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胶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免疫层析法、免疫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的性能比较
1
作者 张璋 黄静仪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5期18-20,共3页
目的 比较乳胶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免疫层析法、免疫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性能。方法 对三种检测方式(生化分析仪、干式免疫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检测hs-CRP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等进行分析,以DADE系统为参照进行对比... 目的 比较乳胶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免疫层析法、免疫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性能。方法 对三种检测方式(生化分析仪、干式免疫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检测hs-CRP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等进行分析,以DADE系统为参照进行对比。结果 乳胶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免疫层析法、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的批间精密度为2.80%~14.51%,低于DADE系统的1.40%。Passing-Bablok回归分析显示,免疫比浊法与DADE系统的相关性好,回归方程为:Y=-0.15+1.01x。免疫层析法、免疫散射比浊法与DADE系统的相关性不佳,斜率分别为1.18、0.73。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免疫比浊法的R2为0.998,而免疫层析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的R^(2)<0.99。免疫比浊法与DADE系统的一致性高于免疫层析法及免疫散射比浊法,P<0.05。结论 乳胶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免疫层析法、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的性能均符合各自厂商的性能要求,可用于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胶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 免疫层析法 免疫比浊法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蛋白对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的干扰 被引量:14
2
作者 韩建华 程歆琦 +5 位作者 吴洁 嵇巍 邸茜 张俊保 金成 苏薇 《检验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197-201,共5页
目的探讨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对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定量检测免疫球蛋白的干扰作用。方法收集54例含不同浓度和类型M蛋白的患者血清样本(IgG型M蛋白20例、IgA型M蛋白16例、IgM型M蛋白18例)和25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 目的探讨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对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定量检测免疫球蛋白的干扰作用。方法收集54例含不同浓度和类型M蛋白的患者血清样本(IgG型M蛋白20例、IgA型M蛋白16例、IgM型M蛋白18例)和25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的血清样本,分别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定量检测IgG、IgA、IgM。通过干扰实验及回收实验评估某种类型M蛋白对同一样本中其他类型免疫球蛋白检测的干扰作用。结果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IgG、IgA和IgM的结果高于免疫透射比浊法(P<0.05)。免疫散射比浊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正常对照组血清IgG和IgM浓度的相对偏差分别为4.86%、-1.00%,均低于允许总误差(TEa),而检测IgA浓度的相对偏差(15.42%)高于TEa。2种方法检测IgG型、IgM型M蛋白患者血清IgG、IgM浓度的相对偏差分别为14.38%、4.06%,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检测IgA型M蛋白患者血清IgA浓度的相对偏差(11.95%)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gG型M蛋白血清样本中IgG≥35.13 g/L时,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IgA的回收结果差异(Diff%)接近或超过其TEa;而IgG浓度达到43.64 g/L时,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IgM的Diff%仍低于其TEa;相同浓度的IgG型M蛋白对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IgA和IgM则无明显干扰作用。IgA和IgM型M蛋白均会干扰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IgG,并使Diff%超过其TEa;而相对较高水平的IgA和IgM型M蛋白会干扰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IgG。无论免疫透射比浊法还是免疫散射比浊法,IgA型M蛋白对IgM的检测或IgM型M蛋白对IgA的检测均有干扰作用,并使其Diff%超过相应的TEa。结论 IgG型、IgA型和IgM型M蛋白对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其他2种免疫球蛋白均有干扰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免疫散射比浊法抗M蛋白干扰的能力可能优于免疫透射比浊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免疫散射比浊法 免疫透射比浊法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特定蛋白的抗干扰能力比较 被引量:18
3
作者 彭凤 徐晓萍 +1 位作者 王琳 应春妹 《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比较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特定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和C反应蛋白(CRP)]时对游离胆红素(FBil)、结合胆红素(CBil)、血红蛋白(Hb)和乳糜(CH)的抗干扰能力。方法收集血清样本,分别制备高、低2种浓度(... 目的比较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特定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和C反应蛋白(CRP)]时对游离胆红素(FBil)、结合胆红素(CBil)、血红蛋白(Hb)和乳糜(CH)的抗干扰能力。方法收集血清样本,分别制备高、低2种浓度(IgG:8~12 g/L、>16 g/L;IgM:1.0~1.5 g/L、>2.0 g/L;CRP:4~10 mg/L、>100 mg/L)的特定蛋白混合血清6管,按1∶5、2∶5、3∶5、4∶5、5∶5将4种干扰物分别配成5种不同浓度(FBil:656、1 312、1 968、2 624、3 280μmol/L;CBil:688、1 376、2 064、2 752、3440μmol/L;Hb:9.9、19.8、29.8、39.7、49.6μmol/L;CH:3 000、6 000、9 000、12 000、15 000 FTU)添加于混合血清中,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相应的特定蛋白浓度,计算干扰率,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7-A文件评价2种方法的抗干扰能力。