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正五聚蛋白3对坏死性软组织感染的诊断效能研究
1
作者 李成志 乔维龙 +3 位作者 鲁文 王静 阿布力米提·阿不都哈力克 孙向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6-11,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对坏死性软组织感染(Necrotizing soft tissue infection,NSTI)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行急诊手术治疗的158例疑似NST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诊... 目的:探讨血清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对坏死性软组织感染(Necrotizing soft tissue infection,NSTI)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行急诊手术治疗的158例疑似NST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诊断结果将其分为NSTI组(97例)和非NSTI组(61例),另选取同期该院体检中心健康人群97例作为健康组。比较NSTI组、非NSTI组入院即刻和健康组体检时血清PTX3、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绘制健康志愿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NSTI的诊断效能。另观察NSTI组患者入院即刻、入院第2天、第3天血清炎症指标水平变化,并统计NSTI组患者住院天数、截肢率、死亡率。另外,根据术后诊断结果将NSTI组分为坏死性筋膜炎组和气性坏疽组,比较两组不同时刻血清炎症指标水平变化,并观察各指标对坏死性筋膜炎和气性坏疽的诊断效能。结果:NSTI组、非NSTI组血清PTX3、CRP、PCT、ESR、IL-6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NSTI组均高于非NSTI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TX3诊断NSTI的灵敏度均高于CRP、PCT、ESR、IL-6;特异度稍低于PCT,但均高于CRP、ESR、IL-6;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均高于CRP、PCT、ESR、IL-6。气性坏疽组血清PTX3、CRP、PCT、ESR、IL-6水平均高于坏死性筋膜炎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TX3诊断坏死性筋膜炎和气性坏疽的灵敏度均高于CRP、PCT、ESR、IL-6;特异度稍低于PCT,但均高于CRP、ESR、IL-6;AUC均高于CRP、PCT、ESR、IL-6。入院即刻、入院第2天、入院第3天血清PTX3、CRP、PCT、ESR、IL-6水平在组间、时间、交互效应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3天血清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入院即刻和入院第2天(P<0.05),且气性坏疽组入院即刻、入院第2天、入院第3天血清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坏死性筋膜炎组(P<0.05);气性坏疽组住院平均天数、截肢率、死亡率均高于坏死性筋膜炎组(P<0.05)。结论:NSTI患者血清PTX3水平异常升高,且气性坏疽患者均高于坏死性筋膜炎患者,另PTX3对诊断NSTI和鉴别坏死性筋膜炎与气性坏疽的效能均优于CRP、PCT、ESR、IL-6等常规炎症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五聚蛋白3 坏死性软组织感染 坏死性筋膜炎 气性坏疽 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实验室危险指标评分、SIARI评分、坏死性软组织感染评分诊断坏死性筋膜炎效能评估
2
作者 刘美曦 孙跃华 +2 位作者 李江 张晓东 刘中波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4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评估NF实验室危险指标(LRINEC)评分、SIARI评分、坏死性软组织感染评分(NAS)诊断坏死性筋膜炎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坏死性筋膜炎组),选取同期收治的102例蜂窝织炎患者为蜂窝织炎组。分析坏死性筋... 目的评估NF实验室危险指标(LRINEC)评分、SIARI评分、坏死性软组织感染评分(NAS)诊断坏死性筋膜炎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坏死性筋膜炎组),选取同期收治的102例蜂窝织炎患者为蜂窝织炎组。分析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特征,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LRINEC评分、SIARI评分、NAS评分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患者的发病部位、吸烟史、糖尿病病史、呼吸、白细胞、血红蛋白、血钠、血肌酐、尿素、血糖、C-反应蛋白、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坏死性筋膜炎组在LRINEC评分、NAS评分方面明显高于蜂窝织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SIAR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RINEC评分、NAS评分诊断坏死性筋膜炎和蜂窝织炎时有一定价值,但在最佳诊断临界值方面应降低标准以提升诊断效能。SIARI评分诊断坏死性筋膜炎和蜂窝织炎的效能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危险指标评分 SIARI评分 坏死性软组织感染评分 坏死性筋膜炎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坏死性软组织感染13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崔真 孙旭 +3 位作者 田彭 刘颖 毛璐 白颖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1年第7期621-625,637,共6页
