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肠道间质瘤免疫表达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钱震 苏勤军 孙晓彤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632-634,共3页
目的探讨DOG1、CD117和CD34等在胃肠间质瘤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40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DOG1、CD117、CD34、SMA、S-100的表达情况。结果 40例GIST中DOG1、CD117、CD34阳性率为97.5%、92.5%、80%。SMA,S-100阳... 目的探讨DOG1、CD117和CD34等在胃肠间质瘤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40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DOG1、CD117、CD34、SMA、S-100的表达情况。结果 40例GIST中DOG1、CD117、CD34阳性率为97.5%、92.5%、80%。SMA,S-100阳性率分别为7.5%和5%。结论 DOG1和CD117的联合应用在GIST的诊断中可以大大提高敏感性,但是DOG1和CD117表达与GIST的良恶性程度和组织学类型无关。DOG1蛋白是一种较为敏感和特异的GIST辅助诊断抗体,对指导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等靶向药物的应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免疫表达 临床病理分析 CD117表达 GIST 阳性率 免疫组化检测 CD34 组织学类型 胃肠间质瘤 S-100 辅助诊断 伊马替尼 高敏感性 联合应用 恶性程度 病理意义 靶向药物 SMA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的Gleason评分及PSA、PAP、P504S免疫表达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孙红玲 纪卫东 陈美珠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年第15期2260-2262,共3页
目的分析转移性与非转移性前列腺癌的Gleason评分及免疫表达的差异,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形态学确诊的无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45例和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36例,对其前列腺组织标本的Gleason评分及相... 目的分析转移性与非转移性前列腺癌的Gleason评分及免疫表达的差异,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形态学确诊的无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45例和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36例,对其前列腺组织标本的Gleason评分及相关标记物PSA、PAP、P504S的免疫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Gleason评分[(7.36±1.22分]高于无转移性患者的评分[(6.55±1.12)分],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1岁患者的免疫组化PSA、PAP含量≥(++)的阳性患者多于≤70岁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1例前列腺癌中,71例P504S呈阳性表达,占87.7%。结论Gleason评分及PSA、PAP、P504S的免疫表达,能较准确地评估病情,促进护理随访和咨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 前列腺癌 GLEASON评分 免疫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阑尾组织的免疫表达及其应用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明显 周娜 +4 位作者 何青莲 郑广娟 杜晓华 谢兴意 冯兵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16期2516-2517,2520,共3页
目的:探讨如何设立实用的免疫组化质控对照,使免疫组化检测操作更简便、结果更稳定。方法:收集慢性阑尾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和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四种不同类型的阑尾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四种阑尾组织进行上百种抗... 目的:探讨如何设立实用的免疫组化质控对照,使免疫组化检测操作更简便、结果更稳定。方法:收集慢性阑尾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和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四种不同类型的阑尾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四种阑尾组织进行上百种抗体的染色,比较它们之间抗体染色阳性种类的差异,筛选出最佳的免疫组化质控对照组织类型。结果: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和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组织仅部分抗体染色阳性,而慢性阑尾炎组织中104种抗体染色均呈阳性。结论:慢性阑尾炎组织可表达多种抗原,适合作为常用抗体染色质控对照的优选组织类型,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 免疫组化 免疫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急性白血病MLL基因与免疫表达异常及预后的临床意义
