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动力作用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张丽 顾瑛 +5 位作者 刘凡光 刘育英 赵秀梅 曾晶 韩丽娜 戴维德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69-75,共7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光敏剂血啉甲醚(HMME)、竹红菌乙素(HB)所介导的光动力作用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动态影响,了解光敏剂种类和浓度与微循环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显微数码相机录像和IMAGEPRO图像处理系统,对52只Wistar大鼠肠系...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光敏剂血啉甲醚(HMME)、竹红菌乙素(HB)所介导的光动力作用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动态影响,了解光敏剂种类和浓度与微循环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显微数码相机录像和IMAGEPRO图像处理系统,对52只Wistar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在光动力作用过程中的改变进行实时观测并记录,通过对微血管红细胞流柱宽度、血流速度、血流状态3种指标反映微循环的动态变化。结果光动力作用过程中、微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红细胞聚集、白细胞贴壁翻滚、附壁血栓形成,造成管腔狭窄、红细胞流径减小,并最终导致血流停滞,管腔闭塞。随光敏剂给药剂量的增加,微循环损伤出现时间提前,损伤程度加重。HMME的剂量为2.5、5、10、15和20mg/kg时,光动力作用后,红细胞流柱宽度百分比分别减少到照光前的51%、29%、19%、0%、0%,血流流速下降,分别为粒线流、粒流、粒摆流、停滞、停滞;HB的剂量为2、4、6和8mg/kg时,光动力作用后,红细胞流柱宽度百分比分别减少到照光前的88%、67%、14%、0%,血流流速分别下降为线粒流、粒流、粒摆流、停滞。血啉甲醚和竹红菌乙素所介导的光动力效应对微循环的损伤过程无明显差别,较小剂量的HB(8mg/kg)即能引起与较大剂量HMME(15mg/kg)相当的损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作用 大鼠 肠系膜 微循环 竹红菌乙素 敏剂 血啉甲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肠系膜微血管对光动力作用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丽 顾瑛 +2 位作者 刘凡光 赵井泉 靳玄烨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08-211,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分级的微血管对光动力作用组织敏感性差异 ,了解微循环因素对光动力作用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大鼠肠系膜活体微循环观察法 ,以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 ,采用显微数码相机录像和IMAGEPRO图像处理系统 ,选择红细胞流... 目的 比较不同分级的微血管对光动力作用组织敏感性差异 ,了解微循环因素对光动力作用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大鼠肠系膜活体微循环观察法 ,以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 ,采用显微数码相机录像和IMAGEPRO图像处理系统 ,选择红细胞流柱宽度百分比为评价指标 ,实时观测不同分级微血管在光动力作用中的改变及差异。结果 光动力作用时 ,微血管内皮细胞肿胀 ,红细胞聚集 ,白细胞贴壁 ,附壁血栓形成 ,管腔狭窄 ,红细胞流径减小 ,血流停滞 ,管腔闭塞。血卟啉衍生物介导光动力治疗时 ,毛细血管、微静脉、微动脉、小静脉 ,小动脉血管完全闭塞的时间分别为 6、1 6、1 8、2 2、2 6min,血卟啉单甲醚介导光动力治疗时各级微血管完全闭塞的时间为 6、1 8、30、32、4 4min ,竹红菌乙素介导光动力治疗时 ,各级微血管完全闭塞的时间为 1 6、2 6、36、4 0、5 8min。不同血管的红细胞流柱宽度百分比下降速度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在相同的光动力条件下 ,各级微血管反应敏感性差异显著 ,由强到弱依次表现为 :毛细血管 >微静脉 >微动脉≈小静脉 >小动脉。微血管对血卟啉衍生物、血卟啉单甲醚和竹红菌乙素所介导的光动力损伤敏感性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 完全闭塞 光动力作用 介导 肠系膜 动力治疗 红细胞 录像 图像处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卟啉衍生物光动力作用对DNA分子的损伤 被引量:3
3
作者 琦祖和 秦健 +2 位作者 赵晓剑 闫珺 李志高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39-144,共6页
从DNA结构损伤探讨了血卟啉衍生物(HPD)光动力作用杀伤细胞的机理。DNA经HPD+光处理后,立即进行电泳未见断链发生,但经在碱性溶液中加热处理后出现降解。这是由于碱基基团发生变化所致。引物延伸反应表明DNA分子发... 从DNA结构损伤探讨了血卟啉衍生物(HPD)光动力作用杀伤细胞的机理。DNA经HPD+光处理后,立即进行电泳未见断链发生,但经在碱性溶液中加热处理后出现降解。这是由于碱基基团发生变化所致。引物延伸反应表明DNA分子发生聚合。序列测定也出现错误序列,4种碱基A、G、C、T均可出现改变。以小鼠艾氏腹水癌DNA为材料,经HPD+光处理后再分别用BglⅡ与BamHⅠ降解,得到的片段比对照组变长。上述结果均说明HPD光动力作用可使DNA碱基发生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损伤 光动力作用 血卟啉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作用与微循环损伤效应(一)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丽 刘凡光 顾瑛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5-40,共6页
