上进行定量分析的无标样建模方法。对于 ... 为了实现农产品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库信息资源的共享 ,使光谱库的信息资源达到充分利用 ,首先研究了仪器间光谱信息的准确表达 ,即仪器到仪器光谱信息间的映射 ;并以映射光谱研究了用于不同仪器上进行定量分析的无标样建模方法。对于 2 2个小麦样品蛋白质含量 ,无标样建模模型预测值与凯氏定氮结果的相关系数r =0 94 1,平均相对误差为 3 2 8% ;为了考察无标样建模模型定量分析的使用性 ,同时亦对 2 2个小麦样品的蛋白质含量采用有标样建模定量分析 ,模型预测值与凯氏定氮结果的相关系数r =0 96 3,平均相对误差为 2 4 %。有标样建模与无标样建模的模型分析结果的比较 ,为不同仪器间光谱信息的可共享性提供了依据。由此根据不同仪器建立的光谱信息库的库信息即可转化为另一仪器的映射光谱信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 信息资源共享 农产品 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聚氯乙烯的K值 被引量:1
8
作者 邬蓓蕾 林振兴 +3 位作者 陈建国 莫卫民 王群威 华正江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7-89,共3页
研究了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聚氯乙烯K值的分析方法。采用漫反射方式和偏最小二乘法 (PLS),建立了聚氯乙烯K值定量分析数学模型,其决定系数(R2)和均方差(RMSECV)分别为97.96%和0.362。实验结果表明:近红外分析法和实验... 研究了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聚氯乙烯K值的分析方法。采用漫反射方式和偏最小二乘法 (PLS),建立了聚氯乙烯K值定量分析数学模型,其决定系数(R2)和均方差(RMSECV)分别为97.96%和0.362。实验结果表明:近红外分析法和实验室标准分析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本方法重复性好,具有快速、操作简单、无污染等诸多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 聚氯乙烯 K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对花茶窨制过程的水分测定方法 被引量:19
9
作者 蒋迎 《中国茶叶》 2003年第5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花茶 窨制过程 水分测定 测定方法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 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最小二乘法结合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同时测定卷烟焦油、烟碱和一氧化碳的释放量 被引量:81
10
作者 王家俊 梁逸曾 汪帆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93-797,共5页
采用多元校正技术偏最小二乘法结合具有代表性的烟气总粒相物萃取液的傅里叶变换近红外透射光谱220个,分别建立了焦油、烟碱和一氧化碳的校正模型,并对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和异常值诊断进行了讨论。所建的焦油、烟碱和一氧化碳模型相关... 采用多元校正技术偏最小二乘法结合具有代表性的烟气总粒相物萃取液的傅里叶变换近红外透射光谱220个,分别建立了焦油、烟碱和一氧化碳的校正模型,并对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和异常值诊断进行了讨论。所建的焦油、烟碱和一氧化碳模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2、0.9828和0.9734;均方预测残差(RMSECV)分别为0.3392、0.0329和0.3478;预测范围分别为预测范围分别为11.0~15.0mg、1.15~1.45mg和13.0~17.5mg。通过对模型进行t检验,在显著性水平大于0.05的条件下,其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的测定结果对比,两者无显著性差异。该分析方法应用于同时测定卷烟焦油、烟碱和一氧化碳的释放量,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最小二乘法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 一氧化碳 同时测定 释放量 焦油 烟碱 卷烟 红外透射光 数据预处理方法 烟气总粒相物 测定结果 显著性水平 显著性差异 校正技术 校正模型 相关系数 预测残差 t-检验 标准方法 方法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鲜苹果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检测 被引量:24
11
作者 陆辉山 应义斌 +3 位作者 傅霞萍 于海燕 刘燕德 田海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94-498,共5页
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FTNIR)光谱透射方式对新鲜苹果汁溶性固形物含量(SSC)进行了快速定量分析。实验共测定了60个果汁样品的SSC,并采集了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42个样品用来建模,剩下的18个用来验证模型的性能。对实验室测得的SSC与FT... 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FTNIR)光谱透射方式对新鲜苹果汁溶性固形物含量(SSC)进行了快速定量分析。实验共测定了60个果汁样品的SSC,并采集了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42个样品用来建模,剩下的18个用来验证模型的性能。对实验室测得的SSC与FTNIR光谱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以TQ 6.2.1定量分析软件中集成的主成分回归法(PC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建立了检测模型。该研究对比了不同光谱范围内建立的检测模型的性能。根据预测平方根误差(RMSEP)和相关系数(r2)进行不同模型的预测性能,最好的新鲜苹果汁SSC预测模型的RMSEP=0.6030Brix,r2=0.997。结果表明FT-NIR可以作为一种可靠、准确、快速的无损检测方法来评价新鲜果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苹果汁 傅里变换 红外光 可溶性固形物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完整油菜籽中芥酸和硫甙含量 被引量:22
12
作者 丁小霞 李培武 +5 位作者 李光明 杨艳燕 陈小媚 赵永国 张文 杨湄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6-79,共4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漫反射近红外光谱技术和大量代表性油菜籽标准样品建立完整油菜籽中芥酸、硫甙测定模型,内部交叉法和外部检验集样品对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芥酸、硫甙模型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618和0.9785,内部验证均方差(RMSECV)分别为1.97... 利用傅里叶变换漫反射近红外光谱技术和大量代表性油菜籽标准样品建立完整油菜籽中芥酸、硫甙测定模型,内部交叉法和外部检验集样品对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芥酸、硫甙模型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618和0.9785,内部验证均方差(RMSECV)分别为1.97和5.16。用所建模型对油菜籽样品芥酸、硫甙测定结果与国家和国际标准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建立的近红外分析模型能够满足油菜育种中对初级世代材料芥酸、硫甙含量的快速测定筛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 红外光 油菜 芥酸 硫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硬度的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 被引量:26
