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流量补燃循环试验发动机启动过程 被引量:9
1
作者 汪小卫 金平 +2 位作者 张国舟 俞南嘉 蔡国飙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7-411,共5页
分析了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系统启动过程难点,针对全流量补燃循环缩尺发动机热试车启动过程,分别就发动机中富燃/富氧预燃室的自身启动和相对启动过程进行了设计;采用管路-体积组合模块化方法,建立了发动机启动过程仿真模型,进行了仿... 分析了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系统启动过程难点,针对全流量补燃循环缩尺发动机热试车启动过程,分别就发动机中富燃/富氧预燃室的自身启动和相对启动过程进行了设计;采用管路-体积组合模块化方法,建立了发动机启动过程仿真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按设计启动方案进行了多次热试车,试车结果表明发动机点火可靠,启动过程平稳,无烧蚀现象,且仿真结果很好地预示了热试车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 全流量补燃循环+ 起动试验 动态模型 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主要参数优化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黎辉 凌桂龙 +1 位作者 段娜 唐家鹏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37-942,共6页
根据给定的运载任务,建立了氢氧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的能量特性模型、运载器质量模型和轨道模型,以运载器有效载荷为目标函数,利用枚举法进行了发动机性能参数的优化研究。通过计算,验证了质量模型的准确性,得到了实现单级入轨发动机... 根据给定的运载任务,建立了氢氧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的能量特性模型、运载器质量模型和轨道模型,以运载器有效载荷为目标函数,利用枚举法进行了发动机性能参数的优化研究。通过计算,验证了质量模型的准确性,得到了实现单级入轨发动机的最优性能参数,给出了在当前所能达到的燃烧室压强情况下的优化结果,为新一代氢氧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的研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 航天推进系统 液体火箭发动机 全流量补燃循环 质量模型 单级入轨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富燃预燃室试验 被引量:4
3
作者 金平 俞南嘉 +2 位作者 邬志岐 张国舟 蔡国飙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3-277,共5页
为了获得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的富燃预燃室可靠点火、稳定燃烧和均匀的出口燃气,对富燃预燃室头部喷注器排布方案展开了研究。对设计的中心燃烧区和环形燃烧区两种不同头部方案进行了试验,得到了富燃预燃室的压力曲线和预燃室出口的温... 为了获得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的富燃预燃室可靠点火、稳定燃烧和均匀的出口燃气,对富燃预燃室头部喷注器排布方案展开了研究。对设计的中心燃烧区和环形燃烧区两种不同头部方案进行了试验,得到了富燃预燃室的压力曲线和预燃室出口的温度分布。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中心燃烧区结构方案,环形燃烧区结构方案更容易获得可靠的点火和稳定的燃烧,有更好的燃气均匀度。相比常规的富燃预燃室,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的富燃预燃室工作温度更低、混合比更小。相比使用液氧的方案,使用气氧的富燃预燃室在启动、关机过程更迅速、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 喷注器排布方案^+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推力室再生冷却技术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汪小卫 金平 孙冰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09-915,共7页
将层板式大高宽比、薄壁、弹性冷却内衬等新技术采用到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推力室再生冷却设计上,结合全流量发动机工作特点,建立了冷却通道准一维换热和二维数学模型,得到了推力室轴向热参数分布和危险截面冷却通道的温度场和应力场,... 将层板式大高宽比、薄壁、弹性冷却内衬等新技术采用到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推力室再生冷却设计上,结合全流量发动机工作特点,建立了冷却通道准一维换热和二维数学模型,得到了推力室轴向热参数分布和危险截面冷却通道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得出了采用推力室再生冷却新技术相对于传统模式可以较大地降低推力室喉部内壁温、内衬最大等效应力和冷却压降,从而提高推力室寿命及发动机性能的结论,并初步设计出大推力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推力室再生冷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全流量补燃循环(FFSC)发动机 推力室寿命 再生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流量补燃循环液氧甲烷发动机系统方案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海燕 高玉闪 邢理想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6-242,共7页
