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3篇文章
< 1 2 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技术教学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5
1
作者 谢远杰 莫中成 +1 位作者 李美香 龙双涟 《基础医学教育》 2017年第2期123-125,共3页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技术课程在医学研究生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如何在限定的学时内让选修该课程的学生掌握其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对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基本科研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精简理论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操作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技术课程在医学研究生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如何在限定的学时内让选修该课程的学生掌握其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对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基本科研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精简理论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操作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重视实验带教前的准备工作,督促每位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改革课程考核评定体系,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技术 教学改革 实验操作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技术的体会 被引量:2
2
作者 施倩倩 徐海燕 何小舟 《实用医技杂志》 2012年第1期95-96,共2页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在组织化学的方法上结合免疫学的理论和技术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它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精确性、特异性强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其原理是利用抗原与抗体间的特异性结合原理和特殊的标记技术,对组织和细胞内的特定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在组织化学的方法上结合免疫学的理论和技术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它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精确性、特异性强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其原理是利用抗原与抗体间的特异性结合原理和特殊的标记技术,对组织和细胞内的特定抗原与抗体进行定位、定性,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物显示一定的颜色,并借助显微镜等对其颜色进行观察,以达到检测抗原物的目的。在科研和临床病理诊断应用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实验技术 特异性结合 临床病理诊断 标记技术 化学反应 免疫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技术的应用进展与研究
3
作者 梁健 郝选明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年第05X期202-202,259,共2页
运动免疫学是组织化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目前运动免疫学已经成为现代体育科学研究领域里最具活力的研究技术之一。阐述了国内运动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技术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进展与现状,拟为此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运动免疫组织 化学实验技术 应用进展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第二部分)
4
作者 于颖彦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1期62-64,共3页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第二部分)于颖彦附属二院病理科(050000)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技术;临床意义以往外科病理诊断依靠HE染色和有限的几种特殊染色。自从免疫组织化学法投入临床应用,使得检测某种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第二部分)于颖彦附属二院病理科(050000)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技术;临床意义以往外科病理诊断依靠HE染色和有限的几种特殊染色。自从免疫组织化学法投入临床应用,使得检测某种抗原物质在细胞和组织内的分布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实验技术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第一部分)
5
作者 于颖彦 《河北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62-64,共3页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第一部分)于颖彦附属二院病理科(050000)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技术;临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是在组织或细胞上进行的一种化学反应。70年代杂交瘤技术与单克隆抗体的问世,特别是免疫酶...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第一部分)于颖彦附属二院病理科(050000)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技术;临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是在组织或细胞上进行的一种化学反应。70年代杂交瘤技术与单克隆抗体的问世,特别是免疫酶标技术在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实验技术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积液细胞蜡块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检测在肺癌中的应用
