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魏晋南北朝隋唐儒学发展辩正 被引量:3
1
作者 赵行良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4期36-41,共6页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儒学 儒学发展 佛教教义 《五经正义》 儒家经学 《经典释文》 儒道互补 隋唐 中国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荀子哲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路德斌 《中国哲学史》 1997年第3期41-48,共8页
关键词 孟子 儒学发展 人的本质 人之所以为人者 天人相分 思孟学派 儒学体系 “接着讲” 荀子 “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的轨迹 时代的展望─—从儒学发展进程看儒学的前景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锦全 《中国哲学史》 CSSCI 1999年第4期18-26,共9页
关键词 儒家思想 传统儒学 儒学发展 宋明理学 董仲舒 民主制度 现代新儒学 孔子 孟子 道德修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何休对儒学发展的贡献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其泰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71-76,共6页
论何休对儒学发展的贡献陈其泰中国古代儒学具有繁富的内容,在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学派身上,都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就汉代形成的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而言,即各具特色和风采,然而,由于东汉末年郑玄遍注儒家经典,主古文家说而兼采今文... 论何休对儒学发展的贡献陈其泰中国古代儒学具有繁富的内容,在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学派身上,都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就汉代形成的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而言,即各具特色和风采,然而,由于东汉末年郑玄遍注儒家经典,主古文家说而兼采今文,实际上是把今文家说统一于古文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何休 《公羊传》 公羊学 儒学发展 三世说 董仲舒 历史哲学 民族关系 今文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马迁笔下有一儒学发展大势 被引量:1
5
作者 何发甦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7期37-44,共8页
司马迁撰写《史记》,其所云"稽理",即是在"放失旧闻"中探求、在"行事"中验证历史发展的规律、原则与法则,实际上也就是在"求真"。司马迁对于儒学发展大势的认识,也是在"求真":司马... 司马迁撰写《史记》,其所云"稽理",即是在"放失旧闻"中探求、在"行事"中验证历史发展的规律、原则与法则,实际上也就是在"求真"。司马迁对于儒学发展大势的认识,也是在"求真":司马迁揭示了儒学最终被尊显的历史选择的必然性,揭示了儒学之品格即体现于儒者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儒学最终被尊显的意义,揭示儒学对解决现实问题的实效性是其最终被尊显的关键。司马迁从儒学内在特质与外部政治生态环境两个方面准确地把握并描述出了儒学最终被尊显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儒学发展大势 历史选择性 儒学品格 儒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仁学与宋代理学──兼论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6
作者 孙以楷 陆建华 《江淮论坛》 CSSCI 1997年第2期61-68,共8页
关键词 宋代理学 气质之性 儒学发展 陆九渊 孟子 人性论 仁学 由天而人 本体论 性与天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学发展的基本阶段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蔚华 《发展论坛》 1995年第10期57-60,共4页
儒学发展的基本阶段刘蔚华儒学诞生于春秋时的鲁国。但从一开始,它就不仅以地区文化的面貌呈现于世,而是以继承与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风貌,同三代文化直续亲缘。因此,始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规约着儒学发展的历史。尤其,儒学对... 儒学发展的基本阶段刘蔚华儒学诞生于春秋时的鲁国。但从一开始,它就不仅以地区文化的面貌呈现于世,而是以继承与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风貌,同三代文化直续亲缘。因此,始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规约着儒学发展的历史。尤其,儒学对于社会现实生活所特有的干预精神和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发展 传统儒学 基本阶段 中国社会发展 意识形态领域 儒法合流 统治阶级 中国封建社会 明清之际 资本主义萌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儒学发展中传统家训的积极作用及当代意义