4
作者 赵峻峰 王立新 +2 位作者 张秀珑 蔡艳霞 房胜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270-2273,共4页
目的检测老年人急性白血病患者混合系白血病(MLL)基因表达水平,并对部分患者转录本进行动态检测,以观察治疗后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并检测其免疫表达异常率和比较治疗效果及与巢式PCR结果进行敏感度比较。方法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Q-PCR)... 目的检测老年人急性白血病患者混合系白血病(MLL)基因表达水平,并对部分患者转录本进行动态检测,以观察治疗后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并检测其免疫表达异常率和比较治疗效果及与巢式PCR结果进行敏感度比较。方法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Q-PCR)技术检测MLL融合基因,观察白血病MLL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MLL基因重排的发生频率和免疫表型异常的病例,进行化疗。对照MLL基因异常及免疫表达异常的临床意义。结果 41例老年白血病中7例检测到MLL基因,发生率为17.07%,其中MLL-AF64例(24.5%);其中4例缓解,其MLL基因中位数均低于平均值。免疫表达异常在MLL基因中的检出率较无MLL重排发生频率高,为28.8%,发生率较无MLL基因重排高,且临床缓解率低。基因重排及异常表达与缓解率有关。结论 RQ-PCR监测融合基因表达可以有效观察治疗效果,敏感性高,MLL基因重排与白血病分子机制有关。其次免疫表达异常的患者MLL基因重排检出率相对较高,其临床缓解及疗效差,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MLL基因 免疫表达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AFV600E突变的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BRAFVE1免疫表达形式 被引量:18
5
作者 Kleinschmidt-DeMasters B K Aisner D L +2 位作者 Foreman N K 康锶鹏 余英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20-1320,共1页
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E-GBMs)的BRAFV600E突变率可高达50%以上,而普通型GBMs突变率很低,提示E-GBMs最可能为GBMs的一种变异亚型。BRAF基因状态检测是决定靶向药物vemurafenib使用的重要依据。采用BRAFVE1免疫组化(IHC)检测是否可... 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E-GBMs)的BRAFV600E突变率可高达50%以上,而普通型GBMs突变率很低,提示E-GBMs最可能为GBMs的一种变异亚型。BRAF基因状态检测是决定靶向药物vemurafenib使用的重要依据。采用BRAFVE1免疫组化(IHC)检测是否可以替代Sanger测序目前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突变率 上皮样 免疫表达 BRAF基因 状态检测 靶向药物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Ⅱ类IgG抗体在同种带瓣大动脉移植后的免疫表达
6
作者 郑晓舟 李守先 +1 位作者 张刚 张广福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55-1158,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移植液氮保存同种异体带瓣大动脉(CVH)后抗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Ⅰ类、Ⅱ类IgG抗体的免疫表达规律。方法:选择2001年10月至2003年10月施行液氮保存的CVH移植术的20例复杂先心病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3...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移植液氮保存同种异体带瓣大动脉(CVH)后抗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Ⅰ类、Ⅱ类IgG抗体的免疫表达规律。方法:选择2001年10月至2003年10月施行液氮保存的CVH移植术的20例复杂先心病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1年不同时间点,以莱姆德抗原板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患者血清内的抗HLA-Ⅰ类、Ⅱ类IgG抗体,并与同期施行其他复杂先心病矫正术的20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术前抗体为阴性,CVH移植患者在术后1个月、3个月和1年时抗HLA-Ⅰ类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28±6.64)%、(62.14±11.95)%和(66.79±13.42)%,Ⅱ类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2.92±15.74)%、(41.67±18.73)%、(52.92±20.01)%,且1年内两类抗体的阳性率均呈上升趋势,对照组患者则全为阴性;两类抗体表达阳性率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结论:液氮保存的CVH移植后可诱导受体产生抗HLA-Ⅰ类、Ⅱ类IgG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反应,而且患者年龄越小这种反应越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免疫抗体 动脉移植 免疫表达 IGG抗体 带瓣大动脉 先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C-erbB-2及PCNA免疫表达与生物学意义