6
作者 杨元元 刘俊玲 +1 位作者 刘晓博 王志永 《癌症进展》 2024年第24期2696-2699,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细胞蜡块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技术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检测在肺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例疑似肺癌患者,均行胸腔积液细胞蜡块HE染色、IHC技术。分析胸腔积液细胞蜡块HE染色、IHC...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细胞蜡块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技术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检测在肺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例疑似肺癌患者,均行胸腔积液细胞蜡块HE染色、IHC技术。分析胸腔积液细胞蜡块HE染色、IHC技术单一及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效能,并分析EGFR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结果胸腔积液细胞蜡块HE染色结果显示,阴性17例,阳性79例;IHC技术结果显示,阴性20例,阳性76例;联合检测结果显示,阴性16例,阳性80例;病理结果显示,阴性15例,阳性81例。胸腔积液细胞蜡块HE染色、IHC技术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效能高于单一检测。81例肺癌患者IHC结果显示,EGFR阳性表达36例,强阳性21例,弱阳性15例;IHC技术EGFR弱阳性患者中,基因检测EGFR阳性11例。结论胸腔积液细胞蜡块HE染色联合IHC技术对肺癌的诊断效能较高,检测EGFR表达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腔积液细胞蜡块 苏木精-伊红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 诊断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应用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7
作者 赵曦婷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2期116-118,共3页
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诊断中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病理学意义及临床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01月~2022年07月我院诊断的12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均接受子宫颈活检,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检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进行研究,依据病... 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诊断中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病理学意义及临床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01月~2022年07月我院诊断的12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均接受子宫颈活检,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检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进行研究,依据病变情况将其分为甲级组(CINⅢ级,33例)、乙级组(CINⅡ级,53例)、丙级组(CINⅠ级,43例),并选择40例非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参照组,研究指标为P16、Ki-67。结果:随着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病情逐渐严重,患者弱阳性、中阳性、假阳性不断增加,并且组间差异逐渐扩大。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判断P16、Ki-67抗体情况,能够筛查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并对病变程度进行精准分级,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子宫颈癌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子宫颈活检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新生乳鼠颞下颌关节软骨基质与Ihh表达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邵翔 陈后煌 +4 位作者 陈达 马玉环 郑文伟 叶蕻芝 李西海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6年第11期5-7,11,共4页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发育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选取5只BAL B/C新生乳鼠,取头,常规固定、脱钙、脱水、包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颞下颌关节CollagenⅡ(ColⅡ)、CollagenⅠ(ColⅠ)、Aggrecan和印度豪猪蛋白(Ihh)的表达。结果:颞...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发育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选取5只BAL B/C新生乳鼠,取头,常规固定、脱钙、脱水、包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颞下颌关节CollagenⅡ(ColⅡ)、CollagenⅠ(ColⅠ)、Aggrecan和印度豪猪蛋白(Ihh)的表达。结果:颞下颌关节盘中,ColⅠ和ColⅡ表达阳性,Ihh表达强阳性,Aggrecan未见明显表达;髁状突软骨中,ColⅡ表达阳性,Aggrecan表达强阳性,Ihh和ColⅠ少量表达。结论:ColⅡ、ColⅠ、Aggrecan和Ihh正常表达,在颞下颌关节形成与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软骨基质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印度豪猪蛋白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常见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被引量:10
