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云南元阳哈尼梯田种植的稻作品种多样性 被引量:38
1
作者 徐福荣 汤翠凤 +2 位作者 余腾琼 戴陆园 张红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346-3357,共12页
稻作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近年来,选育品种的大面积单一化种植,导致种植的稻作品种遗传基础狭窄,多样性下降,已经受到关注。然而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如元阳哈尼梯田,当地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已经保护了当地的水稻资源,高度的多样性依然... 稻作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近年来,选育品种的大面积单一化种植,导致种植的稻作品种遗传基础狭窄,多样性下降,已经受到关注。然而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如元阳哈尼梯田,当地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已经保护了当地的水稻资源,高度的多样性依然存在。采用半问卷式和农村参与式评价方法(PRA),在村寨和农户两个水平,调查分析中国云南省元阳哈尼梯田种植的稻作品种多样性,尤其是当前仍在种植的传统品种的多样性,为稻作传统品种多样性农家就地保护提供典型范例。结果表明,在调查的30个村寨750户中,共种植135个具不同名称的水稻品种(组合),包括100个传统品种,12个杂交稻组合和23个现代育成品种;种植传统品种的面积占总稻作面积的56.2%;平均每个村寨种植9.7个品种,最多的达19个,最少仅4个;每个村寨至少种植2个传统品种和1个现代品种;种植最多的是传统品种"老粳糯",有12个不同村寨种植;大多数传统品种仅有12个不同村寨种植。有11个村寨(占的30个村寨36.7%)的所有农户均种植传统品种。在农户级水平上,有611户(占81.5%)种植传统品种;有391户(占52.1%)同时种植传统品种和现代品种,其种植传统品种与现代品种的面积比例平均为1/2;仅种植传统品种的有220户(占29.3%)。平均每户种植2.2个品种(组合),最多的农户种植5个品种,包括3个传统品种,1个现代常规品种,1个杂交稻组合。传统品种的丰富度,村寨平均为5.9,最高达12,而农户平均为1.541;传统品种的均匀度,村寨平均为0.670,农户平均为0.192;不同村寨种植传统品种的差异度平均值为0.702。其中太阳老寨、新寨村、欧乐、多沙和上马点等5个村寨传统品种的丰富度与均匀度均较高,在稻作传统品种农家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村寨和农户水平,传统品种丰富度与均匀度的相关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627,0.925);村寨传统品种丰富度与农户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473);村寨农户年人均纯收入分别与村寨传统品种丰富度和农户数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r=-0.570,-0.370*)。在如此小的耕地面积(142.29hm2)上,当前生产上仍种植着如此丰富的稻作传统品种,实属少见。高度异质的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习俗是哈尼梯田传统稻作品种多样性种植的重要因素,建议将元阳哈尼梯田作为稻作传统品种多样性农家就地保护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阳哈尼梯田 稻作传统品种 多样性 相关分析 农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元阳哈尼梯田地方稻种的主要农艺性状鉴定评价 被引量:14
2
作者 徐福荣 张恩来 +7 位作者 董超 张敦宇 汤翠凤 余腾琼 阿新祥 彭新禧 杨雅云 戴陆园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3-417,423,共6页
对当前(69份)与20世纪70年代(66份)云南元阳哈尼梯田135份地方稻种的23个农艺性状进行鉴定评价。结果表明,23个农艺性状多样性指数(H′)的平均值为1.801,其中当前和过去分别为1.766和1.784;当前和过去变异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21.7%和19.... 对当前(69份)与20世纪70年代(66份)云南元阳哈尼梯田135份地方稻种的23个农艺性状进行鉴定评价。结果表明,23个农艺性状多样性指数(H′)的平均值为1.801,其中当前和过去分别为1.766和1.784;当前和过去变异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21.7%和19.5%;表型类型丰富,当前地方稻种的多样性保存状况好。主要表型特性是红米类型多,有84份,占62.2%;落粒性强,7级以上的稻种有120份,占88.9%;大穗多粒型丰富,穗长和每穗总粒数平均分别为24.8cm和175.0粒。筛选出紫糯、月亮谷等16份优异资源,可供深入研究与育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阳哈尼梯田 地方稻种 农艺性状 特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B辐射增强对元阳哈尼梯田稻田CH_4排放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徐渭渭 何永美 +2 位作者 湛方栋 祖艳群 李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29-1336,共8页
