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免疫细胞浸润的免疫评分模型预测早期胃癌免疫治疗效果及预后
1
作者 杨鹏 罗金梅 +1 位作者 罗萍 谢小波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1-130,共10页
目的分析基于免疫细胞浸润的免疫评分模型对早期胃癌免疫治疗效果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167例早期胃癌患者的基因表达数据及相关临床参数作为训练集;收集2017年1月—2020年1月于本院首次就诊的92例早... 目的分析基于免疫细胞浸润的免疫评分模型对早期胃癌免疫治疗效果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167例早期胃癌患者的基因表达数据及相关临床参数作为训练集;收集2017年1月—2020年1月于本院首次就诊的92例早期胃癌患者临床信息作为验证集进行外部验证。通过Cibersort软件计算肿瘤组织中22种免疫细胞的浸润情况。通过LASSO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进一步筛选和确定早期胃癌患者的关键预测因子。使用符合条件的免疫细胞构建预后风险评分模型,并进行验证。基于风险模型建立列线图模型预测早期胃癌患者死亡和治疗无效的概率,并对模型的区分度、准确度和可靠性进行评价。结果训练集与验证集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织相比,早期胃癌肿瘤组织中CD8^(+)T细胞、激活记忆CD4^(+)T细胞、M0巨噬细胞、M1巨噬细胞、静息树突状细胞和活化树突状细胞含量下降;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含量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SO分析进一步筛选出激活记忆CD4^(+)T细胞、M1巨噬细胞、Treg细胞、活化树突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5种浸润免疫细胞。生存曲线结果显示免疫评分模型可有效区分患者生存时间。预后列线图模型总分274分,对应死亡风险为72%;治疗效果列线图模型总分307分,对应治疗无效的风险为75%。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准确度和可靠性。结论基于免疫细胞浸润的免疫评分模型对早期胃癌患者免疫治疗效果及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细胞浸润 免疫评分模型 早期胃癌 治疗效果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细胞浸润的免疫评分模型探讨PD-1抑制剂治疗晚期肝细胞癌后生存获益
2
作者 姚荣飞 钟丁亮 黄佰权 《西部医学》 2024年第7期963-967,973,共6页
目的基于免疫细胞浸润的免疫评分模型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后生存获益。方法下载120例晚期HCC组织和6例正常组织基因表达数据及相关临床参数,通过Cibersort软件计算肿瘤组织中22种免疫细胞的浸润情况,... 目的基于免疫细胞浸润的免疫评分模型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后生存获益。方法下载120例晚期HCC组织和6例正常组织基因表达数据及相关临床参数,通过Cibersort软件计算肿瘤组织中22种免疫细胞的浸润情况,通过LASSO分析筛选关键预测因子,将符合条件的免疫细胞构建预后生存评分模型。将晚期HCC患者分为高风险组(n=83)和低风险组(n=37),并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验证。基于风险模型建立列线图模型预测晚期HCC患者的死亡概率,并对模型的区分度、准确度和可靠性进行评价。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晚期HCC肿瘤组织中活化的树突细胞、静息的树突细胞、M1巨噬细胞和M0巨噬细胞含量较高;静息肥大细胞、活化的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和M2巨噬细胞含量较低。根据6个浸润免疫细胞,计算样本的风险评分,随着风险评分的升高,高风险组晚期HCC患者增多,死亡人数增多。生存曲线结果显示高风险患者总生存时间显著低于低风险组(Log-Rankχ2=4.327,P<0.001)。预后列线图模型总分303分,对应死亡风险为71%。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准确度和可靠性。结论PD-1抑制剂治疗有可能使晚期HCC患者生存获益,且基于免疫细浸润的免疫评分模型对患者生存获益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细胞浸润 免疫评分模型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晚期肝细胞癌 生存获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细胞组织浸润的免疫评分模型预测前列腺癌免疫治疗效果及预后分析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孙飞 黎春明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89-194,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免疫细胞浸润的免疫评分模型对前列腺癌(PCa)患者免疫治疗效果及预后的预测。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选取266个PCa患者的基因表达谱和临床随访参数;通过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ingle-sample 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 目的探讨基于免疫细胞浸润的免疫评分模型对前列腺癌(PCa)患者免疫治疗效果及预后的预测。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选取266个PCa患者的基因表达谱和临床随访参数;通过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ingle-sample 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ssGSEA)量化免疫细胞在肿瘤组织中的浸润情况,得到22个免疫细胞的浸润情况;通过“Glmnet”包的套索方法(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分析筛选关键预测因子,以验证不同浸润免疫细胞是否与预后相关;将符合条件的细胞构建预后风险评分模型,将PCa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并制作生存曲线(Kaplan-Meier)进行验证;基于风险模型建立列线图来预测PCa患者治疗无效和生存的概率;绘制随时间变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验证列线图的准确性;利用校准曲线比较基于浸润免疫细胞列线图的预测和观察结果;采用临床决策曲线分析法判断模型的预测可靠度。