9
作者 何新明 罗颖洁 +3 位作者 杨通 莫明聪 林云恩 刘桂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188-1190,1194,共4页
自从1941年coons首先用荧光素标记抗体,检测肺组织内的肺炎双球菌获取成功之后,后继研究者创建了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从最初的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方法,逐渐发展为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免疫酶组织化学技术、亲和免... 自从1941年coons首先用荧光素标记抗体,检测肺组织内的肺炎双球菌获取成功之后,后继研究者创建了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从最初的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方法,逐渐发展为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免疫酶组织化学技术、亲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免疫金银组织化学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抗原修复 常见问题 抗原性 固定液 抗体效价 组织化学技术 免疫组化染色 组织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胰岛胃泌素和生长抑素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吴靖芳 周济远 +2 位作者 郑慧娥 任君旭 张国权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9-111,共3页
目的 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 ,胰岛胃泌素免疫反应细胞 (gastrin ,G)和生长抑素细胞(somatostatin ,SSorD)的变化。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ABC技术。 结果 大部分G细胞免疫反应深浅不一 ;溃疡术后 4、10d ,胰岛G细胞面数密度增... 目的 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 ,胰岛胃泌素免疫反应细胞 (gastrin ,G)和生长抑素细胞(somatostatin ,SSorD)的变化。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ABC技术。 结果 大部分G细胞免疫反应深浅不一 ;溃疡术后 4、10d ,胰岛G细胞面数密度增高 ,与正常或盐水组相比P <0 0 5。D细胞面数密度于 4d增加 ,P <0 0 5。 结论 成年大鼠胰岛细胞呈胃泌素免疫反应阳性 ;胰岛G细胞和D细胞可能以内分泌或旁分泌调节的途径间接或直接参与大鼠实验性胃溃疡修复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实验性胃溃疡 自愈期间 胰岛 胃泌素 生长抑素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糖尿病肺iNOS和VIP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及图像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沈兴平 舒昌达 何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008-1011,T002,共5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大鼠肺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及血管活性肠肽 (VIP)的病理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正常和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 4周大鼠肺内iNOS及VIP的变化 ,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糖尿病 4周大鼠肺支气管上皮细... 目的 :探讨糖尿病大鼠肺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及血管活性肠肽 (VIP)的病理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正常和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 4周大鼠肺内iNOS及VIP的变化 ,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糖尿病 4周大鼠肺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管上皮细胞、肺泡囊上皮细胞和动脉内皮细胞iNOS呈阳性或弱阳性 ,静脉内皮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iNOS呈阴性。图像分析表明 ,糖尿病鼠肺iNOS的着色面积、积分光密度和相对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大鼠肺。糖尿病 4周鼠肺支气管纤毛上皮细胞VIP呈阳性 ,支气管平滑肌肌层、支气管粘膜下腺体周围、肺间隔和肺动脉壁外膜VIP呈弱阳性或阴性 ,图像分析显示糖尿病鼠肺VIP着色面积、积分光密度和相对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大鼠肺。结论 :糖尿病肺病变不仅受自主神经影响 ,而且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改变亦与之有关 ,其神经递质NO和VIP可能在糖尿病肺病变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糖尿病 血管活性肠肽 INOS VIP 免疫组织化学 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脾虚证大鼠胰岛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秀琴 尚宏伟 +3 位作者 曾晓蓓 孟庆峰 王兴翠 杨进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1-255,I013,共6页
