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8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液体储氢载体催化脱氢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潘伦 韩泽昊 +3 位作者 闫晓 高睿杰 张香文 邹吉军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7-574,共18页
绿氢(可再生能源制氢)的开发及利用是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然而,大规模绿氢的安全储运技术仍需进一步完善.以环烷烃/芳烃为主的有机液体储氢载体(LOHCs)体系因其高储氢密度、安全高效、运输方便等优... 绿氢(可再生能源制氢)的开发及利用是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然而,大规模绿氢的安全储运技术仍需进一步完善.以环烷烃/芳烃为主的有机液体储氢载体(LOHCs)体系因其高储氢密度、安全高效、运输方便等优势成为绿氢长距离大规模输送的关键技术.相比于工艺成熟的芳烃加氢技术,富氢LOHCs(环烷烃)脱氢技术开发的难度较大,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系统综述了环己烷(CH)、甲基环己烷(MCH)、十氢萘(DHN)和全氢二苄基甲苯(H18-DBT)4类典型富氢LOHCs脱氢技术的研究进展.基于目前的研究结果,阐述了单环烷烃(CH、MCH)和多环烷烃(DHN、H18-DBT)的脱氢反应路径和机理,重点从活性组分和载体两方面总结了脱氢催化剂的设计思路、构效关系和研究进展,详细分析了基于不同模型的富氢LOHCs脱氢动力学,探讨了4类典型脱氢反应装置的优缺点.总体来讲,环烷烃作为LOHCs距离工业化应用还有一段距离,继续完善环烷烃脱氢动力学和脱氢机理、提高Pt系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开发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非贵金属催化剂以及优化反应器结构成为未来环烷烃脱氢技术研究需要聚焦的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液体储载体 环烷烃 催化脱氢 催化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与分子筛的匹配性对乙烷催化脱氢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谢健鹏 胥月兵 +1 位作者 刘冰 刘小浩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32,共9页
开发廉价、环境友好且高效的过渡金属分子筛体系用于乙烷催化脱氢制乙烯反应,对补充传统石油路线生产烯烃具有重要意义。金属离子锚定在分子筛中Br nsted酸位点上可表现出独特的C—H键和C—C键选择性活化能力,利用离子交换法考察了一系... 开发廉价、环境友好且高效的过渡金属分子筛体系用于乙烷催化脱氢制乙烯反应,对补充传统石油路线生产烯烃具有重要意义。金属离子锚定在分子筛中Br nsted酸位点上可表现出独特的C—H键和C—C键选择性活化能力,利用离子交换法考察了一系列过渡金属(Fe,Co,Ni,Cu,Zn,Mn)与不同类型分子筛(MOR,β,Y,MCM-22,MCM-41,SAPO-11,SAPO-34,USY,ZSM-5)间的匹配性对乙烷催化脱氢反应的影响规律。采用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H 2程序升温还原等表征手段揭示落位于Br nsted酸位点上的金属离子具有高度分散和抗还原性质。试验结果及自旋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表明,Co具有优异的选择性活化C—H键的潜力,但产物分布仍依赖于分子筛的类型和性质。在孔径适宜的分子筛上乙烯选择性可接近100%,否则脱氢产物易在剩余Br nsted酸位点发生二次反应生成芳烃和积炭等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 分子筛 离子交换 乙烷催化脱氢 C—H键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纳米Cu-ZnO上仲丁醇的催化脱氢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振旅 马红超 +2 位作者 朱万春 于剑锋 王国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163-2165,共3页
In this paper, the Cu and ZnO nanoparticles were mixed by the ultrasonic dispersion method. The catalysts were used for dehydrogenation of 2-butanol. Comparing to the Cu and ZnO catalysts, the Cu-ZnO catalyst showed a... In this paper, the Cu and ZnO nanoparticles were mixed by the ultrasonic dispersion method. The catalysts were used for dehydrogenation of 2-butanol. Comparing to the Cu and ZnO catalysts, the Cu-ZnO catalyst showed a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tability. The fresh and reacted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BET and