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不同基因型叶片PSⅡ光能转换效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永江 李少昆 +3 位作者 胡昌浩 张旭 董树亭 高世菊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21-625,共5页
测定了不同基因型玉米叶片的主要荧光参数以及田间快速测试技术。结果表明 ,田间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的测定暗适应有 5min即可 ,部位以穗上 1叶的中部为宜。我国骨干自交系的Fm、Fv/Fm、Fv/F0 有随年代推移而逐渐升高的趋势 ,生育后期表现... 测定了不同基因型玉米叶片的主要荧光参数以及田间快速测试技术。结果表明 ,田间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的测定暗适应有 5min即可 ,部位以穗上 1叶的中部为宜。我国骨干自交系的Fm、Fv/Fm、Fv/F0 有随年代推移而逐渐升高的趋势 ,生育后期表现更为明显 ;不同株型自交系间荧光参数值差异不显著 ;杂交种Fm、Fv/Fm、Fv/F0 有明显的超亲优势 ,乳熟期优势率为 - 1.2 %~ 12 .0 % ,并且自交系值高的组配的杂交种也高 ,为预测杂种优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基因型 叶片 PSⅡ 光能转换效率 比较研究 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 光系统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Z反应光解水制氢的光能转换效率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黄颖 闫常峰 +1 位作者 郭常青 黄诗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221-3229,3245,共10页
通过介绍人工半导体Z反应的原理,综述该类型反应体系,包括模拟PSI催化剂(PS1[H2])、模拟PSII催化剂(PS2[O2])和介体(mediator)应用于人工模拟光解水制氢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此三者在Z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电子传递机理的发展现状,并通... 通过介绍人工半导体Z反应的原理,综述该类型反应体系,包括模拟PSI催化剂(PS1[H2])、模拟PSII催化剂(PS2[O2])和介体(mediator)应用于人工模拟光解水制氢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此三者在Z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电子传递机理的发展现状,并通过估算不同介体的光能转换效率比较各反应系统的优缺点,指出无介体Z反应系统的电子传递机理、非贵金属助剂的制备、在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和光电催化中的应用是未来Z反应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反应 光化学 光能转换效率 制氢 太阳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施氮磷钾肥对轮台白杏光能转换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志超 潘存德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6-111,共6页
[目的]检验根施氮、磷、钾肥对轮台白杏叶片光能转换效率(Fv/Fm)的影响,为轮台白杏的田间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轮台白杏光能转换效率(Fv/Fm)的常用对数与氮肥施用... [目的]检验根施氮、磷、钾肥对轮台白杏叶片光能转换效率(Fv/Fm)的影响,为轮台白杏的田间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轮台白杏光能转换效率(Fv/Fm)的常用对数与氮肥施用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与磷肥施用量不相关;当钾肥(K_2O)施用量超过0.2587 kg/株时,对轮台白杏的光能转换效率存在负效应。[结论]在高温、高光照、低空气湿度绿洲灌溉条件下,根施氮肥和一定量的钾肥,有利于缓解由气孔因素引起的轮台白杏叶片光能转换效率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台白杏 施肥 光能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温185号核桃根施氮磷钾肥的最大光能转换效率效应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国俊 潘存德 +1 位作者 陈虹 常志帅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451-455,共5页
以新温185号(Juglans regia‘Xinwen185’)核桃为研究对象,采用"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检验根施氮(N)、磷(P)、钾(K)肥对新温185号核桃叶片的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效应。结果表明,新温185号核桃叶片的最大光能转换效率日... 以新温185号(Juglans regia‘Xinwen185’)核桃为研究对象,采用"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检验根施氮(N)、磷(P)、钾(K)肥对新温185号核桃叶片的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效应。结果表明,新温185号核桃叶片的最大光能转换效率日均值以10为底的常用对数同N肥施用量(纯N量,N)、N肥施用量的自乘(N×N或N2)、K肥施用量(纯K2O量,K)、K肥施用量的自乘(K×K或K2)存在极显著(P<0.001)的线性相关关系。在中等土壤养分条件下,当N肥施用量(纯N量)小于2.6727kg/株和/或K肥施用量(纯K2O量)小于0.3218kg/株时,对新温185号核桃叶片的Fv/Fm均存在正效应,反之则存在负效应。