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光包交换系统的实现原理
1
作者 陈纪东 罗方亮 陈新桥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1-35,共5页
描述了光包交换节点的结构 ,分析了网络的物理和逻辑的可行性 .介绍了一个由 40个网络节点组成的节点流量达 1 60 Gbit/s的物理网络 .网络能提供较好的服务质量 (包丢失率和包传输延迟 )并兼容多种业务 .
关键词 全光网络 全光包交换系统 通信网 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一代城域网中的全光包交换技术
2
作者 张敏锋 陈鹤鸣 《广东通信技术》 2002年第4期7-11,共5页
讨论了光包交换的包结构、节点结构和网络结构以及实现包交换的关键技术 。
关键词 下一代城域网 全光包交换 透明性 WDM 网络结构 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光包交换技术原理及其应用
3
作者 张敏锋 陈鹤鸣 《江苏通信技术》 2002年第1期5-8,13,共5页
全光包交换技术对带宽的利用率很高,其特有的优点(高容量、灵活性、高透明性及可伸缩性等)将会给下一代全光网络带来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讨论了光包交换的包结构、节点结构和网络结构,以及实现包交换的关键技术,最后就全光包交换... 全光包交换技术对带宽的利用率很高,其特有的优点(高容量、灵活性、高透明性及可伸缩性等)将会给下一代全光网络带来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讨论了光包交换的包结构、节点结构和网络结构,以及实现包交换的关键技术,最后就全光包交换技术在下一代城域网中的应用作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性 波分复用 全光通信网 城域网 全光包交换技术
原文传递
全光包交换技术及其在城域网中的应用
4
作者 张敏锋 《现代通信》 2002年第4期6-8,共3页
关键词 全光包交换技术 城域网 光通信 通信网
原文传递
全光缓存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吴重庆 刘爱民 +1 位作者 刘彦辉 董晖 《半导体光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17-221,共5页
综述了在全光传送网向以包交换为基础的全光交换网过渡的关键技术之一 :全光缓存器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各种全光缓存器的原理、性能 ,并讨论了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 全光 全光包交换 缓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光触发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赵爽 吴重庆 《半导体光电》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2-316,共5页
全光触发器是数字光信号处理的基础技术,也是全光分组交换网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就光触发器的功能模型与性能指标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概括总结了各种光触发器的原理与性能,并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全光 全光包交换 光路由器 光触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Ls的边缘汇聚节点的性能研究
7
作者 魏斌 吴重庆 +1 位作者 沈平 高凯强 《光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9-361,364,共4页
随着全光接入网的不断发展,接入速率不断提高,对于边缘节点发送来的高速数据业务也必须进行流量梳理。为了适应未来全光高速网络接入的需求,基于光纤延迟线(Fiber delay lines,FDLs)结构,构造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全光包交换网络边缘汇聚节... 随着全光接入网的不断发展,接入速率不断提高,对于边缘节点发送来的高速数据业务也必须进行流量梳理。为了适应未来全光高速网络接入的需求,基于光纤延迟线(Fiber delay lines,FDLs)结构,构造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全光包交换网络边缘汇聚节点。并针对光线延迟线结构,提出一种新的主动缓存队列管理模型来分析节点性能,得到了与以往研究不同的结果。同时在对节点性能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FDLs的排列方式,在缓存深度相同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FDLs的效率,实现了对到来的具有自相似性的数据业务的合理调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技术 光纤延迟线(FDLs) 边缘汇聚节点 全光包交换(OPS) 光缓存
原文传递
集成双波导量子阱结构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增益特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旭 胡哲纲 +1 位作者 许胜祥 阳奇 《电子世界》 2020年第9期27-28,共2页