背景:重症坏死性软组织感染(NSTI)临床罕见,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目的:总结NSTI的临床特点、致病微生物及预后,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NSTI患者13例。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入院实验室检... 背景:重症坏死性软组织感染(NSTI)临床罕见,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目的:总结NSTI的临床特点、致病微生物及预后,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NSTI患者13例。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入院实验室检查结果、病原学数据、临床结果、NSTI预测评分[坏死性筋膜炎实验室风险指标(LRINEC)评分、SIARI评分、NAS评分]、患者危重程度评分[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结果:本组13例确诊为NSTI的患者死亡2例(15.4%)。感染部位:下肢9例(69.2%),上肢、骶尾部、会阴区和腹部各1例。LRINEC评分、SIARI评分和NAS评分预测NSTI的假阴性率分别为7.7%(1/13)、38.5%(5/13)和23.1%(3/13)。7例患者(53.8%)伤口分泌物粗大杆菌涂片阳性。Ⅰ型(混合微生物感染)6例(46.15%),Ⅱ型(单一微生物感染)6例(46.15%),无培养结果1例(7.7%)。2例死亡患者均为化脓性链球菌感染。Ⅰ型与Ⅱ型NSTI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从入院到初次手术的时间为9(4-15)h,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住院时间为15(4-48)d,总住院时间为36(8-74)d。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NSTI患者预后最重要的手段。产气荚膜梭菌和化脓性链球菌感染是导致NSTI患者死亡的主要致病菌。目前LRINEC评分可能仍是对NSTI较有价值的筛查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软组织感染 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产气荚膜梭菌 化脓性链球菌 坏死性筋膜炎实验室风险指标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坏死性软组织感染 被引量:6
4
作者 孙旭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0年第6期441-444,共4页
坏死性软组织感染(NSTI)的发病率较低,但其病情进展迅速、症状严重,常造成严重后果。NSTI中的气性坏疽和坏死性筋膜炎最为凶险,两者的临床症状有很多相似之处,诊断上容易混淆。对于NSTI,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是挽救生命,改善预后的最有效... 坏死性软组织感染(NSTI)的发病率较低,但其病情进展迅速、症状严重,常造成严重后果。NSTI中的气性坏疽和坏死性筋膜炎最为凶险,两者的临床症状有很多相似之处,诊断上容易混淆。对于NSTI,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是挽救生命,改善预后的最有效方法。本文简要介绍气性坏疽和坏死性筋膜炎的病因、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软组织感染 气性坏疽 坏死性筋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孕27+1周左臀坏死性软组织感染合并脓毒症的药学监护
5
作者 杨青 黄建华 +2 位作者 张建军 刘玲 王珂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2年第6期563-564,共2页
临床药师结合既往用药经验及对药物妊娠安全性分级,为1例孕27+1周左臀坏死性软组织感染合并脓毒症患者制定抗感染方案,密切监测各项感染指标,根据病原学结果,对抗感染方案进行了优化,对孕妇进行用药教育并监测药物不良反应,最终控制了感... 临床药师结合既往用药经验及对药物妊娠安全性分级,为1例孕27+1周左臀坏死性软组织感染合并脓毒症患者制定抗感染方案,密切监测各项感染指标,根据病原学结果,对抗感染方案进行了优化,对孕妇进行用药教育并监测药物不良反应,最终控制了感染,并顺利产下一健康男婴。临床药师的合理用药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坏死性软组织感染 脓毒症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阑尾穿孔伴周围脓肿引发大面积坏死性筋膜炎1例
6
作者 王文娟 张丽琴 +4 位作者 袁媛 苗开辉 赵婧 张雪 周慧茹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8-211,共4页
坏死性筋膜炎(necrotizing fasciitis,NF)是一种较为罕见并严重的皮肤软组织感染,以不同程度的肌肉、筋膜及皮下组织坏死为主要表现~([1]),常伴剧烈疼痛、高热、全身毒血症状,部分发展为脓毒性休克。NF多发生于社区获得性感染,多为需氧... 坏死性筋膜炎(necrotizing fasciitis,NF)是一种较为罕见并严重的皮肤软组织感染,以不同程度的肌肉、筋膜及皮下组织坏死为主要表现~([1]),常伴剧烈疼痛、高热、全身毒血症状,部分发展为脓毒性休克。NF多发生于社区获得性感染,多为需氧菌和厌氧菌协同感染所致,需氧菌主要是化脓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筋膜炎 阑尾周围脓肿 软组织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糖尿病足并发坏死性软组织感染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9
7
作者 傅亚红 沈鸣雁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12期1149-1151,共3页
总结1例糖尿病足并发坏死性软组织感染患者的护理经过。予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发急性呼吸衰竭予紧急气管插管,应用波特兰方案进行精准化血糖管理,落实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护理,伪膜性肠炎期间做好肛周皮肤护理,加强心理支持和截肢术后... 总结1例糖尿病足并发坏死性软组织感染患者的护理经过。予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发急性呼吸衰竭予紧急气管插管,应用波特兰方案进行精准化血糖管理,落实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护理,伪膜性肠炎期间做好肛周皮肤护理,加强心理支持和截肢术后功能锻炼。经积极的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康复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坏死性软组织感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坏死性软组织感染的诊治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璐瑶 卢中秋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203-208,共6页