目的研究实验性脾虚证大鼠胰岛细胞胰岛素、胰岛淀粉样多肽、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抑素分泌活动的变化,探讨中医学脾虚证发病与胰岛激素分泌活动的关系。方法用Wistar雄性成年大鼠24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性脾虚组、自然恢复组... 目的研究实验性脾虚证大鼠胰岛细胞胰岛素、胰岛淀粉样多肽、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抑素分泌活动的变化,探讨中医学脾虚证发病与胰岛激素分泌活动的关系。方法用Wistar雄性成年大鼠24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性脾虚组、自然恢复组和中药治疗组。4组动物同时麻醉处死,取胰尾固定于Bouin液,制成石蜡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胰岛B细胞胰岛素和胰岛淀粉样多肽、A细胞胰高血糖素和D细胞生长抑素,并用显微分光光度计对免疫染色强度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脾虚组胰岛B细胞胰岛素和A细胞胰高血糖素免疫染色明显减弱,而D细胞生长抑素和B细胞胰岛淀粉样多肽免疫染色明显增强。结论上述结果提示,胰岛细胞激素分泌活动失常可能与脾虚证代谢异常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细胞 实验 脾虚证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组织的脱钙及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6
13
作者 熊正文 朱光君 +2 位作者 黄勇 张绪斌 李春光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47-349,共3页
关键词 切片 组织 脱钙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急性心肌梗死CTnI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贾建长 赵子琴 +2 位作者 顾云菊 沈忆文 陈龙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04-106,F003,共4页
目的研究CTnI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法医病理学意义。方法结扎兔心脏左冠状动脉左旋支的左室支制作心肌梗塞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梗塞区域CTnI的变化,与HE染色法进行比较。结果早期心肌梗塞组织,HE染色组尚未出现特征性梗... 目的研究CTnI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法医病理学意义。方法结扎兔心脏左冠状动脉左旋支的左室支制作心肌梗塞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梗塞区域CTnI的变化,与HE染色法进行比较。结果早期心肌梗塞组织,HE染色组尚未出现特征性梗死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可见CTnI分布以及含量变化,并且随着时间延长,变化区域扩大,且近心内膜心肌细胞同时出现变化。结论CTnI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以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CTNI 实验研究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免疫组织化学 冠状动脉左旋支 家兔 早期心肌梗塞 HE染色法 病理学意义 动物模型 含量变化 时间延长 心肌细胞 梗塞区 左室支 I诊断 特征性 心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脾虚证胃粘膜内分泌细胞变化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秀琴 杨进 +4 位作者 刘绍杰 刘英琴 李玲风 韩秀兰 王玉慧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1期49-56,138,共9页
用正常成年雄性Wistar大鼠53只,体重100~150g,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性脾虚组、自然恢复组和四君子汤治疗组。取胃,固定于Bouin液。制成石蜡切片,进行(1)HE染色;(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按Sternberger PAP法显示胃泌素细胞(G细胞)、生长抑... 用正常成年雄性Wistar大鼠53只,体重100~150g,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性脾虚组、自然恢复组和四君子汤治疗组。取胃,固定于Bouin液。制成石蜡切片,进行(1)HE染色;(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按Sternberger PAP法显示胃泌素细胞(G细胞)、生长抑素细胞(D细胞)和5-HT细胞。根据细胞的免疫反应程度,将细胞分为强阳性、中等阳性和弱阳性三级,每例动物计数三种细胞各1,000个,并计算各级细胞占的百分比;(3)从正常对照组,脾虚组随机选择各5例动物,对D细胞和G细胞进行显微分光光度计的定量测定;(4)由四组动物随机选择各5例,进行G细胞和D细胞密度及G/D细胞比值的测定。本文的观察表明:(1)脾虚组胃粘膜未见明显的组织学变化;(2)内分泌细胞:与对照组相比,脾虚组G细胞和5-HT细胞中,弱阳性细胞增多,表明分泌活动增强;D细胞弱阳性和中等阳性细胞减少,强阳性细胞增多,表明分泌释放减弱,合成增强。与自然恢复组比较,治疗组G细胞和D细胞的分泌活动接近于对照组;5-HT细胞无明显的恢复;(3)显微分光光度计的测定结果与光镜观察一致,脾虚组G细胞胃泌素反应物的含量低于对照组,D细胞内生长抑素反应物的含量高于对照组;(4)脾虚组G细胞密度低于对照组(P<0.01),D细胞密度略高于对照组,G/D细胞比值也低于对照组(P<0.01)。本文结果提示,脾虚证这些内分泌细胞的分泌活动出现异常,可能是导致消化功能紊乱的原因之一。经四君子汤治疗后,内分泌细胞的分泌活动接近于对照组,说明此药对脾虚证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脾虚证 免疫组织化学 胃泌素细胞 5-HT细胞 生长抑素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内β-内啡肽变化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红梅 白丽敏 +2 位作者 朱培纯 吴海霞 许红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4-28,131,共6页
采用胶原酶注入大鼠右侧尾壳核内的方法,造成实验性脑出血大鼠模型。动物存活期分别为1d、3d、7d和21d。然后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显示大鼠脑内β-内啡肽阳性纤维的含量和分布。结果发现:在各个存活期中,脑出血大鼠脑... 采用胶原酶注入大鼠右侧尾壳核内的方法,造成实验性脑出血大鼠模型。动物存活期分别为1d、3d、7d和21d。然后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显示大鼠脑内β-内啡肽阳性纤维的含量和分布。结果发现:在各个存活期中,脑出血大鼠脑内β-内啡肽样阳性纤维和终末的分布基本正常,图像分析及统计学处理表明:脑出血后1d下丘脑内β-内啡肽阳性纤维和终末的光密度和颗粒面积与正常组之间差别不大(P>0.05),脑出血后3d、7d和21d,明显高于正常组。P值分别小于0.01、0.01和0.05。结果提示:β-EP可能参与了脑出血后对脑组织的损伤过程,但其机理还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脑出血 大鼠 Β-内啡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冻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胸腹水细胞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罗庆丰 谢梅 +2 位作者 高玟 黄传生 涂侃 《实用癌症杂志》 2007年第4期363-364,共2页
