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先秦史官与古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被引量:7
1
作者 孟雪梅 《图书馆学研究》 CSSCI 1999年第2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先秦史官 古代图书馆 古代典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史官的职责与地位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钟其炎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12,共2页
先秦时期,文书工作、档案管理、记注历史,这三项工作是结合在一起的,其职能承担者是我国历史上统称的史官。《说文解字》云:“史,记事者也,从右持中。”我国古代,官史合二为一,“史”即是官,是掌持簿书,判断讼狱,管人管事的... 先秦时期,文书工作、档案管理、记注历史,这三项工作是结合在一起的,其职能承担者是我国历史上统称的史官。《说文解字》云:“史,记事者也,从右持中。”我国古代,官史合二为一,“史”即是官,是掌持簿书,判断讼狱,管人管事的人。先秦史官,就是最早的文书档案工作者,也是最早的知识分工。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史官的职责与地位也在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史官 职责 《说文解字》 文书工作 档案工作者 先秦时期 档案管理 合二为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史官、典籍与人口管理 被引量:1
3
作者 焦培民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51,共2页
在一般人看来,史官是写史之官,典籍是古代书籍,其实这种理解在先秦时期基本上是错误的,先秦史官不是文化官员,而是政务官,先秦典籍不是一般书籍,而是族谱和册令。先秦史官和典籍都与人口管理有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先秦史官 先秦典籍 人口管理 古代书籍 先秦时期 政务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先秦史官与中国古代图书典籍的关系
4
作者 管莹莹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9-30,共2页
我国古代图书典籍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五千年历史有着一定的关联性,而先秦时期作为我国历史的重要发展时期,其图书典籍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先秦时期按历史年代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经历了近3000年的历史,这期间... 我国古代图书典籍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五千年历史有着一定的关联性,而先秦时期作为我国历史的重要发展时期,其图书典籍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先秦时期按历史年代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经历了近3000年的历史,这期间史官制度的发展也经历了缓慢而复杂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图书 典籍 先秦史官 历史年代 先秦时期 史官制度 关联性 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史官文史职守的形成
5
作者 林训涛 《人民周刊》 2021年第16期74-75,共2页
“史”字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认为“史”有四义:用如事,事业之意;任事者之称;用如使,令也;一期贞人名。史实为事之初文,后世复分化孳乳为史、吏、使等字。首先,史巫瞽(gǔ)不分,史义由生产之事发展为保障生产之事... “史”字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认为“史”有四义:用如事,事业之意;任事者之称;用如使,令也;一期贞人名。史实为事之初文,后世复分化孳乳为史、吏、使等字。首先,史巫瞽(gǔ)不分,史义由生产之事发展为保障生产之事。文史职守由此萌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义 甲骨文 徐中舒 《甲骨文字典》 先秦史官 文史 职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史官概况及其特点
6
作者 孙立涛 《华夏文化》 2014年第4期6-7,共2页
我国的史官文化源远流长。传说中,仓颉、沮诵是黄帝的史官,《史记》、《汉书》中都有记载,当然这只是传说。当时可能没有“史官”称谓或正式史官职位的设置,但是应该有相当于后世史官职能的职位或机构。
关键词 先秦史官 《史记》 《汉书》 文化源 传说 职位 黄帝 中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先秦史官与中国古代图书典籍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林晓平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44-46,共3页
先秦史官是我国最早的图书甲骨之书的制作者 ,而且 ,在此后从甲骨之书向竹帛之书的转变过程中 ,他们记言记事 ,为各种著作的出现积累资料 ,并编著了大量的历史著作 ,同时 ,他们还承担着掌管图书典籍的职责 ,在中国古代图书的早期创始阶... 先秦史官是我国最早的图书甲骨之书的制作者 ,而且 ,在此后从甲骨之书向竹帛之书的转变过程中 ,他们记言记事 ,为各种著作的出现积累资料 ,并编著了大量的历史著作 ,同时 ,他们还承担着掌管图书典籍的职责 ,在中国古代图书的早期创始阶段中 ,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史官 中国古代 古代图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史官制度概说 被引量:1
8
作者 余行迈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S1期98-106,共9页