EPR, which showed that the nano-scaled Cu and ZnO catalysts were deactivated during the reaction because of sintering and carbon deposition, respectively. In Cu-ZnO catalyst, the gathering of Cu particles was restrained by adding ZnO, and carbon deposition was avoided due to some interactions between Cu and Z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u-ZnO 仲丁醇 催化脱氢 纳米铜 纳米氧化锌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复合膜反应器中异丁烷催化脱氢反应 被引量:6
4
作者 郭杨龙 卢冠忠 +2 位作者 陈荣 汪仁 王筠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72-575,共4页
Pd-Ag/ceramic composite membrane, which was prepared by improved electroless plating with osmosis , exhibited higher hydrogen flux,reaching 0.619 mol·s -1 ·m -2 (673 K,Δ p =0.196 MPa). The catalytic dehydro... Pd-Ag/ceramic composite membrane, which was prepared by improved electroless plating with osmosis , exhibited higher hydrogen flux,reaching 0.619 mol·s -1 ·m -2 (673 K,Δ p =0.196 MPa). The catalytic dehydrogenation of isobutane in the Pd-Ag/ceramic composite membrane reactor was studied. The effects of various operating parameters,such as reaction temperature, linear velocity of feed gas, linear velocity of purge gas, molar ratio of nitrogen to isobutane in feed gas, and pressure of feed gas on conversion of isobutane were investigated.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conversion of isobutane (50.5% at 723 K) in the membrane reactor exceeded the equilibrium conversion (18.8% at 723 K) and that in the fixed-bed reactor (15.5% at 723 K). From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dehydrogenation of isobutane in the membrane reactor, it was found that when a certain partial pressure of hydrogen was maintained in the reaction-side of the reactor, the formation of accumulative carbon overlayers on the surface of dehydrogenation catalyst and membrane was inhibited to some extent, which reduced the deactivation rate of catalyst and membra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反应器 靶复合膜 异丁烷 催化脱氢 异丁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6-三苯基-2-环己烯酮催化脱氢制2,3,6-三苯基苯酚 被引量:6
5
作者 高燕 王复东 +3 位作者 廖世健 余道容 王晶 蹇锡高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710-713,共4页
在较低温度下以2,5,6-三苯基-2-环己烯酮为原料,采用Pd/C催化剂进行脱氢反应,制取高收率的2,3,6-三苯基苯酚。在此基础上,分别考察了Fe、Co、Ni、Cu和Ru等第二组份金属盐对催化剂脱氢性能的影响。结果... 在较低温度下以2,5,6-三苯基-2-环己烯酮为原料,采用Pd/C催化剂进行脱氢反应,制取高收率的2,3,6-三苯基苯酚。在此基础上,分别考察了Fe、Co、Ni、Cu和Ru等第二组份金属盐对催化剂脱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金属催化剂在催化脱氢反应中具有明显的正或负的双金属协同效应,其中以Pd-Co/C催化剂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苯基苯酚 环己烯酮 催化脱氢 双金属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环己二醇催化脱氢制备邻苯二酚 被引量:10
6
作者 谢英男 章亚东 蒋登高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8-480,共3页