关键词 微循环损伤 PDT 动力学疗法 治疗中 光动力作用 基础研究 损伤效应 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作用对膀胱癌细胞株BIU-87凋亡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许川山 余茜 +2 位作者 吴士明 潘英俊 廖海洋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6-67,共2页
目的 :研究光动力抑癌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光动力作用后人膀胱癌细胞株BIU -87凋亡发生率。结果 :光动力实验组人膀胱癌细胞株BIU -87凋亡发生率达 2 6.11± 2 .5 9% ,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非常显著性 (P <0 .0 1)... 目的 :研究光动力抑癌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光动力作用后人膀胱癌细胞株BIU -87凋亡发生率。结果 :光动力实验组人膀胱癌细胞株BIU -87凋亡发生率达 2 6.11± 2 .5 9% ,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光动力作用能有效诱导人膀胱癌细胞株BIU -87的凋亡发生。这可能是其抑癌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作用 膀胱癌细胞 BIU-87 凋亡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酞菁脂质体光动力作用引起小鼠肿瘤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被引量:6
6
作者 周传农 池顺姬 +1 位作者 邓津生 梁军林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198-202,共5页
电镜观察了锌酞菁脂质体光动力作用引起小鼠MS-2纤维肉瘤的形态学变化。发现其作用很强,并对肿瘤细胞有明显的直接影响。肿瘤细胞的结构表现出明显的程序性细胞死亡(apoptosis,programmedceldeath)... 电镜观察了锌酞菁脂质体光动力作用引起小鼠MS-2纤维肉瘤的形态学变化。发现其作用很强,并对肿瘤细胞有明显的直接影响。肿瘤细胞的结构表现出明显的程序性细胞死亡(apoptosis,programmedceldeath)的特点:胞核染色质凝聚边集、核固缩、核破裂、染色质凝块流失、胞质内吞噬现象、胞膜表面肿胀粗钝的胞突形成、细胞碎裂等。加深了对锌酞菁脂质体光敏作用机理的认识,但其详细的发生机制和调节途径有待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酞菁 光动力作用 细胞死亡 纤维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作用可致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翔 易继林 +2 位作者 万亚峰 杨志芳 李兴睿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214-218,共5页
为探讨光动力作用(PDT)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epG2的杀伤效应,应用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epG2,采用血卟啉衍生物(HPD)为光敏剂,用He-Ne激光器(波长632.8 nm,能量密度120 J/cm2)进行激光照射,以系列浓度经不同剂量的光照后用MTT法测定... 为探讨光动力作用(PDT)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epG2的杀伤效应,应用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epG2,采用血卟啉衍生物(HPD)为光敏剂,用He-Ne激光器(波长632.8 nm,能量密度120 J/cm2)进行激光照射,以系列浓度经不同剂量的光照后用MTT法测定PDT对肝癌细胞的相对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率.发现随光敏剂浓度的升高和照先剂量的增加,光动力作用对细胞的相对抑制率逐渐增大,在低光动力剂量下明显上升,随后上升渐趋缓慢达平台期.取在特定的光动力剂量下,肝癌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现象,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光动力作用下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具有明确的杀伤效应,其机理可能与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作用 人肝癌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作用与生物膜 被引量:6
8
作者 苗丽霞 张宝琴 +1 位作者 肖谧 张镇西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90-193,共4页
关键词 光动力作用 生物膜 细胞毒性治疗方法 诱导细胞凋亡 therapy 动力学疗法 组织氧合状态 生物大分子 细胞内定位 敏剂定位 异常结构 代谢产物 毒性物质 细胞内膜 细胞氧化 照条件 细胞种类 性疾病 PDT 分子氧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作用对膀胱癌细胞线粒体相关调控蛋白Bcl-2/Ba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许川山 王志刚 +1 位作者 吴士明 虞乐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2219-2222,共4页