7
作者 徐贵颖 单征 +1 位作者 蔡勇 齐红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2004年第11期64-65,共2页
乳腺癌是威胁广大妇女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尚未有十分满意的乳腺癌预后判断指标,1987年,Slamon等发现,C-erbB-2的扩增在乳腺癌中发生率很高,并指出基因扩增与预后差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另有许多报道表明c-erbB-2基因增殖和过度... 乳腺癌是威胁广大妇女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尚未有十分满意的乳腺癌预后判断指标,1987年,Slamon等发现,C-erbB-2的扩增在乳腺癌中发生率很高,并指出基因扩增与预后差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另有许多报道表明c-erbB-2基因增殖和过度表达成为乳腺癌预后重要因素之一。Wright等人发现,用免疫组化确定癌蛋白的过度表达是仅次于淋巴结转移,具第二位预后意义的指标。PCNA表达亦为肿瘤细胞失调状态下的一个标记。本文结合临床资料研究C-erbB-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同时观测PCNA染色同C-erbB-2过表达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CNA C-ERBB-2 预后 免疫表达 过度表达 淋巴结转移 女生 重要因素 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免疫表达指标及其预防控制的前瞻性分析
8
作者 龙江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5期185-185,195,共2页
前瞻性分析HIV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免疫表达指标及其预防控制。方法:本研究选择对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5年12月-2020年12月间收治的艾滋病患者80例,根据其是否合并肺部感染进行分组,其中40例AIDS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列为感染组,其余4... 前瞻性分析HIV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免疫表达指标及其预防控制。方法:本研究选择对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5年12月-2020年12月间收治的艾滋病患者80例,根据其是否合并肺部感染进行分组,其中40例AIDS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列为感染组,其余40例不合并肺部感染的AIDS患者列为未感染组,将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分析。依次检测患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表面免疫调控受体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α干扰素(IFN-α)、干扰素诱导基因56(ISG56)、粘病毒抗蛋白A(MxA)和免疫酪氨酸样抑制基序(TIGIT)指标水平,探讨其对HIV患者疾病预防控制的指导意义。结果:感染组CD3+CD4+-T细胞占比高于未感染组,IFN-α、ISG56和Mx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TIGIT占比与CD4+-T细胞绝对数呈负相关性,与病毒载量之间呈正相关性(P<0.05);PD-1占比与CD4+-T细胞绝对数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HIV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其CD3+CD4+-T细胞占比、PD-1和TIGIT水平会明显上升,其余IFN-α、ISG56和MxA等指标水平明显降低,充分证实相关指标在机体受到感染时会造成其免疫功能紊乱,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肺部感染 艾滋病 免疫指标表达 预防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HLA抗体在同种大动脉移植后的免疫表达
9
作者 张刚 张广福 郑晓舟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0-281,共2页
关键词 抗HLA抗体 同种瓣 移植后 大动脉 免疫表达 体液免疫反应 临床免疫治疗 临床的应用 低温保存
原文传递
牙鲆精氨酸酶Ⅱ基因的克隆以及免疫应答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慧鑫 王磊 +2 位作者 汪林庆 周茜 陈松林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52,共9页
