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有限时间观测器的两级式储能变流器改进滑模自抗扰控制
1
作者 黄红杰 皇金锋 周杰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8-189,共12页
针对传统控制策略下两级式储能变流器功率变化时的暂态性能差和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大的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有限时间观测器的滑模自抗扰控制(ADRC)策略,并将该控制策略应用于变流器的功率控制和双向DC-DC变换器的直流母线电压控制中... 针对传统控制策略下两级式储能变流器功率变化时的暂态性能差和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大的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有限时间观测器的滑模自抗扰控制(ADRC)策略,并将该控制策略应用于变流器的功率控制和双向DC-DC变换器的直流母线电压控制中以提高系统的暂态性能。首先,该控制策略以自抗扰控制(ADRC)为基础,将变流器之间的耦合部分归入集总扰动中,通过有限时间观测器快速、精准地估计扰动,并将扰动估计值通过前馈补偿以提高控制器的解耦能力;其次,采用基于改进的变速趋近律和积分滑模设计反馈控制律以提高误差的收敛速度和抗扰性能;再次,根据Lyapunov理论证明了该文控制的稳定性和有限时间收敛性;最后,进行了仿真及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文所提控制策略较PI控制和ADRC策略具有更好的解耦效果,并减小了并网电流谐波,提高了系统暂态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级式储能变流器 有限时间观测器 自抗扰控制 积分滑模 StarS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阻抗的构网型储能变流器控制策略研究
2
作者 崔杰 李国庆 +4 位作者 武立国 杨政厚 左希礼 姜自国 朱耿峰 《电气应用》 2025年第1期14-21,共8页
构网型储能变流器因具备调频调峰、削峰填谷及提高电力系统支撑等能力,已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设备之一。围绕构网型储能变流器接入电网时的稳定性展开研究。首先建立了构网型储能变流器接入电网时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在不同阻抗特... 构网型储能变流器因具备调频调峰、削峰填谷及提高电力系统支撑等能力,已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设备之一。围绕构网型储能变流器接入电网时的稳定性展开研究。首先建立了构网型储能变流器接入电网时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在不同阻抗特性下对并网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构网型储能变流器采用传统虚拟同步控制,当输出阻抗发生变化以及并离网切换时,容易引起系统振荡,不利于实现无缝切换。针对上述问题在传统虚拟同步控制的基础上加入了自适应阻抗控制,通过仿真验证,该控制策略可以实现不同电网工况下的阻抗适配以及并离网的无缝切换,有效提升了并网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储能变流器 自适应阻抗 虚拟同步控制 无缝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压三相交错式三电平双向DC/DC储能变流器
3
作者 王洋 张长元 +1 位作者 丁宁 凌志斌 《电力电子技术》 2025年第1期59-63,81,共6页
风能作为一种环保、可再生的能源形式,正在逐渐成为全球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储能与风电单机相结合,可提高风电系统整体性能,并在实现能量存储与增强调度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设计了一种适合风电机组的中压三相交错式三电... 风能作为一种环保、可再生的能源形式,正在逐渐成为全球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储能与风电单机相结合,可提高风电系统整体性能,并在实现能量存储与增强调度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设计了一种适合风电机组的中压三相交错式三电平双向DC/DC储能变流器,建立了在充电、放电模式下即Buck模式和Boost模式下的电路等效模型,分析了电路拓扑结构并进行了参数设计。在Matlab/Simulink中建模并仿真验证了该双向DC/DC变换器的功能,最后对样机进行了测试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变流器 中压三相交错式 三电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储能变流器并网性能的多层级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
4
作者 刘雨姗 陈俊儒 +1 位作者 常喜强 刘牧阳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3-203,共11页