目的探讨激光活化BPD-MA光动力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激光活化BPD-MA光动力作用后人膀胱癌细胞B IU-87线粒体相关调控蛋白Bc 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激光活化BPD-MA光动力作用后膀胱癌细胞线粒... 目的探讨激光活化BPD-MA光动力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激光活化BPD-MA光动力作用后人膀胱癌细胞B IU-87线粒体相关调控蛋白Bc 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激光活化BPD-MA光动力作用后膀胱癌细胞线粒体相关调控蛋白Bc l-2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Bax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但Bax/Bc l-2比值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结论激光活化BPD-MA光动力作用后人膀胱癌细胞B IU-87线粒体相关调控蛋白Bc l-2表达水平的下降、Bax/Bc l-2比值的上升。激光活化BPD-MA光动力作用可能通过调控线粒体相关调控蛋白Bc 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诱导人膀胱癌细胞株B IU-87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作用 膀胱癌细胞 细胞凋亡 BCL-2蛋白 BAX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作用与微循环损伤效应(二)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丽 刘凡光 顾瑛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17-120,共4页
自Dougherty等[1-3]首次报道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恶性肿瘤以来,因其良好的组织选择性和作用强度的可控性在临床上受到普遍的重视.通过对治疗区瘤体的观察,发现光动力作用所致的微血管损坏效应甚为明显[4-6],这... 自Dougherty等[1-3]首次报道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恶性肿瘤以来,因其良好的组织选择性和作用强度的可控性在临床上受到普遍的重视.通过对治疗区瘤体的观察,发现光动力作用所致的微血管损坏效应甚为明显[4-6],这种现象启发人们将PDT用于良性血管增生性疾病的治疗.近年来,随着PDT基础研究的不断进展,对光动力作用的微血管效应认识进一步深入,PDT的适用范围已不仅仅局限于肿瘤性疾病,而广泛应用于多种良性增生性疾病,如鲜红斑痣(port wine stain,PWS)、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治疗中,取得了确切的疗效,同时对于PDT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增生性瘢痕等其他增生性疾病也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并展现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现就光动力-微循环效应的临床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作用 损伤效应 微循环 therapy 血管增生性疾病 动力学疗法 组织选择性 肿瘤性疾病 PDT 首次报道 恶性肿瘤 作用强度 基础研究 血管效应 可控性 治疗区 微血管 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作用对肿瘤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裔英 田万管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4期13-13,17,共2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光动力作用对肿瘤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04在解放军总医院临床实验科完成。对照组为外周血200μL中加入生理盐水200μL。实验组为200μL外周血加入1mg/L血卟啉200μL后在2mW/cm2红光... 目的观察小剂量光动力作用对肿瘤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04在解放军总医院临床实验科完成。对照组为外周血200μL中加入生理盐水200μL。实验组为200μL外周血加入1mg/L血卟啉200μL后在2mW/cm2红光下照射5s,两组均用Ficoll液分离红细胞,采用红细胞CR1的酶联免疫竞争吸附实验,在分子水平上体外测定实验组及对照组红细胞CR1活性及红细胞粘附的免疫复合物C3b分子含量。结果①实验组的C3b含量(0.1698±0.020)ng显著高于对照组(0.1380±0.020)ng(t=3.211,P<0.01)。②实验组CR1活性(0.2138±0.036)%显著高于对照组(0.1479±0.025)%(t=3.198,P<0.01)。结论小剂量光动力作用可增强肿瘤患者外周血红细胞CR1活性及粘附的免疫复合物C3b分子的表达,促进其免疫粘附功能,有利于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清除,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疗法 肿瘤 红细胞/免疫学 红细胞免疫功能 光动力作用 肿瘤患者 外周血 红细胞CR1活性 循环免疫复合物 临床实验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作用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翔 易继林 +1 位作者 万亚峰 李兴睿 《华中医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研究血卟啉衍生物光动力作用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及其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光动力作用后细胞凋亡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蛋白、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血卟啉衍生物光动力组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率达(25.28&... 