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克里斯蒂娃学术思想的发展流变 |
殷祯岑
祝克懿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1
|
|
2
|
符号的互文性与解析符号学——克里斯蒂娃符号学研究 |
王铭玉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3
|
|
3
|
克里斯蒂娃:诗歌语言与革命 |
郭军
|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3 |
12
|
|
4
|
解析符号学批判——克里斯蒂娃研究之一 |
孙秀丽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2
|
|
5
|
克里斯蒂娃广义互文性初探 |
孙秀丽
|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
2009 |
12
|
|
6
|
动态·多元·互文——克里斯蒂娃的文本理论 |
姚成贺
张辉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7
|
异质之女性——克里斯蒂娃的女性主义哲学探究 |
戴雪红
|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8
|
符号系统的主体与他者:论本维尼斯特对克里斯蒂娃的影响 |
张颖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9
|
阅读中国:论克里斯蒂娃《中国妇女》的文本张力 |
张颖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0
|
克里斯蒂娃符号学理论与索绪尔语言研究关系探析 |
孙秀丽
|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1
|
“女性”概念的解构与重构:巴特勒与克里斯蒂娃的女性理论比较 |
郭滢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8 |
2
|
|
12
|
对话性、歧义性和颠覆性:克里斯蒂娃的诗性话语理论 |
刘文
|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3
|
克里斯蒂娃解析符号学视阈下的女性主义研究 |
孙秀丽
|
《黑龙江社会科学》
|
2010 |
3
|
|
14
|
克里斯蒂娃《中国妇女》考——兼论中国元素对克里斯蒂娃学术思想的影响 |
张虹倩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5
|
试析克里斯蒂娃对巴赫金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孙秀丽
|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
2008 |
1
|
|
16
|
试论克里斯蒂娃的过程的主体 |
慈丽妍
|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3
|
|
17
|
动态·多元·互文——克里斯蒂娃的文本理论 |
那晓波
|
《经济研究导刊》
|
2014 |
1
|
|
18
|
追逐“我”的真相——克里斯蒂娃的符号学理论探析 |
慈丽妍
|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1
|
|
19
|
克里斯蒂娃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符号学解读 |
张颖
|
《符号与传媒》
|
2016 |
1
|
|
20
|
“贱斥”的思想特质分析——朱莉亚·克里斯蒂娃的女性主义研究 |
韩丹
聂春雷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