本研究克隆得到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精氨酸酶Ⅱ基因(ArginaseⅡ,Arg-Ⅱ)全长cDNA序列,并检测了Arg-Ⅱ在牙鲆免疫组织和细菌感染过程中的时空表达模式。结果显示,Arg-Ⅱ基因cDNA全长1882 bp,包含1050 bp开放阅读框,编码349个氨... 本研究克隆得到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精氨酸酶Ⅱ基因(ArginaseⅡ,Arg-Ⅱ)全长cDNA序列,并检测了Arg-Ⅱ在牙鲆免疫组织和细菌感染过程中的时空表达模式。结果显示,Arg-Ⅱ基因cDNA全长1882 bp,包含1050 bp开放阅读框,编码349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38.02 kDa,等电点为6.42)。Arg-Ⅱ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典型的精氨酸酶结构特征,推测与哺乳动物中的功能类似。系统进化分析显示,鱼类Arg-Ⅱ基因合成一簇,其中,Arg-Ⅱ基因与鲈鱼(Lates calcarifer)相关度最高(93%)。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显示,Arg-Ⅱ基因在健康牙鲆的肝、脾和鳃等免疫组织中有较高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经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感染的牙鲆成鱼中,主要免疫组织中Arg-ⅡmRNA的表达量在细菌感染后6~12 h显著上调,随后表达量恢复正常。离体培养的牙鲆巨噬细胞经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后,Arg-Ⅱ基因也呈显著上调模式。因此,本研究结果表明,Arg-Ⅱ基因参与牙鲆响应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的免疫过程,揭示Arg-Ⅱ基因可能在牙鲆抗病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精氨酸酶Ⅱ 迟缓爱德华氏菌 免疫表达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脏移植后淋巴细胞5种免疫分子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顾云 黄益民 +4 位作者 张永科 吕燕宁 林筝 张颖 葛六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1-433,共3页
目的 :观察大鼠异体异位心脏移植术后不同时间点 ,淋巴细胞相关免疫分子的表达水平、供心存活率及心肌组织的病理学改变 ,探讨免疫排斥反应的相关时间进程。方法 :分别经供体SD大鼠的心脏主动脉、肺动脉与受体Wistar大鼠的腹主动脉及下... 目的 :观察大鼠异体异位心脏移植术后不同时间点 ,淋巴细胞相关免疫分子的表达水平、供心存活率及心肌组织的病理学改变 ,探讨免疫排斥反应的相关时间进程。方法 :分别经供体SD大鼠的心脏主动脉、肺动脉与受体Wistar大鼠的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吻合 ,进行异位心脏移植术。于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 ,取血分离淋巴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淋巴细胞上CD4、CD8、IL 2R、ICAM I和MHC II类分子的表达水平。对供心心肌组织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 :于移植后2 4h ,只有MHC II类分子的表达水平增加 ,CD4、IL 2R和I CAM I的表达水平降低 ,CD8无改变。术后 72h,CD4、CD8及IL 2R的表达增加 ,其中CD8和IL 2R达峰值。术后 7~ 10d ,除CD4的表达继续增加外 ,其他 4种免疫分子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术后不同时间点移植心脏的存活率分别为 :10 0 % (2 4h)、85 .7% (72h)、16 .7% (7d)、0 (10d和 12d)。病理学检查显示 ,移植后 2 4h ,心肌组织无明显的病理学变化 ,术后 3d ,7只大鼠中 4只出现ⅠA级及以上病理改变。术后 7d ,6只大鼠全部发生Ⅱ级以上的病理学变化。结论 :大鼠心脏移植后的 2 4h内 ,外周血淋巴细胞为以MHC II分子表达为主的抗原识别、呈递期 ,并伴有一过性免疫功能降低 ;术后 2 4~ 72h为T细胞活化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心脏移植 免疫分子表达 心肌组织 淋巴细胞 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的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表达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思宽 李爱华 +6 位作者 左晓明 吴文美 陆鸿海 张峰 李威武 方炜 张炳辉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22-124,131,共4页
目的探讨伴有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的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表达。方法 32例伴有上尿路梗阻与34例不伴有上尿路梗阻腺性膀胱炎的病理切片,光镜观察病理类型,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测定p53、Ki67、p21、MMP-9、MUC1、MUC2、COX-2的表达。结果 ... 目的探讨伴有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的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表达。方法 32例伴有上尿路梗阻与34例不伴有上尿路梗阻腺性膀胱炎的病理切片,光镜观察病理类型,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测定p53、Ki67、p21、MMP-9、MUC1、MUC2、COX-2的表达。结果 2组病理类型主要为移行上皮型,其次为肠上皮型,其他类型较少,组间差异无显著性。