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山大学生态学院储诚进教授团队发现土壤无脊椎动物工程师效应驱动全球生态系统功能
1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山大学生态学院与水产动物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储诚进教授团队基于荟萃分析,揭示了白蚁、蚂蚁和蚯蚓等无脊椎动物的土壤扰动对陆地生态系统功能的促进作用和全球分布格局。该工作以“Global engineering effects of soil... 中山大学生态学院与水产动物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储诚进教授团队基于荟萃分析,揭示了白蚁、蚂蚁和蚯蚓等无脊椎动物的土壤扰动对陆地生态系统功能的促进作用和全球分布格局。该工作以“Global engineering effects of soil invertebrates on ecosystem functions”为题,于2025年2月12日发表在N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生态系统 重点实验室 动物疫病防控 中山大学 团队发现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修正后的全球生态系统动态调查冠层高度的森林地上生物量模型优化——以福建省为例
2
作者 田国帅 周小成 +4 位作者 郝优壮 谭芳林 王永荣 吴善群 林华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7264-7277,共14页
森林地上生物量(Above Ground Biomass,AGB)是衡量森林生态系统碳存储、能量流动和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指标,对于气候变化研究和森林资源管理至关重要。福建省地处多云多雨的亚热带,地形和森林类型复杂,森林地上生物量估算难度大。为提升... 森林地上生物量(Above Ground Biomass,AGB)是衡量森林生态系统碳存储、能量流动和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指标,对于气候变化研究和森林资源管理至关重要。福建省地处多云多雨的亚热带,地形和森林类型复杂,森林地上生物量估算难度大。为提升森林地上生物量估算效果,将最新星载激光雷达数据全球生态系统动态调查(GEDI)、Landsat以及Sentinel系列卫星等多源遥感数据进行集成和综合利用,通过Landsat影像计算的林龄对GEDI_V27冠层高度产品进行优化,结合优化后的MGEDI_V27冠层高度产品,建立传统遥感特征结合冠层高度的极端梯度提升模型(XGBoost)生物量反演模型,实现了福建省森林地上生物量的有效估算与制图。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林龄优化后的GEDI冠层高度精度评价结果为R^(2)=0.67,RMSE=2.24m;(2)通过递归特征消除算法对三种森林类型进行特征优选,得到10个遥感特征,其中,三种森林类型最重要的遥感特征均为森林冠层高度,并且对比评价了在包含传统遥感特征因子的情况下有无冠层高度对于模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冠层高度因子参加特征构建时,森林AGB回归分析的精度明显提高,证实了冠层高度在生物量估算中具有显著的重要性;(3)研究得到的福建省森林AGB范围为0.001—363.331Mg/hm^(2),整体精度评价结果为R^(2)=0.75,RMSE=17.34Mg/hm^(2),2020年全省AGB总量为8.22亿Mg,平均值为101.24Mg/hm^(2)。通过优化GEDI中的森林冠层高度,并且结合传统遥感特征,可以实现对福建省森林地上生物量的精确估算和监测,研究成果有助于区域森林碳汇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全球生态系统动态调查(GEDI) 冠层高度 森林类型 极端梯度提升模型(XGBoost)回归 森林地上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森林郁闭度估测模型——基于全球生态系统动力学调查多波束激光雷达数据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文武 舒清态 +6 位作者 胥丽 杨正道 高应群 吴再昆 夏翠芬 顾纯僖 李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25-3539,共15页
探究全球生态系统动力学调查(GEDI)多波束激光雷达数据估测区域森林郁闭度(FCC)的潜力,对于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状态和林分环境具有重要作用。选取滇西北典型生态脆弱区香格里拉为研究区,以GEDI波形数据为信息源,提取46245个有林地光斑参数... 探究全球生态系统动力学调查(GEDI)多波束激光雷达数据估测区域森林郁闭度(FCC)的潜力,对于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状态和林分环境具有重要作用。选取滇西北典型生态脆弱区香格里拉为研究区,以GEDI波形数据为信息源,提取46245个有林地光斑参数,使用经验贝叶斯克里金法(EBK)获取光斑参数在研究区未知空间的连续分布,结合54块实测样地数据,采用支持向量机的递归特征消除法(SVM⁃RFE)、随机森林(RF)和Pearson分析分别优选特征变量,基于贝叶斯优化(BO)随机森林回归模型(BO⁃RFR)、贝叶斯优化梯度回归模型(BO⁃GBRT)和偏最小二乘法(PLSR)研建森林郁闭度最佳估测模型。结果表明:(1)EBK法预测精度高,估测结果可靠,R2:0.20—0.92,RMSE:0.004—2812.912,MAE:0.003—1996.258,MRE:0.007—4.423;(2)基于不同特征优选方法筛选的特征变量和数量略有差异,SVM⁃RFE法优选出6个参数(cover、pai、sensitivity、rv_a1、rv_a4、rg_a4)的平均交叉验证精度达0.84,RF法以贡献度5%为阈值筛选出5个参数(cover、pai、pgap_theta_error、modis_treecover、modis_nonvegetated),Pearson法以相关性大于0.3且在0.01水平显著优选出5个参数(cover、pai、rv_a5、rg_a5、pgap_theta_error);(3)不同特征变量优选方法筛选的建模参数研建估测模型精度差异性较大,以SVM⁃RFE和RF方法优选参数构建估测模型的精度更佳,SVM⁃RFE方法优选参数研建估测模型精度变化相对稳定,以RF方法中的BO⁃GBRT模型为最佳FCC估测模型(R2=0.85、RMSE=0.069,P=86.5%);(4)采用BO⁃GBRT模型估测研究区森林郁闭度和空间制图,与GEDI pai参数预测的FCC具有较高空间相关性达0.53,FCC均值分别为0.58、0.61,主要分布在0.4—0.7,分别占比65.45%、51.79%。研究区森林郁闭度主要处于中度郁闭,北部区域主要为高度郁闭区,与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具有一致性,说明使用GEDI数据估测森林郁闭度的方法具有可行性、结果具有可靠性。研究为使用GEDI数据高效、及时、低成本估测大空间尺度的森林水平结构参数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生态系统动力学调查(GEDI) 贝叶斯优化算法 机器学习 特征变量优选 经验贝叶斯克里金 大空间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483