添加不同浓度干扰物之后的特定蛋白测定均值超过同一浓度下的空白对照管的±5%为产生了干扰作用。结果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高浓度IgM、低浓度CRP分别在Hb浓度为9.9、29.8和9.9、29.8、39.7μmol/L时有干扰作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高、低浓度IgM分别在CH浓度为9 000、12 000、15 000和6 000、9 000、12 000、15 000 FTU时有干扰作用;而4种干扰物对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IgG、IgM和CRP均无干扰作用。结论免疫透射比浊法对临床常见的4种干扰物(FBil、CBil、Hb和CH)的抗干扰能力优于免疫散射比浊法。免疫透射比浊法对于干扰物颗粒较大的脂血、溶血样本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G 免疫球蛋白M C反应蛋白 免疫透射比浊法 免疫散射比浊法 抗干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的分析性能验证与评价 被引量:8
4
作者 徐建华 黄宪章 +3 位作者 庄俊华 于明路 柯培锋 孙蕾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66-366,369,共2页
关键词 性能评价 免疫球蛋白 免疫散射比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透射比浊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特定蛋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彭凤 应春妹 +1 位作者 徐晓萍 于嘉屏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对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特定蛋白的方法学性能进行初步评价,并与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比较。方法应用Roche Modular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Dade Behring BN Pro Spec(现为SIEMENS西门子)特定蛋白测定仪对IgG,IgA,IgM,C3,C4,CRP... 目的对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特定蛋白的方法学性能进行初步评价,并与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比较。方法应用Roche Modular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Dade Behring BN Pro Spec(现为SIEMENS西门子)特定蛋白测定仪对IgG,IgA,IgM,C3,C4,CRP和hs-CRP7种血清蛋白进行初步的方法学评价,包括透射比浊法与散射比浊法的精密度分析,相关性及线性回归试验。结果①免疫透射比浊法无论是批内精密度还是批间精密度都非常好,CV均〈5%。免疫透射比浊法的精密度要优于免疫散射比浊法。②免疫透射比浊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从低检测范围到高检测范围,均有着良好的线性回归,斜率均接近于1,截距均接近于0。两法的r自〉0.975。③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线性检测功能可发现特殊样本的抗原过剩问题。④免疫透射比浊法还具有成本低,收费低,速度快等优点。结论免疫透射比浊法具有优良的精密度及分析灵敏度和检测范围,与免疫散射比浊法相关良好,系统误差较小,且更加实用和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透射比浊法 免疫散射比浊法 方法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据CLSI EP07-A3文件评价血清指数对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前白蛋白的干扰 被引量:3
6
作者 韩光 徐琼峰 +6 位作者 段淑敏 骆嘉欢 王云秀 张秀娟 万泽民 柯培锋 黄宪章 《检验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溶血、黄疸、脂浊对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前白蛋白(PA)的干扰效果。方法以新鲜血清样本作为基础样本,添加干扰物[血红蛋白(Hb)、胆红素及脂质]后,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PA水平。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07-A3文件... 目的探讨溶血、黄疸、脂浊对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前白蛋白(PA)的干扰效果。方法以新鲜血清样本作为基础样本,添加干扰物[血红蛋白(Hb)、胆红素及脂质]后,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PA水平。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07-A3文件进行配对差异实验、剂量效应实验。结果10 g/L Hb(溶血指数为1000)、200 mg/L(340μmol/L)胆红素(黄疸指数为20)对PA的检测无干扰,脂浊指数为987的脂浊干扰物对PA检测有负干扰。脂质对PA的干扰程度与脂浊指数呈线性关系。对于PA低值样本,脂浊指数≤120时,对PA检测无显著干扰,脂浊指数与干扰率的线性方程为Y=-0.077X+0.979(r^(2)=0.999);对于PA高值样本,脂浊指数≤203时,对PA检测无显著干扰,脂浊指数与干扰率的线性方程为Y=-0.040X-0.168(r^(2)=0.992)。结论临床常见的溶血和黄疸样本不会干扰免疫散射比浊法PA检测结果,但脂浊指数>120会造成负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白蛋白 免疫散射比浊法 血清指数 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透射比浊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特定蛋白的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倩 周敬静 徐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0期2530-2531,共2页
目的对免疫透射比浊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两种方法检测特定蛋白进行比较。方法应用Olymous-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DadeBehring BNProspec特定蛋白仪对IgG、IgM、IgA、C3和C45种血清蛋白进行初步的方法学比较。结果免疫透射比浊法与免... 目的对免疫透射比浊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两种方法检测特定蛋白进行比较。方法应用Olymous-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DadeBehring BNProspec特定蛋白仪对IgG、IgM、IgA、C3和C45种血清蛋白进行初步的方法学比较。结果免疫透射比浊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的批内精密度均较好,CV<3.3%。免疫透射比浊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在医学决定水平浓度从低检测范围到高检测范围,均有良好的线性回归,相关系数分别为:0.96、0.96、0.90、0.98、0.84。结论免疫透射比浊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及较宽的检测范围,与免疫散射比浊法相关性良好,且透射比浊法成本低,收费低,便于基层及常规实验室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透射比浊法 免疫散射比浊法 免疫球蛋白 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浓缩尿蛋白电泳与免疫散射比浊法的比较研究(附47例分析)
8
