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5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基1,4-丁二醇加氢催化剂活性降低原因分析
1
作者 曾庆亮 李积德 +4 位作者 柴生勇 谢彪 王钟泽 谭晓彬 敬新柯 《广州化工》 2025年第4期81-83,共3页
采用生物基丁二酸酯化得到的丁二酸二甲酯进行加氢制备1,4-丁二醇,对影响加氢催化剂活性的四个主要因素:催化剂硫中毒、催化剂积碳、催化剂烧结和含酸杂质破坏催化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量含硫杂质在催化剂中滞留并影响催化剂活性... 采用生物基丁二酸酯化得到的丁二酸二甲酯进行加氢制备1,4-丁二醇,对影响加氢催化剂活性的四个主要因素:催化剂硫中毒、催化剂积碳、催化剂烧结和含酸杂质破坏催化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量含硫杂质在催化剂中滞留并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可能性较小,而酸含量偏高则容易导致催化剂活性和其本身物理强度降低,另外,在加氢过程中需要及时调整反应条件来减少酯化物形成造成催化剂积碳,以及避免催化剂连续高温运行造成催化剂烧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丁二酸 丁二酸二甲酯 1 4-丁二醇 加氢 催化剂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氰化络合物催化剂的形态及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华正江 陈上 +1 位作者 闵玉勤 戚国荣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4-78,共5页
合成了多个基于钴氰化锌的双金属氰化络合物(DMC)催化剂,并对催化剂的结晶形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制备过程中,有机配体及其引入方式,温度,搅拌速度对DMC催化剂形态的影响.其中有机配体对DMC催化剂形态的影响是最主要的.有机配体中富电子... 合成了多个基于钴氰化锌的双金属氰化络合物(DMC)催化剂,并对催化剂的结晶形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制备过程中,有机配体及其引入方式,温度,搅拌速度对DMC催化剂形态的影响.其中有机配体对DMC催化剂形态的影响是最主要的.有机配体中富电子原子的电负性的强弱和数量共同影响着DMC催化剂的形态.该类原子的电负性越强,得到的DMC催化剂的结晶性越差,无定型部分的比例越高,并且单个原子的电负性强弱比该类原子的数量在此间的影响更大.而在有机配体预先存在的情况下,该沉淀体系则更有利于无定型部分的产生.在30℃左右的沉淀反应温度下,得到的DMC催化剂的无定型部分比例最高.在有机配体存在的情况下,搅拌速度对DMC催化剂形态的影响有限.并且发现存在于有机配体中的DMC催化剂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态会发生变化.初步揭示了DMC催化剂的形态与其催化活性间的关系.而无定型态的DMC催化剂更有利于PO的聚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氰化络合物催化剂 催化剂活性 环氧丙烷 结晶度 钴氰化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对钒-钛苯酐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邓国才 殷永泉 +3 位作者 马洪涛 徐莉 穆瑞才 陈荣悌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9-122,共4页
在邻二甲苯气相氧化制苯酐的V2O5TiO2催化剂中,添加少量La、Pr、Sm或Nd后,催化剂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本文应用FTIR研究了氧化反应前后的苯酐催化剂,明显观察到在VTi苯酐催化剂中添加稀土后,V—O... 在邻二甲苯气相氧化制苯酐的V2O5TiO2催化剂中,添加少量La、Pr、Sm或Nd后,催化剂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本文应用FTIR研究了氧化反应前后的苯酐催化剂,明显观察到在VTi苯酐催化剂中添加稀土后,V—O键的吸收峰发生红移,最大红移达到235cm-1。苯酐催化剂加入稀土后,对分子的活化作用与催化剂活性评价的结果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催化剂活性 稀土元素 苯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悬浮光催化降解反应器中催化剂活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梁鹏 孟耀斌 +1 位作者 黄霞 钱易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0-384,共5页
考察了膜 悬浮光催化降解反应器小试系统在处理自配废水的连续运行中催化剂活性的变化 .试验发现 ,经两周的连续运行 ,催化剂活性有明显降低 ,降为原催化剂活性的 1 4 % .分析引起催化剂活性降低的可能原因有 :催化剂颗粒的聚集、有机... 考察了膜 悬浮光催化降解反应器小试系统在处理自配废水的连续运行中催化剂活性的变化 .试验发现 ,经两周的连续运行 ,催化剂活性有明显降低 ,降为原催化剂活性的 1 4 % .分析引起催化剂活性降低的可能原因有 :催化剂颗粒的聚集、有机污染物和无机垢体在催化剂表面的附着 .采用超声波粉碎、次氯酸钠碱洗和盐酸酸洗的方法来恢复催化剂活性 .结果表明 ,采用 1 0 %的盐酸清洗可使催化剂活性恢复到初始值的 6 4 %左右 ,效果最明显 .推测由于水中硬度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的CaCO3沉淀是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的最主要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器 悬浮光催化降解 催化剂活性 膜分离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烷氧化制顺丁烯二酸酐催化剂活性相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姜浩锡 李永辉 刘潇雅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04年第1期29-32,共4页