在新温185号核桃生产园田间土壤施肥管理中须根据土壤养分状况适度施用N、K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温185号 最大光能转换效率 N肥 P肥 K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不同组合叶片光能转换效率的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邢永秀 李杨瑞 +2 位作者 杨丽涛 姚瑞亮 叶燕萍 《甘蔗(福建)》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对不同组合甘蔗叶片的主要荧光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田间不同组合甘蔗暗适应5min即可,选用+2叶中上部测定较好。不同甘蔗组合对光能的利用存在一定差异,CP84-1198作为母本的两个组合,CP84-1198×川蔗57-416的Fm和Fv/Fo明显高于CP... 对不同组合甘蔗叶片的主要荧光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田间不同组合甘蔗暗适应5min即可,选用+2叶中上部测定较好。不同甘蔗组合对光能的利用存在一定差异,CP84-1198作为母本的两个组合,CP84-1198×川蔗57-416的Fm和Fv/Fo明显高于CP84-1198×崖城90-33;具有相同父本的两个组合的光合特性相比,CP84-1198×崖城90-33的Fm和Fv/Fo明显高于粤糖91-976×崖城90-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叶片光能转换效率 荧光参数 光合特性 高光效育种 组合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临界光能转换效率 被引量:1
6
作者 毛文轶 冯霄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5-47,共3页
为了确定在能量转换上有价值的光催化分解水制氢过程,提出了临界光能转换效率的概念。临界光能转换效率就是系统产出的氢能与外界输入系统的能量相等时的光能转换效率。只有当光能转换效率超过其临界光能转换效率的时候才有可能实现系... 为了确定在能量转换上有价值的光催化分解水制氢过程,提出了临界光能转换效率的概念。临界光能转换效率就是系统产出的氢能与外界输入系统的能量相等时的光能转换效率。只有当光能转换效率超过其临界光能转换效率的时候才有可能实现系统的能量收益。对使用Na2S/Na2SO3作为牺牲剂的体系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显示在年产2万t氢气规模下,该系统的临界光能转换效率为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分解水 制氢 临界光能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家开发新纳米结构帮助提高光能转换效率
7
《新材料产业》 2018年第2期86-86,共1页
据报道,科学家现在找到了一种新的、更快、更好的能源转换方法,他们创造一种混合纳米材料,可以加速将光的能量转换为热电子,进而提高太阳能效率,为相关光伏技术带来巨大进步。
关键词 光能转换效率 科学家 纳米结构 开发 转换方法 纳米材料 能量转换 光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光能转换效率与受光态势及叶片含氮量的关系
8
作者 白岩立彦 徐正进 《国外农学(油料作物)》 1995年第2期41-44,共4页
关键词 大豆 光能转换效率 太阳辐射量 叶片含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马褂木叶片发育过程中资源利用效率的变化格局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往祥 李群 曹福亮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9-14,共6页
对一年生杂交马褂木 (LiriodendronchinenseSarg .×L .tulipiferaL .)叶片展开过程中光能转换效率、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碳同化的变化规律及栽植密度对中下部叶片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1)叶片展开过程中 ,净光... 对一年生杂交马褂木 (LiriodendronchinenseSarg .×L .tulipiferaL .)叶片展开过程中光能转换效率、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碳同化的变化规律及栽植密度对中下部叶片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1)叶片展开过程中 ,净光合速率 (Pn)、气孔导度 (Gs)、蒸腾速率 (E)、气孔限制值 (Ls)、总光合速率 (Pm)、净光合比率 (Pn Pm)、PSⅡ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 (Fv Fm)和PSⅡ的光量子产率 (φPSⅡ )、羧化效率 (CE)和水分利用效率 (WUE)显著上升 ,而胞间CO2 浓度 (Ci)和呼吸速率 (R)显著下降 ;(2 )叶片展开过程中 ,光合碳同化“暗系统”的完善远远慢于能量转换的“光系统” ;(3)叶片展开过程中 ,影响净光合速率增长的主导因素不是气孔导度 ,而是“暗系统”完善程度 ,“光系统”的影响远小于“暗系统”的影响 ;(4)郁闭的高密度群体中 ,中下部叶片的Pn、Gs、E、Ls、Pm、Fv Fm、φPSⅡ、CE和WUE显著低于上部完全展开叶 ,Ci显著高于上部完全展开叶 ,Pn Pm和上部完全展开叶没有显著差异 ,而未郁闭的低密度群体中 ,中下部叶片的上述所有参数与上部完全展开叶无显著差异 ;(5 )导致高密度群体叶片Pn大幅度下降的主导因素是CE的大幅下降 ,而不是“光系统”和气孔导度 ;(6 )密度过大加速了中下部叶片光合功能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马褂木 叶片发育过程 资源利用效率 密度 光能转换效率 光合碳同化 水分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无性系若干生理指标变化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江锡兵 宋跃朋 +6 位作者 马开峰 郭斌 安新民 张志毅 史志伟 徐兰丽 张有慧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63,共6页