用均相沉淀法制备了Ni/硅藻土催化剂,用于催化1,2-环己二醇脱氢制备邻苯二酚,并用浸渍法添加Na+作为助剂,在微分反应器里考察了活性组分Ni含量、助催化剂Na含量、还原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负荷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反应产物的气... 用均相沉淀法制备了Ni/硅藻土催化剂,用于催化1,2-环己二醇脱氢制备邻苯二酚,并用浸渍法添加Na+作为助剂,在微分反应器里考察了活性组分Ni含量、助催化剂Na含量、还原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负荷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反应产物的气相色谱分析条件。当催化剂中w(Ni)=20%、w(Na)=4%、反应温度320℃、液时空速为9h-1时,1,2-环己二醇转化率>95%,邻苯二酚收率>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环己二醇 邻苯二酚 Ni/硅藻土 催化脱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O_x/SiO_2催化剂对正丁烷催化脱氢反应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5
7
作者 胥月兵 陆江银 +1 位作者 钟梅 王吉德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1-46,共6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系列 CrO_x/SiO_2催化剂样品,采用 XRD,FT-IR,UV-vis 分析手段对催化剂样品进行表征,考察催化剂上 CrO_x 负载量及反应条件对正丁烷催化脱氢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r 在 SiO_3表面主要以+3价及+6价的形式存在。当...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系列 CrO_x/SiO_2催化剂样品,采用 XRD,FT-IR,UV-vis 分析手段对催化剂样品进行表征,考察催化剂上 CrO_x 负载量及反应条件对正丁烷催化脱氢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r 在 SiO_3表面主要以+3价及+6价的形式存在。当催化剂中 CrO_x质量分数为12%时,在反应温度590℃、氢气与正丁烷摩尔比为1.5~2.5、重时空速为1~2 h^(-1)的反应条件下可获得较高的正丁烷转化率及正丁烯选择性。产物正丁烯中1-丁烯与2-丁烯之比受反应温度影响最为明显,而与 CrO_x负载量、氢烃摩尔比及重时空速的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丁烷 氧化铬 二氧化硅 催化脱氢 丁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双戊烯连续催化脱氢反应制备对伞花烃的20t/a放大实验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秋格 毕良武 +6 位作者 赵振东 李冬梅 古研 王婧 薄采颖 陈玉湘 刘先章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75-679,共5页
工业双戊烯主要是由苧烯、异松油烯、α-松油烯、γ-松油烯和对伞花烃等单环萜烯组成的混合物,总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为91.66%。在20 t/a连续反应放大装置上,工业双戊烯经Pd/C催化连续脱氢反应所得主产物为对伞花烃,反应副产物包括反式-... 工业双戊烯主要是由苧烯、异松油烯、α-松油烯、γ-松油烯和对伞花烃等单环萜烯组成的混合物,总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为91.66%。在20 t/a连续反应放大装置上,工业双戊烯经Pd/C催化连续脱氢反应所得主产物为对伞花烃,反应副产物包括反式-对[艹孟]烷、顺式-对[艹孟]烷、对[艹孟]烯和2,6-二甲基辛烷等。结果表明,当工业双戊烯进料速度为4 L/h和氮气流速为2 L/m in时,在260-310℃,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产物中对伞花烃的质量分数和产率也同步提高;反应温度由260℃升至280℃,产物中对伞花烃的质量分数由86.26%提高到90.40%,产率由92.65%提高到97.09%,20℃的温度差使产物中对伞花烃的质量分数和产率分别提高4.14%和4.44%;反应温度280-10℃,产物中对伞花烃的质量分数在90.40%-91.95%,产率在97.09%-98.76%,30℃的温度差仅使产物中对伞花烃的质量分数和对伞花烃的产率分别提高1.55%和1.67%。280℃是可选择和长期运行的反应温度,此时对伞花烃的产率为97.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伞花烃 工业双戊烯 连续催化脱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乙醇胺催化脱氢合成氨基乙酸钠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杨运泉 段正康 +2 位作者 刘文英 李国龙 熊鹰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0-215,共6页