在分析半导体能带结构的基础上,给出了量子阱结构半导体材料增益的理论分析模型,并对考虑价带混合效应的应变量子阱结构半导体的材料增益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基于集成双波导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光开关矩阵在全光包交换、全光波长转换... 在分析半导体能带结构的基础上,给出了量子阱结构半导体材料增益的理论分析模型,并对考虑价带混合效应的应变量子阱结构半导体的材料增益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基于集成双波导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光开关矩阵在全光包交换、全光波长转换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集成双波导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光增益特性又是其光开关矩阵最主要的特性之一,因此研究其增益特性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光放大器 量子阱结构 增益特性 全光波长转换 半导体材料 光开关矩阵 应变量子阱 全光包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偏振旋转的全光缓存器 被引量:11
9
作者 程木 吴重庆 +3 位作者 赵瑞 宋超 李政勇 王亚平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98-1902,共5页
全光缓存器可实现数据包在光域内的缓存,是全光路由、全光计算以及全光交换的关键部件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中非线性偏振旋转(PR)的光纤环型全光缓存器结构;提出了一种利用偏振主态(PSP)寻找两个正交线偏振态以及在... 全光缓存器可实现数据包在光域内的缓存,是全光路由、全光计算以及全光交换的关键部件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中非线性偏振旋转(PR)的光纤环型全光缓存器结构;提出了一种利用偏振主态(PSP)寻找两个正交线偏振态以及在线实时测量光纤中偏振态的方法。通过改变SOA的注入电流,实现了对两个正交偏振态转化的控制,利用这两个正交的线偏振态,实现了信号的"写"入和"读"出。利用该结构的缓存器,实现了2.5 Gb/s的1024 bits数据包6圈的缓存,缓存后的信号波形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全光包交换 全光缓存器 偏振旋转 偏振主态 半导体光放大器
原文传递
双环结构级联型全光缓存器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拥军 吴重庆 +4 位作者 疏达 赵曦 忻向军 王亚平 赵爽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97-601,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平行排列3×3耦合器的双环结构全光缓存器(DLOB)的级联方案,分析了单级和级联结构的缓存原理及读写方式,通过分析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噪声性能,得到光缓存器输出性能主要由读写操作阶段注入的控制光功率及SOA的工... 提出了一种基于平行排列3×3耦合器的双环结构全光缓存器(DLOB)的级联方案,分析了单级和级联结构的缓存原理及读写方式,通过分析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噪声性能,得到光缓存器输出性能主要由读写操作阶段注入的控制光功率及SOA的工作电流决定的结论,提出了在反馈式光缓存器中实现单级多圈和多级缓存的可能性,并搭建了一个两级的缓存系统,实验验证两级级联各缓存9圈时,输出信号光的功率几乎没有减少,信噪比(SNR)下降不到4 dB。理论分析和实验都表明,级联型光缓存器能够实现从纳秒级到毫秒级的缓存,可以满足未来光包交换(OPS)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全光包交换 光缓存器 半导体光放大器
原文传递
基于双环耦合全光缓存器的大动态延迟范围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拥军 吴重庆 +2 位作者 疏达 赵曦 王智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53,共7页
全光交换网的高吞吐量和信道利用率要求全光缓存器具有大的动态延迟范围。建立了基于平行排列3×3光纤耦合器的双环耦合全光缓存器(DLOB)的分析模型。分析了限制DLOB延迟范围的各个因素。分析发现,通过级联DLOB,可以实现大动态延迟... 全光交换网的高吞吐量和信道利用率要求全光缓存器具有大的动态延迟范围。建立了基于平行排列3×3光纤耦合器的双环耦合全光缓存器(DLOB)的分析模型。分析了限制DLOB延迟范围的各个因素。分析发现,通过级联DLOB,可以实现大动态延迟范围。实验验证级联型DLOB的可变延迟范围达到1~9999T,延迟粒度为25ns,输出信号的误码率低于10-9。得到理论模型与分析方法对其他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光开关的反馈式光学处理结构同样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全光缓存器 动态延迟范围 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噪声分析 全光包交换 光网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