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联合中性粒细胞比率在儿童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蒙欣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8期103-106,共4页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联合中性粒细胞比率在儿童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URT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6月宁津县计划生育妇幼保健服务中心的258例急性URTI患儿为研究对象,以病...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联合中性粒细胞比率在儿童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URT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6月宁津县计划生育妇幼保健服务中心的258例急性URTI患儿为研究对象,以病原学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采集患儿静脉血,检测PCT、hs-CRP、ESR、中性粒细胞比率,分析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儿童急性细菌性URTI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PCT检测灵敏度为72.92%,特异度为74.07%,准确度为73.64%;hs-CRP检测灵敏度为77.08%,特异度为80.24%,准确度为79.07%;ESR检测灵敏度为79.17%,特异度为76.54%,准确度为77.51%;中性粒细胞比率检测灵敏度为72.92%,特异度为74.07%,准确度为73.64%;联合检测灵敏度为95.83%,特异度为96.29%,准确度为96.12%。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PCT、hs-CRP、ESR结合中性粒细胞比率检测儿童急性细菌性URTI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粒细胞比率 儿童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药物两种给药方案治疗门诊儿童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郑芝欣 魏简汇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0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目的:比较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两种给药方案对门诊儿童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226例门诊儿童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应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两种给药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并统计其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 目的:比较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两种给药方案对门诊儿童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226例门诊儿童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应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两种给药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并统计其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种给药方案中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2%和92.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有7例患者出现恶心、腹泻等胃肠道反应,3例注射部位出现疼痛及静脉炎等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8.47%;对照组中有5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2例静脉炎,不良反应发生率6.48%。结论:同时应用两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疗效并不比单用一种更好,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选择单一用药,以避免抗菌药物滥用现象,减少或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急性细菌上呼吸道感染 门诊 儿童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同给药方案对治疗儿童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 被引量:4
3
作者 岑小玲 李晓 刘全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411-412,共2页
目的:观察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同给药方案对儿童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使用两种不同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给药方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 目的:观察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同给药方案对儿童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使用两种不同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给药方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0%,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1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效果并没有显著优于单一药物,因此在临床治疗儿童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尽可能使用一种药物,以免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急性细菌上呼吸道感染 儿童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热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与病毒和细菌的关系
4
作者 苏玉恒 邓秀丽 李猛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1期97-100,104,共5页
目的 了解发热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与病毒和细菌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2022年9—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厢竹院区诊治的1338例发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就诊时诊断及全血WBC和CRP的结果,将两项均正常... 目的 了解发热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与病毒和细菌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2022年9—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厢竹院区诊治的1338例发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就诊时诊断及全血WBC和CRP的结果,将两项均正常纳入病毒感染组,两项均升高纳入细菌感染组,只有一项升高的不纳入分组,比较两组间的WBC、中性粒细胞比例、CRP及SAA水平。结果 病毒感染组945例,细菌感染组165例,不纳入分组228例。细菌感染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率、CRP均高于病毒感染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组不同热程上细菌和病毒感染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SAA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不同热程上,细菌感染组SAA均较病毒感染组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有发热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应注意病毒感染的可能性,CRP常在细菌感染者中增高,而SAA可在细菌和病毒感染者中增高,但增高明显多见于细菌感染,CRP及SAA结合可有助于病原菌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发热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T、hs-CRP、ESR与外周血细胞计数联合在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筛查中的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安常 《系统医学》 2024年第4期1-3,8,共4页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与外周血细胞计数联合在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筛查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与外周血细胞计数联合在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筛查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山东泗水县人民医院诊断为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10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本院查体中心的10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比两组PCT、hsCRP、ESR与外周血细胞计数,分析PCT、hs-CRP、ESR与外周血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对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白细胞计数(8.41±1.42)×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6.26±5.21)%、中性粒细胞计数(4.29±1.23)×10^(9)/L、hs-CRP(18.34±3.31)mg/L、ESR(18.62±3.95)mm/h、PCT(5.21±1.98)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89、19.369、12.370、44.844、29.563、24.047,P均<0.05)。4种指标的联合检测其灵敏度、特异度最高,达89.0%,88.0%。结论 PCT、hs-CRP、ESR与外周血细胞计数联合在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筛查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外周血细胞计数 小儿急性细菌上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介素-6在儿童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龙国针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4年第9期55-57,74,共4页