8
作者 李庆勇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70-77,共8页
中国传统家训是儒学深入家庭的表现形式,它以儒学为理论基础,体现着儒学的价值观。传统家训强调儒学的重要性,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的做人标准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将儒家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关系的道德要求在家庭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推... 中国传统家训是儒学深入家庭的表现形式,它以儒学为理论基础,体现着儒学的价值观。传统家训强调儒学的重要性,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的做人标准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将儒家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关系的道德要求在家庭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推动了儒学在家庭中的普及和传播。传统家训对儒学思想进行阐释和发挥,使其含义进一步扩大加深,使之更趋近家庭教育需要,并根据社会实践需要作出调整,使儒学思想接近实践并具有实用性、操作性,拉近思想和实际的距离,推动儒学的创新和发展。在儒学发展过程中,传统家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新时代,应当发挥优秀传统家训及儒学的当代价值,使其在两个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使传统文化经过批判继承在新时代焕发新光芒,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家训 儒学发展 积极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历史进程看儒学发展前景(论文提要)
9
作者 李锦全 《黄山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12-12,共1页
儒家原来是先秦诸子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当时虽号称“显学”,却是其道不行。儒学秦时曾遭劫难,在董仲舒重建后却得到当朝的重视,其后虽然有过一些波折,如受到道、佛思想的冲击。
关键词 历史进程 儒学发展 儒家 先秦诸子 董仲舒 宋明理学 论文提要 早期启蒙思想 显学 康有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学激进主义的歧途与儒学发展的当代思考——大陆新儒家思潮最新动向研判 被引量:3
10
作者 乔瑞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2-157,共6页
大陆新儒家思潮是儒学现代转进中的激进主义流派。从心性儒学到政治儒学的致思路径,从儒学到儒教的实践道路使其与现代文明背道而驰,走向了文化上的复古主义和政治上的保守主义。从大陆新儒家思潮的发展理路展开分析,目的在于剖析其现... 大陆新儒家思潮是儒学现代转进中的激进主义流派。从心性儒学到政治儒学的致思路径,从儒学到儒教的实践道路使其与现代文明背道而驰,走向了文化上的复古主义和政治上的保守主义。从大陆新儒家思潮的发展理路展开分析,目的在于剖析其现实表现与理论建构之间的内在逻辑。清理大陆新儒家文化决定论的认识根源,揭示其意识形态化的本质,对于深刻批判儒学激进主义路线,明确定位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无疑具有前提性的意义。在儒学发展中需要处理好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儒学的学术性与政治性、儒学发展与民族复兴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激进主义 大陆新儒家 动向 儒学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洛姆关于爱的理论对儒学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晓民 杨颖慧 《皖西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34-37,共4页
众所周知,儒家关于爱的先后顺序的理论是由己及人,再及天地万物的。艾.弗洛姆从现实的角度分析了人类关于爱的行为。弗洛姆认为人对骨肉之亲的爱是天经地义的,并且是不难的。弗洛姆更推崇对整个人类的爱,希望人们把对亲人的爱推及到整... 众所周知,儒家关于爱的先后顺序的理论是由己及人,再及天地万物的。艾.弗洛姆从现实的角度分析了人类关于爱的行为。弗洛姆认为人对骨肉之亲的爱是天经地义的,并且是不难的。弗洛姆更推崇对整个人类的爱,希望人们把对亲人的爱推及到整个人类。弗洛姆和儒家关于爱的理论有异有同,相比于儒家古典的哲学论证,融合于新时代的弗洛姆爱的理论更具有生命力。立足于现代社会是儒家发展的新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弗洛姆 爱的理论 儒学发展 新路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中国儒学发展的基本脉络 被引量:3
12