通过活性测试及催化剂表征研究了用于丁烷氧化制顺酐VPO催化剂的反应控制步骤-脱氢反应的机理,分析了(VO)2P2O7(020)面的催化脱氢过程,同时对β-VOPO4相在催化脱氢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丁烷氧化制顺酐VPO催化剂中,最重要的活性相是(... 通过活性测试及催化剂表征研究了用于丁烷氧化制顺酐VPO催化剂的反应控制步骤-脱氢反应的机理,分析了(VO)2P2O7(020)面的催化脱氢过程,同时对β-VOPO4相在催化脱氢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丁烷氧化制顺酐VPO催化剂中,最重要的活性相是(VO)2P2O7,而(020)面是(VO)2P2O7的活性面。与此同时,β-VOPO4相也是重要的活性相,只有在β-VOPO4相与(VO)2P2O7协同作用下,方可对丁烷分子进行较适当地活化,使脱氢作为控制步骤能够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烷氧化 顺丁烯二酸酐 催化剂活性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氯化碳加氢Pt/C催化剂活性下降原因浅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蒋晓原 毛建新 +3 位作者 陆维敏 郑小明 操来章 徐晓玲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8-22,共5页
在 FYX- 1型 1L高压反应釜上考察了 Pt/ C催化剂对四氯化碳加氢制氯仿反应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CCl4 的转化率和 CHCl3的选择性均达到 95%~ 97% ;但催化剂重复使用后 ,CCl4转化率明显下降 .通过液氮容量吸附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 ,... 在 FYX- 1型 1L高压反应釜上考察了 Pt/ C催化剂对四氯化碳加氢制氯仿反应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CCl4 的转化率和 CHCl3的选择性均达到 95%~ 97% ;但催化剂重复使用后 ,CCl4转化率明显下降 .通过液氮容量吸附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 ,其活性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反应产生的氯离子与 Pt/ C催化剂发生了某种化学和物理吸附 ,氯和 Pt形成了 Cl- Pt中间体 ,部份氯占据了Pt/ C催化剂的表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加氢催化剂 活性下降 四氯化碳 催化剂活性 氯仿加氢反应 转化率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饱和油脂加氢制硬化油催化剂的研究(Ⅰ)——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凌霞 刘寿长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3-46,共4页
以SiO2 为分散剂用沉淀法制备了不饱和油脂加氢单元镍催化剂 ,研究了制备过程中SiO2 含量、焙烧温度、还原温度及时间对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 :较低的焙烧温度和还原温度 。
关键词 不饱和油脂加氢 硬化油催化剂 催化剂活性 沉淀法 催化剂 制备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分子筛制乙苯催化剂活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成飞龙 岳宝荣 +1 位作者 张才 窦华中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9年第5期452-456,共5页
介绍了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7万t/a液相分子筛制乙苯装置的工业运行情况,分析了影响烷基化催化剂及烷基转移催化剂活性的因素。结果表明,反应系统水含量、苯/乙烯加料比(摩尔比)、原料苯中碱性氮化物的含量是影响烷基化催化剂活性的主... 介绍了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7万t/a液相分子筛制乙苯装置的工业运行情况,分析了影响烷基化催化剂及烷基转移催化剂活性的因素。结果表明,反应系统水含量、苯/乙烯加料比(摩尔比)、原料苯中碱性氮化物的含量是影响烷基化催化剂活性的主要因素;烷基转移反应入口水含量及二乙苯中的二苯乙烷含量是影响烷基转移催化剂活性的主要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应控制原料苯中的水质量分数小于300×10-6、碱性氮化物质量分数不大于400×10-6,烷基转移反应入口水质量分数不大于50μg/g,二乙苯中二苯乙烷的质量分数小于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苯 液相分子筛 烷基化催化剂 烷基转移催化剂 催化剂活性 床层温升 水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含量对QCS-01型耐硫变换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新堂 谭永放 +2 位作者 纵秋云 李欣 田兆明 《工业催化》 CAS 1998年第1期40-43,共4页