目的:评估PCT、CRP、IL-6三项生化指标联合应用于儿童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23年1月-2023年8月期间,在新兴县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30名确诊为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了30名确诊为... 目的:评估PCT、CRP、IL-6三项生化指标联合应用于儿童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23年1月-2023年8月期间,在新兴县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30名确诊为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了30名确诊为非细菌性感染的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群体的降钙素原前体(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分析各指标的变化,以及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实验组PCT、CRP和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CT、CRP和IL-6的诊断特异性分别为80.00%、60.00%和70.00%,敏感性分别为70.00%、60.00%和73.33%。联合应用这三个指标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提升到93.33%和90.00%,效果显著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联合检测PCT、CRP和IL-6在诊断儿童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能为临床患儿的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有助于制订更为精准的治疗计划,并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细菌上呼吸道感染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诊断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联合头孢克洛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叶冰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21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联合头孢克洛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诊治的140例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 目的探讨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联合头孢克洛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诊治的140例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予以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常规指标、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85.71%)(P<0.05)。治疗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CRP及PCT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联合头孢克洛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加速临床症状的缓解,有效改善血常规指标、CRP及PCT,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 头孢克洛 急性细菌上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咽痛症状对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8
8
作者 陈小可 刘慧 +3 位作者 彭蕻琳 刘念 陈霞 喻海琼 《临床肺科杂志》 2010年第7期1018-1018,共1页
目的探讨咽痛特点在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256例,根据咽痛的特点分为3组:A组(单侧咽痛)、B组(非单侧、吞咽咽痛加重)、C组(非单侧、吞咽咽痛不加重),以血常规结果判断是否为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 目的探讨咽痛特点在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256例,根据咽痛的特点分为3组:A组(单侧咽痛)、B组(非单侧、吞咽咽痛加重)、C组(非单侧、吞咽咽痛不加重),以血常规结果判断是否为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结果 A、B、C组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率分别为:100%(22/22),92.4%(61/66),4.8%(8/168),A、B组与C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单侧咽痛、吞咽咽痛加重提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可能为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细菌上呼吸道感染 单侧咽痛 感染诊断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症状 统计学差异 感染患者 吞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PCR检测急性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儿童病毒和非典型细菌 被引量:3
9
作者 范世珍 刘牧军 +1 位作者 罗光亮 孙海峰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90-891,共2页
关键词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非典型细菌 住院儿童 病毒感染 多重PCR检测 急性 呼吸道合胞病毒 儿科住院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与中性粒细胞联合检测在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4
10
作者 蒋智锋 陈梅英 陈爱静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1368-137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与中性粒细胞联合检测在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将其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时期50名体检的小儿,将其...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与中性粒细胞联合检测在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将其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时期50名体检的小儿,将其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PCT、hs-CRP、ESR、中性粒细胞水平进行检测观察,并观察血清PCT、hs-CRP、ESR、中性粒细胞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情况、灵敏度、特异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的血清PCT、hs-CRP、ESR、中性粒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血清PCT、hs-CRP、ESR、中性粒细胞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明显高于其他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hs-CRP、ESR与中性粒细胞联合检测在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能够提升阳性检出率,同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粒细胞 小儿急性细菌上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在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11
作者 石洁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153-156,共4页
研究探讨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取血清降钙素原方式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医院收治100例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当作对象,同时将同期非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对照,均应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观察检测结果。结果 经观察检测结果... 研究探讨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取血清降钙素原方式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医院收治100例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当作对象,同时将同期非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对照,均应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观察检测结果。结果 经观察检测结果后发现,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3.11±0.42)ng/mL明显高于非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血清降钙素原水平(0.31±0.09)ng/mL,且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降钙素原阳性检出率94.00%高于非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降钙素原阳性检出率6.00%,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 针对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诊断而言,可以通过测量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进行诊断,可以及时评估患儿病情,为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降钙素原 细菌上呼吸道感染 儿童患者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佐治儿童细菌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孟柳明 《海峡药学》 2015年第6期114-115,共2页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在儿童细菌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染发热的疗效。方法将172例细菌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布洛芬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布洛芬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发热总病程、发热改善时间...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在儿童细菌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染发热的疗效。方法将172例细菌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布洛芬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布洛芬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发热总病程、发热改善时间(热峰下降及发热间隔延长)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发热总病程上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在发热改善所需时间上,不论是热峰下降还是发热间隔延长,均较对照组明显要短(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尽管并不能明显缩短儿童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热的病程,但能明显改善发热症状的严重程度,口服方便,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细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克肟颗粒治疗老年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7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庄玉梅 张青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急性细菌上呼吸道感染 头孢克肟颗粒 疗效观察 老年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清地区2021-2022年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非细菌性病原学分析