目的探讨冰冻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胸腹水细胞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冰冻切片技术对150例患者的胸腹水进行检测,应用MaxVinsion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其中见肿瘤细胞的78例患者进行分类,并与直接细胞涂片结果比较。结果150例患者患者... 目的探讨冰冻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胸腹水细胞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冰冻切片技术对150例患者的胸腹水进行检测,应用MaxVinsion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其中见肿瘤细胞的78例患者进行分类,并与直接细胞涂片结果比较。结果150例患者患者中直接涂片法检测肿瘤细胞阳性率为33.3%(50/150);冰冻切片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细胞阳性率为52.0%(78/150),其中转移癌50例,淋巴瘤18例,间皮瘤10例,2种方法检出阳性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冰冻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能显著提高胸腹水细胞阳性诊断率,且能准确的对肿瘤细胞进行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切片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胸腹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早期心肌梗死的肌红蛋白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姚季生 姚申 +2 位作者 应爱娣 颜召文 佘伟良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2期49-51,F002,共4页
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制造早期(5分钟到24小时)心肌梗死模型.用抗肌红蛋白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技术(PAP法)观察大鼠心肌梗死区肌红蛋白脱失(缺染)情况,结果表明:冠状血管结扎后30分钟,梗死区少数心肌出现轻度不完全性缺染;结扎2-6小时,... 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制造早期(5分钟到24小时)心肌梗死模型.用抗肌红蛋白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技术(PAP法)观察大鼠心肌梗死区肌红蛋白脱失(缺染)情况,结果表明:冠状血管结扎后30分钟,梗死区少数心肌出现轻度不完全性缺染;结扎2-6小时,梗死区心肌缺染范围扩大呈带状、条状、片状;结扎lO-24小时,梗死区心肌缺染范围达全层,大部分属完全性缺染,与非梗死区分界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肌红蛋白 早期心肌梗死 实验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冠状动脉前降支 心肌梗死模型 大鼠心肌 PAP法 蛋白抗体 冠状血管 不完全性 非梗死区 心肌缺 结扎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Kikuchi淋巴结炎 被引量:7
19
作者 贺莉 赵彤 朱梅刚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23-724,727,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在检测Kikuchi 淋巴结炎(KFD)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CD20、CD45RO、CD57、CD68、CD8和多克隆抗体髓过氧化物酶(MPO)对42例KFD活检标本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淋巴结受损区域由组织细胞、免疫母细胞、浆...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在检测Kikuchi 淋巴结炎(KFD)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CD20、CD45RO、CD57、CD68、CD8和多克隆抗体髓过氧化物酶(MPO)对42例KFD活检标本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淋巴结受损区域由组织细胞、免疫母细胞、浆样单核细胞、小淋巴细胞及核碎片组成。所有病例均出现组织细胞,绝大多数组织细胞共同表达MPO/CD68。免疫母细胞、浆样单核细胞在增生期容易观察到。T细胞呈灶状阳性, 而NK及B细胞呈散在阳性。所有病例中性粒细胞很少或缺乏。结论免疫组化分析可以作为鉴别诊断KFD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KIKUCHI淋巴结炎 检测 免疫组织化学 单克隆抗体 CD20 CD45RO CD5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2号方抗大鼠肝纤维化的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姜学连 靳艳华 贲长恩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48-50,共3页
目的 :探讨中药 2号方对肝纤维化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方面的影响。方法 :用猪血清腹腔注射法复制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 ,用中药 2号方进行预防和治疗 ,观察了肝脏AT Pase、ACP、CCO、5′ N、G 6 P、SDH、IV胶原、LN、FN的变化 ,... 目的 :探讨中药 2号方对肝纤维化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方面的影响。方法 :用猪血清腹腔注射法复制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 ,用中药 2号方进行预防和治疗 ,观察了肝脏AT Pase、ACP、CCO、5′ N、G 6 P、SDH、IV胶原、LN、FN的变化 ,用图像分析仪做定量分析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中药治疗组上述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 (P <0 0 1)。结论 :中药 2号方有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及保护肝细胞酶活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2号方 肝纤维化 组织化学 免疫组织化学 实验研究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