在大田条件下,原位种植传统水稻品种白脚老粳,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UV-B(ultraviolet-B)辐射增强(7.5 kJ m-2d-1)对元阳哈尼梯田海拔1600 m处稻田CH4排放量的影响,同时观测UV-B辐射增强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UV-B辐射... 在大田条件下,原位种植传统水稻品种白脚老粳,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UV-B(ultraviolet-B)辐射增强(7.5 kJ m-2d-1)对元阳哈尼梯田海拔1600 m处稻田CH4排放量的影响,同时观测UV-B辐射增强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UV-B辐射增强显著降低了水稻植株分蘖末期、拔节孕穗期、抽穗扬花期、成熟期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P<0.05)。(2)UV-B辐射改变了稻田CH4的季节和日排放(成熟期)规律:对照组在拔节孕穗期出现1个排放峰,处理组在拔节孕穗期和成熟期出现2个排放峰;与对照相比,UV-B辐射增强改变了水稻成熟期CH4日排放第2个峰值出现的时间。(3)处理组CH4的季节排放通量与箱内温度的季节变化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0.789,P<0.05)。(4)UV-B辐射增强在分蘖末期、拔节孕穗期、成熟期都极显著提高了CH4的累计排放量(P<0.01),分别提高了47.2%,293.8%和74.4%。总之,UV-B辐射增强促进了元阳哈尼梯田传统水稻田CH4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辐射 元阳哈尼梯田 稻田 CH4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发展中的利益协调研究——以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为例 被引量:47
4
作者 时少华 孙业红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2-64,共13页
遗产地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纠纷问题一直困扰着决策者,成为阻碍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世界文化遗产地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为例,对元阳哈尼梯田遗产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者所构成的利益集团进行了... 遗产地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纠纷问题一直困扰着决策者,成为阻碍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世界文化遗产地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为例,对元阳哈尼梯田遗产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者所构成的利益集团进行了网络凝聚性、关联性、互惠性、传递性、等级性和代理性指标分析,并提出5条建议:一是提升哈尼梯田利益关系由弱利益关系转变为强利益关系,改变利益集团间存在着的核心边缘利益关系格局;二是进一步加强各利益集团内部及之间的关联性;三要充分利用哈尼梯田利益网络高互惠性、高传递性特征,加强以企业和政府机构为顶点的组间利益传递,让利益流动逐步打破哈尼梯田利益集团之间的核心边缘关系结构;四是重点加强社区在利益关系网络中的参与机会与权力,对社区进行增权;五是利益集团内部要重点培育协调人和顾问角色,利益集团之间要重点培育企业与政府、社区、压力集团之间的守门人、代理人和联络人角色,以及社区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守门人、代理人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分析 世界文化遗产地 旅游发展 利益协调 元阳哈尼梯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网络视角中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村寨的利益关系治理--以云南元阳哈尼梯田典型旅游村寨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时少华 李享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25-635,共11页
以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哈尼梯田核心区域2个典型的旅游村寨(大鱼塘村和普高老寨)为例,对两村寨利益相关者从网络凝聚性、网络互惠性、网络核心边缘、网络传递性、网络经纪人等5个方面展开关系数据分析,结果显示:1)大鱼塘村压力集团内部... 以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哈尼梯田核心区域2个典型的旅游村寨(大鱼塘村和普高老寨)为例,对两村寨利益相关者从网络凝聚性、网络互惠性、网络核心边缘、网络传递性、网络经纪人等5个方面展开关系数据分析,结果显示:1)大鱼塘村压力集团内部、压力集团与社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关联性和联系的紧密性不足;2)两村当地政府和压力集团与社区之间的互惠性低于整体平均互惠性;3)两村利益网络中边缘结构较核心结构更加明显,这导致了利益关系的不平衡;4)两村当地政府利益集团传递性相对较低,当地社区传递性最高;5)两村中利益集团间缺少部分协调人、守门人、代理人、联络人等角色。最后提出相应建议:1)提升哈尼梯田利益关系由弱利益关系转变为强利益关系,改变利益集团间核心边缘利益关系格局;2)进一步加强各利益集团内部及之间的关联性;3)加强以企业和政府机构为顶点的组间利益传递,让利益流动逐步打破哈尼梯田利益集团之间的核心边缘关系结构;4)重点加强社区在利益关系网络中的参与机会与权力,对社区进行增权;5)利益集团内部要重点培育协调人和顾问角色,利益集团之间要重点培育企业与政府、社区、压力集团之间的守门人、代理人和联络人角色,以及社区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守门人、代理人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 世界文化遗产地 旅游村寨 利益关系治理 元阳哈尼梯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产视角下的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开发——基于国内外梯田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浩 叶文 薛熙明 《旅游研究》 2009年第3期23-26,32,共5页