2组p53、Ki67、p21、MMP-9、MUC1、MUC2、COX-2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泌尿上皮型与混合型相比,COX-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同病理类型腺性膀胱炎之间免疫组化表达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伴有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具有不伴有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相同的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表达。目前尚难通过免疫组化测定p53、Ki67、p21、MMP-9、MUC1、MUC2、COX-2的表达来预示腺性膀胱炎的癌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性膀胱炎 上尿路梗阻 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隔离对雌性小鼠动情周期及中枢ERα和TH免疫活性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广超 杨萍 +2 位作者 赫晨 杨斌 王建礼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4期197-201,共5页
雌激素受体(ERα)和多巴胺(DA)可参与雌性动物动情周期调节,故本研究通过酪氨酸羟化酶(TH)标记DA神经元,探讨了社会隔离对雌性动情周期及ERα和DA的影响.成年雌性ICR小鼠社会隔离10d后,检测其动情周期变化及动情期和动情间期中枢ERα-IR... 雌激素受体(ERα)和多巴胺(DA)可参与雌性动物动情周期调节,故本研究通过酪氨酸羟化酶(TH)标记DA神经元,探讨了社会隔离对雌性动情周期及ERα和DA的影响.成年雌性ICR小鼠社会隔离10d后,检测其动情周期变化及动情期和动情间期中枢ERα-IR和TH-IR神经元表达.结果发现,社会隔离延长了雌鼠的动情前期和动情期(P<0.05),但对动情后期和动情间期没有影响;社会隔离和动情周期均会显著影响终纹床核(BNST)、内侧视前区(MPOA)和下丘脑弓状核(AR)的ERα-IR神经元表达(P<0.05),并对AR的ERα-IR表达和中脑腹侧被盖区(VTA)的TH-IR神经元表达有交互影响(P<0.05),表现为社会隔离减少动情期AR的ERα-IR表达(P<0.05),增加动情期和动情间期TH-IR表达(P<0.05),且对动情期的影响更明显.提示社会隔离会干扰雌鼠的动情周期,ERα和DA在特定脑区的变化对此具有重要调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 雌性小鼠 动情周期 雌激素 多巴胺 免疫活性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ia-I口蹄疫病毒P1-2A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小鼠免疫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牟伟锋 金宁一 +8 位作者 鲁承 霍晓伟 胡博 屈勇刚 常巧呈 于长勇 颜雯 丛艳昭 曹世诺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1-35,共5页
目的:构建含有Asia-Ⅰ型口蹄疫病毒(FMDV)衣壳蛋白前体P1-2A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VAXⅠ-P1-2A,并用pVAXⅠ-P1-2A免疫小鼠,评价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方法:通过RT-PCR方法扩增得到含有FMDVP1-2A编码区的目的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MD18-... 目的:构建含有Asia-Ⅰ型口蹄疫病毒(FMDV)衣壳蛋白前体P1-2A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VAXⅠ-P1-2A,并用pVAXⅠ-P1-2A免疫小鼠,评价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方法:通过RT-PCR方法扩增得到含有FMDVP1-2A编码区的目的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将pMD18-T-P1-2A和pVAXⅠ分别经EcoRⅤ和XbaⅠ双酶切后连接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VAXⅠ-P1-2A。将酶切鉴定正确后的重组质粒转染HeLa细胞进行IFA检测。再进行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试验、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和IFN-γ ELISPOT试验。结果:酶切结果与预期目的条带大小相符;荧光结果表明经pVAXⅠ-P1-2A转染的细胞有明显的黄绿色荧光,说明P1-2A基因在HeLa细胞中得到了表达;小鼠免疫结果表明,免疫的小鼠都产生了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并且T淋巴细胞增殖数和产生IFN-γ的细胞数和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间接ELISA试验表明,在免疫第14天抗体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VAXⅠ-P1-2A,并通过小鼠免疫试验发现重组质粒试验组能够诱导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DV Asia P1-2A基因 真核表达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风病人T细胞亚群相关免疫分子表达的调查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宝泉 尹格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6-467,470,共3页
