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国推动全球议题的传播渠道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敏 《传播力研究》 2020年第3期7-8,共2页
联合国建立了一套庞大、复杂的信息传播系统来推动全球议题。联合国采取信息传播系统内外相配合,媒介传播渠道和项目传播渠道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推动全球议题。联合国推动全球议题的传播渠道优势明显,但是反馈薄弱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 联合国信息传播系统 全球议题 传播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议题视角下的中俄印三边合作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倩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18年第4期9-17,117,共10页
自2002年中俄印三边合作机制启动至今,三国以联合国为主要沟通协作平台,在全球性议题领域协调立场、寻求共识,为地区及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当前国际格局的调整变革,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同为新兴... 自2002年中俄印三边合作机制启动至今,三国以联合国为主要沟通协作平台,在全球性议题领域协调立场、寻求共识,为地区及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当前国际格局的调整变革,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同为新兴大国的中俄印三国能否就全球性议题发出更多的一致声音日益成为各方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采用投票一致性指数考察2002~2016年三国在联合国大会的总体投票水平发现,虽然中俄印三国的投票一致性指数高于联合国会员国的平均水平,但与印巴南三国相比始终存在明显差距,特别是围绕有关裁军与国际安全类议题,中俄印三国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投票背离情况。因此,协调双边关系,夯实互信基础,进而提升三边合作水平;完善沟通机制,拓展多边框架下的三边合作,并推动实现三国元首的定期会晤;整合议题偏好,形成互补优势,积极化解议题竞争是打造更有"粘合力"的中俄印三边合作的可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印三边合作 全球议题 联合国大会投票 沟通机制 议题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的全球议题与中国逻辑
3
作者 李廷洲 朱月华 吴晶 《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6,共13页
义务教育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义务教育师资配置是全球教育发展的关键议题。在中国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背景下,只有在全球框架中才能对其进程做出理性判断,因而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的语境也须由本土转向世界。... 义务教育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义务教育师资配置是全球教育发展的关键议题。在中国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背景下,只有在全球框架中才能对其进程做出理性判断,因而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的语境也须由本土转向世界。基于大范围的实证研究发现,教师短缺是全球性难题,这一难题在中国得到了历史性解决;对合格教师的追求是全球议题,中国教师合格率跻身全球前列;师资均衡配置是各国的共同目标,中国师资均衡指标达到全球优势位置。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背景下,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和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使命对师资充足性和质量提出新挑战,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对师资均衡性提出新要求。研究发现,中国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的理论逻辑,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体现国家意志,至世纪之交逐渐强化基于契约的市场逻辑;21世纪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致力于推动国家主义的回归,并探索形成中国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的“新国家主义”模式。这是在中国特有的历史和实践场景中的理论和政策创新。面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形势,应沿循“新国家主义”模式的发展轨迹,继续推动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的底层逻辑向国家主义回归,并实现教师职业的再精英化,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师资配置 全球议题 中国逻辑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建筑实践状况关键词:全球议题与在地智慧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凯 王颖 冯江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8,共8页
尝试观察过去20年的当代中国建筑话语及其生产过程,讨论如何在全球视野中理解当代中国建筑实践的特征,以及这种特征是否可以提供某种独特的经验,并最终形成某种“中国化”的理论思考;进而指出,基于具体实践条件的对全球性议题的在地化回... 尝试观察过去20年的当代中国建筑话语及其生产过程,讨论如何在全球视野中理解当代中国建筑实践的特征,以及这种特征是否可以提供某种独特的经验,并最终形成某种“中国化”的理论思考;进而指出,基于具体实践条件的对全球性议题的在地化回应,是中国建筑实践独特性产生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建筑实践 实践观察 全球议题 在地智慧
原文传递
从全球问题到议题政治:全球性议题的脉络、谱系与议程设置
5
作者 陈薇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87,共11页