探讨了以雷尼 (Raney) Cu为催化剂由一乙醇胺催化合成氨基乙酸钠反应的机理 ,推导了合成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 :该反应服从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其反应速率方程为 r=kc A。根据线性化的Arrhenius方程拟合得到该反应的反应速... 探讨了以雷尼 (Raney) Cu为催化剂由一乙醇胺催化合成氨基乙酸钠反应的机理 ,推导了合成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 :该反应服从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其反应速率方程为 r=kc A。根据线性化的Arrhenius方程拟合得到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 k=6 .8111× 10 15exp(- 147.80× 10 3/ RT)。用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预测其他温度下的反应转化率 ,计算值与实验值比较平均误差小于 1.2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乙酸钠 催化脱氢 动力学 反应机理 氧化锌负载铜催化 一乙醇胺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钯ZSM-5分子筛催化脱氢合成邻苯基苯酚 被引量:17
10
作者 蔡春 吕春绪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7-168,共2页
Pd-supported ZSM-5 zeolites prepared through ion exchange technique were used as a dehydrogenation catalyst for synthesis of o-phenylphenol from cyclohexanone. When Si/Al ratio in the catalyst was 85∶1 or more, an ob... Pd-supported ZSM-5 zeolites prepared through ion exchange technique were used as a dehydrogenation catalyst for synthesis of o-phenylphenol from cyclohexanone. When Si/Al ratio in the catalyst was 85∶1 or more, an obvious reduction in attenuation rate of catalyst activity was observed. When the Si/Al ratio was of 17∶1 or less, polymer compounds could be formed on the surface of zeolite, that would decrease the dehydrogenation activity due to the reduction of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the cataly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基苯酚 环已酮 催化脱氢 分子筛 ZSM-5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催化脱氢制无水甲醛催化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荣 孙予罕 彭少逸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3-47,57,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甲醇催化脱氢制无水甲醛的研究,讨论了该领域中催化剂研制和反应机理。负载型过渡金属铜、锌催化剂,含钠难熔盐及分子筛等多种催化体系都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催化剂的活性及稳定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无氧参与的反应... 综述了近年来甲醇催化脱氢制无水甲醛的研究,讨论了该领域中催化剂研制和反应机理。负载型过渡金属铜、锌催化剂,含钠难熔盐及分子筛等多种催化体系都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催化剂的活性及稳定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无氧参与的反应机理的研究还较肤浅,活性中心的状态及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对选择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反应机理 催化脱氢 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O_x/SiO_2催化剂上正丁烷催化脱氢制正丁烯 被引量:5
12
作者 胥月兵 陆江银 +1 位作者 钟梅 王吉德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30,共5页
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催化剂的焙烧温度、钒氧化物负载量、反应温度、H2/n-C4H10比及空速对负载法制备的VOx/SiO2催化剂上正丁烷催化脱氢制正丁烯的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V2O5负载量为12%(质量分数)、焙烧温度为550℃为最佳... 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催化剂的焙烧温度、钒氧化物负载量、反应温度、H2/n-C4H10比及空速对负载法制备的VOx/SiO2催化剂上正丁烷催化脱氢制正丁烯的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V2O5负载量为12%(质量分数)、焙烧温度为550℃为最佳催化剂制备条件,反应温度在590~600℃,氢烃摩尔比为1~2及空速在(2~4)×103ml/(h·g)范围可获得最佳正丁烯收率30.6%;正丁烯中1-丁烯及2-丁烯产物分布受反应温度影响较大,而几乎不受氢烃比和空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x/SiO2催化 正丁烷 催化脱氢 正丁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甲氧基-2-丙醇催化脱氢制备甲氧基丙酮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明 乔凯 +2 位作者 苏杰 张宝国 侯学伟 《当代化工》 CAS 2005年第4期238-239,249,共3页