为了在现有火箭发动机的技术条件下,研制高性能、高可靠性、重复使用的液氧甲烷发动机,采用与液氧煤油和液氧甲烷发动机对比的方法,从推力室冷却难易程度、影响涡轮寿命的燃气温度、发动机运载能力等角度考虑,对全流量补燃循环液氧甲烷... 为了在现有火箭发动机的技术条件下,研制高性能、高可靠性、重复使用的液氧甲烷发动机,采用与液氧煤油和液氧甲烷发动机对比的方法,从推力室冷却难易程度、影响涡轮寿命的燃气温度、发动机运载能力等角度考虑,对全流量补燃循环液氧甲烷发动机的混合比和室压进行了优化选择,发动机在高室压和高混合比下工作性能更优;参考目前液氧煤油和液氧液氢发动机方案,对发动机的部分子系统配置进行了对比,采用泵后高压液体驱动预压涡轮、分段冷却推力室的方案技术风险小,且涡轮燃气温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流量补燃循环 液氧甲烷推进剂 火箭发动机 系统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及其特点 被引量:7
6
作者 金平 蔡国飙 《火箭推进》 CAS 2003年第4期43-47,共5页
基于分级燃烧循环的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由于结构更简单、性能更好、可靠性更高,成为液体火箭发动机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结合RS-2100,介绍了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并总结了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的优点,最后在RS-2... 基于分级燃烧循环的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由于结构更简单、性能更好、可靠性更高,成为液体火箭发动机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结合RS-2100,介绍了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并总结了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的优点,最后在RS-2100给出的初始参数基础上进行了富燃预燃室和富氧预燃室的热力计算,得到的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流量补燃循环 系统方案 热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小型全流量补燃循环火箭发动机实验装置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青松 胡泽保 胡伟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34-338,共5页
介绍一种新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动力循环型式—全流量补燃循环的概念及其相对于其它动力循环的优点。为研究这一先进的循环系统,设计了一套小型全流量补燃循环氢/氧火箭发动机实验装置。结合该装置的系统方案,对其进行一维管路计算;通过对... 介绍一种新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动力循环型式—全流量补燃循环的概念及其相对于其它动力循环的优点。为研究这一先进的循环系统,设计了一套小型全流量补燃循环氢/氧火箭发动机实验装置。结合该装置的系统方案,对其进行一维管路计算;通过对2个预燃室进行热力计算,确定了其燃烧温度和预燃气体的热物理性质;在燃烧室压强和混合比大范围变化的情况下,对氢氧推进剂的比冲特性进行探讨,以此确定燃烧室压强为4.0MPa,推进剂余氧系数为0.75。最后估算出该实验装置所能产生的推力为4018.77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全流量补燃循环 热力计算 比冲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胡伟 张青松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28-333,共6页
论述了全流量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并给出了基于这种循环方式的发动机的系统简图。根据现有的氢氧发动机的研制现状,针对全流量补燃发动机进行了系统参数的平衡计算。从这种循环方式的工作机理出发,结合参数计算得到的结果对... 论述了全流量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并给出了基于这种循环方式的发动机的系统简图。根据现有的氢氧发动机的研制现状,针对全流量补燃发动机进行了系统参数的平衡计算。从这种循环方式的工作机理出发,结合参数计算得到的结果对这种循环方式的发动机的先进性进行了讨论。认为这种循环方式的氢氧发动机可以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以及能够获得更高的性能,能够满足人们现在对高可靠性,低成本,可重复使用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全流量补燃循环 涡轮泵 液体火箭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流量补燃循环气气燃烧相似性缩尺试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高玉闪 刘小勇 金平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54-1559,共6页