梯田不仅是一种农业景观,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景观资源。云南元阳哈尼梯田在申遗过程中,其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日益得到重视。但遗产旅游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处理好这一对关系将对哈尼梯田旅游发展的前景产生根本性影响。文章在总结国内... 梯田不仅是一种农业景观,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景观资源。云南元阳哈尼梯田在申遗过程中,其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日益得到重视。但遗产旅游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处理好这一对关系将对哈尼梯田旅游发展的前景产生根本性影响。文章在总结国内外梯田旅游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开发必须在改善可进入性、产品和市场开发、管理模式创新、社区利益分配机制的完善、梯田的科学管理和保护上有所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田旅游开发 遗产旅游 元阳哈尼梯田 模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研究——基于越南沙巴旅游发展模式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陈伟 成竹 《旅游研究》 2015年第1期22-27,共6页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于2013年6月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其文化价值、旅游价值、生态价值将日益得到重视。遗产地开发旅游,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处理好这一对关系、如何成功地营造一个以自助旅游模式为主的原生态世界文化遗产地,将会对云南哈尼...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于2013年6月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其文化价值、旅游价值、生态价值将日益得到重视。遗产地开发旅游,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处理好这一对关系、如何成功地营造一个以自助旅游模式为主的原生态世界文化遗产地,将会对云南哈尼梯田旅游发展的前景产生根本性影响。在分析越南沙巴作为自助旅游目的地的成功运作模式的基础上,针对云南元阳红河哈尼梯田在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所面临的遗产地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问题,从国际自助旅游目的地成长建设的视角出发,借鉴沙巴旅游发展模式的成功之处,从旅游产品丰富和完善、旅游地基础设施配套、体验式旅游氛围营造、遗产地保护与开发协调等方面着手,对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地的开发建设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助旅游目的地 遗产旅游 元阳哈尼梯田 越南沙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权理论的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研究——以元阳哈尼梯田景区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培英 《学术探索》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3-98,共6页
增权是促进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的有效途径。以"增权"为核心的"增权理论"对提高民族当地居民参与积极性、保障他们在旅游发展中受益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模式。以元... 增权是促进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的有效途径。以"增权"为核心的"增权理论"对提高民族当地居民参与积极性、保障他们在旅游发展中受益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模式。以元阳哈尼梯田景区为研究对象,对其民族村寨旅游进行调研,分析旅游发展过程中村民利益失衡、受损情况,并就增权理论在民族村寨旅游中的应用进行思考,提出民族寨村民制度、社会、心理和经济增权的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寨 旅游 增权理论 元阳哈尼梯田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阳哈尼梯田:天人合一的农业景观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崇广 《地理教育》 2011年第11期23-24,共2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元阳哈尼族梯田的知名度日渐提高,从封闭的哀牢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游客纷至沓来。在1993年的第一次国际哈尼族文化研讨会期间,中国、荷兰、日本、美国、英国、泰国等10多个国家的100多名代...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元阳哈尼族梯田的知名度日渐提高,从封闭的哀牢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游客纷至沓来。在1993年的第一次国际哈尼族文化研讨会期间,中国、荷兰、日本、美国、英国、泰国等10多个国家的100多名代表参观了胜村乡全福庄哈尼梯田,深为其景观的壮丽与文化的丰富所折服。1995年,法国人类学家欧也纳博士称赞:“哈尼族的梯田是真正的大地艺术,是真正的大地雕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阳哈尼梯田 农业景观 天人合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文化研讨会 大地艺术 哈尼 专家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不同时期种植的地方品种稻瘟病抗性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严红梅 李进斌 +2 位作者 汤翠凤 杨雅云 徐福荣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63-268,共6页
