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68篇文章
< 1 2 2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正式收官
1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5年第2期194-194,共1页
9月19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发射场腾空而起,将两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茫茫太空。这是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最后两颗卫星。任务的成功,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正式收官,意味着中国人独立自主建... 9月19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发射场腾空而起,将两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茫茫太空。这是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最后两颗卫星。任务的成功,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正式收官,意味着中国人独立自主建设的北斗系统进入发展新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导航卫星 北斗系统 腾空而起 发射场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新征程 正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测量土壤水分遥感:现状与机遇 被引量:4
2
作者 贾燕 金双根 +2 位作者 肖智宇 严清赟 裴悦琨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84-1799,共16页
土壤水分作为全球水循环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球水循环、能量平衡以及气候变化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传统的土壤水分实地测量方法难以获得大尺度、长时序的土壤湿度空间分布,且具有较高的测量成本。微波遥感信号源穿透能力强... 土壤水分作为全球水循环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球水循环、能量平衡以及气候变化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传统的土壤水分实地测量方法难以获得大尺度、长时序的土壤湿度空间分布,且具有较高的测量成本。微波遥感信号源穿透能力强,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特点,是获取长时序、大尺度土壤水分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特别是L波段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测量(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reflectometry,GNSS-R)技术,其同时具有主动和被动微波遥感的优势,在土壤水分的测量中备受关注。分析了国内外基于GNSS-R技术的土壤水分遥感研究的现状和进展,系统性地介绍了GNSS-R技术获取土壤水分的原理与特征,分别从正演与反演两个角度详细说明了土壤水分测量的具体方法步骤,给出了主要困难与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最新的基于旋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cyclone GNSS,CYGNSS)星载反演为主要介绍对象,深入阐述了基于CYGNSS数据反演土壤水分的理论模型与方法,并简要分析GNSS-R土壤水分遥感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期为中国今后地基、空基和星载GNSS-R土壤水分遥感观测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测量法(GNSS-R) 土壤水分 旋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CYGNSS)
原文传递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技术与管理创新 被引量:1
3
作者 谢军 杨长风 +2 位作者 王慧林 杨军 张建军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中国自主建设运行,具备向全球用户提供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能力,具有报文通信、国际搜救等功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坚持“自主、开放、兼容、渐进”的发展原则,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中国自主建设运行,具备向全球用户提供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能力,具有报文通信、国际搜救等功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坚持“自主、开放、兼容、渐进”的发展原则,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创新发展工程管理模式,实现了国际卫星导航领域和我国航天领域的多个首创,提前半年完成建设,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独具特色的国家超级工程发展道路。本文围绕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任务要求,全面阐述工程任务组成、任务进程和系统应用,从“混合星座、通信导航融合、星间链路、导航信号、快速组网、核心产品国产化”等方面梳理系统技术特点与创新,并总结了北斗工程建设过程中组织、技术、进度、质量和运行服务等管理体系的创新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全球系统 工程技术与管理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视距环境下核密度估计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鲁棒定位方法
4
作者 贾琼琼 周月颖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46-3255,共10页