作者 陈慧丹 陈发林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尿蛋白十二烷基磺酸钠-琼脂糖凝胶(SDS-AGE)电泳测定尿蛋白的临床意义,并与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比较。方法收集各种肾病病人新鲜晨尿标本进行尿蛋白SDS-AGE电泳、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尿蛋白含量。结果47例尿蛋白SDS-AGE电泳结果... 目的探讨尿蛋白十二烷基磺酸钠-琼脂糖凝胶(SDS-AGE)电泳测定尿蛋白的临床意义,并与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比较。方法收集各种肾病病人新鲜晨尿标本进行尿蛋白SDS-AGE电泳、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尿蛋白含量。结果47例尿蛋白SDS-AGE电泳结果阳性率为: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MA)87.23%,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48.94%,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46.8%,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12.77%,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12.77%。免疫散射比浊法阳性率为:微量白蛋白76.59%,转铁蛋白76.59%,免疫球蛋白G 59.57%,α1-微球蛋白66.7%,β2-微球蛋白68%。结论电泳法微量白蛋白阳性率高于免疫散射比浊法,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G、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比免疫散射比浊法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蛋白 SDS-AGE电泳 免疫散射比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人血清载脂蛋白AⅠ和B
9
作者 刘跃金 孙志祥 白金红 《沈阳化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98-100,104,共4页
研究了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免疫散射比浊法代替激光散射浊度仪来测定载脂蛋白AⅠ(ApoAⅠ)和载脂蛋白B(ApoB),同时测定正常人的ApoAⅠ和ApoB的参考值.结果表明:以荧光分光光度计进行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ApoAⅠ和ApoB,标准曲线线性、回收率和... 研究了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免疫散射比浊法代替激光散射浊度仪来测定载脂蛋白AⅠ(ApoAⅠ)和载脂蛋白B(ApoB),同时测定正常人的ApoAⅠ和ApoB的参考值.结果表明:以荧光分光光度计进行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ApoAⅠ和ApoB,标准曲线线性、回收率和重复性良好,与激光散射浊度仪测定的值非常接近.ApoAⅠ的参考值分别为1 215±255 mg/L(男)和1 134±179 mg/L(女),ApoB的参考值分别为681±210 mg/L(男)和561±166 mg/L(女).荧光分光光度计可代替激光散射浊度仪来测定ApoAⅠ和Apo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 免疫散射比浊法 荧光分光光度计 参考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可溶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组分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理 杨鸿鹏 姜润秋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4-214,共1页
关键词 免疫散射比浊法 测定 可溶性 循环免疫复合物 比浊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透射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家明 康斌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18期4224-4225,共2页
选取我院20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以免疫透射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对比两种检测方式的准确性。结果两种检测方式结果均比较准确,预期偏差均在可接受范围。免疫透射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结果基本能保证实验室检查的准确性... 选取我院20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以免疫透射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对比两种检测方式的准确性。结果两种检测方式结果均比较准确,预期偏差均在可接受范围。免疫透射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结果基本能保证实验室检查的准确性,透射比浊法的稳定性和重复性优于散射比浊法,透射比浊法较散射比浊法的检测精密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透射 免疫散射比浊法 免疫球蛋白 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荧光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及其在感染中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亚兰 王建利 +2 位作者 王静利 王苗 武晨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0期2360-2362,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免疫散射比浊法与免疫荧光法对超敏C反应蛋白(CRP)进行检测后的价值,研究其相关性。方法选取已经确诊的50例各类感染性疾病患者为试验组,另取5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和免疫荧光法来同时检测2组血液标本的... 目的探讨分析免疫散射比浊法与免疫荧光法对超敏C反应蛋白(CRP)进行检测后的价值,研究其相关性。方法选取已经确诊的50例各类感染性疾病患者为试验组,另取5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和免疫荧光法来同时检测2组血液标本的C反应蛋白含量。结果试验组的C反应蛋白含量(86.3±20.3)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C反应蛋白含量(4.3±1.1)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和免疫荧光法同时检测各组C反应蛋白的含量[(86.3±20.3)mg/L和(85.8±19.4)mg/L;(4.3±1.1)mg/L和(4.3±1.0)mg/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68%和72%,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散射比浊法和免疫荧光法来检测各种急性感染性疾病的C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检测C反应蛋白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2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在临床上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质 免疫散射比浊法 免疫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D-二聚体水平 被引量:3
13