14
作者 郭廷耀 关国平 +4 位作者 吴伟清 俞大杰 高晓曼 祝福存 蔡霖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6-49,共4页
目的初步了解福清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住院儿童非细菌性病原学流行特征。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清市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因ARTI住院患儿的病历资料,采集鼻咽拭子,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毛细电泳技术平台多重PCR技术... 目的初步了解福清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住院儿童非细菌性病原学流行特征。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清市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因ARTI住院患儿的病历资料,采集鼻咽拭子,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毛细电泳技术平台多重PCR技术对常见的11种非细菌性呼吸道病原体[甲型流感病毒(FluA)包括H3N2、09H1N1、未分型3组,乙型流感病毒(FluB),合胞病毒(HRSV),腺病毒(HADV),博卡病毒(HBoV),鼻病毒(HRV),副流感病毒(HPIV),冠状病毒(HCoV),偏肺病毒(HMPV),肺炎支原体(Mp),衣原体(Ch)]进行多重核酸检测并分析。结果986例标本中,病原体核酸阳性检出率为71.70%(707/986),其中病毒核酸检出率为69.57%(686/986),非典型病原体(Mp+Ch)为2.74%(27/986);各病原体检出率依次为HRV、HRSV、FluB、HADV、HPIV、FluA、HCoV、HMPV、Mp、HBoV、Ch,其中Ch、HBoV、HCoV、FluA表现出高的混合感染率,而HMPV、FluB显示以单一病原体感染为主。年龄因素是病原体检出差异的重要因素,并且不同病原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结论福清地区2021-2022年ARTI住院患儿非细菌性病原体以病毒检出为主,前3位为HRV、HRSV、FluB,并且病原体具有明显的年龄和季节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感染 细菌呼吸道病原 儿童 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琥宁粉针佐治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晓鸣 《安徽医药》 CAS 2005年第11期817-817,共1页
目的观察穿琥宁粉针佐治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8例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炎对症治疗,而治疗组则加用穿琥宁粉针治疗。结果治疗组70例,总有效率100%,平均退热时间2.5 d,对照... 目的观察穿琥宁粉针佐治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8例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炎对症治疗,而治疗组则加用穿琥宁粉针治疗。结果治疗组70例,总有效率100%,平均退热时间2.5 d,对照组58例,总有效率93%,平均退热时间3.8 d。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穿琥宁粉针佐治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退热快速,副作用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琥宁粉针 儿童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中药制剂 毛细血管 细菌内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霉素片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剑宁 龚和禾 叶朝清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4年第5期26-27,共2页
目的 :分析克拉霉素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实验将 70例上呼吸道感染病人分为两组 ,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其中 36例用克拉霉素 ,34例用乙琥红霉素 ,连用 5~ 7d.克拉霉素的用法 ,2 5 0 m... 目的 :分析克拉霉素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实验将 70例上呼吸道感染病人分为两组 ,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其中 36例用克拉霉素 ,34例用乙琥红霉素 ,连用 5~ 7d.克拉霉素的用法 ,2 5 0 mg,po,tid.琥乙红霉素的用法 ,5 0 0 mg,po,tid。结果 :两组临床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 6 6 .7%、94 .4 %和 4 4 .1%、76 .5 %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96 .2 %和 90 .9%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5 .6 %和 3.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急性 上呼吸道感染 克拉霉素片 细菌 不良反应 临床观察 痊愈率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hs-CRP、PCT的表达意义分析 被引量:24
17
作者 陈红娟 吴亚莉 +2 位作者 高骊民 罗丽娜 杨国帆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3期3498-350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的表达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12例作为感染组,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12例小儿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 目的探讨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的表达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12例作为感染组,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12例小儿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hs-CRP、PCT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感染组的血清hs-CRP、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中hs-CRP、PCT的阳性率分别为69.6%和7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和3.6%(P<0.05)。Spearman分析显示,在感染组患儿中hs-CRP与PCT呈正相关性(r=0.56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hs-CRP和PCT。结论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hs-CRP、PCT呈高表达,二者可相互影响,是导致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细菌上呼吸道感染 超敏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T、hs-CRP、ESR与中性粒细胞联合在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筛查中的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晓婷 孙曹玮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7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及中性粒细胞比率联合对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筛查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9月期间医院收治的62例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菌组),另选同期病毒性上呼吸...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及中性粒细胞比率联合对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筛查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9月期间医院收治的62例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菌组),另选同期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62例患儿(病毒组)及62例健康体检小儿(对照组),采集三组患儿静脉血后测定PCT、hs-CRP、ESR与中性粒细胞水平,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细菌组血清PCT、hs-CRP、ESR联合中性粒细胞水平均高于病毒组、对照组(P<0.05)。联合指标对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检出率96.77%明显高于单一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指标检测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敏感度91.94%、特异度87.10%均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PCT、hs-CRP、ESR联合中性粒细胞诊断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细菌上呼吸道感染 PCT HS-CRP ESR 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克洛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62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志敏 张笑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878-878,共1页
关键词 急性细菌上呼吸道感染 头孢克洛 治疗 小儿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克洛缓释胶囊和头孢氨苄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明佳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29期114-116,共3页
目的 比较头孢克洛缓释胶囊和头孢氨苄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中心2015年2月~2016年2月诊治的110例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头孢氨苄治疗,观察组采... 目的 比较头孢克洛缓释胶囊和头孢氨苄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中心2015年2月~2016年2月诊治的110例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头孢氨苄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克洛缓释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患者的8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咳嗽、喉痛、发热以及啰音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病原菌清除率为92.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克洛缓释胶囊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克洛缓释胶囊 头孢氨苄 急性细菌上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