非视距(NLOS)传输会引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接收机的伪距测量误差,最终导致定位解出现较大误差,这一问题在城市峡谷等复杂环境下尤为突出。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核密度估计的鲁棒定位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在定位解算中引入鲁棒估计来缓... 非视距(NLOS)传输会引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接收机的伪距测量误差,最终导致定位解出现较大误差,这一问题在城市峡谷等复杂环境下尤为突出。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核密度估计的鲁棒定位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在定位解算中引入鲁棒估计来缓解NLOS的影响。考虑到NLOS引起的伪距观测误差偏离高斯分布,所提方法首先利用核密度估计(KDE)方法估计伪距观测误差的概率密度函数,并利用该概率密度函数来构造鲁棒代价函数用于导航解算,从而缓解NLOS引起的定位误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卫星存在NLOS传输时能够较好地减小GNSS的定位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最小二乘定位 非视距传输 核密度估计 鲁棒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几何关系数值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杨东凯 王烨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37-643,共7页
采用光学近似几何模型研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NSS-R)的几何关系,对反射信号经不同路径传播所产生的等延迟区和等多普勒区进行了分析,对等延迟线和等多普勒线进行了数值推算和仿真。给出了几何模型中不同参量变化对等延迟区和等... 采用光学近似几何模型研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NSS-R)的几何关系,对反射信号经不同路径传播所产生的等延迟区和等多普勒区进行了分析,对等延迟线和等多普勒线进行了数值推算和仿真。给出了几何模型中不同参量变化对等延迟区和等多普勒区影响的仿真结果。指出卫星高度角、接收机高度和速度是导致等延迟线和等多普勒线变化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在遥感实际应用中等延迟区和等多普勒区的有效作用范围及提高时延多普勒分辨单元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反射信号 几何关系 等延迟区 等多普勒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海洋环境监测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3
6
作者 漆随平 徐晓飞 +2 位作者 厉运周 王军成 杜珺 《山东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1-11,共11页
实时、准确、可靠地监测海洋环境信息,对于海洋灾害预警预报、防灾减灾、海洋资源开发、保障海洋安全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不断发展与升级,基于GNSS导航信号进行大气和海洋环境信息探测发展成为新... 实时、准确、可靠地监测海洋环境信息,对于海洋灾害预警预报、防灾减灾、海洋资源开发、保障海洋安全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不断发展与升级,基于GNSS导航信号进行大气和海洋环境信息探测发展成为新技术新方法,并成为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研究热点,已在海洋气象监测、数值预报、科学研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系统综述了GNSS技术在海面有效波高、风速、降雨强度、水汽及潮位监测等海洋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对新技术新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海洋环境 有效波高 降雨强度 海面风 水汽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应用的光频原子钟发展现状与可用性分析
7
作者 宋冰冰 陈江 +1 位作者 廉吉庆 刘志栋 《真空与低温》 2024年第6期664-679,共16页
随着光频原子钟技术迅速发展,光频原子钟不确定度已超越微波原子钟性能4~5个数量级,达到了10^(−19)数量级,在可靠性和小型化方面也不断提升,使得未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搭载光频原子钟成为可能... 随着光频原子钟技术迅速发展,光频原子钟不确定度已超越微波原子钟性能4~5个数量级,达到了10^(−19)数量级,在可靠性和小型化方面也不断提升,使得未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搭载光频原子钟成为可能。介绍了几种GNSS光频原子钟的工作原理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从稳定度、集成度及影响稳定度的因素等方面总结了几种光频原子钟的性能,并将四种光学时钟(离子光钟、光晶格钟、双光子跃迁光频原子钟、基于碘调制转移谱光频原子钟)与目前GNSS上搭载的四大导航系统进行比较,讨论了光频原子钟的应用潜力,并提出了各光频原子钟的发展建议。针对提升离子光钟和光晶格钟可靠性的需求,提出了通过提高激光器和超稳腔的稳定性、降低核心器件环境敏感性的建议。针对提升原子束光频原子钟稳定性的需求,提出了提高原子束利用率、进一步迭代实验等方案。针对提升双光子跃迁光频原子钟和调制转移谱光频原子钟的长期稳定性的需求,提出了结合真空技术及人工智能降低频率漂移率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光频原子钟 原子束 双光子跃迁 调制转移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量技术规程》内容解析
8
作者 黄一昕 《铁道勘察》 2024年第3期39-44,共6页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我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随着北斗三号系统的建成,BDS开始为全球用户提供连续、稳定、可靠的服务,包括提供实时动态厘米级、事后静态毫米级定位增强服务,其精度能够在铁路工程领域实现对国外卫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我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随着北斗三号系统的建成,BDS开始为全球用户提供连续、稳定、可靠的服务,包括提供实时动态厘米级、事后静态毫米级定位增强服务,其精度能够在铁路工程领域实现对国外卫星系统的替代。Q/CR 9163—2023《铁路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量技术规程》在全面总结BDS在我国铁路应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北斗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的铁路工程现代精密控制测量体系,明确利用BDS进行控制测量、动态测量、变形监测的技术要求;对规程进行深入解读,分析铁路北斗卫星导航测量的技术背景及研究现状,对标准内容进行深入阐述。研究表明,该规程系统反映BDS在铁路工程测量领域的应用方向,实现铁路工程领域基于卫星定位测量工作的独立自主,为BDS在铁路工程测量领域的应用与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测量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基准站 技术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导航测量系统动态实时差分风机塔架位移测量方法
9
作者 卢阳 张宇川 乔殿城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2期25-29,共5页