为满足电网对构网型储能变流器主动支撑能力的评估需求,提出一套定量评估目前主流变流器控制策略性能与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首先,从电压和频率稳定性的角度出发,观察多时间尺度下功率、电压、频率的特征量,在考虑功率支撑密度和能量支... 为满足电网对构网型储能变流器主动支撑能力的评估需求,提出一套定量评估目前主流变流器控制策略性能与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首先,从电压和频率稳定性的角度出发,观察多时间尺度下功率、电压、频率的特征量,在考虑功率支撑密度和能量支撑密度的前提下,提出一套量化“单机-场站-电网”3个层级性能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基于跟网型及构网型控制的储能变流器单机无穷大系统模型,对所提单机侧指标进行分析计算,基于Digsilent仿真平台搭建了南疆区域大电网模型,验证所提场站侧和电网侧指标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构网型控制比跟网型控制拥有更好的支撑能力。所提评价指标体系可为构网型储能系统示范工程的现场试验及构网型储能场站的选址定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变流器 评价指标体系 多时间尺度 跟网型 构网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变流器控制环路多目标可视化设计
5
作者 李浩源 陶以彬 +1 位作者 桑丙玉 李官军 《电力电子技术》 2025年第2期52-55,共4页
针对含有高阶时滞环节的储能变流器(PCS)控制系统,围绕参数设计难以兼顾时域和频域性能指标的问题,提出基于D分割法的多目标可视化设计方法。首选绘制系统稳定边界,其次分别绘制时域和频域性能指标随参数变化三维图,最后在统一坐标系中... 针对含有高阶时滞环节的储能变流器(PCS)控制系统,围绕参数设计难以兼顾时域和频域性能指标的问题,提出基于D分割法的多目标可视化设计方法。首选绘制系统稳定边界,其次分别绘制时域和频域性能指标随参数变化三维图,最后在统一坐标系中进行多目标寻优,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动静态性能。该方法具有直观清晰性,无需反复试凑,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变流器 参数设计 多目标可视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储能变流器有功调频系数的自适应调节方法
6
作者 杨启明 董宁波 +1 位作者 张梦 沈雷雷 《电力设备管理》 2025年第1期156-158,共3页
伴随着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构网型储能变流器也得到了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已有诸多构网型储能电站并网发电。构网型储能变流器需要具备有功调频功能,然而在传统的有功调频方法中有功调频系数为固定值,导致储能变流器的有功调频效果变... 伴随着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构网型储能变流器也得到了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已有诸多构网型储能电站并网发电。构网型储能变流器需要具备有功调频功能,然而在传统的有功调频方法中有功调频系数为固定值,导致储能变流器的有功调频效果变差。较小的有功调频系数无法充分发挥储能变流器的功率支撑作用,较大的有功调频系数虽然可以充分发挥储能变流器的功率支撑作用,但也容易触发功率限幅,并且较大的有功调频系数会使功率环的阻尼变大,导致功率环的响应速度变慢,动态性能变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有功调频系数的自适应调节方法,该方法根据变流器当前的有功功率指令和电网频率的变化量实时计算有功调频系数,该方法既不会触发功率指令限幅,又能充分发挥储能变流器的功率支撑作用,最后通过半实物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储能变流器 有功调频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变流器信号高精度故障诊断方法
7
作者 王宇 祁琦 +1 位作者 王纯 许才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89-396,共8页
随着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的全球发展趋势,储能变流器关键组件的稳定性变得至关重要。特别是其功率器件和散热器在实际运行中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关注储能变流器功率模组振动信号的故障诊断问题,传统诊断方法处理复杂信号... 随着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的全球发展趋势,储能变流器关键组件的稳定性变得至关重要。特别是其功率器件和散热器在实际运行中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关注储能变流器功率模组振动信号的故障诊断问题,传统诊断方法处理复杂信号时往往面临挑战,需要频繁地调整参数。此外,由于储能变流器的工作环境复杂,现有深度学习诊断方法的性能也不尽如人意。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大模型知识和通道注意力网络的储能变流器功率模组故障诊断方法LLMCAN。