很多疾病其外周血免疫学检测与分析多见报道[1,2],相比之下,麻风病由于患者数量有限,其外周血相关免疫学指标的检测相对较少。本研究对新发、复发48例经我院治疗的麻风病患者,在治疗前及第2、4周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相关免疫分子进行了动... 很多疾病其外周血免疫学检测与分析多见报道[1,2],相比之下,麻风病由于患者数量有限,其外周血相关免疫学指标的检测相对较少。本研究对新发、复发48例经我院治疗的麻风病患者,在治疗前及第2、4周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相关免疫分子进行了动态流式细胞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病人 免疫分子表达 T细胞亚群 外周血T淋巴细胞 免疫学检测 调查 相关免疫分子 患者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低限度免疫定义基因表达的HCV多表位DNA疫苗对小鼠细胞免疫的诱导作用
16
作者 辛桂杰 朱海超 +1 位作者 李昊 温剑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71-1075,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最低限度免疫定义基因表达法制备丙型肝炎病毒(HCV)多表位DNA疫苗的可行性,阐明该方法在疫苗领域可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人工合成和PCR方法制备长度为1 346bp的含有CMV启动子、HCV 1b亚型多表位和牛生长激素(BCG)多聚... 目的:探讨采用最低限度免疫定义基因表达法制备丙型肝炎病毒(HCV)多表位DNA疫苗的可行性,阐明该方法在疫苗领域可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人工合成和PCR方法制备长度为1 346bp的含有CMV启动子、HCV 1b亚型多表位和牛生长激素(BCG)多聚腺苷酸序列的最低限度免疫定义基因表达DNA疫苗,命名为M-HCV-epi;同时制备结构基因被非HCV同源的DNA序列替换的相同长度DNA片段作为对照,命名为V-pcDNA3.1。12只ICQ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6)和对照组(n=6),分别采用M-HCV-epi DNA和V-pcDNA3.1DNA各20μg皮下注射。QRT-PCR法检测免疫后小鼠脾细胞中干扰素γ(IFN-γ)mRNA的表达水平;人工合成3个HCV 1b亚型表位多肽和1条对照多肽。用上述合成的多肽刺激免疫后小鼠脾细胞,ELISA法检测脾细胞刺激上清中IFN-γ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脾细胞中IFN-γmRNA表达水平升高(1.50±0.18)倍(P<0.05);加入aa35-44多肽的实验组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最低限度免疫定义基因表达法制备HCV多表位DNA疫苗可诱导细胞免疫反应,该方法在DNA疫苗领域可能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限度免疫定义基因表达 丙型肝炎病毒 多表位 DNA疫苗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Ⅱ型圆环病毒ORF2与猪GM-CSF基因重组腺病毒共表达及免疫效果分析
17
作者 陈降华 刘忠华 李文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4-128,共5页
旨在构建含融合基因pGMCSF-ORF2的重组腺病毒,并对其表达水平和免疫效果进行分析。运用PCR方法扩增PCV2ORF2和pGM-CSF基因,拼接后克隆入pMD18-T载体,然后再亚克隆入腺病毒穿梭质粒pShuttle-CMV中,阳性穿梭质粒经PmeⅠ酶线性化后电转化... 旨在构建含融合基因pGMCSF-ORF2的重组腺病毒,并对其表达水平和免疫效果进行分析。运用PCR方法扩增PCV2ORF2和pGM-CSF基因,拼接后克隆入pMD18-T载体,然后再亚克隆入腺病毒穿梭质粒pShuttle-CMV中,阳性穿梭质粒经PmeⅠ酶线性化后电转化含腺病毒基因组(AdEasy-1)的大肠杆菌细胞BJ5183-Ad-1,成功获得了重组腺病毒DNA。将纯化后的重组腺病毒DNA转染AD293细胞,经过病毒基因组的PCR和转录水平的RT-PCR及Westernblot等方面对融合蛋白的表达进行了鉴定。以该病毒免疫Babl/c小白鼠,对免疫小鼠血清中PCV2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获得了pGMCSF-ORF2重组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获得了表达pGMCSF-ORF2融合蛋白的重组腺病毒。该病毒免疫小鼠后,在小鼠血清中检测到了PCV2的特异性抗体。获得的重组腺病毒能有效表达pGMCSF-ORF2融合蛋白,且可诱导小鼠产生针对PCV2的特异性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Ⅱ型圆环病毒ORF2 pGM—CSF 重组腺病毒共表达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胸膜间皮细胞53条免疫相关高表达基因与中医肺气学说的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张宏方 金志甲 +3 位作者 李军 张瑛 胥冰 辛宝 《四川中医》 2009年第8期11-13,共3页
目的:研究小鼠胸膜间皮细胞免疫相关基因表达谱的状况,从而探索用现代免疫及基因芯片技术评价解释中医肺气学说的新方法。方法:取8只BALB/c小鼠胸膜组织块剪切成碎块,提取mRNA,经标记、杂交、清洗、芯片扫描、图像采集与数据分析等过程... 目的:研究小鼠胸膜间皮细胞免疫相关基因表达谱的状况,从而探索用现代免疫及基因芯片技术评价解释中医肺气学说的新方法。方法:取8只BALB/c小鼠胸膜组织块剪切成碎块,提取mRNA,经标记、杂交、清洗、芯片扫描、图像采集与数据分析等过程获得基因表达谱。结果:共筛选出小鼠胸膜间皮细胞53条免疫相关高表达基因。其中主要有免疫应答高表达基因14条;炎性反应高表达基因6条;非特异性免疫应答高表达基因7条;免疫应答调节高表达基因4条;急性反应阶段高表达基因3条;抗原加工与提呈高表达基因2条;Ⅱ型超敏反应正向调节高表达基因2条。结论:从现代免疫学观点及正常小鼠胸膜间皮细胞基因芯片的研究来看,胸膜间皮细胞既表达免疫相关的正向调节基因,亦表达负向免疫相关的调节基因。这不仅可为现代免疫学增添新的内容,而且对丰富中医肺气学说,研究中医肺脏的实质乃至推动中医学理论的深入研究都将具有积极意义,为胸膜的其他后续研究构建一平台,为丰富中医肺气学说与肺气的实质提供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研究依据;弥补这方面的研究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胸膜间皮细胞 免疫相关高表达基因 中医肺气学说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病人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的基因芯片研究