目的研究血卟啉衍生物光动力作用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及其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光动力作用后细胞凋亡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蛋白、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血卟啉衍生物光动力组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率达(25.28±1.5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并且光动力作用后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卟啉衍生物光动力作用具有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生物学效应,而凋亡调控蛋白bcl-2表达水平的降低可能是血卟啉衍生物光动力作用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一个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卟啉 光动力作用 人肝癌细胞 细胞凋亡 BCL-2蛋白 BAX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作用对肿瘤组织损伤机理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晶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7年第3期286-288,共3页
关键词 肿瘤组织 光动力作用 损伤机理 恶性肿瘤细胞 放射治疗 动力疗法 选择性杀伤 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作用促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及对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14
作者 李翔 易继林 +2 位作者 万亚峰 杨志芳 李兴睿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224-227,共4页
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光动力作用后细胞凋亡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蛋白,bax蛋白表达水平.发现血卟啉光动力实验组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率达24.23±1.8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光动力作用后凋亡相关蛋白... 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光动力作用后细胞凋亡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蛋白,bax蛋白表达水平.发现血卟啉光动力实验组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率达24.23±1.8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光动力作用后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结果显示血卟啉光动力作用具有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生物学效应,而凋亡调控蛋白bcl-2表达水平的降低可能是血叶林光动力作用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一个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卟啉 光动力作用 人肝癌细胞 细胞凋亡 BCL-2蛋白 BAX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氨基酮戊酸对人鼻咽癌CNE细胞的光动力作用
15
作者 顾凌澜 仇荣星 +2 位作者 张菁 田洁 徐江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5-650,共6页
目的观察及检测5-氨基酮戊酸(5-ALA)对于人鼻咽癌CNE细胞的光动力作用。方法通过5-ALA与CNE细胞共培养后荧光检测确定适合的培养时间及药物浓度,从而观察5-ALA光动力治疗(5-ALA-PDT)后细胞的形态变化及坏死、凋亡情况,并且通过MTT检测5-... 目的观察及检测5-氨基酮戊酸(5-ALA)对于人鼻咽癌CNE细胞的光动力作用。方法通过5-ALA与CNE细胞共培养后荧光检测确定适合的培养时间及药物浓度,从而观察5-ALA光动力治疗(5-ALA-PDT)后细胞的形态变化及坏死、凋亡情况,并且通过MTT检测5-ALA浓度及激光器能量密度与细胞生存率的关系。结果5-ALA与CNE细胞共培养的适合时间为12 h,最大有效浓度1 mmol/L。5-ALA-PDT后能观察到细胞凋亡,能量密度越大,变化出现越早。并且,光动力后早期细胞主要凋亡,晚期细胞逐渐坏死。当激光能量密度不变时,细胞死亡率随药物浓度增高而增高,但并不呈线性相关;而5-ALA小于1 mmol/L且固定不变时,细胞生存率随能量密度增高而降低,且呈线性相关。结论5-ALA对CNE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并且PDT后的细胞生存率与5-ALA浓度及激光的能量密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酮戊酸 鼻咽癌 CNE细胞 光动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红外光谱研究光敏剂5-氨基酮戊酸的光动力作用机制
16
作者 刘健 郝倩云 +1 位作者 赵雪松 刘婉华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52,共2页
