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氟辛烷磺酸对斑马鱼肠道形态结构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1
作者 祁校羽 徐宏洲 +3 位作者 龙静菲 闫晨阳 韩喜盼 刘海侠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58,共11页
为探究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对鱼类的肠道毒性,将雌雄斑马鱼分别暴露于0、1和10 mg/L的PFOS中21d,通过存活率、肠道组织切片、16S rRNA高通量测序、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检测斑马鱼肠道形态结构及微生物菌群... 为探究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对鱼类的肠道毒性,将雌雄斑马鱼分别暴露于0、1和10 mg/L的PFOS中21d,通过存活率、肠道组织切片、16S rRNA高通量测序、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检测斑马鱼肠道形态结构及微生物菌群的变化。结果表明:暴露于10 mg/L PFOS的斑马鱼死亡率明显高于1 mg/L,且对雄鱼的影响大于雌鱼。1 mg/L浓度组雌雄鱼的存活率分别为93.3%和83.3%,而10 mg/L为33.3%和13.3%。1 mg/L PFOS暴露使斑马鱼的肠壁厚度轻微变薄、肠绒毛有破损的现象。10 mg/L浓度组肠壁厚度明显变薄,肠绒毛高度降低、肠黏膜上皮细胞肿胀并伴随严重的溶解现象。PFOS暴露21d后,肠道组织的炎症相关基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10(IL-10),以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胱天蛋白酶3(Caspase 3)、p53、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Caspase3和p53基因在雄鱼的肠道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雌鱼(P<0.05)。PFOS暴露显著增加了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改变了肠道菌群结构。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的相对丰度均显著增加,而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显著下降。在属水平,PFOS处理增加了罗尔斯通菌属(Ralstonia)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相对丰度,而降低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和气单胞菌属(Aeromonas)。两个处理组肠道菌中厚壁菌门/拟杆菌门(F/B)的比值高于对照组。PFOS处理增强了肠道菌群的氨基酸及脂代谢功能,但削弱了聚糖的合成与代谢能力。综上所述,PFOS长期暴露会引起水生动物的肠道结构损伤及微生物菌群失调,进而影响动物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烷磺酸(PFOS) 肠道结构 微生物菌群 斑马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染废水中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酸含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
2
作者 李志刚 杨宏林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6-69,共4页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纺织废水中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酸含量的方法。样品采用全自动固相萃取技术进行提取、净化和浓缩,过WAX固相萃取柱后,用2%氨水/甲醇洗脱,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柱(100 mm×2.1 mm,1.7μ...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纺织废水中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酸含量的方法。样品采用全自动固相萃取技术进行提取、净化和浓缩,过WAX固相萃取柱后,用2%氨水/甲醇洗脱,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柱(100 mm×2.1 mm,1.7μm),1 mmol/L乙酸铵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以电喷雾负离子MRM模式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酸在0.5~5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方法的检出限均为0.17 ng/L,定量限均为0.5 ng/L,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4.1%和92.8%,精密度分别为2.6%~4.2%和3.1%~6.6%。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的特点,可以为印染废水的日常监测管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全自动固相萃取 全氟辛烷磺酸 全氟辛酸 印染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全氟辛烷磺酸盐检测的“开启”式荧光探针
3
作者 宋学智 宋一凡 +5 位作者 WONG Shiqing 张燕宁 刘俊杰 王婕 王丽娜 任相魁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6-852,共7页