本文研究了工艺气中硫含量对QCS-of型耐硫变换催化剂的本征变换活性、表观变换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和工业应用数据表明,当工艺气中含有适量的硫化氢时(一般不小于100PPm),硫含量的变化对QCS-of型催化剂的表观变换活性基本无影响... 本文研究了工艺气中硫含量对QCS-of型耐硫变换催化剂的本征变换活性、表观变换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和工业应用数据表明,当工艺气中含有适量的硫化氢时(一般不小于100PPm),硫含量的变化对QCS-of型催化剂的表观变换活性基本无影响,但对本征变换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影响程度小于典型工业钴钼耐硫变换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活性 耐硫变换 硫含量 合成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污染的裂化催化剂失活动力学及平衡催化剂活性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杰 代月 +1 位作者 袁海宽 慎炼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5-321,共7页
在确定呈指数形式的平衡催化剂年龄概率密度函数的基础上,考虑催化剂存在活性强度分布,提出金属污染呈现均匀和非均匀两种污染机制。经催化剂失活动力学方程推导,确定了呈两种金属污染机制的V,Ni,Fe和Na金属沉积量影响的平衡裂化催化剂... 在确定呈指数形式的平衡催化剂年龄概率密度函数的基础上,考虑催化剂存在活性强度分布,提出金属污染呈现均匀和非均匀两种污染机制。经催化剂失活动力学方程推导,确定了呈两种金属污染机制的V,Ni,Fe和Na金属沉积量影响的平衡裂化催化剂活性或微反活性模型方程。用工业平衡催化剂活性数据进行模型参数估值,确定了金属污染的催化剂失活模型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呈非均匀金属污染的平衡催化剂活性模型具有较高模拟计算精度,沉积金属先污染强活性中心,后污染弱活性中心。V沉积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最大,其次是Ni和Fe,Na的影响最小。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平衡催化剂活性或微反活性随着V,Ni和Fe沉积量增加显著降低,随着Na沉积量增加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催化剂失活 金属污染 年龄分布 平衡催化剂活性 微反活性 数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行工况对某火电厂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盘思伟 韦正乐 赵宁 《工业催化》 CAS 2013年第2期70-73,共4页
催化剂是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的核心,其催化性能直接关系脱硝效果。在某火电厂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中取出新鲜催化剂,用SEM、BET、TG、TPD-TPR和XRD进行催化剂特性表征,在火电厂实际运行的空速3 500 h-1和反应温度350℃下,NO转化... 催化剂是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的核心,其催化性能直接关系脱硝效果。在某火电厂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中取出新鲜催化剂,用SEM、BET、TG、TPD-TPR和XRD进行催化剂特性表征,在火电厂实际运行的空速3 500 h-1和反应温度350℃下,NO转化率为93.96%。提出了火电厂催化剂运行及管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工程 运行工况 催化剂活性 NO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化催化剂失活动力学及平衡催化剂活性模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杰 任勇默 袁海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498-2504,共7页
基于催化剂全混流流动状态和呈指数形式的催化剂年龄概率密度函数,经催化剂失活动力学方程推导,确定了关联催化剂碳含量、金属沉积量、催化剂置换率、再生器温度和水蒸气分压的平衡催化剂活性或微反活性模型方程。对工业催化裂化装置操... 基于催化剂全混流流动状态和呈指数形式的催化剂年龄概率密度函数,经催化剂失活动力学方程推导,确定了关联催化剂碳含量、金属沉积量、催化剂置换率、再生器温度和水蒸气分压的平衡催化剂活性或微反活性模型方程。对工业催化裂化装置操作数据进行模拟计算,确定了催化剂失活模型参数,建立了具有较高模拟计算精度的裂化催化剂失活动力学和平衡催化剂活性模型。比较模型参数大小可知,V沉积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最大,其次是Ni和Fe,Na的影响最小。模型预测结果表明,随着平衡催化剂金属沉积量或碳含量减少,催化剂单耗增大,平衡催化剂活性或微反活性逐渐增大。适当降低再生器温度和催化剂藏量有利于提高平衡催化剂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催化剂 失活 动力学 平衡催化剂活性 金属污染 数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CU平衡催化剂活性的软测量模型设计及其在DCS上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齐忠 康飚 王庆元 《石油化工自动化》 CAS 1999年第5期40-42,50,共4页
