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差分四相相移键控调制解调算法设计
1
作者 王晨 潘建国 +1 位作者 郑振东 王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4期362-366,共5页
以软件无线电技术为基础,针对差分四相相移键控(DQPSK)调制解调系统设计了全新的算法,实现了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平台下的DQPSK全数字调制解调,并可通过软件编程进行电路升级.与传统DQPSK调制解调电路相比,不但缩减了印制电路板(PCB... 以软件无线电技术为基础,针对差分四相相移键控(DQPSK)调制解调系统设计了全新的算法,实现了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平台下的DQPSK全数字调制解调,并可通过软件编程进行电路升级.与传统DQPSK调制解调电路相比,不但缩减了印制电路板(PCB)的尺寸,而且可以在不改变电路的情况下升级调制解调算法,从而降低了硬件升级、算法调整的成本.以Intel的Quartus II软件作为验证平台,用Verilog HDL语言实现了各个模块功能的设计,采用ModelSim软件进行功能仿真,验证算法的正确性.系统运行频率达到132 MHz,达到了预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相移键控(dqpsk) 调制解调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非线性光纤中四波混频饱和效应的NRZ-DPSK和RZ-DPSK信号幅度再生实验(英文)
2
作者 吴琳 张帆 +2 位作者 李力 陈章渊 徐安士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07-810,共4页
利用高非线性光纤中的四波混频饱和效应,实验展示了42.8Gbit/s非归零差分相移键控(NRZ-DPSK)信号和归零差分相移键控(RZ-DPSK)信号的全光幅度再生.测量了NRZ-DPSK信号和RZ-DPSK信号经过高非线性光纤的功率传递曲线.在平均输入功率均为16... 利用高非线性光纤中的四波混频饱和效应,实验展示了42.8Gbit/s非归零差分相移键控(NRZ-DPSK)信号和归零差分相移键控(RZ-DPSK)信号的全光幅度再生.测量了NRZ-DPSK信号和RZ-DPSK信号经过高非线性光纤的功率传递曲线.在平均输入功率均为16dBm的条件下,对两种调制格式的再生性能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显示RZ-DPSK信号具有更好的幅度再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相移键控 波混频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DQPSK卫星通信系统中窄带干扰检测的新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孙丽萍 胡光锐 吴珺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2003年第2期132-136,共5页
以频分多路 (FDMA)差分四相移键控 (DQPSK)调制方式的数字卫星通信中抗窄带干扰项目为背景 ,在建立干扰的数学模型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变换域方法——快速傅立叶 (FFT)变换方法进行干扰检测。这种方法不是采用一个统一的门限值 ,而是用... 以频分多路 (FDMA)差分四相移键控 (DQPSK)调制方式的数字卫星通信中抗窄带干扰项目为背景 ,在建立干扰的数学模型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变换域方法——快速傅立叶 (FFT)变换方法进行干扰检测。这种方法不是采用一个统一的门限值 ,而是用类似于信号功率谱形状的门限来检测信道中干扰的载波频率、功率、带宽 ,并根据这些检测值更加精确地设计陷波器的参数。仿真表明当输入信号的信干比为 -42 d B时 ,用类似于信号功率谱形状的门限设计的陷波器输出端的信干比为 -1 8d B,而用传统门限设计的陷波器输出端的信干比为 -2 4d B,新方法比传统方法输出信干比提高了 6d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qpsk 卫星通信系统 窄带干扰检测 差分相移键控调制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光纤传输系统技术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原荣 《现代电信科技》 2010年第5期66-70,共5页
文章回顾了近几年高速光纤传输系统出现的新技术,介绍了几种利用先进调制技术的高速光纤传输系统。由于先进的调制技术、电子色散补偿技术和超强纠错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的突破和成熟,这就奠定了性价比提高的坚实基础。无论是市场的需求... 文章回顾了近几年高速光纤传输系统出现的新技术,介绍了几种利用先进调制技术的高速光纤传输系统。由于先进的调制技术、电子色散补偿技术和超强纠错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的突破和成熟,这就奠定了性价比提高的坚实基础。无论是市场的需求,技术的进步,还是成本的降低、光缆PMD性能的考虑,以40G/100G为基础的WDM系统的应用将是大势所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相移键控 偏振复用正交相移键控 差分相移键控 双二进制编码 超强纠错 相干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合物平面光波导的混合集成相干接收机 被引量:1
5
作者 韩洋 梁忠诚 +2 位作者 翟羽萌 许吉 王瑾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58,共4页
由90°光混频器和光电探测器阵列组成的相干接收机是相干光通信系统的核心组件。当前相干接收机的发展关键是如何通过提高器件的集成度来实现低成本、高效益。文章介绍了怎样将低成本的聚合物平面光波导工艺用于制备两种不同类型的9... 由90°光混频器和光电探测器阵列组成的相干接收机是相干光通信系统的核心组件。当前相干接收机的发展关键是如何通过提高器件的集成度来实现低成本、高效益。文章介绍了怎样将低成本的聚合物平面光波导工艺用于制备两种不同类型的90°光混频器,并通过45°反射镜实现了与背向入射式III-V族光电探测器阵列的混合集成。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相干接收机不仅集成度高而且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码型调制 差分相移键控 90°混频器 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G光网络时代已来临
6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13,共1页
100G光模块开始试用和部署。随着40G光网络的大规模部署.业界又涌现出多种新型的100G/s调制编码格式,100G/s的偏振复用四相相移键控相干模块(CoherentPM—QPSK)正在变成运营商的主要选择。像40GPM—QPSK一样,100GPM—QPSK模块不... 100G光模块开始试用和部署。随着40G光网络的大规模部署.业界又涌现出多种新型的100G/s调制编码格式,100G/s的偏振复用四相相移键控相干模块(CoherentPM—QPSK)正在变成运营商的主要选择。像40GPM—QPSK一样,100GPM—QPSK模块不仅可以提供高达30皮秒的平均差分群时延容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时代 相移键控 QPSK 差分群时延 模块 编码格式 偏振复用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晶体延迟干涉仪的20-Gb/sNRZ-DQPSK解调实验研究
7
作者 邢燕飞 刘洋 娄采云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22-1124,共3页
光差分四相移键控(DQPSK)信号解调技术是相位调制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本文利用钒酸钇(YVO4)晶体设计制作了2 bit延迟干涉仪(DI)作为DQPSK解调器。相对于传统的基于光纤结构的DI,用晶体材料制作的DI具有温度稳定性高的特点,其作为... 光差分四相移键控(DQPSK)信号解调技术是相位调制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本文利用钒酸钇(YVO4)晶体设计制作了2 bit延迟干涉仪(DI)作为DQPSK解调器。相对于传统的基于光纤结构的DI,用晶体材料制作的DI具有温度稳定性高的特点,其作为光DQPSK解调技术中的关键器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实验搭建了20 Gb/s光NRZ-DQPSK背靠背实验系统,并利用自主设计制作的DI成功实现了NRZ-DQPSK信号解调。实验结果与计算机仿真计算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相移键控(dqpsk) 延迟干涉仪(DI) 钒酸钇(YVO4)晶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