以云南稻作生产上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两个稻瘟病生理小种007和017,对元阳哈尼梯田20世纪70年代(简称"过去品种")与近10年间(简称"当前品种")2个不同时期种植的148个水稻地方品种进行苗期接种鉴定。结果显示,针对来自... 以云南稻作生产上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两个稻瘟病生理小种007和017,对元阳哈尼梯田20世纪70年代(简称"过去品种")与近10年间(简称"当前品种")2个不同时期种植的148个水稻地方品种进行苗期接种鉴定。结果显示,针对来自粳稻区生理小种007,抗性品种的比例为过去品种(76.4%)>当前品种(65.8%);针对来自籼粳交错区生理小种017,过去品种(77.8%)>当前品种(52.6%);抗稻瘟病的品种比例均为过去种植的品种高于当前种植的品种。对元阳哈尼梯田当前种植的水稻地方品种的致病性,来自籼粳交错区的生理小种017强于来自粳稻区的007,表现抗病的品种比例分别为52.6%和65.8%。最终筛选出‘老粳糯’、‘紫糯’、‘长毛香’、‘冷水谷’和‘丫多谷’5个品种,在2个不同时期的持久抗性呈一一对应关系,可提供深入研究与育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抗性 水稻地方品种 两个不同时期 元阳哈尼梯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阳哈尼梯田大山里的壮丽文化景观 被引量:1
11
作者 白刊宁 杨增辉 马理文 《中国文化遗产》 2009年第1期12-25,共14页
元阳县哈尼族祖先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人。境内哈尼族有罗碧、罗缅、阿邬、豪尼、郭宏、多尼、白宏、阿松等多种自称,解放后,统称为哈尼族。据哈尼族创世史诗《浦嘎纳嘎》记载,哈尼祖先诞生于遥远的"努玛阿美"地方... 元阳县哈尼族祖先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人。境内哈尼族有罗碧、罗缅、阿邬、豪尼、郭宏、多尼、白宏、阿松等多种自称,解放后,统称为哈尼族。据哈尼族创世史诗《浦嘎纳嘎》记载,哈尼祖先诞生于遥远的"努玛阿美"地方,后长途迁徙,定居滇中"谷哈"(今昆明一带),融入"昆明"部族,后因战乱频繁,哈尼族祖先被迫离开滇中腹地,南迁六诏山区和滇南红河南岸,多数定居于红河南岸的深山老林中,以今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县境一带为生息繁衍和活动的中心。现哈尼族分布于元阳县各地,多集中于高山和半山地区,这些地区水丰土肥,气候温和,物产丰富。自明、清以来,这些地区逐步得到开发。境内先后置纳楼茶甸长官司、纳更土巡检、稿吾土把总和勐弄、宗瓦、宗哈、五亩、五邦、水塘、马龙六掌寨,统属临安府。民国时期直至解放后,元阳县行政区划几经变更,现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世居哈尼、彝、汉、傣、苗、瑶、壮7种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数的88.02%,其中哈尼族人就占总入口的53.29%。元阳的哈尼梯田就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哈尼族人民依山造田,建造梯田堪称哈尼人民一绝,是他们对历史作出的重大贡献。在海拔280米~1800米之间梯田密布,呈现出一幅"山间水沟如玉带,层层梯田似天梯"的农耕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阳哈尼梯田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文化景观 山地 大山 文明 稻作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的农村自建房营建体系初探——以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为例
12
作者 王瑜 李莉萍 《建筑与环境》 2016年第2期31-32,共2页
针对目前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内大量农村自主营建的无序的混乱现状,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自建房的营建体系,以此来改善和促进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内的社会、文化、旅游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协调新建自建房和传统民居的建设活动。通过实... 针对目前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内大量农村自主营建的无序的混乱现状,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自建房的营建体系,以此来改善和促进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内的社会、文化、旅游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协调新建自建房和传统民居的建设活动。通过实地调研测绘和村民的访谈。并结合实例进行跟踪调研,探讨自建房营建体系的构架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 自建房的营建体系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市场营销策略探讨——以元阳哈尼梯田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丽郦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年第23期142-143,共2页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旅游业悄然兴起,已经成为一种我国社会经济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此,针对元阳哈尼族梯田旅游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其市场营销策略的重要性和具体提升措施,为打造元阳哈尼梯田品牌文化,促进旅游业发展提...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旅游业悄然兴起,已经成为一种我国社会经济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此,针对元阳哈尼族梯田旅游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其市场营销策略的重要性和具体提升措施,为打造元阳哈尼梯田品牌文化,促进旅游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市场营销 元阳哈尼梯田 少数民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元阳哈尼梯田红米品牌塑造初探——基于台湾农作品牌塑造的对比分析
14