全球性议题是一种全球化空间与社会化议题的交叠,就其本质属性而言,既是多国协同的跨国行动,也是基于议程设置的社会建构与话语实践。最早进入研究领域的学理概念是全球性“问题”而非“议题”,探讨议题设置的内生逻辑实为研究“作为问... 全球性议题是一种全球化空间与社会化议题的交叠,就其本质属性而言,既是多国协同的跨国行动,也是基于议程设置的社会建构与话语实践。最早进入研究领域的学理概念是全球性“问题”而非“议题”,探讨议题设置的内生逻辑实为研究“作为问题的议题”是如何被识别、被凸显,直至在跨国协作中成为“议题政治”。研究尝试在全球学的溯源中勾勒全球性议题的知识谱系与学理地图,从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取径来探究“成为议题”的脉络和逻辑,在此基础上,将议题设置视作跨国情境下关联建构与共识导向的全球治理实践,并在国际传播实践中提出议题设置的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议题 社会建构 全球治理 议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民族寓言到全球议题:阿方索·卡隆的电影创作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隽隽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3-137,共5页
从第一部电影《爱在歇斯底里时》开始,阿方索·卡隆一直致力于走上国际化舞台。在好莱坞拍摄电影能够实现这一梦想,但也给个人创作带来了极大的束缚。所幸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之后,卡隆逐渐找到了个人表达和产业化生产之间的平... 从第一部电影《爱在歇斯底里时》开始,阿方索·卡隆一直致力于走上国际化舞台。在好莱坞拍摄电影能够实现这一梦想,但也给个人创作带来了极大的束缚。所幸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之后,卡隆逐渐找到了个人表达和产业化生产之间的平衡点,并有效利用好莱坞的资金和技术,结合长镜头和数字技术,创造了华丽的影像来承载自己对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寓言 好莱坞 全球议题
原文传递
独奏抑或共鸣:全球议题合作中的金砖国家——以成员国在联合国大会的投票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倩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5-126,共22页
自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立至今,成员国协调立场、凝聚共识,作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的代表,在全球性议题领域展开合作。但是,由于五国外交政策中存在的差异性,关于金砖国家在全球性议题领域究竟是只可"独奏发声"还是能够"和声共鸣",... 自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立至今,成员国协调立场、凝聚共识,作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的代表,在全球性议题领域展开合作。但是,由于五国外交政策中存在的差异性,关于金砖国家在全球性议题领域究竟是只可"独奏发声"还是能够"和声共鸣",始终是各方争论的焦点。因此,本文采用投票一致性指数系统考察了1976—2016年五国在联合国大会的整体投票一致性情况。结果发现,虽然金砖国家的投票一致性高于联合国会员国的平均水平,但与七国集团相比始终差距明显。本文认为,整合集体身份、完善协调机制以及提高议题设置能力,是金砖国家"用一个声音说话"的有效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砖国家 全球议题合作 联合国大会投票 集体身份 机制协调 议题设置能力
原文传递
地方国际传播的叙事策略和议题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杨越明 《对外传播》 CSSCI 2024年第11期14-18,共5页
为加速形成与大国地位相匹配的全球影响力,我国需在“国家—地方—民间”构成的级差配置优化与叙事策略的统合综效方面进行突破。地方国际传播作为其中重要一环,需在生态位视角下寻求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对于地方独特资源的创造性使用,... 为加速形成与大国地位相匹配的全球影响力,我国需在“国家—地方—民间”构成的级差配置优化与叙事策略的统合综效方面进行突破。地方国际传播作为其中重要一环,需在生态位视角下寻求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对于地方独特资源的创造性使用,对于国外受众接受偏好的迎合与突破,与旅游、影视、游戏等新兴业态的协同都对地方传播中心生态位发展起到重要影响。在叙事策略选择上,地方国际传播需要做好三对跨文化叙事策略的选择与平衡,即符号叙事与价值叙事、硬核叙事与柔性叙事、宏大叙事与微小叙事,让叙事内容与方式上增强与国家主流媒体、民众自媒体的国际传播的区隔性特征。在地方国际传播的议题表达上,应在以在地化传播素材基础上注重全球化表达,进而搭上生态与自然、自足与健康、信任与尊重、合作与共创等四组全球热门议题的传播快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国际传播 生态位 叙事策略 全球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与本土:青年运动的新特征与新发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陆士桢 王志伟 《青年探索》 2020年第5期22-31,共10页
21世纪以来,全球性和地方性的青年运动风起云涌,不仅展现了新时期的青年力量,更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变革。近年来,国际青年运动表现出诉求分化、虚拟动员、“全球议题”的特点,并呈现出社会化、网络化、全球化的转向。在全球与本土的张力下... 21世纪以来,全球性和地方性的青年运动风起云涌,不仅展现了新时期的青年力量,更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变革。近年来,国际青年运动表现出诉求分化、虚拟动员、“全球议题”的特点,并呈现出社会化、网络化、全球化的转向。在全球与本土的张力下,我国的青年集体行动呈现出强烈的本土化特征,责任与担当、独立与理性成为主旋律。本土发展的青年集体行动,与我国重视青年的文化传统和现实基础,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青年工作结构和模式是分不开的,而这些要素正是我国青年运动呈现本土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并引领着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运动 青年集体行动 全球议题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全球政治的内涵及特征——以欧洲一体化为例
10