全氟辛烷磺酸盐(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是一种持久有机污染物,具有生物毒性、高稳定性、存在范围广的特点,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安全。因此,对PFOS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简单的合成制备了一种四苯基乙烯衍生物(TPE-py)用... 全氟辛烷磺酸盐(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是一种持久有机污染物,具有生物毒性、高稳定性、存在范围广的特点,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安全。因此,对PFOS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简单的合成制备了一种四苯基乙烯衍生物(TPE-py)用于检测PFOS。通过核磁共振谱图、荧光光谱以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方法对其分子结构、光物理性质、检测效果和传感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静电相互作用和聚集诱导发光性质,TPE-py可实现对PFOS“开启”式的快速定量检测,检测限为0.11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苯基乙烯 聚集诱导发光 全氟辛烷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电化学发光-分子印迹传感器检测水环境中全氟辛烷磺酸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声秀 刘利阳 +2 位作者 杨伟强 汪庆祥 倪建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29,共8页
结合分子印迹聚合物(MIP)的特异性识别能力及双极电化学发光传感(BPECL)的高灵敏、抗干扰特点,构建了一种MIP/BPECL传感器,用于水样中全氟辛烷磺酸(PFOS)的检测.以PFOS为模板分子,邻苯二胺(o-PD)为功能单体,在双极电极的阴极端电聚合分... 结合分子印迹聚合物(MIP)的特异性识别能力及双极电化学发光传感(BPECL)的高灵敏、抗干扰特点,构建了一种MIP/BPECL传感器,用于水样中全氟辛烷磺酸(PFOS)的检测.以PFOS为模板分子,邻苯二胺(o-PD)为功能单体,在双极电极的阴极端电聚合分子印迹聚合物以特异性识别PFOS,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循环伏安法(CV)对电极进行了表征;在双极电极的阳极端以钌联吡啶/三正丙胺[Ru(bpy)_(3)^(2+)/TPr A]为输出信号,构筑了传感与信号分离的MIP/BPECL传感体系.在最优条件下,该传感器对PFOS浓度在1~1000n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43 nmol/L(S/N=3).将该传感器应用于实际环境水样的加标回收检测,结果良好,表明所构建的MIP/BPECL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及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通过改变分子印迹的模板分子,有望实现该传感器在其它环境污染物检测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烷磺酸 分子印迹 双极电极 电化学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全氟辛烷磺酸及前体物的迁移归趋模拟
5
作者 唐财俊 赵祯 +4 位作者 钟昊斌 孟祥周 韩宝苍 张博暄 刘劲松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8-199,共12页
全氟辛烷磺酸(PFOS)作为一种新污染物备受关注。文章利用CoZMo-POP 2逸度模型分析了1988-2022年长三角区域PFOS和其前体物(PreFOS)(N-乙基全氟辛基磺酰胺(N-EtFOSA)、N-甲基全氟辛基磺酰胺(N-MeFOSA)、N-乙基全氟辛基磺酰胺乙醇(N-EtFO... 全氟辛烷磺酸(PFOS)作为一种新污染物备受关注。文章利用CoZMo-POP 2逸度模型分析了1988-2022年长三角区域PFOS和其前体物(PreFOS)(N-乙基全氟辛基磺酰胺(N-EtFOSA)、N-甲基全氟辛基磺酰胺(N-MeFOSA)、N-乙基全氟辛基磺酰胺乙醇(N-EtFOSE)和N-甲基全氟辛基磺酰胺乙醇(N-MeFOSE))的环境行为。结果显示:1988-2022年研究区域PFOS、N-EtFOSA、N-MeFOSA、N-EtFOSE和N-MeFOSE的累计排放量分别约为26、2.5、0.16、7.8和5.9t。PFOS在土壤、淡水和沉积物中的模拟浓度与实测浓度残差在1个对数单位内,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敏感性分析表明:温度和分配系数是影响污染物浓度的关键参数。当环境系统达到平衡时,近海水体是PFOS主要的汇,占PFOS环境总量的79%;从淡水到河口到近海水体的迁移是PFOS在环境中的主要迁移过程,占PFOS总迁移量的53%;流向外部是PFOS最主要的输出途径。土壤是N-EtFOSA、N-MeFOSA、N-EtFOSE和N-MeFOSE最主要的储存库,各目标污染物分别约占其环境总量的99%、98%、91%和97%;降解反应是N-EtFOSA、N-MeFOSA、N-EtFOSE和N-MeFOSE的主要输出途径。该文探讨并明确了长江三角洲PFOS和PreFOS的迁移归趋,可为长三角的生态风险评价和污染控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烷磺酸 长江三角洲 逸度模型 迁移归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锆基荧光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水体全氟辛烷磺酸的快速筛查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恩语 朱飞越 +2 位作者 杨正爽 瞿晓磊 付翯云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25-3433,共9页
