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中低位肛门闭锁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研究(附2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席银华 周美华 +1 位作者 欧阳莉 易志文 《江西医药》 CAS 2004年第3期186-187,共2页
围手术期处理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外科手术的成功,除了需要正确的诊断和手术操作外,围绕手术而进行的处理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先天性中低位肛门闭锁 围手术期 外科治疗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中高位肛门闭锁的效果及对创伤反应、排便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徐珂 张攀 郝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4期106-109,130,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肛门成形术(LAARP)治疗先天性中高位肛门闭锁的效果及对创伤反应、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先天性中高位肛门闭锁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肛门成形术(LAARP)治疗先天性中高位肛门闭锁的效果及对创伤反应、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先天性中高位肛门闭锁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传统Pena术治疗,观察组接受LAARP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24 h新生儿疼痛量表(NIP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的Cor、CRP、CRH、ACT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2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的排便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ARP治疗先天性中高位肛门闭锁可缓解机体创伤反应及术后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排便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下肛门成形术 先天性高位肛门闭锁 创伤反应 排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中高位先天性肛门闭锁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3
作者 龙雪峰 李强辉 +3 位作者 黄少华 周维模 吴昌耀 卢燕玲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112-116,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中高位先天性肛门闭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12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进行腹腔镜辅助三期肛门成形术治疗的18例中、高位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为观察组,随机选择2005年10月至20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中高位先天性肛门闭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12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进行腹腔镜辅助三期肛门成形术治疗的18例中、高位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为观察组,随机选择2005年10月至2014年12月的18例进行三期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治疗的患儿为对照组,然后将2组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关瘘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肛门功能评分、直肠肛管测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好于对照组,关瘘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肛门功能评分及直肠肛管测压结果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中高位先天性肛门闭锁的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价值高,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 高位先天性肛门闭锁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低位肛门闭锁33例术后护理 被引量:2
4
作者 范清秀 曾巧玲 +1 位作者 刘芳 黄利娥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13年第12期60-61,共2页
总结先天性低位肛门闭锁行肛门成形术术后的护理。术后做好患儿肛门切口护理,扩肛,加强肛门排便功能锻炼及健康教育,出院指导及宣教。所有患儿术后均排便通畅,无并发症出现。术后肛门护理、扩肛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先天性低位肛门闭锁 肛门成形术 术后护理 扩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中高位先天性肛门闭锁临床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戴育坚 刘震 胡伟泽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S02期137-137,共1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中高位先天性肛门闭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中高位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对照组采用后矢状入...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中高位先天性肛门闭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中高位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对照组采用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平均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3个月的Wexner肛门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最大肛管静息压和静息非对称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位先天性肛门闭锁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的临床疗效确切,突出表现在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肛门功能评分及直肠肛管测压结果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先天性肛门闭锁 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低位肛门闭锁术后疗效观察