作者 章娟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123-126,共4页
随着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全球政治作为不同于国内政治、国际政治的新政治形态得以产生并逐步丰富。全球政治行为主体包含国家、非国家行为体;全球政治囊括了传统国际政治的主要议题,以及新近出现的全球性问题,具有多元化的主体和丰富的内... 随着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全球政治作为不同于国内政治、国际政治的新政治形态得以产生并逐步丰富。全球政治行为主体包含国家、非国家行为体;全球政治囊括了传统国际政治的主要议题,以及新近出现的全球性问题,具有多元化的主体和丰富的内涵。本文将对全球政治的定义、特征进行分析,并以欧洲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为例,进一步去观察全球政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政治 全球政治主体 全球政治议题 欧洲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中美合作的动力和阻力——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的对弈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洁勉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共5页
新时期中美合作的动力和阻力大多围绕如何平稳调整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关系而产生和发展,既要在必要的碰撞和磨合中逐步解决双方的结构性矛盾,也要从战略思维、制度保障和民众基础等方面设计和推进两国的全方位合作。
关键词 中美关系 国际体系 地区秩序 全球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廉政建设的新观察与新思考--廉政建设的宏观考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石国亮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2年第3期5-11,共7页
廉政本质上与反腐败属于同一范畴,针对的都主要是公共权力滥用的问题,但是廉政不只是反腐败的问题,它还有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大力倡导、弘扬和扶持廉政的正面力量。廉政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西... 廉政本质上与反腐败属于同一范畴,针对的都主要是公共权力滥用的问题,但是廉政不只是反腐败的问题,它还有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大力倡导、弘扬和扶持廉政的正面力量。廉政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西方发达国家基于国家与政府的起源与存在合法性以及人民主权原则,以“三权分立”为基础的政治体系设置在很大的程度上考虑和满足了普通大众的政治参与意愿和公共服务需求,有其进步与值得肯定的一面。但是,西方发达国家政权总的目的是为保护资本主义私有制服务的,是为保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服务的,其对廉政建设的追求仍是为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参照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廉政制度是一个人类建构物,其与公共领域的人类活动有着互相建构的作用。廉政建设日渐呈现为一个开放性的全球性问题,并且是不可回避又难以彻底解决的议题,完全凭一国之力难以解决.需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廉政建设 反腐败 制度建设 全球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中国化探索与全球化议题
13
作者 漆思 《北大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1年第1期251-265,共15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探索,不能只停留在抽象思辨层面,而要沿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实践中,锤炼和升华出具有中国气派和世界意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创新,需要在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探索,不能只停留在抽象思辨层面,而要沿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实践中,锤炼和升华出具有中国气派和世界意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创新,需要在中国化与全球化的广阔视野中,深刻总结'中国经验'与回应'全球议题',以创建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理论学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发展理论 中国经验 全球议题
原文传递
国际题材纪录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艺术表达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梓轩 张晓静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2-86,共5页
在近年来我国推出的国际题材纪录片尤其是以中外合拍方式创作的国际题材纪录片中,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艺术表达得到了多样化的探索。创作者在文化结构的不同层面挖掘主题空间,并赋予其相匹配的视听表达形式,取得了良好的国际影... 在近年来我国推出的国际题材纪录片尤其是以中外合拍方式创作的国际题材纪录片中,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艺术表达得到了多样化的探索。创作者在文化结构的不同层面挖掘主题空间,并赋予其相匹配的视听表达形式,取得了良好的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结构 视听语言 全球议题 历史记忆 直接电影
原文传递
推进“双碳”目标的气候公益诉讼机制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敏纯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9-32,124,共5页