针对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塔顶位移大造成机组运行过程中载荷过大的问题,研究了基于惯量导航测量系统的相位差分定位的测量方法。传统的现场观测测量存在步骤繁杂、无法实时监测的问题,精度较低,提出了构建监测网监测卫星定位系统回传数据,... 针对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塔顶位移大造成机组运行过程中载荷过大的问题,研究了基于惯量导航测量系统的相位差分定位的测量方法。传统的现场观测测量存在步骤繁杂、无法实时监测的问题,精度较低,提出了构建监测网监测卫星定位系统回传数据,通过位移转换算法实现机组塔架的实时监测。建立了塔杆变形模型,先计算出机组的塔顶的中心经纬度坐标以及航向偏置角,后根据所测信息以及机组标定信息,将其在线实时转化为机组塔顶整体位移、相对于机舱位置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塔顶位移。通过实验测出塔架位移估算载荷与载荷传感器的弯矩载荷换算位移后进行对比,证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塔架位移的测量精度以及形变监测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塔架 位移测量方法 卫星导航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在区域地形测绘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房启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8期160-163,共4页
论述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简称GNSS,其作为取得地理数据的便捷有效手段,被地形测绘领域广泛采用。本论文聚焦对GNSS在地形测绘中精确应用的透彻研究。利用GNSS数据处理方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的相关技术,以此提高地形测绘的精度和... 论述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简称GNSS,其作为取得地理数据的便捷有效手段,被地形测绘领域广泛采用。本论文聚焦对GNSS在地形测绘中精确应用的透彻研究。利用GNSS数据处理方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的相关技术,以此提高地形测绘的精度和效率。相较传统的地形测绘工艺,GNSS的技术不止能明显提升测绘精确度,同时能大幅降低野外作业的时间和费用。此外,还探讨了GNSS技术在高山、峡谷、森林等复杂地形的应用效果,得出其在这些环境下的显著优越性。我们的研究有望为更广泛、更深入地利用GNSS技术进行地形测绘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并且,GNSS可以为城市规划、灾害救援、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高精度的地理信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地形测绘 高精度 地理信息系统 复杂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绘工程中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在地理空间信息采集中的应用探索
11
作者 黄腾 李丹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8期054-057,共4页
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组成,其主要是收集资源环境、水文气象、地质地理等数据信息。在地理空间信息采集中应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则可以有效提高信息数据采集工作质量,全面提高信息收集... 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组成,其主要是收集资源环境、水文气象、地质地理等数据信息。在地理空间信息采集中应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则可以有效提高信息数据采集工作质量,全面提高信息收集精度和覆盖范围,有效提升数据信息的应用效果,其对于我国地理空间技术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本文重点分析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基本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深入研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技术要点,总结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在地理空间信息采集中的应用措施,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人员予以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绘工程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地理空间 信息采集 应用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大地测量工程中的运用
12
作者 刘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8期167-169,共3页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与GPS、GIS、RS等技术进行联合应用,在我国国土资源测绘管理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大地测量工程中对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进行优化应用,可以实现地基测量、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工程测量工作的高效性开展。且...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与GPS、GIS、RS等技术进行联合应用,在我国国土资源测绘管理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大地测量工程中对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进行优化应用,可以实现地基测量、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工程测量工作的高效性开展。且该技术的应用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指标之一,在各个领域行业发展重要作用。文章主要对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大地测量工程中的运用效果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地测量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功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大地测量工程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卫星导航系统在工程测绘中的实时定位与测量技术研究
13