为指导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推力室全尺寸气气喷注器设计,采用气氢/气氧推进剂,在带可视化窗口的燃烧室中开展了气气燃烧流场相似性缩尺试验研究。采用高速摄影仪获得了不同流量工况下,同轴剪切喷嘴稳定燃烧和不稳定燃烧两种状态下近喷... 为指导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推力室全尺寸气气喷注器设计,采用气氢/气氧推进剂,在带可视化窗口的燃烧室中开展了气气燃烧流场相似性缩尺试验研究。采用高速摄影仪获得了不同流量工况下,同轴剪切喷嘴稳定燃烧和不稳定燃烧两种状态下近喷嘴区域的燃烧火焰结构,并分析了不稳定燃烧的频率特性。结果表明:在保持推进剂种类、推进剂混合比、推进剂温度、燃烧室及喷嘴结构尺寸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喷嘴流量的逐步增大,稳定燃烧和不稳定燃烧的喷嘴出口火焰结构均有一定的相似性,且不稳定燃烧的频率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 喷注器 气气 相似性 缩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流量调节器起调过程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子岩 苏展 +2 位作者 高玉闪 邢理想 武晓欣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8-486,共9页
针对全流量补燃循环液氧甲烷发动机流量调节器起调过程,建立了流量调节器、涡轮泵等发动机组件起动过程数学模型,对发动机起动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不同的流量调节器特性参数对发动机起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动过程中流量调节... 针对全流量补燃循环液氧甲烷发动机流量调节器起调过程,建立了流量调节器、涡轮泵等发动机组件起动过程数学模型,对发动机起动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不同的流量调节器特性参数对发动机起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动过程中流量调节器会经历未起调—起调—稳态工作这3个过程,不合适的起动参数会造成流量调节器流量相较于节流窗口开度而超调,引起发动机各系统参数波动,对发动机结构形成压力冲击。通过适当增大流量调节器阻尼孔开度、推迟转初级起始时间可抑制超调现象以及发生器温度峰过高等危险情况,可提高发动机起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全流量补燃循环 液氧/甲烷推进剂 起动过程 流量调节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流量补燃循环液氧甲烷发动机推力调节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邢理想 苏展 +2 位作者 张航 武晓欣 张卫红 《宇航总体技术》 2023年第4期33-40,共8页
无毒、无污染的大推力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成为研究热潮,以200 t级全流量补燃循环液氧甲烷发动机为研究对象,结合真实气体效应下涡轮绝热功模型和低温冷却套模型,对比分析了发动机多种调节元件设置方案,结果表明富氧发生器、富燃... 无毒、无污染的大推力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成为研究热潮,以200 t级全流量补燃循环液氧甲烷发动机为研究对象,结合真实气体效应下涡轮绝热功模型和低温冷却套模型,对比分析了发动机多种调节元件设置方案,结果表明富氧发生器、富燃发生器副路调节元件分别设置为调节器和节流阀时,发动机推力和混合比耦合程度相对较低,利于单一工况参数的调节。在此系统方案基础上,通过仿真对比分析,选择出了最佳推力调节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流量补燃循环 液氧甲烷 推力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富氧预燃室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茂 金平 +2 位作者 邬志岐 俞南嘉 蔡国飙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834-2838,共5页
针对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给出了一种分区燃烧、身部二次喷注掺混、表面镀镍抗氧化的富氧预燃室设计方案,设计了富燃点火启动富氧关机的试验时序,进行了26次试验,初步研究了身部二次喷注流量大小对燃气均匀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预燃... 针对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给出了一种分区燃烧、身部二次喷注掺混、表面镀镍抗氧化的富氧预燃室设计方案,设计了富燃点火启动富氧关机的试验时序,进行了26次试验,初步研究了身部二次喷注流量大小对燃气均匀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预燃室结构设计合理,点火可靠、结构安全;身部二次喷注流量变化对出口燃气均匀度分布影响明显,存在一个二次喷注流量最佳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 富氧预 二次喷注 试验
原文传递
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系统参数模型与设计(Ⅰ)动力平衡特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平 李茂 +2 位作者 汪小卫 李家文 蔡国飙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28-434,共7页