4
作者 谢高地 鲁春霞 成升魁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9,共5页
随着人类对生态系统功能不可替代性的认识愈来愈深刻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 ,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令人注目的进展。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采用各种方法对自然资本的边际服务价值进行估计。评估的方法... 随着人类对生态系统功能不可替代性的认识愈来愈深刻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 ,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令人注目的进展。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采用各种方法对自然资本的边际服务价值进行估计。评估的方法大都直接或间接地基于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个人偿付意愿进行计量。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代表是基于全球静态总平衡输入输出模型的评估和基于全球静态部分平衡模型的评估 ,中国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也进行了初步估算。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的复杂性、价值的多重认识、市场失效及价格空缺、实证的困难与自然资本总价值的无限性至今还制约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的发展 ,今后需要研究的领域及发展趋势是 :(1 )不同生态类型的各种服务价值研究 ;(2 )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异质性研究 ;(3 )包含非线性及阈值的动态地区模型和全球模型 ;(4 )改变帐户系统和制订相应政策 ;(5 )考虑生态系统服务损失的项目评估 ;(6)大规模的小幅度变化和小规模的大幅度变化边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生态系统 进展 生态系统服务 自然资本 价值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生态系统的状况与趋势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永民 赵士洞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3-409,共7页
简要介绍了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项目状况与趋势工作组的报告《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现状与趋势》中的第3部分,即“对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各类系统的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在20世纪的后50年,全球生态系统的变化幅度和速度皆超过了人类历... 简要介绍了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项目状况与趋势工作组的报告《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现状与趋势》中的第3部分,即“对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各类系统的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在20世纪的后50年,全球生态系统的变化幅度和速度皆超过了人类历史上有记录的任何一个相等时间段的情况,目前人类活动实际上已经显著地改变了地球上的所有生态系统。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①大约1/4的地球陆地表层已经转变为垦殖系统,而且在1950年之后的30年中,转变为农田的土地面积比1700—1850年这150年间转变的总和还要多;②全球大多数的重要流域,由于水资源利用造成的栖息地丧失与破碎化,以及由于养分、沉积物、盐分及有毒物质造成的污染,已经显著地破坏了河流、湖泊和盐水沼泽等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生物多样性;③旱区系统存在着水资源匮乏、过度垦殖、过度放牧和过度砍伐树木等问题,生态状况尤其令人担忧;④栖息地的丧失与破碎化、过度开发、污染以及气候变化,已经对海滨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威胁;⑤不可持续的农业开发模式,已经严重地破坏了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生态系统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 状况与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与自然资本的价值估算 被引量:39
6
作者 Robert Costanza Ralph d'Arge +11 位作者 Rudolf de Groot Stephen Farber Monica Grasso Bruce Hannon Karin Limburg Shahid Naeem Robert V.O'neill Jose Paruelo Robert G.Raskin Paul Sutton Marjan van den Belt 陶大立(译)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0-78,共9页