本文以锆基荧光金属-有机骨架材料UiO-66-NH_(2)为传感器,建立了水体全氟辛烷磺酸(PFOS)的快速荧光筛查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手段对UiO-66-NH_(2)的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分析,并且考察了... 本文以锆基荧光金属-有机骨架材料UiO-66-NH_(2)为传感器,建立了水体全氟辛烷磺酸(PFOS)的快速荧光筛查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手段对UiO-66-NH_(2)的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分析,并且考察了UiO-66-NH_(2)传感器对PFOS的传感灵敏度、速度和稳定性,及其在实际水体中的可应用性.研究结果显示,UiO-66-NH_(2)与其配体(2-氨基对苯二甲酸/BDC-NH_(2))具有相似的荧光性质,均可在光激发下产生稳定的蓝色荧光,但发光强度明显弱于BDCNH_(2).这是因为UiO-66-NH_(2)中锆与BDC-NH_(2)间的配体-金属电荷转移(LMCT)抑制了BDC-NH_(2)的荧光发光.而PFOS可与UiO-66-NH_(2)锆金属节点发生作用,影响锆与BDC-NH_(2)间的LMCT过程,进而恢复BDC-NH_(2)的荧光,产生荧光“开启”响应.在0.1-4.0 mg·L^(−1)浓度范围内,PFOS浓度与UiO-66-NH_(2)的荧光增强程度呈现良好线性正相关(R^(2)=0.993).UiO-66-NH_(2)对PFOS的检出限为3.46μg·L^(−1)(即0.0069μmol·L^(−1)),低于文献中报道的多数PFOS荧光传感器.UiO-66-NH_(2)还具有较快的PFOS响应速度,在与PFOS作用400 s之内即可达到荧光响应平衡.此外,UiO-66-NH_(2)对PFOS的传感过程基本不受水体常见阴、阳离子的影响,具有良好的可重复利用性,在实际水体筛查中也显示了高加标回收率(95.0%-106.5%),表明基于UiO-66-NH_(2)的荧光法在水体PFOS的快速筛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烷磺酸 荧光传感 荧光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荧光开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辛烷磺酸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神经分化的损伤作用
7
作者 李明翰 陈晓峰 +1 位作者 朱宇澄 刘薇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119,共8页
流行病学结果显示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暴露与儿童认知能力降低相关,动物毒理学研究表明围产期PFOS暴露造成子代认知能力下降等神经损伤。但是发育中神经系统对PFOS暴露响应更敏感的毒理学机制尚不清楚。本研... 流行病学结果显示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暴露与儿童认知能力降低相关,动物毒理学研究表明围产期PFOS暴露造成子代认知能力下降等神经损伤。但是发育中神经系统对PFOS暴露响应更敏感的毒理学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SCs)体外神经分化模型,评估环境相关浓度PFOS暴露对不同分化阶段细胞的毒性效应。在无显著细胞毒性浓度下,分化过程中暴露于20~500 nmol·L^(-1)PFOS对神经元突触产生抑制效应并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率为24.2%~43.9%。细胞经诱导成神经分化后暴露于PFOS,仅在500 nmol·L^(-1)暴露组产生了显著抑制效应,抑制率为17.7%。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元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MAP2),分化过程中100 nmol·L^(-1)和500 nmol·L^(-1)的PFOS暴露显著抑制了MAP2的表达,抑制率分别为15.9%和18.6%,但分化后PFOS暴露未对MAP2表达产生显著影响。通过对Ca 2+进行实时成像及图像捕捉,发现PFOS暴露刺激成神经分化的细胞钙瞬变,500 nmol·L^(-1)的PFOS暴露诱导钙瞬变峰值F/F 0升高至对照组的1.25倍,提示细胞成神经分化及神经元信号转导等受到干扰。研究结果发现成神经分化过程中细胞对PFOS暴露更为敏感,从细胞分化层面提示了PFOS发育神经毒性的潜在毒理机制,须进一步研究PFOS对细胞分化和细胞命运的敏感靶标,为该类新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价和管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烷磺酸 细胞分化 发育神经毒性 突触生成 钙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饮用水中全氟辛酸与全氟辛烷磺酸浓度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估
8
作者 施静 夏瑜 +3 位作者 许红睿 戚立凯 杨海兵 赵刘清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20期39-43,共5页
本研究采集了具有较高代表性的苏州市8家水务公司18个水厂的出厂水、15个点位二次供水以及11个点位末梢水水样,分析其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浓度水平,并根据《化学物质... 本研究采集了具有较高代表性的苏州市8家水务公司18个水厂的出厂水、15个点位二次供水以及11个点位末梢水水样,分析其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浓度水平,并根据《化学物质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WS/T 777—2021)推荐的模型评估苏州市生活饮用水中PFOA和PFOS经口摄入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PFOA和PFOS浓度均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规定的限值,PFOA与PFOS经饮水暴露的非致癌风险值均小于1,非致癌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饮用水 健康风险评估 全氟辛酸 全氟辛烷磺酸 非致癌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酸含量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娇娇 李璐涵 +4 位作者 柏明华 惠利娜 冯晖 王三保 许育民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217-223,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和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分析方法。