6
作者 马丽霜 马继东 +3 位作者 马汝柏 曾向红 姚俊洁 戴燕虹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23-225,共3页
为了研究先天性低位肛门闭锁手术后肛门外观与排便功能情况,我们随访了25例术后患儿,分别查询排便情况,进行了临床体检、直肠肛管测压及钡灌肠检查。结果:80%患儿排便正常;术后外观主要缺陷为:肛门后切术后遗留的“八”形缺损、... 为了研究先天性低位肛门闭锁手术后肛门外观与排便功能情况,我们随访了25例术后患儿,分别查询排便情况,进行了临床体检、直肠肛管测压及钡灌肠检查。结果:80%患儿排便正常;术后外观主要缺陷为:肛门后切术后遗留的“八”形缺损、粘膜外翻、肛门位置前移及会阴短缩;部分患儿直肠测压、钡灌肠检查指标仍劣于正常儿。作者认为合并瘘管并经肛门后切术治疗的部分患儿,应在术后一定时间行1期手术,切除瘘管粘膜,缝合皮肤,必要时修补括约肌,以获得术后更理想的肛门外观与排便控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低位肛门闭锁 肛门闭锁 外科手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中高位肛门闭锁20例
7
作者 李水学 杨海轩 +2 位作者 阿不都塞米 周玲 韩振魁 《新疆医学》 2005年第5期54-55,共2页
文献报道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时,高位者括约肌发育不良或不发育,中位较好,低位正常.然而对括约肌发育形态上直观的变化了解极少.为了对手术中括约肌及耻骨直肠环,肛门肌肉复合体的辨别,我们采用术中电兴奋刺激肛门周围肌肉寻找耻骨直肠... 文献报道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时,高位者括约肌发育不良或不发育,中位较好,低位正常.然而对括约肌发育形态上直观的变化了解极少.为了对手术中括约肌及耻骨直肠环,肛门肌肉复合体的辨别,我们采用术中电兴奋刺激肛门周围肌肉寻找耻骨直肠肌环或肛门周围肌肉复合体中心.在术中明确此肌坏或肛门肌肉复合体中心,与未找到者手术效果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高位肛门闭锁 肛门周围 电兴奋刺激 括约肌 手术 复合体 文献报道 发育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三期肛门成形术治疗中高位先天性肛门闭锁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朱智新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9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三期肛门成形术治疗中高位先天性肛门闭锁的临床价值。方法 20例中高位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观察组通过腹腔镜辅助三期肛门成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三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三期肛门成形术治疗中高位先天性肛门闭锁的临床价值。方法 20例中高位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观察组通过腹腔镜辅助三期肛门成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三期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肛门功能优良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三期肛门成形术治疗中高位先天性肛门闭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可行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先天性肛门闭锁 肛门成形术 高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中高位肛门闭锁患儿行Ⅰ期后矢状路肛门直肠成型术效果及中期预后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吴贤龙 郑建都 林晓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5期728-729,778,共3页
目的:观察先天性中高位肛门闭锁患儿行Ⅰ期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型术效果,并对中期预后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先天性中高位肛门闭锁患儿25例,并行Ⅰ期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型术,记录手术后并发症情况,出院... 目的:观察先天性中高位肛门闭锁患儿行Ⅰ期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型术效果,并对中期预后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先天性中高位肛门闭锁患儿25例,并行Ⅰ期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型术,记录手术后并发症情况,出院6个月后观察其排便功能情况。结果:25例患儿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渗血、尿外渗、肛门狭窄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0%、8.0%、4.0%、4.0%,并发症较少;出院时排便功能优的患儿所占的比例为44.0%,出院后6个月为92.0%,患儿排便功能恢复良好。结论:Ⅰ期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型术治疗于先天性中高位肛门闭锁患儿,能够有效地缩短治疗时间,提升预后良好的排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肛门闭锁 肛门直肠成型术 高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例先天性低位肛门闭锁患儿术后护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禇燕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22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12例先天性低位肛门闭锁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市社会福利院门诊部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例先天性低位肛门闭锁患儿,均予以术后护理。术后随访半年,观察12例患儿是否有正常肛门功能、排便习惯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12例先天性低位肛门闭锁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市社会福利院门诊部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例先天性低位肛门闭锁患儿,均予以术后护理。术后随访半年,观察12例患儿是否有正常肛门功能、排便习惯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2例先天性低位肛门闭锁患儿术后随访过程中,出现造瘘口皮肤感染1例,予以对症治疗后好转,患儿肛门功能及排便习惯,均恢复正常。结论术后护理在先天性低位肛门闭锁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避免并发症发生,促进患儿养成良好排便习惯,并使肛门功能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低位肛门闭锁 术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低位肠闭锁手术方法改进