以美洲黑杨与大青杨6个杂种无性系1年生扦插苗为材料,对其5℃连续5d低温胁迫过程中若干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6个无性系叶绿素含量和最大光能转换效率逐渐降低,丙二醛含量保持逐渐上升趋势,而可溶... 以美洲黑杨与大青杨6个杂种无性系1年生扦插苗为材料,对其5℃连续5d低温胁迫过程中若干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6个无性系叶绿素含量和最大光能转换效率逐渐降低,丙二醛含量保持逐渐上升趋势,而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此外,各指标6个无性系间差异明显:无性系DU146和DU147叶绿素含量、最大光能转换效率、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胁迫过程中均相对较高,而丙二醛含量及其增加倍数相对较低,说明其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及低温耐受能力;其次是无性系DU136和DU165;而无性系DU135和DU150光合作用及低温耐受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无性系 低温 叶绿素 最大光能转换效率 丙二醛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澳洲坚果叶绿素a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31
11
作者 刘建福 汤青林 +1 位作者 倪书邦 王丽娜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305-309,共5页
利用植物效能分析仪 ,研究水分胁迫对澳洲坚果叶绿素 a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下澳洲坚果叶绿素 a荧光动力学参数中 ,可变荧光 (Fv)下降 ,光系统 (PS )原初光能转换效率 (Fv/ Fm)和 PS 的潜在活性 (Fv/ Fo)降低 .Fv,... 利用植物效能分析仪 ,研究水分胁迫对澳洲坚果叶绿素 a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下澳洲坚果叶绿素 a荧光动力学参数中 ,可变荧光 (Fv)下降 ,光系统 (PS )原初光能转换效率 (Fv/ Fm)和 PS 的潜在活性 (Fv/ Fo)降低 .Fv,Fv/ Fm 和 Fv/ Fo在水分胁迫各处理的变化趋势为 N>L>M>CK,且不同品种间值的大小也存在一定差异 .随着水分胁迫强度的加剧 ,Fv,Fv/ Fm 和 Fv/ Fo值也明显变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叶绿素A 荧光参数 水分胁迫 光能转换效率 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4-三氯苯和萘对水稻抽穗期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3
12
作者 王泽港 骆剑峰 +4 位作者 高红明 万定珍 葛才林 罗时石 杨建昌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13-1119,共7页
研究了1,2,4-三氯苯(TCB)和萘(NAP)对抽穗期水稻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TCB和NAP胁迫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细胞间隙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 研究了1,2,4-三氯苯(TCB)和萘(NAP)对抽穗期水稻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TCB和NAP胁迫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细胞间隙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II)、光化学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均呈下降趋势;而且TCB对以上指标的影响明显大于NAP的影响,汕优63的敏感性要大于武运粳7号;有机污染胁迫下,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在低浓度时主要由于气孔限制引起,而在较高浓度下由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共同引起。较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使光合作用受到明显抑制,最终导致水稻产量显著降低。在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中,以PSⅡ潜在活性(Fv/Fo)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对有机污染胁迫最为敏感。建议将这两个参数作为衡量水稻发生有机污染伤害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特性 抽穗期 三氯苯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 非光化学猝灭 光能转换效率 光合电子传递 污染胁迫 叶绿素含量 净光合速率 CO2浓度 非气孔限制 有机污染物 PSⅡ 水稻叶片 气孔导度 细胞间隙 蒸腾速率 量子效率 汕优6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对小麦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启峰 张世平 +2 位作者 张其德 卢从明 万春候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84-90,共7页
本文研究不钛对小麦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经不同浓度的钛溶液浸种12小时的小麦幼苗,其叶片单位鲜重所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量均比对照高。不同浓度的钛均能提高含等量叶绿素的叶绿体光能吸收能力、PSⅡ活性、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和... 本文研究不钛对小麦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经不同浓度的钛溶液浸种12小时的小麦幼苗,其叶片单位鲜重所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量均比对照高。不同浓度的钛均能提高含等量叶绿素的叶绿体光能吸收能力、PSⅡ活性、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和叶片潜在光合作用量子转化效率。此外,钛还能提高Mg^(2+)对两个光系统(PSⅡ和PSⅠ)之间激发能分配的调节能力。5mg/L的钛在改善小麦光合功能方面,其效果最佳。由于钛能改善植物的光合功能。它在农业生产中将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光能转换效率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胁迫对苗期不同品种春小麦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梁新华 许兴 徐兆桢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356-358,共3页