方法从前处理过程和色谱条件两个方面进行优化,在不使用价格昂...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和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分析方法。方法从前处理过程和色谱条件两个方面进行优化,在不使用价格昂贵的同位素内标的情况下提取样品,流动相为0.05%甲酸-5mmol/L甲酸铵水溶液和甲醇,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分析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PFOS和PFOA含量在0.1~60.0ng/m 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PFOS和PFOA定量限分别为0.1μg/kg、0.01μg/kg,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5%~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该方法适用于检测国家认监委组织的CNCA-23-03(2023)能力验证样品,能力验证结果为满意。结论本方法前处理简单,且不使用价格昂贵的同位素内标,回收率高,精密度好,色谱峰分离效果佳,适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PFOS和PFOA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烷磺酸 全氟辛酸 同位素内标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n_(3)O_(4)类氧化酶催化活性的比色传感器检测全氟辛烷磺酸
10
作者 张晓颖 成瑶 崔宏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4-640,共7页
本文合成了具有优异类氧化物酶催化活性的Mn_(3)O_(4)纳米酶,对其形貌、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显色体系验证了Mn_(3)O_(4)纳米酶的类氧化物酶活性,Mn_(3)O_(4)对TMB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和催化效率,米氏常数(... 本文合成了具有优异类氧化物酶催化活性的Mn_(3)O_(4)纳米酶,对其形貌、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显色体系验证了Mn_(3)O_(4)纳米酶的类氧化物酶活性,Mn_(3)O_(4)对TMB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和催化效率,米氏常数(K_(m))为0.03146 mmol/L,最大反应速率(V_(max))为5.362×10^(-7) mol/(L·s)。依据全氟辛烷磺酸(PFOS)对显色体系的抑制作用,建立了基于Mn_(3)O_(4)纳米酶的比色传感器用于PFOS的检测。实验显示,PFOS浓度在12~50μmol/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595μmol/L。在实际水样中添加10、30、50μmol/L的PFOS,其加标回收率为99.2%~104.5%,相对标准偏差为1.37%~7.17%。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重复性和稳定性,为检测环境样品中的PFOS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氧化物酶 Mn_(3)O_(4) 比色传感器 全氟化合物 全氟辛烷磺酸(PF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阴离子自由基还原降解水溶液中全氟辛烷磺酸盐动力学模型构建与模拟
11
作者 胡晓钧 尹伶格 +1 位作者 朱江 李炳智 《上海环境科学》 2024年第4期143-148,169,共7页
针对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去除,构建了热活化过硫酸盐/甲酸盐还原体系。建立了包含16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的PFOS降解动力学模型,模拟了过硫酸盐浓度、活化温度和PFOS浓度对污染物还原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溶液pH=8.0,温度85℃,PFOS约18.... 针对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去除,构建了热活化过硫酸盐/甲酸盐还原体系。建立了包含16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的PFOS降解动力学模型,模拟了过硫酸盐浓度、活化温度和PFOS浓度对污染物还原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溶液pH=8.0,温度85℃,PFOS约18.6μmol/L,过硫酸盐和甲酸盐浓度均为1.86mmol/L时,反应6h后二氧化碳阴离子自由基还原体系PFOS的脱氟效率达98%。一定范围内增加过硫酸盐和活化温度可提高PFOS的脱氟效率。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过硫酸盐浓度、PFOS浓度和活化温度变化对PFOS降解动力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阴离子自由基 全氟辛烷磺酸 热活化过硫酸盐 甲酸盐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清中的全氟辛烷磺酸及其前体物 被引量:5