坏死性软组织感染(NSTIs)主要是以皮肤及皮下软组织坏死为主要特征,早期症状无特异性,病程进展迅速,患者常出现感染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具有较高的致死性和致残性。近年来对其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和诊治策略等方面有新的认知,病原学... 坏死性软组织感染(NSTIs)主要是以皮肤及皮下软组织坏死为主要特征,早期症状无特异性,病程进展迅速,患者常出现感染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具有较高的致死性和致残性。近年来对其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和诊治策略等方面有新的认知,病原学识别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本文对NSTIs的诊治现状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软组织感染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咬伤后坏死性软组织感染3例报告 被引量:6
9
作者 胡海鹰 王思永 孙洪莲 《滨州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291-291,共1页
人咬伤后坏死性软组织感染3例报告胡海鹰王思永孙洪莲(淄博市淄川区医院外科,255100)关键词感染;坏死性软组织感染;咬伤;病例报告近几年作者遇到3例人咬伤病人,因处理不当,致坏死性软组织感染,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 人咬伤后坏死性软组织感染3例报告胡海鹰王思永孙洪莲(淄博市淄川区医院外科,255100)关键词感染;坏死性软组织感染;咬伤;病例报告近几年作者遇到3例人咬伤病人,因处理不当,致坏死性软组织感染,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例1.女,51岁。因被人咬伤右拇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坏死性 软组织感染 咬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疮并发坏死性软组织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10
作者 翟海龙 陈丹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55-57,共3页
为了探究压疮并发坏死性软组织感染的诊治方法,报道了1例脊髓损伤截瘫和2型糖尿病患者坐骨和骶骨处压疮并发右侧臀部及右大腿外侧坏死性软组织感染的罕见病例,该病例的治疗方法包括联合应用大剂量多种抗生素,输液并用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 为了探究压疮并发坏死性软组织感染的诊治方法,报道了1例脊髓损伤截瘫和2型糖尿病患者坐骨和骶骨处压疮并发右侧臀部及右大腿外侧坏死性软组织感染的罕见病例,该病例的治疗方法包括联合应用大剂量多种抗生素,输液并用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局部处理压疮,外科清创术并扩大的筋膜切开术,辅以高压氧疗法治疗等,最后患者右侧臀部及右大腿外侧创面愈合。3处压疮溃疡愈合,结痂脱落,创面干燥愈合,上皮覆盖,表皮呈粉红色,周围皮肤色泽正常。病人住院35 d后出院。因此压疮并发坏死性软组织感染是一个危重的疾病,需要积极地内、外科治疗,才可能防止发生感染性休克乃至死亡的严重后果。该病例多种治疗手段联合应用的疗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坏死性软组织感染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坏死性软组织感染4例报告
11
作者 马骏 《青海医药杂志》 1997年第4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软组织感染 坏死性 急性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坏死性筋膜炎与非坏死性软组织感染鉴别指标的可行性分析
12
作者 孙玉堂 沙文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3年第2期60-61,共2页
坏死性筋膜炎(NF)是一种易迅速扩展且极具潜在破坏性的组织感染,有时与蜂窝织炎、皮下脓肿之类的非坏死组织感染(non-NF)极为相似,一旦延误诊断或治疗,病死率极高.我院自1988年10月~2001年12月共收治坏死性筋膜炎患者21例,并以同期的... 坏死性筋膜炎(NF)是一种易迅速扩展且极具潜在破坏性的组织感染,有时与蜂窝织炎、皮下脓肿之类的非坏死组织感染(non-NF)极为相似,一旦延误诊断或治疗,病死率极高.我院自1988年10月~2001年12月共收治坏死性筋膜炎患者21例,并以同期的与之相匹配的20例非坏死性筋膜炎作为对照,找出二者早期鉴别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筋膜炎 坏死性软组织感染 鉴别指标 可行性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报告
13
作者 王锡林 生梦飞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11期106-106,共1页
患儿女,10岁。因左颈部淋巴结肿痛2周入院。患儿2周前受凉后出现间断发热,最高体温38.5℃,并出现左颈部疼痛,可触及多个淋巴结,质韧,有压痛,自服头孢类抗感染药物,具体不详,治疗1周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但淋巴结仍肿大伴压痛... 患儿女,10岁。因左颈部淋巴结肿痛2周入院。患儿2周前受凉后出现间断发热,最高体温38.5℃,并出现左颈部疼痛,可触及多个淋巴结,质韧,有压痛,自服头孢类抗感染药物,具体不详,治疗1周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但淋巴结仍肿大伴压痛,入院前4d在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双颈部扫描显示左侧耳后可见多个淋巴结回声,最大约11mm×5mm。给予静滴头孢类抗感染药物,上述症状未见缓解,逐来我院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感染药物 儿童 淋巴结肿痛 间断发热 颈部疼痛 B超检查 左颈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例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相关急性坏死性脑病儿童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14