作者 谢祥皓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1-56,共6页
本文认为,儒学发展有两条基本线索:一是以孔子为宗师的思想学说的发展;二是以“六经”为法典的传注训释学的发展。研治中国儒学循此两条线索,思想贡献与典籍贡献并重,传注训诂与义理学说并重,汉学与宋学并重,方能较为准确、均衡、系统... 本文认为,儒学发展有两条基本线索:一是以孔子为宗师的思想学说的发展;二是以“六经”为法典的传注训释学的发展。研治中国儒学循此两条线索,思想贡献与典籍贡献并重,传注训诂与义理学说并重,汉学与宋学并重,方能较为准确、均衡、系统、完整地反映中国儒学发展的历史面貌。从中国儒学发展的基本事实出发,作者认为儒学发展有五大阶段:1.先秦——中国儒学的奠基时代;2.两汉——儒家经学的独尊时代;3.魏晋隋唐——儒、道、佛斗争与交融时代;4.宋明理学——儒学发展的新阶段;5.清代——中国传统儒学的清理与总结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儒学 儒学发展 思想学说 孔子 “六经” 儒家经学 古文经学 《易》 司马谈 两条线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辽代内蒙古地区的文化建树与儒学发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燕茹 《内蒙古教育(C)》 2014年第3期70-71,共2页
众所周知,辽代自内蒙古龙兴,内蒙古可以说是辽的本土。辽是一个由北方民族建立的政权,但是辽朝的统治者汲取了中原文化的精华,形成了一个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文化教育体系,这就使辽代内蒙古地区的文化与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本文欲从辽... 众所周知,辽代自内蒙古龙兴,内蒙古可以说是辽的本土。辽是一个由北方民族建立的政权,但是辽朝的统治者汲取了中原文化的精华,形成了一个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文化教育体系,这就使辽代内蒙古地区的文化与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本文欲从辽代的文化建树、儒学在辽代的发展方面简要阐述辽代内蒙古地区的文化发展与儒学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代 文化建树 儒学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隋唐儒学发展的历史趋势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凌云 《齐鲁学刊》 CSSCI 1996年第4期43-49,共7页
浅论隋唐儒学发展的历史趋势许凌云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隋唐两代颇似秦汉。秦汉是春秋战国列国纷争之后的一次大统一,隋唐则是魏晋南北朝乱离之后的又一次统一。汉唐的昌盛同儒学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如果说汉武帝的文化政策推进了... 浅论隋唐儒学发展的历史趋势许凌云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隋唐两代颇似秦汉。秦汉是春秋战国列国纷争之后的一次大统一,隋唐则是魏晋南北朝乱离之后的又一次统一。汉唐的昌盛同儒学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如果说汉武帝的文化政策推进了西汉盛世的到来,那末,唐太宗的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兴儒学 天人感应 儒学发展 《五经正义》 柳宗元 意识形态 儒家经学 贞观统治集团 隋唐 指导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湘西苗族地区儒学发展考评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宗权 张应和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30-36,共7页
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大都对苗族抱着歧视的态度.他们认为苗族“非我同类,鄙夷而不屑教.”因此很少在苗族地区设置学校,发展教育事业.据《湖南通志》记载,湘西苗族地区迟在南宋绍兴年间才建起了自己历史上的第一所学校———东洲书院;元、... 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大都对苗族抱着歧视的态度.他们认为苗族“非我同类,鄙夷而不屑教.”因此很少在苗族地区设置学校,发展教育事业.据《湖南通志》记载,湘西苗族地区迟在南宋绍兴年间才建起了自己历史上的第一所学校———东洲书院;元、明两代也只在该地区增建了三所学校,即沪溪县学辰州府学和五寨司学(后改为凤凰厅学),而且这些学校时兴时废,形同虚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苗族 封建统治者 儒学发展 书院 学校 教育事业 凤凰 绍兴 通志 州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代儒学发展略谈 被引量:2
16
作者 魏崇武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第5期53-55,共3页