编者按: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一种复杂的生命支持系统,生态系统对人类的贡献,在生态学研究中经常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来表述,是可以用经济价值来估算的。然而,由于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这两个效益如何进行估价,一直是困扰生... 编者按: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一种复杂的生命支持系统,生态系统对人类的贡献,在生态学研究中经常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来表述,是可以用经济价值来估算的。然而,由于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这两个效益如何进行估价,一直是困扰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的重要问题。C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生态系统 自然资本 价值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中国家的酸化现象:全球生态系统敏感度和临界负荷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Johan C.I.Kuylenstierna Henning Rodhe +2 位作者 Steve Cinderby Kevin Hicks 隋明杰 《AMBIO-人类环境杂志》 2001年第1期20-28,70,共9页
在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区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其生态系统面临着酸化增长的危害。本文介绍了调查硫排放物引起全球酸化危害程度的研究方法。用大气转移模型计算硫(1990年排放量和2050年规划排放量)和碱性土壤灰尘的沉积及转运量。解释了陆地... 在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区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其生态系统面临着酸化增长的危害。本文介绍了调查硫排放物引起全球酸化危害程度的研究方法。用大气转移模型计算硫(1990年排放量和2050年规划排放量)和碱性土壤灰尘的沉积及转运量。解释了陆地生态系统相对敏感度的推导方法,给出了初步的临界负荷。一系列临界负荷和碱性阳离子沉降量指标被用来调查地图上描述的超过临界负荷沉积量的不确定性。这些指标表明,与1990年相比,东南亚和非洲南部的部分地区2050年酸化危害程度将继续增加。一些地区,特别是亚洲,在使用高临界负荷和碱性阳离子沉积量计算时,仍表现出这种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全球生态系统 大气污染 污染生态 敏感度 临界负荷方法 酸化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携手努力保护全球生态系统——首届中国自然保护国际论坛在深圳召开 被引量:2
8
作者 绿文 《国土绿化》 2019年第11期9-10,共2页
10月30日至11月1日,第一届中国自然保护国际论坛在深圳市举办。参加论坛的代表、专家学者围绕“生态文明背景下的自然保护地与绿色发展”主题,深入交流探讨,就共同努力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达成《深圳共识》,认为全球自然保护... 10月30日至11月1日,第一届中国自然保护国际论坛在深圳市举办。参加论坛的代表、专家学者围绕“生态文明背景下的自然保护地与绿色发展”主题,深入交流探讨,就共同努力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达成《深圳共识》,认为全球自然保护总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国际社会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携手应对。据悉目前,我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1.18万处,占国土陆域面积的18%,领海面积的4.6%。其中国家公园体制试点10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44处。拥有世界自然遗产14项、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世界地质公园39处,数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自然遗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世界自然遗产 全球生态系统 世界地质公园 国家生态安全 生态文明 国家公园体制 陆域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生态系统功能和自然资本的价值(续) 被引量:1
9
作者 RobertCostanza Ralphd'Arge RudolfdeGroot 《世界环境》 1999年第3期24-26,共3页
关键词 全球生态系统 自然资本 价值分析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E全球生态系统发展研讨会”成功开幕FDD/TDD协同发展引全球聚焦
10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8-98,共1页
2013年11月15日,“LTE全球生态系统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国宾酒店召开。本次研讨会以“全球视野合作共赢”为主题,探寻LTE存全球市场的发展轨迹,探讨LTE的现状与未来。
关键词 全球生态系统 LTE 协同发展 TDD FDD 聚焦 国宾酒店 合作共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E全球生态系统发展研讨会”成功开幕 FDD/TDD协同发展引全球聚焦
11
《电信技术》 2013年第11期12-12,共1页