利用OS1—FL调制式叶绿素荧光分析仪对渗透胁迫下的幼苗期春小麦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渗透胁迫下4个品种春小麦叶片的可变荧光(F_v)、小麦叶片光系统Ⅱ(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_v/F_m)和PSⅡ潜在活性(... 利用OS1—FL调制式叶绿素荧光分析仪对渗透胁迫下的幼苗期春小麦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渗透胁迫下4个品种春小麦叶片的可变荧光(F_v)、小麦叶片光系统Ⅱ(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_v/F_m)和PSⅡ潜在活性(F_v/F_o)均降低,光量子产额(Yield)减少,光合机构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F_m/F_o),以上各值经方差分析可知,在品种间、处理浓度、处理天数及以上各因素二二互作或三因素间互作等方面的结果皆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幼苗期 叶片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 渗透胁迫 可变荧光 光系统Ⅱ 光能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蔗脱毒苗田间叶绿素荧光和群体冠层结构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凯朝 唐军 +3 位作者 黄诚梅 苏俊波 李杨瑞 叶燕萍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05年第2期18-20,共3页
本试验使用果蔗Badila脱毒健康种苗和普通种苗进行大田生产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果蔗脱毒健康种苗的花叶病发病率为0;果蔗脱毒健康种苗PSⅡ的原初光能转换效率、光合量子产额和光化学反应活性均小于普通苗,但差异不大;果蔗脱毒健康种... 本试验使用果蔗Badila脱毒健康种苗和普通种苗进行大田生产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果蔗脱毒健康种苗的花叶病发病率为0;果蔗脱毒健康种苗PSⅡ的原初光能转换效率、光合量子产额和光化学反应活性均小于普通苗,但差异不大;果蔗脱毒健康种苗在田间大伸长期群体冠层的平均叶倾角、透光系数、辐射透过系数、消光系数和田间叶面积分布状况均优于普通种苗,形成了一个较为合理的群体冠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冠层结构 叶绿素荧光 果蔗 田间 脱毒苗 健康种苗 光能转换效率 化学反应活性 性能试验 大田生产 量子产额 透过系数 分布状况 发病率 花叶病 PSⅡ 叶倾角 叶面积 系数和 伸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桐叶成熟过程中光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及其对SO_2的抗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廖飞勇 何平 《经济林研究》 2005年第1期4-6,46,共4页
对油桐叶片成熟过程中光系统结构和功能及其对SO2的抗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第4、5、6、7、8对叶片PSII光能转换效率、潜在活性和PSI光能转换效率、潜在活性最为敏感。叶片成熟过程中C18:3、UFA、IUFA和C18:3/IUFA的变化及其对SO2的... 对油桐叶片成熟过程中光系统结构和功能及其对SO2的抗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第4、5、6、7、8对叶片PSII光能转换效率、潜在活性和PSI光能转换效率、潜在活性最为敏感。叶片成熟过程中C18:3、UFA、IUFA和C18:3/IUFA的变化及其对SO2的抗性表明:叶4~6的变化比较稳定,即叶位4~6的叶片对于SO2的抗性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过程 系统结构 SO2 抗性 油桐 光能转换效率 PSII C18 叶片 活性 性比 叶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水杨酸对梨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丽娟 张玉星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9-31,42,共4页
研究外源水杨酸诱导后鸭梨茎尖组培苗叶片中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在MS继代培养基上添加0.02、0.2、2.0 mmol/L水杨酸培养后,叶片叶绿素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升高;提高了叶片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最大电子传... 研究外源水杨酸诱导后鸭梨茎尖组培苗叶片中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在MS继代培养基上添加0.02、0.2、2.0 mmol/L水杨酸培养后,叶片叶绿素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升高;提高了叶片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max)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表明水杨酸对梨叶片光合机构的稳定及周转具有促进作用,浓度以0.2mmol/L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梨 叶片 叶绿素荧光参数 光能转换效率 电子传递速率 非光化学猝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桃叶绿素荧光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延菊 李宪利 +2 位作者 高东升 张序 史作安 《落叶果树》 2006年第3期1-4,共4页