作者 罗冰 王融 陈安薇 《广西医学》 CAS 2004年第5期658-660,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D 二聚体 (D dimer,DD)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近年应用于临床的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 6 3例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的D 二聚体水平。结果  30例冠心病人及 33例脑梗死病人的血浆D ... 目的 探讨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D 二聚体 (D dimer,DD)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近年应用于临床的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 6 3例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的D 二聚体水平。结果  30例冠心病人及 33例脑梗死病人的血浆D 二聚体含量分别为 (36 8 77± 2 6 3 86 )ng/ml和 (6 4 4 6 4± 31 2 93)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 (93 5± 6 3 94ng/ml)。其中脑梗死病人D 二聚体含量增高更为显著 ,考虑与两种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有关。结论 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定量分析检测 ,能客观地反映体内血栓形成及继发纤溶的程度 ,有待收集更多的临床数据 ,获取更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作为该类疾病的诊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散射比浊法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 D-二聚体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病理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浓缩尿蛋白电泳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尿免疫球蛋白G的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志 王朝晖 邰宏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8期940-941,共2页
目的比较非浓缩尿蛋白电泳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尿免疫球蛋白G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琼脂凝胶电泳技术(SDS-AGE)与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测定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兴化市人民医院62例干化学法尿蛋白(+~++++)的... 目的比较非浓缩尿蛋白电泳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尿免疫球蛋白G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琼脂凝胶电泳技术(SDS-AGE)与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测定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兴化市人民医院62例干化学法尿蛋白(+~++++)的住院患者非浓缩尿液标本中免疫球蛋白G的百分含量,并按尿总蛋白定量及尿IgG电泳百分比计算尿IgG含量,与免疫散射比浊法定量做相关分析。结果 62例非浓缩蛋白电泳法尿IgG结果阳性率53%,免疫散射比浊法阳性率64%,电泳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尿中Ig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在检测非浓缩尿IgG上完全符合率达89%,相关系数为0.95,呈正相关(P<0.01)。结论非浓缩蛋白电泳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尿IgG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显著相关性,且结果准确,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蛋白电泳法 免疫散射比浊法 尿IG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性能验证及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晓君 朱宇清 +1 位作者 陈子齐 陆银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S01期78-82,共5页
目的对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性能进行验证及评价。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相关文件(EP15-A2、EP6-A、C28-A3)对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SAA的性能(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和生物参考区间)进行验证。... 目的对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性能进行验证及评价。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相关文件(EP15-A2、EP6-A、C28-A3)对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SAA的性能(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和生物参考区间)进行验证。结果精密度验证:应用Aristo系统进行检测,SAA低值和高值质控品批内精密度变异系数(CV)分别为3.35%、1.91%,批间CV分别为2.54%、3.52%,应用Astep PLUS系统进行检测,低值和高值质控品批内CV分别为2.23%、2.12%,批间CV分别为3.10%、4.09%,结果的变异系数均在试剂厂家声明的范围内;正确度验证:将Aristo系统SAA检测结果与西门子BN ProSpec系统SAA结果进行比对,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相关系数r^(2)=0.992,预期相对偏倚11.79%;Astep PLUS系统与BN ProSpec系统比对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2)=0.997),预期相对偏倚为5.5%。用两种系统分别对相同来源的血清样本和全血样本SAA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r^(2)≥0.95),预期相对偏倚分别为7.51%、2.06%。线性范围验证:用Aristo系统检测,血清样本SAA线性范围为2.72~323.48 mg/L(r^(2)≥0.99);用Astep PLUS系统检测,线性范围为2.88~314.00 mg/L(r^(2)≥0.99),均包含厂家声明的范围,线性验证通过;生物参考区间验证:两种系统SAA检测结果均只有1例超过参考区间,符合≤2例超出参考区间的规定。结论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SAA的性能良好,可用于临床常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A 免疫散射比浊法 性能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四联微量蛋白在高血压肾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6
作者 曹谊 陆红霞 胡学青 《陕西医学检验》 1999年第2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高血压肾病 免疫散射比浊法 诊断 尿 微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免疫透射比浊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效果对比
17