作者 常雅清 吴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0期0098-0101,共4页
由于工程测绘要求的精度快速提升,实时定位和测量已成为工程测绘领域关注的焦点。本研究针对高精度卫星导航系统在工程测绘中的实时定位与测量技术展开深入研究,主要围绕高精度导航系统的建立、定位与测量效果验证和优化等方面进行。首... 由于工程测绘要求的精度快速提升,实时定位和测量已成为工程测绘领域关注的焦点。本研究针对高精度卫星导航系统在工程测绘中的实时定位与测量技术展开深入研究,主要围绕高精度导航系统的建立、定位与测量效果验证和优化等方面进行。首先,利用多星座合成导航系统建立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模型,实现了高精度的实时定位算法。其次,通过密集地面接收站网络,利用实时改正信息,实现了测量误差的实时获取和矫正,有效提高了测量精度。据测量结果分析,相比于传统测绘设备,高精度卫星导航设备在工程测绘中的实时定位与测量精度显著优于传统设备,实时定位精度可达到厘米级别,解决了工程测绘领域长期存在的精度问题。搜索算法的优化将进一步提高定位与测量精度。本研究对于工程测绘领域实时精确测绘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卫星导航系统 工程测绘 实时定位与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机(测地型和导航型)检定规程》实施
14
作者 潘纯建 《地矿测绘》 2024年第1期17-17,共1页
本刊讯(潘纯建报道)2024年4月12日,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 1200-2023《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机(测地型和导航型)检定规程》实施,该规程制定由全国测绘地理信息专用计量测试技术委员会归口领导,由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国家光电测... 本刊讯(潘纯建报道)2024年4月12日,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 1200-2023《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机(测地型和导航型)检定规程》实施,该规程制定由全国测绘地理信息专用计量测试技术委员会归口领导,由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国家光电测距仪检测中心、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起草编制,参考了CH 8016-9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和GB/T 39399-2020《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量型接收机通用规范》等文件,于2023年10月12日发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测试技术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检测中心 光电测距仪 测量型接收机 测绘地理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下点观测的星载卫星导航反射信号海面风矢量极大似然估计
15
作者 王峰 李建强 +2 位作者 张国栋 张琦 杨东凯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8-1427,共10页
该文针对星载全球导航卫星反射计(GNSS-R)镜面反射信号对海面风向不敏感导致海面风向反演难问题,分析非镜向海面散射信号特征,提出星下点非镜向观测模式,定义该模式下海面风矢量敏感特征观测量,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星载GNSS-R海面风矢量... 该文针对星载全球导航卫星反射计(GNSS-R)镜面反射信号对海面风向不敏感导致海面风向反演难问题,分析非镜向海面散射信号特征,提出星下点非镜向观测模式,定义该模式下海面风矢量敏感特征观测量,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星载GNSS-R海面风矢量极大似然估计(MLE)反演算法直接利用两颗及以上导航卫星的星下点非镜向散射信号进行海面风矢量的反演,并提出风矢量搜索算法提高反演效率。通过搭建星载GNSS-R仿真平台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和评估算法性能。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直接利用非镜向独立观测模式下的多颗导航卫星散射信号反演得到海面风速和风向;多星观测可消除观测几何导致的模糊解从而将海风风向4个模糊解降至2个模糊解,但无法消除海浪谱的对称性导致的海面风向模糊解。在2~25 m/s的风速内,当信噪比(SNR)大于11 dB时,3星观测的风速均方根误差(RMSE)优于2 m/s,风向的均方根误差优于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 极大似然估计 海面风矢量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进退法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镜面反射点的估计算法
16
作者 刘原华 贺立庆 牛新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1期270-275,共6页
通过研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NSS-R)几何关系及其镜面反射点算法,确定镜面反射点问题为一维单峰凸函数极值搜索问题后,提出基于进退法的镜面反射点估计算法,并论述了进退法在镜面反射点位置估计中的理论可行性。该算法摒弃了传... 通过研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NSS-R)几何关系及其镜面反射点算法,确定镜面反射点问题为一维单峰凸函数极值搜索问题后,提出基于进退法的镜面反射点估计算法,并论述了进退法在镜面反射点位置估计中的理论可行性。该算法摒弃了传统算法思想中用角度去确定镜面反射点位置信息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缺陷,转而采用计算最短反射路径长度来确定反射点的位置,不仅降低了算法的复杂性,更提高了镜面反射点的计算准确性。采用英国UK-DMC卫星于2004年11月16日测到的海洋数据来验证进退法的正确性,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对进退法与传统算法进行了仿真结果分析。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进退法可以正确估计GNSS-R镜面反射点的位置信息,并且具有迭代次数少,运算速度快,算法效率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 镜面反射 一维极值搜索法 进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三号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服务性能评估:定位导航授时、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短报文通信与国际搜救 被引量:102
17
作者 蔡洪亮 孟轶男 +11 位作者 耿长江 高为广 张天桥 李罡 邵搏 辛洁 卢红洋 毛悦 袁海波 刘成 胡小工 楼益栋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7-435,共9页