12
作者 金航标 祝凌燕 单国强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80-1188,共9页
本研究采用HPLC-MS/MS联用技术,建立了分析人血清样品中全氟辛酸(PFOA)、全氟辛烷磺酸(PFOS)及7种PFOS前体物的方法.以Fluoro Sep RP Octyl反相柱为色谱分离柱,甲醇和醋酸铵为梯度洗脱淋洗液,内标校正法进行定量分析.比较了3种不同萃取... 本研究采用HPLC-MS/MS联用技术,建立了分析人血清样品中全氟辛酸(PFOA)、全氟辛烷磺酸(PFOS)及7种PFOS前体物的方法.以Fluoro Sep RP Octyl反相柱为色谱分离柱,甲醇和醋酸铵为梯度洗脱淋洗液,内标校正法进行定量分析.比较了3种不同萃取方法对目标全氟化合物的萃取性能,结果表明乙腈/乙酸乙酯(体积比60∶40)混合溶剂的萃取效率最高.提取液进质谱分析前,预先过石墨烯柱进一步净化以减轻基质效应和延长色谱柱寿命.9种目标全氟烷基化合物在0.50—50μg·L^(-1)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5,检出限为0.013—0.083μg·L^(-1),定量限为0.043—0.28μg·L^(-1).在添加浓度为0.50、1.0、5.0μg·L^(-1)水平下,9种全氟烷基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为81.7%—108%,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2%.本方法稳定性好、准确度高、且可同时分析不同种类的PFOS前体以及PFOA和PFOS的异构体,适用于实际人体血清样品的定量分析检测.对10份中国人体血清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PFOA和PFOS的浓度分别为0.60—5.1μg·L^(-1)和1.2—63μg·L^(-1),总支链PFOA的含量比例为3.0%—12%,总支链PFOS的含量比例为32%—69%.N-Me FOSAA在一个血清样品中被检出,其浓度为0.92μg·L^(-1).2个血清样品中含有全氟辛烷磺酰胺(FOSA),其浓度为0.12μg·L^(-1)和0.17μ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全氟辛烷磺酸 人体血清 全氟辛烷磺酸前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辛烷磺酸对雄性大鼠生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1
13
作者 范轶欧 金一和 +3 位作者 麻懿馨 张颖花 张晓芃 齐藤宪光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sulfonate,PFOS)对雄性大鼠生精功能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在饲料中添加PFOS0、05、15和45mg·kg-1。65天后,观察大鼠睾丸、附睾脏器系数以及精子数量、活动... 目的探讨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sulfonate,PFOS)对雄性大鼠生精功能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在饲料中添加PFOS0、05、15和45mg·kg-1。65天后,观察大鼠睾丸、附睾脏器系数以及精子数量、活动度和畸形率;检测大鼠睾丸组织中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x)、山梨醇脱氢酶(SDH)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PFOS染毒使大鼠体重和睾丸重量下降(P<005),但睾丸和附睾脏器系数未见显著性变化(P<005)。PFOS15和45mg·kg-1剂量组大鼠精子数,LDHx和SDH活力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精子畸形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PFOS45mg·kg-1剂量组大鼠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值(P<005),精子活动率明显低于对照值(P<005)。结论PFOS对大鼠精子形成和成熟过程有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烷磺酸(PFOS) LDHx SDH M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和重庆人群血清中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酸的污染水平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金一和 董光辉 +6 位作者 舒为群 丁梅 翟成 王烈 刘晓 齐藤宪光 佐佐木和明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0-563,共4页
目的阐明沈阳和重庆两地一般人群血清中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污染水平,比较两地人群血清中PFOS和PFOA分布特征。方法采集沈阳和重庆地区无职业性PFOS和PFOA暴露人群血清,采用高压液相色谱-质谱仪联机系统测定血清中... 目的阐明沈阳和重庆两地一般人群血清中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污染水平,比较两地人群血清中PFOS和PFOA分布特征。方法采集沈阳和重庆地区无职业性PFOS和PFOA暴露人群血清,采用高压液相色谱-质谱仪联机系统测定血清中PFOS和PFOA含量。结果沈阳地区一般人群血清中PFOS和PFOA浓度中位数分别为22.40μg/L和4.32μg/L,重庆地区分别为7.40μg/L和1.00μg/L。沈阳地区人群血清中PFOS、PFOA浓度明显高于重庆地区(P〈0.01)。两地区女性人群血清中PFOS和PFOA浓度均高于男性水平,沈阳地区人群血清中PFOS浓度男、女性别间差异显著(P〈0.05)。重庆地区女性人群血清中PFOS、PFOA浓度与年龄呈正相关关系(rPFOS=0.298,rPFOA=0.271),50岁以上女性人群的相关程度大于13岁以下和13~50岁年龄组。结论沈阳和重庆两地人群血清中PFOS和PFOA污染水平具有显著的地区性差异和分布特征.血清中PFOS和PFOA水平与年龄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烷磺酸 全氟辛酸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胁迫对翡翠贻贝抗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21