作者 申金梅 刘瑞海 +3 位作者 李自普 董建红 佟建宁 李晶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70-1174,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相关急性坏死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18—29日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PICU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相关急性坏死性脑病患儿1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结... 目的分析儿童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相关急性坏死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18—29日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PICU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相关急性坏死性脑病患儿1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结局分为死亡组(7例)和存活组(5例),比较两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等差异。结果12例Omicron变异株感染相关急性坏死性脑病患儿的中位发病年龄为30个月,男女比例为1∶1,均有持续高热,中位最高体温为41℃,发热至出现惊厥或意识障碍中位时间为18 h。死亡组神经源性休克、凝血功能异常比例,以及乳酸、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白细胞介素-10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均P<0.05)。结论儿童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相关急性坏死性脑病患儿多以持续高热起病,病情进展快,易于短时间内出现意识障碍、多器官功能障碍。患儿出现神经源性休克、凝血功能异常和细胞因子显著增高,提示死亡风险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坏死性脑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Omicron变异株 预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坏死性肺炎临床及CT影像特点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秀霞 《临床肺科杂志》 2018年第2期356-359,共4页
目的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坏死性肺炎患儿的CT影像表现特点、转归等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45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坏死性肺炎患儿为观察组,分析患儿的胸部CT影像,了解在病情不断进展的过程中大叶肺... 目的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坏死性肺炎患儿的CT影像表现特点、转归等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45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坏死性肺炎患儿为观察组,分析患儿的胸部CT影像,了解在病情不断进展的过程中大叶肺实变的变化特点;另外选择同期收治的25例非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坏死性肺炎患儿归为对照组,将两组患儿的炎性指标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45例患儿中有42例为单侧大叶实变,增强CT可见40例患儿的大叶肺实变存在强化低减区,38例可见空腔;随着病程的不断推移,患儿的胸部CT状态逐渐恢复正常,肺实变消失,但可见囊变、肺不张、遗留条索状影;两组指标对比可见持续发热时间、C反应蛋白、外周血白细胞值等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坏死性肺炎患儿的CT影像主要表现为肺叶实变、空腔、强化低减区。在病情不断好转的过程中,CT影像中肺实变逐渐消失,但有部分影像表现遗留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CT影像特点 坏死性肺炎 临床诊断 CT影像表现 肺炎患儿 儿童 胸部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儿童皮肤软组织感染90例病原菌耐药性和分子分型 被引量:3
16
作者 石迎迎 潘芬 +7 位作者 杜青青 王春 蒋婕 于方圆 余绍兵 孙燕 秦惠宏 张泓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9-596,共8页
目的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所致儿童皮肤软组织感染的临床特征、耐药性、毒力基因及分子分型,以了解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软组织感染患儿金葡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20年全年该院临床皮肤软组织感染患儿90例临... 目的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所致儿童皮肤软组织感染的临床特征、耐药性、毒力基因及分子分型,以了解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软组织感染患儿金葡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20年全年该院临床皮肤软组织感染患儿90例临床信息以及分离的90株金葡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应用PCR技术检测金葡菌的杀白细胞毒素pvl等15种毒力基因,并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葡萄球菌蛋白A(SPA)分型以及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菌株的葡萄球菌盒式染色体(SCCmec)分型。结果90株金葡菌中44株MRSA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00%;未发现对利福平、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米诺环素及替加环素耐药菌株。儿童皮肤软组织感染分离金葡菌中肠毒素基因以sei的检出率最高(66.7%),杀白细胞毒素pvl亦有较高检出率(58.9%),黏附毒素基因icaA及clfA基因和溶血素基因hla的检出率均为100%。ST15-t437-SCCmec IV、ST22-t437-SCCmec IV、ST22-t437-SCCmec V、ST22-t309-SCCmecV是MRSA分离株最常见的流行分型(9.1%);ST22-t309(15.2%)和ST59-t309(15.2%)是MSSA分离株最常见的流行分型。结论儿童皮肤软组织感染MRSA组菌株毒力基因携带率与耐药率均普遍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组。ST22-t309、ST22-t437、ST59-t309为金葡菌最常见的流行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儿童 皮肤软组织感染 临床特征 耐药 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肺炎链球菌坏死性肺炎 被引量:21