为了深入理解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系统的特点,建立了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系统动力平衡模型,补充了压力平衡方程,研究了预燃室混合比对发动机系统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富燃、富氧预燃室的混合比是相互匹配的,随着富燃预燃室... 为了深入理解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系统的特点,建立了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系统动力平衡模型,补充了压力平衡方程,研究了预燃室混合比对发动机系统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富燃、富氧预燃室的混合比是相互匹配的,随着富燃预燃室混合比增大,富氧预燃室混合比减小,混合比组合的规律是保持富燃、富氧预燃室燃气做功能力的平衡;②随着富燃预燃室混合比增大,预燃室燃气温度升高,富燃预燃室燃气流量增大(富氧预燃室燃气流量减小),燃气做功能力增强,燃料泵(氧化剂泵)的扬程降低;③预燃室混合比直接决定了预燃室燃气温度,影响了预燃室燃气物性参数,参与了发动机系统的流量分配,控制了系统燃气做功能力,最终影响了泵的扬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 动力平衡 室混合比 气做功 泵扬程
原文传递
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系统参数模型与设计(Ⅱ)参数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平 李茂 +2 位作者 汪小卫 李家文 蔡国飙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35-441,共7页
在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系统动力平衡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氢发汗冷却流量、燃烧室压力和燃烧室混合比对发动机系统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发动机推力和喷管扩张比保持恒定时,①随着氢发汗冷却流量的增加,燃料泵扬程大幅度增大,... 在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系统动力平衡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氢发汗冷却流量、燃烧室压力和燃烧室混合比对发动机系统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发动机推力和喷管扩张比保持恒定时,①随着氢发汗冷却流量的增加,燃料泵扬程大幅度增大,氧化剂泵扬程小幅度减小;②当燃烧室压力在20MPa之前,泵的扬程增加与燃烧室压力的增加近似成线性;而在20MPa之后,燃烧室压力的增加很小,导致泵的扬程增加很大,燃烧室压力不宜超过20MPa;③随着燃烧室混合比的增加,燃料泵扬程呈线性增大,氧化剂泵扬程开始以较大幅度减小,之后以小幅度减小;因此燃烧室混合比不宜过小,取7左右较为合适.这些研究结果为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系统参数设计提供了合理的选择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 系统参数设计 氢发汗冷却流量 烧室压力 烧室混合比
原文传递
气-气喷注器流量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杜正刚 金平 +2 位作者 杨立军 蔡国飙 张蒙正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0-504,共5页
对气-气喷注器的两种类型七种结构的喷嘴进行了带反压的流量特性试验,选择其中一种结构的喷嘴展开在单路工作的流量特性试验,重点考察进口压力和反压变化对喷嘴流量特性的影响和氧化剂喷嘴和燃料喷嘴的相互作用;通过试验测量和对实验数... 对气-气喷注器的两种类型七种结构的喷嘴进行了带反压的流量特性试验,选择其中一种结构的喷嘴展开在单路工作的流量特性试验,重点考察进口压力和反压变化对喷嘴流量特性的影响和氧化剂喷嘴和燃料喷嘴的相互作用;通过试验测量和对实验数据的拟合,得到喷嘴流量系数的经验公式.所得的结论对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气-气喷注器的优化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 航天推进系统 气-气喷注器 流量特性 反压 全流量补燃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氧预燃室初步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俞南嘉 蔡国飙 +3 位作者 张国舟 金平 汪小卫 李茂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34-838,共5页
为了研究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中富氧预燃室的点火以及燃烧特性,对点火方案和预燃室方案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多种预燃室结构形式和点火方式的比较,提出了适合于富氧预燃室初步试验要求的点火方案,研制了热表面谐振点火器并采用间接点火... 为了研究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中富氧预燃室的点火以及燃烧特性,对点火方案和预燃室方案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多种预燃室结构形式和点火方式的比较,提出了适合于富氧预燃室初步试验要求的点火方案,研制了热表面谐振点火器并采用间接点火方式研制了氢氧火炬点火器。点火器的试验结果表明氢氧火炬点火器能够多次可靠地点火并生成稳定的点火火炬。由于不受谐振产生条件的限制,氢气和氧气的流量和混合比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选择,生成点火火炬的温度范围也很宽。对确定的富氧预燃室方案进行了设计加工,经过三个阶段的热试车,富氧预燃室的关键参数均达到了设计要求,结构无烧蚀,工作可靠,完全可以满足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系统对富氧预燃室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 富氧预 点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气-气喷注器冷流掺混与燃烧比较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汪小卫 金平 +1 位作者 杜正刚 蔡国飙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37-1742,共6页