19
作者 赵雁林 端木宏谨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03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 研究免疫相关基因在结核病人体内的差异表达。方法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63例单纯结核性胸膜炎胸水及其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与36例正常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以及10例心力衰竭患者胸水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分析比... 目的 研究免疫相关基因在结核病人体内的差异表达。方法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63例单纯结核性胸膜炎胸水及其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与36例正常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以及10例心力衰竭患者胸水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在对基因表达谱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校正,聚类分析和统计学处理后,发现在626条免疫相关基因中差异表达基因86条,其中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基因23个,与细胞免疫应答相关的基因34个,与信号传导有关的基因26个,其他相关基因3个,在结核病人胸水IL-2R,LT-β,IL-8,IOP-10,RANTES,MCP-1,IL-12,IL-12R,IFN-γ,TNF-α,TLR,IL-1,IL-10,HSP和TLR等53个基因表达显著性增高,IL-8,IL-15和IL-4等33条基因表达水平降低2倍以上;有14个基因之间存在线性相关。结论 机体抗结核免疫的发生,发展涉及多基因改变,免疫相关基因差异变化可以为结核临床生物治疗,辅助诊断和患者免疫水平的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免疫相关基因表达 基因芯片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感染因素及免疫球蛋白表达意义探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潘贤峰 李季 李东书 《当代医学》 2020年第30期39-41,共3页
目的探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免疫球蛋白表达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感染患者4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治疗的非感染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40例为对照组,并随机选取同期80例健康... 目的探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免疫球蛋白表达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感染患者4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治疗的非感染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40例为对照组,并随机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健康人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同时比较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与健康人群免疫球蛋白水平,探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合并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IgG、IgM、IgA表达量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5);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感染的影响因素,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感染相关(P<0.05)。结论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感染的影响因素,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感染相关。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高,其发病中可能存在自身体液免疫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感染因素 免疫球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