首先通过预训练的大规模语言模型,在特征提取过程中利用丰富的领域知识,增强模型对复杂功率模组振动信号的分析能力。其次引入通道注意力网络使模型能够自适应学习信号中不同通道之间的关系,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在包含1000条真实工况数据的储能变流器信号数据集上进行验证,其中包括正常工况和9种故障模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多种度量指标下均显示出优越性能,其中诊断准确率高达99.8%,远超传统方法,为储能变流器功率模组的故障诊断提供一个高效、准确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变流器 故障诊断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振荡器控制的储能变流器控制策略研究
8
作者 夏向阳 蒋戴宇 +5 位作者 曾小勇 龚芬 吴小忠 华夏 罗彦鹏 石超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0-77,共8页
针对传统储能变流器控制方法存在的同步速度较慢、有功功率跟踪效果欠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振荡器控制的储能变流器控制策略。该策略基于虚拟振荡器控制,采用优化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的改进粒子群算法整定控制器参数,避免了有功... 针对传统储能变流器控制方法存在的同步速度较慢、有功功率跟踪效果欠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振荡器控制的储能变流器控制策略。该策略基于虚拟振荡器控制,采用优化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的改进粒子群算法整定控制器参数,避免了有功和无功功率的测量,具有比传统下垂控制更好的动态响应。最后,针对储能系统中2台并联储能变流器在负荷突变情况下进行了相应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新型控制方法具有更快的同步速度和更好的有功功率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振荡器控制 虚拟同步机 下垂控制 粒子群优化 储能变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联H桥储能变流器直流侧纹波电流协同抑制方法
9
作者 胡顺全 陈阿莲 +3 位作者 刘通 卢家璇 申钰齐 李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36-144,共9页
H桥模块(单相变流器)作为级联储能变流器的基本单元,其固有功率变换特性会导致直流侧产生大量纹波电流,严重威胁交流侧电能质量和储能电池寿命。文中在全面分析纹波电流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串-并联滤波器的级联H桥变流器协同... H桥模块(单相变流器)作为级联储能变流器的基本单元,其固有功率变换特性会导致直流侧产生大量纹波电流,严重威胁交流侧电能质量和储能电池寿命。文中在全面分析纹波电流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串-并联滤波器的级联H桥变流器协同抑制方案,有效提高直流侧电流质量。通过分析无源参数的阻抗特点,给出了双LC滤波器参数配置方案,使所提滤波器既能吸收二倍频纹波电流,又能吸收高频纹波电流。同时,提出一种改进的三次谐波注入法,进一步减小直流侧纹波电流。最后,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变流器 电能质量 级联H桥 低频纹波电流 电池 无源滤波 三次谐波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自抗扰的储能变流器控制策略
10
作者 皇金锋 周杰 黄红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71-2181,共11页
为了提高储能变流器(PCS)的动态性能,设计基于降阶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和互补滑模控制(CSMC)的改进自抗扰控制(ADRC)策略,将改进ADRC策略应用于PCS的双向DC/AC变流器电压外环.改进ESO为降阶级联ESO以提高状态变量和系统总扰动的估... 为了提高储能变流器(PCS)的动态性能,设计基于降阶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和互补滑模控制(CSMC)的改进自抗扰控制(ADRC)策略,将改进ADRC策略应用于PCS的双向DC/AC变流器电压外环.改进ESO为降阶级联ESO以提高状态变量和系统总扰动的估计速度,增加扰动估计能力;更改PD控制为CSMC以设计状态误差反馈律,提升PCS的系统鲁棒性;设计改进指数趋近律以抑制抖振现象.为了证明改进ADRC策略相较于PI控制和传统ADRC的优越性,建立仿真模型并搭建相关实验平台.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改进ADRC策略减小了PCS暂态时直流母线电压波动,提高了PCS交流侧功率响应速度,改善了交流侧的输出电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变流器(PCS) 自抗扰控制(ADRC) 降阶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 互补滑模控制(CSMC) 改进指数趋近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并联储能变流器并网谐振机理分析及抑制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承祥 杜海江 +2 位作者 王爽 宋希琛 彭浪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90-2501,共12页