11
作者 张惠京 吕洪权 《现代手术学杂志》 1997年第3期212-212,共1页
作者对1例回肠远段盲端型肠闭锁,采用经肛门注气扩张结肠,肠切除端端吻合术,效果满意。随访3年5个月,小儿发育良好。
关键词 先天性低位闭锁手术 闭锁 肛门结肠充气 导尿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阴瘘管后切倒Y型切口肛门成形术治疗中低位肛门闭锁伴会阴瘘21例疗效观察
12
作者 黄圣余 谢承 林立华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会阴瘘管后切倒Y型切口肛门成形术治疗中低位锁肛伴会阴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1例先天性中低位锁肛伴会阴瘘患儿采用会阴瘘管后切倒Y型切口肛门成形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21例中低位锁肛伴会阴瘘患儿经... 目的探讨会阴瘘管后切倒Y型切口肛门成形术治疗中低位锁肛伴会阴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1例先天性中低位锁肛伴会阴瘘患儿采用会阴瘘管后切倒Y型切口肛门成形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21例中低位锁肛伴会阴瘘患儿经该术式均获得满意效果,术后全部病例均采用门诊及电话相结合的方式随访,除1例4岁男患儿术前因继发结肠扩张导致术后发生便秘外,全部患儿肛门外观良好能正常排便、无肛门失禁、直肠黏膜脱垂、尿道/阴道后壁损伤等并发症,按kelly肛门功能临床评分法标准评价,优20例,良1例。结论会阴瘘管后切倒Y型切口肛门成形术术式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肛门闭锁 瘘管 倒Y型切口 肛门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位肛门闭锁Penā术后肛门功能分期随访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成鹏 王雅 +1 位作者 马从乾 杨军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4年第2期46-47,共2页
目的:评价中高位肛门闭锁Pen(?)术后不同时期的肛门功能。方法:36例中高位肛门闭锁Pen(?)术后患儿,其中男30例,女6例,伴尿道(阴道)瘘者16例,无瘘者22例。分为五个时期进行肛门功能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平均临床评分、客观评分... 目的:评价中高位肛门闭锁Pen(?)术后不同时期的肛门功能。方法:36例中高位肛门闭锁Pen(?)术后患儿,其中男30例,女6例,伴尿道(阴道)瘘者16例,无瘘者22例。分为五个时期进行肛门功能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平均临床评分、客观评分和综合评分分别为2.58±1.23、2.94±1.10、3.33±1.50、3.22±0.94、2.89±0.87,3.08±1.03、3.39±1.26、3.58±1.77、3.56±1.31、3.78±1.52和2.86±1.50、3.16±1.34、3.46±1.23、3.39±1.20、3.33±1.27。其中Pi≤0.05(i=1~5)。Pen(>)术后患儿肛门临床评分以第三年为中心呈近似正态分布,前三年肛门功能评份呈逐渐上升趋势,三年后临床评分呈逐渐下降趋势,肛门功能客观评分呈一直上升趋势。结论:通过对不同时期肛门功能评分的分析,选择中高位肛门闭锁患儿Pen(?)术后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高位肛门闭锁 Pena术 肛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高位肛门闭锁一期成形术的术中护理
14
作者 姜定湘 邓琬澜 陈静琦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06年第3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高位肛门闭锁 腹腔镜器械 一期成形术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护理 先天性高位肛门直肠畸形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消化道发育畸形 肛门成形术 小儿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肛周护理在肛门闭锁患儿术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石琦 池成涛 刘小倩 《黑龙江医学》 2021年第20期2220-2221,共2页
目的:探讨10例先天性肛门闭锁(Congenital anal atresia)患儿术后应用集束化肛周护理的疗效。方法:选取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小儿外科2010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20例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分为常规组和集束组,每组各10例。常规组患... 目的:探讨10例先天性肛门闭锁(Congenital anal atresia)患儿术后应用集束化肛周护理的疗效。方法:选取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小儿外科2010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20例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分为常规组和集束组,每组各10例。常规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服务,集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实施程集束化肛周护理,比较不同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集束组明显优于常规组,10例集束组护理患儿术后肛周无感染、溃烂,恢复快,且无并发症的发生,在随访过程中,集束组患儿排便功能习惯良好。结论:集束化的肛周护理对肛门闭锁患儿术后疾病恢复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它不仅减少了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也缩短了患儿住院时间,增加患儿家属的满意度,集束化肛周护理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低位肛门闭锁 集束化肛周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矢状入路经骶会阴肛门成形术对先天性中高位肛门闭锁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苏嘉鸿 《医学信息》 2023年第7期123-126,共4页