以盆栽扁桃(AmygdaluscommunisL.)为试材,运用叶绿素荧光技术,在自然光下测定了3个扁桃品种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参试品种间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值存在差异。非拉各乃斯(Ferragnes)和索坡诺娃(Sopernova)的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 以盆栽扁桃(AmygdaluscommunisL.)为试材,运用叶绿素荧光技术,在自然光下测定了3个扁桃品种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参试品种间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值存在差异。非拉各乃斯(Ferragnes)和索坡诺娃(Sopernova)的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高,且正午过后恢复较快,不仅能较强地吸收光能,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光系统活性和光能转化效率,能将所吸收的光能有效地转化为化学能,提高光合电子传递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 叶绿素荧光 光能转换效率 光化学猝灭系数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种植物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马建伟 张宋智 +1 位作者 王军辉 赵曦阳 《甘肃林业科技》 2009年第3期1-4,共4页
对17种植物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特性分析,结果表明:17个树种的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初始荧光F0值、最大荧光Fm值以及Fv/F0间差异极显著(Sig<0.000);参试树种中,裸子植物的初始荧光F0值(55.53)明显大于被子植物的初始荧光(45.7... 对17种植物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特性分析,结果表明:17个树种的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初始荧光F0值、最大荧光Fm值以及Fv/F0间差异极显著(Sig<0.000);参试树种中,裸子植物的初始荧光F0值(55.53)明显大于被子植物的初始荧光(45.72),最大荧光Fm值的规律与F0相同。而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与Fv/F0则恰好相反,革质叶片的被子植物Fv/Fm与Fv/F0最大。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特性可以作为目的选择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最大光能转换效率 叶绿素荧光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ganic Photovoltaic Cells with Improved Performance Using Bathophenanthroline as a Buffer Layer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娜娜 于军胜 +1 位作者 林慧 蒋亚东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期84-88,I0002,共6页
The role of bathophenanthroline (Bphen) as a buffer layer inserted between fullerene (C60) and Ag cathode in organic photovoltaic (OPV) cell was discussed. By introducing Bphen as a buffer layer with thicknes fr... The role of bathophenanthroline (Bphen) as a buffer layer inserted between fullerene (C60) and Ag cathode in organic photovoltaic (OPV) cell was discussed. By introducing Bphen as a buffer layer with thicknes from 0 to 2.5 nm, the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the OPV cell based on copper phthalocyanine (CuPc) and C60 was increased from 0.87% to 2.25% under AM 1.5 solar illumination at an intensity of 100 mW/cm^2,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bathocuproine used as a buffer layer. The photocurrent-voltage characteristics showed that Bphen effectively improves electron transport through C60 layer into Ag electrode and leads to balance charge carrier transport capability. The influence of Bphen thickness on OPV cells was also investigated. Furthermore, the absorption spectrum shows that an additional Bphen layer enhances the light harvest capability of CuPc/C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photovoltaic cell Buffer layer Bathophenanthroline Charge carrier transpo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