分别采用无化学反应的和带化学反应的湍流N-S方程描述发动机内流动过程,对气-气同轴剪切式单喷注器进行了冷流掺混和燃烧的仿真.其中化学反应速率由Arrhenius公式计算,采用9步详细反应动力学模型来描述氢氧反应.对典型冷流和燃烧仿真结... 分别采用无化学反应的和带化学反应的湍流N-S方程描述发动机内流动过程,对气-气同轴剪切式单喷注器进行了冷流掺混和燃烧的仿真.其中化学反应速率由Arrhenius公式计算,采用9步详细反应动力学模型来描述氢氧反应.对典型冷流和燃烧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燃烧掺混速率明显小于冷流掺混速率;并对同轴喷注器关键参数对冷流和燃烧掺混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和分析比较,得到速度比、缩进量和喷注流量的影响是一致的,而喷注速度的影响是相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气喷注器 气-气 流量(FFSC)循环发动机 冷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气多喷嘴推力室仿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汪小卫 高玉闪 +1 位作者 金平 蔡国飙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0-85,96,共7页
设计了多喷嘴氢/氧剪切式喷注器推力室,采用了13,7,5个单元排布的三种头部喷注器结构,各喷注器的喷注单元具有相同的设计参数,但尺寸不同。在燃烧流场仿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喷注面无冷却措施、未设计燃烧稳定装置的多喷嘴推力室,一共... 设计了多喷嘴氢/氧剪切式喷注器推力室,采用了13,7,5个单元排布的三种头部喷注器结构,各喷注器的喷注单元具有相同的设计参数,但尺寸不同。在燃烧流场仿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喷注面无冷却措施、未设计燃烧稳定装置的多喷嘴推力室,一共开展了8次热试车试验研究,并进行了壁面温度测量。结果表明各工况燃烧稳定,该喷注器构型在不同的单元排布下都具有良好的头部和身部热环境,喷注面可以不采用热防护措施,但单元排布越稀疏头部热环境越差;气气多喷嘴工况下,燃烧效率的高低既与单元流量大小相关,又受排布形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气 多喷嘴 全流量补燃循环 仿真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算法在火箭发动机静态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伟 张振鹏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3-195,201,共4页
发展一种研究全流量补燃循环液体火箭发动机静态特性的算法—免疫策略算法。采用免疫策略算法求解液体火箭发动机的静态特性方程组,将该模型的非线性方程组求解问题转化为求带有约束的极小值的优化问题,建立了免疫策略计算模型。设计了... 发展一种研究全流量补燃循环液体火箭发动机静态特性的算法—免疫策略算法。采用免疫策略算法求解液体火箭发动机的静态特性方程组,将该模型的非线性方程组求解问题转化为求带有约束的极小值的优化问题,建立了免疫策略计算模型。设计了免疫策略计算中使用的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叙述了免疫操作的处理过程。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利用基于免疫策略的算法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全流量补燃循环液体火箭发动机的静态特性研究,并且减轻原有进化算法在计算后期的波动现象,使得收敛的速度得到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 免疫策略^+ 全流量补燃循环^+ 静态特性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液氧甲烷发动机技术发展概述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玉闪 张晓军 +2 位作者 邢理想 武晓欣 张航 《中国航天》 2023年第5期16-23,共8页
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兴起使得双低温、积碳少的液氧甲烷发动机得到极大的重视。液氧甲烷发动机具有以下优势:甲烷推进剂可从天然气、油田气、可燃冰等中分离,来源广泛、价格便宜;液氧和甲烷推进剂温度相近,使得火箭易于采用共底贮箱方... 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兴起使得双低温、积碳少的液氧甲烷发动机得到极大的重视。液氧甲烷发动机具有以下优势:甲烷推进剂可从天然气、油田气、可燃冰等中分离,来源广泛、价格便宜;液氧和甲烷推进剂温度相近,使得火箭易于采用共底贮箱方案以提高结构效率,同时在深空探测过程中液氧和甲烷推进剂在长期贮存热管理方面也有较大发展潜力;液氧甲烷发动机在地外行星原位制造方面拥有独特优势;在烃类推进剂中,甲烷的结焦温度(初始结焦温度950K)比煤油(初始结焦温度693~703K)更高,更高的结焦温度使得再生冷却推力室性能具有更大提升空间;甲烷冷却性能好,适用于全流量补燃循环方案,能够兼顾高性能和重复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流量补燃循环 液氧甲烷 再生冷却 推力室 结构效率 地外行星 冷却性能 长期贮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