15
作者 王贺威 马胜伟 +5 位作者 张喆 陈海刚 黄志斐 巩秀玉 蔡文贵 贾晓平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8-516,共9页
为了解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对海洋贝类抗氧化防御系统的毒性效应及致毒机理,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PFOS对翡翠贻贝的96h急性毒性,同时探讨PFOS胁迫和净水恢复过程中翡翠贻贝外套膜和内脏团组织中抗氧化指标(SOD活性、GSH和MDA含量)的变... 为了解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对海洋贝类抗氧化防御系统的毒性效应及致毒机理,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PFOS对翡翠贻贝的96h急性毒性,同时探讨PFOS胁迫和净水恢复过程中翡翠贻贝外套膜和内脏团组织中抗氧化指标(SOD活性、GSH和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PFOS对翡翠贻贝的96h半致死浓度(LC50)为68.3mg·L-1,安全浓度为6.83mg·L-1。在PFOS胁迫阶段,1mg·L-1浓度组外套膜SOD活性显著性升高(p<0.05),内脏团SOD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PFOS浓度高于1mg·L-1时,外套膜SOD活性显著性降低(p<0.05),内脏团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PFOS胁迫对翡翠贻贝外套膜和内脏团中GSH含量均有显著的诱导作用(p<0.05),PFOS胁迫15d后各浓度组GSH含量均受到显著的抑制(p<0.05)。翡翠贻贝外套膜MDA含量受PFOS胁迫后显著升高(p<0.05),内脏团MDA含量的变化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规律。净水释放阶段,翡翠贻贝两组织中SOD活性在释放7d后均恢复至对照组水平,GSH含量和MDA含量呈显著升高的趋势(p<0.05)。研究结果表明,PFOS暴露能够引起翡翠贻贝外套膜和内脏团氧化胁迫,但这种损伤的效果不明显,释放短时间后即可自我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翡翠贻贝 全氟辛烷磺酸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谷胱甘肽(GSH) 丙二醛(M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质中全氟辛酸与全氟辛烷磺酸及其前体化合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雨昕 李敬光 +2 位作者 赵云峰 郭斐斐 吴永宁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34-1140,共7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UPLC-MS/MS)测定血清基质与肝匀浆基质中全氟辛酸与全氟辛烷磺酸及其前体化合物的方法。相对应的生物基质中的目标化合物分别用水或甲醇超声提取后,过固相萃取柱(Waters OasisWAX 3cc)进行净...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UPLC-MS/MS)测定血清基质与肝匀浆基质中全氟辛酸与全氟辛烷磺酸及其前体化合物的方法。相对应的生物基质中的目标化合物分别用水或甲醇超声提取后,过固相萃取柱(Waters OasisWAX 3cc)进行净化,并分别使用甲醇洗脱前体化合物,9%氨水-甲醇洗脱全氟辛酸与全氟辛烷磺酸。经Waters ACQUITYTM BEH C18色谱柱(50mm×2.1mm×1.7μm)分离,在电喷雾负离子源和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测定,采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4种目标化合物在两种生物基质中的加标回收率为94.6%~128.4%;相对标准偏差为2.5%~14.9%;检出限为0.01~0.42μg/L;定量限为0.04~1.5μg/L。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和灵敏度高,满足生物基质中全氟辛酸与全氟辛烷磺酸的代谢表征和暴露来源研究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UPLC-MS/MS) 生物基质 固相萃取 全氟辛酸 全氟辛烷磺酸 前体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纺织品和皮革制品中痕量全氟辛烷磺酸盐 被引量:46
17
作者 黄晓兰 吴惠勤 +2 位作者 黄芳 林晓珊 朱志鑫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91-1595,共5页