13
作者 李桂峰 赵国建 +1 位作者 刘兴华 肖春玲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0-123,共4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探讨快速无损检测苹果硬度方法的可行性。通过解析苹果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用一阶导数、多元散射校正和矢量归一等方法进行预处理,再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模型。结果表明,多元散射校正能够有效消除光谱基线... 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探讨快速无损检测苹果硬度方法的可行性。通过解析苹果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用一阶导数、多元散射校正和矢量归一等方法进行预处理,再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模型。结果表明,多元散射校正能够有效消除光谱基线平移和偏移现象,提高原光谱的信噪比,选取有效信息波长范围为1 408~2 355 nm。偏最小二乘法结合多元散射校正所建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85 2,内部交叉验证均方根差RMSECV和预测标准偏差RMSEP分别为0.039 8 kg/cm2和0.016 6 kg/cm2。进一步通过剔除异常值优化模型,并验证检验组的25个样品,模型的R2为0.990 8,RMSEP为0.014 7 kg/cm2。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可靠,预测效果好,能满足苹果硬度快速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硬度 红外光 傅里变换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和偏最小二乘法测定蔬菜中硝酸盐含量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多加 钟娇娥 +4 位作者 胡祥娜 张兵 周向阳 金同铭 吴启堂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92-892,共1页
关键词 傅里变换 红外光 偏最小二乘法 测定 蔬菜 硝酸盐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烤片烟常规化学成分的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的模型转移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阳阳 彭黔荣 +5 位作者 刘娜 胡芸 李剑 杨敏 邓葵 张文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7-503,共7页
为实现复烤片烟常规化学成分的模型在不同品牌傅里叶变换近红外仪器上的使用与共享,以贵州产区复烤片烟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Kennard-Stone算法选择标准样品,将偏移量校正(BC)、截距斜率校正(SBC)和光谱空间转换(SST)等3种模型转移算法... 为实现复烤片烟常规化学成分的模型在不同品牌傅里叶变换近红外仪器上的使用与共享,以贵州产区复烤片烟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Kennard-Stone算法选择标准样品,将偏移量校正(BC)、截距斜率校正(SBC)和光谱空间转换(SST)等3种模型转移算法应用于不同品牌傅里叶变换近红外仪器的模型转移,并对3种模型转移算法的转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将复烤片烟常规化学成分的主机模型直接应用于从机预测时,主机和从机的预测值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BC、SBC和SST可以实现不同品牌傅里叶变换近红外仪器的模型转移,其中SST转移结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 傅里变换 复烤片烟 模型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基酒中醛类物质的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检测 被引量:32
16
作者 张卫卫 刘建学 +5 位作者 韩四海 潘奕鸥 李璇 李佩艳 徐宝成 罗登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1-115,共5页
乙醛和乙缩醛对白酒的香气起均衡协调的作用,对白酒的风格和品质有重大影响。本实验研究白酒基酒中乙醛、乙缩醛的快速检测方法,经过分析白酒基酒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并对其进行不同的预处理。结果表明:白酒基酒中的乙醛、乙缩醛对傅里... 乙醛和乙缩醛对白酒的香气起均衡协调的作用,对白酒的风格和品质有重大影响。本实验研究白酒基酒中乙醛、乙缩醛的快速检测方法,经过分析白酒基酒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并对其进行不同的预处理。结果表明:白酒基酒中的乙醛、乙缩醛对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有特异吸收,最佳预处理方法与最优波段分别为:一阶导数+矢量归一化、一阶导数+多元散射校正预处理光谱,谱区选择7 501.7~7 102.0 cm-1和6 101.7~5 446.0 cm^(-1)(乙醛)、6 101.7~5 449.8 cm^(-1)(乙缩醛)。乙醛和乙缩醛校正集样品的化学值与近红外的预测值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63 4、0.942 9;校正标准偏差分别为0.50、0.83 mg/100 m L;进一步对乙醛、乙缩醛的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价,乙醛和乙缩醛模型验证集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75 0、0.918 6,预测标准偏差分别为0.80、1.0 mg/100 m L。结果表明乙醛和乙缩醛的快速检测模型效果很好,精密度较高、稳定性良好,能满足白酒生产中乙醛和乙缩醛的快速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 白酒基酒 乙醛 乙缩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学琳 孙淑萍 铁梅 《现代仪器》 1999年第6期1-3,共3页
本文报道了近红外光谱原理、特点、FT—NIR光谱仪发展趋势和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及应用实例。
关键词 傅里变换 红外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氧化亚氮中氮氧化物的研究
18