研究了FDH催化剂用于1-甲氧基-2-丙醇催化脱氢制备甲氧基丙酮,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空速1.0 h-1;反应温度260~280℃;反应压力0.1 MPa.在此条件下,1-甲氧基-2-丙醇转化率>62%;甲氧基丙酮选择性>98.5%.催化剂连续运转2000 h,活性保持平... 研究了FDH催化剂用于1-甲氧基-2-丙醇催化脱氢制备甲氧基丙酮,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空速1.0 h-1;反应温度260~280℃;反应压力0.1 MPa.在此条件下,1-甲氧基-2-丙醇转化率>62%;甲氧基丙酮选择性>98.5%.催化剂连续运转2000 h,活性保持平稳,再生后催化剂活性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甲氧基-2-丙醇 甲氧基丙酮 催化脱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戊醇催化脱氢制环戊酮 被引量:7
14
作者 郭世卓 徐泽辉 +2 位作者 黄亚茹 黄海松 房鼎业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8-391,共4页
用Raney镍催化剂对环戊醇脱氢制环戊酮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釜式反应器内,当反应温度在124℃以上、搅拌速度大于50r/min、催化剂量为反应物料质量的10%时,反应2h后,环戊醇的转化率在17%以上,环戊酮的选择性接近100%。反应精馏... 用Raney镍催化剂对环戊醇脱氢制环戊酮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釜式反应器内,当反应温度在124℃以上、搅拌速度大于50r/min、催化剂量为反应物料质量的10%时,反应2h后,环戊醇的转化率在17%以上,环戊酮的选择性接近100%。反应精馏时,理想的液时空速小于0 49h-1,回流比为4∶1。催化剂经200h运行,活性和选择性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戊醇 环戊酮 催化脱氢 反应精馏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活性铜催化剂无受体乙醇催化脱氢制乙醛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袁航空 黄永吉 +4 位作者 王斌 孙育滨 杨东元 崔新江 石峰 《分子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I0001,共12页
相较于Wacker工艺进行乙醛工业化生产,发展多相催化体系实现乙醇直接无氧催化脱氢制乙醛和副产氢气,从生产工艺和经济价值方面无疑是一条更加安全高效的路线.在此,我们发展了一种高效、稳固的Cu/SiO2催化剂,用于乙醇的无受体催化脱氢.... 相较于Wacker工艺进行乙醛工业化生产,发展多相催化体系实现乙醇直接无氧催化脱氢制乙醛和副产氢气,从生产工艺和经济价值方面无疑是一条更加安全高效的路线.在此,我们发展了一种高效、稳固的Cu/SiO2催化剂,用于乙醇的无受体催化脱氢.通过氨蒸发法制备得到高度分散的Cu颗粒,在没有任何平衡气体的纯乙醇进料条件下,显示出超强的热稳定性.活性组分Cu和载体SiO2之间的强相互作用,使其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在250℃下实现了较高的乙醇转化率(>40%)和乙醛选择性(>95%),且催化剂在固定床连续反应过程中可稳定运行超过40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催化脱氢 多相催化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双戊烯催化脱氢合成对伞花烃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兰英 郭海福 +3 位作者 闫鹏 李湘 黄文龙 周启斌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22,共5页
采用液相反应,以甲酸铜-甲酸镍为催化剂,将工业双戊烯催化脱氢合成对伞花烃。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如活性组分前体类型及其预处理方式、沉淀方法、载体加入顺序、铜镍摩尔比以及反应条件对产物中对伞花烃质量分数的影响,催化剂较佳合成... 采用液相反应,以甲酸铜-甲酸镍为催化剂,将工业双戊烯催化脱氢合成对伞花烃。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如活性组分前体类型及其预处理方式、沉淀方法、载体加入顺序、铜镍摩尔比以及反应条件对产物中对伞花烃质量分数的影响,催化剂较佳合成条件为:以甲酸铜-甲酸镍为活性前体,采用并流沉淀的方法,碳酸钠溶液为沉淀剂,沉淀过程中加入载体活性炭,活性前体用无水乙醇洗涤,n(Cu^(2+)):n(Ni^(2+))=1:3。最佳合成条件为:采用液相反应,在180℃反应6 h,催化剂用量每15 mL 原料1.0 g,产物中对伞花烃的质量分数可达84.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双戊烯 对伞花烃 催化脱氢 液相反应 甲酸铜-甲酸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乙苯催化脱氢转化率的软测量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彬 杨为民 +2 位作者 吴智勇 何文军 钱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8-591,共4页