为解决单侧并联储能变流器并网谐振问题,对谐振机理进行分析,设计抑制方法。通过研究系统待机与运行工况下的幅相参数,获取谐振特性。将谐振成因分为内因与外因,内因为并联系统输出电流随并机叠加,在并网阻抗上产生谐波压降,导致的电压... 为解决单侧并联储能变流器并网谐振问题,对谐振机理进行分析,设计抑制方法。通过研究系统待机与运行工况下的幅相参数,获取谐振特性。将谐振成因分为内因与外因,内因为并联系统输出电流随并机叠加,在并网阻抗上产生谐波压降,导致的电压谐波放大。外因为网侧所含背景电压谐波与并联系统阻抗频率在某些频段重叠。随并机数量增加,系统谐振点频率将降低。采用设计的电压谐波补偿单元进行功率解耦及动态多比例谐振控制器进行控制解耦两种方法,实现谐振抑制。通过仿真验证了谐振成因机理及抑制方法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变流器 谐振分析 阻抗分析 电压谐波补偿单元 动态多比例谐振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型三电平储能变流器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进伟 李堂 +1 位作者 毛行奎 张哲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4年第4期38-44,共7页
随着新能源发电的快速发展,新能源发电输出功率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日益突出,为增强电网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设计了1台I型三电平储能变流器。在深入分析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构建了数学模型并给出了恒流充放电控制策略。针对三电平储... 随着新能源发电的快速发展,新能源发电输出功率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日益突出,为增强电网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设计了1台I型三电平储能变流器。在深入分析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构建了数学模型并给出了恒流充放电控制策略。针对三电平储能变流器中点电位不平衡的问题,提出了带可变分配因子的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SVPWM)算法以实现对中点电位波动的快速响应。样机实验结果表明,在恒流充放电控制策略下,样机在并网工况下具有良好的稳态和暂态性能,所采用的带可变分配因子的SVPWM算法能快速抑制中点电位波动且抑制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三电平储能变流器 中点电位平衡控制 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四线三电平储能变流器中点平衡优化控制
13
作者 肖琨羿 刘江 +1 位作者 欧阳晖 王斌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3-69,共7页
传统三电平中点平衡控制方法在低不平衡度下对中点波动的抑制效果显著,然而在高不平衡度负载下有待改进。本文通过对不平衡程度进行实时检测分析,提出一种基于零电平分解的中点平衡优化控制方法。在不平衡程度达到临界阈值时,对零电平... 传统三电平中点平衡控制方法在低不平衡度下对中点波动的抑制效果显著,然而在高不平衡度负载下有待改进。本文通过对不平衡程度进行实时检测分析,提出一种基于零电平分解的中点平衡优化控制方法。在不平衡程度达到临界阈值时,对零电平分解作用区域和分解量进行协调控制,使三电平三桥臂储能变流器在高不平衡度工况下的中点电压波动得到较好抑制。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各不平衡度负载工况下均具有良好的中点电位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变流器 三相四线制三电平 零电平分解 中点电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C型直挂储能变流器桥臂断路故障下低电压穿越的容错控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鹏 赵晋斌 +2 位作者 潘超 毛玲 屈克庆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103,共11页