作者 魏王慧 任逸尘 +4 位作者 刘旺旺 高艳秋 姜阳 于瑞祥 董翊 《低温与特气》 2025年第1期37-40,51,共5页
使用氮中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标准气体,以及氧化亚氮纯气,筛选主成分和杂质成分特征吸收波段,有效解决了氧化亚氮在红外光谱中对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检测的影响。使用动态稀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建立了基于长光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使用氮中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标准气体,以及氧化亚氮纯气,筛选主成分和杂质成分特征吸收波段,有效解决了氧化亚氮在红外光谱中对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检测的影响。使用动态稀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建立了基于长光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检测电子工业用气体氧化亚氮中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重复性好,检出限低,检出限分别为0.026×10^(-6)(摩尔分数),0.019×10^(-6)(摩尔分数),远低于电子气体目前产品需求。有效地解决了氮氧化物检测方法单一以及氧化亚氮电子气中氮氧化物检出限不够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特气 动态稀释 傅里变换红外光 氮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北柴胡中有效成分定量模型建立及含量测定
19
作者 顾旭鹏 张迪 +5 位作者 张韶珂 练忠希 程爱国 何晓栋 杨林林 董诚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46,I0024,I0025,共7页
目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建立北柴胡有效成分快检定量模型,实现对未知北柴胡有效成分的含量预测,为实现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快速、无损检测提供方法依据。方法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采集不同采收期的54份北柴胡样品红外光谱图... 目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建立北柴胡有效成分快检定量模型,实现对未知北柴胡有效成分的含量预测,为实现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快速、无损检测提供方法依据。方法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采集不同采收期的54份北柴胡样品红外光谱图,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54份北柴胡中柴胡皂苷A(Ss-a)、柴胡皂苷D(Ss-d)、柴胡皂苷C(Ss-c)、柴胡皂苷F(Ss-f)的含量,并以Ss-a、Ss-d、Ss-c、Ss-f计柴胡总皂苷(Ss-s)的含量,运用TQ分析软件,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偏最小二乘法(PLS)、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换(SNT)、一阶导数(1stDer)、二阶导数(2ndDer)及SG卷曲平滑(SG)和诺里斯导数滤波(ND)进行光谱处理并建立模型。结果SMLR+SNT+2ndDer+SG对Ss-c、Ss-f含量测定效果最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8365、0.8325,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0.01%、-0.01%;SMLR+MSC+2ndDer+SG对Ss-a、Ss-d、Ss-s含量测定效果最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8206、0.8356、0.8405,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0.08%、-0.19%、-0.20%。结论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北柴胡有效成分快速含量测定,该研究为中药材含量检测提供了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中药材质量稳定、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柴胡 定量模型 傅里变换红外光技术 含量测定 化学计量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中药党参产地快速判别方法的研究
20
作者 杜晓伟 宋平顺 倪琳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78,I0011-I0013,共7页
目的在实际检测中发现,31批不同产地党参的浸出率各不相同,最低和最高相差20.869%,所以即使是正品中药材,也会因为产地不同而有不一样的药效。而这31批党参的外形都十分相似,无法通过性状鉴别对其进行区分;又因为31批党参均为正品,其主... 目的在实际检测中发现,31批不同产地党参的浸出率各不相同,最低和最高相差20.869%,所以即使是正品中药材,也会因为产地不同而有不一样的药效。而这31批党参的外形都十分相似,无法通过性状鉴别对其进行区分;又因为31批党参均为正品,其主要成分相同,无法用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对其区分;而前人对中药产地判别的方式如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方式,虽然准确但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的专业人员检测。所以以党参为例,研究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快速判别中药产地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10批不同产地的党参,分别采集红外光谱数据;首先计算不同产地党参红外光谱的相似度并绘制相似度热图进行初步分析;对原始红外光谱进行5种不同方法预处理,建立偏最小二乘模型并选出最优处理方式,对选出的最优组进行聚类分析;利用连续投影算法选出最优处理方式组的最优波长,建立多光谱模型并计算出产地判别的回归方程;最后利用混淆矩阵对回归方程的判别性能进行验证。结果全光谱模型最优处理方法为归一化处理,10批不同产地的党参经最优处理后的光谱数据可通过聚类分析完全聚为10类,且相同产地的样品均聚在同一类别里;全光谱模型组的预测集决定系数R2 p为0.9800,对应的RMSEP为0.4067%,连续投影算法挑选出的13个最优波长建立的多光谱模型的预测集决定系数R2 p为0.9906,RMSEP为0.2804%,多光谱模型的预测性能优于全光谱模型,且需要输入的变量大大减少,省时省力准确度高;基于多光谱模型计算出的产地判别回归方程通过混淆矩阵的验证,得出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97%以上,故认为回归方程可以快速准确地判别党参的产地。结论以中药党参为例研究的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判别中药产地的方法快速、有效,为其他中药的产地判别研究提供思路,为后期开发中药快检设备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技术 中药 党参 产地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