本文给出了北斗三号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定位导航授时、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区域短报文通信、全球短报文通信和国际搜救共6类服务的测试评估方法,并利用实测数据对各类服务的核心指标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定位导航授时服务方面,空间... 本文给出了北斗三号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定位导航授时、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区域短报文通信、全球短报文通信和国际搜救共6类服务的测试评估方法,并利用实测数据对各类服务的核心指标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定位导航授时服务方面,空间信号测距误差0.23 m(RMS),空间信号可用性99.44%,空间信号连续性99.99%,PDOP可用性100%,B1C信号全球定位精度水平方向1.31 m、垂直方向2.13 m(95%),B1C信号全球定位可用性99.93%,B1C信号授时精度14.7 ns(95%);星基增强服务方面,定位精度水平方向1.03 m、垂直方向2.60 m(95%)、具有垂直引导能力的一类进近(APV-I)可用性100%;精密单点定位服务方面,定位精度水平方向0.17 m(95%)、垂直方向0.22 m(95%)、平均收敛时间9 min;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成功率99.6%,服务容量1530万次/h(上行)、935万次/h(下行);全球短报文通信服务成功率96.46%,服务容量40万次/h(上行)、21万次/h(下行);国际搜救服务方面,搜救信号接收成功率98.3%(发射功率37 dB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三号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定位导航授时 星基增强 精密单点定位 短报文通信 搜救 服务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三号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全球广播电离层延迟修正模型(BDGIM)应用性能评估 被引量:21
18
作者 袁运斌 李敏 +2 位作者 霍星亮 李子申 王宁波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6-447,共12页
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正式完成星座全球组网。北斗三号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采用新一代全球广播电离层延迟修正模型(BDGIM),为用户提供电离层延迟改正服务。本文利用高精度全球电离层格网(GIM)以及实测BDS/GPS数据提... 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正式完成星座全球组网。北斗三号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采用新一代全球广播电离层延迟修正模型(BDGIM),为用户提供电离层延迟改正服务。本文利用高精度全球电离层格网(GIM)以及实测BDS/GPS数据提供的电离层TEC作为参考,从延迟改正精度及北斗单频伪距单点定位应用、模型系数性能等方面,对北斗三号系统组网前后(2020年5月1日至2020年7月20日)BDGIM模型的改正精度等应用性能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将其与美国GPS播发的Klobuchar模型和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播发的BDS Klobuchar模型进行对比。研究表明,BDGIM模型在对北斗三号系统组网完成前后电离层延迟修正精度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上述时段内,以国际GNSS服务(IGS)发布的最终GIM产品为参考,BDGIM模型在中国区域、亚太地区和全球范围内的电离层修正百分比分别达到84.45%、74.74%和64.57%;以选取的全球83个GNSS检测站BDS、GPS双频数据实测电离层TEC为参考,BDGIM在中国区域、亚太地区和全球范围内的电离层修正百分比分别为73.12%、70.18%及68.06%;当BDGIM模型应用于北斗单频伪距单点定位时,在中国区域、亚太地区和全球范围内分别实现了2.22、2.66和2.96 m的三维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三号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电离层 BDGIM 精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在中国构建全球导航卫星国家级连续运行站系统的思考 被引量:95
19
作者 陈俊勇 张鹏 +1 位作者 武军郦 张全德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6-369,共4页
全球导航卫星连续运行站系统可以维持相应地区的高精度、3维、地心、动态坐标框架,提供集约化的定位和导航服务,成为当前国际和国内发展迅速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该系统可以广泛服务于国家大地基准、气象、地球动力学、地学灾害监测以... 全球导航卫星连续运行站系统可以维持相应地区的高精度、3维、地心、动态坐标框架,提供集约化的定位和导航服务,成为当前国际和国内发展迅速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该系统可以广泛服务于国家大地基准、气象、地球动力学、地学灾害监测以及位置服务等领域。对在中国构建全球导航卫星国家级连续运行站系统提出了方案,并从建设目的、建设原则以及建设方案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连续运行站(CO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GPS互备授时的分布式相量测量单元 被引量:42
20
作者 李建 谢小荣 +3 位作者 韩英铎 胡炯 吴雅璐 吴京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9,共5页
我国自主开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同步相量测量的时钟源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文章从卫星信号覆盖范围、用户容限、授时脉冲的同步性能等方面分析了将北斗授时应用于我国电力系统广域同步相量测量的可行性。使用北斗和GPS授时的同步相... 我国自主开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同步相量测量的时钟源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文章从卫星信号覆盖范围、用户容限、授时脉冲的同步性能等方面分析了将北斗授时应用于我国电力系统广域同步相量测量的可行性。使用北斗和GPS授时的同步相量测量的对比试验结果验证了北斗授时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还研制了北斗与GPS互备授时的分布式相量测量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相量测量单元 GPS 分布式 授时 同步相量测量 自主开发 覆盖范围 卫星信号 电力系统 同步性能 试验结果 时钟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