目的研究后矢状入路经骶会阴肛门成形术对先天性中高位肛门闭锁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64例行后矢状入路经骶会阴肛门成形术的先天性中高位肛门闭锁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 目的研究后矢状入路经骶会阴肛门成形术对先天性中高位肛门闭锁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64例行后矢状入路经骶会阴肛门成形术的先天性中高位肛门闭锁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后矢状入路经骶会阴肛门成形Ⅰ期术治疗,观察组行伴有瘘管中高位肛门闭锁扩张瘘管后Ⅰ期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临床手术指标、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排便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口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与对照组的93.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18.75%(P<0.05);观察组术后2个月大便失禁、污粪、括约肌收缩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大便失禁、污粪、括约肌收缩力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矢状入路经骶会阴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中高位肛门闭锁具有较高中远期总有效率,采用伴有瘘管Ⅰ期术,可缩短创口恢复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排便功能评分,可实现较理想的中远期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骶会阴肛门成形术 先天性高位肛门闭锁 排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肛门直肠手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瑞腾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07年第6期382-383,共2页
关键词 肛门直肠 氯胺酮 手术 小儿 婴幼儿 直肠闭锁 先天性无肛 麻醉处理 喉痉挛 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管麻醉和气管插管全麻在肛门成形术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柳妹 潘永英 +1 位作者 金宇林 宋兴荣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4期69-70,共2页
目的 比较骶管麻醉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低位肛门闭锁手术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ASAⅠ~Ⅱ级低位肛门闭锁患儿36例,随机分为气管插管全麻组(G组)和骶管麻醉(C组),每组18例.各组观察诱导前(N0)、诱导后(N1)、切皮后(N2... 目的 比较骶管麻醉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低位肛门闭锁手术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ASAⅠ~Ⅱ级低位肛门闭锁患儿36例,随机分为气管插管全麻组(G组)和骶管麻醉(C组),每组18例.各组观察诱导前(N0)、诱导后(N1)、切皮后(N2)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测手术开始时(T0)、30分钟(T1)时刻动脉血气分析情况;记录肛门肌肉松弛度;采用新生儿和婴儿术后评分(CRIES)评估镇痛效果;术后躁动发生例数;手术时间;苏醒时间;NICU停留时间.结果 两组在N1、N2与NO组内比较,MAP、HR均有所下降,组内统计学有差异(P〈0.05),各时间点对应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SPO2在各个时间点组内和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PH、PO2、PCO2、SaO2比较有统计学差异;C组肛门肌肉松弛度好,苏醒快、NICU停留时间短、术后镇痛好,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躁动G组出现10例,C组出现2例.结论 骶管麻醉和气管插管全麻都是安全有效的用于肛门成形术的麻醉方法,骶管麻醉能提供更好肌肉松弛度、更快术后恢复、更好术后镇痛,骶管麻醉在肛门成形术中效果优于气管插管全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低位肛门闭锁 气管插管全麻 骶管麻醉
原文传递
新生儿低位肠梗阻X线诊断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叶晓蔚 周波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358-359,共2页
新生儿低位肠梗阻是新生儿常见的急腹症,病因包括先天性巨结肠、直肠肛门闭锁、腹股沟疝嵌顿、胎粪性腹膜炎、小肠闭锁等。此类患儿若不及时诊治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而死亡。因此早期诊断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关键。本文对我院1999... 新生儿低位肠梗阻是新生儿常见的急腹症,病因包括先天性巨结肠、直肠肛门闭锁、腹股沟疝嵌顿、胎粪性腹膜炎、小肠闭锁等。此类患儿若不及时诊治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而死亡。因此早期诊断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关键。本文对我院1999—2009年收治的60例低位肠梗阻患儿进行分析,提出x线检查可明确消化道畸形的部位及性质,目前仍是诊断新生儿下消化道畸形最快捷、最简单、最准确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肠梗阻 x线诊断 新生儿 消化道畸形 先天性巨结肠 直肠肛门闭锁 腹股沟疝嵌顿 胎粪性腹膜炎
原文传递
直肠前庭瘘的手术治疗
20
作者 高伟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8年第5期58-59,共2页
笔者采用手术治疗直肠前庭瘘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均为女性;年龄3个月至10岁;病程20d至10年。手术年龄:〈1岁3例,1~2岁1例,7岁1例,8岁2例,9岁1例,10岁1例,最小3个月。其中先天性肛门闭锁并直肠前... 笔者采用手术治疗直肠前庭瘘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均为女性;年龄3个月至10岁;病程20d至10年。手术年龄:〈1岁3例,1~2岁1例,7岁1例,8岁2例,9岁1例,10岁1例,最小3个月。其中先天性肛门闭锁并直肠前庭瘘3例,低位直肠前庭瘘5例,低位复杂性直肠前庭瘘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前庭瘘 手术治疗 先天性肛门闭锁 手术年龄 临床资料 复杂性 低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