在分析工艺原理的基础上,利用数据处理方法、工艺计算和基于感知器算法的MADALINE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及遗传BP 算法,在DCS 系统上计算平衡催化剂活性及相关参数,使之在DCS 系统画面上直接显示出来。从而在实际生产过... 在分析工艺原理的基础上,利用数据处理方法、工艺计算和基于感知器算法的MADALINE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及遗传BP 算法,在DCS 系统上计算平衡催化剂活性及相关参数,使之在DCS 系统画面上直接显示出来。从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使工艺操作人员能够直观地了解平衡催化剂活性的实时变化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CU 催化剂活性 模型 DCS 软测量 炼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低压合成甲醇铜基催化剂活性降低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福善 朱淳礼 +3 位作者 康慧敏 赵九生 陈宝树 任佩敏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1986年第5期22-26,共5页
文中提出了导致低压合成甲醇铜基催化剂存放后和在使用时活性降低的两个问题。用IR、XRD、TG等方法研究了在大气中存放和停车前后催化剂结构的变化,分析了活性降低的原因,找出了保持催化剂活性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催化剂活性 铜基催化剂 活性评价 低压合成 工业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stalen工艺HDPE装置催化剂活性低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宝军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8-51,共4页
利用专利商提供的Z501型催化剂在Hostalen低压淤浆工艺装置上生产管材专用高密度聚乙烯HMCRP100N的过程中,催化剂活性仅为(18500±500)g/g,低于专利商配方指标(21000±500)g/g。经过分析发现,催化剂活性偏低的原因有:催化剂配... 利用专利商提供的Z501型催化剂在Hostalen低压淤浆工艺装置上生产管材专用高密度聚乙烯HMCRP100N的过程中,催化剂活性仅为(18500±500)g/g,低于专利商配方指标(21000±500)g/g。经过分析发现,催化剂活性偏低的原因有:催化剂配制人员非专业;原料中1,3-丁二烯含量高;溶剂己烷中水含量偏高;催化剂浆液二级过滤等。通过采取固定的专业人员配制催化剂;对催化剂第一级过滤器的氮气吹扫进行定时、定量,使催化剂填充程序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降低原料中影响催化剂活性的杂质,提高原料纯度;增加了备用蜡蒸发器,两台蒸发器定期切换,确保溶剂己烷中的水含量在正常控制范围内。优化后,催化剂活性已达到专利商配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催化剂活性 水含量 杂质 过滤 泄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实验测量的金属d带电荷密度描述催化剂活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申文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73-1174,共2页
催化剂电子结构与反应活性的关联是催化理论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也是精准设计和调控催化材料结构的科学基础1–5。过渡金属表面d带能量(d-band center),可定性描述金属表面与反应物分子的相互作用过程6,7。吸附物种的吸附热或速控... 催化剂电子结构与反应活性的关联是催化理论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也是精准设计和调控催化材料结构的科学基础1–5。过渡金属表面d带能量(d-band center),可定性描述金属表面与反应物分子的相互作用过程6,7。吸附物种的吸附热或速控步骤的反应热的变化,反映了吸附质与催化剂表面之间结合能的变化7,8,作为标识反应速率的描述符,在若干个简单反应中得到了验证1。但此类描述符还难以用于复杂的催化反应体系;同时基于理论计算的“描述符”难于被实验定量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密度 描述符 催化剂活性 实验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剂对耐硫变换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路春荣 汤福山 《齐鲁石油化工》 1995年第4期302-304,共3页
关键词 合成氨生产 耐硫变换催化剂 催化剂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质变化对SCR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许卫国 王丽莉 《应用能源技术》 2008年第3期4-6,共3页
分析了锅炉烟气成份和飞灰理化性质随燃煤煤质的变化而对催化剂反应活性的影响,避免影响催化剂性能的不利因素,可有效发挥SCR系统催化剂性能的最大作用。
关键词 煤质 SCR 催化剂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烟气脱硝效率及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刘武标 《能源工程》 2012年第3期47-50,58,共5页
分析了影响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烟气脱硝性能的主要因素,重点分析了脱硝效率及催化剂活性随反应温度、NH3/NOx摩尔比、入口NOx浓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脱硝效率 催化剂活性 氮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厂脱硝催化剂活性下降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小鹏 《锅炉制造》 2014年第4期31-32,45,共3页
本文对SCR脱硝催化剂运行过程中活性下降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得出催化剂热烧结、化学中毒、磨损、堵塞会导致催化剂失活,并介绍了有效防止催化剂失活的措施。
关键词 脱硝 催化剂活性下降 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