近日,“LTE全球生态系统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以“全球视野合作共赢”为主题,探寻LTE在全球市场的发展轨迹,探讨LTE的现状与未来。
关键词 全球生态系统 LTE 协同发展 TDD FDD 聚焦 全球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E全球生态系统发展研讨会即将召开
12
《通信世界》 2013年第29期5-5,共1页
当前LTE正在全球范围内劈波斩浪,开疆拓土。根据GSA的统计,全球有474家运营商在138个国家投资LTE网络,其中有222家运营商在83个国家推出了LTE商用服务。
关键词 LTE 全球生态系统 全球范围 国家投资 商用服务 运营商 G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生态系统千年评估计划简介
13
作者 赵晓英 赵士洞 《资源生态环境网络研究动态》 2001年第1期40-43,共4页
在过去100年,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范围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且速度惊人。我们已经在地质尺度上改变了地球的生物、物理及化学性质。人类活动的这种累积作用影响了地球生命的支撑系统。如何有效地管理地球上的各种生态系统?一旦管理失败... 在过去100年,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范围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且速度惊人。我们已经在地质尺度上改变了地球的生物、物理及化学性质。人类活动的这种累积作用影响了地球生命的支撑系统。如何有效地管理地球上的各种生态系统?一旦管理失败会有什么后果?这种挑战在21世纪会更严峻。人们必须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活动如何影响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服务有更深入的认识,决策者为了制定高明的决策,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掌握更准确的信息。总之,我们必须有大量信息来满足全球、国家和当地尺度的资源管理决策的需求。为此,世界多个机构和组织提出并制定了千年生态系统评估计划(MA: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1998年12月成立了MA指导委员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生态系统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计划 MA 机构 经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与自然资本的价值
14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自然资本 全球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 废弃物 人力资本 生态 社会代价 制造业 信息流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修复及草地生态系统修复措施探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菲罗兰·依明江 哈斯格日力 《新疆林业》 2024年第4期4-7,共4页
人类活动对全球生态系统产生了普遍而深刻的危害。土地利用变化、过度开发、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了生态系统退化,对生命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以及人类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生态修复应运而生,其目标是通过人... 人类活动对全球生态系统产生了普遍而深刻的危害。土地利用变化、过度开发、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了生态系统退化,对生命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以及人类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生态修复应运而生,其目标是通过人为干预措施,修复受损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功能,以增强其稳定性与可持续性。生态修复的概念最早由Bradshaw提出,他将其定义为“通过去除退化原因,辅助受损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过程。”此后,许多学者对这一定义进行了补充和完善。McDonald等强调,生态修复不仅要恢复地球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同时恢复其内部结构、功用以及自身维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生态系统 全球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修复 措施探究 人为干预 人类生产生活 生态系统退化 生态系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汇聚全球智慧 共议生态系统治理——首届世界生态系统治理论坛在北京举行
16
作者 耿国彪 刘倩玮 贾建新 《绿色中国》 2015年第21期8-13,共6页
10月25日,首届世界生态系统治理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政府代表、专家学者、国内外非政府组织代表等近300人,围绕生态系统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展开深入探讨,分享生态系统治理经验,共议生态系统治理这个全球性... 10月25日,首届世界生态系统治理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政府代表、专家学者、国内外非政府组织代表等近300人,围绕生态系统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展开深入探讨,分享生态系统治理经验,共议生态系统治理这个全球性话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25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出席首届世界生态系统治理论坛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总干事英格·安德森女士等一行。汪洋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生态 治理经验 全球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张建龙 国家林业局 气候变化 可持续发展目标 英格 森林可持续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变化与星体轨道位置变化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毛克彪 左志远 +3 位作者 朱高峰 唐华俊 赵映慧 马莹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90-899,共10页