建立了纺织品和皮革制品中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的液相色谱-二级质谱(LC-MS^2)测定方法。样品经0.1mol/L HCl和甲醇超声波振荡提取,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色谱柱为ZorbaxSB-C18;流动相为V(甲醇):V(10mmol/L乙酸铵水溶液)=70... 建立了纺织品和皮革制品中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的液相色谱-二级质谱(LC-MS^2)测定方法。样品经0.1mol/L HCl和甲醇超声波振荡提取,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色谱柱为ZorbaxSB-C18;流动相为V(甲醇):V(10mmol/L乙酸铵水溶液)=70:30,流速为0.3mL/min。采用负离子模式的电喷雾质谱检测。以一级质谱得到的准分子离子m/z 499作为母离子,进行二级质谱(MS^2)分析。选择MS^2的碎片离子m/z 169、230、280、330及419定性确证,MS。总离子流色谱(TIC)峰面积定量。实验优化了样品提取方法和色谱、质谱条件,并对二级质谱碎裂机理和特征离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6%,回收率在90%~99%之间;检出限为1.5mg/kg,远低于欧盟指令50mg/kg的限量规定。本方法已成功应用于纺织品、皮革制品中痕量PFOS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烷磺酸 液相色谱-质谱 纺织品 皮革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水产品中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酸的污染特征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丽娟 胡国成 +3 位作者 何连芳 黄楚珊 郑晶 郑海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98-202,共5页
对广州市场常见的淡水鱼、虾和蟹等11种水产品共计63个样品进行了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的污染水平分析,结果显示,水产品中PFOS的检出率为100%,从组织分布来看,肝脏中PFOS平均浓度(0.25~3.18ng/g鲜重)要远远高于肌肉组织(0... 对广州市场常见的淡水鱼、虾和蟹等11种水产品共计63个样品进行了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的污染水平分析,结果显示,水产品中PFOS的检出率为100%,从组织分布来看,肝脏中PFOS平均浓度(0.25~3.18ng/g鲜重)要远远高于肌肉组织(0.05~0.41ng/g鲜重).而PFOA在水产品肌肉组织的检出率较低,仅蟹检出较高浓度的PFOA(0.05~0.47ng/g鲜重).同时,本研究对广州人群通过消费水产品而摄入PFOS和PFOA进行了初步的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目前广州市售水产品中PFOS和PFOA的浓度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即时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烷磺酸 全氟辛酸 水产品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江流域表层沉积物中全氟辛酸和全氟辛烷磺酸含量水平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郑海 胡国成 +6 位作者 许振成 黎华寿 陈来国 彭晓武 任明忠 郭庶 刘芸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78-782,共5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LC-MS-MS)检测了东江流域31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的含量水平,并初步分析了上述两种污染物在东江流域的分布规律。东江流域表层沉积物中PFOA和PFOS含量范围分别为0.0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LC-MS-MS)检测了东江流域31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的含量水平,并初步分析了上述两种污染物在东江流域的分布规律。东江流域表层沉积物中PFOA和PFOS含量范围分别为0.01~1.25ng·g-1dw和0.01~2.93ng·g-1dw。东江流域沉积物受PFCs污染程度不同,顺序依次为东江上游<东江中下游<东江河口区。研究显示:PFOS的相对百分含量范围是62.0%~77.9%,高于PFOA的相对百分含量;PFOS和PFOA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说明东江流域表层沉积物中PFOS和PFOA可能具有相似来源。与世界其他地区沉积物中PFOA和PFOS的含量水平相比,东江流域表层沉积物中PFOA和PFOS的含量处于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酸 全氟辛烷磺酸 含量 沉积物 东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分析活性污泥中的全氟辛烷磺酸及全氟辛酸 被引量:39
20
作者 郭睿 蔡亚岐 江桂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4-677,共4页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检测活性污泥中的全氟辛烷磺酸(PFOS)及全氟辛酸(PFOA).以甲醇-水(含5mmol.l-1醋酸铵,体积比60∶40—80∶20)为流动相,经高效液相分离,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检测PFOS m/z 499→80,PFOA m/z ...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检测活性污泥中的全氟辛烷磺酸(PFOS)及全氟辛酸(PFOA).以甲醇-水(含5mmol.l-1醋酸铵,体积比60∶40—80∶20)为流动相,经高效液相分离,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检测PFOS m/z 499→80,PFOA m/z 369→169.方法的检出限:PFOS 1.0ng.m l-1;PFOA 2.0 ng.m l-1,方法的线性范围:PFOS 6—150 ng.m l-1;PFOA 10—180 ng.m l-1,方法回收率:PFOS 87%—105%,PFOA 81%—90%.用此方法分析了我国4个城市和地区活性污泥中的PFOS和PFO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烷磺酸 全氟辛酸 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活性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