NPC型直挂储能变流器长期运行可能发生桥臂断路故障造成设备停运以及影响低电压故障穿越,基于故障相与直流母线中点直连构成虚拟桥臂重构容错故障拓扑,提出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桥臂容错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考虑重构后的容错拓扑结构... NPC型直挂储能变流器长期运行可能发生桥臂断路故障造成设备停运以及影响低电压故障穿越,基于故障相与直流母线中点直连构成虚拟桥臂重构容错故障拓扑,提出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桥臂容错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考虑重构后的容错拓扑结构降低了直流侧电压的利用率,研究分析了该容错结构进行低压穿越的最大输出电流整定方法。由于低电压穿越过程中电压跌落后的容错拓扑输出特性发生改变,对储能直挂容错结构的输出电流、电压进行模型预测矢量分析,推导出电压跌落与最大输出电流的关系式。在重构的空间电压矢量内选择能够支撑低电压穿越的矢量状态,控制储能变流器按照低电压穿越技术规范进行有功无功功率分配,支撑电网电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保证容错拓扑结构可以在桥臂故障期间运行的有效性以及低电压穿越过程中提供无功功率支撑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电压穿越 模型预测控制 容错控制 三电平NPC 储能变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型三电平储能变流器直流母线电压改进自抗扰控制
15
作者 周杰 皇金锋 +2 位作者 黄红杰 王嘉力 傅作超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81-91,共11页
针对T型三电平储能变流器在受到扰动时直流母线电压容易波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线性自抗扰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方法以增强直流母线电压的控制稳定性。该方法对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inear exte... 针对T型三电平储能变流器在受到扰动时直流母线电压容易波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线性自抗扰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方法以增强直流母线电压的控制稳定性。该方法对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inear extended state observer,LESO)进行了改进。首先,引入总扰动微分状态变量以提升扰动观测能力。其次,对观测器进行降阶处理,一方面降低观测器设计复杂度,另一方面降低相位滞后,提升扰动估计速度。最后,在总扰动通道上增加一个滞后补偿环节减弱噪声放大影响。通过上述改进实现了对系统总扰动的精确快速估计。基于频域分析,得出改进后的LADRC相比传统LADRC具有更优秀的抗扰性能。多组实验结果均表明,与PI控制和传统LADRC相比,在有功功率突变、无功功率突变以及电网电压跌落情况下,所提控制策略的直流母线电压超调量更小,暂态时间更短,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保证了储能变流器的正常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三电平储能变流器 母线电压波动 自抗扰控制 观测器 频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变流器多时间尺度寿命评估方法
16
作者 丁朝辉 江钧 +2 位作者 袁田 王志焕 张军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49,共9页
储能变流器是蓄电池与电网进行电能交互的关键装备,然而由于新能源出力与电力系统负荷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储能变流器的可靠性低,亟需对其进行可靠性评估以降低储能变流器非计划停机带来的经济损失,提升电网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然而现... 储能变流器是蓄电池与电网进行电能交互的关键装备,然而由于新能源出力与电力系统负荷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储能变流器的可靠性低,亟需对其进行可靠性评估以降低储能变流器非计划停机带来的经济损失,提升电网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然而现有研究多集中在对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出力侧变流器进行可靠性评估,很少有对储能变流器开展寿命评估的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提出一种考虑长时间尺度电力系统负荷和新能源出力任务剖面的储能变流器可靠性评估方法。以3.5 MW光伏储能变流器为例,结合结温数值迭代算法和解析寿命模型,评估不同时间尺度热载荷导致的寿命消耗。结果表明,光伏储能变流器中IGBT的寿命消耗大于二极管的寿命消耗,并且低频寿命消耗大于基频寿命消耗,因此需要重点减轻低频热载荷引起的IGBT寿命消耗,以提高储能变流器预期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变流器 可靠性评估 IGBT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电源接入的储能变流器中点电位控制方法
17
作者 赵成睿 王书征 《自动化与仪表》 2024年第11期9-12,29,共5页