针对乙苯催化脱氢过程的特点,选用历史生产数据即乙苯进料、一反温度、二反温度、二反出口压力、水比、脱氢选择性,利用改进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来构建乙苯催化脱氢过程模型,通过企业实际生产数据对该网络进行测试,其结果表明... 针对乙苯催化脱氢过程的特点,选用历史生产数据即乙苯进料、一反温度、二反温度、二反出口压力、水比、脱氢选择性,利用改进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来构建乙苯催化脱氢过程模型,通过企业实际生产数据对该网络进行测试,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真实模拟实际乙苯脱氢生产过程,为后续乙苯催化脱氢系统实施先进控制优化技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苯催化脱氢 软测量 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丁烷催化脱氢反应中钼基催化剂载体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国玮 吴文龙 +1 位作者 李春义 山红红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19,共5页
采用浸渍法分别制备了以Al2O3,SiO2,ZrO2,MgO,MgAl2O4为载体的MoO3质量分数为5%的Mo基催化剂,利用XRD,BET,NH3-TPD,H2-TPR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同时考察不同载体的Mo基催化剂对异丁烷脱氢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Mo?MgAl2O4催... 采用浸渍法分别制备了以Al2O3,SiO2,ZrO2,MgO,MgAl2O4为载体的MoO3质量分数为5%的Mo基催化剂,利用XRD,BET,NH3-TPD,H2-TPR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同时考察不同载体的Mo基催化剂对异丁烷脱氢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Mo?MgAl2O4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异丁烷脱氢反应催化性能,在反应温度为560℃的条件下,异丁烯的单程收率可达33.00%。这主要是由于与其它载体相比,以MgAl2O4为载体的Mo基催化剂具有适宜的比表面积,有利于活性Mo物种的分散;此外,该催化剂具有适量的弱酸性位及合适的氧化还原性,可有效地活化异丁烷,并有利于产物异丁烯的脱附,从而保证了较高的烯烃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丁烷 催化脱氢 异丁烯 Mo基催化 载体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戊烯连续气相催化脱氢反应中试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毕良武 赵振东 +6 位作者 张秋格 刘先章 李冬梅 古研 王婧 陈玉湘 李大伟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10年第2期35-39,共5页
介绍了20t/a规模的双戊烯连续气相催化脱氢反应中试装置的研制,涉及工艺流程、设备流程、关键设备等研究,重点探讨了预热器、气化器和反应器等关键设备的设计,细化研究了气化器中普通喷头和超声波喷头的结构与性能,并开展了中试装置实... 介绍了20t/a规模的双戊烯连续气相催化脱氢反应中试装置的研制,涉及工艺流程、设备流程、关键设备等研究,重点探讨了预热器、气化器和反应器等关键设备的设计,细化研究了气化器中普通喷头和超声波喷头的结构与性能,并开展了中试装置实际运行试验,对伞花烃的收率为92.65%~97.09%(普通喷头/260~280℃)和97.04%~98.16%(超声波喷头/260~2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戊烯 催化脱氢 对伞花烃 中试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丁烷催化脱氢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丽花 房德仁 +3 位作者 刘波 秦玉武 薛建成 任万忠 《工业催化》 CAS 2012年第12期9-14,共6页
异丁烷催化脱氢产物异丁烯可用于制备甲基叔丁基醚、丁基橡胶和聚异丁烯,也可用于合成甲基丙烯酸酯和异戊二烯等各种有机原料和精细化学品。从异丁烷催化脱氢反应机理、现有工艺和催化剂研究等方面综述了异丁烷催化脱氢的研究进展。催... 异丁烷催化脱氢产物异丁烯可用于制备甲基叔丁基醚、丁基橡胶和聚异丁烯,也可用于合成甲基丙烯酸酯和异戊二烯等各种有机原料和精细化学品。从异丁烷催化脱氢反应机理、现有工艺和催化剂研究等方面综述了异丁烷催化脱氢的研究进展。催化剂研究主要包括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条件、助催化剂的作用以及评价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工程 异丁烷 催化脱氢 异丁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