结果使用ssGSEA量化免疫细胞浸润数据,最后得到22个浸润免疫细胞包括:幼稚B细胞、记忆B细胞、浆细胞、CD8+T细胞、幼稚CD4+T细胞、静息记忆CD4+T细胞、激活记忆CD4+T细胞、滤泡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γδT细胞、静息NK细胞、活化NK细胞、单核细胞、M0巨噬细胞、M1巨噬细胞、M2巨噬细胞、静息树突细胞、活化树突细胞、静息肥大细胞、活化的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最终选择6个免疫细胞作为预测因子,分别为Treg细胞、M1巨噬细胞、M2巨噬细胞、激活记忆CD4+T细胞、静息树突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根据6个浸润免疫细胞,计算样本的风险评分,随着风险评分的升高,高风险组PCa患者增多,预后不良人数增多;利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显示高风险患者总生存时间(3.8年)显著低于低风险组(6.9年)(Log-Rankχ^(2)=4.259,P<0.001);预后列线图模型总分430分,对应死亡风险为74.69%;治疗效果列线图模型总分423分,对应治疗无效的风险为73.21%,且通过模型验证结果安全可靠。结论通过评估PCa中的免疫浸润以及免疫评分模型建立了列线图,揭示免疫细胞浸润可以预测PCa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细胞浸润 免疫评分模型 前列腺癌 治疗效果 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对肺腺癌预后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施春波 董长征 +1 位作者 陈磊 翁磊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15期1594-1597,I0004,共5页
目的探讨22种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简称免疫细胞)对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对594例转录组数据中22种免疫细胞的相对比例进行推算,筛选出P<0.05的样本用于研究,分析22种免疫细胞在正常肺组织与肺腺癌组织中的差异表... 目的探讨22种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简称免疫细胞)对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对594例转录组数据中22种免疫细胞的相对比例进行推算,筛选出P<0.05的样本用于研究,分析22种免疫细胞在正常肺组织与肺腺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利用单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22种免疫细胞对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筛选出对肺腺癌患者总生存有影响的因素构建免疫风险评分模型。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该免疫风险评分模型的独立预测价值。构建列线图对肺腺癌患者的生存率进行综合预测。结果除CD8^+T细胞、幼稚的CD4^+T细胞、激活的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及激活的肥大细胞外,其余免疫细胞在正常肺组织与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对肺腺癌患者总生存有影响的3种免疫细胞,即嗜酸性粒细胞、激活的树突状细胞及M1型巨噬细胞;利用这3种免疫细胞构建免疫风险评分模型。根据模型对每例患者进行复发风险评分,按风险评分中位值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与低风险组,Kaplan-Meier曲线提示高风险组患者总生存率低于低风险组(P<0.05)。ROC曲线提示该风险模型在预测复发风险方面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AUC=0.60)。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免疫风险评分模型是肺腺癌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HR=1.30,95%CI:1.20~1.40,P<0.05)。列线图能更全面地对肺腺癌患者的生存率进行预测。结论免疫细胞在肺腺癌患者预后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3种免疫细胞构建的免疫风险评分模型是肺腺癌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 预后 免疫风险评分模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肿瘤免疫微环境鉴定IDH突变型弥漫性胶质瘤的预后标志物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娇 黄纯海 王钊 《生物信息学》 2022年第2期141-148,共8页
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存在于大多数低级别胶质细胞瘤中,免疫逃逸是肿瘤标志性特征之一,免疫治疗在胶质瘤的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利用生信手段分析TCGA、CGGA、GEO数据集中IDH突变胶质瘤的770个免疫相关基因及其临床相关数据,从... 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存在于大多数低级别胶质细胞瘤中,免疫逃逸是肿瘤标志性特征之一,免疫治疗在胶质瘤的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利用生信手段分析TCGA、CGGA、GEO数据集中IDH突变胶质瘤的770个免疫相关基因及其临床相关数据,从而获得每个患者的免疫风险评分(IMRS);结合IMRS和临床信息,筛选出6个差异表达基因(TRAF3、ATG10、BID、TAB1、MAP3K1、RPS6)组成IMRS模型并生成诺莫图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发现低风险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较高风险组均明显延长。此外,签名相关免疫细胞浸润分析发现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浸润评分(TAM)与肿瘤相关T细胞浸润评分(TIS)呈明显的负相关,表明高IMRS富集了促肿瘤免疫浸润,而低IMRS则富集了相对较多的抗肿瘤免疫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微环境 IDH突变型弥漫性胶质细胞瘤 总生存期 免疫浸润评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