17
作者 姚开虎 赵顺英 杨永弘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6期449-454,共6页
关键词 儿童呼吸道感染 坏死性肺炎 肺炎链球菌 常见病原菌 大叶性肺炎 重症肺炎 病例报道 儿科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软组织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天久 俞松 +3 位作者 杨小红 吕欣 徐艳朋 罗宇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36-439,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软组织感染(STI)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方法分析某院2010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细菌培养阳性的STI患儿,并分为社区STI组和医院感染STI组,对STI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共收治165例细菌培养阳性的STI患儿。社区STI组98... 目的探讨儿童软组织感染(STI)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方法分析某院2010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细菌培养阳性的STI患儿,并分为社区STI组和医院感染STI组,对STI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共收治165例细菌培养阳性的STI患儿。社区STI组98例,医院感染STI组67例。共培养出细菌16种。98例社区STI均为单细菌感染,其中革兰阳性(G+)菌92株,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85株,86.7%)、化脓性链球菌(4株,4.08%);革兰阴性(G-)菌6株,主要为大肠埃希菌(3株,3.06%)、肺炎克雷伯菌(2株,2.04%)。医院感染STI组67例,5例为两种细菌混合感染,共培养出细菌72株,G+菌13株,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12.50%);G-菌59株,主要为大肠埃希菌(21株,29.17%)、铜绿假单胞菌(15株,20.83%)、阴沟肠杆菌(13株,18.06%)。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耐药率>50%,对庆大霉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和利福平的耐药率<2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为43.62%,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和呋喃妥因耐药菌株。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呋辛、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70%,对哌拉西林、头孢吡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30%,未见对亚胺培南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菌株。结论儿童社区STI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医院感染STI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等G-菌为主。儿童STI在未明确病原菌之前,可根据感染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软组织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抗药性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在儿童难治性四肢软组织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贾中伟 李斌霞 +4 位作者 龙江涛 霍莉莎 张利强 刘宾宾 白德明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8期1071-1072,共2页
儿童四肢软组织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小儿骨科疾病,主要表现为感染重、发展迅速、伤口愈合缓慢等[1],治疗也相对比较棘手,而对于范围广、部位深在的难治性感染的创面,治疗更为困难。近年来临床上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结合植... 儿童四肢软组织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小儿骨科疾病,主要表现为感染重、发展迅速、伤口愈合缓慢等[1],治疗也相对比较棘手,而对于范围广、部位深在的难治性感染的创面,治疗更为困难。近年来临床上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结合植皮术或组织瓣转移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软组织感染 难治性感染 四肢 儿童 应用 转移治疗 骨科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儿童四肢软组织感染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20
作者 霍莉莎 李昕 +1 位作者 白德明 贾中伟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1期1511-1512,共2页
儿童四肢软组织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小儿骨科疾病,主要表现为感染重、发展迅速、伤口愈合缓慢等,治疗方面除积极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外,创面长期换药是必不可少的,而传统换药存在周期长、患儿痛苦大等局限性.我们于2010年8月至2013年2... 儿童四肢软组织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小儿骨科疾病,主要表现为感染重、发展迅速、伤口愈合缓慢等,治疗方面除积极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外,创面长期换药是必不可少的,而传统换药存在周期长、患儿痛苦大等局限性.我们于2010年8月至2013年2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15例四肢软组织感染的患儿,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软组织感染 引流治疗 四肢 护理 儿童 对症支持治疗 骨科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