作者 毛磊秋 《中国商论》 2015年第27期1-3,共3页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于2013年6月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其旅游和生态文化价值日益受到重视,但作为元阳哈尼梯田重要农作产品的元阳哈尼梯田红米却并未建立得到市场充分认可的知名品牌。成功塑造梯田红米品牌将对云南哈尼梯田发展前景产生较大...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于2013年6月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其旅游和生态文化价值日益受到重视,但作为元阳哈尼梯田重要农作产品的元阳哈尼梯田红米却并未建立得到市场充分认可的知名品牌。成功塑造梯田红米品牌将对云南哈尼梯田发展前景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在分析掌生谷粒、禾本田有机农场、禾掌屋商社、南岛秧满田等台湾农作品牌案例的品牌塑造的基础上,针对元阳哈尼梯田红米的品牌塑造所存在的问题,借鉴台湾农作品牌的成功经验,从产品定位、包装设计、持续挖掘产品附加价值,提升品牌服务意识和消费者品牌参与度等方面着手,对元阳梯田红米的品牌塑造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阳哈尼梯田红米 品牌塑造 台湾农作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阳哈尼梯田遗产核心区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
15
作者 毛志睿 车兴蕊 +1 位作者 陈笑葵 高钰桔 《中国城市林业》 2025年第1期119-126,共8页
[目的]元阳哈尼梯田因其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素同构”系统展现的创造力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智慧而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从时空过程角度剖析其核心遗产区的景观格局的演变特征是推动实现遗产活态保护的重要基础,可为梯田文... [目的]元阳哈尼梯田因其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素同构”系统展现的创造力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智慧而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从时空过程角度剖析其核心遗产区的景观格局的演变特征是推动实现遗产活态保护的重要基础,可为梯田文化传承和生态价值保护的路径探索提供借鉴。[方法]利用元阳县申遗前后土地利用、实地调研等数据,借助景观指数、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空间分析等方法,剖析元阳哈尼梯田核心遗产区景观格局及其人地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1)哈尼梯田核心遗产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水田、旱地、村庄等类型为主,主要景观类型的复杂度下降、离散度程度增加,景观的分离程度加剧。申遗后整体景观格局呈现动态稳定;2)梯田在申遗后出现不同坡度、高程的小幅缩减,整体聚田比指数下降,核心遗产区正由“农业生产用地主导”向“生态-经济复合用地主导”转变,景观功能由维持生产生活向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功能转变,其人地关系表现出从“人地共生”转向“人地分离”的变化趋势。[结论]未来研究需深入探索哈尼梯田的人地关系演变,警惕“人地分离”现象,通过有效措施实现活态保护,适应现代社会的多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时空动态演变 文化景观遗产 遗产保护 元阳哈尼梯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产化对不同代际社区居民的遗产认同影响——以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地为例
16
作者 周小凤 张朝枝 《中国生态旅游》 CSCD 2024年第3期517-528,共12页
遗产化是生成、建构与解构遗产身份认同的重要文化过程与手段,阐明其对不同代际社区居民的遗产认同影响机制,有利于实现文化遗产的代际传承。文章以遗产认同理论为基础,通过田野调研与质性文本分析遗产化对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地不同代际... 遗产化是生成、建构与解构遗产身份认同的重要文化过程与手段,阐明其对不同代际社区居民的遗产认同影响机制,有利于实现文化遗产的代际传承。文章以遗产认同理论为基础,通过田野调研与质性文本分析遗产化对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地不同代际社区居民的遗产认同影响差异。研究发现:(1)遗产化对不同代际社区居民的遗产认同影响包括价值认同、主体认同与空间认同。(2)在价值认同方面,遗产化积极影响不同社区居民对遗产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认同,但对年长居民关于遗产的科学价值与社会经济价值认同影响更为显著。(3)遗产化没有显著影响不同代际社区居民对遗产的族群认同与自我认同。(4)在空间认同方面,遗产化显著增强不同代际社区居民对遗产的地方认同,但对遗产的国家尺度身份认同影响不显著。积极培育遗产地社区居民的遗产认同,既要完整地传播遗产价值,也要构建涵盖多元主体、多空间尺度的包容性遗产认同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化 遗产认同 社区居民 代际差异 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地
原文传递
云南元阳哈尼梯田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林菁菁 李进斌 +6 位作者 刘林 李夏 李会芬 何霞红 朱书生 李成云 朱有勇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3-51,共9页