我国历史悠久,史书发达之早与积累之富,举世罕见。从可信资料看来,自商周开始,历代王朝为了总结统治经验,谋求享国长远,无不“立史官以书时事,载善恶以为沮劝”。于是史官制度和官修史书的传统,历代相承,迄于清末,延续了数千年。数千年... 我国历史悠久,史书发达之早与积累之富,举世罕见。从可信资料看来,自商周开始,历代王朝为了总结统治经验,谋求享国长远,无不“立史官以书时事,载善恶以为沮劝”。于是史官制度和官修史书的传统,历代相承,迄于清末,延续了数千年。数千年来,我国史书虽有大量散失,但流传至今的仍是汗流充栋,浩如烟海。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史官制度的产物,即官修史书,可见史官制度的延续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官制度 先秦史官 我国古代 左传 内史 周代史官 史书 官书 司马迁 御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先秦史官职掌为何既涉及宗教又涉及政治
9
作者 曾祥辉 《文教资料》 2010年第10期111-113,共3页
据史料记载,先秦时期史官的主要职掌在于宗教和政治两方面。史官制度的发展有着其重要的时代特点,本文主要对“三礼”中记载史官职掌的内容进行分析,以帮助读者对先秦史官的这一特点理清一条脉络.从而了解先秦史官职掌双重性的缘由。
关键词 先秦史官 宗教 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史记》看先秦史官的优良传统及其对现代秘书工作的影响
10
作者 张春红 陈海丽 《克山师专学报》 2004年第2期71-73,共3页
先秦史官是我国秘书工作的鼻祖。在长期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先秦史官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通过对《史记》一书的研究,我们认为先秦史官的优良传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书 法不隐,实事求是;二、忠于职守,一丝不苟;三、积极进谏,参谋咨... 先秦史官是我国秘书工作的鼻祖。在长期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先秦史官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通过对《史记》一书的研究,我们认为先秦史官的优良传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书 法不隐,实事求是;二、忠于职守,一丝不苟;三、积极进谏,参谋咨询;四、知识广博,素质优秀 。现代秘书人员学习继承这些优良传统,对做好新时期的秘书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史官 《史记》 优良传统 现代秘书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史官职守及其它
11
作者 张立生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4-64,共1页
先秦史官的职守较为复杂,虽然史与巫祝并称,史官与祝宗卜史有相通的地方,但不完全一致,这是我们论先秦史官应该特别注意到的。保存典籍是史官的重要职责,《左传·昭公二年》载:“晋侯使韩宣子来聘,……观书于太史氏。”又《... 先秦史官的职守较为复杂,虽然史与巫祝并称,史官与祝宗卜史有相通的地方,但不完全一致,这是我们论先秦史官应该特别注意到的。保存典籍是史官的重要职责,《左传·昭公二年》载:“晋侯使韩宣子来聘,……观书于太史氏。”又《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载:“周史有以《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史官 职守 《周易》 《易》 社稷无常奉 君臣无常位 先秦时期 祝宗卜史 左传 历史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史官文史职守的形成
12
作者 林训涛 《智慧中国》 2021年第9期51-53,共3页
"史"字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认为"史"有四义:用如事,事业之意;任事者之称;用如使,令也;一期贞人名。史实为事之初文,后世复分化孳乳为史、吏、使等字。首先,史巫瞽不分,史义由生产之事发展为保... "史"字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认为"史"有四义:用如事,事业之意;任事者之称;用如使,令也;一期贞人名。史实为事之初文,后世复分化孳乳为史、吏、使等字。首先,史巫瞽不分,史义由生产之事发展为保障生产之事。文史职守由此萌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义 甲骨文 徐中舒 《甲骨文字典》 先秦史官 文史 职守
原文传递
“故事化”叙事与先秦“事语”文献的演进 被引量:3
13
作者 夏德靠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6-123,共8页
"故事化"叙事欲望源于史官群体为了挽救其在先秦时期文化政治地位的坠失而做出的一种努力姿态,由此也奠定先秦史传文献"事语"这一文体形态。先秦"事语"文献可以从编年体、"事"与"语"... "故事化"叙事欲望源于史官群体为了挽救其在先秦时期文化政治地位的坠失而做出的一种努力姿态,由此也奠定先秦史传文献"事语"这一文体形态。先秦"事语"文献可以从编年体、"事"与"语"之间组合两个角度进行形态学划分。按照前一标准,"事语体"可划分为编年体"事语"与本末体"事语"两大类型;按照后一标准,大致可划分为言显事隐、言隐事显及言事并重三种形态。这些次生态文本之间存在交叉融汇的地方,言显事隐、言隐事显及言事并重这些形态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与编年体结合,甚至互相之间可以被有机组合在同一文本中。站在演进的立场上看,言事并重的叙事模式高于言显事隐、言隐事显这两种类型,当言事并重方式出现之后,先秦史官群体的叙事技巧已臻于完善,从而预示纪传体文献的即将出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史官 故事化叙事 先秦史传文献 事语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战国诸子对先秦文献的保存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桐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4-139,共6页
先秦史官负有保存文献的职责,但在春秋战国秦汉之际,由于史官在政局动荡之下弃职奔逃,各国诸侯为僭越礼制而自毁典籍,几百年兼并战火无情地摧残诸多文献,特别是秦王朝大规模焚书,致使先秦史官系统保存的文献所剩无几。我们今天所读的先... 先秦史官负有保存文献的职责,但在春秋战国秦汉之际,由于史官在政局动荡之下弃职奔逃,各国诸侯为僭越礼制而自毁典籍,几百年兼并战火无情地摧残诸多文献,特别是秦王朝大规模焚书,致使先秦史官系统保存的文献所剩无几。我们今天所读的先秦古书,基本上是由战国诸子百家保存下来的。战国诸子保存文献是一种分散、独立、自发的民间个人行为,他们在学派之内以师徒相传的形式来传承文献,其文献保存往往与传播、删述融为一体,诸子百家传承文献的实质是传道,他们保存下来的文献是其传道授业的产物。战国诸子的文献保存为汉以后的文献分类提供了典籍依据,对此后中国政治文化学术发展方向也有重要影响,他们所保存的是一种经由战国诸子目光选择的历史文化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史官 战国诸子 文献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董氏家族看晋国史官的优良传统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恤琳 韩晓霞 《沧桑》 2001年第3期51-53,共3页