金代儒学发展略谈魏崇武在北方,金代儒学承袭了辽和北宋的传统。金朝建国之初,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除了对主动投靠的辽宋旧臣委以重任外,还通过采用科举考试以及扣留宋使等手段,大量收罗儒学人才,改变了质而不文的落后面貌... 金代儒学发展略谈魏崇武在北方,金代儒学承袭了辽和北宋的传统。金朝建国之初,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除了对主动投靠的辽宋旧臣委以重任外,还通过采用科举考试以及扣留宋使等手段,大量收罗儒学人才,改变了质而不文的落后面貌,从国家制度、政策、语言文字到风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发展 赵秉文 李纯甫 金代 王若虚 耶律楚材 元好问 学术思想 科举制度 南宋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学发展的内在张力
17
作者 陈锐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7年第5期3-9,共7页
儒学发展的内在张力陈锐一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将儒学及整个中国文化看成一个和谐的、平静的过程。社会学家认为儒教缺少自然和神、超越和尘世之间的紧张和对立,哲学家相信中国传统注重同一和整体,思想史家在历史中发现了各种差... 儒学发展的内在张力陈锐一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将儒学及整个中国文化看成一个和谐的、平静的过程。社会学家认为儒教缺少自然和神、超越和尘世之间的紧张和对立,哲学家相信中国传统注重同一和整体,思想史家在历史中发现了各种差别,例如孔子以后儒分为八,宋代有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发展 王阳明 孟子 《朱子语类》 形而下 现实世界 亚里士多德 孔子 朱熹 形而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唐儒学发展的机遇与迷误——对韩、柳思想斗争的新观察
18
作者 谢重光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1993年第3期47-52,共6页
对于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之间的思想斗争,当代学人多视之为唯心主义哲学与唯物主义哲学之间斗争。这种看法自有它的道理。但韩柳二人都是儒者,他们都努力于丰富和发展儒家文化。只是由于两人的学风不同,对待异族、异域文化和儒家以外的... 对于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之间的思想斗争,当代学人多视之为唯心主义哲学与唯物主义哲学之间斗争。这种看法自有它的道理。但韩柳二人都是儒者,他们都努力于丰富和发展儒家文化。只是由于两人的学风不同,对待异族、异域文化和儒家以外的其他华夏传统文化的态度不同,他们在儒家文化发展道路上所代表的方向,以及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若从这一角度来观察韩、柳之间的思想斗争,也可以说是封闭、保守的儒家文化发展路线与开放、进取的儒家文化发展路线的斗争。这一斗争及其结果,对中国儒家文化发展史的影响至大且深。下面试述管见,唯识者正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儒家文化 儒学发展 统合儒释 儒家学说 传统文化 异域文化 发展 佛教 禅宗 学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洪武年间的儒学发展与儒治理念——以儒生陈质军籍豁免为视角
19
作者 张幼欣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82-86,共5页
明初,随着明朝政权的建立与巩固,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朱元璋,着手对战争时期崇武轻文的统治政策进行改革。由此,朱元璋兴建学校、定科举程式,以文治国被提上国家日程。陈质作为洪武年间的一名潮州府学生员,其儒学生员与军籍人士双重身份的... 明初,随着明朝政权的建立与巩固,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朱元璋,着手对战争时期崇武轻文的统治政策进行改革。由此,朱元璋兴建学校、定科举程式,以文治国被提上国家日程。陈质作为洪武年间的一名潮州府学生员,其儒学生员与军籍人士双重身份的特殊性,使其在此时代背景下引起明太祖朱元璋的重视。朱元璋对于豁免儒生陈质军籍的支持,不仅是明初儒学发展过程的必然结果,更体现了明朝统治者自明初便不断发展的儒治理念,这对此后明朝历代君臣治理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朱元璋 儒学发展 军籍豁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向化与他者形塑:明代大理地区儒学发展对白族华夏化的影响
20
作者 夏天顺 李鸿 农文仙 《红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31-35,共5页
明代大理地区儒学发展推动了白族的华夏化进程,反映了边地的华夷一体。大理白族的华夏化主要通过自我向化与他者形塑两个方面得以实现。自我向化华夏化是白族的主动接受、认同儒家文化的结果,反映了白族内部的自觉。他者形塑华夏化主要... 明代大理地区儒学发展推动了白族的华夏化进程,反映了边地的华夷一体。大理白族的华夏化主要通过自我向化与他者形塑两个方面得以实现。自我向化华夏化是白族的主动接受、认同儒家文化的结果,反映了白族内部的自觉。他者形塑华夏化主要在他者刻化下的华夏化,体现了白族外部上的影响。大理儒学发展及白族自我向化与他者形塑华夏化,反映了大一统多民族国家的建构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地区 儒学发展 华夏化 白族 明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