本文测定了光敏剂5-氨基酮戊酸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光敏作用后的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显示:光敏作用后,HeLa细胞磷酸二酯基团的对称伸缩振动峰1085cm-1和不对称伸缩振动峰1246cm-1蓝移,强度下降;蛋白质酰胺I带1656cm-1发生蓝移,酰胺Ⅱ带1... 本文测定了光敏剂5-氨基酮戊酸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光敏作用后的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显示:光敏作用后,HeLa细胞磷酸二酯基团的对称伸缩振动峰1085cm-1和不对称伸缩振动峰1246cm-1蓝移,强度下降;蛋白质酰胺I带1656cm-1发生蓝移,酰胺Ⅱ带1546cm-1出现红移;CH2对称伸缩振动峰2858cm-1,峰位蓝移2cm-1,峰值明显减弱。结果表明:DNA、蛋白质和磷脂是5-氨墓酮戊酸光敏作用的主要靶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红外 5-氨基酮戊酸 光动力作用 人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作用对人乳腺癌细胞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叶青青 蔡君 +4 位作者 李晶晶 杨继元 周忠晓 黄卓正 刘剑仑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光动力作用(PDT)对人乳腺癌细胞Bax和Bcl-2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分别在PDT作用不同时间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促凋亡蛋白Bax和抗凋亡蛋白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Bax蛋白表达在所有组无明显差异(... 目的:探讨光动力作用(PDT)对人乳腺癌细胞Bax和Bcl-2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分别在PDT作用不同时间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促凋亡蛋白Bax和抗凋亡蛋白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Bax蛋白表达在所有组无明显差异(P>0.05),Bcl-2蛋白表达自PDT后6h起显著下降(P<0.01);PDT后6hBax/Bcl-2比值依次递增,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动力作用可诱导人乳腺癌细胞发生凋亡,其机制可能与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比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作用 乳腺肿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作用对鸡冠皮肤微循环影响的研究
18
作者 张丽 顾瑛 刘凡光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68-168,共1页
关键词 光动力作用 鸡冠 皮肤微循环 微血管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菁绿介导光动力作用对前房炎症的影响
19
作者 查旭 李兰 +4 位作者 吴国玖 李云川 曹倩 杨文艳 张远平 《云南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525-527,共3页
目的观察吲哚青绿介导光动力作用对兔眼前房炎症的影响。方法 20只兔眼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吲哚青绿介导光动力组(B组)。分别对两组兔行晶状体超生乳化皮质吸出术:A组行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B组皮质吸出后前房内注入0.5ml浓度为5mg/ml... 目的观察吲哚青绿介导光动力作用对兔眼前房炎症的影响。方法 20只兔眼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吲哚青绿介导光动力组(B组)。分别对两组兔行晶状体超生乳化皮质吸出术:A组行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B组皮质吸出后前房内注入0.5ml浓度为5mg/ml的ICG后用810nm的半导体激光对后囊膜进行低能量(50mw/cm)照射2min。术前、术后1d、7d、14d及30d应用激光闪光细胞检测仪测定前房房水闪辉值和细胞计数值。结果术前A、B组flare值分别为3.11±1.20、3.23±1.32,P>0.05。术后1d分别为16.63±5.22、16.62±5.6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0d分别为3.28±1.24、3.30±1.22,差值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吲哚青绿介导光动力作用对兔眼前房炎症反应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青绿 光动力作用 前房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作用对红细胞与肿瘤细胞免疫粘附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陈裔英 杨红 +1 位作者 谢企良 郭峰 《中华理疗杂志》 1999年第3期163-164,共2页
为探讨光动力作用对人类外周血红细胞与肿瘤细胞免疫粘附的影响,我们采用肿瘤红细胞花环实验,体外观察光动力作用及红光对肿瘤患者的红细胞与肿瘤细胞免疫粘附的影响。结果显示,光动力作用可以显著增强肿瘤细胞与红细胞的相互粘附。... 为探讨光动力作用对人类外周血红细胞与肿瘤细胞免疫粘附的影响,我们采用肿瘤红细胞花环实验,体外观察光动力作用及红光对肿瘤患者的红细胞与肿瘤细胞免疫粘附的影响。结果显示,光动力作用可以显著增强肿瘤细胞与红细胞的相互粘附。材料和方法肿瘤患者外周抗凝血,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作用 红细胞 肿瘤细胞 免疫粘附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