自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虞之子燮你改国号为晋后,晋国就开始了自己的历史。进入春秋时期,晋国国势强盛,疆域扩大。到春秋晚期,国中权卿争权夺利,互相兼并,最终在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自立。在晋国历史上,董氏家... 自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虞之子燮你改国号为晋后,晋国就开始了自己的历史。进入春秋时期,晋国国势强盛,疆域扩大。到春秋晚期,国中权卿争权夺利,互相兼并,最终在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自立。在晋国历史上,董氏家族世代为其史官。从先秦史官的职责来看,无论是从事占卜、掌管典籍、辅助治国、劝谏国君还是记载国事,都是涉及当时国家重大政治内容的活动。由此可见,史官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董氏家庭成员的政治活动,探讨严明国史官优良传统的形成和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氏家族 晋国史 《左传》 史官文化 赵简子 优良传统 司马迁 左史倚相 先秦史官 春秋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周易》的变通史学思想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怀祺 《史学史研究》 1987年第3期14-21,共8页
本刊从本期起,特辟“读书会”专栏。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选出有代表性的二十七部书,尽先加以论述,分期发表。这二十七部书是《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本刊从本期起,特辟“读书会”专栏。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选出有代表性的二十七部书,尽先加以论述,分期发表。这二十七部书是《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史记》、《汉书》、《后汉书》、《兰国志》、《续汉志》、《五代史志》、《史通》、《通典》、《资治通鉴》、《通志》、《文献通考》、《明夷待访录》、《读通鉴论》、《日知录》、《明儒学案》、《宋元学案》和《文史通义》。希望在1988年度第四期基本完成,欢迎投稿,长短不拘、文体不拘,但希望写出心得,不要重复陈词,不要作材料的简单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思想 周易 先秦史官 左传 历史知识 资治通鉴 文献通考 中国史学 历史盛衰 历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史学”词源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隆有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6年第5期127-127,共1页
“历史”和“史学”,今天已是常用词之一,但这两个词的出现,却要比史学本身的产生晚得多。我国史学,至迟在殷商“有册有典”以后便产生了,而“历史”和“史学”这两个词,最早却是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先秦时期,只有“史”字,主要用于... “历史”和“史学”,今天已是常用词之一,但这两个词的出现,却要比史学本身的产生晚得多。我国史学,至迟在殷商“有册有典”以后便产生了,而“历史”和“史学”这两个词,最早却是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先秦时期,只有“史”字,主要用于指掌管记事的史官。汉代有“史记”一词,先是用于指先秦史官所记而成的史书,东汉桓帝以后,遂成为司马迁所写史书之专名.这种情况,正是当时史在王宫、史书绝少、史学极不发达的必然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史书数量特多,史学空前兴盛,“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 历史 史书 司马迁 史记 汉代 出现在 先秦史官 高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围棋九品制探源——兼对《体育辞典》“棋品”条目的纠补
18
作者 张如安 《体育文化导刊》 1989年第2期35-37,共3页
中国是围棋的故乡,早在先秦史官撰写的《世本》中就有了“尧造围棋”的记载,自上古迄两汉的漫长历史时期内,围棋活动在曲折中发展,有了等级制度的萌芽。被后世目为棋道鼻祖的战国人弈秋,在《孟子·离娄》篇中被称为“
关键词 九品中正制 等级制度 先秦史官 历史时期 围棋九品制 孟子 中国古代 公元 邯郸 刘宋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大一统进程中史官地位的变迁
19
作者 张秀丽 《兰台世界(下半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7-68,共2页
先秦时期,史官曾是职掌天命的重要官员,在神与君主之间充当着桥梁作用。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政权的分崩离析,史官群体出现了分化。文吏和儒生在中国第一个封建专制国家短暂的王朝生涯中受到了不同的待遇。
关键词 先秦史官 地位变迁 以吏为师 焚书坑儒
原文传递
史学精粹
20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4-125,共2页
陈其泰:《论古代史家的信史追求》(《人文杂志》2017年第9期)秉笔直书,著史要符合"实录"的要求,为此百折不挠、惨淡经营,誓必撰写成信史留传后世,这是中国史学一个突出的优良传统。孔子"信以传信,疑以传疑"的主张和实践影响深远... 陈其泰:《论古代史家的信史追求》(《人文杂志》2017年第9期)秉笔直书,著史要符合"实录"的要求,为此百折不挠、惨淡经营,誓必撰写成信史留传后世,这是中国史学一个突出的优良传统。孔子"信以传信,疑以传疑"的主张和实践影响深远,被历代学者奉为圭臬。先秦史官董狐、南史不惜付出性命也要据实直书的精神一直激励后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史学 秉笔直书 先秦史官 陈其泰 信史 史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