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议题。根据世界经济论坛最新发布的《全球风险报告2022》,“气候行动失败”被列为全球第一大长期威胁,气候行动失败将会使全球面临更为严峻的环境危机[1]。气候危机“全球同此凉热”的属性,使得各国难以独善其... 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议题。根据世界经济论坛最新发布的《全球风险报告2022》,“气候行动失败”被列为全球第一大长期威胁,气候行动失败将会使全球面临更为严峻的环境危机[1]。气候危机“全球同此凉热”的属性,使得各国难以独善其身,必须在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之下采取单独或者联合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诉讼 联合行动 气候危机 世界经济论坛 全球议题 独善其身 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行动
原文传递
当前国际移民的新动向及其启示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积敏 《中国出入境观察》 2022年第8期42-47,共6页
国际移民是当前国际社会交流互动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国际社会日益关注的全球性议题。当前,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相互交织,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国际移民领域也不例外。2021年1月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人口司的《2020年国际... 国际移民是当前国际社会交流互动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国际社会日益关注的全球性议题。当前,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相互交织,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国际移民领域也不例外。2021年1月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人口司的《2020年国际移民要点》、12月国际移民组织的《世界移民报告2022》、2022年6月联合国难民署的《2021年被迫移民全球趋势》等三份研究报告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国际移民的基本态势、发展走向、主要特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移民 联合国难民署 交流互动 全球趋势 基本态势 全球议题 新动向
原文传递
单极霸权必然导致国际秩序失序——世界正在又一次吞咽权力失衡的苦果
17
作者 朱锋 《世界知识》 2019年第24期54-56,共3页
国际秩序的稳定和延续是世界和平与繁荣的重要保障。维护现有的国际秩序,在世界各国合作与协调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国际秩序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在强化各个"问题领域"内的全球治理机制下共同推动国际秩序的进步,并在多边主义制度... 国际秩序的稳定和延续是世界和平与繁荣的重要保障。维护现有的国际秩序,在世界各国合作与协调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国际秩序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在强化各个"问题领域"内的全球治理机制下共同推动国际秩序的进步,并在多边主义制度架构下形成应对和解决各种全球性议题的挑战,是21世纪的今天世界能够继续保障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边主义 权力失衡 单极霸权 制度架构 全球治理机制 人类可持续发展 合作与协调 全球议题
原文传递
以坚强政治定力 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18
作者 何艳 《中国纪检监察》 2022年第3期64-64,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精辟分析了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新挑战,警示全党要永远吹冲锋号,牢记反腐败永远在路上。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奋斗起点上,坚定不移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的鲜明宣示,也是对全党同志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精辟分析了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新挑战,警示全党要永远吹冲锋号,牢记反腐败永远在路上。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奋斗起点上,坚定不移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的鲜明宣示,也是对全党同志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谆谆告诫。腐败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难题,腐败治理是一个全球性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腐防变能力 腐败治理 反腐败斗争 持久战 全球议题 政治定力 攻坚战 永远在路上
原文传递
《“透明人”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系列报道之二:前景可期,个人信息处理首个团体标准发布
19
作者 杜林 《民主与法制》 2021年第25期20-23,共4页
大数据时代在信息商业化过程中,信息失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个人信息保护已成为全球性议题。个人、企业和社会都无法再回避这一问题。诚如北京大学法治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所讲的,我们处在这样一个时空当中,... 大数据时代在信息商业化过程中,信息失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个人信息保护已成为全球性议题。个人、企业和社会都无法再回避这一问题。诚如北京大学法治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所讲的,我们处在这样一个时空当中,一方面数据经济、数字经济、大数据被看作是一场新的经济和财富的盛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法学院 个人信息保护 企业和社会 团体标准 大数据 全球议题 法治与发展 个人信息处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