以提升储能变流器的输出电压质量,研究基于分布式电源接入的储能变流器中点电位控制方法。构建分布式电源接入的储能变流器的数学模型,利用帕克变换矩阵,将储能变流器输出的三相瞬时值信号变换至dq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采用内外环结... 以提升储能变流器的输出电压质量,研究基于分布式电源接入的储能变流器中点电位控制方法。构建分布式电源接入的储能变流器的数学模型,利用帕克变换矩阵,将储能变流器输出的三相瞬时值信号变换至dq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采用内外环结合的方式,设计平衡控制器。选取PID控制算法作为平衡控制器的内、外环控制算法,分别控制储能变流器的电流与电压,生成最终的储能变流器中点电位控制指令。利用正弦脉宽调制技术,依据控制指令驱动储能变流器功率器件的开关,实现储能变流器的中点电位控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控制储能变流器的中点电位,直流侧电压与设定值差值仅为2 V,直流侧电流未出现明显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储能变流器 中点电位 控制方法 平衡控制器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中式控制策略的储能变流器牵制协调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焦照旭 姚艳芳 +1 位作者 聂明珍 董芳菊 《电工技术》 2024年第9期29-31,共3页
针对现有的控制方法网络状态恢复时间较久、控制效果差,研究了基于集中式控制策略的储能变流器牵制协调控制方法。根据微电网中不同储能单元情况,采用集中式储能形成一个发电单元,通过变流器将单元接入储能系统的交流母线。结合DAB拓扑... 针对现有的控制方法网络状态恢复时间较久、控制效果差,研究了基于集中式控制策略的储能变流器牵制协调控制方法。根据微电网中不同储能单元情况,采用集中式储能形成一个发电单元,通过变流器将单元接入储能系统的交流母线。结合DAB拓扑结构,通过控制桥臂的通断形成高频的电压方波,然后控制电压方波产生的相位差,使得变压器保持一定的传输能量。运用下垂控制进行电压控制,得到ES的电压和频率参考值。引入二次控制,将计算得到的控制量进行调整从而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在20s时通信链路故障修复完成,网络状态恢复正常,及时实现电压的控制目标,达到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式控制 储能变流器 牵制 协调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变流器功率模块散热系统的性能提升研究
19
作者 刘凯彤 任兴旺 +4 位作者 李思 薛晓婕 任晓娜 高健 王一 《新型电力系统》 2024年第2期179-189,共11页
功率模块作为储能变流器的功率变换核心组成部分,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优良的散热是保证设备可靠运行的关键。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的方法对储能变流器功率模块散热系统的性能提升进行研究。运用数值分析方法对比7种系统变... 功率模块作为储能变流器的功率变换核心组成部分,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优良的散热是保证设备可靠运行的关键。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的方法对储能变流器功率模块散热系统的性能提升进行研究。运用数值分析方法对比7种系统变量的换热性能提升效果,提取最佳参数组合,创建优化模型。结果表明,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是影响系统散热性能的主要因素。在本文的计算工况内,优化模型相比于原始模型的散热优化度最大为13%,热源最高温度降低6℃。通过建立1:1的实验模型对优化模型进行性能提升验证,结果表明散热优化度为11%,热源最高温度降低4℃,验证了优化模型的散热性能提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变流器 功率模块 系统散热性能提升 数值模拟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致性多储能变流器功率分配策略研究
20
作者 王灿 邓文华 +3 位作者 夏向阳 张坎 陈刚 胡知然 《湖南电力》 2024年第3期114-119,共6页
针对电池储能系统中储能变流器数量增加导致集中控制器无法快速灵活进行各电池储能系统功率分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一致性算法的分布式功率分配策略。该策略考虑到各电池单元的荷电状态均衡和运行效率,根据一致性算法迭代计算各电池单... 针对电池储能系统中储能变流器数量增加导致集中控制器无法快速灵活进行各电池储能系统功率分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一致性算法的分布式功率分配策略。该策略考虑到各电池单元的荷电状态均衡和运行效率,根据一致性算法迭代计算各电池单元的功率指令值,将相邻单元迭代中功率指令的绝对误差作为确定迭代结束的收敛准则,实现各电池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特定需求。最后,将所提策略的循环寿命损失、容量储备和能量损失与现有的功率分配策略进行对比,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策略在调峰场景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储能系统 储能变流器 功率分配 一致性算法 荷电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