利用12对SSR引物,对来自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水稻品种上的稻瘟病菌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运用日本清泽建立的鉴别品种对其中62个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显示:稻瘟病菌总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He=0.57±0.27,... 利用12对SSR引物,对来自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水稻品种上的稻瘟病菌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运用日本清泽建立的鉴别品种对其中62个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显示:稻瘟病菌总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He=0.57±0.27,I=1.17±0.60)。聚类分析表明,在80%相似水平下菌株可划分为9个多样性群体。供试菌株划分为16个生理小种,其中002、000和006为优势小种。分离的不同海拔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和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海拔1600~1700m生理小种最丰富,达9个生理小种;海拔1500~1600m、1400~1500m和1700~1800m,生理小种分别为6、5和4个;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从海拔1400~1500m分离的菌株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He=0.57±0.24),并划分为6个群体。综合分析表明,在元阳哈尼梯田系统中,栽培传统品种遗传多样性越丰富的区域,其稻瘟病菌群体多样性和生理小种也越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传统品种 稻瘟病菌 遗传多样性群体 生理小种 元阳哈尼梯田
原文传递
亚热带山地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实证研究——以云南省元阳县哈尼族梯田文化景观为例 被引量:48
18
作者 角媛梅 肖笃宁 程国栋 《山地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266-271,共6页
一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文化 ,而民族文化又对自然环境具有改造作用。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相互适应是文化与环境持续存在的原因。本文通过深入到处云南南部亚热带山地地区的元阳县哈尼族地区的调查 ,提出和分析了哈尼文... 一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文化 ,而民族文化又对自然环境具有改造作用。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相互适应是文化与环境持续存在的原因。本文通过深入到处云南南部亚热带山地地区的元阳县哈尼族地区的调查 ,提出和分析了哈尼文化与自然环境相互适应的结果一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特征 ,并探讨了哈尼文化与自然环境两者梯田景观的关系 ,证实了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是哈尼文化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结果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 自然环境 和谐发展 元阳哈尼梯田 文化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田型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社区网络治理研究——以元阳哈尼梯田为例
19
作者 晏雄 解长雯 +1 位作者 闫昕 乔思琪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2021年第2期149-161,共13页
由于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社区主体间的利益冲突与矛盾,使梯田型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社区治理更为复杂、可持续发展面临更大困难。本文通过对元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社区社会网络结构的深入分析,提出只有整合各类主体在旅游发展过程... 由于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社区主体间的利益冲突与矛盾,使梯田型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社区治理更为复杂、可持续发展面临更大困难。本文通过对元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社区社会网络结构的深入分析,提出只有整合各类主体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动机和兴趣,处理好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差异,构建多元化的网络治理体系,才能推动社区治理长期有效运行;只有构建多方参与的信任与互惠机制,提高专业参与者的参与度,制定相对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避免其重蹈菲律宾伊富高梯田、印度尼西亚巴厘梯田的覆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化遗产 旅游社区 网络治理 元阳哈尼梯田
原文传递
从地理视角看元阳哈尼梯田
20
作者 卢卫 宋晓宇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80,共3页
元阳哈尼梯田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不仅视觉惊艳,其低碳的梯田农业生态系统、"稻禽""稻鱼"共生系统,以及各族人民守望相助的民族感情都体现着生态视角的人地和谐之美.随着时代发展,元阳哈尼梯田面临无人... 元阳哈尼梯田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不仅视觉惊艳,其低碳的梯田农业生态系统、"稻禽""稻鱼"共生系统,以及各族人民守望相助的民族感情都体现着生态视角的人地和谐之美.随着时代发展,元阳哈尼梯田面临无人耕种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视角 元阳哈尼梯田 人地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