作者 张静 周真珍 邝林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6期201-202,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6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130例健康人的体检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分别使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对这130... 目的:对比分析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6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130例健康人的体检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分别使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对这130人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血清免疫球蛋白A和血清免疫球蛋白M的水平进行常规检测,再使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对这130人血清免疫球蛋白G的水平进行精确检测,并将这两种检测方法测得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用两种检测方法对这130人血清免疫球蛋白G、血清免疫球蛋白A和血清免疫球蛋白M的水平进行常规测定的结果大体相同,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用免疫散射比浊法精确测定的这130人血清免疫球蛋白G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小于用免疫透射比浊法精确测定的这130人血清免疫球蛋白G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但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常规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结果大体相当,但免疫透射比浊法的操作方法要比免疫散射比浊法简单,而且检测费用较低,因此免疫透射比浊法可作为临床上常规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的首选方法。不过,在需要精确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G时,应将免疫散射比浊法作为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免疫球蛋白 免疫透射比浊法 免疫散射比浊法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散射比浊法和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C反应蛋白的结果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家财 莫甲光 《现代医药卫生》 2010年第15期2284-2285,共2页
目的:比较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和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对人血清中C反应蛋白(RP)检测方法。方法:针对109例受检血清,分别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和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CRP,并在109例受检血清中随机抽取40例混合,两种测定方法同时测定CRP2... 目的:比较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和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对人血清中C反应蛋白(RP)检测方法。方法:针对109例受检血清,分别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和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CRP,并在109例受检血清中随机抽取40例混合,两种测定方法同时测定CRP20次做重复性实验。结果:重复性实验结果免疫散射比浊法,平均值(x)4.57mg/L,标准差(s)0.22mg/L,变异系数4.88%,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x8.66mg/L,s0.58,变异系数6.7%。两种方法检测CRP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免疫散射比浊法的准确度要优于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免疫散射比浊法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透射比浊法与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的方法学比较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雯 龚玲 +4 位作者 曹伟 俞莹 应筱雯 鲍彩丽 杜山青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21期96-98,102,共4页
目的对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的方法学性能行初步评价,并与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比较。方法应用Rohe Modular 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SIEMENS BN ProSpec特定蛋白仪分别对血清胱抑素C进行初步的方法学评价,包括精密度、线性回归试验... 目的对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的方法学性能行初步评价,并与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比较。方法应用Rohe Modular 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SIEMENS BN ProSpec特定蛋白仪分别对血清胱抑素C进行初步的方法学评价,包括精密度、线性回归试验、回收试验、干扰试验。结果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无论是批内还是批间精密度均符合要求,CV均<4.5%;2种方法从低检测范围到高检测范围,均有着良好的线性回归,斜率均接近于1,截距均接近于0,R2均>0.95;免疫透射比浊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的回收率均>96%;干扰物试验结果显示血红蛋白、三酰甘油及胆红素均对测定无明显影响。结论免疫透射检验的灵敏度较高,检测范围广,与免疫散射试验的结果基本一致,系统误差小、抗干扰能力强,且更加快速、实用和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透射比浊法 免疫散射比浊法 血清胱抑素C 方法学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乳胶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尿RBP的方法学评价
20
作者 刘灵燕 耿朝晖 钟政荣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6年第2期152-157,共6页
目的对快速乳胶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中相关文件规定,对本研究方法进行精密度、线性范围、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价。... 目的对快速乳胶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中相关文件规定,对本研究方法进行精密度、线性范围、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价。结果通过本方法检测尿RBP,最低检测限为0.0378mg/L;重复性精密度为1.121%,中间精密度为5.536%,再现性精密度为6.657%;线性范围在0~10mg/L内;回收率分别为98.67%和105.00%;当Tbil〈100mg/L时,Hb〈10mg/L时,尿Tbil和Hb对RBP的检测不存在干扰;与自动生化分析仪上采用尿RBP比对试剂盒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r2=0.9740,相关度较好,且两种方法对40份临床标本检测的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52,P=0.329)。结论本研究通过快速乳胶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尿RBP,具有高灵敏度、高精密度、高准确度、抗干扰强等优点,适合在临床诊断中对尿RBP进行即时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醇结合蛋白 即时检验 免疫散射比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