对全球二氧化碳、全球温度变化、全球大气水汽和全球植被变化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全球水汽分布与温度变化同时影响植被时空分布,水汽变化和植被时空变化影响着全球温度变化,同时调节或者部分抵消了二氧化碳"温室效应"的... 对全球二氧化碳、全球温度变化、全球大气水汽和全球植被变化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全球水汽分布与温度变化同时影响植被时空分布,水汽变化和植被时空变化影响着全球温度变化,同时调节或者部分抵消了二氧化碳"温室效应"的影响,使得地球对温度变化具有自我调节功能。通过天体运行轨道分析,指出地球温度变化主要由地球在太阳系中的轨道能级位置决定,气象(天气)和生态系统时空变化是地球内部系统为适应天体运行(太阳系和银河系)轨道位置变化的主要内在调节形式。通过建立太阳系围绕银河系运行的简单模型图,提出地球磁场逆转或者大的变化是由于太阳运行轨道位置临界点转换而形成(类似地球的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地球等星体运行轨道呈椭圆形主要是由于太阳同时也在运动造成,地球上不同时期各种生物的出现、迁移和消失是由天体运行轨道位置决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以开普勒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以及广义相对论为基础的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模型思想,此理论思想的提出为大时空尺度空间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模型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和新的学科研究方向,对空间气候变化和灾害预测以及生态物种时空演化等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生态系统 星体轨道 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初探 被引量:42
18
作者 靳芳 鲁绍伟 +3 位作者 余新晓 饶良懿 张振明 毛富铃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5年第2期5-9,共5页
随着人类对生态系统功能不可替代性认识的不断深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对其服务价值进行评估,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估... 随着人类对生态系统功能不可替代性认识的不断深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对其服务价值进行评估,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便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在充分考虑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机制的基础上,采用频度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尝试构建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评估指标体系 中国森林 生态系统功能 陆地生态系统 全球生态系统 评估标准 可操作性 专家咨询 替代性 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及我国的对策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团胜 程水英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1,共5页
介绍了千年生态系统的目的、任务、概念框架、实施过程及服务对象等,并提出了中国应该采取的对策。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的目的是提高对生态系统的管理水平,为决策者提供信息。其任务是评估生态系统现状、预测生态系统的未来变化、提出对策... 介绍了千年生态系统的目的、任务、概念框架、实施过程及服务对象等,并提出了中国应该采取的对策。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的目的是提高对生态系统的管理水平,为决策者提供信息。其任务是评估生态系统现状、预测生态系统的未来变化、提出对策、在典型地区实施评估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生态系统 国际合作项目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 概念框架 任务 中国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全球生态系统 支持信息化决策——-NOAA未来20年研究远景规划
20
作者 董章杭(译) 贾朋群(校) 《气象软科学》 2005年第3期129-139,共11页
NOAA局长致词 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的远景目标是:构建一个信息化社会,充分认识海洋、海岸带和大气圈在全球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支持社会与经济发展最佳决策的制定。
关键词 全球生态系统 信息化社会 最佳决策 远景规划 NOAA 远景目标 经济发展 大气圈 管理局 海岸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